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一、背景介绍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但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重点分析这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问题分析⒈城镇化进程不平衡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地区和行业的城镇化进程较快,而一些地区和行业的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不平衡的发展现象,加剧了地区间的差距,同时也限制了城镇化进程的整体发展。
⒉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一些地方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给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
⒊土地利用不合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
一些地方存在大量闲置土地,而一些城市却面临土地供给紧张的情况。
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也限制了城镇化进程的发展。
⒋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
例如,农民工在城市定居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
这些问题既是城镇化建设的难题,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短板。
三、对策建议⒈加快农村地区城镇化进程对于相对滞后的地区和行业,应加大对其城镇化进程的支持力度。
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布局等措施,促进农村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⒉优化城镇化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城镇化规划和城市建设中。
加强治理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推动城镇化建设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
⒋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增加农民工在城市定居的机会,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保障,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附件:本文档附件为相关数据统计表格和调研报告。
中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几点不足我国现行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三个层次组成,形成了全国、省、市、县、乡五级土地利用。
它的主要特点是层次性强,结构严谨,赋有明显的行政色彩,非常便于实施与落实。
但由于受到整个国家经济体制的影响,再加上其规划本身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难免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各级规划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规划体系不够灵活,规划协调与衔接性差等。
(一)各级规划分工不够明确我国现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为国家、省、市(地)、县(市)、乡五级,从国家的角度看,国家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越细,规划的适用性越低。
县、乡一级的规划应当是具体落实的规划,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主要应注重用途的分区,而乡级规划应注重落实。
事实上,在我们审批用地时,主要依靠的是县乡级规划。
其实,对于面广量大的用地项目,全国和省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只能实现数量控制,而不能在图上进行具体控制。
目前,在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明显存在宏观过细、中观流于形式、微观过粗的现象,各级规划的核心职责分工及编制内容不够明确,不利于规划的实施。
(二)规划的协调与衔接性较差在我国规划体系中,客观上存在着既相互依赖又各有侧重的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两大系列。
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同属于不同地域层次的综合性的空间规划系列,在不同地域层次的空间规划之间,也有一个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反复协调与衔接的问题。
当前,核心问题是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与衔接明显不够,尤其是两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和总体规划的图件比例尺、图件现实性与用地规模指标及用地界线等,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矛盾较大。
同时,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内部协调性也较差,各级总体规划与其相应的专项规划之间的定位、定量、定性、定序四个方面的协调明显不够,尤其是总体规划与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之间的协调,在许多方面图、数与实地相矛盾,不便于规划的实施。
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及改进建议探讨
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及改进建议探讨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土地管理问题成为制约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城镇化中存在的土地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城镇化中存在的土地管理问题之一是土地使用权难以明确。
由于土地使用权分为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土地,不同类型的土地使用权归属不清,给土地的利用、流转和开发带来了困扰。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强土地确权工作,明确土地的归属权和使用权。
土地流转难度较大。
目前我国的土地流转市场不成熟,土地交易手续繁琐,流转成本高,制约了土地的优化配置和资源的集中利用。
政府应通过加快建立土地流转市场,简化流转手续,降低流转成本,鼓励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土地管理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严重。
一些地方政府和部分开发商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政府应加大对土地管理的监管力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土地管理中存在的决策不透明问题也需要得到改进。
一些地方政府在土地开发和使用方面的决策往往缺乏透明度,容易引发舆论质疑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政府应增加决策的公开透明度,加大社会监督力度,确保土地决策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土地管理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
政府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加大对土地开发的环境保护要求,确保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为改进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应加强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土地管理方式。
政府应加强对土地管理的监管和规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土地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逐步建立健全土地市场,提高土地流转的效率和透明度,鼓励各方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土地流转和开发。
政府应注重环境保护,加大对土地开发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和治理力度,确保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和环境的健康。
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应加强土地确权工作,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土地管理方式的改进和完善。
探究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及对策
探究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镇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土地管理问题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需要加强对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的探究,找出有效的对策,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一、土地管理问题1. 城市土地扩张过快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土地的扩张呈现出过快的趋势。
大量的农田、荒地、林地被征用用来建设城市,导致农田减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甚至引发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
2. 土地利用不够高效在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率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存在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导致大量的土地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3. 土地使用权盲目流转在城镇化进程中,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也十分突出。
一些地方出现了土地使用权被非法流转或者违法转让的现象,使得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受到影响。
这种现象也引发了土地权益保护的问题。
二、对策探讨1.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要解决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首先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建设用地、农用地、生态保护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
将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化进程相结合,避免过快的城市土地扩张,实现土地使用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2.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解决城镇化中土地管理问题的关键,要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加强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土地浪费。
3. 加强土地使用权管理加强土地使用权管理是保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审批和监管机制,严格把控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转让,杜绝非法和违法的土地流转现象,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安全。
4. 推动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在城镇化中,要积极推动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大对农田的保护力度,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管理改革现存问题及政策建议
土地管理改革现存问题及政策建议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我国土地管理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土地管理改革走上更加科学、合理、稳定的轨道,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围绕当前土地管理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土地管理改革现存问题1.土地流转难题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改革举措。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缺乏明确的流转市场和完善的流转机制,导致土地流转交易成本高,流转效率低,流转难度大;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规划不科学、产权不清晰、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使得流转市场无法健康发展。
2.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难题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基础,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
目前一些地方存在着承包经营权“三权分置”不到位、承包期限不明确、承包经营权流转受限等问题,导致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益保障感不强,影响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发展动力。
3.土地利用和保护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一方面,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土地资源过度开发、过度利用,给土地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压力和影响;农村土地利用存在浪费、撂荒、荒芜等现象,导致了农民收入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土地保护政策不够健全,监管不够到位,导致一些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4.土地征收和补偿难题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土地征收和补偿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土地征收程序不规范、程序不公开,导致农民的权益受损;二是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不合理,对农民的利益保障不到位;三是土地征收后土地流转和再利用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5.土地管理体制难题土地管理体制是土地管理改革的关键环节,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土地管理权属分不清、责权不明,导致土地管理混乱;二是土地管理法规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容易出现法律漏洞和制度空白,给土地管理带来不稳定因素;三是土地管理机构不够完善,职能不够清晰,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服务机制。
浅谈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型城镇化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举措。
然而,新型城镇化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土地流转、户籍制度、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的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二、土地流转问题新型城镇化需要大规模的土地流转来支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然而,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农民土地产权保护、补偿机制不完善、流转价格不合理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加强土地产权保护,制定合理的补偿机制,并加强对流转价格的监管。
三、户籍制度问题户籍制度是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前,户籍制度仍存在着城乡二元划分、户籍迁移限制等问题,限制了农民工等人口流动和市民权益的平等享有。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逐步取消城乡户籍差别待遇,建立健全居民权益保障制度,推动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
四、资源分配问题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严重,许多资源集中在大城市,而农村和小城市则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困境。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统一的资源配置规则,加大对农村和小城市的支持力度,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
五、环境污染问题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空气质量下降、水体污染、噪音扰民等现象普遍存在。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引入清洁能源,加强环境监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六、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加强土地产权保护和补偿机制,并加强对流转价格的监管。
2.逐步取消城乡户籍差别待遇,建立健全居民权益保障制度,推动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
3.建立统一的资源配置规则,加大对农村和小城市的支持力度,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4.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引入清洁能源,加强环境监管,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浅谈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就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问题一、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1.1 城市扩张过快导致土地浪费1.2 城市用地不合理布局造成土地资源浪费1.3 城市建设低效率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三、对策一、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利用3.1 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3.2 优化土地利用布局3.3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四、问题二、城市环境污染严重4.1 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4.2 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对水环境的污染4.3 土壤污染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五、对策二、加强城市环境治理5.1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减少污染源5.2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力度5.3 增加环保投入,提高环境治理能力六、问题三、城乡差距较大6.1 城乡收入差距拉大6.2 城市基础设施滞后6.3 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七、对策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7.1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7.2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7.3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八、问题四、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问题8.1 城市人口过剩和资源压力8.2 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融入问题8.3 左右城市治理能力的问题九、对策四、构建和谐社会9.1 推动城市规划与人口调控相结合9.2 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9.3 加强城市治理能力培养十、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市委文件《关于新型城镇化问题的通知》、国家发改委《新型城镇化规划纲要》、有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十一、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指依法制定的城市发展战略和规划,包括城市用地规划、城市环境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等。
2:新型城镇化规划纲要:指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规划和发展纲要,旨在引导和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
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及改进建议探讨
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及改进建议探讨城镇化是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土地管理问题不仅关系到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城市空间利用效率,也关系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村居民的土地权益。
探讨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及改进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1. 土地供应不足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城市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土地供应却明显不足。
这不仅造成了城市规划开发的障碍,也导致了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2. 土地使用效率低在城镇化进程中,土地使用效率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土地利用政策的不合理和城市规划的滞后,许多城市土地利用率低,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3.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管理混乱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一方面,集体土地被非法占用、非法流转,严重侵害了集体土地的权益;由于土地管理缺乏规范和监管,导致了土地使用不当和违规开发现象频发。
4. 土地权益保障不足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居民的土地权益保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农村土地流转、征地拆迁等问题,农民的土地权益常常受到侵犯,土地权益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1. 加强土地供应规划与管理针对城镇化中土地供应不足的问题,应加强土地供应规划和管理,统筹城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到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土地资源。
2. 优化土地使用政策针对土地使用效率低的问题,应调整土地利用政策,鼓励土地多功能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效益,推进土地开发利用形式和方式的多元化。
4. 完善土地权益保障体系为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应加强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和监管,建立健全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流转权。
结语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涉及面广,问题复杂。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参与。
政府应完善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土地管理监管,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企业应遵守土地利用规划,加强环境保护,保护土地资源;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城镇化进程,关注土地管理问题,共同保护土地资源,建设和谐城市。
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及改进建议探讨
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及改进建议探讨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而土地作为城镇化进程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其管理问题也是城镇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本文将从土地管理问题的角度出发,分析城镇化中存在的土地管理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由于土地市场的不完善,土地使用权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导致土地流转不畅、土地资源无法有效配置。
一方面,当前的土地流转市场不够发达,农民无法借助市场手段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这一方面制约了农民转移就业和城市化的进程。
由于土地使用权的不确定性,企业在投资项目中无法确定土地使用期限等因素,从而增加了企业投资的风险。
改善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土地使用权制度,是解决土地管理问题的重要举措。
土地审批程序繁琐、周期长,导致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缓慢。
在城镇化进程中,土地供应要靠土地审批来实现,而土地审批程序繁琐、周期长,成为限制土地供应的主要瓶颈。
一方面,土地审批过程中存在权力过于集中、透明度不够等问题,容易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
审批时间过长增加了企业和个人的成本,不利于城镇化的推进。
简化土地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将是解决土地管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土地收益分配不公,导致土地资源过度集中。
在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收益大部分由政府垄断,个人和企业对土地收益的获取受到限制。
这导致土地资源过度集中,阻碍了市场的发育和经济的繁荣。
应该通过改革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将土地收益更多地归属于个人和企业,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不协调,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协调问题尤为重要。
如果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不协调,会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应该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研究和实施,确保城市的发展与土地利用达到协调一致,最大程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效益。
城镇化中存在的土地管理问题影响着城镇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土地流转市场、简化土地审批程序、改革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加强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工作。
探究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及对策
探究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及对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土地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资源逐渐变得矛盾突出。
土地资源有限,同时被多种利益需求所驱动,导致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变得日益复杂。
本文将重点探究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及对策。
1.土地利用方式单一在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地方的土地利用方式比较单一,往往以商业地产、住宅地产为主,很少考虑到公共绿地、景观绿地和农村城镇建设等问题。
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道路狭窄、住宅密集等城市化问题。
2.土地使用效益不高一些地方的土地资源使用效益远未达到最优化状态。
尤其是农村土地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农民对土地进行大规模的开垦、挖掘,然而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土地管理,导致土地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同时,一些城市政府地产项目虽然批量建起,但往往存在撑不起城市运营维护成本的问题。
3.土地利益分配不规范在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益分配不规范是极其常见的问题。
由于土地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资源,具有巨大的利益驱动,一些地方政府倾向于将土地资源优先分配给开发商、地方大亨等,而忽视了普通市民的基本利益。
这些土地利益的不合理流转导致了土地资源浪费的严重问题。
1.树立土地利用的环保意识城镇化应实行“绿色优先”的发展理念,推广城市培育绿色生态城区,增加公共绿地面积,建设人性化的城市景观,重视生态保护与修复。
2.建立土地利益均衡机制政府应建立土地利益均衡机制,使城市市民与开发商之间的利益衡量更为公正。
这同时也是政府履行城市公益职责的表现。
3.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必须市场化,才能实现土地管理的科学合理。
政府应积极发挥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作用,切实解决农民土地流转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困难问题。
综上所述,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及对策复杂多样,需要地方政府与市民共同努力。
政府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据城镇化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区的土地管理政策,并注重科学技术的创新水平,逐步推进城市设施和建设的科学化。
我国新型城镇化中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
我国新型城镇化中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大规模推进,对土地需求急剧增长。
当前我国城镇化仍是以粗放式增长为主,期间占用大量耕地,人地矛盾,发展需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在严峻人地矛盾、生态矛盾和守护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前提下,我国新型城镇化要走高质量发展路线,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挖潜城镇内部空间,兼顾生态环境,更严格的保护耕地,以实现生态文明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城镇内部空间挖潜,协调城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依旧是一个重要问题。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中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问题1、我国新型城镇化内涵及意义新型城镇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破除了“摊大饼”模式的城市扩张,不再以一个城市中心为圆心向周边扩张,而是寻求城镇与城市协同发展,相应减少了对土地的粗放利用,减少了土地资源浪费。
不同于城市化,新型城镇化不是将农村并入城市,而是要在城市之外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带动的需要建立中心镇以承担相应的政治、经济、社会作用。
而城镇化的要求不仅仅限于人口入市,而是产业、土地也都实现城镇化。
2、我国新型城镇化中土地利用问题2.1、土地规划不合理当前城镇化发展中存在建设用地规划不合理的问题,规划具有滞后性,引导和控制性作用减弱,往往在规划过程中脱离实际,导致规划好了却难以落地,适用性不强。
城市空间形态分布是城区为中心,向周边辐射,这一发展当中土地的规划方面没有保障其用地布局符合城市发展趋势,或者实际用地未按照规划进行,也会存在由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导致规划已不能满足当前需求,科学性大大减少,就会造成土地的粗放利用和无序开发,同时影响了土地的功能区划和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
浅析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与对策
浅析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而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也逐渐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以不动产产权为基础,通过出租、承包、转让等方式流转土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过程。
在实践过程中,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也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如土地确权问题、承包地流转难等。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既涉及农业生产、农民收入等方面,也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稳定的发展。
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对农民的影响,并提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和对策探讨,以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1.2 问题意义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一直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议题,其背后涵盖了许多复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农民的生计和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和效果。
在当前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存在着土地资源浪费和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土地流转导致了土地的碎片化现象,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
土地流转还会导致农民因土地流转而失去固定的土地经营权,陷入无地可种的困境。
研究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意义在于寻找解决之道,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只有加深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认识,才能在实践中找到有效的对策,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2. 正文2.1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分析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农村地区,农民将自己的土地通过出租、承包等方式转让给他人使用,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探讨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探讨1. 引言1.1 新型城镇化的背景意义新型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率持续提升,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城镇化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环,具有重要的背景意义。
新型城镇化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通过城镇化进程,可以实现人口向城市集聚,提高城市化率,促进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新型城镇化可以促进我国城乡发展的协调和一体化。
城镇化进程可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互动、共生与共赢。
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具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将日益凸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1.2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土地的节约利用和集约利用,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土地资源是中国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的浪费和滥用将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的有效利用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规划布局、土地供给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只有通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才能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充分认识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应对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城市化建设中,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并加以改善,处理好城市化建设与土地利用这两方面的关系,是当前城市土地利用中当务之急的任务。
一、城市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城市土地闲置与撂荒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基本建设规模的大幅度增长,一些地方出现了城市土地闲置,甚至撂荒。
从广义上讲,城市土地闲置是指:(1)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及时对土地加以利用,或土地利用率未达到规定要求,致使土地处于未被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状态;(2)各种非法批地所造成的闲置状态;未经批准已圈占了土地,以及未征、未用或利用不充分所造成的闲置等。
1995年,全国开展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清理工作。
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全国共清查出非农建设闲置土地600平方公里,为1994年全国各项建设用地总量的27.3%,其中耕地270平方公里,占45%。
通过清理,已复耕240平方公里,占闲置耕地的88.9%;限期开发建设9000公顷;调整使用2000公顷;收回土地使用权4000公顷。
另外,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目前我国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废弃地累计约为133300平方公里。
其中,由于从事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燃煤发电等生产和建设活动废弃土地约为33300平方公里,其中70%左右为耕地;全国因兴修水利、修筑铁路、公路等建设活动废弃的土地及农村坑塘、建筑取土等零星废弃土地约为100000平方公里,这之中耕地也占到50-70%。
2.城市违法用地现象严重1995年,全国有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按照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要求,结合贯彻国家土管理局《关于全面清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的通知》精神,对1992-1994年贯彻执行土地法律、法规的情况开展了土地执法检查。
据《中国土地报》报道,陕、粤、赣、豫、皖、鲁、吉、川、湘、浙等10个省,1992-1994年共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32万宗,违法用地面积达500平方公里,浙、粤、桂3省区违法占用耕地达753300公顷。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问题和对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土地日益稀缺。
如何合理利用和规划城市土地,成为当前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然而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问题和对策入手,探讨如何最大化发挥城市土地价值。
一、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问题1.城市土地使用率低。
当前城市土地使用率较低,大量的土地资源被浪费在空地、停车场、绿化带、公共设施等领域上。
城市用地规模过大而使用率过低,导致城市整体建设成本过高,资源浪费严重。
2.城市土地利用不平衡。
由于土地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土地利用不平衡现象比较普遍。
一方面,一些发达城市的土地利用率较低,而一些新兴城市的土地利用率较高;另一方面,城市中心地段的土地利用率高于城市外围地带。
3.土地使用效益低。
当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一方面土地利用目标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没有进行大量的预测和分析,没有及时听取各方意见,导致土地使用效益低;另一方面,土地使用者对其使用效益缺乏绩效评价,没有对使用效益进行测评与指导,缺乏动态平衡和监管,导致土地节约利用效益低。
4.城市土地规划和开发缺乏协调。
城市土地规划和开发缺乏协调,导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许多城市在城市规划制定过程中,只是照搬原有的规划,并没有考虑未来的城市发展和城市空间分布。
因此,在城市开发过程中,无法对目标进行调整,导致城市发展缺乏准备性。
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对策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城市土地利用中的重要措施。
要加强土地使用者的主体责任意识,加强国有土地的规划和利用管理,提高预案审批的效率,合理开发城市土地资源,优化城市用地结构,提升土地使用效率。
2.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
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项核心工作。
推动土地利用方式创新,实行节约集约用地,建立土地可持续利用监测评估系统,加强对土地利用效益的监督评价,促进土地更高效地利用。
3.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制度。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问题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是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如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成为了关乎国家发展和民生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利用问题日益凸显。
在城镇化进程中,许多地方出现土地过度开发、开发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需求量不断增加,一些地方为了迎合城市建设的需要,盲目拆迁、大规模开垦并开发土地资源,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甚至出现了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的现象。
由于土地利用规划不科学、土地利用方式单一、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等原因,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滞后和低效。
二、存在的问题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
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地方为了迎合城市建设的需要,盲目开发土地资源,导致土地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2. 土地利用规划不科学。
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存在着土地利用规划不科学、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的滞后和低效。
3. 土地利用方式单一。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方式单一、单一功能区和单一建设模式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4. 土地资源保护不力。
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地方对土地资源保护不力,导致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的破坏。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1. 加强土地资源规划管理。
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科学布局城市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保护耕地和生态用地。
2.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要通过改善土地利用方式,推动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土地高效利用。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从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背景入手,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原因,以及其带来的影响。
针对问题,提出了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加强土地流转监管的建议,以及促进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化的措施。
结论指出,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
通过多方合作,可以有效应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分析、影响、对策、监管、规模化经营、解决任务、政府、社会、农民共同努力。
1. 引言1.1 新型城镇化的背景和意义新型城镇化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等。
新型城镇化的意义在于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城镇化的实施需要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更需要科学合理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为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和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2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成为当前农村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我国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超过一半的农民家庭参与了土地流转。
在一些地区,土地流转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地流转的主体以家庭农场和规模经营户为主。
这些主体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获取土地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
农村土地的使用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越来越多的土地被用于种植商品作物或养殖经营,而传统的粮食种植逐渐减少。
土地流转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土地使用权不清晰、承包期限不确定等,给土地流转的稳定性带来了不确定因素。
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及改进建议探讨
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及改进建议探讨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管理问题成为制约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就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土地管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土地征收和拆迁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
在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征收和拆迁是必然的环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征收补偿不充分、程序不透明、强拆等问题,导致农民的权益受到侵害,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土地使用权出让和流转存在的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中,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流转是常见现象。
由于土地市场的不完善,土地价格的不合理以及农民的信息不对称,造成土地流转难、价格虚高等问题,限制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镇化的发展。
城市土地开发和利用中的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遗留的土地管理体制问题以及政府的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城市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一方面,城市用地扩张过快,大量农村迁徙到城市,导致城市土地资源的枯竭。
城市用地的开发和利用缺乏规划和科学性,造成城市土地使用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土地利用效益的不高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征收和拆迁后,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但是由于城市发展的不规范和缺乏有效的土地管理措施,导致大量土地闲置或者是非规范利用,土地利用效益低下。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的措施:完善土地征收和拆迁制度,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
加强土地征收的程序公正透明,保障农民的信息获取和参与阶段,提高征收补偿标准,确保农民能够获得合理的补偿。
建立健全的土地市场体系,促进土地资源的流转。
加快土地市场的建设,建立土地流转的交易平台,提供全面、准确的土地信息,推动土地流转的市场化,实现“一户一宅,一地一权”。
加强城市土地规划和管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加强城市土地规划的前期研究和科学性,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布局,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摘要:我国人口众多导致人均耕地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城镇化的进程也越来越快。
城镇化进程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城镇化的土地利用中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本文对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问题的同时,提出了未来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的合理对策,希望中国土地利用和耕地的保护能够互相协调,共同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化进程土地利用问题城镇化水平可以反映出地方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综合实力的发展,这对于进行地区城镇的发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辽宁省盘锦市的城镇化水平发展为例,对盘锦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城镇化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及缺少城镇吸引力等问题,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期望为盘锦城镇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概述中国城镇化发展已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阶段,随着城镇化与市场化发展速度的加快,社会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使全国各城镇规模得到极大规模的扩张,占用了大量土地。
由于我国自身发展的特点,人口基数大导致了土地资源的不足,使全国土地的供需矛盾十分激烈。
土地是稀缺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只有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利用才能使社会获得可持续发展。
可见,我国只有加强城镇的土地利用,才能节约土地资源的使用,使社会经济获得持续的发展[1]。
我国改革开放后GDP得到了持续的增长,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速度的加快,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导致了建设用地的大规模扩张,使农耕地急剧流失。
中国人口大国,占地不到全世界十分之一,养活着占全世界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
只有处理好城镇化的发展和土地利用的矛盾问题,通过政府的调控,加大农耕地的保护工作,加快土地的节约与利用,才能使中国城镇化获得健康的发展[2]。
二、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不足和中国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很大的矛盾,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很多旧的体制已经被打破,但新的管理机制却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也没有进行完善的功能转变,很多政府职能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及改进建议探讨
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及改进建议探讨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过程。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土地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土地管理不善将会对城镇化进程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建议探讨。
一、土地管理中的问题1.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城市扩张需要大量土地资源,导致土地资源过度开发。
过度开发土地资源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还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枯竭,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困难。
2. 土地使用不合理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土地规划和管理,土地使用不合理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一些城市土地被大规模用于房地产开发,而农田却一再被侵占,导致粮食生产下降,影响城乡发展平衡。
3. 土地利益分配不公土地利益分配不公是城镇化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土地征收和补偿中,往往因为政府和开发商的勾结,导致农民得到的补偿过低,无法维持生活,甚至出现维权事件。
这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社会矛盾,影响城镇化的稳定发展。
4. 土地污染和环境保护城市的工业发展和生活污水排放等都会造成土地污染和环境破坏。
缺乏有效的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措施,长期以来导致了城市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二、改进建议探讨1.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为了有效控制土地过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有必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政府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规划,合理划定城市扩张的范围,保护好农田和生态环境,并且严格执行,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完善土地征收和补偿机制对于土地征收和补偿问题,应该制定更加公平合理的政策和机制。
政府应该加大对土地征收和补偿管理的监督力度,确保农民得到合理的补偿,避免因土地利益分配不公而引发的社会矛盾。
3. 推动农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重视农地保护和粮食安全。
政府应采取措施严格保护农田,鼓励粮食生产,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确保城乡发展平衡。
4. 加强土地资源的环境保护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环境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面。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
一方面,出于政绩的考虑,征收的土地多用
理,国土资源部在 2004 年推出城乡建设用地增 来进行房地产开发、工业园区建设,以致住宅用
减挂钩政策,即“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 地和工业用地占的比例过大,大量土地由于缺
用地减少相挂钩”。该政策是城乡土地统筹配置 少资金得不到有效开发处于闲置状态。而交通
2.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违背 农民的意愿。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的规定,要减少农村居民点,增 加城镇建设用地的供给。各地采取措施进行土 地整治,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缓解 城镇建设用地紧缺的局面,在实际执行中取得 了一定的成效。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管理办法》 对增减挂钩事项仅做了原则性的规 定,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在挂钩政 策推行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
应有的制约性,重建设、轻规划是其一大弊端。 空间,也带来诸多问题。随着城镇化规模的不断
土地利用规划缺乏对土地利用的控制和管理, 扩大,大量的耕地被占用,导致失地农民的增
城镇规划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规划所确 加。法律虽然对土地征收条件和程序做了规定,
但由于立法的缺陷和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 赖,政府凭借手中的权力大肆征收土地,出现过 度征收、强行征收和低价征收的现象,征地过程 中违法违规的事件时有发生,导致征地范围过 广、补偿标准过低、安置方式单一、失地农民缺 乏长远生活保障等,造成农民失地又失业,生活 得不到可靠保障。在低价征收和高价出让之间, 农民没有享受城镇化发展的成果,土地财产权 难以实现,农民不满安置补偿导致的群体性事 件和上访事件逐渐突出,由征地引发的社会矛 盾日益凸显,给农村的发展和稳定留下了巨大 隐患。
的条件下,建设用地的增加就意味着耕地和未
利用地的减少,直接威胁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合理利用 的对策
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巨大,我 国还有 3 亿多人要城镇化,土地总量有限,要做 到既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土地需求,又能守住 18 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简单地依靠扩大城市范围
072 来增加城市土地,而要转变城镇化中土地利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的战 略,城镇化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 可以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刺激经济持续增长, 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让农民离开土地,可以 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也将成为我国现代化建 设的重要任务和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 李克强总理曾说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 引擎。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逐 步显现,人多地少、耕地不足的人地矛盾将进一 步加剧。2011 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 51.3%,预计 到 2030 年将达到 65% 左右。如何为城镇化建 设提供土地保障,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 必须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069
渤
海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利用
大 学
学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报
二
○
一
孔令仙(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社会与公共管理系,安徽 合肥
五 年 第
230059)
一 期
摘 要:土地是城镇化发展的物质载体,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城镇规模的不 断扩张和城镇发展速度的加快,导致原本稀缺的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土地利用问题日益突出。研究土地 利用的对策措施,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土地支持,已成为可持续利用土地 的紧要课题。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254(2015)01-0069-05 收稿日期:2014-03-11 基金项目:安徽省法学会资助课题“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利用问题法律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 号:201301) 作者简介:孔令仙(1977—),女,硕士,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系讲师,从事刑法学研究。
地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促进土地节约集约 年则提高至 142 平方米,现有工业用地存在大
利用。
量浪费情况。农村建设用地粗放浪费更为严重,
农村村庄占地面积大,居民点布局分散, “一户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中存 多宅”现象普遍,宅基地超标问题严重,进城农
在的问题
民“两栖”占地。由于“一户一宅”政策没有配套
开发的都是较为贫瘠的耕地。从补充耕地的能
力看,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上海、天津、海南、北
京可供开垦的未利用土地接近枯竭,江苏、安
徽、浙江、贵州等省也都很有限,能开发为耕地
的甚少。
2.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
全。据预测到 2030 年,满足 95%的粮食自给率
需要保有耕地面积 18.50 亿亩;满足 90%的粮
学 报
耕地的补偿措施,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 则,确保 18 亿亩耕地红线不被突破。
哲
学 社
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主要途径是土地综合
会 科
整治,包括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等可
学 版
以增加耕地面积的项目。通过土地整治得到的
和科学发展观,导致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互不衔接。城镇建设用地规 模与土地利用规划严重脱节,加剧对土地的侵 占行为。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 现状
土地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要素,城镇化 进程中逐渐增加的人口对耕地的需求和工业 化、城镇化的发展对土地的占用,已经成为制约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地为解决土地
供应紧张问题,采取如下措施: (一)征收集体土地,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土
地支持 我国实行土地国家和集体所有两种制度,
其一,地方政府开展土地整理的主要目的 是为城镇发展提供土地指标,在政策推行中片 面追求建设用地指标,以扩大城市建设规模,而 非协调城乡发展、支持农村建设,出现擅自开展 增减挂钩试点或盲目扩大试点范围,背离了制 度设计的初衷。
其二,没有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缺乏 完善的安置补偿标准,土地整理的收益大多流 向城镇,在挂钩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常会由于资 金的不足使农民得不到妥善安置,损害农民的 利益。
效率低
的占 57.3%,土地浪费现象十分严重。[1]
1.土地规划意识淡薄,缺乏对土地利用的控
(二)土地的供给方式,侵害 农民的土地
制。土地规划是国家引导和控制用地的重要手 利益
段,但在城镇化建设中规划的引领作用并未发
1.政府主导征地,农民没有话语权,权益严
挥:首先是规划之间不协调,城镇化的发展缺乏 重受损。土地征收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
保有量分别保持在 18.18 亿亩和 18.05 亿亩。虽 然 2013 年 12 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发布
学 报
二
○
时称 2012 年耕只有 18 亿亩,已接近保护值。而
五 年
到 2020 年要达到 60%城镇化率和 70%工业化
第 一
率的目标,还需要上亿亩建设用地,建设用地需 期
其归属状态不能改变,城镇建设必须使用国有 土地。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土地的 需求逐年增加,导致城镇建设用地严重紧缺。使 用新增土地和利用城镇原有的存量土地,是解 决城镇化发展土地瓶颈的两种重要途径,但城 镇存量土地的使用在实际执行中面临很多阻 力,涉及到规划、拆迁安置、补偿等,需要经过漫 长的谈判,牵涉面广、代价高、难度大,容易引起 纠纷;而使用新增土地即征收集体土地,是以政 府的名义进行的,具有强制性,好规划、成本低、 难度小,易操作特点。故各地政府在解决建设用 地不足时都将征收集体土地作为主要途径,并 一直依赖新增建设用地,频频征收集体土地甚 至耕地,以缓和用地紧张的局面。
其三,地方政府组织实施动力不足,部门工 作各自为政,质量难以保证。挂钩政策推行过程 中,公众参与不足,相关部门尚未形成合力,项 目重数量轻质量,以劣地换好地,违背农民意愿 强拆强建,农民“被上楼”问题突出,一味做大村 民聚住区,相关配套设施跟不上,违背了农民的 意愿。[2]
(三)城镇建设盲目扩张,影响耕地的数量 和粮食安全
措施,宅基地缺乏退出机制,导致大量的宅基地
上述措施的实施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 闲置、废弃,难以盘活,出现农村人口减少,用地
土地支持,缓解了土地供需矛盾,但在土地利用 却增加的现象。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粗放浪费,导
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致建设用地闲置与紧张并存。截至 2012 年 8 月
(一)缺乏科学的城镇土地规划,土地利用 底,全国共有闲置土地 95 万亩,闲置 2 年以上
的制度创新,通过减少农村建设用地的规模,拓 用地、园林绿化、基础设施等公共设施用地所占
展城镇发展的土地空间,在建设用地总量不显 比重较小,土地利用结构失衡。
著增加的前提下,既实现耕地保护的目标,又保
另一方面,城镇用地的内部结构和布局不
障建设用地的供给。具体做法是根据土地利用 合理,商品房开发落后,城镇的建筑密度低、容
1.城镇化建设占用了大量优质耕地,冲击了 耕地红线。首先是土地征收影响耕地的数量。城 镇建设用地粗放式扩张,扩大的建成区中约
50%-60%是耕地,大量的优质耕地被占用,耕 071
地面积逐步减少,威胁耕地和粮食安全。[《3] 全国 渤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要求严格
海 大
控制建设用地,确保到 2010 年和 2020 年耕地 学
(二)清理城镇闲置土地,有 效增加土地
渤 方式,做好城镇规划,盘活存量土地,推动土地
海 大
高效配置,防止城镇低水平扩张,探索农村建设
学 用地市场建立,缓解土地供需矛盾。
学 报
(一)坚持规划引领作用,科学制定并严格 执行土地利用规划
哲
学 社
1.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确保规划方案的科
会 科
学可行。党的十八大对城镇化发展战略做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