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透脓散的临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透脓散的临床应用
摘要:透脓散为外科托法中的著名方剂,功效为祛邪中兼扶正,并能祛腐生新。临床应用不总局限于外科疾病,通过应用“辨证施治”的中医思维诊治疾病,广泛将其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当中,很多研究都表明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关键词:透脓散;外科疾病;临床应用
透脓散出自明代医家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托毒溃脓之剂,主治正虚不能托毒、内已成脓、外不易溃、漫肿无头之痈疡,为外科托法中的著名方剂。功效补益气血,托毒透脓。特点为祛邪中兼扶正,并能祛腐生新。方中生黄芪益气托毒,鼓动血行,为疮家圣药,生用能益气托毒,炙用则能补元气而无托毒之力,且有助火益毒之弊,故本方黄芪必须生用、重用。当归和血补血,除积血内塞,川芎活血补血,养新血而破积宿血,畅血中之元气,二者常合用活血和营。穿山甲气腥而窜,无微不至,贯彻经络而搜风,并能治瘕积聚与周身麻痹。皂角刺搜风化痰引药上行,与穿山甲助黄芪消散穿透,直达病所,软坚溃脓,以达消散脉络中之积,祛除陈腐之气之功。
中医辨证论治强调“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临床工作中,常以透脓散为基础方,加减一些药物以达异病同治的效果。如辨证加鸡血藤、木瓜、桑枝、桂枝、葛根、玄参等能温通经脉生津止渴而增强疗效;加白芷、牛蒡、金银花增加其辛散透邪,清热解毒之用;加用党参、茯苓,一方面补脾益气,(脾为后天之本,脾土旺则万物生),另一方面茯苓有淡渗利水之效,能使烧伤余毒从小便中去除。
本篇就现阶段以透脓散为主治疗疾病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评述。
1 在内科方面的应用
1.1 内痈
内痈即内脏脓肿,西医以抗感染药物治疗为主,虽能改善全身中毒症状,防止感染扩大,但由于脓肿部位较深,病程长,消耗明显,长期使用抗生素毒副反应明显,且易并发双重感染;中医以透脓散为主,重用黄芪、当归,一取其解毒活血之功,二取其补气生血之效,扶正祛邪,加用蒲公英、蚤休、忍冬藤、花清热解毒,生甘草调和诸药,炒二芽健胃和中,小青皮、狗脊、丝瓜络引药入经,诸药共奏解毒排脓及扶正祛邪之效。
凌华等用加减透脓散治疗内痈21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抗生素治疗1周以上脓肿未见明显消退,年龄最大的为58岁,最小的为14岁,其中肝脓肿10例,肾脓肿5例,肺脓肿6例,以透脓散为基本方,加味:肝脓肿加小青皮,肾脓肿加狗脊,肺脓肿加鱼腥草和丝瓜络,热甚者加生石膏和三叶青治疗。经过15~60d的治疗,其中痊愈(症状消失,B超复查脓肿消散)18例,有效(症状减轻,
B超复查脓肿明显减小)2例,无效(症状及B超检查未见改变)1例,总有效率为95%。疗效确切,且长期服用无明显副作用,故临床应用比较安全有效。
1.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黄明等专家应用古方透脓散加减治疗此病取得了良好效果:将135例明确诊断为具有糖尿病病史及有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的患者进行分组并治疗,治疗组88例,以透脓散方为主,处方:生黄芪30g、当归12g、炒穿山甲6g、皂角刺6g、川芎10g。加减:麻木疼痛甚者加鸡血藤20g,肢体沉重明显者加木瓜、桑枝各10g,肢冷畏寒加桂枝10g,血糖明显增高者加葛根、玄参各20g,水煎服,1剂/d,早晚分2次温服,30d为1个疗程并判断疗效。对照组为47例,应用弥可保治疗,1次/d,30d为1个疗程并判断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继续原糖尿病控制方案。结果为:治疗组88例中显效60例,占68.18%;有效26例,占29.55%;无效2例,占2.27%;总有效率97.73%。对照组47例中显效10例,占21.28%;有效26例,占55.132%;无效11例,占23.40%;总有效率76.6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105)。通过临床研究和实践,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单纯应用益气活血通络方药或其他治疗方法疗效往往不满意,必须加破积之品方能取得佳效。此思路深受著名中医专家吕仁和老师学术思想的启发,因此,探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法与手段必须更广泛地吸取新的思想,开拓新思路,才能取得更理想效果。
1.3 婴儿久泻
婴儿素体脾胃薄弱,复受邪困,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水谷不分,合污而下,乃成湿热泻。病程迁延日久,脾气更虚,虚实挟杂,致使腹泻迁延不愈,故治疗中当以扶正祛邪、调理气机为法。在临床工作中认为素体脾胃不足,且病程迁延日久,清阳不升,正虚不得祛邪外出,那么治疗的重点为补虚,若不图本,湿蕴热伏之源不去,则邪不能祛、泻不得止,补虚之法有补脾与温中,脾虚失运是主因,阳伤乃其发展之势,故补脾为重,兼以温中;其次是祛邪,若不祛之,蕴湿伏热肆虐为害,必碍培本补虚之治。祛邪则分除湿与清热,湿乃脾虚不运所生,热乃湿遏积滞所成,故当以除湿为主。本病升降失调多责在脾,故治疗中应从影响升降失调的主要因素着手。方以透脓散为主加减应用,达到补而不滞,滋而不腻,诸药合同扶正祛邪,共奏大功。
2 外科方面的治疗
2.1 化脓性扁桃体炎
化脓性扁桃体炎属祖国医学的“乳蛾”范畴,乳蛾早在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中称为单蛾、双蛾。金·张子和《儒门事亲》描述了其病状及其病因病机,始称乳蛾。本病的成因不外乎风热邪毒侵袭,或邪热传里及嗜食辛辣香燥,脾胃蕴热,或急乳蛾失治误治,阴液亏损,虚火上炎,元阳亏损,虚阳上浮,火(实火、虚火)热邪毒壅结于喉核,热盛肉腐蒸酿而发为本病。而透脓散为治疗一切
外科痈疡脓成未溃或已溃不畅的要方,兼有正气不足,不能迅速托毒化脓者尤为适宜。张爱梅专家对20例以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疼痛(扁桃体2度至3度肿大,表面有脓点或腐物),吞咽不利或困难,伴咽干、发热等全身症状为临床特征的患者应用透脓散治疗,并辨证施治加减应用,结果为:治愈10例,好转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5%。笔者所论之“乳蛾”虽与外科痈疡异病,但二者病因病机基本一致,均为火热邪毒壅结皮肉,热盛肉腐蒸酿所致,故“异病同治”投以益气托毒溃脓之剂透脓散而获效。
2.2 深度烧伤
烧伤由火热之邪所致,热毒郁而皮肉腐,深度烧伤创面如果早期错过手术削、切痂植皮时机,焦痂腐肉势必溶解自行脱落,而患者烧伤中后期,邪毒未尽但正气已衰,往往不能托毒排脓,而发展成难愈性创面,故治当扶正祛邪,益气排脓,张一戈应用加味透脓散《医学心悟》原为痈疡成脓不溃之治方,对于深度烧伤创面有所区别,但其辨证一致,都是因正气不足,腐肉难祛,新肉难生,故均予益气托毒排脓为治则。他们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0例明确诊断为难愈性深度烧伤的病人平均分为治疗组(配合内服加味透脓散)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10~30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及创面修复时间。结果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0.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目前对于深度烧伤的患者,采用早期削、切痂植皮手术覆盖创面已形成共识,基层农村患者往往由于经济困难等多种原因而耽误,导致创面自然溶痂,于是,如何保护多脏器功能,加强抗感染,加速坏死组织脱落,促进上皮肉芽生成,临床颇为棘手,中西医结合采用内服加味透脓散配合治疗能够使难愈性深度创面直接愈合,为植皮提供理想的受区,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的确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2.3 阑尾周围脓肿
阑尾周围脓肿属祖国医学“肠痈”范畴,多为热毒郁结肠内,肉腐成脓所致。陶云卿等在大剂量清热解毒药物基础上加活血化瘀、透脓散结药物治疗明确诊断为具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右下腹肌紧张并可扪及固定包块,右下腹部压痛及反跳痛明显,白细胞总数在1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B超示右下腹包块边界不清且固定,内部有中、低回声混合性团块,有液性暗区的48例患者,在透脓散的基础上加用蒲公英、败酱草、红藤、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散结,结果48例中显效26例,占54.16%;好转15例,占31.25%,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5.42%,效果显著,肠道气滞血瘀是阑尾周围脓肿病机之根本,瘀久则化热,血腐肉败成脓是阑尾周围脓肿病机的主要环节。因此热郁的程度、正气的盛衰是决定病情善恶顺逆的关键,所以临床治疗上在不同阶段尚须辨证施治,灵活化裁。平素体弱气虚者则可酌加黄芪,大便不通、热结肠腑者可加大黄通腑泄热。此外,对年老体弱者更须谨慎观察体征,若发现病情转重、恶化,或阑尾脓肿破溃、弥漫性腹膜炎或严重毒血症等均要及时中转手术治疗。
2.4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好发于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其病因和发病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