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最全必备知识点归纳-word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本文将对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复和掌握相关内容。

第一章秦汉帝国
- 法家思想:以法律为中心,重视法治,代表人物为李斯。

- 战国时期的变局:列举了战国七雄,并简要介绍了秦国崛起的背景和过程。

- 一统天下的始末:分析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和影响,以及秦朝的衰落原因。

第二章希腊罗马的文明
- 古希腊城邦:讲解了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各类政治制度。

- 古希腊的哲学与科学:介绍了古希腊哲学家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思想,以及古希腊的科学成就。

- 古罗马帝国:概述了古罗马帝国的建立、扩张和衰落的历史过程。

- 古罗马法的影响:介绍了古罗马法的特点和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影响。

第三章民族大迁徙与北欧海盗
- 民族大迁徙的背景:分析了民族大迁徙的原因,包括汉族与契丹族之间的关系。

- 北欧海盗的活动:介绍了北欧海盗对欧洲的影响,包括维京人的扩张和海上掠夺活动。

- 西方封建社会的形成:讲解了西方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特点,包括封建制度和封建等级。

- 典型封建国家的比较:对比了英法德等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和制度。

第四章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 的创立:讲解了的创立和基本教义,以及先知穆罕默德的生平。

-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介绍了阿拉伯帝国从麦加开始的扩张和征服,以及对所征服地区的统治和文化影响。

- 阿拉伯文化的传播:概述了阿拉伯文化在科学、哲学、医学等领域的繁荣和传播。

以上是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

详细内容请参阅教材。

高一历史必修二重要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

高一历史必修二重要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

高一历史必修二重要知识点总结【篇一】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界60年代——19世纪中期)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条件:①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②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④市场:英国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市场的需要。

(直接原因)2.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首先开始的领域:棉纺织业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瓦特、改良蒸气机。

交通运输业新的发明有: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

3.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1)经济上: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2)政治上: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由此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

(3)生产方式上: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了当地的旧思想旧制度。

(4)思想文化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5)世界格局上: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促使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和逐步成熟。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形成过程:世界市场进程时间推动因素主要途径初具雏形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炮舰开路行不平等贸易最终形成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瓜分世界(2)初步形成的标志: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和中国的“门户开放”。

(3)逐渐成熟标志: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中心:美国和德国。

2.主要成就: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历史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其中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每个知识点都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和熟悉。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以下将对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近代史背景
1、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2、不平等条约与列强侵华
3、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4、戊戌变法与康有为、梁启超
5、辛亥革命与建立近代国家
二、国族自强与外交抗争
1、戊戌变法
2、战争与外交抗争
3、革命先驱
4、文化复兴
三、封建制度与剥削制度
1、封建制度
2、西方列强侵华
3、民族危机与中国资本主义的形成
4、中国国民党与革命
四、中国的社会变革
1、中国的社会变革与革命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五四运动和新文化
4、口号提出与团结组织
五、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1、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
4、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
以上就是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当然,仅仅了解这些知识点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阅读更多的历史书籍,了解更多的历史事件,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更好地掌握历史学科的知识。

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共同进步!。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2 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根本结构与特色▲古代农业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②汉今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③隋唐时期,曲辕犁,耕田工具的定型;2、根本模式——小农经济①形成时间:春秋战国②形成原因: 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根本〕b、封建土地私有制确实定;③特色: 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b、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④地位: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向来占主导地位;3、土地制度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②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③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a、春秋,鲁国“初税亩〞,实质成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b、战国,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4、农业政策(1〕重农抑商①开始:战国商鞅变法②议论a、保护农业生产,保护社会坚固,坚固封建统治;b、封建社会后期,控制了工商业的正常睁开,阻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2〕控制土地兼并①均田制〔北魏—唐〕②“鱼鳞图册〞〔明朝,确立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古代手工业分类特色地位①由政府直接经官营手营,集中大作坊在明中期以前,在手工业工业②产品不计本钱,中素来占主导地位不流通,供皇帝使用民间手①由民间个人经营明中叶今后,高出官营手工业②产品供民间花销工业,占主导地位家庭手产品用来缴纳赋税农户的副业工业和家庭花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①时间: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民营手工业中;②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睁开;③标志:“机户出资,机工用心,计日取值〞④实质特色:资本主义性质的聘用关系;▲古代商业〔商品经济〕成就冶铁:东汉的水排;南北朝的灌钢法;制瓷丝织:明清时进入鼎盛时期;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睁开情况表现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场面被打破秦汉睁开困难开始重农抑商隋唐商业睁开农村集市贸易睁开;柜坊、飞钱问世;“扬一益二〞;外贸港口广州两宋空前繁荣交子;商税成为主要财源;市的睁开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出现商业名镇;话本、词的流行;?清明上河图?元商业繁荣国际商业多半会:多半;天下第一大港:泉州城镇商业繁农副产品大量成为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出名商帮:晋商、明清荣徽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①时间:明清时期②原因: a、明初为防患倭寇; b、清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c、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贸易;③议论a、阻拦了外国市场的开拓,控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睁开;b、间隔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睁开▲形成和睁开历程1、新航路开拓——雏形开始出现①根本源因:西欧商品经济的睁开,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②过程③影响A、对世界: a、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b、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B、对欧洲: a、惹起商业革命,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睁开;2、早期的殖民扩大——进一步扩大3、第一次工业革命——根本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后确立时间特色生产组织形式的交通工具的革变化新第一次工业革18c60d-19c中期手工工场工匠工厂火车、轮船命技术积累第二次工业革19c 中后期 -19c科学理论与技垄断组织汽车、飞机命末 20c初术相结合▲形成路子——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和扩大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睁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①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②表现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近代企业的出生〔洋务运动〕c、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生〔19c60 、70d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睁开③睁开历程〔见以前的讲义〕④特色a、资本少,规模小,技术力量单薄;b、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c、行业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向来没有形成完满的工业系统;⑤阻拦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民族资本主义在其睁开过程中必然碰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⑥启示: a、实业救国的道路行不通b、民族独立是国家兴隆的前提;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渡时期〔 1949 —1956, 睁开生产力与改革生产关系并举〕①公民经济的恢复〔 1949 —1952 〕②三大改造〔 1953 — 1956 〕a、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制——公有制b、意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系统,正式进入社会主义;③一五方案〔 1953 — 1957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确立了初步的基础;▲十年研究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 —1966 〕①中共八大 1956 :对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的正确解析;②八大二次会议1958 :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③大跃进 1958 :违犯了客观经济规律;④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超越了生产力睁开水平;⑤八字目标 1961a、背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惹起严重的经济困难b、内容:调整、坚固、充足、提升c、意义:公民经济获取恢复和睁开▲文革时期〔 1966 —1976 〕1971 年、 1975 年周恩来、邓小平对公民经济进行整顿,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睁开;▲改革开放时期〔 1978 —今〕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2、经济系统改革①内容:a、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四川、安徽〕b、城市:国企改革,加强企业活力1984②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a、 1992 年初,邓小平“南方发言〞,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b、1992 年 10 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系统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c、1993 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的根本框架d、 1997 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睁开;3、对外开放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b、多层次——全方向——宽领域▲改革开放的阶段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推行改革开放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②邓小平的“南方发言〞和党的十四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③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成为中国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②新中国的建立③改革开放▲表现①物质生活 a、衣食住行 b、交通、通讯工具 c、公众传媒——四大媒介②社会民俗a、辛亥革命,改变封建陋习〔如取消缠足、剪辫易服、互称同志、握手等〕b、改革开放,出现新的生活时兴〔环保、讲究卫生、旅游等〕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 年—— 1933 年〕1、原因①根本源因: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②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加剧;2、表现:股市崩溃、银行破产、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3、特色:①涉及范围广②连续时间长③破坏特别大4、影响①加剧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②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③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罗斯福新政1、背景2、内容〔1〕金融①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渐恢复银行信用;②放弃金本位制,推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③扩大联邦积蓄委员会的权益;④管制证券业〔2〕工业①加强对工业的方案指导,经过?全国工业中兴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督查之下;②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3〕农业①建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②为减耕减产的农民供应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提升并坚固农产品价格;(4〕社会福利①建立联邦营救署,发放紧急营救金;②加强社会保障举措,为弱势集体供应社会保障;③推行“以工代赈〞,创立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花销;〔5〕社会立法①?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工会;②建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根本权益;③“社会保险法〞3、实质:不促动资本主义制度的情况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干预;4、特色: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付危机,其对付举措根本以立法的形式出现;5、影响〔1〕对美国①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②在必然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防范走上法西斯道路;〔2〕对世界①首创国家干预经济的睁开模式;②资本主义辞别“自由任凭〞政策的时代,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睁开〔最主要〕②建立“福利国家〞③第三产业的流行④新经济的出现▲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睁开时期背景举措结果二战结束战后经济残破,欲恢国家干预经济经济迅速睁开,“黄金—20c70d 初复经济时期〞20c70d 初出现“滞涨〞现象减少国家干预20c80d 经济恢复和发展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政策、一种模式、三次改革〕▲“战时共产主义〞〔 1918 —1920 〕1、背景①国内外敌对权益企图扼杀再生的苏维埃政权;②粮食严重缺少,经济极端困难;2、目的: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国内战争;3、主要内容①农业:推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④分配:推行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4、议论①积极:在特其他历史条件下,保障了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成功;②消极: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睁开,违犯经济睁开的客观规律;不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新经济政策〔 1921 —1924 〕1、背景(1〕连年战争使公民经济碰到严重破坏;(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连续推行,惹起了经济和政治危机;〔必要性〕2、内容①农业:以农业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工业:清除中小企业的国有化,赞同个人创立小企业;③商业:赞同自由贸易,恢复钱币流通和商品交换;④分配:取销实物分配制,推行按劳分配;3、作用(1〕满足了广阔农民和个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公民经济获取恢复和睁开;(2〕坚固了工农缔盟,坚固了社会序次,坚固了苏维埃政权;(3〕研究了一条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斯大林模式〞1、表现①优先睁开重工业,资本本源于农业和轻工业;〔工业〕②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农业〕2、特色①推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以行政指令代替市场调治〕②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3、议论(1〕成就①两个五年方案的推行,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②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加为今后反法西斯战争的成功确立了物质基础;(2〕弊端①片面睁开重工业,以致农业与轻工业的长远落后,公民经济比率严重失调;②向农民索取太多,严重压迫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赫鲁晓夫改革〔 1953 - 1964 〕▲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4 -1982 〕重点结果失败原因赫鲁晓夫改革农业必然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未能从根本上打破这一勃列日涅夫改工业〔军事工林模式,获取了必然的模式见效革业〕▲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 -1991 〕1、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社会杂乱、经济阻滞,人民生活水平连续下降的危机场面;2、经济改革〔重点〕:①内容: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实质上成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治作用;②结果:没有获取见效③存在问题: a、缺少宏观调控决讲和相应的配套举措;b、连续优先睁开重工业;3、政治改革: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坠入困境②结果:背叛了马克思主义,局势失控,苏联解体▲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睁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异同相同点:①原因:国内经济碰到破坏,人民生活困难;②手段:a、在坚持原有社会制度的前提下,运用国家权益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b、国家干预和市场调治相结合;③结果:经济获取恢复和睁开,政权获取坚固,人民生活获取改进;不相同点:实质差异在与它们所要保护的社会制度不相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系统的形成1、构成国际钱币基金组织1945世界钱币系统〔短期贷款,解决国际出入困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系统〔布雷顿森林系统〕世界银行〔国际中兴开放银行〕1945三大支柱〔长远贷款、技术救援〕世界贸易系统-?关税与贸易总协议?1947〔旨在除掉关税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2、意义:是世界经济朝着系统化和制度化方向睁开的反响;▲布雷顿森林系统〔世界钱币系统〕1、背景①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宽泛衰落;②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最大的债权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系统;2、根本特色①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②会员国的钱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3、影响①有利于保持战后辈界钱币系统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展创始建了条件;〔积极〕②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消极〕▲世界经济的地区企业化1、欧盟〔 1993 年,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合作化程度最高〕①背景a、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b、近代欧洲国家矛盾和战争不断,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一致的强烈梦想;c、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结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研究;②建立过程a、 1951 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b、 1957 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c、1967 年,三机构合并,建立了欧共体;d、1992 年,?欧洲缔盟合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钱币缔盟和欧洲政治缔盟;e、 1993 年,欧盟建立〔标志住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f、1999 年,欧元问世〔英国除外〕③意义a、吻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睁开,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经济和政治地位;b、对欧洲其他地区的经济结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加强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促进了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2、北美自由贸易区〔 1994 年,睁开中国家与兴隆国家合作的典范,美国、加拿大与墨西哥实现优势互补〕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 年,地跨四大洲,成员国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差异,影响其睁开,中国 1991 年参加〕▲经济地区企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表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经济向全球化睁开(1〕历程①新航路的开拓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加;②工业革命今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取了空前的睁开,世界市场迅速扩大;③二战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亲密地联系在一起;④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向全球化睁开的趋势进一步加强;20c90d 全球化趋势的推动力:a、资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原动力〕b、新科技革命的推动〔根本〕c、现代通讯、交通工具〔技术条件〕d、两极格局的崩溃e、各国宽泛推行市场经济系统f、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的推动(2〕议论①实质:兴隆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大;②影响a、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睁开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b、兴隆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c、对睁开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既是时机也是挑战;时机: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挑战:国家主权、经济安全、生计环境面对空前的挑战;策略:保持清醒的脑筋,拟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加中谋求睁开;2、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WTO 〕1995 年(1〕背景:关税总协议在解决争端时缺少法律性的逼迫举措;(2〕建立①目的:为了适应世界经济睁开的需要②建立:1995 年1月1日〔3〕作用①标准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系统开始建立起来;②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③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度;3、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2001 年〕(1〕过程:① 1986 年,提出“复关〞;②2001 年 12 月,正式参加世界贸易组织;(2〕中国参加 WTO 的影响①积极作用a、促进了中国的经济睁开;b、进一步完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c、促进世界经济的增加,有利于建立完满的世界贸易系统;②消极影响:市场开放、关税减让,使农业、汽车等行业碰到冲击;▲中国迎合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举措: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加入 WTO。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本文档对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快速复和掌握考点。

第一章:两个文明的对话1. 背景- 欧亚大陆的两个主要文明:中国古代文明和西方现代文明。

- 文明间的交流和对话对人类进步和文化交融具有重要意义。

2. 文明的特点- 中国古代文明:封建制度、农业经济、家族和宗法、封建礼教、科技成就等。

- 西方现代文明:资本主义经济、工业革命、民主思想、科学方法论、现代科技等。

3. 文明的对话- 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 文化交流与融合- 文明的互鉴与发展第二章: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 封建社会的形成- 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兴起和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2.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地主阶级和农奴阶级的对立- 封建剥削制度- 封建等级与地位差别- 重农抑商的政策3. 封建社会的衰落- 农民起义的影响- 帝国主义侵略和殖民统治第三章: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兴起1. 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 文艺复兴带来的冲击- 科学思想的新兴- 受封建专制制度限制的人们的觉醒- 启蒙思想的核心观点2. 大革命的兴起-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大革命对世界的影响3.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工业革命的起始- 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 资本主义对社会的影响第四章:资本主义世界的形成和发展1. 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展- 欧洲对外殖民扩张- 亚洲、非洲、美洲的殖民统治2. 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 货币经济的形成- 市场经济的发展- 资本积累与资本运动3. 世界经济体系的演变-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形成-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经济体系的形成- 新殖民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兴起4. 资本主义世界的困境- 帝国主义的竞争与战争- 全球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社会问题以上为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请学生们准备考试时参考。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小农经济的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小农经济的特点:具有稳定性,但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始于夏商周,长期占据古代手工业主导地位。

纺织业的主要成就:原料使用先后顺序为麻葛丝棉;汉代开辟丝绸之路;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冶金业的主要成就: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为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制瓷业的主要成就:如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期是全国的瓷都。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货币的变化,市场的扩大,商人群体的壮大。

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对商业发展的限制,对商人社会地位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黄金和白银的需求增加。

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欧洲列强通过殖民扩张,获取了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进一步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原因:外国商品的涌入,冲击了传统手工业和农业。

影响:农民和手工业者开始卷入市场,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兴起的原因:包括列强侵略加剧自然经济解体,以及洋务运动的诱导等。

发展的阶段:经历了初步发展和短暂春天等阶段,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发展曲折。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三大改造:总路线的提出和实施,标志着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决策和实施,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了解古代中国的主要农具:(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2)奴隶社会:石器锄耕:耒耜;(3)封建社会:铁犁牛耕: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二牛抬杠);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③隋唐,江东出现曲辕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了解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⑴我国古代一直很重视农业灌溉,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代人民创造了一种“井渠”(龙首渠),后来传到西北地区称为坎儿井。

⑵人们还创制和改进农业灌溉工具。

①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②唐朝时创制了筒车;③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水转翻车);④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这些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3.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2)奴隶社会(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确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4.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⑴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⑵小农经济的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③生产为满足家庭消费和交纳赋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局限:具有分散性、落后性、封闭性、脆弱性。

⑶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历代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小农经济。

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1.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丝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①新石器时代:丝织技术已经出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

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

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

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

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

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梳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梳理

历史必修2——经济史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1、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

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汉代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西汉赵过推广耦犁。

后出现犁壁,隋唐时,江东地方出现曲辕犁,并安装了犁评,日趋完善。

水利:战国时期修的都江堰。

农业灌溉工具有:曹魏的翻车;唐朝的筒车;宋朝的高转筒车;明清的风力水车。

耕作方法:春秋战国时期采用世界先进的垄作法;西汉赵过推行代田法;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采用耕耙技术。

耕作制度: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宋以后,江南形成了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

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①形成过程:商周时期:土地国有,集体劳作春秋战国时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成②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铁农具和农耕的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③特点: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经营规模小,十分脆弱。

④意义: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⑤小农经济下的农民a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一定的积极性。

b在地主阶级的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遇自然灾害,面临破产流亡。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历程(1)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3)西汉武后,煮盐、治铁、铸钱等收归官办。

2.特点(1)官府直接经营;(2)集中的大作坊生产;(3)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生产不计成本;(4)素称发达,世界领先3.主要部门及发展概况(1)冶铜业:①原始社会晚期已掌握冶铜技术;②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铜器。

(2)冶铁业:①西周晚期时,已有铁器;②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③南北朝:灌钢法;④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1、公元前年建立2、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3、政治制度的特点: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公共权力——国家机器,通常指历法、行政、司法等国家和社会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具有了国家的基本特征)二、商代1、公元前16xx年创建2、主要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 (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3、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政权特点):①以商部族为中心的内外服联盟②弥漫着神权色彩(与文化上甲骨文二者联系)③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具体内容:要求了解)各附属国基本维持旧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三、西周1、公元前年,周武王建立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政治)、宗法制(家族血缘)、礼乐制度(保护封地、宗法制度的工具)(1)分封制目的:为了稳固周王朝的`统治者(“封建制度亲戚,以藩屏周”)内容:①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周王室②各诸侯国必须宣称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较之,臣属于关系更加明晰)③层层分封促进作用:①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2)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承继制(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被称为大宗;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或者就是庶母兄弟就是小宗。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就是相对的。

)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②双重关系(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实质: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促进作用:①确保了贵族“世卿世禄”( 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与原始笔记有所改动)(3)礼乐制度就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就是保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知识点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起源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

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马上点标题下“高中历史”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哟!)2、表现河姆渡氏族公社遗址发现稻谷神农氏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3、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4、概况(1)原始农业主要生产工具:石刀石斧石犁耒耜主要耕作方法:刀耕火种作物种类:水稻和粟生活方式: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

(2)商周农业主要生产工具: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

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耕作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作物种类: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5、农业发展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2)汉朝: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要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

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

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

2、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1)耕作方法:①垄作法(春秋战国)②代田法(西汉)(2)耕作技术:①西汉发明播种用的耧车②魏晋南北朝采用耕耙耱技术(北方旱地)和耕耙技术(南方水田)(3)耕作制度:①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为主。

②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3)水利灌溉的发展:①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时期);漕渠、白渠、龙首渠(汉朝)②灌溉工具:翻车(曹魏时期)、筒车(唐朝)、水力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商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动:分封制与井田制2、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1)生产力: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生产关系: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如鲁国的初税亩、商鞅变法等2、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1)生产方式: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2)生产目的: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小农经济下的农民(1)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666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总结.doc

666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总结.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总结必修二是高中历史的重点学习模块,那么人教版历史必修二都有哪些必背的知识点呢?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古代商业发展历程1兴起于先秦时期①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②春秋战国:我国商业繁荣。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2秦汉以来商业艰难发展①艰难原因: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

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

②发展原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汉代“开关梁,驰山泽之禁”;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③发展表现: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对外贸易发展,出现许多商业中心3隋唐商业的发展①原因: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

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

②表现:邸店不断兴办,都市商业不断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4宋元商业繁荣①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商业环境相对宽松;纸币的出现便利了商业活动;水陆交通的便利②表现:城市繁荣,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边境贸易榷场和海外贸易发达;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

5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概况:政府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并施行种种压制政策。

继承专卖专营的传统,限制了民营商业的经营范围。

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1宋朝以前①位置和时间: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1大众传媒的变迁一、报刊业走向繁荣1、起步阶段(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等。

(2)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昭文新报》《循环日报》《汇报》,些报刊主要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或讨论商情。

2、发展阶段戊戌变法前后,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越来越多(梁启超在1896年创办的《时务报》),且多反映社会思潮。

(1)先是维新派在报上发表文章,宣传维新思想。

(2)后来,革命派创办报刊,同维新派展开论战。

(3)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1915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4)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容比较丰富。

3、中国报刊业的繁荣阶段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

各报刊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普遍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道领域。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1)19世纪末,西方出现了电影。

不久,电影传到中国。

(2)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3)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在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进步影片。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主题。

(5)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以前,涌现出一批著名导演和演员,许多优秀影片荣获国际国内大奖2、电视(1)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必考知识点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最全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最全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最全知识点整理(完整版)一、古代希腊城邦1. 城邦的定义和特点•城邦是古希腊城市国家的基本形式,由城市本身和其周围的农村地区组成。

•城邦的特点包括政治独立性、地理环境特征、社会等级制度等。

2. 希腊城邦的发展及其对西方文明的影响•随着希腊城邦的发展,政治制度逐渐演变为民主制度。

•希腊城邦的文化和艺术成就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哲学、戏剧和建筑等方面。

二、罗马帝国的兴起和发展1. 罗马的建立和共和制度•罗马是由奥古斯都建立的,采用了共和制度。

•罗马共和制度的特点包括两院制、元老院和平民会等。

2. 罗马帝国的扩张和统一•罗马帝国通过军事征服和政治手段扩张领土,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帝国。

•罗马采取的统一措施包括行省制度、市民权和教育系统等。

3. 罗马法的传承和影响•罗马法是指古罗马时期的法律体系,对后来的法律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民法和刑法方面。

三、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1. 封建制度的基本特点•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组织形式,以封建公主和封臣的关系为核心。

•封建制度的基本特点包括封建等级制度、封建契约和封建经济等。

2. 封建经济的运作方式•封建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封建领主通过掌握土地和农民的劳动来获取经济收益。

•封建经济还包括农业生产工具、领主的征收和农民的交租等。

3. 宗教的影响和宗教改革运动•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文化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宗教在封建社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宗教改革运动是指16世纪基督教内部的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南宋的政治和军事1.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特点•宋朝采取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全国各地。

•宋朝政府的特点包括科举制度、地方自治和官僚体系等。

2. 宋朝的军事改革和辽金战争•宋朝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革,使军队在辽金战争中获得一定的战略优势。

•辽金战争是指宋辽两国和金国之间的战争,最终导致金国灭亡。

五、元代的政治和社会1. 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特点•元朝采取了蒙古族的政治制度,由大汗统治全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大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大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大全第一单元1.古代农业可归纳为“一、二、四、五”一种模式:小农经济。

两种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四大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自给自足、封闭分散。

五种工具:耒耜、耦犁、翻车、曲辕犁、筒车。

2.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3.小农经济的“一、二、三”一个地位: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两个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三个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三者是不同的经济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

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以租种地主土地为主的佃农。

三者的关系图示如下:1.古代手工业可归纳为“三个三”2.古代手工业经营方式3.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1.认识古代三种手工业的各自地位(1)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并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2)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3)民营手工业自明代中叶以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表现在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2.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关系3.民间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四大原因(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规模大,技术精对民间手工业产生冲击。

(3)改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政府往往对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1.古代商业发展的三“先”与三“后”2.中国古代城市职能及“市”坊”的发展与演变古代“市”的基本形态(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二基础知识点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 (2)石器锄耕(耒耜)(3)铁犁牛耕:春秋出现。

汉代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农业的精耕细作 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 西汉—耦犁、耧车(播种工具); 隋唐—曲辕犁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 西汉—代田法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 漕渠、 白渠、 龙首渠(汉)灌溉工具:翻车(三国)、 筒车(唐朝)、 高转筒车(宋朝)、 风力水车(明清)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时间:春秋战国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

(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积极: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消极: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 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手工业的发展形态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 家庭手工业二、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商周—鼎盛(青铜时代) 代表: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等 冶铁: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利鼓风冶铁工具)炼钢:南北朝—灌钢法(水排和灌钢法使中国的冶炼技术在16世纪前一直领先于世界)商朝—原始瓷器; 东汉—青瓷; 北朝—白瓷唐朝; 唐朝—南青北白; 宋朝—五大名窑 明朝—青花瓷、彩瓷; 景德镇成为瓷都(明代有些瓷器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清朝—珐琅彩 商朝— 出现丝织品; 西周—斜花提纹织物; 唐代—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写实风格,图案生动; 明清—丝织业鼎盛时期(苏州和杭州成为全国丝织业中心) 三、资本主义萌芽时间:明朝中后期 地区:江南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冶金 瓷器 丝织业含义:一些手工业部分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雇佣与被雇佣)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这种带有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的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原始农业耕作方式-刀耕火种传统农业耕作方式-铁犁牛耕传统农业基本模式-男耕女织古代农业基本特征-【男耕女织-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精耕细作】【自给自足】夏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最高水平);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商朝时已有织机;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井田制】西周时期:农作物更加丰富;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汉时期:赵过推广【代田法】/【耦犁-三人二牛】(之后出现犁壁);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丝绸之路;东汉时期:耦犁技术推广到珠江流域;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烧纸出成熟青瓷两汉时期:耕作制度【一年一熟】;【高炉炼铁】【炒钢技术】;开通了【陆地/海上丝绸之路】汉朝时期:曹渠、白渠、龙首渠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推广铁农具和牛耕;最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以一家一户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商鞅首倡重农抑商-确保赋征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犁评,可调节深浅】;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柜坊】(银行的雏形)【飞钱】相继问世【筒车】;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的耕耙技术;【灌钢法】;民间手工业遭到摧残;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宋朝: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高转筒车】;【五大名窑】;一年二熟/三熟丝织品品种繁多,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草市、早市、夜市昼夜相连;【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被打破:两宋: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交通发达利于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大都会;世界第一大港【泉州】明清:【风力水车】;【青花瓷(明朝宣德年间)】、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丝织中心【苏杭】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商帮-徽帮晋帮】;四大商业名镇【汉口-佛山-景德-朱仙】工商业空前兴盛,继续实行专卖制度,破坏工商业,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明朝: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社会手工生产的主导地位;【花楼机】明中后期,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活跃,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鼓励农民开荒,但不能阻止土地兼并;实行海禁,对付倭患;造出阿拉伯文梵文装饰瓷器;清朝:【锻】-明清最高水平:实行【海禁】【闭关锁国】;【广州十三行】统一对外贸易;【朝贡贸易】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厚来薄往、倍偿其价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夏商周时期:【井田制】-国家所有制春秋时期:【私田制】-生产力的发展,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转让鲁国/秦国:(商鞅)变法-【封建土地私有制】(所有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北魏-唐朝前期:【均田制】抑制兼并战国时期:秦国商鞅首倡【重农抑商】-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15世纪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1、15世纪前后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地中海东部广大地区3、葡萄牙西班牙频临海洋,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4、1487年葡萄牙-迪亚士-非洲西南【好望角】1492年意大利-哥伦布-美洲1497年葡萄牙-达伽马-印度1519-1522西班牙-麦哲伦-横渡太平洋-【环球航行】5、【地理大发现】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地方6、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独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交融7、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来时出现8、【贸易中心】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商业革命】9、封建地主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17世纪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1、【荷兰】海上马车夫,1581年摆脱西班牙统治,17世纪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2、【荷兰政府】支持下成立东印度等垄断性贸易公司3、【荷兰】的殖民地-【好望角、印度沿海、马六甲和锡兰、中国台湾、美洲新阿姆斯特丹】1、【英国】日不落帝国2、17世纪初通过东印度等垄断性贸易公司积极进行殖民扩张3、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中期英国三次击败【荷兰】-【航海条例】遭到荷兰极力反对18世纪中期英国击败【法国】,从此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4、【黑奴贸易】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为弥补美洲劳动力,大量非洲黑人掠卖到美洲为奴5、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荷兰】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标志:珍妮机的出现)---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圈地运动2、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出现,先引发纺织领域,后冶金,采煤领域3、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大力推动了机器的发明与使用,工业革命进入【蒸汽时代】4、从工场到【工厂】,城市化明显加快5、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6、社会变革-要求自由经营/竞争/贸易重心:轻工业7、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不久法国英国也相继完成8、【蒸汽机车】【轮船】9、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0、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体系最终建立起来重心:重工业1、19世纪中后期,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德国、美国成为主要国家(欧美国家)2、电的广泛使用-德国西门子-【发电机】—发电厂—【内燃机】3、【汽车】【飞机】4、【化学工业】【钢铁工业】崛起5、诞生新兴工业【电力、石油、汽车】;推动传统工业的进步【纺织、钢铁,造船】6、促成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织业】--工业生产主要成分7、首先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形成【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与【都一次工业革命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突出特点是:科学与生产结合更为猛烈;出现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交流与传播;结果:国际分工日益明显;掀起瓜分世界的浪潮;亚非拉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掀起瓜分中国的浪潮中国民族工业多集中于沿海地区是因为:沿海地区西方列强侵略得早,自然经济解体得快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的实际含义【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1、鸦片战争后洋纱洋布在东南沿海输入,取代土布,【纺】【织】【耕】分离;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3、列强大量收购农副产品,日渐商品化,这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瓦解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4、【洋务运动】-清王朝自救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不改变中国封建制度前提下,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军用工业-自强】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民用工业-求富-解决军用工业的困难】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织布局【海防-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19世纪70年代中期】【新式学堂】【派遣中国留学生】5、【洋务运动失败标志】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6、【意义】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对中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的标志:这些企业使用机器、雇佣工人主要分布沿海地区【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丝厂、天津机器磨坊】9、【外商企业】中国境内最早的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9世纪末--1949年】---------------------------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895-1900年--初步发展-实业救国的浪潮【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财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浪潮↑1911-1912年--继续发展----1919【民国初年】【辛亥革命1911年推翻秦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即民国时期1912-1949)】【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1912-1919年--短暂的春天-欧洲列强忙于一战(1914-1919)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19-1927年--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较快发展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农业交通运输业,创历史最高纪录↓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日本采取军管理—开始下降↓1945-1949年—解放战争—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日益萎缩】内外双重打击国民党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官僚资本迅速膨胀【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官僚资本经济垄断;国民政府苛捐杂税、滥发纸币1950-1952年【土地改革-农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1936年)】地主→农民意义:【为国家展开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1953-1957年【过渡时期】【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三大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私有→公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来;1956-1966【十年探索时期】1956-中共八大-【主要矛盾】【主要任务-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958-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和超越历史发展阶段;↓1959-1961【三年困难时期】中共纠正左倾错误,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1962年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1966-1976【十年文革时期】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3年国民经济复苏局面;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全面整顿】思想;国民经济迅速回升;1976-1978【徘徊时期】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抛弃【左倾错误方针-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定【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意义: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1978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个体】克服平均主义,农民有了生产分配自主权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生产大队→村民委员会1984年【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当前形势】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南方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南方谈话】【十四大】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基本框架2019年【中共十五大】经济理论,提出基本经济制度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试办第一批【出口特区】深圳珠海;其特殊性表现在突破了计划经济的限制1980年【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经济特区】新增海南省,即【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经济特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点·五大【经济特区】【1978年深圳、珠海(政策支持);汕头厦门;1988年新增海南】线·1984年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面·1985年以后【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体·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地带】沿海经济开放区从南向北连成片【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加工出口产品、汇聚人才及先进技术、知识(非劳动)密集、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浦东开发】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将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浦东新区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开放体系】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经济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开放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情景【西洋风味刀叉香槟】在上海可能最早出现在清朝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变化最早的地区是【通商口岸】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3、【1898年戊戌变法】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婚姻制度孙中山设计【中山装】;【中山装、旗袍】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1911年辛亥革命】断服易发具有反清革命色彩;易西服是政治改革的开端和关键【四大件】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4、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大城市里婚丧意识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广大农村仍处于落后封闭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坚若磐石地沿袭下来5、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6、1987年解决温饱问题后,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7、2019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8、1978年改革开放后【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成为社会风尚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淞沪铁路】80年代初,清政府修建【唐山-胥各庄】铁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形成于【辛亥革命前夕】民国时期交通受到很大限制的原因:当时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汽车油料几乎依赖进口2、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局面【宝成、兰新铁路】得以改变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3、2019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4、1958年中国成功研制第一台【内燃机车】与【电力机车-韶山号】20世纪90年代末,高速列车在广州深圳运行2019年,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在上海投入运行5、20世纪初,汽车最早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6、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由国家统一管理7、【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家飞机8、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成为世界民航大国;9、第一个电报机房---上海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台湾第一个无线电台---上海,设立无线电报局第一个电话局---南京有线电报用于军事;无线电报用于官商通报10、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到1949年全国电话普及率低11、【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中国(广州)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2、【申报】中国近代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13、19世纪中期前后—中国丛报、万国公报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国民党------中央日报本质是政治性报刊---政治斗争的工具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宣传党的路线、政策、方针光明日报、文汇报---学术文化、社会方面,内容较丰富14、19世纪末,西方出现了电影1905年,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电影题材多为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走向辉煌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渔光曲】广州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风云儿女】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国歌15、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第一二三四媒介【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化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贫富差距背后的体现)首先爆发于【美国】金融领域;股票崩盘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信号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标志着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爆发,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来临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造成特别巨大的破坏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很快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管得少就是管得好】被迫采取措施: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摆脱经济危机实质是作为主体的企业进行自救、没有系统地对经济进行调整外部原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加剧(贸易战—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内在原因:国内生产总值下降;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对民主政治的冲击自由放任政策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传统经济政策,大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自我调整新--国家干预实行新政的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资本阶级的统治)】罗斯福上台时面临的形势: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美国社会动荡不安【主要内容】通过国家干预扩大消费带动生产【诚信机制】通过休业恢复银行信用;放弃本金位制;美元贬值扩大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美国中央银行)权利工业计划指导-【全国工业复兴法】we do our part,调整企业关系与劳资关系成立农业调整署、稳定农产品价格,采取大规模毁灭农产品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田纳西水利工程】社会立法【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出台社会保险法1939年(二战爆发)美国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1940年美国国民收入基本恢复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新政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政权与垄断组织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其实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深刻改造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实质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与管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重要体现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种种新变化的根本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种种新变化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自我调整】【黄金时期】(1945年二战结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实行宏观调控70年代初,出现【滞胀】现象—生产停滞或下降;物价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混合经济】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福利国家·二战后开始建立】(社会阶层关系变化)目的是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1973年经济危机后,一些国家发展受挫,但仍继续发展【弊端】国家财政不肯重负20世纪80年代后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第三产业】(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是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拓展经济活动区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质的变化【新经济】(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主要方法【寻找提高生产力的知识力量】无论是自由放任、凯恩斯主义还是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都是在不同时期针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是为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摇摆不定是两个概念历史上兴起的先后顺序:农业→轻工业(第一次工业革命占主导地位)→重工业→第三产业【重商主义】(新航路开辟)→【自由资本主义】(第一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二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土地改革】1950-1952→【农业合作社】1953-1956→【人民公社化】1958-197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最可爱的人【中华人民志愿军】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遍及全国华尔街发出信号【华尔街股市崩盘】美国超地狱里冲【经济危机重创了美国】1991年苏联解体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918-1920苏俄国内战争时期1918年-1920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类似于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调整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脱离苏俄的实际,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失败原因】损害人民经济利益,失去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支持试图用直接、快速的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党】措施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义务劳动制;实物配给制实行余粮收集制目的:缓解城市饥荒,保证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在保证战争胜利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1921-1924年新经济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和利用货币关系发展生产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海军基地兵变)和社会危机1921年苏俄第十次人大召开: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部分企业国有化;允许私人企业恢复货币和商品流通;废除实物制;改变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实质】国家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作用】提高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迅速发展;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局势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苏俄改革指实行新经济政策,与1978年中国改革相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