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要打破旧有的语文教学模式,不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工具课或思想教育课。语文教学应是合规律的教育,应是和谐的教育,应是使受教育者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中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77-01

美育又叫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作为主要以文学艺术为学习对象的语文学科,运用文学艺术的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创造力应是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多年来一直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使得语文教学变成了语言教学和政治教育,使得原本应生趣盎然、非常吸引学生的语文课变得枯燥无味。因而出现了许多学生讨厌语文课,只是迫不得已才机械地学习语文,或者干脆把语文课当成”补觉课”的怪现象,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失败与悲哀。

为什么语文教学会落到如此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我国教育体制造成的后果。一方面,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多年以来都在强调它的工具性,侧重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对于语文的美育功能却忽视了;另一方面,多年的应试教育迫使教学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转,教学必须以传授知识,解决”什么”“为

什么”“怎么解”为重点,而对于”美不美”“为什么美”却无法顾及。因此,语文教学中师生都只好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无奈地进行下去。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要克服人因异化而产生的片面化、残缺化,最终使人走向完整、全面、自由。但应试教育与教育的最终目的显然是悖离的。对此,教育者及社会上的有识之士都注意到了,因此,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现在的新课程改革,都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了教育目的的重要位置,而且素质教育在全国中小学已开展多年。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使人成为完整、全面、自由的人。新的教学机制和教学理念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是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应以美育为主要的途径。具体说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包含以下内容:一、语文审美教育应提供个人自我超越的内驱力。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大多是经历了时间检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的教材,涵盖了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些优秀作品中蕴涵着自我超越的内驱力,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应该充分用好这些好作品。

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激励了几代人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就因为主人公身残志坚,永远怀着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靠着顽强的意志不断地地超越自己,完整自己。而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更是一部值得探讨的优秀小说。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总是把小说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看成是资产阶级虚荣心的牺牲品,

从而否定她,批判她。这种否定和批判抹去了”玛蒂尔德”身上闪烁着的人性光芒,同时也使得教学索然无味。但如果我们将”玛蒂尔德”借项链参加宴会看成是貌美但出身平民的”玛蒂尔德”为了实现自己作为一个美貌女人的人生价值的时候,如果我们看到”玛蒂尔德”对既定命运的不屈服的时候,我们还会否定她吗?如果我们看到”玛蒂尔德”为了偿还债务而付出的十年的艰辛中闪烁着的诚信与执着时,我们还会批判她吗?”玛蒂尔德”受到命运的反复捉弄,但她坚定无畏地面对残酷的命运,不屈服,不逃避。我们同情命运对”玛蒂尔德”的不公,但更多的,我们被她的诚信、坚定、无畏感动。这时候,”玛蒂尔德”就是一个闪烁着人性光芒的形象,会给读者的心灵带来震撼,并在不知不觉中喜欢她,学习她敢于勇敢在面对残酷命运的勇气和精神。

因此,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好像是与伟人的对话,阅读者能从中受到性情、人格、道德、情操等多方面的熏陶与感染,促使阅读者向上。二、语文审美教育应告诉学生诗意地活着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按理应有更多的时间与闲暇来享受精神生活。但实际却不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生活正在或已经失去了诗意,这些人中甚至包括中小学生。童年应该是人一生中最为单纯,也最为快乐的时光,但现在的小学生却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怪圈当中,生活枯燥,心灵干枯、苍白,很少能体会到童年的快乐。面临中高考压力的中学生的生活更难言诗意,生活的主旋律除了做题考试还是做题考试。对物质、功利的追求不仅挤压了

成人的生活情趣,更挤压甚至断送了孩子们对生活的向往与热情。一首《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本是一幅安宁、充满童趣、充满生机的画面。语文的审美教育应该做的是引导学生去体会这份恬静、安谧与童趣,而不是逐字逐句地用现代汉语翻译,然后让学生一字不落地背下来。但现实中的教学,却以后者居多。如此,学生诗意的活着的目标何以达到?三、语文审美教育应成为培养想象力的摇篮本世纪最优秀的人才就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江泽民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创造力的心理机制的核心是想象力。正如恩格斯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有价值,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教育就应当以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己任。但实际情况如何呢?有专家作过比较,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的中国学生和西方现代教育模式下成长的学生相比,最大的不足就是想象力的匮乏。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教育最大的失败。它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想象力的后天缺陷,使得科学、艺术等领域缺乏创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最简单的例子是,同为人口大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近些年每年出口的软件远超中国。因此,当代教育不应当成为想象力的桎梏,而应当成为孕育想象力的摇篮,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更应当担起此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教育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渗透审美教育呢?首先,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提供的是立体的、多元

的框架。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对作品作立体的、多元的理解,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给学生一个单一的答案,学生必须遵循这个理解,否则就是错误的。如《阿q正传》,它不仅写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而且”阿q”只是一个符号,它代表了清朝末年农民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浓缩。因此,《阿q正传》的主题是复合式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对作品的主题作这种复合的、多元的理解。其次,审美教育不是客观、外在的灌输,应伴随主动的情感活动,应当是互动的、想象的、揣摩的,最后是感悟的过程。例如教学《荷塘月色》,文中涉及的知识点--如”通感”--当然也要讲。但是不能把作品肢解了来讲,正如不能把”蒙娜丽莎”的手肢解下来分析其是否美一样。因此,应该让学生自己通过想象、揣摩,最后感悟作品、把握作品。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感知”这个环节很重要。最后,引导学生玩味作品中的特别之处,体会作品的语境。语境具有限定性、真挚性,同时也因文字的多义而具有多义性。如《项链》中的开篇一句”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句中的”也”字表现了法国当时以貌取人的风气,为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作了铺垫。还有非惯常语法的运用而产生的丰富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