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石前盟
红楼梦观后感:木石前盟
红楼梦观后感:木石前盟【导语】以下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红楼梦观后感:木石前盟(共1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红楼梦观后感:木石前盟红楼梦观后感:木石前盟一卷线装《红楼梦》怎样读都读不够,心境在变,感受亦不同。
每有闲暇,便会捧读两页,或为一句诗词而陶醉,或为一段耐人品味的言辞而痴迷,恍若自己便是置身于大观园中的红颜佳人。
其中,最令我心疼的莫过于心思细腻的林黛玉。
虽然贾母对她宠爱有加,但背井离乡之苦,无父母亲兄依傍之凄,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她,自己仅是个无家可归的孤雁,千层暮雪,踽踽独行,故而她显得比同龄人更为早熟,待人接物总是不敢大意。
她曾说自己是“草木之人”,七分聪慧中更带三分禅味,佛家所说的六道轮回,即如草木的四时荣枯,亦生亦灭。
只是那无言的生命,更加令人怜惜。
故而,林黛玉与花做了知音,与竹成了良朋。
多少泪抛洒于自叹自怜,多少情倾注在红楼一梦,最终,还是未能寻得自己的幸福,泪干人亦去,令人心痛不已。
本以为如此灵透的仙姝只应镌刻于书卷,供有缘人细细体悟,未曾想一次无意闲览,竟发现世间果有这般哀艳芊绵,隽永清逸的女子。
“比梅花,觉梅花太瘦;比海棠,觉海棠少清。
”她本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却因那不平凡的心智而变得绝艳夺目。
叶小鸾,得知其名的人无不对她心生爱怜,又深感惋惜。
小鸾六个月大时便因母亲产后体弱,交于膝下无子的舅母抚养,本应无忧无虑的童年却不能享受到与兄弟姊妹同等的快乐,更有舅舅与舅母的关系并不融洽,家庭氛围紧张,使得天资过人的她幼时便懂得了人情冷暖,世事无常,早熟而善感。
她不喜舅舅身上的市侩之气和槛外的浮华喧杂,红楼闺阁内,或于清风明月下赋诗填词,或在池塘花荫处引线穿针,与舅母相依为命,日子安静而简约。
她的诗词一如她的为人,清幽而恬寂,无妖艳之态,无脂粉之气。
几案上,一卷书,一炉香,一盏茶,一禅心,便觉安稳妥帖。
梅雨绵绵,她便独坐轩窗,静静听雨,黄昏日暮,她便与烟霞相伴,同清风作别,不惊不扰,与人无尤。
木石前盟的名词解释
木石前盟的名词解释木石前盟,这个名词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经常被提及,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它源自于明代末年,当时国家内外战乱频繁,社会秩序混乱,民不聊生。
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和维护社会安定,一些商人和地方势力联合起来,在暗中组成了一个秘密的组织,即木石前盟。
木石前盟,顾名思义,其中的“木石”二字是指古代建筑中常见的材料。
据说,这些商人和势力的成员每次相互碰面时,都会在木石之间进行秘密的会议。
他们通过这种方式相互之间传递消息、商讨事宜,并确保行动保密。
这也是木石前盟得名的原因。
但是,木石前盟的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商讨事务和消息传递。
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社会秩序维护和权力平衡的作用。
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无论是官府还是民众,都需要一种能够维护秩序的力量。
木石前盟成员之间的合作,可以说是一种非正式的组织形式,但却能够为社会提供一定的秩序和稳定。
木石前盟在某种程度上还展现了商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利益追求。
当时的中国社会,由于战乱频繁,商业活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利益,许多商人选择加入木石前盟。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能够相互支持、合作,抵制恶势力的侵害,确保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失。
木石前盟的存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秩序的崩溃和统治者的失职。
在战乱和政治混乱的背景下,正常的社会秩序无法有效地维持,民众和商人只能通过自发组织和相互合作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这也使得木石前盟成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
然而,正因为木石前盟的非正式性和秘密性,我们对其具体的组织结构和活动内容了解并不多。
木石前盟的历史资料非常有限,很难准确了解其具体的运作方式和影响范围。
但就其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来看,可以肯定它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稳定和商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尽管现在的社会已经历经了无数的变迁,木石前盟早已不存在。
然而,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启示。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保持都离不开人们的相互支持和合作。
浅析《红楼梦》中“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对抗
浅析《红楼梦》中“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对抗提纲一、“xx”和“木xx”的提出二、提出在这场“婚姻保卫战”的对抗中,真正的胜利者不是薛宝钗,而是林黛玉的结论并分析论证此结论1从“二宝”角度讲2从“二玉”角度讲三、分析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1缘定前生和“xx”2xx(假)xx和真金锁,真石头与真草木3显性和隐性4五行生克四、附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浅析《红楼梦》中“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对抗(一)《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典范,迄今而言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上乘佳作。
它以贾、王、薛、史(家亡血史,贾“亡”薛“死”,)四大家族(封建社会末期清王朝的缩影)为活动背景,以“二玉(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向我们展示了封建王朝后期的个人悲剧、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
文中以“二玉”(贾宝玉,林黛玉),“二宝”(贾宝玉,薛宝钗)的恋情为明线,最终以“二宝”的“金玉良缘”的世俗婚姻看似战胜了“二玉”的“木石前盟”而告终。
然而在这场“婚姻保卫战”的对抗中,真正的胜利者不是薛宝钗,而是林黛玉。
(二)从薛宝钗的婚姻观来看,其追求的是夫荣子贵的封建传统婚姻,或者说是爱情从属于婚姻,婚姻从属于家庭的需要;或者说爱情相对于婚姻是可有可无的,在整个婚姻的过程中是没有自我对爱情的觉醒意识、追求意识的,视之“冷情”。
而根据红学界最新的探佚结果(也是脂砚斋透露的)虽然“金玉良缘”终成现实,但是贾家败落,贾宝玉也出家(或被二仙师带回太虚幻境)宝钗的婚姻也就没有达到其目的,可谓人财两空。
与此相比,黛玉追求的是完全的自我喜好,有自己的爱情意识,个性意识觉醒的爱情。
虽然在那个时代,不被家族承认的爱情就成不了婚姻,但是“二玉”业已完成了心心相惜的爱情过程。
彼此心有灵犀,被警幻仙姑推之为“意淫”。
故此“二玉”的“木石前盟”看似失败,而实际获得了成功。
(三)那么为什么“木石前盟”相对于“金玉良缘”能获得婚姻本质(爱情的结合)的胜利而遭受婚姻形式(被外界认可为夫妇的婚礼这一形式)的失败呢?第一,缘定前生和“xx”二玉的感情姻缘是前世已定的(即神瑛侍者灌溉之恩,绛珠仙子以泪偿还的“木石前盟”)所以两人感情是先天的,故而贾宝玉见林黛玉的第一面就说“这个妹妹我见过……”.而“二宝”的感情是后天的,是相处之后才产生了感情。
木石前盟的名词解释
木石前盟的名词解释在古代的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重要的团体,被称为“木石前盟”。
这个名词在很多历史文献中都有所提及,那么什么是“木石前盟”呢?“木石前盟”字面上意味着“以木石为盟”。
在古代,木石往往象征着真诚和稳固,因此成为了盟约的象征物。
而这个前盟则代表着古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联盟形式。
木石前盟常见于战乱时期或一些有特殊联盟需求的时候,各方之间会用木石来作为盟约的象征物,在一定的仪式中达成联盟的协议。
对于参与者而言,这样的盟约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约束力。
为何会选用木石作为盟约的象征物?这是因为古代的木石被认为是永恒不变的,象征着长久和稳定。
木头能够抵御风雨,不会腐朽,而石头则坚硬如同山峰,不会轻易被摧毁。
因此,使用木石作为盟约的象征物,可以使得各方更加信任和遵从。
木石前盟的形成常常伴随着一系列庄严的仪式。
在这些仪式中,各方会先以木石作为标志性物品,然后经过特定的动作或宣誓来达成联盟协议。
这种仪式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象征意义,也是为了让所有参与者深刻地认识到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木石前盟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案例。
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三结义”。
在这个故事中,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用桃树作为木石前盟的象征物,结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联盟。
他们在桃园中宣誓,承诺终生效命,建立了传世佳话。
除了《三国演义》中的案例之外,“木石前盟”还在历史的各个时期有所出现。
例如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木石前盟的记载,说明这种联盟形式在古代已经相当普遍。
然而,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进步,木石前盟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现代社会中,联盟和合作的形式变得多样化,使用盟约的象征物已经不再普遍。
然而,对于研究历史和文化的人们而言,木石前盟仍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
总结起来,木石前盟是古代中国特殊联盟形式的一种,以木石作为盟约的象征物。
其形成常伴随着庄严的仪式和宣誓,意在使各方更加信任和遵从。
尽管现代社会中的联盟形式多种多样,木石前盟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它依然是研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议题之一。
红楼梦木石前盟的内容及作用
红楼梦木石前盟的内容及作用红楼梦木石前盟的内容及作用简介红楼梦木石前盟是曹雪芹所写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情节,展现了贾宝玉对大观园的热爱和他对自然景观的情感表达。
本文将介绍木石前盟的具体内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内容木石前盟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在大观园内设立的一个联盟,主要内容包括:•以天然景致为基础:木石前盟的成员以大观园中的树木、石头等自然元素作为联盟的标志。
他们每年春天都会在对应的木石前盟处举行盟旗开幕仪式,表示对大观园中自然景观的珍视和保护。
•增进友谊:木石前盟旨在让大观园中的所有成员更加亲近,并建立深厚的友谊。
通过参加联谊活动,成员们可以一起游览大观园,分享对自然美的感受,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情感。
•保护自然环境:木石前盟倡导保护自然环境,成员们共同努力,使大观园的树木、石头等自然景观得到妥善保护和维护。
他们定期进行清洁活动,使大观园始终保持优美的自然风光。
作用木石前盟在《红楼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体包括:•彰显人物情感:木石前盟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
通过联盟的形式,贾宝玉和林黛玉更加亲近,他们以树木和石头为代表,象征着他们心灵的契合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反映人物性格:加入木石前盟的人通常具有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敏感,他们注重自然美的体验,欣赏大观园中的美景并努力保护它们。
从这个角度上看,木石前盟反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情感、性格和生活态度。
•传达作者思想:曹雪芹通过木石前盟的设定,传达了他对自然美和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视。
他通过描写大观园中的树木、石头等元素,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综上所述,木石前盟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的情节,通过木石前盟,曹雪芹展现了人物情感、性格及作者对自然美的追求。
它不仅为小说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情感,也传递了作者关于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的思考。
补充内容人物关系的深化木石前盟的设立进一步深化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关系。
两人在大观园中相互扶持,共同创建这个盟约,展示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纽带。
红楼梦经典章节梗概
《红楼梦》的重要情节1、木石前盟(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林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棵绛珠仙草,贾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
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
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2、宝玉得名和抓周的故事(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
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
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
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
二人谈论宝玉聪明淘气,宝玉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3、王熙凤初次出场(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一进来,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
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待到贾母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忙转悲为喜。
4、宝黛相会(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晚饭后,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一见如故的感觉,而且二人眼中的对方与别人自然不同。
宝玉因为看到黛玉“眉尖若蹙”,便送他“颦颦:’二字。
宝玉又问黛玉是否有玉,当黛玉回答没有时,宝玉则痛骂那块玉是“劳什子”,并哭闹着当众摔玉。
这场面自然令黛玉十分不安。
5、探微恙互看金玉(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宝钗生病,宝玉到梨香院前去看望。
宝钗要看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红楼梦》经典情节细读——木石前盟课件
金玉良缘
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 共成பைடு நூலகம்句吉谶。亦曾按式画下形相:
不离不弃 芳龄永继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 “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 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
判词和红楼梦曲
【判词】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 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 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曲】【毕生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 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 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谢谢收看!
第一回主要提到了哪两个神话故事,有 何作用?
第一,从写作技能来看,神话故事为塑造贾宝玉和林黛玉 的爱情故事蒙上了一层浪漫主义色彩,符合文化的审美观; 第二,从内容贯通来看,两个神话奠定了作品主人公的形 象特点和宝黛关系的情感基础; 第三,从主题思想来看,这两个神话故事有着更深的寓意; 第四,从政治背景来看,神话故事弱化了朝代、政治事件 等敏锐内容。
《红楼梦》的主线究竟是什么? 宝黛爱情悲剧说 宝黛钗婚恋悲剧说 贾府衰亡史说 王熙凤理家史说 贾宝玉性情史说 爱情悲剧与家族衰亡双重主线说
……
宝黛钗的爱情婚姻纠葛是 串连千头万绪的一条明线。 而男主人公的人生道路和 个人命运(亦即性情史或命 运史),则构成一条潜伏 的、深层次的暗线。
女娲补天
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 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 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 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 日夜悲号惭愧。
宝黛钗的悲剧
《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悲剧和婚姻悲剧《红楼梦》描写贾宝玉的爱情和婚姻悲剧,即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悲剧。
在此概括为:木石前盟,有缘无分;金玉良缘,有分无缘。
一、木石前盟的悲剧1、木石前盟宝黛前世各为一石一草,定有“木石前盟”,所以两人初见有似曾相识之感。
木石前盟的唯一优势,就是宝黛之间有真挚热烈的爱情。
即宝黛之间内在的期许和承诺,心灵上的认同和精神上的同归。
贾宝玉自幼在“内帏斯混”,“顽劣异常,不喜读书”,且又较少地受到封建思想的约束,从而使他的思想和性格得到自然的发展。
他痛恨世俗的罪恶,鄙弃贪婪和腐败,厌恶庸俗和淫糜。
林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任气使性,咄咄逼人。
幼年因缺失正统教育,性格独立、自由和率真。
但她执着、痴情和性灵,追求“超人间的爱”,追求激情、非现实和浪漫的爱情。
他们二人都不喜谈论“经济学问”、“仕途经济”等封建的东西,他们的爱情不以封建的伦理、道德为标准,对“男女之大防”、“金玉姻缘”、“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等封建的伦理道德规范不屑一顾,大胆地追求自由恋爱。
他们都具有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一面,这一共同的思想性格给他们的爱情发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2、悲剧成因(1)从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和道德观念来看,宝黛不合“礼”法的叛逆爱情必然得不到传统舆论和传统势力的承认。
宝黛追求个性解放,恋爱、婚姻自由,而这些在当时传统礼教看来是“大逆不道”的,因此顽固的封建礼教是不允许他们之间爱情的存在的。
(2)从贾府的家世利益看,背离家长意志的爱情必然得不到贾府统治者的支持。
林家虽亦书香族,却支庶不盛,子孙有限,家业已然凋零。
木石前盟不可能为贾家带来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利益。
贾宝玉是贾家子孙中唯一有希望可以中兴家业的继承人,家长们要把他引上正路,就不能不摧毁他和林黛玉的叛逆爱情,而聘娶维护封建主义的薛宝钗。
(3)宝、黛本身思想性格中的弱点。
宝玉的软弱与多情。
宝玉是个博爱的情痴,对大观园中的美丽少女倾注满腔的柔情与体贴。
木石前盟讲述了什么故事
木石前盟讲述了什么故事
木石前盟是指《红楼梦》中的“木石前盟”,这是一个很凄美的故事。
黛玉是西方灵河岸上的绛珠仙草,宝玉则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
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
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故事由两个神话开头,渲染出了佛道的因果关系,以及人生如梦的主旨。
可是宝玉口中的“木石前盟”竟然只是一厢情愿的讹缘,起到了当头棒喝的效果,乃是作者苦口婆心的劝诫:放下情迷,原本人生如梦。
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
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曹雪芹的《红楼梦》,不愧为我国四大名著之首,一点点的细节塑造人物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张一弛,一丝一毫无不张显出人物的特点,而环境建筑之描写也细腻至极,大观园大到房屋整体结构,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小至一亭一桥,一路一湖,仿佛临其境,微至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一鸟一石,仿佛残荷,落花,飘雪,明月皆有其哀其乐,可以说那种语言的叙述找不出一斯破绽。
所以《红楼梦》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本名著,百读不厌,无论是吟诵闺中的吟诗作对,或者推敲八十回后的真相,还是感悟“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等人生哲理,我都乐在其中,而我最为着迷的是其中凄凉爱情故事,木石前盟或者金玉良缘,在我看来,没有谁对谁错,林黛玉与薛宝钗都是敢爱敢恨的女子,都向往属于自己的爱情,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
首先是宝玉心中“神仙似的妹妹”——林黛玉,她的一生,是凄美的一生。
内慧外秀,楚楚动人,惹人怜爱,多愁善感,才学横溢,“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黛玉天生丽质,气质优雅绝俗,她自幼父母双亡、寄人篱下。
处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贾府的恶劣环境,黛玉的生活正如探春所说,外头看着光鲜,其实十分难熬。
但是她也有着青春少女的活泼热情,并非终日都只在哀愁之中。
而对于宝玉,自幼一起长大的玩伴,一见如故,情投意合,亲密无间,如此青梅竹马,也是她唯一的知己,是她这孤独无援的生活中慰藉,快乐。
对贾宝玉的爱情,是她生命之火,一旦失却这爱情,生命也就终结。
林黛玉不能离开贾宝玉,更不能失去贾宝玉的心。
《礼记·檀弓》曰:“哭有二道:有爱而哭之,有畏而哭之。
”畏而哭之极为常见,为智能低下之哭泣。
爱而哭之则是艺术天才冶炼之洪炉,熔铸建构出无数精妙的文学巨著和感人至深的典型人物。
“创作总根于爱”(鲁迅),林黛玉就是“爱而哭之”的光辉典范。
眼泪,伴随着林黛玉的一生,也是她捍卫宣泄自己爱情的武器,她落泪,因为只有放纵的哭过后才会更舒展,笑容才会更加绽放。
红楼梦》讲座: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
红楼梦》讲座: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红楼梦》爱情婚姻悲剧解析红楼梦》是一部充满诸多主题的巨著,而其中的主线,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解读方式。
有人认为宝黛爱情悲剧是主线,有人则认为贾府衰亡史才是主线。
但我们认为,宝黛钗的爱情婚姻纠葛才是串连千头万绪的一条明线。
而男主人公贾宝玉的人生道路和个人命运,则构成了一条潜在的、深层次的暗线。
这种解读方式能够更好地表现出小说的整体性和复杂性。
一部大书总要构思一个趣味性、悬念性强而又易于被读者把握的故事,去承担穿针引线的使命。
而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正是最适合广大读者欣赏能力、最便于串联千头万绪的一条主线。
当然,也有人认为把主线理解为一个婚恋故事,会影响对全书恢弘丰厚内容的总体察,这是一种误会。
主线的功能主要是穿梭一般地把小小的矛盾冲突顺理成章地构架在一起。
而选择婚恋故事做主线,则完全能够承担起表现宏伟主题的艺术使命。
宝黛钗三人的婚恋故事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其“主线”位置是不应置疑的。
首先,从创作角度看,这条线索具有舒卷自如的特点。
三位当事人的特殊身分,使三人故事与全书各种重要矛盾冲突之间,与各种重要人物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
其次,从欣赏者角度看,三人故事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对大多数读者说来,爱情婚姻故事是最易把握也最让人牵肠挂肚的事情,而其他重要线索则不具备如此广泛的可接受性。
因此,宝黛钗的爱情婚姻纠葛成为了最适合被广大读者欣赏的主线。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名著都选择了婚恋故事做为主线,而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比如《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与保里斯、安德来、阿那托尔、彼埃尔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双城记》中路茜与代尔那、卡尔登之间的感情纠葛等等。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宝黛钗的爱情婚姻纠葛是《红楼梦》最适合作为主线的故事之一。
三人故事在《红楼梦》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主线作用,从改编者的角度来看,它也是最具有稳定感和可移植性的元素。
各种门类的改编实践都表明,即使最粗疏、最胆大的改编者或移植者,只要将作品命名为《红楼梦》,就不可能将三人故事砍掉。
《红楼梦》思辨: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
《红楼梦》思辨: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文学经典巨著,刻画了封建社会中一个豪门大族的兴衰史,以及富贵人家的家族恩怨。
小说中,有两个典型的情节,即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引发了人们对于命运和人性的思考。
木石前盟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诺言。
贾宝玉作为荣府的主要继承人,富贵人家的公子,从小备受宠爱。
而林黛玉则是林家的美丽聪明的女孩,仿佛是红楼梦中最为独立自主的人物。
二人自幼青梅竹马,情深意重。
据说,在许多年前,贾府的女性祖先们曾将一块木石分开,每一家族都宣称将来要通过子女们的成婚来让木石再次合二为一。
贾宝玉和林黛玉为了保持这个盟约而相互爱护,关心对方。
金玉良缘指的是贾宝玉和薛宝钗之间的婚姻。
薛宝钗是薛家的女儿,温文尔雅,聪明睿智,品格端正。
贾母一直将她当作宝贝,决定将她嫁给贾宝玉。
在这个故事中,有着一个描述得非常细腻的镜头:贾宝玉和薛宝钗偶然相遇,一下子就被对方的美貌和儿女情长打动了,这便开始了两人之间的深情笔墨。
这两个情节似乎是迥然不同的。
木石前盟强调了两个人之间最纯粹的爱情和珍视,而金玉良缘则更多的是被命运所左右的婚姻。
然而,通过对这两个情节的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在讨论人性、命运以及人与命运的关系。
在木石前盟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展现出了真挚的爱情和友谊。
他们无论遭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总是相互扶持,为对方着想。
然而,尽管二人深情相爱,他们最终无法走到一起,因为命运的安排。
贾宝玉被迫和薛宝钗结婚,而林黛玉则因为多种原因,最终走向了不幸的命运。
这个情节告诉我们,爱情并不能决定命运,它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金玉良缘则更加强调了命运的力量。
贾宝玉和薛宝钗之间并没有太多的情感交流,他们的婚姻有着强烈的命运色彩。
贾母希望将两家人通过这个婚姻联系到一起,贾宝玉被命运所驱使,只能屈从于贾母的安排。
这样的安排也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对于家族延续的强烈需求。
这个情节告诉我们,人的命运往往是由外部因素所决定的,我们无法对其进行干预。
红楼梦高考全考点[整理版]
红楼梦高考全考点[整理版]《红楼梦》重点情节梳理1、木石前盟(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林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棵绛珠仙草,贾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
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
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2、宝玉得名和抓周的故事(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
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
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
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
二人谈论宝玉聪明淘气,宝玉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3、王熙凤初次出场(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一进来,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
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待到贾母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忙转悲为喜。
4、宝黛相会(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晚饭后,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一见如故的感觉,而且二人眼中的对方与别人自然不同。
宝玉因为看到黛玉“眉尖若蹙”,便送他“颦颦:?二字。
宝玉又问黛玉是否有玉,当黛玉回答没有时,宝玉则痛骂那块玉是“劳什子”,并哭闹着当众摔玉。
这场面自然令黛玉十分不安。
5、探微恙互看金玉(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宝钗生病,宝玉到梨香院前去看望。
红楼梦主要事件概述
红楼梦主要事件概述1、木石前盟(眼泪还债):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一棵絳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
神瑛侍者曾用甘露灌溉絳珠草,使之得延岁月,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
后神瑛侍者携一块无才补天的顽石投胎人间,即为宝玉。
絳珠仙草为报答其灌溉之恩随之下凡,投胎为林黛玉,用一生的眼泪偿还。
此谓“木石前盟”。
2、金玉良缘:金主要是指薛宝钗所佩戴的癞头和尚送的金锁,玉则是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
宝玉从娘胎里带来的通灵宝玉上刻有“莫失莫忘,仙寿永昌。
”与宝钗金锁上刻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刚好组成一幅对联,象征他们的婚姻。
3、宝玉取名和抓周的故事:贾宝玉一出世,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宝玉”。
贾宝玉抓周时,贾政为了试试他将来的志向,便摆出各种物件,让他抓取。
谁知宝玉别的一概不取,伸手只把那些脂粉钗环抓来。
贾政大怒,说“将来酒色之徒耳!”(第二回)4、宝玉摔玉,请简述一个情节说明宝玉的叛逆性:宝玉见来了个神仙似的妹妹便问黛玉有没有玉,黛玉答道“没有”。
宝玉顿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玉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
”此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争去拾玉,多方哄他才作罢。
(第三回)5、简述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黛玉的母亲死后,贾母怕她无人照顾便接她到贾府。
黛玉进贾府先拜见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等人,然后到邢夫人、王夫人房间,最后回到贾母处与宝玉相见。
宝玉见黛玉没有玉,便将通灵宝玉摔在地上,惹得黛玉伤心落泪。
(第三回)6、王熙凤出场: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时,王熙凤“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在一群媳妇、丫鬟的围拥下盛装进屋。
一进来,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
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待到贾母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木石前盟
木石前盟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贾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 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 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也偿还得过他了.这就说明了“木石前盟”的来由。
《红楼梦》中贾宝玉念念不忘的”木石前盟“预示着什么?表示他和林妹妹前生有缘,林是木,宝玉为石,林妹妹要以一生眼泪还他的恩情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偶得机缘,聆听仙曲,其中《终身误》中前两句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都道是红楼梦曲有暗示隐指之意,此处的金玉、木石自不例外。
至于金玉指的是谁,不在此文论述之内,无需赘言,我只想谈谈木石。
将木石单独来分析,先看石是代指谁。
程本红楼梦对石头记原本有个改动,就是把女娲弃石介绍成了神瑛侍者。
程乙本:那僧道:“此事说来好笑。
只因当年这个石头娲皇未用,自己却也落得逍遥自在,各处去游玩。
一日来到警幻仙子处,那仙子知他有些来历,因留他在赤霞宫中,名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
有专家指出这是俗笔,是妄改,是不尊重作者,说得一点都不错。
原文中石头是石头,神瑛是神瑛。
想那石头“自恨粗蠢”,不得随意去那红尘,这才求助僧道二人。
若早有飞来飞去,游玩自如的本事,又何劳二仙师呢?石头既然不是神瑛,那石头下凡后是不是转世为贾宝玉了呢?当然不是。
石头化身为宝玉身上的那块通灵宝玉,书中的证据太明显了。
高考语文名篇阅读之《红楼梦》
高考语文名篇阅读之《红楼梦》【简介】《红楼梦》又称为《石头记》《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情僧录》。
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本书前八十回由曹雪芹写,后四十回由高鹗续写。
【相关内容】四大家族:贾、史、王、薛金玉良姻:薛宝钗和贾宝玉木石前盟:贾宝玉和林黛玉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和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可能考到的知识】1、简述木石前盟的由来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棵絳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
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絳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
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絳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2、简述王熙凤初次出场的过程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时,王熙凤放诞无礼扬声说笑而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然后在一群媳妇、丫鬟的围拥下盛装进屋。
一进来,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
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待到贾母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忙转悲为喜。
3、简述《红楼梦》中你最难忘的一个情景黛玉无意中听说了宝玉和宝钗即将成婚的消息,急火攻心,吐出血来,病日重一日。
此时贾府上下人都忙宝玉的婚事,黛玉病榻前冷冷清清,她把以前的诗稿和题诗的旧帕全烧了,只求速死。
就在宝玉和宝钗成亲时,黛玉只叫了声:“宝玉,宝玉,你好…”便香消玉殒。
4、简述黛玉葬花的情景黛玉因头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正枉自嗟叹着身世生宝玉的气哩。
今天恰逢饯花之期,便躲了众人来到昔日葬桃花的地方,更不由感花伤己,感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凄伤身世,不觉已悲痛地倒在了葬花坡之上。
5、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有许多通过梦境来表现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暗示情节主题的场景描写,请复述其中的一个梦境,并简要说明这个梦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爱情原型的神话意象分析
爱情原型的神话意象——论《红楼梦》“木石前盟”的象征意义张丽红内容提要《红楼梦》以其开篇的两个相关联的创造性神话——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构筑了全书的结构性框架,并由这两个神话生发出对立冲突的情节。
“木石前盟”是人类爱情原型的象征,宝黛爱情是对这种原型的实在性描写;而“金玉良缘”原型则象征着人对毁灭爱情力量的集体无意识理解。
“木石前盟”以木石相爱的自然性原始意象象征了宝黛爱情的至真性、至情性和至圣性。
曹雪芹是在“金玉良缘”原型作用下表现“木石前盟”神话原型的;也是在“木石前盟”的作用下表现“金玉良缘”象征意蕴的。
正是对两种原型的理解与表现,才极为充分表现出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憧憬,也极为充分表现出社会力量对美好爱情的毁灭,以及爱情毁灭造成的绝大悲剧。
关键词神话思维;原始意象;原型《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辉煌巨著,同时又是一部伟大的具有神话思维、神话意志的鸿篇巨制。
《红楼梦》的主体讲述的是女娲补天所剩顽石“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第一回)[1]的故事;同时也是绛珠仙草因受了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而下凡还泪的故事。
正因这一石一木的下凡,所以“勾出多少风流冤家都要下凡,造历幻缘”(第一回),从而演绎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红楼梦》第一回就创造性地讲述了一个被称为“木石前盟”的神话故事,在第8回中又描写了一个被称为“金玉良缘”的神话性故事。
《红楼梦》以其开篇的两个相关联的创造性神话——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的神话构筑了全书的结构框架,并由这两个对立冲突的神话深化了《红楼梦》的主题(《红楼梦》两个最深刻的爱情主题和人生悲剧主题大部分是由它象征性地表现出来的)。
如果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以及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姻是《红楼梦》最重要的情节,由此情节生发出《红楼梦》的爱情悲剧、人生悲剧和命运悲剧是《红楼梦》最重要的主题,那么,这两个象征着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及贾宝玉和薛宝钗婚姻的神话性故事便是《红楼梦》表现主题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
16.经典故事简述
主标题:经典故事简述副标题:归纳小说中重要人物故事,为分析人物形象打基础。
关键词:小说,人物故事,经典,概述难度:1重要程度:3内容:1、简述“木石前盟”的故事。
【答案】“木石前盟”交代了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
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浇灌一棵绛珠仙草,在顽石下世之前,绛珠仙草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眼泪还他。
表示贾宝玉与林黛玉前生有缘,林是木,宝玉为石,黛玉(绛珠草)与宝玉(神瑛)为木石前盟。
2、《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请简述这两件事,并说明它的作用。
【答案】贾宝玉一出世,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来历不小,便取名叫“宝玉”。
一年后抓周时,贾政摆上各种东西,叫宝玉抓取,可是,他什么都不取,只把脂粉钗环抓过来。
贾政大怒,说“将来一定是个酒色之徒。
”这两件事为《红楼梦》的这个主要人物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
3、请简述《红楼梦》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
【答案】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黛玉读书。
京城起复参革人员。
贾雨村托林求岳家荣国府帮助: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
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
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4、简述“宝黛初会”的情节内容。
【答案】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宝黛初见,便都有似曾相识的心灵感应,两人一见如故,心灵相通。
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问黛玉读书、姓名、表字、是否佩玉等情况,闻知黛玉无玉,他便摔玉于地,此举惊坏了黛玉。
5、《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
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刘姥姥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话?请简叙事情的经过。
【答案】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既有木石前盟,何言金玉良缘——浅析《红楼梦》宝黛钗的爱情悲剧
生活就是一场游戏,有人欢喜有人悲。
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本身就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生活的大悲剧,生活在贾府的人都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只是悲剧的内涵各有不同。
宝、黛、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则是《红楼梦》全书最大的悲剧。
我总在想如果红楼中没有薛宝钗这个人物,那么宝玉和黛玉还是个悲剧吗?曾看过一句话:“鸳鸯是双戏的好,多出一只就不能成对;爱情是两个人的好,多出一个就不再完美。
”好多事情多出一份,就多出一个孤单,多出一片泪水。
那么宝姐姐算是多出的那个吗?
在表面上也许同情林妹妹的人都痛恨宝姐姐的存在,是她来到贾府后,才有的金玉良缘之说,才让楚楚动人的林妹妹变得尖酸刻薄,说话如针扎的尖利,才让宝玉和黛玉不能成就木石之约。
事实上,这与他们三人性格差异有很大关系,并不是薛宝钗一人造成的,在这个爱情悲剧中,她也是个悲情的人物。
薛宝钗可以说是封建社会淑女的典范,生于有百万之富,“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一直与势利又世故的母亲共同生活的她从小就对仕途官场了解颇深,对人对事都自有一套逢源做法,在贾府里大家都喜欢她。
但是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完美到极点,那么这个人真的很恐怖。
是个人,怎么可能没有缺点?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诠释,就是城府极深,太会隐藏。
她会迎合贾家的顶尖上的人物,贾母的一切喜好而博得贾母的欢心。
如第二十三回讲到贾母出资为宝钗过生日时,“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她“便总依贾母往日素喜者说了出来。
”对王夫人则是关心备至,让这个婆婆日渐对准儿媳爱护有加。
如“宝钗因见天气凉爽,夜复渐长,遂至母亲房中商议打点针线来。
日至王夫人处省候两次,不免又承色陪坐闲语半时。
”
如此一个贤良淑德才华横溢的大家闺秀可能是封建家长眼中的好女儿,古代君子好逑的窈窕淑女,但是薛宝钗悲剧的遇见了有叛逆思想的宝玉。
两个人在精神上就不能产生共鸣,一个追求名利仕途,一个视其为粪土,可想而知精神上的鸿沟怎么可能让宝钗与宝玉“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对宝玉的情感也许是爱情,也许更多的是爱宝玉的家族,爱宝玉在贾府里的地位,这些宝钗自己都不是很清楚吧。
她关心宝玉更盼望他能读书有成,立身扬名,劝宝玉走“仁途经济”的道路。
在宝玉挨打后,大家都去看望,当散了之后,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又说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拿药,说不上是讨好,也是为了博得宝玉的欢喜,因为她必然知道宝玉喜欢黛玉在自己之上。
也是做给贾府里的其他人看的,这里面真正的爱意又有多少呢?随后看看这句话怎么说的。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是不能说这么亲密的话的。
“早听人一句话”明显是让宝玉听自己的话,然后后面居然又说“自己心疼”。
换句话说是博得宝玉好感,令其明白自己心意。
但她也明白这些话不能随便说出口,随即“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而此时的林黛玉是什么表现呢?她等到人静的时候一个人悄悄来到宝玉床前,只是哭的“眼睛像桃儿一样”不必多说,宝玉挨打,心里最痛的当然是她。
其次呢?一句话“你可都改了吧”这句话,先且不说黛玉心思缜密而不愿意当着诸多人说很亲近的话,也不说黛玉小性子想的事情比较多。
只说这一句话,就能使宝玉明白自己的心,也不枉了。
总而言之,在这一事件中,宝钗心机尽露,急于博得宝玉对自己的信任和好感,甚至慌不择言,连大家闺秀风范都不要了。
很明显是选秀不成,急于给自己和薛家找一个托付。
而黛玉则不一样,首先她对自己和宝玉的感情很有自信,坚信自己一句话宝玉就能全部明白自己的意思。
而且,对宝玉的疼惜不是溢于言表,一句“两眼肿的似桃儿一般”的描写已经足够了,她对宝玉的爱是纯粹的,不夹杂任何功利性质。
试问天下多少柔弱素女子能为了爱人哭成如此!
这就是黛玉和宝钗的不同。
宝钗赢了贾府,失了宝玉。
最后,她的左右逢源,世故功利让她如愿嫁给了宝玉,然而宝玉的心始终不属于她,后竟至出家为僧。
宝钗的性格悲剧至此到达顶点。
相对于宝钗的出身,黛玉可以说不值一提,算是小家碧玉的她在贾府只是寄人篱下,命运不由自主,唯依赖宝玉。
她信守爱情,正所谓,爱至深,伤也深。
最后,直至为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她至情至性,空有“茜纱窗下,公子多情”,却逃不过“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她将宝玉视为珍宝,爱宝玉爱到骨子里,但是敏感、细心的黛玉在对待和宝玉的感情问题上常常表现过分自卑,猜疑和忧虑,既不相信自己,更不相信别人。
这种猜疑结果,常常一方面伤害自己,另一方面又伤害自己的心上人。
所以在后来的黛玉变得尖酸刻薄,不可理喻,失了本身的可爱。
然而只是宝玉的一句“你放心”就能让她舒展笑颜,可见她之所以敏感的缘由就是对宝玉的心的不确定,这种纯粹无暇的爱,在整个贾府中也许只有黛玉一人。
思想的相通,灵魂上的契合,宝黛的爱情是看似完美的。
但是结局却是黛玉之泪尽而逝,宝玉之出家,宝钗之守寡。
正如书中写道:“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它说明在这个悲剧中,没有哪一方是赢家。
固然有其性格中的悲剧因素。
然,造成这一悲剧的,难道能说仅仅是性格的因素吗?归根结底,无论是叛逆的宝玉、黛玉,还是精明世故的宝钗,在封建社会里,他们都不能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无力替自己作主。
只不过宝黛的毁灭是叛逆者的悲剧,宝钗的毁灭则是殉道者的悲剧。
然而,他们都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
贾府的统治者们作为封建社会的卫道士是不允许宝黛这样蔑视功名富贵,不谈“仕途经济”反对封建礼教的叛逆爱情存在的更别说发展了。
他们可以采取一切残酷的手段来摧毁宝黛之间的爱情。
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宝黛的爱情只能以悲剧告终,而恪守礼教,乖乖听话的宝钗只是这个悲剧之中产生的另一个悲剧。
所以,在封建社会,无论你是顺从还是叛逆,最终的结果都一样苦涩。
在罪恶的封建社会,即使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贵族公子也不能把握和左右自己的爱情婚姻,何况黛玉?何况宝钗?更何况其他平民?这说明,在封建社会里,悲剧是无所不在的,而悲剧的根源就是罪恶的封建制度。
在其作用下真爱不可得,婚姻也不可得,最后只能四下离散,“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好似一场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