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原理赵炎秋
文学原理赵炎秋
第一章文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总论文学的本质问题,是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
文学本质最少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第一节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一、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1、意识形态概说意识形态具有两种基本规定性:首先,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其次,意识形态具有思想倾向性和情感倾向性2、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社会生活在人的头脑中能动反映的结果。
文学具有意识形态的两种基本规定性: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如杜甫的“三吏” “三别”,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柳宗元《永州八记》;文学具有思想倾向性和情感倾向性,它是文学作品中渗透和蕴含的作家的思想和情感指向,是要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
3、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整个社会结构可以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部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中最为远离经济基础的部分之一,在社会结构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一方面,经济基础对它的制约和决定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要经过一系列中间环节,这些中心环节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社会心理等;另一方面,文学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也往往通过这些中心环节。
文学的审美性质文学的审美特征可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形象性,形象性是文学艺术最为鲜明的审美特征,形象性是文学的外在标志情感性,情感性是文学的内在标志。
从创作过程上看情感是创作活动的内在动力;从艺术作品内容看情感贯穿艺术作品内容;从艺术接受来看,艺术效果的产生是通过情感的感染作用来实现的。
虚拟性,文学作品总是虚拟的,虚拟性是文学基本的审美特性之一。
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的辩证统一文学具有意识形态性,也有审美性,两者辩证统一,意识形态性是文学的普遍性质,审美性是文学的特殊性质。
从目的上来说,文学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从方式上来说,文学既是形象——直觉的,又是概念——推理的从态度上来说,文学既是评价的,又是认识的第二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语言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1、艺术门类的划分以艺术形象的感知方式为标准,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想象艺术三大类。
文学原理与中国现代文学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78] 考试科目名称:文学原理与中国现代文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一)文学原理部分约75分,占50%(二)中国现代文学部分约75分,占50%4)题型结构a: 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b: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c: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35分,共7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文学原理考试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学的基本性质,文学的内在构成及表现形式,文学创作的内在过程及各种创作方法,文学的鉴赏和批评方法,文学的生产和传播规律以及文学的发生、发展规律。
2、能够运用所学到的文学知识分析、评论各种文学作品、文学现象。
3、能够把文学和艺术、思想、政治等联系起来,从各种文化视点考查文学,以及用文学的相关原理考查文化现象。
考试内容:一、文学本质论(一)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与政治、法律、宗教等意识形态的差异。
文学审美性的特点。
(二)文学的语言特征。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与绘画、音乐、影视等艺术形式有何区别。
二、文学构成论(一)理解文学形象的形成和表现形式,掌握意象、典型、意境等概念的内涵。
(二)理解文学文本的各个层次的构成。
把握语言、结构、意象、情节、题材与主题等各个要素的基本内涵。
三、文学创作论(一)理解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及其心理规律,艺术思维的基本特点。
(二)文学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内涵及特点;文学风格和流派的有关论述。
四、文学接受论(一)文学接受理论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
期待视野、召唤结构等主要概念。
文学鉴赏的基本特征和方法。
(二)文学批评性质和特点、原则与方法、职能与作用。
五、文学生产论文学生产特点;文学消费的性质与特点;文学传播的意义与方式;文学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浅谈我对文学情感性特征的理解
浅谈我对文学情感性特征的理解08级汉语言(1)班沈毅摘要:科学成就了世界伟大的改变,但改变不了人生的基本事实。
生命原本是简单纯净的,亘古不变的是我们人性深处质朴的一面,比如诚实善良,温柔敦厚,比如坚强勇敢,当然,还有真挚的爱。
文学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它尝试着用语言建构现实世界这样的一种方式表达出我们内心深处对于人生的体验和思考,这种体验和思考,正是基于我们最普遍的人类情感。
关键字:文学情感人性文学作品正文:众所周知,情感性是文学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强调文学艺术的情感性的观点就像一条粗大的红线贯穿始终。
在西方文艺理论史上,18世纪启蒙主义,感伤主义和19世纪浪漫主义也非常重视作品的情感性的表达。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我国的文论家就提出文学是基于普遍人性的,而人性,则是人类情感的源头。
文学本质上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形象性,情感性,虚拟性是文学的三个审美特征,如果说形象性是文学艺术的外在标志,那么情感性就是文学艺术的内在品格。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应该包含着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感的,或者说包含着大多数人的情感。
文学作品往往承担着这样一种任务,那就是启迪和教化读者。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就曾这样对艺术下过一个结论:“艺术是这样一种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的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
”文学属于艺术,艺术本身是如此,文学自然也是如此,作家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读者,而读者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体验到这些感情,与作家和更多的读者产生共鸣。
所谓共鸣,也就是指文学接受者在文学传播过程中感受到了文学创作者在文学作品中传达出的浓厚的人类感情,进而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之感,因而身心愉悦,在某些人生经历的感情体验上不再孤独。
可见,文学的情感性,大多是基于普遍人性的。
我国当代文学家梁实秋先生就曾这样说:文学是发于人性,基于人性,亦止于人性的。
赵炎秋文学原理课后题答案
赵炎秋文学原理课后题答案1、下列句子括号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中国山水画不在乎让观赏者(身临其境)地进入其中,更讲求山水画的意境,而意境的产生依赖于对事物的深入认识。
(正确答案)B.苏州园林的设计讲究(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强调随地形、地势变化而变化,要有自己的创造和地域特色。
C.《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浓浓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D.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吕伟充满自信,(神采奕奕),沉静自若地走上十米高台,从容不迫地准备开始她完美的凌空一跳。
2、下列关于名著《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红楼梦》中,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
在怡红院里,林黛玉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
(正确答案)B.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之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
C.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D.《红楼梦》又称《石头记》、《金陵十二钗》、《情僧录》、《金玉缘》。
3、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瓤肉(ráng)热忱(chén)颤抖(chàn)缅怀(miǎn)B、浓酣(hān)掮客(qián)斡旋(wò)画卷(juàn)C、罪愆(qiān)寂寥(liáo)盗跖(zhí)伺候(sì)(正确答案)D、裨益(bì)航程(háng)翌年(yì)轨道(guǐ)4、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忙”,也可以说“拜托您了”。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1《卖白菜》作者莫言,当代作家,原名管谟业,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代表作有《红高粱》《蛙》《生死疲劳》等。
汉语言文学专业板块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
能避 免这两个 不 足 。 因为 . 首先 它 是 按 学科 设 置 课 程, 比较容 易避免厚此 薄 彼 。其 次 . 的 主干课相 对 它
作 县 0 (3男湖 邵市 , 师 大 中 系授 士 导 。 者介 0秋0 , 南 薯羿赵1 ) . 阳人湖 范 学文 教 , 生 师 简 : 1 2 9 炎 8 5 南 博
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基本上是按照必修课和选修课 两种类型设置的, 中选修课又分为必修课和任选 其 课两种。必修课一般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设置 , 选 修课 的设置 则 有一 定 的 随意 性 , 开课 单 位 的认 识 受
与条 件如 师 资力量 等 因素 影 响。这就必 然会造 成必
提供的选修数量不 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 , 使学生 的选择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而板块课程结构体系则
以学科为依据进行的, 更加关注知识体系的系统性 ,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自主性 ; 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则 主要是 以整个 专 业 为依 据 进行 的 , 加 关 心课 程 的 更
重要性 , 调学 生 学习 的规 范性 。 两种 方式 各 有所 强 长 。但 站在 2 世 纪人 才培养 的高度 来考察 , l 传统 的 课程 设 置 方 式 存 在 许 多 缺 陷 。 主要 表 现 在 两个 方 面: 首先 , 整个课 程体 系的 有机整合 性不够 。传统 是
湖南师范大学761文学综合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文学综合一、考试内容及要点考试内容:分为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与文艺理论三部分。
中国文学史主要包括从先秦到晚清以前的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史主要包括从古希腊到十九世纪中叶的西方文学、从古埃及和古印度到十九世纪的东方文学;文艺理论主要考察文学基本原理。
考试要点(外国文学史部分):(一)西方古代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1、古希腊文学的人本主义精神、现世主义特点、成就突出的几大门类;2、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3、古希腊神话的特点和奥林匹斯神系的主神;4、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创作及其代表作的思想艺术特点;5、罗马文学与希腊文学的关系及其黄金时代的名家名作。
(二)中世纪文学1、教会文学的概念,英雄史诗的概念和代表作,市民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2、骑士文学的概念、类型、思想艺术特征、意义影响、代表作;3、但丁的地位、创作概况,在文学史、思想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意义影响;4、《神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的二重性。
(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重点)1、人文主义思想要点,人文主义文学特征;2、大学才子派、流浪汉小说、七星诗社等名词概念;3、彼得拉克、薄伽丘的创作,《十日谈》的思想艺术特点及其意义、影响;4、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堂吉诃德形象的二重性;5、拉伯雷《巨人传》的思想主题、艺术特色;6、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三个时期的概况,莎士比亚在欧美文学、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莎士比亚化、福斯泰夫式背景等名词概念;7、莎士比亚历史剧、喜剧、传奇剧的思想艺术特点、代表作概况,;8、《威尼斯商人》的主题、情节,夏洛克、鲍西娅的形象;9、《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雅典的泰门》等悲剧的思想艺术特点、主人公形象。
(四)17世纪文学(古典主义文学)1、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产生背景、发源地、中心、创作代表、理论代表;2、古典主义、三一律等名词概念;3、古典主义文学的两大悲剧家及其代表作的思想艺术特点;4、古典主义喜剧家莫里哀的创作概况、思想艺术基本倾向;5、《伪君子》、《悭吝人》的思想艺术特点、主人公形象。
赵炎秋主编的《文学批评实践教程》读后感
赵炎秋主编的《文学批评实践教程》读后感篇一赵炎秋主编的《文学批评实践教程》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赵炎秋主编的《文学批评实践教程》,这可真是一本让我又爱又恨的书啊!说爱它吧,那是因为这本书就像一个知识宝库,里面装满了各种关于文学批评的宝贝。
它把那些复杂的理论和概念,用一种相对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咱讲明白了。
就好比说,以前我对文学批评那是一知半解,感觉它高高在上,遥不可及。
但读了这本书,我可能不敢说自己是专家,但至少入门了,知道了从哪些角度去看待一篇文学作品,怎么去分析它的好坏。
不过呢,说恨它吧,也不是真恨啦,就是有时候读着读着,我觉得脑子都要转不过来了!那些理论啊,观点啊,一个接一个地砸过来,我心里就想:“哎呀妈呀,能不能让我喘口气儿!”也许是我自己太笨,吸收知识的速度太慢,但真的感觉有点吃力。
但回过头来想想,这不正是学习的过程吗?哪能一帆风顺,事事轻松呢?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文学批评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事儿,得下功夫,得用心琢磨。
我觉得吧,对于像我这样对文学批评感兴趣的新手来说,这本书既是良师也是益友。
它能带你走进文学批评的大门,但能不能在这个领域里混出个名堂,还得看自己的努力和悟性。
我在想,以后我再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是不是能像书里教的那样,看出更多的门道呢?也许能,也许不能,谁知道呢!但不管怎样,这本书给了我尝试的勇气和方向。
总之,读了赵炎秋主编的《文学批评实践教程》,我是感慨万千啊!希望自己能在文学批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哪怕跌跌撞撞,也绝不放弃!篇二赵炎秋主编的《文学批评实践教程》读后感哇塞,朋友们,让我跟你们唠唠赵炎秋主编的这本《文学批评实践教程》!刚开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着:“这能有多厉害?”可没看几页,我就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这书简直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一下子打开了我对文学批评的全新认知大门。
书里讲的那些个例子,生动得就像在我眼前演电影一样。
我仿佛能看到作者们在字里行间跳跃,跟我诉说着他们的心思。
谈《文赋》中的“诗缘情”
谈《文赋》中的“诗缘情”陆机“诗缘情”的主张是从论文体开始的。
相信学文学的人对《文赋》并不陌生,它是中国文艺理论长廊中非常典型的作品。
学文论,必然不能略过它。
而“诗缘情”正是他在这一著作中提出的文学理论之一。
在《文赋》中,他提出各种文章体裁的变化,并用简练的笔触绘尽各种体裁的特征与艺术特色:“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悽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徹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
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
”(1)我们重点论述“诗”这一类文体。
“诗缘情而绮靡”,历代学者更倾向于将“缘情”拆开来解释,“缘”释为“因为、由于”,“情”就是情感,“缘情“是指诗歌的艺术之美源于情感的萌动,称为“任情而动”。
或是将“缘”释为“顺着、沿着”,“缘情”即“依我之真情”(2),“‘缘情而绮靡’则是诗歌能够使情感顺应万物的变化表现出绮练华丽之美”(3),此为“顺情而发”。
关于“缘”,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从它的本义入手。
《说文·糸部》云:“缘,衣纯也。
”段玉裁注:“缘者,沿其边而饰之也。
”(4)可见“缘”的本义是装饰衣边,引申为边饰、花饰。
点缀文章成绮丽之美,要通过“情”的作用,使文学表现为一种含蓄蕴藉的美。
正所谓:“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文章辞藻华美,文情的作用必不可少,如此才能够使创作达到极致的状态,使文章“配藩润于云雨,象变化乎鬼神”,成就经国大业、不朽盛事。
这就是说,我们写文章,要有“真情流露”。
我认为可以将以上这些解释结合起来,多角度理解“缘”。
因为这些释义是有密切的顺承关系的,我们应该抽取其精髓,整体地把握这句话的意思:诗源于情感的触发,是真情的流露,并顺着情感的发展变化而表现出“绮靡”之美。
笔者以为,诗的特点是抒情,这比“言志”的提法更符合诗歌本身的实际。
当然,也有将“情”等同于“志”的,如李善:“诗以言志,故曰缘情。
文学原理 赵炎秋
文学原理赵炎秋文学原理赵炎秋赵炎秋,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以其深入的文学原理研究而闻名于世。
他对文学的探索和思考,为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文将围绕赵炎秋的文学原理展开详细阐述。
一、文学原理的定义文学原理是指研究文学作品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性原则。
它包括文学的创作原则、审美原则和批评原则等方面。
赵炎秋认为,文学原理是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普遍规律,是文学创作和鉴赏的基础。
二、文学原理的分类根据赵炎秋的研究,文学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创作原理: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有一定的原则和规律可循。
例如,创作要有独特的个人风格,要符合社会时代的需求,要有情感的表达等。
赵炎秋在研究中指出,创作原理是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对于作品的质量和艺术性具有重要影响。
2. 审美原理: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是人们对作品美感的体验和评价。
赵炎秋认为,审美原理包括对作品的情感共鸣、形式美和思想内涵等方面的要求。
他强调,审美原理是文学作品能否打动读者、产生艺术效果的关键。
3. 批评原理: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过程。
赵炎秋认为,批评原理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客观评价的依据,包括对作品的结构、语言、风格、主题等方面的分析。
他指出,批评原理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鉴赏作品。
三、赵炎秋的文学原理研究成果1. 文学创作风格的研究:赵炎秋对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作家的个人经历、思想观念和文化背景等因素对创作风格有着重要影响。
2. 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赵炎秋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进行分析,揭示了作家情感与作品之间的联系。
他认为,作家通过对情感的抒发和表达,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3. 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赵炎秋关注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类命运。
他通过对作品的深入解读,揭示了作品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四、赵炎秋的文学原理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赵炎秋的文学原理研究为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文学的本质问题
关于文学的本质问题,历来争论不休。
在翻阅了一些学者对文学本质的诸多论著后,王一川,夏日漱石和萨特的观点引发了我的思考。
摘录一:谈论本质,就是相信事物总存在一种根本的或最终的性质或原因,而正是这种性质或原因规定了事物的面貌和特性。
这种西方传统从二十世纪初以来对中国文论界产生过重要影响,人们从种种不同角度对文学的本质提出过各自不同的界定。
然而在今天看来,本质并不就等于确定无疑的实在,而不过是主体的人为设定而已。
也就是说,相信事物存在唯一本质,属于人的思维假设。
人家订事物有其本质,就会竭力去寻找。
而不同的人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会从同一对象中发现不同的本质,这就是假设中的唯一本质变得多样了,因而也就不可靠了。
反之,如果舍弃本质是思维而用属性的视角去观察,倒可能会发现事物的多种多样的面貌及其变化。
(王一川《文学理论》)摘录二: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近些年来,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理论界不大谈文学的本质问题,有的学者干脆回避或否认文学的本质问题,然而本质问题却依然存在。
王一川先生在此提出的文学没有本质而应谈其属性的观点我并不认同。
研究本体,本质的问题,最早在古希腊哲学中是指研究存在的学问。
而文学的存在一方面在于存在的本身,即“文本”,另一方面则主要在其存在的原因,即导致其存在的事物。
也即文学的本质。
文学作为一门“存在”的学问,在我看来,它仍旧有其成立与发展的最终,最根本的原因。
至于之所以会出现不同学者发掘了不同的“本质”这种现象,那只是不同学者对其不同的理解罢了。
他们所发现的本质或许并不是真正的本质,也或许某些人谈及了本质,那都无从得知。
赵炎秋文学批评实践教程讲义
赵炎秋文学批评实践教程讲义
一、赵炎秋文学形式特点
1、“以体育文学”:赵炎秋的文学通过揭示历史性的社会转变,提
出新的思想理论,以及特定的文学表达形式,改变了传统文学的形式,从
而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发展。
赵炎秋将体育锻炼、社会团结、尊重劳动、抵
制腐朽、突出实践理论等主题以及科学生活有机地融入文艺创作,大大改
变了文学传统表达形式。
2、重视“语言”的积极性:赵炎秋的文学注重文字结构,重视“语言”的积极性,崇尚“明确的思想表达,不偏颇的抒情风格”,强调“以
形式表现意义”。
在他的文学中,除抒情风格外,还有讽刺风格、社会活
动风格等新的文学风格,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形式。
3、重视社会实践性:赵炎秋的文学是社会实践性的,他主张时代文
艺应以抗日斗争为基本主题,反映新时期中国的文化、社会、政治等环境,因而他的文学内容主要是关于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等方面的讨论,具有
激发斗争热情的活动性。
二、赵炎秋文学批评实践
1、勤奋读书:通过勤奋读书,进一步了解赵炎秋的作品,以及其所
在时代的社会背景,熟悉文学史上的名家名作。
文学形象理论透视
2 6年 第 2期 ∞
维普资讯
◆ 理论 主页
形象 系列 , 没有形象就没有文学 。文学——准确地说 , 优秀的文学——必然是 一个令 人喜爱的关于形象的 世 界。 文学必 然是用形象来揭示生活。 诗经》 从《 古老河边 徘徊的好逑 “ 君子”到痞 子蔡现代网络 中的“ , 第一次 亲 密接触 ” ;从奥林匹斯 山的众神和特 洛伊城的鏖战 , 到
维普资讯
理 论主 页
◆
文学形 象理论透视
■ 何 林 军
文学原理研究是文艺学方面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
在文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 赵炎秋先 生在关 于文学形象的研究上主要对形象
工作 ; 同时 , 前人做过最 多最充分 工作的领域 。惟 又是
问它 、 诊断它 、 解剖它 , 研究它 。
础 是不牢固的 , 解说 “ 实是语 言的建构 ” 在 现 这一语 言
论最重要的观点时是不足 以服 人的 ;也放弃 了意义维
度和真理维度这些人类精神生存上赖 以安身立命的方 面; 同时割裂了文学与生活的联 系。所以过分强调语言 对文学创作会发生不利 的影响 ,语言 论也不能够解答 文学的本质问题 。
力在哪里? 文学研 究的兴奋点在何方? 更遑论文学原理 的研究 !但 更多的人坚信 , 文学 虽然在变化 , 甚至也一
术家 、 世界和欣赏者。 赵先生指 出, ① 在四要素 中,只有 “
作品才是最重要的” 。 ⑦ 而从作品的角度 , 文学作为语言
的艺术和 形象的画面 , 有两个基 本要素 , 只 一是形象 ,
一
是语言 , 两者一直是文学理论的核心 问题 , 历史上关
于 文学本质的看 法实际也 只有形 象论和语 言论两种 。 他认为 , 从作品角度来分析文学的本 质 , 认定 其本 只能
自考马列文论历年试题及答案)
自考马列文论历年试题及答案马列文论资料围绕【《马列文艺论著选读》系陆贵山、周忠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整理历年考题(汇编)最新模拟考题(汇编)课本重点资料(建议:论述试题,可尝试记主干,然后根据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联系电话:15087电话004348、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一、单选(四号字体)1、《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的作者是(马克思)2、马克思的第一篇政治性文章是(<<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3、“风格就是人”是马克思引用的那一位法国作家的话(布封)4、<<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发表于(1843年)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作者是(马克思)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称为(巴黎手稿)7、马克思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已经同那一个政治团体建立了联系(正义者同盟)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完成于(1844年4——8月)9、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完成的标志性著作是(德法年鉴)10、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理解正确的一项是(不是非常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11、从理念世界中寻找美的哲学是(黑格尔)12、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宗教)1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实践)14、中的基本思想和宗旨所在是(阐明了劳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5、马克思把于人的联系和被改造的自然称为(人化的自然)16、马克思在美学史上第一次科学的提出了(美是劳动的产物)17、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的提出(劳动创造了美)18、马克思提出人类劳动能够按照什么规律来建造(美的规律)19、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劳动是使什么对象化的过程(人的本质力量)20、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是(马克思)21、“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见于与马克思的那一本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2、人类最根本的实践活动是(劳动)23、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4、提出“艺术表现感性事物的真理”的是(黑格尔)2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由几个未完成的手稿组成(3个)26、<<神圣家族>>的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27、<<神圣家族>>发表于(1845年2月)28、长篇小说<<巴黎的秘密>>是下列那一位作家的著作(欧仁.苏)29、长篇小说<<巴黎的秘密>>的主人公是(鲁道夫)30、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开始他们的友谊和合作之后共同撰写的第一部论战性著作是(<<神圣家族>>)自考《文艺心理学》、《民间文学》、《现代修辞学》、《马列文论》《马列文艺论著选读》、《美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近现代史纲要》等资料可参阅:(若点击不能连接,可复制后在网页粘贴打开电话联系李老师15087联系004348.《马列文论》《民间文学》《现代修辞学》《文艺心理学》《中国近现代史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美学》在百度或“谷歌”栏目输入:自考通关星新浪博客,或输入“自考通关王”找到一些资料,很不错自考过关必备资料自考通关星更新资料如下:中国古代文论(包括张少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文学理论中国学派基本特征试探
文学理论中国学派基本特征试探
赵炎秋
【期刊名称】《武陵学刊》
【年(卷),期】2024(49)3
【摘要】文学理论中国学派是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与新境界,是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中围绕中国性建构起来的成熟学术共同体。
中国学派理应有自己的规定性也即基本特征,这可以从四个方面探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表现中国现实,解决中国问题;保持主体性,体现中国观点中国智慧;传承中华文化、中华审美精神,坚守民族形式。
既要有特征又要有成就,是文学理论中国学派在建构的过程应该同时具备的两个方面。
【总页数】8页(P69-76)
【作者】赵炎秋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24
【相关文献】
1.评传、年谱、本事的文学理论价值——中国古代文论之社会历史批评试探
2.反思与展望:如何建构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综述
3.从“中国学派”到“中国电影学派”:中国电影学派的体系建构
4.英国学派与中国学派的对话——“英国学派的
发展与中国学派的构建”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5.走向前卫的文学理论的时空位置——从三本文学理论新著看中国文学理论的走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导师介绍
PS:我给你把这些信息贴出来了一下你来学校了可能就有段时间上不了网了这样的话不上网也可以看一下个人见解:选导师先考虑自己的兴趣方向,然后结合老师的研究方向,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向同学或者学长学姐打听一下这些导师的情况,然后确定自己的导师有什么问题的话给我电话或短信基本信息姓名:李作霖性别:男出生年月:1968年学院:文学院职称:讲师电子信箱:lzl-415@李作霖,男,1968年生,湖南沅江人,文学博士。
1991年毕业于湘潭师范学院中文系;2001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文艺学专业)学位;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文艺学专业)学位。
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湖南省写作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曾参与中国社科课题1项、湖南省教育厅课题1项,主编教材2部,在《文艺研究》、《中国文学研究》、《长江学术》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或译文10余篇。
主讲课程写作原理、文学概论。
研究方向文学理论、写作原理、文化研究。
科研成果(2000年以来)一、著作1.《魏晋至宋元叙事思想》,独著,即出。
2.《文学写作教程》,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3.《实用写作教程》,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二、论文1.《文学史历史解释的合法性》,《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
2.《“当前现实与文艺理论的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文艺研究》2005年第2期。
3.《“气”与中国传统美学审美方式》,《湖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4.《去华求实,夯实基础》,《湖南教育》2006年9月号。
5.《休闲文学及其评价》,《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6.《作为语言的诗》,《长沙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三、译文1.《谁害怕全球化》,《长江学术》2006年第4期。
2.《记忆与活动影像:关于现代性的怀疑论注释》,《全球化时代的文论对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
科研项目(2004年以来)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研究”,项目号03BZW004,赵炎秋主持,排名第3,结项成果已通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批,获得“优秀”等级)。
文学原理赵炎秋
文学原理赵炎秋赵炎秋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之一,他对文学原理的研究和贡献使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本文将从赵炎秋的学术背景、研究方法、主要贡献以及对文学研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学术背景赵炎秋,1955年生于中国湖南省,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
他在学术领域的成就得益于他对文学的深入研究和扎实的学术功底。
赵炎秋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等。
二、研究方法赵炎秋的研究方法以文本分析为主,他注重对文学作品的细致解读和深入分析。
他常常从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意象等方面入手,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和解读,揭示作品中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他还善于将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相结合,从多个角度探讨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外延。
三、主要贡献1. 文学批评方法的创新赵炎秋在文学批评方法方面做出了很多创新性的贡献。
他提出了“文本批评”、“历史批评”、“社会批评”等多种批评方法,丰富了文学批评的理论体系。
他主张批评家应该立足于文本本身,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揭示作品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他的批评方法不仅注重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还关注作品与社会、历史的关系,使文学批评更具有深度和广度。
2. 文学原理的探索赵炎秋对文学原理的研究是他的另一个重要贡献。
他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比较,总结出了一些普遍适用的文学原理。
例如,他提出了“意象原理”、“情感原理”、“结构原理”等,这些原理揭示了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特点。
这些原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还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3. 文学史的整理和研究赵炎秋在文学史的整理和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类和评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文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他的研究不仅对文学史的编纂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还为我们了解和传承优秀的文学传统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复试笔试科目(比较文学原理)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复试笔试科目] 考试科目名称:比较文学原理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学科原理和学科发展简史部分约60分研究实践部分约40分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作文题: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比较文学原理考试目标:1、全面认识理解比较文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了解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简史。
3、能就一般的中西文学、文论、文化比较问题展开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探讨。
考试内容:一、比较文学的形成与发展1、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学科正式形成的主要标志;2、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阶段,各阶段主要特点与成就,第三阶段的新发展趋势;3、“教堂山”会议(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次年会)在比较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与意义;4、法国学派、美国学派以及苏联学派的基本主张与特点;5、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式形成的主要标志;6、何为“格义”。
二、比较文学的性质、特征与方法1、如何理解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2、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分别有何关系;3、区分可比性、可比性原则和可比性因素三个概念;4、可比性因素有何特点,包括哪些种类;5、比较文学的跨越性具体包括哪些内容;6、比较文学有哪些常用的研究方法,其中最基本的两种方法是什么。
三、影响研究1、影响研究的名词概念,影响的种类并举例说明;2、誉舆学的名词概念,誉舆学研究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3、渊源学的名词概念,渊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举例说明;4、媒介学、译介学的名词概念,何为创造性叛逆并举例说明;5、形象学、社会集体想象物、套话的名词概念,形象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举例说明;6、如何理解接受理论,它对影响研究有何意义;7、何为误读,它产生的原因和它的意义,举例说明。
文学原理赵炎秋
文学原理赵炎秋赵炎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他对文学原理的研究和贡献被广泛认可。
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他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分析和解读,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和艺术原理,为我们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赵炎秋的研究方法以文本分析为基础,他认为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而语言是文学作品的核心。
他强调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通过对语言的运用和组织,作家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形象和情感。
因此,他主张我们应该从文本本身去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作者的生平和背景上。
在他的研究中,赵炎秋提出了“文学化的语言”这一概念。
他认为,文学作品的语言是特殊的,它不同于日常用语和科学技术语言,具有诗意和象征性。
通过对语言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意象和主题。
他的研究方法注重对文本的细致分析,通过对词语、句子和段落的解读,揭示作品中的隐含意义和情感。
此外,赵炎秋还关注文学作品的结构和形式。
他认为,作品的结构和形式是作家对内容的有意识的组织和安排,它们不仅仅是为了美学的追求,更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他通过对小说、诗歌和戏剧等不同文学形式的研究,揭示了它们的特点和规律。
他指出,不同的文学形式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我们需要根据作品的形式来理解和解读它们。
赵炎秋的研究还涉及到文学批评的领域。
他认为,文学批评是对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的过程,它是对作品的剖析和评判。
他主张批评应该立足于文本本身,通过对作品的细致分析和比较研究,揭示作品的内在规律和艺术原则。
他强调,批评家应该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批评眼光,才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评价作品。
赵炎秋的学术贡献不仅仅在于对文学原理的研究,他还致力于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他在教育界的影响力巨大,他的教学方法和理论观点被广泛采纳和应用。
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他们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总的来说,赵炎秋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他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和艺术原理。
文学理论教学应该与批评实践结合起来——评赵炎秋教授主编的《文学批评实践教程》
毛 鑫
408 ) 10 1
( 南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长 沙 湖 中 图 分 类 号 :G 2 6 3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14 (0 0 0 0 1 — 1 6 2 9 2 2 1 )5— 1 1 0
文 学 理 论 的 教 学 实 践 表 明 , 学 理 论 应 该 与批 评 实践 文 结 合 起 来 。 遗 憾 的 是 , 我 国 高校 文学 理论 教 学 体 系 中 , 但 在
以 前 面 的 理 论 基 础 为 条 件 深 入 解 释 文本 中 出现 的各 种 现
象以及理论在该文本中的具体运用 。 例如 , 第十五章怪异
操作 , 不仅拓宽 了读 者理解 的空间 , 给我们 回归文学本 更
身 的启 示 ,不 至 于 陷入 到纷 繁 的理 论 混沌 中 。 该 教 程 时 充 分 考 虑 了 课 堂 教 学 需 要 ,有 明 显 的针 对
教材梳理 了 2 3个 2 0世 纪 西 方 主 要 的 批 评 流 派 。 介 在
( 责任 编校 :彭
萍 )
收稿 日期 :2 1 .8 l 0 00 一0
作 者简 介 :毛鑫 (9 6) 1 8 ,女 ,湖南 株 洲人 ,硕 士生 ,主要从 事 文 艺理 论研 究 。
法 ,将批 评 理 论 落 实 到 实 处 。在 该 教 程 中 ,读 者 几 乎 看 不
纪文学批评流派 的知识 , 使我 国的文学理论教学体系更加
完 善 ,从 而 更 好 地 推 动 文 学 的发 展 和 繁 荣 。
到任何陈词滥涮 , 作者也没有站在文本 以外任意发挥 , 而 是对作 品从文本细读 的角度单刀 直人 , 接贴近文本 , 直 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文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总论文学的本质问题,是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
文学本质最少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第一节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一、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1、意识形态概说意识形态具有两种基本规定性:首先,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其次,意识形态具有思想倾向性和情感倾向性2、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社会生活在人的头脑中能动反映的结果。
文学具有意识形态的两种基本规定性: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子昂《登幽州台歌》,柳宗元《永州八记》;文学具有思想倾向性和情感倾向性,它是文学作品中渗透和蕴含的作家的思想和情感指向,是要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
3、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整个社会结构可以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部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中最为远离经济基础的部分之一,在社会结构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一方面,经济基础对它的制约和决定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要经过一系列中间环节,这些中心环节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社会心理等;另一方面,文学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也往往通过这些中心环节。
文学的审美性质文学的审美特征可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形象性,形象性是文学艺术最为鲜明的审美特征,形象性是文学的外在标志●情感性,情感性是文学的在标志。
从创作过程上看情感是创作活动的在动力;从艺术作品容看情感贯穿艺术作品容;从艺术接受来看,艺术效果的产生是通过情感的感染作用来实现的。
●虚拟性,文学作品总是虚拟的,虚拟性是文学基本的审美特性之一。
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的辩证统一文学具有意识形态性,也有审美性,两者辩证统一,意识形态性是文学的普遍性质,审美性是文学的特殊性质。
从目的上来说,文学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从方式上来说,文学既是形象——直觉的,又是概念——推理的从态度上来说,文学既是评价的,又是认识的第二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语言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1、艺术门类的划分●以艺术形象的感知方式为标准,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想象艺术三大类。
听觉艺术主要有音乐,视觉艺术主要有绘画和雕塑,想象艺术主要有文学。
●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可以把艺术分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和时空艺术三大类。
空间艺术有绘画和雕塑等,时间艺术有文学和音乐等,时空艺术有戏剧和舞蹈电影等。
●以艺术形象的展示方式为标准,可分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两大类。
静态艺术主要有绘画和雕塑等,动态艺术主要有文学、音乐和舞蹈等。
●以创作主体与生活的关系为标准,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两大类。
表现艺术有音乐、舞蹈、抒情文学等,再现艺术主要有绘画、雕塑、戏剧、叙事文学等●以艺术的社会功能为标准,可分为实用艺术和美的艺术两大类。
实用艺术主要有建筑、工艺美术等,美的艺术主要有绘画、雕塑、文学、音乐等●以艺术构建形象的手段和使用的材料为标准,可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四大类。
2、语言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本质特点文学以语言为材料构建形象反映生活文学的许多特点是由语言这个构建材料决定文学以语言为物质材料显现在人们眼前,语言是文学的直接现实二、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的特点1、形象的间接性形象的间接性使文学缺乏绘画电影等的感官直接性和感官冲击力,但可以表达其他艺术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达的感官直接性不强的形象,有利于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参与到形象的再创造中来。
文学可以说是想象和联想的艺术2、表现社会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文学可以广泛的丰富的展示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3、长于表现人的心世界语言特别适合于表现缺乏感官直接性的人的心世界,适于发掘描写人的各种丰富多彩、复杂微妙的心活动第四节文学的社会作用一、文学的审美愉悦功能文学的审美愉悦功能是指文学作品给人以情绪的感染、精神的慰藉和感官的快适。
文学的审美愉悦功能是文学社会功能的核心,是它最重要最独特的价值。
二、文学的认识功能文学的认识功能是指作品能够扩大人的认识领域,具体包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认识。
文学作品对一个民族的历史,对社会的经济生活具有独特而重要的认识价值。
三、文学的思想启迪功能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净化人的灵魂,这就是文学的思想启迪功能。
历来的艺术家思想家都十分重视文学作品对人的思想启迪、情感熏作用。
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亚里士多德把教育视为文艺的三大功能之一。
第二章文学形象及其审美形态第一节文学形象一、文学形象在文学活动中的位置1、文学形象是文学活动的中心2、文学形象是文学作品的主体和核心3、在文学中,形象是比语言更重要的因素二、文学形象与文学形象的形成文学形象来自生活,但生活与文学形象又不是同一回事,从生活到文学形象还有一个漫长的距离,文学形象是形式化了的生活。
1、形象的实质是生活。
文学形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植根于生活,是生活的反映。
从主体的角度看,文学形象是作家头脑中的产物。
2、文学形象是用语言形式化了的生活。
3、形式化的主要过程。
(1)主观化主观化是对客观生活的意识。
主观化意味着对生活进行抽象。
主观化是文学形成的基础和出发点。
(2)简化所谓简化,就是对生活的压缩和选择。
(3)情感化所谓情感化,主要是指在形象的创作过程中,作者的主观因素对形象的渗入。
低度情感化、适度情感化、过度情感化(变形)变形是指,作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图,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评价,对生活材料有意的进行扭曲改变。
变形不是形式化过程中的必然环节,但它帮助了作者主观意图的表达,有助于加深扩大对生活的反应和表现;有助于创造一类有特色的文学形象,丰富形象的世界;扩大读者的欣赏围,有助于加深对世界和文学的认识。
(定型)定型是指形象的修整组合。
(物化)物化的必然性:物化是形象化过程中的终结,是形象的最后完成;为了完成文学自身的社会功能,形象必须物化出来;作家头脑中的想象总是处于变动过程,经过物化以文字形式固定。
三、文学形象的部结构1、文学形象部结构的四个层次:语言语象具象思想文学的两大要素:形象和语言2、语言层语言是文学形象的第一个层次,这一层面又可分为语音文字和语义3、语象层语言形成语象的关键是语言感性具体的一面的突出,所谓语象就是一定长度的语言在其直接感性显现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感性的生活断片。
4、具象层具象在语象的基础上形成。
在文学形象的部结构中,文学具象是最核心的一个层次。
5、思想层思想是文学形象部结构的第四层,具象形成后,总是要表现与指向一定的思想。
第二节文学形象的审美形态一、文学意象1、文学意象的涵义和特征意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统一中国古代诗人推崇“兴象”,既涵义深微又天然无痕,自然流露出深层意味。
西方文论家反对用单纯的视觉形象和如画性解释意象,因为意象背后总暗示某种不可见的在的东西。
2、意象的类型和结构方式从语言分析角度分类,可分为静态意象和动态意象;从心理学角度分类,可分为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味觉的、动觉的、错觉的、联觉的八种;从容上分类,可分为自然的、人生的、神话的三种;从题材方面分类,可分为赠别、思乡等十四种;从表现功能方面分类,可分为比喻型、象征型、描述型三种。
几种常见的结构方式:●平行式意象结构,一首诗在诗歌情感的统摄下,按时间空间顺序排列组合意象。
●递进式意象结构,采用顺序推进的方式,或在时间上先后承续,或在情感上层层推进,是一种纵向结构方式。
●重叠式意象结构,两个意象重叠起来并产生新的意象,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暗示性和表现力。
●辐射式意象结构,由一个主导意象辐射出一系列意象,从而构成一个意象结构整体,适用于表现厚重的思想情感。
●向心式意象结构,多个意象围绕主导意象向凝聚成意象的整体,类似于电影的蒙太奇手法。
●复现式意象结构,同一主导意象不断重现而组成的意象结构。
●对比式意象结构,把语义上、情感上互相矛盾对立的意象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新的意象的结构方式。
二、文学典型1、典型理论演化的历史过程西方:17世纪前,典型的类型化阶段;18-19世纪,个性特征阶段;19世纪中叶后,走向成熟。
中国:最早在春秋,主要发展在五四时期2、文学典型的涵义及其特征所谓典型,就是能够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某些本质特征,具有丰富的人生意蕴和涵,具有独特审美艺术价值的艺术形象。
基本特征:●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容和人生涵(阿Q的精神胜利法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丰富的性格涵(扁平人物性格稳定、单一,如飞、诸亮;圆形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和丰富性,如林黛玉、哈姆雷特、阿Q等)典型人物的多种表达方式:主辅式多侧面,如莎士比亚塑造的奥赛罗;集中式多层次,如莎士比亚塑造的罗密欧;矛盾的相反相成式,如禺塑造的繁漪●具有独特的、诱人的艺术魅力(凡典型人物都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是艺术家对人生底蕴的最富于独创性、新颖性的艺术创造)3、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人物是题材的中心,环境是人物生存的空间。
典型人物性格只有在典型环境中才能充分展现。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三、文学意境1、意境理论的历史发展意境理论在我国传统文论中源远流长,先,老子的哲学以及《周易》、《庄子》就奠定了意境理论的哲学基础。
2、意境的本质和特征意境的基本特点就是用主客一体、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有无相成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人生宇宙的丰富意蕴。
(1)情景交融●景中生情对客观自然景观的观照和描绘为主,写景与写情明显向写景倾斜。
物以情观,景中含情,句句关情,情藏景中。
●情中含景偏于主观情感的抒发,情重于景,情中见景。
●情景并茂情景结合,不分伯仲,更显自然天成。
(2)虚实结合●“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景中寓情,托物言志,把外在的客观景物的描绘与在主体情思融为一体,构成一个艺术整体。
●“化虚为实,化情思为景物”把无形的情思物化,变无形为有形。
(3)含蓄空灵3、意境的类型●无我之境情感在诗中不直接显现出来,诗人所熔铸的主体情感色彩较蕴藉淡薄,造成一种仿佛无我的印象,但并非真的无我。
●有我之境诗人的主体意志较为显豁,熔铸的主体情感色彩较强烈。
第三章文学作品的构成第一节文学作品的容与形式的统一●文学作品的容就是文学作品的在本质和意蕴,是作家所意识的审美客体,又是作家审美理想和思想情感的体现,它是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客观生活和作家对它审美评价的有机统一。
●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文学作品容的体现,是文学作品容的存在方式,具体是指文学作品容的在结构和外在形态的统一。
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容文学作品的容是文学作品构成的重要方面,包含主体和题材两个基本因素。
1、题材的涵●文学作品的题材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题材是指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如历史题材、军事题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