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联考综合(逻辑)复习方法

从逻辑角度上说。有很好的逻辑能力只能证明你具备了30题对20个左右的能力。这种正确率对于上名校来说没有意义。一般30题错3个以内才能说明已经具备了上名校的实力。7个题目的差距,就是质的变化;同时做30个题目的时间从1个小时到40分钟,就是质的变化。
这个质的变化包含了什么能力?应试能力、对考试的思考。大致举例说明吧。你能把30道题只分成3到4类么(抽象总结能力)?你能每次把几十上百字的信息提炼成10个字左右么(而且是在1分钟内)?你能总结出所有提问方式么(常规、变形的、陷阱的、)?你能总结出所有正确选项和错误选项的特征么(同样只分成3到4类)?你能??在不知道题干逻辑的情况下就把答案选出来么?
针对这些问题,大家很有必要在自己的应试能力上下大工夫(其实这些能力对未来的学习帮助也非常大,本人深深受益。)这些能力细分可以是:
1、题型分类总结。把30题归类,3到4类。如果分类总结做不好,错题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模糊。
2、对问题本质的思考。可能很多人觉得上面说的分成3到4类不可能,因为你没有思考过各种题型之间的本质关系,这里需要你对本质的思考能力。举个例子:支持、削弱、论证、假设难道不是一种东西吗?问问自己,学了这么久,做了这么多题目,什么是逻辑?
3、出题方式总结。达到看到一个词能够反映出答案的水平。比如看到假设,最起码知道假设的答案应该是个什么样子,里面有规律吗?肯定有啊,如果说每一个逻辑都是A——B的话,假设就是在加强这个“——”。(说的很抽象,不是为了教具体知识,而是告诉大家,什么题都有规律。)
4、选项的总结。这样你才一眼大概能看出答案,才可能在实在不知道逻辑关系的情况下选出答案。因为很多选项,一看就是扯的,错误选项的特征不超过5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