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承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热、隔热。加大散热面积、加设散热片、风扇、人工致 冷、隔离热源。
均热。 采用:“热对称”等结构,使热变形对 精度的影响较小。
二、重要支承件的设计步骤
1、进行受力分析。 2、初步决定其形状和尺寸。 3、进行验算。 4、修改、对比,选择最佳方案。
第二节 支承件的静力分析
1.中、小型机床:载荷以切削力为主。重量(工 件、移动部件)忽略不计。
3、合理配置加强肋(筋)
(1)有些支承件的内部要安装其它机构,不但不能封 闭,即使安装隔板也会有所妨碍,这时采用加强 肋来提高刚度。
(2)合理配置加强肋是提高局部刚度的有效方法。 (3)加强肋的高度可取为壁厚的4~5倍,厚度与壁厚
之比为0.8~1。
七、提高接触刚度
1、提高结合面质量 导轨面 、重要的固定结合面必须磨配或刮 配。
① 如自身刚度和局部刚度较高,则接触压强 的分布基本上是均匀的,接触刚度也较高。
② 如自身刚度或局部刚度不足,则在集中载 荷作用下,构件变形较大,使接触压强分 布不均,使接触变形分布也不均,降低了 接触刚度。
三、支承件的形状选择的原则
(1) 支承件的变形,主要是弯曲和扭转,与截面惯性 矩有关,即与截面形状有关。
如中型车床、铣床、钻床、加工中心等。 2.精密和高精度机床:载荷以移动件的重力和热
应力为主。切削力较小(因以精加工为主)忽略 不计。
如双柱立式坐标镗床等。 3.大型机床:载荷必须同时考虑工件重力、切削
力和移动件的重力。
如重型车床、落地镗铣床、龙门式机床等。
第三节 支承件的静刚度和形状选择的原则
支承件的变形
第一节 支承件应满足的要求和设计步骤
支承件:是机床的基础构件,包括床身、立柱、
横梁、摇臂、底座、刀架、工作台、箱体和升降 台等。也称为“大件”。
作用:承载 和作为基准。
支承其它机床 零部件,保持 它们的相对位 置,承受各种 切削力等。
• 二、对机床支承件的基本要求
• (一)应具有足够的静刚废和较高的刚度一重量比。 • 性。设计时应力求在满足刚度的基础上,减轻机床重量 • (二)应有较好的动态特性 • 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设计的合理 • 节约原材料,降低机床造价。 • 这包括有较大的动刚废和阻尼;与其它部件相配合,使
(1)应具有足够的静刚度、较高的刚度—重量比。 (2)应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 支承件的固有频率不致与激振频率重合而产生共
振;
应具有较大的动刚度(激振力的副值与振副之 比)、较大的阻尼,使支承件受到一定副值周期 性激振力的作用时,受迫振动的振幅较小。
(3)应具有较好的热变形特性。 设法减小热变形、不均匀热变形,以降低对加工精 度的影响。
二、刚度的折算和比较
①接触刚度Kj (Mpa/um)是平均压强p与变形δ之比。
②Kj不是一个固定值,δ与p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 当压强很小时,两个面之
间只有少数高点接触,接触 刚度较低。 ➢ 当压强较大时,这些高点产生了 变形,实际接触面积增加,接触 刚度提高。
支承件的自身刚度和局部刚度对接触压强 分布有影响。
(1) 设图a的一般凸缘连接,相对连接刚度为1.0 (2) 图b有加强筋的凸 缘连接为1.06 (3) 图c凹槽式为1.80 (4) 图dU型加强筋结构 为1.85
2、注意局部过渡
例,车床床身,由于床身的基本部分较薄而导轨较 厚,如设计成图11-8a的形状,则在载荷F的作用 下,导轨处易发生局部变形。 采用加厚的过渡壁,并加肋(图b),可显著地提 高导轨处的局部刚度。
自身变形 局部变形 接触变形
➢ 例:床身
载荷是通过导轨面施加到床身上去的。变形包 括床身自身的变形,导轨部分局部的变形,导 轨表面的接触变形。
1.自身刚度
(1)自身刚度:在外载荷作用下,支承件本 体抵抗变形的能力。
(2)自身刚度主要应考虑弯曲刚度和扭转刚 度。
(3)主要决定于支承件的材料、形状、尺寸、 隔板的布置等。
(2)对抗弯刚度,与弯曲平面垂直的壁上的窗孔,影 响最大。对抗扭刚度,较窄壁上的窗孔,比较宽 壁上的影响大。
(3)窗孔应靠近支承件的几何中心线附近,孔宽或孔 径不超过支承件宽度的0.25倍。
(4)窗孔边缘厚一些(翻边),工作时加盖,并用螺钉 上紧,可补偿一部分刚度的损失。
六、提高局部刚度
1.合理选择连接部位的结构
2.局部刚度
(1)局部刚度: 抵抗局部变形 的能力。 (2)局部变形发
生在载荷集中 的地方。
(3)局部刚度与支承件局部受载荷处的结构、尺寸 等有关。
3.接触刚度
(1)接触刚度:支承件的结合面在外载荷的作用 下抵抗接触变形的能力。
(2)两个平面接触,平面有一定的宏观不平度, 因而实际接触面积只是名义接触面积的一部分; 由于微观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真正接触的只是一些高点。
传递给其他壁板,从而使整个支承件承受载荷,提 高支承件的自身刚度。 (3)当支承件不能做成封闭的截形时,则在其内部 设置隔板,以提高自身刚度。设置隔板是提高刚度 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效果比增加壁厚更为显著。
五、窗孔
(1)支承件外壁开窗孔,会降低抗弯、抗扭刚度,其 中抗扭刚度降低更大。应避免在主要承受扭矩的 支承件上开孔。
(2) 材料和截面积相同而形状不同时,截面惯性矩相 差很大。
(3) 提高支承件的刚度,必须选取有利的截面形状。
表11—2,截面积近似地皆为10000mm2八种不同截面形状 的抗弯和抗扭惯性矩的比较。
四、隔板
(1)隔板:在支承件两外壁间起连接作用的内壁。 (2)隔板的作用:把作用于支承件局部地区的载荷
2、合理选择螺钉尺寸、数量和布置 固定螺钉应在接触面上造成一个预压力。 通常应使接触面间的平均预压压强约为 2MPa。
八、壁厚
支承件的壁厚应根据工艺上的可能选择得薄一些。 按照目前的工艺水平,砂模铸造铸铁件的外壁厚可
整机的各阶固有频串不致与激振频
• 率重合而产生共振;不会发生薄壁振动而产生噪声等。 • (二)应具有较好的热变形特性,使整机的热变形较小或
热变形对加工精度、表面质量的影
• 响较小。 • (四)应考虑到便于排屑、清砂,吊运安全;合理地布置
液压,电气等器件,并具有良好的工
• 艺性,便于制造和装配。
(五)、性能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