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审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洁生产
1、清洁生产的定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清洁生产概括为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是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运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对生产过程而言,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
▪材料,减少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
▪对产品而言,要求减少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对服务而言,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之中。
2、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
(1) 清洁的能源
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利用;节能技术。
(2)清洁原料
原材料是工艺方案的出发点,它的合理选择是有效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的关键因素。
从原材料使用环节实施清洁生产的内容可包括以无毒、无害或少害原料替代有毒有害原料;改变原料配比或降低其使用量;保证或提高原料的质量、进行原料的加工减少对产品的无用成分;采用二次资源或废物作原料替代稀有短缺资源的使用等。
(3) 清洁的生产过程
1)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
2)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
3)少废、无废的工艺和高效的设备;
4)物料的再循环(厂内,厂外);
5)简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
6)完善的管理。
生产过程是一个生产性组织,特别是一个工业企业最基本的活动。
对于这类组织,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原料准备直至起产品的最终形成,即由生产准备,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以及生产服务等过程构成的全部活动过程。
清洁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一个组织的生产过程实施污染预防的活动。
狭义上看,这也是通常所称清洁生产的基本内容。
清洁生产是在产品及其生产过程中实施的污染预防对策措施。
由于部门、行业、企业情况千差万别,即使
同一类型的部门、行业、企业,其产品、生产过程所面临的具体环境问题也不尽相同。
因此,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清洁生产技术方法措施。
改革工艺和设备
工艺是从原材料到产品实现物质转化的基本软件。
设备的选用是由工艺决定的,它是实现物料转化的基本硬件。
通过改革工艺与设备方面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可包括:简化流程、减少工序和所用设备;使工艺过程易于连续操作,减少开车、停车次数,保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提高单套设备的生产能力,装置大型化,强化生产过程;优化工艺条件(如温度、流量、压力、停留时间,搅拌强度,必要的预处理,工序的顺序等);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开发新工艺、新设备,如采用无氰电镀或金属热处理工艺、逆流漂洗技术等。
改进运行操作管理
除了技术、设备等物化因素外,生产活动离不开人的因素,这主要体现于运行操作和管理上。
我国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染,相当程度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管理不善造成的。
实践证明,规范操作强化管理,往往可以通过较小的费用而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削减相当比例的污染。
因此,国外在推行清洁生产时常把改进操作加强管理作为一项最优先考虑的清洁生产措施。
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改进物料贮存方法、加强物料管理;消除物料的跑冒滴漏;保证设备完好等。
生产系统内部循环利用
这里指一个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循环回用。
一般地,物料再循环是生产过程流程中常见的原则。
物料的循环再利用的基本特征是不改变主体流程,仅将主体流程中的废物,加以收集处理并再利用。
这方面的内容通常包括将废物、废热回收作为能量利用;将流失的原料、产品回收,返回主体流程之中使用;将回收的废物分解处理成原料或原料组分,复用于生产流程中;组织闭路用水循环或一水多用等。
(4) 清洁的产品
1)节约原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
2)利用二次资源作原料;
3)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4)易于回收,复用和再生;
5)合理包装;
6)合理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
7)易处置、易降解。
产品制取是工业生产的基本目的。
它既是生产过程的产出,又是生产过程的输入。
因此,清洁产品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内容。
它可包括改革产品体系,产品报废的回用、再生,产品替代。
再设计等方面。
例如无汞电池的设计制造、延长使用寿命或可拆卸产品的开发等。
3、清洁生产主要的工具:
1)清洁生产审核(审核)
2)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
3)生态设计
4) 生命周期评价
5) 环境标志
6) 环境管理会计
7) 循环经济
4、清洁生产审核主要程序:
(1)筹划和组织
清洁生产审核的宣传、发动和准备工作。
取得组织高层领导的支持和参与是清洁生产审核准备阶段的重要工作。
审核过程需要调动组织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涉及到个部门之间的配合,需要投入一定的物力和财力,需要领导的发动和督促,这些首先需要取得高层领导度审核工作的大力支持。
这既是顺利实施审核工作的保证,也是审核提出的清洁生产方案做到切合实际、实施起来容易取得成效的关键。
从实际来看,越是领导支持的组织,审核工作的进展越顺利,审核成果也越明显。
(2)预评估
选择审核重点,设置清洁生产审核目标。
审核工作虽然是在组织范围内开展,但由于时间、财力等的限制,必须将主要力量集中在某一重点上。
怎样从各车间、各生产线确定出本次审核的重点,即是预评估阶段的工作内容。
如上所述,预评估阶段要在全厂范围内进行调研和考察,得出全厂范围内废物(包括废水、废气、废渣、噪声、能耗等)产生部位和产生数量,即列出全厂的污染清单,之后,定性的分析污染源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发动全厂的员工特别是一线的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提出清洁生产方案特别是无低费方案,这些方案一旦可行和有效就立即实施。
(3)评估
建立审核重点的物料平衡,进行废物产生原因分析。
在摸清组织产物排污状况和国内外
同类组织或清洁生产标准比较之后,初步分析出产污原因,并对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状况进行评价。
评估阶段针对审核重点展开工作,此阶段工作主要包括物料输入输出的实测、物料平衡、废物产生原因的分析等三项内容。
物料输入输出实测和平衡的目的是准确判明物料流失和污染物产生的部位和数量,通过数据反复衡算准确得出污染源清单(预评估阶段更多的是经验和观察的结果),针对每一生产部位的每一污染物仍然要求全面地分析产出的原因。
(4)方案产生和筛选
针对废物生产原因,提出相应得清洁生产方案进行筛选,编制组织清洁生产中期审核报告。
第三阶段针对审核重点在物料平衡的基础上分析出了污染物产生的原因,接下来应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清洁方案,包括无低费和中高费方案。
审核重点清洁生产方案既要体现污染预防的思想,又要保证审核的成效性和预订清洁生产目标的完成,因此,方案的产生是审核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这一阶段提出的方案要尽可能地多,其可行性将在第五阶段加以研究。
(5)可行性分析
对筛选出的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是在结合市场调查和收集与方案相关的资料基础上,对方案进行技术、环境、经济的一系列可行性分析和比较,对照各投资方案的技术工艺、设备、运行、资源利用率、环境健康、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多项指标结果,以确定最佳可行的推荐方案。
(6)方案实施
方案实施,并分析、跟踪验证方案的实施效果。
推荐方案只有经过实施后,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获得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使组织真正从清洁生产审核中获利,因此方案的实施在整个审核过程中占有相当的分量。
推荐方案的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等,都要按照国家、地方或部门的有关程序和规定执行。
在方案可分别实施且不影响生产的条件下,可对方案实施顺序进行优化,先实施某项或某几项方案,然后利用方案实施后的收益作为方案的启动资金,使方案滚动实施。
(7)持续清洁生产
制定计划、措施在组织中持续推行清洁生产,编制组织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5、快速清洁生产审计的内容与方法
快速清洁生产审计通常是针对组织所进行的短期而有效的清洁生产审计。
它区别于传统
的清洁生产审计方法得最突出特点是其较强的时效性,即充分依靠组织内部技术力量,借助外部专家的成熟快速审计方法和程序,在最短的时间周期内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对组织的生产现状和污染源状况及原因进行诊断,从而产生最佳的解决方案,使组织快速取得较明显的清洁生产效益。
1)方法
随着清洁生产在国际和国内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清洁生产审计手段也不断加强和改善,而快速清洁生产审计方法虽然在清洁生产领域属于新兴概念,但是由于其较强的时效性也已经引起了世人的广泛瞩目。
现就国际上常用的几种快速审计方法进行逐一介绍,其中包括扫描法、指标法、蓝图法、审计法和改进研究法,这些方法使用的审计手段、审计周期和侧重点各有差异。
a)扫描法
扫描法是在外部专家的技术指导下,对全厂进行快速现场考察,从而产生清洁生产方案。
其重点是针对性现场管理、可行的原辅材料替换和简单的设备改造等。
主要适用于发现最明显的清洁生产方案和环境方面的“瓶颈”问题,并形成方案清单以供评估和实施,同时并为组织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奠定基础。
该方法通常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
外部专家一般需要2~5个工作日与组织人员一起进行工作和指导。
他要求组织提供充分全面的生产工艺和环境方面的有关信息。
扫描法是最简单易行的快速清洁生产审计的方法之一。
首先组织有关人员同外部专家一起对全厂进行扫描式检查,对组织各个车间、工序的现场操作和废物流的情况进行初步考察,之后审计小组对所掌握的情况即扫描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和评估,并针对其原因提出初步的污染预防方案即清洁生产方案,最后通过制定组织清洁生产计划将明显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付诸实施,进而在短期内取得较明显的清洁生产效益。
其具体程序可参看图6-1。
(p174)
b)指标法
指标是指本行业特有的生产效率基准值,用于判断组织清洁生产潜力的大小。
指标包括组织实施清洁生产所能产生的最大或最小的污染预防效果、该组织所在行业生产效率的基准指标(行业平均水平)等。
指标法则是指利用这些指标对组织清洁生产潜力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出该组织清洁生产潜力的大小,为组织下一步开展清洁生产提供借鉴。
该方法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途径进行评估。
首先要明确该组织所在行业的平均生产效率指标以及其进行清洁生产所能获得的最小和最大的污染预防效果,然后将该组织的日常工艺参数与这些指标进行对比、评估,从而确定出该组织提高其生产效率改进生产的潜力,同时还要产生出实现这些
潜力的方案,并列出相应的方案清单。
指标法所使用的评估工具是工艺参数和方案清单,通过与选用的指标进行对比,产生并确定出改进生产的清洁生产方案。
其目的是为了评估并预测出各种清洁生产机会重要程度,并对之进行重要性排序。
指标法主要是在前一阶段清洁生产项目、技术评估和确定基准的基础上,对潜在的清洁生产机会进行评估和预测,并与该组织的潜在效益预测图表进行比较。
该方法程序简单,只是对清洁生产机会进行外部评估,从而提高生产过程中原辅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
c)审计法
审计法实际上是传统的清洁生产审计程序中的“预评估”部分作为重点,并加以细化后作为一种独立的快速审计手段。
组织可以对其全厂的生产工艺进行全面现场考察,并绘制全厂的工艺流程图,通过对废弃物流的诊断,产生解决方案,对可行的方案予以实施,从而从全厂范围内减少组织的污染负荷,实现清洁生产。
本方法通常需要2~4个月的时间完成。
同时需要外部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其主要是对组织人员进行程序上的指导,而非技术上的指导。
改进研究法是指利用工艺物质尤其是物料和能源平衡来启动一项清洁生产项目。
同审计法一样,该方法实际上也是传统的清洁生产审计7个阶段中“评估”部分作为重点,并加以细化而成的(见图6-5,p180)。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完整的工艺流程图和物料平衡图,对组织的现状进行科学的量化评估。
依靠组织上下广泛的“头脑风暴”,产生大量的清洁生产方案,同时对这些方案进行量化的技术评估。
该方法的重点在于工艺改造、设备更新和维护、输入原辅材料的替代和产品改进,可以运用于对明显和潜在清洁生产方案的详细评估,以及开发扩大能力和/或革新项目。
通常该方法的实施周期为20~50个工作日,要求组织员工参与数据收集以及方案的产生、评估和实施等过程。
2)快速清洁生产审计的适应范围
已从事过一轮清洁生产审计的组织,他们在组织清洁生产审计方面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如意又一个现成的清洁生产审计小组,审计重点的选择也有一个排序,因此,当这些组织进行第二轮审计时可以省去前期筹备性工作和与上一轮审计重复的工作,直接进入最关键性审计步骤,这样既提高工作效率也节省了时间。
一些技术简单、工艺流程段的乡镇中小型组织,往往仅由3~5个车间组成,管理层组织结构简单,组织员工人数少。
像这样的组织,人手紧张,工艺流程短而简单,因此,审计时
可以简化繁杂的程序,例如选择清洁生产的重点时,不必完全按照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先确定被选审计重点,在确定审计重点,基本上可以省去确定被选审计重点所不必要的程序,使审计工作更简单实用,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具有良好清洁生产基础的组织。
当一个组织具备充分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准备在短期内全力以赴投入清洁生产审计时,可选择快速审计。
当一个组织已自行进行了一轮清洁生产审计,或已作过类似清洁生产审计工作,他们的审计工作将简单和容易,可选择快速审计。
目标单一的组织,当一个组织的主管部门要求他们在限定的时间内减少某种污染物的排放量,或降低排放浓度,或组织自觉向社会承诺减少某种污染物的排放时,这样的组织审计工作针对性强、目标明确、工作范围相对较窄,因此审计工作相对较容易和快速。
3)完成快速清洁生产审核的基本要求
经过一轮快速清洁生产审核,组织60%的职工了解清洁生产的概念和组织开展清洁生产的意义,并具有清洁生产的意识。
经过一轮快速清洁生产审核,组织自少提出15项清洁生产方案,其中中高费方案至少2项,并完成可行性分析,并为可行性方案制定出中高费方案实施时间计划表,75%的无低费方案得到实施。
经过一轮快速清洁生产审核,组织通过实施无低费方案,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过一轮快速清洁生产审核,组织按照要求进行快速清洁生产审核,并完成一份快速清洁生产审核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