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静脉炎严重程度
的有效标准——有
助于区分、记录、
管理、追踪静脉炎 和评估质量进步。
外周静脉输液局部并发症——静脉炎
●病人状况
年龄、免疫、疾病、皮肤、营养、既往静脉穿刺 情况
相 关 因 素
●液体和药物
渗透压、Ph值和种类、以为微粒
●输液装置
导管的规格、长度和材料 穿刺部位、留置时间
●穿刺者的导管置入知识和技巧
1.红、肿、热、痛 2.滴数减慢 3.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色条纹 4.静脉呈条索状
5.穿刺点出现脓性分泌物
PH值
血液PH值为7.35-7.45 pH6.0-8.0:内膜刺激小 pH<7.0为酸性
<4.1为强酸性,无充分血流下可使静脉内膜组织发生明 显改变
pH>
8.0为碱性:使内膜粗糙,血栓形成可能性增加
血管壁的结构
相关内容
一、外周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1、局部并发症
2、全身性并发症
二、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处理
外周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静脉炎 体液外渗/渗出
局部并发症
血肿 胶带灼伤 血栓形成 血栓静脉炎 注射部位感染 蜂窝组织炎 神经损伤
静脉炎
定义:静脉壁内膜的炎症,一种进行性 并发症。
应用标准化量表评估静脉炎的症状和体征 确定是否存在病因 评估及记录患者对护理措施的反应 拔除血管通道器材时,监测48H以便发现输液后的 静脉炎 护士应该参与有关静脉炎的质量改进活动 护士应积极提倡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应采用统一的标准极端其发生率 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率=发生静脉炎的例数/留置外 周静脉导管的总例数*100%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11
渗透压
渗透压:是引起静脉炎最相关的因素 ◆渗透压越高,静脉刺激越大
高度危险 >600mOsm/L 中度危险 400-600mOsm/L 低度危险 <400mOsm/L 研究证明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 内造 成化学性静脉炎
12
渗透压
临床观察发现,常规静脉滴注20%甘露醇静脉
预防与处理————静脉炎
二、机械性静脉炎预防
◆满足输液的前提下,选择最细最小的导管 ◆避开关节部位穿刺 ◆稳定固定导管和输液管,减少移动 ◆必要时可使用手臂固定托或其他固定辅助 工具
预防与处理————静脉炎
三、细菌性静脉炎预防
◆严格无菌操作 ◆严格消毒程序 ◆密闭式固定 ◆避免二次穿刺
预防与处理————静脉炎
静脉炎的预防
1.严格无菌操作 2.合理选择工具 3.合理留置时间 4.预防用药、局部、全身 5.使用带有过滤装置的精密输液器 6.长期输液者有计划的更换输液部位 7.避免在同一部位的一条血管反复穿刺
预防与处理————静脉炎
一、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
充分的血液稀释——首选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刺激性的药物输注后及时进行冲管 合理酸碱溶液稀释
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单汝丽 2016.03.17
静脉输液治疗现状
在2009年,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我 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 每年输了8瓶,85%的护士超过75%的工 作时间用于输液操作。 2012年输液报告:中国输液达到130亿瓶 袋,人均10瓶。
因此,静脉治疗是目前临床护士最多的 技术操作。
外周静脉输液局部并发症—— 静脉炎
◆原因:物理刺激所致 ◆相关因素:
机械性静脉炎相关因素
1.导管留置状态:导管与穿刺点反复移动、导管 在关节部位、过度或不合适的活动 2.固定不良,在更换敷或延长管时引起导管移动 3.过大的导管型号,细小静脉 4.送管时绷皮技术不好,送导管速度过快 5.微粒物质:玻璃碎屑、棉花、沉淀物、无法吸 收的、未充分溶解的微粒 物质
◆老年人特别要注意伤口防护
渗出和外渗的定义
渗出: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物或 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外渗: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腐蚀性的药物或 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区别:外渗易导致局部组织坏死
pH>9.0为强碱性
超过正常范围的药物均会损伤静脉内膜
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为240-340mOsm/L,285mOsm/L 是等渗标准线 ◆渗透压影响血管壁细胞水分子的移动 ◆低渗溶液:<240 mOsm/L 如0.45%氯化钠溶 液 ◆等渗溶液:240-340mOsm/L 如0.9%氯化钠、 5%葡萄糖 ◆高渗溶液:> 340mOsm/L如10%葡萄糖
炎的发生率为81.67%
20%甘露醇-渗透压1098mOsm/L
当甘露醇滴速为10ml/min。当输入高渗性 液体时,血浆渗透压升高,血管内皮细胞脱水, 进而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静脉 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症,同 时释放组织胺,使静脉收缩变硬
13
静脉炎分级
静脉炎的级别是判
细菌性静脉炎相关因素
◆原因:感染所致 ◆相关因素
1.操作者洗手不彻底 2.无菌技术、观念不强(皮肤消毒、连接口消毒) 3.皮肤消毒/消毒剂使用不良;污染溶液(包装破 损、效期) 4.非密闭式固定,敷料污染潮湿 5.剃毛 6.穿刺技术不当:导管接触皮肤;多次穿刺
血栓性静脉炎相关因素
1.反复穿刺使导管前端出现劈叉、毛刺、皱褶、形 成微血栓 2.静脉内膜划伤、形成微血栓、 3.运动过度,血液回流形成血栓 4.血压过高,导致血液回流形成血栓 5.非正压封管,导致血栓形成 6.未封管或封管保留时间超过标准 7.老年人皮肤、组织松弛、拔针后不能马上愈合 8.拔针后伤口没有及时处理造成感染
四、血栓性静脉炎预防
◆
熟练掌握操作技巧 ◆穿刺角度大,避免划伤血管肉膜 ◆穿刺速度稍慢,避免刺破血管后壁 ◆使用留置针时,脉冲式进行封管 并按时封管
预防与处理————静脉炎
五、拔针后静脉炎预防
◆满足输液的前提下,选择最细最小的导管 ◆避免在关节部位穿刺
◆拔针后及时进行消毒,覆盖无菌敷料,提醒病人要防水
类型: 化学性静脉炎
机械性静脉炎
细菌性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
拔针后静脉炎
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1.无菌操作不严格 2.药液过酸或过碱
3.输入高渗液体,使血浆渗透压升高
4.由于较长时间在同一部位输液
5.刺激性较大的药液
6.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
静脉炎的分类
1.红肿型 2.硬结型 3.坏死型 4.闭锁型
静脉炎 临 床 表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