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反问句的语义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反问句的语义分析

[摘要]《孟子》作为一部儒家经典之作,语言富有思辨艺术,而这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离不开反问句的作用,本论文从语言学语义分析的角度入手,从结构形式上对《孟子》一书中的反问句进行整理,并从语义分析的角度,探索《孟子》中的反问句的语义特点。

[关键词]《孟子》;反问句;语义分析

反问句是疑问句中一类较特殊的问句,它采用疑问的形式,表达陈述的内容。吕叔湘先生认为:“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反诘句里没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否定;反诘句里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肯定。”刘月华等在《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中指出:“反问句是表示强调的一种方式。反问句的作用是对于一个明显的道理或事实用反问的语气加以肯定或否定以达到加强语势的目的。”目前,学术界达成的普遍共识是:反问句不需要问答,表达的“确定意思”寓于问话的反面。因此,如何解读这“问话的反面”,就成为把握反问句句意的关键,本论文从反问句的语义指向并结合上下文语言环境,分析《孟子》中反问句的语义特点,试图穿透《孟子》迷离恍惚的文字形成的反问句的语义,去理解孟子的“言”和“意”,更全面地理解《孟子》一书。

一、由反问副词构成的反问句的语义分析

用表反问的副词“岂、独”表达反问语气,与句末“乎、邪、哉”等

呼应。如:

(1)汤誓曰:“时日害丧,子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梁惠王章句上》)

(2)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於人心独无□乎?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公孙丑章句下》)

“岂”、“独”用在这里,能够增强反诘的否定的强度,是一种强化的否定,用在这里否定的是整个命题。

二、是非问形式的反问句语义分析

(3)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梁惠王章句下》)

(4)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滕文公章句上》)

借用是非问句形式的反问句,语义上与是非问句有明显的不同。一般的是非问句留给受话人的有“然”、“否”两种答案供其选择;而这类反问句通过语境暗示,将答案锁定在其中的一种上,即用肯定形式的是非问句表示否定的语义指向,用否定的是非问句表示肯定的语义指向,其否定指向是问句包含陈述句形式表达的命题,它是负命题的一种语句形式。

三、特指问形式反问句的语义分析

在特指问反问句中,发问方并不需要听话方就疑问代词提示的内容作出回答,因为答案在他设问时便已经同时设定好了,听话方也无法回答疑问代词问的内容,因为可能用来回答疑问代词所问内容的“答案”,在发话方设问时已先行占有、排除掉了。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由疑问代词“何”构成的反问句

“何”在这里用来提示反问的语义指向是“事”,包括事物、事实、事态、事理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何”直接加在名词前,否定名词指称的事物的存在,语义上暗示“不是什么”、“没有什么……”。如:

(5)王曰:“恶,是何言也?”(《公孙丑章句下》)

2.“何”直接加在动词前,作宾语,否定动作行为的对象的存在语义上暗示“没有什么可(值得)……”。如:

(6)成赣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滕文公章句上》)

3.“何”与介词“以”组合,否定行为的凭据,语义上暗示“没有什么根据。”如:

(7)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於子:则可乎?何以异於是?(《公孙丑章句下》)

4.“何”与助动词“足”、“敢”组合,否定动作行为的条件,语义上暗示“没有什么条件(资格)”。如:

(8)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万章章句下》)

(二)由疑问代词“奚”、“恶”、“焉”构成的反问句

“恶”和“焉”提示反问的语义指向为动作行为的理据。这类疑问代词提示反问语气的功能强,其后一般有能愿动词与之配合句末有语气词与其呼应,以彰显其反问情态。在语义上,这类反问句否定的是动作行为的理据,暗示“没有什么理由……”。

(9)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

(10)此惟救死而恐不瞻,奚暇治礼仪哉?

(11)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滕文公章句下》)

疑问代词构成反问句时,实际上指称对象并未改变,只是由特指的未知的人或事转变为任指、虚指,指称功能弱化。其构成形式虽多种多样,但是功能上大致相同,大都是通过对行为的因由、方式、条件、理据的彻底否定,否定行为本身,达到劝诫、誓示的交际目的。

(三)由疑问代词“孰”和“谁”构成的反问句

“孰”和“谁”提示反问的语义指向为“人”。“孰”和“谁”表示任指。

“孰、谁”后面的“人相当于类名”,只要是“人”,都在“谁”的指称范围之内。这类反问句在语义上排除所有的“人”,表面上是问“什么人”,实则暗示“没有人”、“不应该有人”,如:

(12)其如是,孰能御之?(《梁惠王章句下》)

(13)试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梁惠王章句上》)

例(12)中说:像这样谁能够防御他呢?其实指的是没有人能够防御,其语义指向是没有人,例(13)中否定的是两点,一个是不应该有人这样说,是否定说这样话的人,二是否定“子产聪明的这件事情”。

四、比况反问句

用“况”与句末语气词呼应,相当于“何况”,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如:

(14)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

(《万章章句上》)

(15)孔子之仕於鲁也,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猎较犹可,而况受其赐乎?(《万章章句下》)

(16)陶以寡,且不可以为国,况无君子乎?

(《告子章句下》)

在《孟子》中,这种比况句多以“而况”、“于况”出现,表示“更何况”之意,发起反问,表示甲事物如此,乙事物更是如此,这是一种以深衬浅、以重托轻的表达手法,突出隐性的语义结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借用特指问、是非问形式的反问句与特指问、是非问在表层结构形式上是一样的,但它们有着本质的不同。以上几种句式同归于反问,从形式上看,在于句中有提示反问语气的词语,从语义上看,在于其包含语义前提。有些句子二者兼备,可称之为显性的反问句,有些句子只有语义特征而无表反问的形式标志,可称为隐性的反问句,如借助特指问和是非问形式的反问句,形式上与一般疑问句没有多大差别,理解时需要凭借一定的手段,比如语调、重音或上下文语境的提示。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60.

[2]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语文出版社,1992.

[3]蒋重母.《孟子》疑问句式研究[J].天中学刊,2001(4).

[4]陆俭明.“句式语法”理论与汉语研究[J].中国语文,200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