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转化与转导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课件第二节 细菌基因转移的方式

微生物学课件第二节  细菌基因转移的方式
二十世纪生物科学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大事件,推动了 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并带动了生物技术产业的兴起。
微生物在基因工程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中起着 不可替代的作用!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
1. 基因分离: a)分别提取供体DNA和载体DNA b)用专一性很强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供体和载体DNA
Hfr菌株内的F因子因不正常切割而脱离染色体时, 形成游离的但携带一小段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 特称为F′因子。
F′×F-与F+×F-的不同:给体的
部分染色体基因随F′一起转入受体细胞
a)与染色体发生重组; b)继续存在于F′因子上,
形成一种部分二倍体;
二 细菌的转导(transduction)
由噬菌体介导的细菌细胞间进行遗传交换的一种方式: 一个细胞的DNA通过病毒载体的感染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
能将一个细菌宿主的部分染色体或质粒DNA 带到另一个细菌的噬菌体称为转导噬菌体
细菌转导的二种类型:
普遍性转导 局限性转导
1 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 transduction)
噬菌体可以转导给体细菌染色体的任何部分到
受体细胞中的转导过程
1951年,Joshua Lederberg和Norton Zinder为了证实大肠杆菌以外 的其它菌种是否也存在接合作用,用二株具不同的多重营养缺陷型 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类似的实验:
抗生素筛选
G ene cloning and E xpression using Plasm id pB R 322
DNA聚合酶
能够把脱氧核糖核苷酸连续地加到双链DNA分子引物链的 3’-OH 末端,催化核苷酸的聚合作用,而不发生从引物模板上 解离的情况.

细菌的基因转移及耐药机制

细菌的基因转移及耐药机制

细菌的基因转移及耐药机制细菌是一类极小的微生物体,但是它们具有极强的适应性,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繁殖,某些细菌还具有耐药性,这给人类的医学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耐药性是如何产生的,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基因转移。

下面我们将详细解释这个机制。

一、细菌的基因转移是如何进行的?细菌的基因转移主要有三种方式:转化、转导和共轭。

转化是指细菌通过吞噬周围的广谱DNA,使其内部具备这些外来DNA 所编码的特殊性质。

转导是指细菌通过病毒介导的基因传递,使其携带的质粒内部具备所需要的耐药基因。

而共轭则是细菌通过质粒介导的基因传递,使其内部具备所需要的耐药基因。

细菌的基因转移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叫做转位子重组。

这是细菌通过导入转位子,在本身的基因组内自由重组,使其内部的基因分布发生变化。

二、细菌的基因转移能够带来什么变化?细菌的基因转移极大的丰富了微生物的基因库,使其在不同生长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殊性质。

耐药菌就是基于这样的基因转移,其抗菌药物的耐受性也由此而来。

不仅如此,在菌落的形成上,细菌的基因转移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细菌菌落的形成,需要集合不同的细菌以形成一个微生物的集合体。

三、细菌基因转移的耐药机制是什么?随着人类对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一些细菌在抗菌药物压力下逐渐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称为耐药现象。

细菌的基因转移是耐药机制的主要形式,这导致一些细菌暴露在抗菌药物的环境中,也不能被杀死。

除此之外,一些细菌在特殊的环境下,还可以通过获得新的基因,来实现更全面的耐药特性。

比如肺炎球菌现在已经出现了新的耐药性,曾经有效的抗菌药物现在在对抗这种新肺炎球菌时,已经失去了有效的作用。

细菌的基因转移和耐药机制,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探索,寻找和开发新的抗菌药物,以保障公共卫生的安全。

10细菌和病毒的遗传-性导、转导

10细菌和病毒的遗传-性导、转导


如果研究三因子转导(three-factor transduction),只需分析一个实 验的结果就可以推出三个基因的次序。
普遍性转导

例如:供体基因型a+b+c+,受体的基因型为a- b- c- 。 供体用P1噬菌体感染,P1的后代再用来感染受体细胞,
然后把受体细胞接种在选择培养基上。

如果通过中断杂交已知三个基因中的一个如a不在中 间,就可对a+进行选择,即在对a+进行选择的选择培 养基上,把可以生长的a+细胞选出来。然后,再把被 选择的受体细胞重复接种在其他对b+或c+进行选择的 选择培养基上,检查a+细胞是否同时具有b+和c+。
突变子和重组子都是一个核苷酸对或者碱基对(bp)。所
以基因内每个碱基均可能发生突变,任意两个碱基间均能 发生交换重组
噬菌体突变型的互补试验
属于同一基因(功能单位)还是两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呢
p59
对于两个独立起源的、表型相似的隐性突变,如何判定是 在二倍体生物中,可以建立双突变杂合体。双突变体杂合 体有两种形式:顺式(cis)和反式(trans)
普遍性转导
最少的一类转导体应当代表最难于转导的情况,
这种转导体是同时发生交换次数最多的一类。
这种转导子的基因排列应为两边是供体基因,而
中间为受体基因。
假定由实验得到的最少的转导体类别为a+b+c- ,
那么就可以确定,这三个基因的正确次序应当是 acb或bca,而不是abc。
普遍性转导

如λ的DNA,既可以以自主的状态存在,也可以整合在细菌染色 体中。这种有两种状态的遗传因子叫做附加体(episome)。

(环境微生物技术)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

(环境微生物技术)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
化学诱变剂
置换诱变剂
化学诱变剂
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 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
移码诱变剂
物理诱变剂
紫外线 X射线等
自发突变机制
DNA复制过程中的差错 微生物自身产生的代谢产物为诱变物质 环境对微生物的诱变作用
DNA修复与突变
光复活作用 切补修复(暗修复作用) 重组修复 “SOS”修复 DNA聚合酶的校正作用
噬菌体可以转导供体染色体的任何部分到受体细胞中的转导过程
(1) 意外的发现
1951年,Joshua Lederberg和Norton Zinder为了证实大肠杆菌以外 的其它菌种是否也存在接合作用,用二株具不同的多重营养缺陷型 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类似的实验:
用“U”型管进行同样的实验时,在给体和受体细 胞不接触的情况下,同样出现原养型细菌!
不是由细菌自身的基因所控制;
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处理受体细胞,使其人为地处于一 种可以摄取外源DNA的“人工感受态”。
用CaCl2处理细胞,电穿孔等是常用的人工转化手段。 质粒的转化效率高;
转染(transfection):
噬菌体DNA被感受态细胞摄取并产生有活性的病毒颗粒
特点: 提纯的噬菌体DNA以转化的(而非感染)途径进入细胞 并表达后产生完整的病毒颗粒。
定义:同源或异源的游离DNA分子(质粒和染色体DNA)被自然
或人工感受态细胞摄取,并得到表达的水平方向的基因转移过程
感受态细胞:具有摄取外源DNA能力的细胞
(competent cell)
自然遗传转化(natural genetic transformation)
人工转化(artificial transformation)
特点: 负选择标记

细菌遗传物质的转移有哪些方式

细菌遗传物质的转移有哪些方式

龙源期刊网 细菌遗传物质的转移有哪些方式作者:郑娟娟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7期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菌遗传物质过程中的转移方式大致有三种,分别是转化,接合和转导,三种方式对DNA的相互作用是区分他们的主要指标。

一、细菌遗传物质的转化过程:在自然界中,细菌的转化过程都是能依靠自身的特定功能来实现自我调节和完成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细菌也不止一种生理形态,而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形态有Photo-energy inorganic autotrophic type(光能无机自养型), chemical-energy inorganic autotrophic type, heterotrophic type(化学能无机自养型), methyl-nutritional type (甲基营养型)等,除了不同的生理形态对细菌遗传物质的转化方式引起差异外,还有其他外部自然或非自然因素对其转化过程也会产生有差异的影响。

如果细菌的状态为能够被外界环境所影响时,此时,细菌的就能够向外界产生电离反应。

又或者受到氯化钙等其他化学物理刺激,而对DNA吸收或者改变其目前的状态。

这种细菌的状态被称为细菌的感受态。

有些细菌自诞生的时候就处于感受态的环境中,而有一些则需要外界的特殊刺激才能转变为感受态,这也把细菌的感受态分成了自然感受态和人工感受态两种。

不同种类的细菌实现感受态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例如本身就可以实现感受态转变也就是自然感受态的细菌代表有枯草芽孢杆菌,而需要通过人工干扰才能实现感受态的细菌典型代表是大肠杆菌,一种在生活中尤其常见的细菌。

细菌遗传物质转化方式的不同还取决于对外部环境的反应,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大部分细菌都是来源于土壤之中,因此土壤的干湿程度,酸碱差异,营养成分的比例等因素也会影响细菌遗传物质转化过程的快慢,吸收DNA的快慢以及细胞与DNA相互作用的效率状况。

根据对不同环境下细菌转化速率的观察,可以得知,在淤泥中,细菌转化效率和吸收释放DNA的速度比在其在沃土中的速度更快,在酸性土壤中的转化效率比在碱性土壤中的效率高,再通过观察,发现土壤中的含水量在30%-40%左右时转化效率最高。

细菌抗药性机制

细菌抗药性机制

细菌抗药性机制细菌抗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从而不再对某些药物产生疗效。

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使得治疗感染疾病变得更加困难,甚至变得无效。

细菌抗药性的机制是多样的,包括基因突变、水平基因转移和生物膜形成等多种因素。

本文将深入探讨细菌抗药性的机制以及当前的应对策略。

一、基因突变机制基因突变是细菌抗药性发展中的关键机制之一。

细菌的基因组中存在着一些关键基因,这些基因编码了药物的靶标或者调控药物进入细菌内部的通道。

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时,药物就无法正常作用于细菌,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基因突变机制通常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只有那些具有突变基因的细菌才能在抗生素环境下生存下来。

二、水平基因转移机制水平基因转移是一种细菌之间的基因交换方式,可以使得一种抗药性基因在不同的细菌之间传播。

这种机制使得细菌可以迅速获得抗药性基因,从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具体来说,水平基因转移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实现:转化、转导和共轭。

转化是指细菌通过吸收自由DNA片段来获取新的基因,转导是指利用细菌噬菌体传播基因,而共轭则是指细菌通过质粒的传递进行基因交换。

这些机制使得细菌耐药基因的传播变得非常迅速和广泛。

三、生物膜形成机制生物膜是细菌表面形成的一种黏稠物质,可以保护细菌免受外部环境的伤害,包括抗生素的侵袭。

细菌通过形成生物膜,可以减缓药物的渗透速度,从而降低药物的有效浓度,使得细菌对抗生素具有更高的耐受性。

此外,生物膜还为细菌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使得细菌能够更好地与其他细菌进行基因交换,从而增加了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

针对细菌抗药性的机制,科学家和医生们不断努力寻找解决方案。

其中,以下策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1.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遵循抗生素使用的指导原则,减少细菌暴露于抗生素的机会,减缓细菌抗药性的发展。

2. 开发新型抗生素:持续投入科研力量,开发新型抗生素,以应对细菌抗药性的挑战。

通过合理的药物设计和创新的抗生素目标,可以增加抗生素的疗效并减少细菌产生抗药性的机会。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 -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 -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遗传(heredity):使微生物的性状保持相对稳定,子代与亲代生物学的性状基本相同,且代代相传。

●变异(variation):在一定条件下,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的差异,有利于物种的进化。

●基因型(genotype):细菌的遗传物质。

●表型(phenotype):基因表现出的各种性状。

●遗传性变异:是细菌的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故又称基因型变异。

常发生于个别的细菌,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变异发生后是不可逆的,产生的新性状可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非遗传性变异: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下产生的变异,其基因结构未改变,称为表型变异。

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凡在此环境因素作用下的所有细菌都出现变异,而且当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去除后,变异的性状又可复原,表型变异不能遗传。

第一节细菌的遗传物质●DNA的结构与功能:结构——两条互相平行而方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功能——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复制——半保留复制特点——复制中易发生错误—基因突变蛋白合成——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DNA-RNA-蛋白质)●基因与基因的转录结构基因——编码结构蛋白质基因结构非结构基因——编码功能蛋白质基因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第二节细菌的遗传与变异一、染色体(chromosome)①一条环状双螺旋DNA长链,按一定构型反复回旋形成松散的网状结构;②缺乏组蛋白,无核膜包裹;③约含有5000个基因;二、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是闭合环状的双链DNA。

1、质粒的特征:①质粒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

②质粒DNA所编码的基因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

③质粒可自行丢失与消除。

④质粒的转移性。

⑤质粒可分为相容性与不相容性两种。

2、质粒的分类(1)根据质粒能否通过细菌的接合作用进行传递①接合性质粒②非接合性质粒(2)根据质粒在细菌内拷贝数多少①严紧型质粒②松弛型质粒(3)根据相容性①相容性——几种质粒同时共存于同一菌体内②不相容性——不能同时共存*可借此对质粒进行分组、分群。

转染转导转化名词解释

转染转导转化名词解释

转染转导转化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转染、转导和转化这三个词吗?这可都是生物学里很重
要的概念呢!咱先来说说转染吧。

转染呢,就好比是给细胞送个特别
的“包裹”。

比如说,你想把一段特定的基因送到细胞里面去,让它发
挥作用,这就是转染啦!就像你给好朋友送个精心准备的礼物一样,
只不过这个礼物是基因。

你能想象得到细胞收到这个“基因礼物”后的
反应吗?
然后呢,是转导。

转导就像是一个“基因快递员”在工作!比如说病毒,它可以把基因从一个细胞带到另一个细胞里去,这就是转导呀!
这不就像是快递员把包裹送到你手里一样嘛。

哎呀,要是没有这个“基
因快递员”,很多基因的传递可就没那么容易啦!
再来说说转化。

转化就像是细胞经历了一次神奇的“变身”。

比如说,细菌从周围环境中摄取了外源 DNA 并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这就是
转化啦!就好像一个人突然学会了一种新技能,变得不一样了呢!
转染、转导和转化,它们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在生物学的世界里有
着重要的地位呀!它们就像是生物世界里的魔法,让各种奇妙的事情
得以发生。

难道你不觉得它们超级有趣、超级神奇吗?它们让我们看
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和
探索。

所以呀,可别小瞧了这三个词,它们背后可有着大大的学问呢!我觉得这三个概念真的是生物学里闪闪发光的存在,让我们能更好地
理解生命的奥秘!。

细菌的基因重组方式

细菌的基因重组方式

细菌的基因重组方式
细菌的基因重组方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
1.转化:指细菌通过细胞膜摄取周围环境中的DNA体段,并通过重组将其整合到
自身染色体中的过程。

2.接合:指DNA从活的供体细胞转移至受体细胞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供体自
身的DNA在相应位点单链断开,以断开处作为起点向受体细胞转移。

转移进去的单链DNA在受体中复制,当接合中断后,形成的供体DNA以双链形式与受体的染色体DNA 进行同源联会,最后供体DNA的一条单链组合到受体的染色体DNA,形成一段异源双链区。

3.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

4.原生质体融合:细菌基因重组的另一种方式。

这些过程都涉及到细菌从外源取得DNA,发生基因重组合,引起原有基因的改变而导致的变异,称为基因转移。

这些基因重组方式在细菌进化和适应环境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转化、转导、接合、溶原性转换、原生质体融合的概念

转化、转导、接合、溶原性转换、原生质体融合的概念

(2)转导转导是指温和噬菌体介导的遗传物质从供体菌向受体菌的转移,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无性菌毛菌获得非结合性耐药因子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

(3)接合接合是指细菌通过质粒介导和性菌毛连接沟通的细胞间接触,将遗传物质(质粒或染色体)从供体菌转入受体菌。

性菌毛是F质粒表达的中空管状结构。

(4)溶原性转换溶原性转换是指侵入细菌的噬菌体在溶原期,以前噬菌体形式与细菌的染色体发生重组,导致细菌的基因发生改变。

溶原性细菌可因之而获得新的特性,如白喉杆菌、产气荚膜杆菌和肉毒杆菌分别可因溶原性转换而分别成为可产生白喉毒素、α毒素和肉毒素的有毒株。

(5)原生质体融合失去细胞壁的原生质体可彼此融合,其染色体之间可发生基因的交换和重组,获得多种不同表型的重组融合体。

菌群水平基因转移

菌群水平基因转移

菌群水平基因转移引言:菌群水平基因转移是指在菌群中,基因在不同微生物之间进行水平转移的现象。

这种转移方式可以使得菌群中的不同微生物之间进行基因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从而对菌群的生态功能和适应性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菌群水平基因转移的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菌群水平基因转移的机制菌群水平基因转移主要通过三种机制实现:转化、转导和共轭。

转化是指细菌通过摄取周围环境中的裸露DNA,将其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

转导是指细菌通过噬菌体等媒介,将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

共轭是指细菌通过质粒等载体,在细胞间进行直接的基因传递。

这三种机制在菌群中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基因的水平转移。

二、菌群水平基因转移的影响因素1. 进化压力:菌群水平基因转移可以在菌群中引入新的基因变异,从而增加了菌群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进化压力是促使基因转移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外源DNA的存在:外源DNA的存在可以为菌群提供额外的基因资源,并激发基因转移的发生。

例如,环境中的抗生素等选择性压力可以促使菌群中的抗药基因传递。

3. 菌群结构:菌群的结构和组成对基因转移的频率和效率有重要影响。

菌群中不同菌种的相对丰度和密度、生态位的竞争关系等因素都可以影响基因转移的发生。

三、菌群水平基因转移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1. 基因工程:菌群水平基因转移可以被应用于基因工程领域,用于向目标微生物中导入外源基因。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生产重要药物、酶和其他有用的化合物。

2. 生物修复:菌群水平基因转移可以用于改良菌群的代谢能力,使其具备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从而用于土壤和水体的生物修复。

3. 抗生素研究:菌群水平基因转移是细菌抗药性形成和传播的重要机制。

研究菌群水平基因转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机制,为抗生素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四、菌群水平基因转移在医学领域的应用1. 肠道微生物组调控:菌群水平基因转移可以影响肠道微生物组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对宿主的健康状况产生重要影响。

[整理版]接合、转化、转染、转导的差别

[整理版]接合、转化、转染、转导的差别

接合、转化、转染、转导的区别转化,转导,转染的区别是什么--------------------------------------------------------------------------------转化(transformation)指将质粒或其他外源DNA导入处于感受态的宿主细胞,并使其获得新的表型的过程。

转染(transfection)采用与质粒DNA转化受体细胞相似的方法,即宿主菌先经过CaCl2,电穿孔等处理成感受态细菌,再将重组噬菌体DNA直接导入受体细胞,进入感受态细菌的噬菌体DNA可以同样复制和繁殖,这种方式称为转染。

转染是转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转导Transduction 是指通过病毒将一个宿主的DNA转移到另一个宿主的细胞中而引起的基因重组现象。

如果供体DNA未与受体DNA发生重组则称此转导过程为流产转导.1、Conjugation 中文翻译为“结合”Conjugation is the mechanism by which genetic material is transferred between two bacterial cells by plasmids. A cell containing a conjugativeplasmid(F+,fertility+)forms a mating pair with a cell that does not contain a conjugative-plasmid(F-)by means of an F-pilus on the surface of the cell.The pilus contracts,pulling the two cells into contact, and the conjugative plasmids(typified by the F plasmid of E.coli )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plasmid-containing cell, the donor, to the recipient(in some cases,pieces of chromosomal DNA is also transfered to the recipient). The tra genes, carried on the F plasmid, contain all the information for the conjugative process.《Instant notes in Microbiology》p125说明:Conjugation 发生在原核生物,这个定义里面的关键是“ The pilus contracts,pulling the two cells into contact”这种细胞间的直接接触。

微生物遗传操作系统

微生物遗传操作系统

Retrotransposition: The element makes an RNA copy of itself which is reversed reversed-transcribed transcribed into a DNA copy which is then inserted (cDNA).
抗生素抗性基因
Transposase
tnpA
3 EZ::Tn transposome 3. 转座体技术
EPICENTRE Technologies
Tn5 转座机理
Transposome
Synaptic complexes are formed after Tnp binds to the ends and then di dimerizes i forming f i both b th T Tnp–Tnp T and d trans Tnp–DNA contacts.
Conservative transposition
剪-贴型/保守转座
?
• Cut and Paste transposition: p The element itself moves from the donor site into the target site
• Tn5, T 5 Tn10 T 10
促融合剂:
PEG(polyethylene (p y y g glycol) y ) 聚乙二醇(PEG)能有效地促进原生质体融合。 动物细胞融合:仙台病毒、羟基磷灰石、PEG PEG对细胞尤其是原生质体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因此作用的时 间一般不宜过长。微生物的原生质体只需要与PEG接触5分钟, 就应尽快加入缓冲液进行稀释。
转化、转导与接合转移

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分析

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分析

中断杂交实验与重组作图
致育基因 配对区
原点
致育基因
F因子在细菌染色体上有很多插入位点,并且插入的取向不同 一个F+品系可以产生很多Hfr品系
几个Hfr菌株的线性连锁群的产生
Hfr H菌株的基因转移顺序 thr pro lac pur gal his gly thi Hfr 1菌株的基因转移顺序 thr thi gly his gal pur lac pro
三、重组作图
Hfr lac+ade+ ×F- lac-ade- ;转移顺序: 先 lac, 后ade.
Hfr lac+ ade+ 无交
F- lac- ade-

Hfr lac+ ade+
外部
F- lac- ade-
交换
Hfr lac+ ade+ 之间
F- lac- ade-
交换
F- lac- ade-
3、抗性突变型:细菌由于某基因的突变而对某些噬 菌体或抗菌素产生抗性。
如:抗药突变型: 抗链霉素突变型:Strr,(野生型Strs) 抗青霉素突变型:Penr,(野生型Pens )
❖ 抗phage突变型: 抗T1-phage突变型:Tonr,(野生型Tons )
❖ 细菌接合现象的发现 ❖ F因子及其转移 ❖ 细菌重组的特点
❖ 外源DNA的进入,除受体部位外,还必须有 酶或蛋白质分子,以及能量等的协同作用。 外源DNA只有在酶促旺盛的受体部位进入。
转化与转导作图
感受态细胞与感受态因子
❖ 感受态细胞:这种能接受外源DNA分子并被 转化的细菌细胞。
❖ 感受态因子:促进转化作用的酶或蛋白质的 分子。
感受态细胞

遗传学复习要点

遗传学复习要点

遗传学复习要点0.细菌的遗传分析F因子将供体细胞的基因导入受体,形成部分二倍体的过程叫性导或F-导。

F 因子整合进细菌染色体→[Hfr] → F’→与F-接合→ 产生部分二倍体。

F’和λd颗粒不同,它加进了细菌的基因,并不减少本身的基因。

F’因子也没有蛋白质外壳包装的问题,所以长度不为包装所限制。

细菌的转化和转导作图:转化:没有噬菌体作介导,由DNA直接转入受体细胞的过程,称为转化。

细菌的转导与作图转导:以病毒作为载体把遗传信息从一个细菌细胞传到另一个细菌细胞。

转导分为一般性和特殊性转导转导病毒产生的频率非常低。

由于噬菌体外壳蛋白决定噬菌体附着细胞表面的能力,因此,这种噬菌体颗粒仍然具有侵染性。

它感染细菌细胞,并将其内含物-细菌的DNA片断注入其中。

进入的DNA片段可以和寄主细胞DNA发生重组,形成遗传结构发生重组的细菌细胞-转导体。

②共转导频率与图距的关系式1966年,T.T Wu (Harvard University)得到了一个共转导频率与从接合实验中得到的图距相连系的数学表达式:(4)局限性(特异性)转导与作图由温和噬菌体进行的转导叫做局限性转导(specialized transduction)。

该噬菌体DNA整合进细菌染色体中时,都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所以只转移细菌染色体的特定部分。

细菌同源重组的特点细菌的转化、接合和转导重组都是同源重组。

细菌中的重组发生在一个完整的环状双螺旋DNA分子与一个单链或双链DNA分子片段之间,而且没有相对应的(相反的)重组子。

重组发生在单链DNA片段和完整的双链DNA之间,且供体单链与受体DNA之间结合形成一段异源双链区,最后结果取决于错配修复。

无重组发生:校正切除的是异源双链区中的属原供体单链的核苷酸。

若无修复校正作用,则该细菌分裂后产生两个细胞,一个是受体的基因型,另一个是重组体的基因型。

高效率标记:有些遗传标记在转化中很少发生校正作用,或校正切除几乎总是在受体DNA上,因此转化频率较高,这类遗传标记称为~。

转染转化转导名词解释

转染转化转导名词解释

转染转化转导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转染、转化和转导这几个词儿哈!
转染呢,就好比是给细胞送个特别的“包裹”。

比如说,你想给细胞送个新基因进去,让它有点新变化,这就是转染啦!就像你给朋友送个惊喜礼物一样,细胞收到这个基因“礼物”后,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表现哟!比如在实验室里,科学家们经常用这个办法来研究细胞的各种反应呢。

转化呢,就像是细胞来了个大变身!细胞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啦。

就好像灰姑娘穿上水晶鞋变成公主一样神奇!比如有些细菌,能从不能利用某种物质,突然变得能利用了,这就是发生了转化呀!
转导呢,这可有意思了,就像是个基因的“快递员”在工作。

病毒把一个细胞的基因带到另一个细胞里去,这过程就是转导啦!好比你让快递小哥帮你把东西送给别人,病毒就充当了这个“快递小哥”的角色呢!
咱再仔细想想,转染是人为地把东西送进细胞,转化是细胞自己的大变化,转导是靠病毒来帮忙传递基因。

它们是不是都很特别呀!
那它们有啥用处呢?转染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基因功能,转化能让我们了解细胞的特性变化,转导则在基因治疗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呢!
总之,转染、转化和转导,这三个词可都是细胞世界里非常重要的概念呀!它们就像细胞世界的三把钥匙,能打开好多神奇的大门呢!咱可得好好记住它们,好好理解它们的意义呀!。

细菌接合作用

细菌接合作用

细菌的接合作用是指两个细菌细胞之间进行接触并交换遗传物质的生物学现象。

接合作用通常发生在细菌细胞之间,通过细胞间连接的结构(如毛或鞭毛)进行物质交换。

接合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 转化:在细菌接合作用中,一种细菌细胞取得另一种细菌细胞的裸露DNA片段,并将其整合到自身的染色体中。

这种遗传物质的水平转移使得接受DNA的细菌获得新的遗传特征。

2. 转导:转导是细菌间利用噬菌体(细菌病毒)作为载体进行基因传递的过程。

在转导过程中,细菌感染了携带外源DNA的噬菌体,当这些噬菌体感染其他细菌时,它们会释放携带的外源DNA,从而实现遗传物质的传递。

3. 共生质粒传递:许多细菌含有质粒,这些质粒带有特定的基因,例如耐药性基因等。

在接合作用中,细菌可以通过连接结构直接将质粒传递给其他细菌,从而传递特定的基因,影响受体细菌的性状。

细菌的接合作用是细菌种群中重要的遗传交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细菌可以获取新的适应性特征,增加其生存竞争力。

在临床上,细菌接合作用也是细菌耐药性等问题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对细菌接合作用的研究对于理解细菌遗传变异、耐药性传播、环境适应等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是指细菌之间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将DNA片段从一个细菌传递到另一个细菌,从而实现基因的交流和组合。

这种方式可以使细菌获得新的基因,从而具备新的功能或适应新的环境。

细菌基因转移主要有三种方式:转化、转导和共轭。

转化是指细菌通过吸收自由DNA片段的方式获得新的基因。

在自然环境中,细菌的DNA片段可以由其他细菌释放出来,被周围的细菌吸收并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

转导是指细菌通过细菌噬菌体感染的方式获得新的基因。

噬菌体是一种能够感染细菌并将自己的基因组整合到细菌基因组中的病毒。

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它会释放出自己的基因组,并将其中的一部分整合到细菌的基因组中。

共轭是指细菌通过细菌质粒的方式获得新的基因。

细菌质粒是一种可以自主复制和传递的小型DNA分子,它可以在细菌之间进行传递,从而使细菌获得新的基因。

细菌基因重组是指细菌通过DNA重组的方式获得新的基因组合。

在细菌基因组中,存在着大量的DNA片段,这些片段可以通过重组的方式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同一个细菌基因组中的不同位置,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细菌基因组之间。

基因重组的发生需要一系列的酶和蛋白质参与,这些酶和蛋白质能够识别并切割DNA分子,从而使DNA片段重新组合。

基因重组的结果是产生新的DNA序列,从而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在细菌世界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种方式,细菌可以获得新的基因,从而具备新的功能或适应新的环境。

例如,某些细菌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获得抗生素抗性基因,从而在抗生素环境中存活下来。

此外,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也是细菌进化和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手段。

细菌通过基因转移和重组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新的基因,从而适应新的环境。

然而,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细菌通过基因转移和重组获得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可能会传递给其他细菌,从而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扩散。

转化、转导、转染和感染的用法

转化、转导、转染和感染的用法

转化、转导、转染和感染的用法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3(42)9
【摘要】转化(transformation)、转导(transduction)、转染(transfection)和感染(infection)是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4种技术,它们词形相近,概念上容易混淆。

“转化”是指含外源基因的重组质粒(载体)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原核细胞(如细菌);“转导”指通过重组病毒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
【总页数】1页(P859-859)
【关键词】转化;转导;感染;转染;外源基因导入;重组病毒载体;分子生物学实验;原核细胞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2.12
【相关文献】
1.转导、转染和转化 [J], 方福德
2.医学论文中转化、转导、转染和感染的辨析 [J], 徐红梅;沈志超
3.转化、转导、转染和感染概念的辨析 [J], 马克学;席兴字
4.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单独转染及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联合转染治疗兔膝骨关节炎 [J], 向川;卫小春;杜靖远;尹崑;陆向东;李鹏翠;丁娟
5.转化、转导、转染和感染的用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转化和转导
1. 转化(transformation)现象及实质
Griffith’s classic experiment in transformation
如何分析转化实验的结果?
R型链球菌转化为S型菌
转化的原因是什么?
R型菌得到了某种物质后转化为S型菌 已经被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促成转化的“转 化因子” 探究“转化因子”至关重要
转化机制
人工诱导感受态(Competence)细胞
• 处于感受态时期的细胞容易接受外源DNA • 感受态受感受态蛋白的调控
• 感受态蛋白(competence-specific proteins)包括 膜相关的DNA结合蛋白、细胞壁自溶素 (autolysin) 及一些核酸酶 • 感受态细胞可以通过诱导获
Generalized transduction
“误包” 完全缺陷噬菌体
转导发生 不能复制 “断子绝孙”
Transduction, in which the donor DNA transfer is mediated by a virus
Process of transduction
特异性转导(Specialized Transduction)
2. 艾弗里确定“转化因子”
O. T. Avery
实验结论: “转化因子” 是DNA
首次证明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开辟了现代生物学的新时代
3. 转化的机制
处于感受态时期的受体细胞吸收了外源DNA片段 ,并发生了基因重组
Transformation with DNA fragments
Transformation with a plasmid
物学
5. 细菌转导(Transduction)
病毒或噬菌体作为媒介,在不同细菌之间传递或 转移遗传物质
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 transduction)
宿主菌随机 DNA片段 噬菌体
受体细胞
transduction)
特异性转导(Specialized
宿主菌特定DNA片段通过噬菌体转移到受体菌
DNA 的电转移(Electroporation)
首先诱导感受态细胞 用电转移仪产生电脉冲,导致感受态细胞膜产生 微孔 外源DNA分子进入感受态细胞内 发现象发现的重要意义
1.
2.
直接证明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证实了在原核生物中存在基因重组
3.
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现代遗传学及分子生
噬菌体在宿主菌基因组特定部位整合,形成前噬 菌体,溶原性细菌 解离时发生噬菌体基因组的“误切” 结果形成部分缺陷噬菌体 此噬菌体侵染宿主菌,发生基因重组
Specialized transduction by a temperate phage
大肠杆菌Lambda噬菌体 转导机制
思考题:
1. 细菌发生基因重组的结果 2.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重组的异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