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经济模式:剖析与借鉴(一)

合集下载

瑞典模式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教训

瑞典模式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教训

瑞典模式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教训
徐崇温
【期刊名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00)004
【摘要】本文阐述了瑞典模式发展中经历的三个阶段:福利社会主义阶段,把福利政策说成是社会主义,其弊端凸显时遭人质疑;职能社会主义阶段,未能使瑞典避免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基金社会主义阶段,企图对私有制有所触动,因而遭致了资产阶级各集团的联合反攻,致使基金社会主义遭到废弃的厄运.现在,瑞典社会民主党又一次失去了执政地位,以致连瑞典原先的福利模式都在被逐步放弃.由此引出的经验教训是:一、仅有分配方面的变化而没有所有制的根本变革,是不可能把资本主义改造成社会主义的,福利社会主义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二、没有在实际生活中所有制的真正变革,仅靠给福利、分配措施穿上所有制外衣的重新包装,不能解决问题;三、试图真正触动私有制,让雇员处于与资本家分庭抗礼的地位,那是资产阶级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总页数】10页(P15-24)
【作者】徐崇温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09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521
【相关文献】
1.中国共产党建设廉洁型执政党的历史进程与经验教训 [J], 吴世丽
2.法治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经验教训r——社会主义曲折探索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述评 [J], 王会军
3.丹麦福利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教训 [J], 吴玲;赵建云
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教训 [J], 徐稳
5.美国建构现代道德文化的历史进程与经验教训 [J], 吴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借鉴国外经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_瑞士发展经济的主要做法和启示

借鉴国外经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_瑞士发展经济的主要做法和启示
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启发借鉴瑞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从农业国转变为以工业与服务业为主的市场经济国家它是典型的资源和产品销售两头在外的国家形成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结构食品仪表化工和机械式其四大支柱产业许多产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品牌知名度
CKYJ 他 山 之 石
借鉴国外经验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 ——瑞士发展经济的主要做法和启示
■/宋 芳
摘 要: 瑞士立足于本国实际, 发挥比较优势, 大力发展 特色经济, 生产出世界知名的高附加值产品, 推动了瑞士生 产力的快速发展。该国发展经济的做法, 对于我们发展经济 有许多启发, 特别是在科研与生产实践的结 合 、产 业 集 群 、人 力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需要积极的学习和借鉴。
三 、瑞 士 经 济 发 展 对 我 们 的 启 示 (一 )注 重 科 研 与 生 产 实 践 的 结 合 。 瑞 士 人 非 常 注 重 理 论 与实践的结合, 擅长于从应用的角度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 特 别 注 重 研 究 成 果 的 实 际 效 果 。研 究 人 员 不 光 仅 仅 是 研 究 人 员, 他们往往在公司兼职, 由于身兼数职, 有利于研究成果为 生产实践服务, 充分的实践又促进了理论的提高。这一点值 得我们借鉴, 科研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只要始终以服务于现 实, 发挥科研的功能和作用为主要目标, 就能够使大量的科 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同时, 政府应与企业合作, 采取 教育科研等方面的辅助性支持措施, 注重为企业与高校间研 究成果及技术转移创造平台。 (二)积极发展产业集群。瑞士的实践充分证明, 产业集群 不但有利于降低产业的发展成本, 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和 竞争优势, 而且还可以通过优化产业布局, 加速 技 术 、人 才 等 资 源 的 合 理 流 动 与 配 置 , 有 效 地 破 解 土 地 、资 源 和 环 境 等 制 约因素, 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省构造产

“瑞典模式”:内涵、属性、走向

“瑞典模式”:内涵、属性、走向
3.推进绿色发展:瑞典将继续加强环保,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总的来说,瑞典模式一直是各国政策制定者学习的对象,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瑞典模式的实施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公民的理解和支持。
“瑞典模式”:内涵、属性、走向
“瑞典模式”是指瑞典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模式,也被称为“瑞典式福利国家”或“瑞典式资本主义”。瑞典模式的内涵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福利体系,以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福利和权益,并提高整个社会的公平性和竞争力。
瑞典模式的主要属性包括:
1.高福利、高税收:瑞典政府实施高福利政策,为每个公民提供教育、医疗、住房补贴、失业救济等福利保障,同时实施高税收政策,将税收收入用于为人民提供福利保障。
4.强大的工会组织:瑞典的工会组织非常强大,协助劳动者争取更好的工资ຫໍສະໝຸດ 遇和工作条件,实现了劳资双方的共赢。
瑞典模式目前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的走向可能包括:
1.加强创新能力:瑞典将加强科技创新,培养更多的人才,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2.应对老龄化:瑞典的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推出更加合理和普惠的养老制度。
2.民主、平等:瑞典模式注重民主和平等,实行议会制和多党制,政治权利和话语权利得到广泛保障。同时,社会流动性较高,教育机会均等,不论出生在何种背景的人,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和获得成功。
3.创新、环保:瑞典注重创新和环保,在信息技术、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瑞典的企业重视企业社会责任,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瑞典就业政策以及对我国就业模式的借鉴

瑞典就业政策以及对我国就业模式的借鉴

瑞典社会保障及就业政策对我国就业模式的借鉴在战后发展社会福利国家制度的瑞典,通过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使自身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世界上少数的高福利制度国家之一。

而其关于分配与就业政策的“瑞典模式”近年来也逐渐为世界各国所研究借鉴。

瑞典实行的积极就业政策能够为我国正在转型的市场经济就业模式提供参考,对于瑞典社保、就业政策的研究也有利于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政策,降低失业率,缓解社会矛盾,以保持我国经济的继续高速稳定发展。

一、“瑞典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总体来说,瑞典的经济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其就业模式有三个特点。

第一,在瑞典经济实施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家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比对任何其他市场的影响更大。

第二,瑞典已经建立起一种比较特别的社会福利模式以及一种独一无二的、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而这种政策为瑞典就业提供了可靠保障。

第三,瑞典的劳动就业政策是建立在高成本、高税收基础上的国家福利政策,与国民收入的关系相当密切。

(一)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福利”(社会民主党)相结合。

自上个世纪30 年代瑞典社会民主党上台执政后,瑞典政府就提出了“让民主支配市场,民主对经济和企业活动制定规则”的政策目标。

瑞典社民党提出“按照努力获得报酬”,鼓励公民努力工作,再结合社会福利扶持创造就业岗位,以达到经济的高速增长。

由此可见,“积极就业”政策在瑞典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内因,有效地提高了低收入者的富裕程度,促进平等民主的发展。

这种制度一直延续至今,仍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必须指出的是,同当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瑞典的资本主义模式以强大的社会福利作为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前者称为后者的助推器,而后者则是前者的稳定器。

(二)瑞典的高税收政策及其影响。

为了给社会福利国家的模式筹措资金,瑞典的直接税和间接税较高。

在1991年瑞典税制改革前,全日制工作的工人边际税率为60%-70%,税制改革后这个数字仍然达到50%,而且瑞典的平均税率也高达30%,高收入者的平均税率更达40%-50%。

(原创)瑞典模式探析

(原创)瑞典模式探析

“瑞典模式”探析瑞典这个北欧小国以其独特的模式、世界第一的社会福利和发达的经济而被世界所熟知。

其模式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模式又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更不同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因此,人们也常称其为“第三条道路”、“北欧社会主义”。

但同时也有学者认为瑞典模式实质上是资本主义模式。

那么到底瑞典模式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让我们来探究一下什么是瑞典模式。

本文将从瑞典模式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形成原因等方面来介绍什么是瑞典模式,然后从各方对其的姓资姓社评价中给出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瑞典模式、福利、社会主义一、瑞典模式的定义何谓瑞典模式?“瑞典模式”创始人之一的鲁道夫·梅德勒尔在1988年给出了定义:“它有两个目标:主要的目标是充分就业,第二目标是平等。

”①而瑞典著名经济学家林德伯格从主体行为的角度,定义了狭义的瑞典模式,即它是应用于瑞典劳动力市场上的条件,反映了雇主组织具有达到一项旨在使工人意见为最小的合理的工资解决办法的能力。

广义上的瑞典模式则是提现了社会的全面发展趋势,诸如进步的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包括高就业率、持续的收入平等化,以及随着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增加而实现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其余公共部门的迅速扩大。

②瑞典模式表现为福利,其实质则是劳资权力的平衡。

可以说瑞典模式就是瑞典社会民主党在对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人人平等、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可能性的理解的基础上,按照瑞典的国情,所采取的有别于列宁式社会主义的另一种尝试。

其特点就是以高福利尽量实现社会公平,但同时又不走苏联式的高度集权和计划的道路,不彻底革资本家的命。

允许其发展私有经济。

正如有些人评价的,瑞典模式实现了社会目标与福利、经济目标、经济增长的完美结合。

①Bertram Silverman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wedish model -interview with Swedish economist RudolfMeidner” , Challenge[ J ] , Jan -Feb, 1999, pp. 33②转引自常甜甜:《“瑞典模式”的利弊对中国社会保障的启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1卷第4期(2009年10月),第60页。

瑞典经济模式再思考

瑞典经济模式再思考

瑞典经济模式再思考引言瑞典素以其创新的社会福利政策而闻名于世。

其独特的经济模式,在长期以来得到不少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和学习。

然而,近年来瑞典的经济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瑞典经济模式进行再思考,并探讨其中的优点和缺点。

瑞典经济模式的特点瑞典经济模式的核心是高福利和高税收。

瑞典提供广泛而丰厚的社会福利,包括普遍医疗保险、全民退休金制度和免费教育等。

而为了维持这些福利,瑞典政府征收高额的税收。

瑞典的经济模式也强调平等和社会正义。

在瑞典,贫富差距相对较小,社会分配相对均衡。

政府通过税收制度和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来实现这一目标。

此外,瑞典的经济模式还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

瑞典政府在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并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瑞典经济模式的优点1.广泛的社会福利:瑞典的社会福利政策为公民提供了全面的健康保险、退休金和教育等福利,使人们能够在社会中享有基本的权益和保障。

这也有助于减少贫困和社会不公平现象。

2.高度的平等和社会正义:瑞典的经济模式强调财富的公平分配。

通过高税收和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瑞典能够减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相对公平。

3.投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瑞典政府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通过投入大量的资源和创新,瑞典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例如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

这种经济模式对于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瑞典经济模式的挑战和问题1.高税负和福利依赖:瑞典的高税收是维持丰厚福利的重要手段,但也使得企业和个人面临较高的经济负担。

此外,高福利可能会导致部分人对工作的动力减少,从而造成经济效率的下降。

2.全球化和竞争压力: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瑞典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压力。

其高福利和高税收模式可能使得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削弱,对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阻碍。

3.积累公共债务:瑞典的经济模式需要政府不断投入资源以维持社会福利,但这也导致了不断增加的公共债务。

瑞典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启示

瑞典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启示
“将学术及其内部的研发动力,与商业和公众的利益需求相结合,并 使之成为这些研发项目的合作方,就是VINNOVA的主要任务。”埃里克松 这样总结自己的职能。
政府采购制 当人们更多地认为自主创新就是从供给层面增加技术、管理以及制度 等方面的创新产品时,雷永博格和埃里克松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 则强调了增加“创新需求”对于推动产业创新的重要意义。埃里克松分析 说: “为承担新技术产品开发初期的市场不确定风险,政府可以扮演领先使 用者的角色或者推动公众需求,一则可以保障企业创新投资的回收,再则 也可引发市场后续的需求。”
皇家理工学院
斯德哥尔摩大学
一(4)出口
瑞典幅员较小,一个如贵州省面积的小国,是高度依赖对外贸易的国家。瑞典 的外贸政策传统上一直是以普遍取消关税及其它贸易壁垒为宗旨,支持世界贸易自 由化。在加入欧盟后,执行欧盟的对外贸易政策和法规。瑞典与其它北欧国家在许 多领域,包括经济、贸易、能源、消费政策和立法等进行合作。瑞典是世界贸易组 织成员国,在对外贸易中遵循世贸组织的协定和规定。
二(2)企业
技术优势和工厂承诺结合,强调质量和创新设计高度。企业起到了科技创 新的主导作用,绝大部分科研创新成果是企业取得的,企业与大学合作,共同 开发高新项目。
二(3)大学
并入政府的创新计划和扶持对象中,成为高新技术的孵化器
二(4)中小企业也得到了发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瑞典政府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 业的繁荣和发展不仅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而且增加就业机会、增强技术 创新能力和促进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瑞 典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为社会创造了宝贵的价值,也为瑞典IT发展水平位居 全球榜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瑞典的成功毫无疑问大部分归功于它在早期就从原材料出口转向了含有高科技 内容附加值的制造产品出口,瑞典的工业力量继续依赖于

瑞典储能盈利模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瑞典储能盈利模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瑞典储能盈利模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瑞典储能盈利模式是指将储能设备引入电力系统中,通过对电力的存储和释放,实现电力市场盈利的一种机制。

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电力系统中出现的需求和供应的不匹配问题,同时也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瑞典储能盈利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瑞典在能源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成为储能技术的先行者。

通过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瑞典储能盈利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和污染。

瑞典储能盈利模式的核心在于市场机制的设计和运行。

通过电力市场的竞争和交易,储能设备可以参与市场中的供需调节,提供灵活性服务并获得收益。

储能设备可以在电力需求高峰期进行储存,然后在需求低谷期释放电力,实现电力市场价差的利益最大化。

此外,储能设备还可以用于辅助电网的稳定和调节,提高电网的容量和可靠性。

瑞典储能盈利模式的成功在于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政策。

瑞典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为储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政府通过激励和补贴手段,降低了储能设备的成本,提高了市场的吸引力。

同时,政府还建立了合理的监管机制,确保储能设备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总之,瑞典储能盈利模式是一种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电力系统灵活性的机制。

通过市场机制的设计和政策的支持,储能设备可以实现盈利并为电力系统提供稳定的供应和服务。

瑞典的经验和实践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储能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主要内容。

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方向展开:文章结构部分:本文主要从瑞典储能盈利模式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其背后的重要要点和影响因素。

文章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引言部分:介绍瑞典储能盈利模式的背景和重要性,以及本文的目的。

通过概述瑞典储能市场的现状,引起读者对这一话题的兴趣。

正文部分:2.1 第一要点: 详细介绍了瑞典储能盈利模式中的第一个要点,如何确定和选择储能项目的盈利路径。

瑞典的经济状况怎样

瑞典的经济状况怎样

瑞典的经济状况怎样瑞典的经济状况怎样做为北欧中人口最多的国家,瑞典因为这一优势而成为了北欧的经济动力,而且作为国际化的创新中心,瑞典非常欢迎新鲜的元素,开放的态度令其经商环境经常富有建设性,并具有高回报。

下面就由小编为您解读瑞典经济的方方面面。

瑞典在19世纪和20世纪从以农业为根本转型为以重工业为中心。

如今,瑞典是世界上最富裕和科技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宜家、HM、爱立信、沃尔沃:瑞典尽管按人口计算相对而言是个小国,但诞生了一批国际知名公司。

这些企业基本上以出口为主,它们的商业成功,加上瑞典在20世纪几次主要冲突中持中立立场,以及备受赞赏的福利制度,造就了瑞典这一令人羡慕的生活水平。

高水准的教育和高技能的劳动力、内部沟通的顺畅和互联网的高度普及(有90%的家庭接入互联网)也对此做出了贡献。

现在,按人均GDP计算,瑞典是世界上最富有的15个国家之一。

货币:1瑞典克朗约等于1人民币元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35934美元(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9年)人均GDP(按当前价格计算):43147美元(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9年)各产业占GDP的`比重:服务业70.5%、工业28%、农业1.6%。

(数据《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各国概况》,2008年)劳动力:490万人(数据《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各国概况》,2008年)失业率:8.6%(2009年)通货膨胀率:负0.3%(数据瑞典统计局,2009年)最重要的出口商品:机械和运输设备、工业机械、化学品和橡胶产品、电子和电信产品、木材和纸制品、矿产品、道路交通工具、医药产品.最重要的进口产品:机械和运输设备、电子和电信产品、化学品和橡胶产品、工业机械、食品、道路交通工具和矿产品。

瑞典善于抓住各种机会,掌控自己的经济命脉。

与其他许多西方国家相比,瑞典非常富有的人和非常贫穷的人都比较少,大多数人处于这两者之间。

瑞典经济模式:剖析与借鉴(一)

瑞典经济模式:剖析与借鉴(一)

瑞典经济模式:剖析与借鉴(一)摘要]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从瑞典看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孕育、萌发“公有”因素,该文阐述如下的主要观点:(1)瑞典经济是国家资本主义,不是什么“真正社会主义”;(2)如何认识瑞典及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福利设施;(3)分析瑞典社会民主党的“职工持投资基金”计划及其“基金社会主义”;(4)摒弃所谓公有制因素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产生而只能诉诸“暴力革命”的传统理论观点;(5)瑞典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充分发挥政府控制的“公共资金”的作用,推进“政企分开”,把政府所有制的国企改革成“公共基金”所有或控股的社会所有制企业。

关键词]福利国家基金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近来理论界有过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有人以瑞典有较完善的社会保障而提出瑞典是“真正社会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

我认为不能简单地这么看。

我1982年曾应邀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和隆德大学做了三个月的学术访问,专门考察以“全面福利国家”闻名于世的瑞典经济及其社会保障设施,于1987年出版了《瑞典—福利国家的实践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二十多年过去了,瑞典经济有所调整,执政党也屡经更迭。

但我对瑞典几十年来的成就和经验,十分珍重,认为值得我们认真借鉴,不过就其基本经济制度来讲它依然是资本主义,而非社会主义。

一、瑞典经济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在瑞典这个“全民福利国家”中,它的工农业、对外贸易以及金融业,基本上掌握在私人企业手里,它们的生产和流通几乎完全依靠于资本主义市场机制。

著名的私人大企业如沃尔沃汽车公司,早已是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

瑞典政府全力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能,致力于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建立相当完备(也较昂贵)的社会福利设施,其它一切经济活动均掌握在私人企业手中。

如英国学者佩特森和托马期在其主编的《西欧社会民主党》一书中所说,历届瑞典社会民主党政府所推行的各项政策的特点是:“在等到收入和私人财富创造出来之后再对其再分配进行管理”。

瑞典学派经济理论

瑞典学派经济理论
第27页/共84页
• 这样,西方经济学家在所谓的动态分析过程中,都把预期因素作为一个基本 的论题。缪尔达尔在1927年著的《价格形成问题与变动因素》中,首先把 预期因素加入传统西方经济学的静态均衡之中。他认为,企业家的预期包括 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和对实际获得此种收益的机会的预期,企业家根据自己的 收益预期,再参照市场利息率,然后才决定投资。
• 代,那时他的研究属于新古典主义传统,研究纯粹的理论问题。他作为瑞典 学派的创始人
• 之一,同林达尔等一起,继承维克塞尔的传统,对资产阶级的一般动态均衡 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10页/共84页
• 第二阶段,自40年代起,他转向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他不再研究纯理论问 题,而是从结构上或制度上研究社会经济问题,这是他学术研究上的一次重 大转变。这与30年代初期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严重影响着瑞典的经 济以及社会上人们之间不平等状况的加剧有着密切的关系。
• 同时,也非常注重宏观的总量分析。如缪尔 达尔,奥林,林达尔和伦德堡等人在进行微 观
• 分析时,同时也注重分析国民总收入,总消 费,总投资和总储蓄等总量的变化和它们之 间
第19页/共84页
• 再次,瑞典学派还提出了动态分析方法。在 瑞典经济学家中,首先提出动态问题的是
• 维克塞尔。动态分析着重考虑的是经济活动 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动趋势和变化过程。维克 塞
生。
第2页/共84页
• 1900年以后,瑞典本国和世界性的经济危
• 机接踵而至。尽管瑞典并未卷入第一次世界 大战,但战争的影响仍严重阻碍了它的经济 发
• 展。社会经济的不稳定使本来就比较尖锐的 阶级矛盾更具对抗性。值得一提的是,瑞典 的
•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很早就具有全面性。代 表瑞典工人阶级的瑞典总工会于1898年成立。

瑞典经济模式再思考_0

瑞典经济模式再思考_0

瑞典经济模式再思考【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瑞典经济的基本属性和制度吸引力、资本主义经济中“公有”因素孕育、公有制基础和国家政权、中国文化与舶来品、利益集团、全民基金、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兼容、国有企业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瑞典经济公有制利益集团全民基金国企改革一、关于瑞典经济的基本属性和制度吸引力的讨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而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基础。

一个社会可以有多种所有制存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决定该社会的性质。

因此,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根本区别区分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属性。

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不同决定了社会占主导地位分配原则的不同,从而最终决定并体现在分配结果的不同。

而分配结果的合意性与公正性则是一个分配制度及其所依附的经济基本制度具有吸引力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从本质上就是为了保证分配结果的公正性和合意性。

而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的本质或者主要作用已经从保证分配结果的公正性转移到了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上,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所支撑的社会主义制度却至今没有表现出其在保证分配结果公正性和合意性上的优越性。

长此下去将会使一些人产生怀疑,而更严重的结果可能使之不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

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在自由市场经济阶段,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直接决定产出或收益的归属(即分配结果)。

但到了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凭借暴力潜能,不断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影响分配的结果。

这在某种程度上减弱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对分配结果的绝对影响力。

而且根据瓦格纳法则(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法则,即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政府对分配结果的影响越来越强。

瑞典经济模式再思考——兼论黄范章先生《如何认识和借鉴瑞典经济模式》

瑞典经济模式再思考——兼论黄范章先生《如何认识和借鉴瑞典经济模式》
后尽快变为公众信息 , 这样 一来便可 以达 到有效防 止内幕交易
行 为 的 目的 。 4 完善 公 司 治 理 法 制 环 境 , 实保 护 中小 投 资 者 的 利 益 。 、 切
近年来 , 国公 司治理的各项法律 法规陆续 推出或修 正 , 对 我 但 内幕交易的威慑力仍显不足 , 从而 不能十分有效地保护投资者 尤其是 中小投资者 的利益 。为了有效防范 内幕 交易 , 保护 中小 投资者的利益 , 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改善外部法制环境 。一是 推出专项 立法 。如专门 的反内幕交易法 , 从法律上规范 内幕交 易的认定 、 识别和处罚等 , 从而达到改善公 司治理 的目的。 二是 加强执法 力度 。 如加 大内幕交易 的监控 、 调查取证和惩罚力度 , 不但要对 内幕 交易 者予 以严 厉的行政 与刑 事处罚 , 还要加大经
以上, 中国 目前 的水平甚至远低于印度 、 泰国。我们这 个以生产
资料公有制 为基 础的社会主 义国家的社 会保障水平如 果 以体现社 会主 义的优越
性 , 何确保社会主义对社会大众的感召力?所以 , 如 政府确 实应 该在社会保障方面不断完善再分配机制 , 不断提 高提供公共产 品的能力 , 不断提高社会保 障的水平 , 不断提 高广大人 民群众
【】 红 渠 、 斌 : 国上 市 公 司 治 理 评 价 研 究 : 理 、 法 、 3何 廖 中 原 方 案 例 【 . 沙 : 南 人 民 出版 社 ,0 7 M】 长 湖 20. 【 A o d adBL v Ifr t nAy 4 b o yD. .e .nomao smme y R& ad I- 】 n i t , D,n r n s e a s Ju a o F ac ,00 6 . i r i 卟 o r l f i ne2 0 ( ) d G n n n [ Aln S, dR.. nn Is e r ig E rig C ags 5 l ,. n Ra a. ni rT a n ,a n s hn e, 】 e a ma d d n

瑞典税收制度及借鉴

瑞典税收制度及借鉴

瑞典税收制度及借鉴瑞典税收制度及借鉴税收制度及借鉴杨来发(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财税系广东广州xxxx)一、瑞典税制简介瑞典是西方高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税收制度及借鉴杨来发(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财税系广东广州xxxx)一、瑞典税制简介瑞典是西方高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全民在享受完善的社会保障的同时,也承担着堪称西方国家之冠的高税收。

瑞典是较早把税收制度运用于稳定经济和社会政策方面的国家。

税收政策是瑞典政府干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瑞典具有完备的税收管理体系,税收执法具有相对独立性。

瑞典国家税务局隶属于财政部,对税收体系全权负责,全国 8 个区域均有税务机构,下设多个地方办事处。

瑞典税务机关实行垂直管理,税收体系以讲求效率、规则清晰、纳税服务优质高效而著称,是世界上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税收体系之一,目前主要实行的是在线报税。

除了各个单行税法外,瑞典还有统一的征管法。

议会设有税收委员会,专门负责税收事项。

税务机关向法律负责,具有相对独立性,政府、议会都不能干预税收执法。

瑞典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课税制度。

现行主要税种有:公司42内容摘要:瑞典税制有宏观税负高、税源监控严密、税制“绿色”程度高等特点。

高税负支撑着瑞典的高福利,却也造成了瑞典经济效率的损失。

我国应借鉴瑞典税制的成功经验,着重强化税收法制建设,提高税制“绿色”水平,建立健全纳税信用体系,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等。

关键词:瑞典税制Abstract:Tax system in Sweden is characterized as high macro tax burden, strict tax source control and high degre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igh tax burden has on one hand supported its fine welfare system, but on the other resulted in losses of economic efficiency. Drawing up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from Sweden, we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ax legislation, 'green' tax system, establish credit system and enhance tax administration.Key words:Sweden Tax system瑞典涉外税务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遗产和赠与税、社会保障税、土地和财产税、净财富税和其他间接税等。

英国、瑞典经济社会概况及主要做法和启示汇集

英国、瑞典经济社会概况及主要做法和启示汇集

英国、瑞典经济社会概况及主要做法和启示汇集2012年7月18日一、两国经济社会发展概况(一)英国英国经历了200多年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形成功能完善的市场体系尤为突出的是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服务业是英国的主导产业,而金融业又是服务业当中的重中之重。

英国的金融机构众多,以作为央行的英格兰银行为中心,包括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

英国的商业银行包括存款银行、商人银行、贴现银行和海外银行分行。

英国的金融市场主要包括:第一,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中长期资金的交易市场,由直接从事借贷活动的中长期借贷市场与证券市场构成。

第二,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的主要活动是将钱借贷或投资于国外市场,尤其是为进行国际贸易和投资筹措资金。

第三,外汇市场。

由于伦敦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方面所处的重要地位以及英镑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结算货币,使伦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之一。

每天的交易量约占全球净交易量的30%。

英国的就业水平一直较高。

从2001年以来,英国失业人数降低到100万以下。

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创造就业机会和鼓励就业的措施,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第一、完善职业介绍网络。

英国有数千个职业介绍中心,遍布全国各地,仅在伦敦就有100多个。

第二、大力发展职业培训。

第三、反就业歧视。

英国法律规定禁止对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口等实行就业歧视,还设立了平等机会委员会、反种族歧视委员会等专门机构。

(二)瑞典瑞典经济发展结构构多样化。

瑞典国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是欧洲第三大国家。

人口900多万,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约20人。

像其他小型工业化国家一样,瑞典高度依赖国际贸易来维持其发达的生产力和高水平的生活质量。

瑞典出口占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0%左右。

主要的出口市场是西欧,其中对欧盟其他国家的出口占一半以上。

虽然瑞典国家相对较小,但其经济结构却具有多样性。

传统经济以铁矿和林木工业为主,但目前机械制造和高技术工业日益重要。

瑞典拥有自己的航空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先进的军事工业、全球领先的电讯业和医药研究能力。

瑞典社会福利制度的经济分析

瑞典社会福利制度的经济分析

瑞典社会福利制度的经济分析瑞典福利制度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为慷慨和广泛的福利制度之一,但这一制度在是否经济可持续这一问题上引发了许多争议。

本文将从经济角度探讨瑞典福利制度经济可持续性的问题。

1. 瑞典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瑞典福利制度是基于公共财政投入的社会保障制度。

其核心是保障经济劣势群体的基本福利(例如社会保险、失业救济、医疗保健和教育)和公共服务(例如邮政、电信、公共交通和能源需求满足)。

瑞典有三大福利制度: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

瑞典的社会保险制度提供医疗、养老、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这些福利由政府通过税收来实现。

养老金的资金投资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此外,政府还通过国家保险机构和国家医疗保险局运行社会保险制度。

由于这些保险的福利待遇较高,政府债务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另外,瑞典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不与社会保险挂钩,完全基于政府预算。

该福利主要是针对那些没有社会保险覆盖的人群。

最后,瑞典社会福利制度的另一大支柱为文化教育福利,主要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

其中包括高质量的教育、图书馆和博物馆,以及艺术和文化的支持。

2. 瑞典福利制度的成本根据瑞典社会保险委员会(Swedish Social Insurance Agency)的统计数据,2019年,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占瑞典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32.9%。

其中社会福利占16.7%,社会保险占16.2%。

这表明,瑞典的福利制度成本极高。

而且,对瑞典的财政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实际上,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瑞典的政府债务一直在增长。

这制约了政府的财政政策。

3. 瑞典福利制度的经济可持续性随着瑞典的社会福利成本的增加,人们普遍担心这一制度是否经济可持续。

那么,这一制度的经济可持续性到底如何?从瑞典的经济形势来看,似乎令人不寒而栗。

政府债务高企,人口衰退和老龄化严重。

首先,瑞典的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

目前,瑞典的出生率已经落至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

瑞士产业发展模式的经验与借鉴

瑞士产业发展模式的经验与借鉴

瑞士产业发展模式的经验与借鉴2018.6瑞士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其经济总量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均排在世界和欧洲前列。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排名,2013年,瑞士GDP总计6507.84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0.9%,在全球经济中排名第20位,瑞士人均GDP达到8.05万美元,位列全球第4;在欧洲,瑞士经济总量排名第8位,人均GDP位列第3位。

经济发展离不开优势产业作为支撑,瑞士的竞争力产业以工业制造和服务业为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学习和借鉴的范例。

一、瑞士优势产业发展现状(一)机电金属业机电金属业是瑞士制造行业中最大的生产部门,也是瑞士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瑞士机电金属业主要由四个部门组成:冶金业、机械工程和车辆制造、电子工程及电子工业、机械零部件等。

从产业规模看,机电金属业总产值占瑞士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其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从出口规模来看,机电金属业出口额占瑞士总出口的40%,主要出口产品包括医疗仪器和设备、机床、机械计量、印刷机械、电力设备、模具以及涡轮和动力设备、航空航天产品等。

欧盟是瑞士机电金属产品主要出口市场,每年有60%的产品流入欧盟,其次是亚洲和北美;从研发投入来看,机电金属业研发支出占瑞士全国研发总支出的1/3,是仅次于化学制药行业的第二大研发密集型产业;从企业规模来看,瑞士机电金属业既有闻名遐迩的大公司,也有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如ABB公司的电站和输配电设备、迅达公司的电梯、苏拉和立达公司的纺织机械、法因图尔公司的万用冲床、阿奇夏米尔公司的电火花机床以及布勒公司的食品加工设备等都是国际同类产品中的精品,被世界众多专业厂商和客户广泛采购。

(二)化工医药业瑞士是一个医药生产大国,很多化工医药产品类别居世界领先地位,主要包括:医药和诊断技术、精细化工产品、维他命、香精香料、植保产品、兽药、工业用特种化工产品、染料和涂料等。

瑞典经济模式再思考(一)

瑞典经济模式再思考(一)

瑞典经济模式再思考(一)【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中国文化与舶来品,利益集团、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兼容、国有企业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利益集团全民基金国企改革一、关于利益集团的问题作为至今仍存在的唯一的古文明,中华文化所散发的魅力及其曾经造就的辉煌是不容质疑的。

但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用大炮打开国门,西方文明开始在中华大地上大行其道,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降到了历史最低点,无奈仁人志士也只能试图靠抓住舶来品来当救命稻草。

改革开放以来,伤痕累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不断的修缮和发扬。

但在与强大的以高科技高质量商品为依托的西方文化的激烈竞争中,中华文化仍未表现出人们寄予很大希望的足够的自信。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外来文化的迷信或者说薄弱的抵御力。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一有谈到经济模式,不论是以前的苏联模式,现在的美国模式、瑞典模式等等都有一些人对之奉若神明,恨不得中国一夜之间变成他们的副本,似乎只有那样,中国才有出路。

但我们对苏联模式的盲目照搬,给我们带来的却并非通往繁荣之路。

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独立自主地实事求是地探索。

不可否认,某些模式在一定时期一定环境中展现出较强的生命力,但每个模式都有其特定生长、发展及益于优越性发挥的社会、历史、文化土壤,也都有其特定无法规避的限制因素。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早就告诉我们不存在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的、永恒的真理。

因此,对任何舶来品都不应盲目照搬甚或顶礼膜拜。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绝不能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也应善于有选择地借鉴舶来品的长处,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辨证取舍、择善而从。

此外,借鉴利用舶来品不应超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消化吸收能力。

中华文化就像一个框子,对任何舶来品都应首先大体地“框”一下,符合规格或接近规格的就可以坚持,不合规格的那就需要根据中华文化进行转化、整合,然后才可以输出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理论。

这点也适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任何对其固化与教条都可能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芬兰_瑞典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财经政策及其借鉴

芬兰_瑞典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财经政策及其借鉴
(二)调整利率政策,加强金融行业监管与 保障
虽然芬兰、瑞典两国的金融行业未在国际 金融危机中受到很大影响,但是两国政府仍然
进一步加强了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同时加强了 对金融行业的保障,稳定金融系统,增加市场流 动性,进而恢复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
1.采取调息政策。两国加强了银行利息的 宏观调控,通过调整利率引导、控制国内经济投 资与消费,对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 极的作用。如瑞典为了促进企业生产、提高就业 率,并达到 2% 的通胀目标,采取大幅度降低利 率的措施。2009 年 10 月 8 日和 22 日分别将基准 利率降至 4.25% 和 3.75%,同年 12 月 4 日,瑞典 央行大幅降低基准利率,从 3.75% 降到 2%,这 是 1994 年以来瑞典中央银行幅度最大的基准利 率下调。调息政策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积极 性,带动了瑞典国内就业形势好转。
2011.08 中国财政 75
CHINA STATE FINANCE
环球财经
融合作,共同加强金融监管协作,建立 欧盟监管体系。
3.加强对金融行业的保障力度。 在加强金融行业监管的同时,两国政 府适时推出保障金融行业的措施,维 护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提高国内人 民应对危机的信心。如瑞典保障金融 业的措施包括 :实施储蓄和贷款担 保,将私人存款担保提高一倍,出台 了一项旨在稳定金融贷款市场的立法 建议案,从而减少企业和家庭的借贷 成本 ;出资 600 亿克朗,提高信贷市 场灵活度,加强资金流动性 ;发行总 额达 1500 亿瑞典克朗的国债,以稳定 市场及应对因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票 据市场短缺。
74 中国财政 CHINA STATE FINANCE
如瑞典政府出台了一项 280 亿克朗的救援计划, 用于支持遭受打击的汽车行业。该计划包括向 企业提供用于开发绿色技术的贷款保证,约 200 亿克朗 ;建立国有研发机构,约 30 亿克朗 ;实 施汽车企业危机救援,约 50 亿克朗。瑞典政府 还向瑞典出口信贷公司提供最高约 1000 亿克朗 的举改善了瑞典出口企业在重大项目 上的融资机会,有效解决了金融危机导致的长 期出口信贷短缺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典经济模式:剖析与借鉴(一)摘要]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从瑞典看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孕育、萌发“公有”因素,该文阐述如下的主要观点:(1)瑞典经济是国家资本主义,不是什么“真正社会主义”;(2)如何认识瑞典及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福利设施;(3)分析瑞典社会民主党的“职工持投资基金”计划及其“基金社会主义”;(4)摒弃所谓公有制因素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产生而只能诉诸“暴力革命”的传统理论观点;(5)瑞典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充分发挥政府控制的“公共资金”的作用,推进“政企分开”,把政府所有制的国企改革成“公共基金”所有或控股的社会所有制企业。

关键词]福利国家基金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近来理论界有过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有人以瑞典有较完善的社会保障而提出瑞典是“真正社会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

我认为不能简单地这么看。

我1982年曾应邀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和隆德大学做了三个月的学术访问,专门考察以“全面福利国家”闻名于世的瑞典经济及其社会保障设施,于1987年出版了《瑞典—福利国家的实践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二十多年过去了,瑞典经济有所调整,执政党也屡经更迭。

但我对瑞典几十年来的成就和经验,十分珍重,认为值得我们认真借鉴,不过就其基本经济制度来讲它依然是资本主义,而非社会主义。

一、瑞典经济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在瑞典这个“全民福利国家”中,它的工农业、对外贸易以及金融业,基本上掌握在私人企业手里,它们的生产和流通几乎完全依靠于资本主义市场机制。

著名的私人大企业如沃尔沃汽车公司,早已是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

瑞典政府全力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能,致力于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建立相当完备(也较昂贵)的社会福利设施,其它一切经济活动均掌握在私人企业手中。

如英国学者佩特森和托马期在其主编的《西欧社会民主党》一书中所说,历届瑞典社会民主党政府所推行的各项政策的特点是:“在等到收入和私人财富创造出来之后再对其再分配进行管理”。

“但是这些政策迄今没有改革资本主义社会的一般主要特征:生产资料仍旧归私人所有。

”①在这个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乃是这个福利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

这两大阶级都高度组织化,全国绝大多数受雇佣的职工都参加了总工会(LO),而全国绝大多数企业主都参加了雇主协会(SAF)。

两大阶级性组织,各自都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系统,两大阶级既对峙又合作。

两大全国性组织定期谈判和签订工资及劳保协议,政府只是在双方有重大争议时才介入。

从斯德哥尔摩高处看,全国总工会(LO)和全国雇主协议以及国会三座大厦,彼此近距离地鼎足而立,象三根柱子支撑着这个资本主义框架下的“福利国家”。

把瑞典经济归入资本主义经济范畴,是因为区分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属性,主要应以其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而定。

资本主义经济总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基础,而社会主义总是与公有制相联系。

但经济学说史告诉我们,无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抑或西方经济学(现代经济学)过去长期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认识都有过误区,即都认为市场经济只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固有的产物而与公有制无缘,尽管如此,它们都以私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作为区别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指标。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说过,建国几十年,什么是社会主义并没有弄清楚,提出改革开放要“摸着石头过河”。

但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在总结国内外经济发展与反复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摒弃了过去公有制只能搞计划经济而不能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错误理论与实践。

在这里邓小平仍坚持公有制主体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标志。

可是,有的学者借用了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初讲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并没有弄清楚”,却不提90年代邓小平提出并已形成党中央决议的“关于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议”,完全撇开“所有制”而提出其它一些东西作为社会主义的“特色”或“指标”,给瑞典经济冠以“社会主义”字样。

我尊重各种学术探讨,但我仍坚持按所有制属性(公有或私有)来作为区分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标志之一。

我据此认为瑞典虽建立了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但其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它所决定的基本生产和分配方式(不包括再分配,后面将进一步讨论)仍是资本主义经济。

正如香港《争鸣》杂志2007年5月号载文《瑞典资本家与社会福祉》指出,“尽管是世界有口皆碑的高福利社会,但瑞典从来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因为其90%的企业仍在私人手中,甚至可以视为资本家财团垄断经济的社会。

例如,瓦伦贝尔就是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帝国,它除了银行金融事业之外,还控制了北欧很多影响力很大的工业集团,其中有爱立信、伊莱克斯电器、瑞典滚珠轴承公司、阿斯利康制药集团等世界知名企业。

”应该说,当代资本主义是国家资本主义,即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资本主义,不仅瑞典如此,北欧国家乃至欧美国家均如此。

这是因为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接受了“国家干预”,政府除履行“宏观调节”,还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支持社会保障设施。

不过,瑞典在社会民主党长期执政下政府建立了更加完备的社会保障设施。

这种社会福利设施,是政府通过再分配手段支撑起来的,可以说,这个福利国家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建立的。

把这个在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上靠再分配建立的“福利国家”说成为社会主义或真正社会主义,我认为是不合适、不应该的。

至于如何认识瑞典及西方国家建立福利设施的社会经济意义,正是我要在下一节阐述的。

二、如何认识瑞典的社会福利设施资本主义跟国家干预相结合,这是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出现的一个国家现象。

如果说,罗斯福总统的“新政”率先开始这一“结合”在西方主要国家的实践,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为这一“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而瑞典社会民主党则更进一步,它们依据恩格斯晚年的思想以及第二国际的路线,利用“民主制度”,依靠选票(而非暴力)于1932年取得了执政地位,而且第一次执政持续达34年之久(至1976年败选)。

在这长期执政期间,社会民主党并不仅没有利用政权去摧毁或触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而且相反利用政权创导“阶级和谐”、“阶级合作”去维护、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它不仅在执政期间培育了沃尔沃、爱立信、宜家等十来家举世闻名的跨国私人集团公司,更重要的是本着以魏克塞尔为代表的瑞典学派经济理论,创建了相当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全免费的教育保障,其目的是为了增进社会公平,缓和阶级矛盾,促进阶级合作以发展经济。

瑞典著名社会民主党党员及经济学家冈纳·阿德勒—卡尔松在其研究瑞典模式的著作中曾写道:“在瑞典,参与经济进程的各方面都已经认识到,最重要的经济任务就是设法使国家的‘蛋糕’越来越大,因为那时每个人就能从这块共有的蛋糕中取得更大的一块来满足自己需要填充的胃。

而当情况与此相反时,即社会的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着激烈争夺的时候,我们相信这块蛋糕往往会在争夺中被弄得粉碎或者荡然无存,每个人也将因此一无所得。

”①可见,它所造就的“全民福利国家”是通过再分配靠巨额公共支出支撑的,使瑞典公共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迅速膨胀。

20世纪60年代,这一比重还仅占35%,至80年代初增到60%多。

不管这样的“全民福利国家”的大厦多巍巍,但它的房地基却是靠资本主义经济所制造出来的“大蛋糕”(国民生产总值)。

所以我有理由说,这个“福利国家”就其经济基础讲是资本主义经济。

正因为如此,我在1987年出版关于瑞典福利国家的那本著作中,把这由高税收、高福利形成的巨额公共支出建立的“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福利设施,看作为瑞典资本主义统治集团为了实现阶级合作、维持和谐社会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价”。

这一认识,我至今认为还是不错的,不仅对有强大工会组织及社会民主党的瑞典可以这么讲,而且对其它举办社会保障设施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这么讲,只不过在瑞典由于社会民主党执政时期较长,工会组织压力较大,致使这方面的公共支出比其它资本主义国家更多。

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对西方国家政府的“公共支出”(包括对社会福利设施)有进一步的认识。

我认为,西方国家政府提供的所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及政府支持的社会保障设施、医疗保险设施、廉租房在内),应被看成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而在资本主义私有经济体系中出现的“公”的因素或成份。

我笃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信生产关系必然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与水平这一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

过去,传统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认为,上述这条历史规律只适用于从原始共产主义到资本主义,但不适用于社会主义,因为“公有制”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产生,只能靠暴力革命来创建。

我对这一传统观点表示质疑和反对(下面将有进一步阐述)。

我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既然是科学,就应贯彻到底,上述传统观点实际上否定唯物史观的这个基本观点的科学性和彻底性。

我认为,公有制因素可以而且必然会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需求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萌芽”或“孕育”,会开始从量变到质变的进程,在当代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政府所履行的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社会福利设施在内),就隐约显露出这个新因素的苗头。

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中,它所讨论的全是私人经济一统天下的私人产品,而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却提出了所谓“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两大类,为什么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会出现带“公”字号因素并在现代西方经济学得到反映?这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西方国家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国家干预”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说法,“国家调节”之所以必要,是为了弥补资本主义经济所固有的缺陷。

政府为此提供的“公共产品”是私人企业既需要却又无力自行提供或不愿提供的,因为这些公共产品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

因此,现代资本主义成为把国家干预纳为自身一体的国家资本主义,现代经济学也把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作为同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研究对象。

由于这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私人经济的发展所必需的,是为私人经济发展服务的,而且也是靠私人经济所创造的“大蛋糕”(GDP)通过再分配来支撑的,所以,人们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把这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跟资本主义私人经济视为一体,是理所当然的。

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的剧烈冲击,迫使资本主义私有经济制度不得不依靠“国家干预”来支撑。

这一方面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已无法自我调节,必须求助于“国家干预”。

这个“国家干预”,包括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都是为资本主义经济顺利运转服务的,应在总体上把它视为现代资本主义体系的一部分,不可以也不应该把它称之“社会主义”,更不可将整个经济体系称之为“社会主义”。

但另一方面,不能不看到,“国家干预”以及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正是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需要而产生,这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私人企业所不能提供而只能由政府承担起来进行社会化经营和运作,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被看作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对私有制的一点点突破,可被看作“公”字号因素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的一点“萌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