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开发的7种模式

合集下载

乡村旅游七要素

乡村旅游七要素

乡村旅游七要素2014-6-24 15:22:46绿维创景字号:T|T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要素由“食、住、行、游、购、娱”六部分组成,绿维创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品”字,形成了乡村旅游的七要素。

一、食——传统地道乡菜(一)概述寻求安全健康的食品源,品尝地道纯正的农家饭,是绝大多数游客到乡村旅游期望得到的最主要的核心需求之一,目前国内的农家饭菜呈现出食材新鲜、烹制手法传统简单、用餐环境田园化等特点。

但也存在着产品大多同质化,整体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

(二)创意提升整体品质需系统提升,农家餐厅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定位主题化、管理专业化、菜品特色化、服务品质化”。

每个农家餐厅要有自己研发的特色招牌菜品,这是餐厅运营的核心竞争力,不用太多,但一定要有特色,最成功的就是不但在餐厅吃,还能吸引顾客打包带走。

深度参与体验,可以让顾客在农家餐厅的种植养殖基地里,订养几只溜达鸡、黑毛猪,领养一棵苹果树,认耕一块小菜地,自己动手做个菜,大家一起来烧烤……。

最终要在满足嘴巴品尝纯真自然味道的同时,提供清洁、优雅的用餐环境,温馨、细致的服务以及创意的用餐方式,忠于传统超越传统。

二、住——拙朴野奢乡居(一)概述(1)安全的居住环境;(2)良好的隔音效果;(3)舒适的室内温度、湿度;(4)宽大舒服的床和质地讲究的床上用品;(5)在尽短的时间内洗上热水澡,水量要足够大;(6)良好的通风设施。

(二)创意提升来乡村旅游度假的大多是都市居民,他们长期生活在城市,对于各种宾馆酒店的客房非常熟悉,而到了郊野乡村,他们更希望得到的是一种非都市化的睡眠感受:整体建筑风格要乡村化并自然的融入周边景观,或是石头城堡、或是泥草农舍、或是小木屋、或是青砖灰瓦,一至两层,小体量、庭院式,与都市的高楼大厦有明显的差异,每个小建筑都是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自然质朴的艺术品。

从装饰设计、环境布置、物品摆设、电器配置,到员工服饰、布草消耗品、馈赠小礼品,都应处处体现乡村特色和自然生态、低调奢华的品质感。

休闲农业适于嫁接的十大项目

休闲农业适于嫁接的十大项目

休闲农业适于嫁接的十大项目农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大农业产业的范畴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个行业,从旅游产业角度来看,皆可以作为休闲农业旅游的资源开发依托。

在呈现多层次创意化发展的大农业产业里,究竟农业与旅游该如何混搭,又该如何融合其他产业要素?生态旅游规划设计院总结了农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的十大模式:1、项目一:花卉+婚庆产业=世界爱谷产业依托:花卉种植产业规模要求:100亩至上万亩不等,根据不同规模进行不同设计项目定位:世界爱谷•一生一世走世界客群市场:婚庆主题、花卉观光休闲等150km以内的市场创意内容:花卉产业在旅游开发上一般要与婚庆产业进行结合,打造花卉婚庆产业园区,以各种芳香、观赏和经济花卉种植为底色,形成七彩浪漫童话花海,种植本身可以形成大地景观成为靓丽的风景线。

主要赢利点:花卉种植、销售、鲜切花;花卉深加工、延伸品;婚纱摄影、婚礼举办、婚礼餐厅、婚礼蜜月洞房;花卉养生、保健、美容等。

发展愿景:每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都应该建设一个世界爱谷特色花卉婚庆游憩综合体项目。

2、项目二:苗木+休闲娱乐=美丽中国生态城产业依托:苗木种植产业规模要求:500亩至上万亩不等,根据不同规模进行不同设计项目定位:美丽中国生态城•创意化绿化美化情景样板间客群市场:花卉苗木休闲度假产业创意内容:苗木产业也是在农业旅游规划中经常碰到的资源类型,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苗木产业由于其高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在当下的广大乡村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升级选择,苗木花卉产业本身就具备旅游观赏和开发价值,但是由于规模和数量的增加,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竞争。

在苗木种植的时候可以按照城市、小镇、村庄、公园、道路、庭院的空间绿化美化景观效果进行景观苗木搭配种植展示,形成绿化美化样板间效果,提升苗木产业的销售;在情景化的样板间之中,进一步融入适合儿童、情侣、亲子、运动、游乐的各种旅游项目,形成整合化发展效果。

关于乡村旅游开发的7大模式 29种类型

关于乡村旅游开发的7大模式 29种类型

关于乡村旅游开发的7大模式,29种类型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休闲活动来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➀田园农业游以大田农业为重点,开发欣赏田园风光、观看农业生产活动、品尝和购置绿色食品、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等旅游活动,以达到了解和体验农业的目的。

如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观光园,北京顺义“三高”农业观光园。

➁园林观光游以果林和园林为重点,开发采摘、观景、赏花、踏青、购置果品等旅游活动,让游客观看绿色景观,亲近美好自然。

如四川泸州张坝桂园林。

➂农业科技游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重点,开发观看园区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温室大棚内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使游客增长现代农业知识。

如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园。

➃务农体验游通过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游客接触实际的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特殊的乡土气息。

如广东高要广新农业生态园。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➀农耕文化游利用农耕技艺、农耕用具、农耕节气、农产品加工活动等,开展农业文化旅游。

如新疆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

➁民俗文化游利用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礼仪民俗、节令民俗、游艺民俗等,开展民俗文化游。

如山东日照任家台民俗村。

➂乡土文化游利用民俗歌舞、民间技艺、民间戏剧、民间表演等,开展乡土文化游。

如湖南怀化荆坪古文化村。

➃民族文化游利用民族风俗、民族习惯、民族村落、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族宗教等,开展民族文化游。

如西芷拉萨娘热民俗风情园。

3、农家乐旅游模式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

➀农业观光农家乐利用田园农业生产及农家生活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

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

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

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我国的生态农业模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探索,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模式。

以下是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的续篇,继续介绍我们国家的生态农业发展情况。

1.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是一种基于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模式。

主要采用天然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手段,避免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有机农业注重土地保护和生态平衡,提供了优质的农产品,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环保农业模式环保农业是一种重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农业模式。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农业副产品和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环保农业可以减少土地和水源的污染,并且节约能源。

此外,环保农业模式还注重社会经济效益和农民的可持续发展。

3.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农田生态系统模式是一种基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农业模式。

它通过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优化土地利用,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农田生态系统模式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土壤健康,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农产品的质量。

4.地下水资源利用模式地下水资源利用模式是一种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农业模式。

该模式主要包括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减少用水量和水资源保护等措施。

通过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保护地下水资源。

5.新农村建设模式新农村建设模式是一种综合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模式。

新农村建设模式包括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产业和提供农民社会保障等措施。

这种模式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6.农产品品牌模式农产品品牌模式是一种通过塑造农产品品牌形象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来推动农产品销售的农业模式。

通过建立农产品品牌,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此外,农产品品牌模式还可以加强农民的经济地位和农产品的市场定位。

7.生态旅游农业模式生态旅游农业模式是一种将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农业模式。

通过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农业景观,开展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活动,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

如何发展乡村旅游

如何发展乡村旅游

如何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农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环保、休闲的追求,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旅游方式。

为了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措施和策略。

1. 发展乡村旅游规划首先,为了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制定详细的乡村旅游规划。

这包括确定目标发展区域、规划旅游路线、确定重点发展项目等。

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特点和文化传统,以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 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乡村旅游的核心是自然风光,因此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水源保护、生态修复等方式,保护和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

此外,还可以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3. 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需要丰富乡村旅游产品。

可以开发农家乐、民宿、农业观光等项目,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农村生活。

此外,还可以开展农耕体验、采摘活动等,让游客参与其中,增加互动性和参与感。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这包括道路、交通、餐饮、住宿等方面的设施。

特别是要改善交通状况,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方便游客的到达和出行。

5. 加强宣传推广宣传推广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制作宣传册、旅游手册、旅游地图等宣传材料,向游客介绍当地的特色和旅游资源。

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

6. 建立旅游服务体系为了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需要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

可以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同时,还可以建立旅游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咨询、导游、投诉处理等服务。

7. 加强合作与交流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各方的合作与交流。

可以与周边地区、旅行社、景区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此外,还可以举办乡村旅游交流会议、展览等活动,促进经验的交流和资源的共享。

总结起来,要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制定规划、保护环境、丰富产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推广、建立旅游服务体系以及加强合作与交流。

乡村旅游开发的7种模式

乡村旅游开发的7种模式

乡村旅游开发的7种模式1.农家乐模式:农家乐是指将农村的农业生产与农民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为游客提供农村风味的餐饮、住宿和娱乐等服务。

该模式在农村地区非常常见,对于农民来说可以通过提供农家餐、农家乐住宿等方式增加收入,同时也能够让游客亲近农村生活,感受农民文化。

2.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乡村地区常常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直销中心或者农产品展示销售点等方式,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游客,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推动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也能够让游客购买到新鲜的农产品。

3.观光农业模式:观光农业是指在农村地区建立景区、园区,将农业生产与旅游业相结合,提供观光、体验、娱乐等服务。

观光农业可以包括果园、蔬菜园的观光采摘,农田体验,农产品加工等,旨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农村生活,同时也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

4.休闲度假模式:乡村地区通常拥有清新的空气、美丽的自然风光,可以通过建设度假村、旅游度假农庄等方式,提供休闲度假服务。

这种模式适合追求休闲健康的城市居民,他们可以在乡村度过一个悠闲的假期,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乡村的宁静。

5.农民合作社模式:农民合作社是指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组织,在该组织内部共同经营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业务,并共享利润。

乡村旅游可以通过建立与农民合作社的合作关系,将旅游业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农民的增收。

比如可以与农民合作生产农产品,或者向农民合作社购买农产品,再进行销售等。

6.农业观光模式:农业观光是指将农业生产过程和农村风光作为景点进行观赏。

可以通过在农田、农庄、农产品加工厂等地提供参观、观赏的服务,让游客了解农村生产的细节,感受农村的美丽和独特魅力。

7.乡村文化挖掘模式:乡村地区常常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可以通过挖掘和保护乡村的历史文化,建立乡村文化景区或者农耕文化村等,让游客了解和体验乡村的传统文化。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保护乡村的历史文化,同时也能够增加农民和地方经济的收入。

乡村旅游市场开发和营销策略(doc 7页)

乡村旅游市场开发和营销策略(doc 7页)

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策略浅析摘要:乡村旅游起源于19 世纪中期的欧洲,在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城市化、技术化、消费化、生态化的时代背景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旅游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探讨了六种不同类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开发及具体营销策略。

关键词:乡村旅游;市场开发;营销策略一、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趋势11 乡村旅游的兴起乡村旅游(Agritourism) ,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这里的农业是指以狭义的农业为主体,包括林业、牧业等产业的广义农业。

乡村旅游起源于19 世纪中期的欧洲。

我国的乡村旅游是二十世纪80 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

著名风景名胜区的边缘地区、城市郊区和老少边贫地区一起构成了我国乡村旅游目的地分布的三大主要区域。

21 乡村旅游的特点(1) 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旅游业的淡旺季季节差异问题。

可以在淡季时以农业生产为主,旺季时转为以旅游接待服务为主。

运作重心随着旅游淡、旺季的转换而在两种产业之间交换,从而克服了传统旅游业的季节差异问题,使人、财、物等各项资源得到更充分、适当的利用。

(2) 区位条件对于乡村旅游产品的形成和内容的确定具有极大的影响,乡村旅游的地域分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依托具有良好旅游客源基础的市场型城市,另一种是依托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风景名胜区。

(3)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旅游经营和旅游消费模式。

旅游经营者与旅游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是融合的,旅游者同时也是旅游产品的投资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消费者的利益通过资本链条被统一了起来。

3 、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走生态化、文化化的发展道路既是乡村旅游本质的体现,也是世界旅游业发展大势之所趋。

波兰、匈牙利的乡村旅游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与他们充分发挥了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在旅游中的重要吸引作用是分不开的。

切实发挥乡村振兴典型引领作用——山东省推出首批七种乡村振兴可复制可推广典型经验

切实发挥乡村振兴典型引领作用——山东省推出首批七种乡村振兴可复制可推广典型经验

编辑:郑勇********************乡村振兴切实发挥乡村振兴典型引领作用文/ 大众日报融媒传播有限公司 王础一年多来,山东全省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坚决扛起农业大省责任,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着力推动“五个振兴”落实落地,探索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乡村振兴经验做法。

为切实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山东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先期总结了7种做法,分别是:土地政策撬动、龙头企业助推、园区片区综合治理整体开发、美丽乡村拉动、人才返乡下乡创新创业带动、基层党建引领、“三区”共建全域推进等。

这7种做法既有过去创造的农村改革发展经验的再创新再提升,又有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现的新典型新经验,具有复制推广价值。

一、利用土地政策撬动乡村振兴的做法主要是指利用城乡建设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充分挖掘农村建设用地、宅基地复垦整理的耕地和其他农用地的潜能,并将土地增值收益用于支持乡村振兴,既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又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促进了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为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如菏泽市的曹县、单县,德州市的平原、陵城,聊城市的阳谷、茌平,滨州市的阳信、邹平等,在这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典型经验。

利用土地政策的做法,适合在土地较多、村庄规模较小、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平原地区、沿黄滩区推广,可结合扶贫异地搬迁政策统筹推进。

二、龙头企业回乡投资,助推乡村振兴的做法山东省是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龙头企业数量多、实力强,在这方面的典型经验很多,也比较成熟,具有先发优势,如新希望六合集团在全省7个市打造的聚落式种养基地和特色小镇、泰安泰茶公司的“良——山东省推出首批七种乡村振兴可复制可推广典型经验45第10月 上半月刊心谷”、聊城凤祥集团建设的“春晓田园”、诸城得利斯集团建设的特色小镇等。

这些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民,推动农业产业化经验丰富、带动能力强,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旅游开发的7种模式
乡村旅游开发的7种模式提要: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
乡村旅游开发的7种模式
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休闲活动来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田园农业游以大田农业为重点,开发欣赏田园风光、观看农业生产活动、品尝和购置绿色食品、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等旅游活动,以达到了解和体验农业的目的。

如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观光园,北京顺义“三高”农业观光园。

*园林观光游以果林和园林为重点,开发采摘、观景、赏花、踏青、购置果品等旅游活动,让游客观看绿色景观,亲近美好自然。

如四川泸州张坝桂园林。

*农业科技游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重点,开发观看园区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温室大棚内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使游客增长现代农业知识。

如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园。

*务农体验游通过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游客接触实际的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特殊的乡土气息。

如广
东高要广新农业生态园。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农耕文化游利用农耕技艺、农耕用具、农耕节气、农产品加工活动等,开展农业文化旅游。

如新疆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

*民俗文化游利用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礼仪民俗、节令民俗、游艺民俗等,开展民俗文化游。

如山东日照任家台民俗村。

*乡土文化游利用民俗歌舞、民间技艺、民间戏剧、民间表演等,开展乡土文化游。

如湖南怀化荆坪古文化村。

*民族文化游利用民族风俗、民族习惯、民族村落、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族宗教等,开展民族文化游。

如西芷拉萨娘热民俗风情园。

3、农家乐旅游模式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

*农业观光农家乐利用田园农业生产及农家生活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

如四川成都龙泉驿红砂村农家乐、湖南益阳花乡农家乐。

*民俗文化农家乐利用当地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娱乐、休闲。

如贵州郎德上塞的民俗风情农家乐。

*民居型农家乐利用当地古村落和民居住宅,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如广西阳朔特色民居农家乐。

*休闲娱乐农家乐以优美的环境、齐全的设施,舒适的服务,为游客提供吃、住、玩等旅游活动。

如四川成都碑县农科村农家乐。

*食宿接待农家乐以舒适、卫生、安全的居住环境和可口的特色食品,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旅游。

如江西景德镇的农家旅馆、四川成都乡林酒店。

*农事参与农家乐以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工艺技术,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旅游。

4、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

*古民居和古宅院游大多数是利用明、清两代村镇建筑来发展观光旅游。

如山西王家大院和乔家大院、福建闽南土楼。

*民族村寨游利用民族特色的村寨发展观光旅游,如云南瑞丽傣族自然村、红河哈尼族民俗村。

*古镇建筑游利用古镇房屋建筑、民居、街道、店铺、古寺庙、园林来发展观光旅游,如山西平遥、云南丽江、浙江南浔、安徽徽州镇。

*新村风貌游利用现代农村建筑、民居庭院、街道格局、村庄绿化、工农企业来发展观光旅游。

如北京韩村河、江苏华西村、河南南街。

5、休闲度假旅游模式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
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

*休闲度假村以山水、森林、温泉为依托,以齐全、高档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旅游。

如广东梅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休闲农庄以优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田园景观、丰富的农业产品、优惠的餐饮和住宿,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旅游。

如湖北武汉谦森岛庄园。

*乡村酒店以餐饮、住宿为主,配合周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休闲旅游。

如四川郫县友爱镇农科村乡村酒店。

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

*农业科技教育基地是在农业科研基地的基础上,利用科研设施作景点,以高新农业技术为教材,向农业工作者和中、小学生进农业技术教育,形成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科研教育为一体的新型科教农业园。

如北京昌平区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园、陕西杨凌全国农业科技农业观光园。

*观光休闲教育农业园利用当地农业园区的资源环境,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优质农产品等,开展农业观光、参与体验、DIy 教育活动。

如广东高明蔼雯教育农庄。

*少儿教育农业基地利用当地农业种植、畜牧、饲养、农耕文化、农业技术等,让中、小学生参与休闲农业活动,接受农业技术知识的教育。

*农业博览园利用当地农业技术、农业生产过程、农业产品、农业文化进行展示,让游客参观。

如沈阳市农业博览园、山东寿光生态农业博览园。

7、回归自然旅游模式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山水、绿色森林、静荡的湖水,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