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庄油田阜三段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特征
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地层压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地层压力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张家垛油田是我国东部一个重要的油气田,阜三段是其中的主力油藏之一。
地层压力是石油地质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参数之一,对于油田的勘探、开发和生产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的地层压力情况,在该油田的高效、安全开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研究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的地层压力情况,探讨其形成机理及分布规律。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研究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岩相古地理,揭示其地质历史和构造演化过程,为研究地层压力提供基础。
2. 研究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沉积作用、压实度和孔隙度等因素的影响,初步探讨地层压力的形成机理。
3. 通过分析冲击波法测压结果,揭示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的地层压力分布规律,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4. 对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地层压力情况进行总结归纳,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对策,为该油田的高效、安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构造演化历史。
(2)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的沉积作用、压实度和孔隙度等因素的影响。
(3)利用冲击波法测压技术,分析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的地层压力分布规律。
(4)总结归纳研究结果,提出适用于该油田的管理措施和对策。
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实验室研究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的地层压力情况。
具体方法如下:(1)采集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的地质样品,进行岩相古地理分析和岩石力学试验,以初步揭示该油藏地层压力的形成机理。
(2)通过现场实测和实验室模拟等方法,获取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的地层压力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探讨其分布规律和存在问题。
(3)参考相关文献和国内外油气田开发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研究结果,提出适用于该油田的管理措施和对策。
四、预期成果与进度安排1. 预期成果本文预期研究出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的地层压力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总结归纳研究结果,提出适用于该油田的管理措施和对策。
高邮凹陷花庄油田阜三段成岩作用研究
薄片、 扫描 电镜等资料分析 , 对阜三段储层 的成岩作 用进行 了系统研究。识别 出 研 究区所经历的主
要成岩作用有压实、 胶结、 交代及溶蚀等 , 阜三段地层整体处于晚成岩 A阶段 。其 中压 实作用和胶结 作 用使 储 层 物性 遭 到 了破 坏 , 而溶 蚀作 用形 成 的次 生孔 隙 , 对储 层 物性 起 到 了明显 的改善 。深入 研
3 . 2 . 1 粘 土胶 结
研究 区粘 土矿 物 以绿 泥 石较 发 育 , 其次 为 高岭 石 、 伊 利石 。绿 泥石 产状 分 为孔 隙衬垫 和孔 隙 充填 2 种, 以 孑 L 隙衬 垫 为主 , 在 扫描 电镜下 , 绿 泥 石衬 垫体 呈 针 叶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集合体 , 向孑 L 隙中心生长 , 缩小了孑 L 隙直径 。
由石 英 、 长 石及 岩 屑 和少 量 的云母 、 重矿 物 组成 。其 中
石 英 含量 为 5 5 % ̄7 2 %, 长石 含量 为 1 5 % ̄2 0 %, 岩 屑含
量为 1 3 %- -3 0 %。砂 岩 多属 细粉 砂 岩及 粉砂 岩 , 成 分成
碎 屑颗粒 和充 填次 生溶 蚀孔 隙 , 形成 时 间较 晚 。
1 区域 地质概 况
构造带东部 , 总体结构呈南断北 超的箕状断 陷结 构 ( 图1 ) 。地层 由上至下分别为第四系东台组 、 第三系盐
城组 、 三垛 组 、 戴南组 、 阜宁组 、 白垩 系 泰 州 组 , 主要 含 油层 系 为阜 宁组 。研 究 区阜 段 砂岩 类 型 以粉 砂岩 为 主, 主要发 育 三角洲 前缘 和前 i 角洲亚 相 。
西部探 矿 工程
2 0 1 4 年第 3 期
[2017年整理]苏北盆地区域概况
]第一章区域地质背景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是古近系阜宁组( E1f ) 碎屑岩沉降深度最大的一个凹陷。
阜一段和阜三段砂岩是该凹陷油气勘探的主力储层。
由于位于高邮凹陷南部深埋的阜宁组砂岩储层经历了复杂的成岩作用, 储层变得致密, 有效储集空间主要由次生孔隙组成, 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 如何在致密储层中寻找次生高孔隙发育带和可能的岩性圈闭, 已成为当前在高邮凹陷阜宁组中进一步进行油气勘探的难点与突破点。
储层成岩作用的研究是储层孔隙发育与分布研究的基础[ 1] 。
成岩作用是一个复杂过程, 它可能没有一个确定的规律可循, 而且在一个沉积体系中的作用常常是不均匀的, 但总的成岩变化趋势是使岩石的组合方式向着成分和组构更加稳定和平衡的方向发展[ 2] 。
为此, 沉积岩( 物) 在整个成岩作用阶段会发生一系列矿物成分上的变化和岩石组构上的调整。
储层的成岩变化直接控制着孔隙的存在、形成、发展和变化。
压实作用造成孔高邮凹陷位于苏北盆地南缘( 图 1) , 东西长约 100 km, 南北宽约 20 ~ 32 km, 面积 2 670 km2。
中、新生界沉积厚度达到 7 km, 是苏北盆地沉降最大的一个凹陷。
隙减少, 胶结作用使孔隙被充填, 而溶解作用又会扩大孔隙[ 3] 。
这些作用在成岩过程中反复多次进行, 并受埋藏深度、成岩温度、地层压力、地质年代、岩石的原始成分和组构, 以及油气水的运移和构造断裂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与控制[ 4] 。
因此, 在综合上述地质参数条件下进行高邮凹陷阜宁组储层成岩相研究与区带的划分, 合理解释油气储集空间形成机理和有利孔隙发育区带, 为进一步寻找阜宁组中地层岩性油气藏提供储层地质依据。
高邮凹陷是在晚白垩世仪征运动和古新世末期吴堡运动期间, 由于断块差异沉降而形成的一个自南向北依次为南部断阶带、中央深洼带、北部斜坡带箕状断陷湖盆。
高邮凹陷古近系地层自下而上为阜宁组、戴南组、三垛组和盐城组。
其中阜宁组与下伏泰州组呈假整合- 整合接触, 与上覆戴南组呈假整合接触, 根据大套岩性组合自下而上分为 4 段( 表1 ) 。
阜新盆地沙海组三段浅层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阜新盆地沙海组三段浅层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阜新盆地沙海组三段浅层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针对阜新盆地浅层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在对8口井砂岩储层测试数据的分析基础上,研究了沙海组三段砂岩储层物性和沉积-成岩特征.认为阜新盆地沙海组三段砂岩储层为浅层致密砂岩储层,埋深<1500 m,孔隙度<10%,渗透率<1×10-3μm2;成岩作用控制沙海组三段砂岩的物性特征,沙海组三段砂岩主要经历压实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和碳酸盐溶解作用,成岩阶段主要处于晚成岩A期.从而指出沙海组三段浅层致密砂岩储层适合储集来自周围气源岩生成的天然气,是盆地浅层致密砂岩气的有利勘探层位.
作者:刘远征罗红刘欣 LIU Yuan-zheng LUO Hong LIU Xin 作者单位:刘远征,LIU Yuan-zheng(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郑州,450011)
罗红,LUO Hong(重庆川东南地质大队,重庆,401329)
刘欣,LIU Xin(河南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450003)
刊名:地质找矿论丛ISTIC英文刊名:CONTRIBUTIONS TO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RESEARCH 年,卷(期):2008 23(1) 分类号:P618.130.21 关键词:阜新盆地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
成岩相的形成、分类与定量评价方法
成岩相的形成、分类与定量评价方法邹才能;朱如凯;罗平;袁选俊;徐春春;杨华;陶士振;周慧;张响响;何东博;周川闽;王岚;王雪松;李富恒【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08(035)005【摘要】根据成岩作用和成岩相对储集层发育的控制作用及与储集层分布的关系,探讨成岩相的形成机理、划分方案与评价方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和意义.针对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等扩容性成岩相,提出了有机酸性水溶解作用、自云石化等8种主要成岩作用机理.划分出9类扩容性成岩相和7类致密化成岩相,提出了反映岩性、成岩作用和孔渗性3个层次内容的"孔渗级别+岩石类型+成岩作用类型"的成岩相命名方案.在成岩相勘探评价中,强调根据沉积相、测井相、地震相和岩心薄片等综合定量预测,提出了"四个步骤"、"三图叠合"的评价方法和成图方式,根据不同成岩相类型的分布预测有利储集体、"甜点"、成岩圈闭及油气成藏.指出了成岩相的发展方向及成岩学的设想和思考.图16表6参31【总页数】15页(P526-540)【作者】邹才能;朱如凯;罗平;袁选俊;徐春春;杨华;陶士振;周慧;张响响;何东博;周川闽;王岚;王雪松;李富恒【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相关文献】1.基于孔隙分形特征的神木气田山西组成岩相定量分类 [J], 滕藤;金江宁;屈元基;李二洋;栗涵洁2.辽河坳陷中基性火成岩相分类及储集意义 [J], 黄玉龙;单俊峰;边伟华;顾国忠;冯玉辉;张斌;王璞珺3.济宁市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及定量半定量评价方法 [J], 贾德旺;刘东;郭泽华;路小慧;张文才;张俊业4.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形成现代化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答记者问 [J], 思雨5.刘峁塬地区C9储层成岩相分类定量评价研究 [J], 庄腾腾;姚征;曹培旺;于向前;李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藏描述第5章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结构精品PPT课件
③塑性颗粒变形∶ 压实作用可使泥页岩岩屑、碳酸
岩岩屑等变形,压实作用强烈时,可 使之挤入孔隙中形成假杂基。在长期 的压应力作用下,一些脆性颗粒发生 塑性变形,晶格畸变,镜下形成波状 或带状消光。强度较弱的颗粒在压应 力作用下常被压扁、压弯。
④脆性变形∶ 刚性碎屑颗粒被压裂或
压碎。在下第三系砂岩薄片 中,常见石英产生菱面体解 理,长石和方解石产生裂缝, 而后又重新愈合。
KG =
D95 - D5
2.44(D75-D25)
峰值可分为6个等级:
很平坦 KG <0.67 平坦KG :0.67~0.9
中等(正整)KG :0.9~1·11 尖锐 KG :1.11~1.5 6
很尖锐 KG :1.56~3.00 非常尖锐 KG >3.00
二、碎屑颗粒的形态
包括圆度、球度及形状三方面。 1.圆度
1.机械压实作用 机械压实作用是沉积埋藏阶段在上覆重力
及静水压力下,碎屑颗粒紧密排列,软组分挤 入孔隙,水份排出,孔渗变差的作用,也是油 气藏储层最常见的一种成岩作用。
(1)机械压实作用痕迹 应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机械压实作用痕迹:
压实定向结构 紧密接触 塑性颗粒变形 脆性变形
①压实定向结构∶ 常见片状或伸长状颗粒长轴近平行
很稳定,不同类型母岩其重矿物的组成及含量不同,利用重 矿物的组合判断母岩成分,物源方向及沉积环境,划分和对 比地层。
第二节 成岩作用研究
一、碎屑岩的主要成岩作用 二、成岩阶段的划分方案 三、成岩阶段的划分
成岩作用研究
揭示储集层的成岩作用类型和特 征、成岩强度、成岩序列、成岩阶段 等。 ● 研究方法
(2)平均粒径
平均粒径(mz)=
D16+D50+D84
苏北盆地阜三段油气成藏规律
苏北盆地阜三段油气成藏规律周荔青;刘池洋;陆黄生;张淮【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04(026)002【摘要】阜三段成油气组合是苏北盆地近年增储上产的主要目的层系.该盆地阜二段中下部半咸水相优质烃源岩是阜三段成藏的主力烃源岩,有利储层则位于阜三段上砂组及阜三段下砂组的上部,与阜二段中下部烃源岩之间夹着厚层生烃能力极差的湖相泥岩,使其生储盖配套性较差,必须依靠断层沟通.受此控制,阜三段油气成藏具明显部位性,主要发育于继承性鼻状隆起带及同生断裂或大型晚期断裂附近.有利的构造格式类型、沉积体系与构造格局、圈闭体的有机配置则是形成阜三段油气藏的必备要素.阜三段油气成藏模式表明,在生储配置不利的区块,应重点围绕继承性隆起带及同生断层或大型晚期断层开展油气勘探.【总页数】7页(P187-193)【作者】周荔青;刘池洋;陆黄生;张淮【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地质系,陕西,西安,710069;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江苏,南京,210011;西北大学,地质系,陕西,西安,710069;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江苏,南京,210011;西北大学,地质系,陕西,西安,710069;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江苏,南京,21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3【相关文献】1.苏北盆地海安凹陷阜三段成藏差异性分析 [J], 钱诗友2.苏北盆地海安凹陷曲塘次凹阜三段成藏条件分析 [J], 周韬3.苏北后生-同生断陷盆地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J], 刘玉瑞4.苏北盆地海安凹陷阜三段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J], 钱诗友;卢黎霞;程海生;杨立干5.苏北盆地大丰-兴化地区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J], 左国平;屠小龙;夏九峰;徐美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邮凹陷花庄油田阜三段沉积相研究
高邮凹陷花庄油田阜三段沉积相研究胡望水;江秋菊;李相明;秦迎春;芦玉花【摘要】对高邮凹陷花庄油田阜三段岩石类型、粒度分析、沉积构造特征和测井相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研究区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确定高邮凹陷花庄油田阜三段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 2种亚相,缺失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同等微相.在综合考虑研究区沉积背景及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模式,为寻找剩余油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年(卷),期】2011(008)003【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花庄油田;阜三段;沉积相;沉积模式【作者】胡望水;江秋菊;李相明;秦迎春;芦玉花【作者单位】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中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测井公司,河南,南阳,473132;中石化胜利油田油气勘探公司鲁明科研中心,山东,东营,2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高邮凹陷位于苏北盆地的东台坳陷中部,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约25~30km,呈北东向长条形分布,沉积厚达7000m的新生界地层,也是苏北盆地沉降最大的一个凹陷[1]。
高邮凹陷构造单元从南至北划分为南部断阶带、中央深凹带、北部斜坡带3个次级构造带[2]。
花庄油田阜三段为西北高东南低的单斜构造,单斜构造发育一系列东西走向的断层,主要依靠断层的局部弯曲与地层在断层的上升盘形成“新月形”构造(宽缓的断鼻构造),形成一系列复杂的断块。
花庄地区不同于一般的断块油田,具有含油断块多,含油层系多,各含油断块面积小且破碎的特点[3,4]。
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湖相滩坝砂储层特征
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湖相滩坝砂储层特征杨鹏;丁晓琪;张哨楠;韩玫梅;刘曦翔;湛小红;张咏梅【摘要】湖相滩坝砂往往毗邻烃源岩,在高源-储压差条件下易聚集成藏。
近年来在我国东部新生代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此类油气藏,成为勘探的热点。
以张家垛油田阜三段为例,通过岩心观察、研究滩坝砂的分布规律;利用压汞资料、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分析不同成因储层的孔喉分布和孔隙类型组合。
研究结果表明:①滩坝砂中发育3种岩相,4种岩相组合类型,对应于4种测井相;②滩坝砂具有粒度细、单层厚度小、滩坝间互、叠合连片的特征,坝砂呈土豆状平行于湖岸线展布;③坝砂以细砂岩为主,杂基含量低;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发育,粘土中富高岭石而贫绿泥石和混层粘土;滩砂以粉砂-极细砂为主,杂基含量高,孔隙结构差,次生孔隙欠发育,粘土中富混层粘土而贫高岭石和绿泥石。
%Lacustrine beach-bar sandstone is generally adjacent to source rocks,and it is favorable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under high differential pressure between the source rock and reservoir.In recent years,a large number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Cenozoic lacustrine beach bar sandstones in eastern China.Distribution of beach-bar sands in the 3 rd Member of the Funing Formation was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the core observation.Mercury data, cast thin section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were integrated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pore throat and the com-binations of porosity types in reservoirs of different genetic types.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①Three kinds of lithofacies were recognized in beach-bar sand and they can be organized into four kinds of lithofacies associations,which correspond to four kinds of loggingfacies;②The beach-bar s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grain size,thin single layer, as well as interbedding,overlapping and lateral connection of the beach and barsands,and the potato-shaped bar sands are distributedin parallel with the lake shoreline;③The bar sands are dominated by fine sandstone with low matrix content;Primary pore and secondary pore are well developed,and clay minerals are rich in kaolinite and poor in chlorite and mixed layer;the beach sands are generally dominated by siltstone and very fine sandstone with high matrix content;Their pore structures are poor and secondary pores are underdeveloped,and the clay minerals are rich in mixed layer and poor in kao-linite and chlorite.【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7页(P456-462)【关键词】滩坝砂;储层;成岩作用;阜三段;张家垛油田;苏北盆地【作者】杨鹏;丁晓琪;张哨楠;韩玫梅;刘曦翔;湛小红;张咏梅【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500;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500;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四川成都610059;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500;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500;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湖相滩坝砂是陆相盆地中重要的一种储层类型[1],与其他类型的储层相比,滩坝砂具有以下特殊性:①粒度偏细,往往为细砂岩、粉砂岩,粒度粗的滩砂少见;②单层厚度小,多层可以纵向上相互叠置,分布规律较为复杂[2-3];③由于粘土含量高,储层物性较差,渗透率偏低;④滩坝砂往往与半深湖—深湖相的烃源岩伴生,具有优先捕集油气的能力[4]。
高邮凹陷花庄油田阜三段储层溶蚀作用及孔隙演化
溶 蚀 型次 生孔 隙 是我 国碎 屑 岩 储 集 层 , 特别 是 中深 部 碎
窝状 溶 孔 , 溶蚀残余的长石形成筛状残 留物( 图 1一b ) 。③
在原 始粒 间 孔 隙最发 育 的位 置 , 酸性 孔 隙水 的渗 流 也最 为充 分, 可 见 长石 完全 溶蚀 形 成 的铸 模 孔 。这 三种 不 同 溶 蚀 强度 形成 的长石 溶蚀 , 并 不 能截 然 分 开 , 而 是 呈 现 出一 种 连 续 变 化 的面 貌 ( 图 1一e ) 。
分 析 的基 础上 , 探 讨 了本 区溶 蚀 型 次 生孔 隙 的 形 成 机 理 , 进
行 了孔 隙演 化定 量分 析 , 并 对 溶蚀 作 用 的影 响 因 素进 行 了分
析。
本 区 的碳 酸盐 胶结 物 分 为 两个 期 次 , 早 期 同沉 积 期 形 成
的方解 石胶 结 物 与 晚 期 胶 结 交 代 形 成 的 铁 白 云 石 胶 结 物 。 方解石胶 结 物 在本 区阜 三 段储 层 中较 为 常 见 , 含 量 0— 4 3 . 7 %不 等 , 平均 值为 6 . 1 2 %左 右 , 以亮 晶状 为 主 , 含 量较 高 时可见 方解 石 晶体 围绕 碎 屑颗 粒 生 长 , 完 全封 闭 了原 始 粒 间 孔 隙 。 白云石 含量 较低 , 均为 5 % 孔 隙 演化 ; 主 控 因素 ; 苏北盆 地 [ 中图 分类 号 ] P 6 1 8 . 1 3 0 . 2 1 [ 文 献标 识码 ] B [ 文章 编号 ] 1 0 0 4一l 1 8 4( 2 0 1 3 ) 0 1—0 1 5 4—0 4
本 区的长 石溶 孔 是粒 内溶 孔 的主 要 组成 部 分 , 长 石 溶 蚀 也 是本 区最为 发育 的 溶蚀 现象 , 几 乎 所 有 的铸 体 薄 片 中均 可 观 察 到长 石溶 蚀 现象 。 本 区的长 石溶 蚀 现象 按溶 蚀 程度 和溶 蚀 残余 物 主要 分为 三个 阶段 : ①在 碎 屑粒 级较 细 , 杂基 充 填 程 度较 高 , 或 者 次 生
海安油田阜三段下油组滩坝的沉积特征
海安凹陷在阜一段早期短暂抬升, 处于滨浅湖 沉积环境。后盆地不断沉降、 水体再次加深, 由于物 源供给相对不足, 在阜宁组二段时期逐渐形成半深 湖沉积。阜三段时期, 盆地拉张沉降强度较前略有 缩小, 但沉降、 沉积中心的形态继承性较好, 由于水 体震荡、 物源呈间歇性供给, 形成滨浅湖沉积。在水 体继续加深、 沉积了阜四段半深湖深灰色 - 灰黑色 泥岩之后, 由于海安凹陷全区构造抬升、 受剥蚀强度 较大, 使得该凹陷阜四段基本剥蚀殆尽 , 仅曲塘次凹 保留部分阜四段沉积。
第 27 卷
第6 期
2017 年 11 月
黑 龙 江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Vol. 27 No. 6 Nov. 2017
海安油田阜三段下油组滩坝的沉积特征
郗
摘
鹏
( 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辽宁 盘锦 124010 )
要: 为拓展海安油田勘探领域, 结合该油田沉积背景, 以岩心观察为基础, 应用录井资料、 岩心分析、 粒度分析及地震波阻抗属性反演研究阜三段下油组滩坝沉积特征 。结果表明: 海安油田 阜宁组三段岩性以粉砂岩、 泥质粉砂岩为主, 剖面上为典型下细上粗的反韵律沉积, 普遍发育波痕 交错层理、 低角度交错层理、 压扁层理及生物扰动构造, 沉积模式为滨浅湖的滩坝沉积, 储层可划分 为砂坝、 砂滩及泥滩三种沉积微相, 砂坝、 砂滩储层良好, 泥滩是有效的盖层和生油岩。该研究为海 安油田二次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 。 关键词: 油田; 滩坝; 沉积微相; 沉积模式 doi: 10. 3969 / j. issn. 2095 - 7262. 2017. 06. 007 中图分类号: P618. 13 文章编号: 2095- 7262 ( 2017 ) 06- 0607- 05 文献标志码: A
阜新盆地沙海组三段浅层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第2 3卷
20 年3 08 月
第 1期
地质找Fra bibliotek矿论
丛
V1r N 1 oa3 00O M2 2 8. _.
阜 新 盆 地 沙 海 组 三 段 浅 层 致 密 砂 岩 储 层 特 征 及 成 岩 作 用
刘 远 征 罗 红 刘 欣 。 , ,
( ) 1 m 的非常规 砂岩 储层 l 。低 孔低 渗 的含气 层 裂 和赤 峰一开 原 断裂夹 持 的三 角 地 区E 图 1 。盆 0 】 ] 是 非常 规气 藏 的主要 存 在 形 式 l 。长 期 以 来 , 2 ] 由于 开采工 艺 和地球 物 理 探 测 技 术 的制 约 , 这一 领 域 的
配置 ( 2 。 图 )
生储 盖组合特 征
地层 梓 状 图 组合
砂 率>4 , 为 6 ~8 ( 3 ) 以上 表 明沙 0 多 0 0 图 b, 三段 砂岩储 层非 常发育 。
类 型 气源岩 储集层 盖 综台 #度类型 性 层 价 物 评
关 键 词 : 阜 新 盆 地 ; 密 砂 岩 ; 层 ; 岩 作 用 致 储 成
中 图分 类 号 : P 1 . 3 .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6 8 1 0 2 文 章 编 号 : 1 0 — 4 2 2 0 ) 10 7 —5 0 1 1 1 ( 0 8 0 —0 7 0
收稿 日期 : 2 0 — 92 ; 改 回 日期 : 2 0 ~ 4 1 0 60 ~ 7 0 70 — 2
作者 简 介 : 刘 远 征 ( 9 8)男 , 宁 法 库 人 , 教 , 士 , 质 学 专 业 E mal j 5 4 sn .o 1 7一 , 辽 助 硕 地 — ij0 8 @ iac m :j
苏北盆地张家垛油田阜三段储层特征研究
苏北盆地张家垛油田阜三段储层特征研究【摘要】以现代油藏描述的理论作为指导,运用石油地质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等理论与技术方法,对苏北盆地张家垛油田阜三段储层特征进行研究。
研究表明研究区阜三段储层处于三角洲相~湖相积环境,Ⅲ砂组为主要含油砂组,岩性以长石石英细砂岩和岩屑石英细砂岩为主。
孔隙整体不发育,以少量溶蚀孔及晶间微孔为主,喉道以可变断面的收缩部分为主。
储层水敏性强。
储层物性实测数据表明,孔隙度多分布为15.0~20.8%,渗透率多分布为1.454~13.84mD,,为中孔、低渗储层,其中东部储层物性明显优于西部。
【关键词】储层特征阜三段地层张家垛油田苏北盆地1 研究区概况张家垛油田位于苏北盆地东台坳陷海安凹陷曲塘次凹北部深凹带。
其北部曲塘断层与泰州低凸起相邻,呈近东西走向,是一个由边界断层控制的大型鼻状构造,紧临曲塘次凹深凹带,为油气运聚富集的有利区带[1]。
钻井揭示,张家垛地区在上白垩统浦口组(K2p)基础上,自下而上沉积地层依次为:古近系泰州组一、二段,阜宁组一、二、三、四段,戴南组一、二段,三垛组一、二段,新古近系盐城组一、二段及第四系东台组。
主力含油层系为阜三段。
2 储层特征2.1 沉积环境通过对该地区的研究发现,张家垛油田阜三段储层处于三角洲相~湖相积环境。
本地区阜三段发育了一套灰色、浅灰、黄灰色细砂岩、浅黄色泥质粉砂岩与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略等厚互层的半深湖相~三角洲前缘相沉积,厚度158.7~324.0m。
该地区为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亚相,微相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和席状砂主,见图1。
2.2 小层精细划分对比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地层厚度190-200米,岩性以细、粉砂岩为主,纵向上可划分为4个砂组13个小层,见表1。
Ⅰ、Ⅱ砂组泥岩为主,仅有1-2个砂体;III、IV砂组砂岩发育,III砂组发育5个单砂体、IV砂组发育6个单砂体。
Ⅲ砂组为主要含油砂组,主力层为Ⅲ1、4、5小层,根据隔层厚度将Ⅲ1、2小层划分为上段,Ⅲ3、4、5小层划分为下段。
苏北盆地阜三段岩石学特征
苏北盆地阜三段岩石学特征【摘要】对苏北盆地阜三段储层岩石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阜三段储层陆源碎屑以石英为主,岩屑含量较低,以长石砂岩为主,部分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成份成熟度中等。
填隙物约占到全岩总量的20%,其中,以粘土矿物为主,约占到全岩的16%,其次为碳酸盐矿物、硅质。
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伊/蒙混层及绿泥石为主,三者之和占到粘土总量的90%以上。
砂岩具颗粒支撑,以点接触为主,其次为点+线接触,硅质胶结及压溶作用发育处出现凹凸接触,以细粒砂岩为主。
【关键词】矿物组成结构特征粒度特征阜三段储层苏北盆地阜三段储层是苏北盆地主要含油层系之一,苏北盆地阜三段纵向上可分上、下两个砂岩组,中间夹一组较稳定的泥岩段。
进一步认清岩石矿物、结构以及粒度特征,是进行储层评价的重要内容。
1 岩石矿物组成1.1 陆源碎屑据薄片资料,研究区阜三段储集砂岩陆源碎屑主要有石英、长石、岩屑,总体以石英为主,平均含量占到陆源碎屑总量的约70%,其次为长石,平均含量占到陆源碎屑总量的约24%,岩屑含量较低,平均仅占到陆源碎屑总量的5%,如图1所示,总体成份成熟度中等,以长石砂岩为主,含有部分岩屑长石砂岩及少量长石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砂岩较少出现。
2 填隙物据薄片资料,阜三段储集砂岩填隙物平均占到全岩的20%,其中以泥质为主,平均含量占到全岩的16%,相当于填隙物总量的80%;其次是碳酸盐矿物,平均含量占到全岩的2.8%,相当于填隙物总量的14%,主要有方解石、白云石及铁白云石,总体以方解石为主;其它填隙物主要有硅质、黄铁矿、重晶石等,总体含量较低,以硅质为主,硅质的出现在全区较为普遍,一般呈次生加大或自生石英形式出现,常与高岭石相伴生,充填孔隙,堵塞孔喉。
如图3~4。
全岩X衍射资料表明,表1,石英平均含量约占到全岩的54%,长石平均含量约占到全岩的25%,填隙物中以粘土矿物为主,平均含量约占到全岩的15%,方解石平均含量约占到全岩2.6%,总体与薄片资料较为吻合。
苏北盆地码头庄油田阜宁组震积岩特征及形成模式
苏北盆地码头庄油田阜宁组震积岩特征及形成模式刘金华;乔力;吴立峰【摘要】通过岩芯观察,码头庄油田阜宁组发育了大量的同生小断层、液化岩脉、泥火山、震动液化扭曲变形、震动液化卷曲变形、自碎角砾岩等震积岩沉积构造,该类沉积构造属于软沉积变形构造,具有典型的震积岩沉积特征.首次在同期震积岩中发现同生微型正/逆断层发育,2种不同类型断层的发现,说明区内震积岩存在不同的应力环境,在滑塌体上部易形成微正断层,在滑塌体下部易形成微逆断层.认为前人对震积岩微同沉积断裂层、微褶皱变形层、碎块层、液化均一层4段分层的完整垂向序列可能过于理论化,并提出水平液化变形段、拉张段、滑脱段、沉积段、水平沉积变形段5段式震积岩立体发育模式.【期刊名称】《地质学刊》【年(卷),期】2016(040)002【总页数】6页(P247-252)【关键词】震积岩;变形构造;微断层;沉积模式;码头庄油田;苏北盆地【作者】刘金华;乔力;吴立峰【作者单位】中石化江苏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12;中石化江苏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12;中石化江苏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2地震是一种灾难型自然现象,是地壳板块运动的一种具体表现,地震的直接原因主要为构造活动、火山活动以及其他一些诱发因素引起的地壳快速而剧烈的颤动,是地壳内部能量的突然释放,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
对于地震形成的沉积物的最早研究出现在20世纪中叶,Ewing对1929年加拿大格兰德班克地震引起的浊流和海相地层中的地震位移和沉积变形构造进行了研究,随后Barrett对阿拉斯加1964年大地震后该州威廉王子海峡浅水区的沉积物进行了研究。
但震积岩概念的提出最早出现于1969年,Seilacher在对美国加州地区中新世具有递变断裂的蒙特里页岩进行研究时,提出该页岩是由断层活动引发的地震形成的,并首先提出震积岩(Seismite)一词(乔秀夫等,1994;乔秀夫,1996;袁静,2004)。
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湖相滩坝砂储层特征
( 1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O i l a n d G a s R e s e r v o i r G e o l o g y a n d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 S o u t h w e s t P e t r o l e u m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e n g d u , S i c h u a n 6 1 0 5 0 0 , C h i n a ;
欠发育 , 粘土 中富混层粘土 而贫高岭石和绿泥石。
关键词 : 滩坝砂 ; 储层 ; 成岩作用 ; 阜三段 ; 张家垛油 田; 苏北 盆地 中图分类号 : T E 1 2 2 . 2 文 献 标 识码 : A
C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l a c us t r i ne b e a c h. b a r s a nd s t o n e r e s e r v o i r s i n t h e
析不 同成 因储 层的孔喉分布和孔 隙类型组合 。研 究结果表 明: ① 滩坝砂 中发育 3种 岩相 , 4种岩相组合类 型, 对 应于 4种测 井相; ② 滩坝砂具有 粒度 细、 单层 厚度 小、 滩坝 间互、 叠合连 片的特征 , 坝砂呈土豆状平行 于湖岸线展布 ; ③ 坝砂 以细砂 岩为 主, 杂基含 量低 ; 原 生孔 隙和 次生孔隙发育 , 粘 土 中富高岭石而贫绿泥石和 混层粘 土; 滩砂 以粉砂 一极细砂 为主 , 杂基含量高 , 孔 隙结构差 , 次生孔 隙
四川 成都 6 1 0 5 0 0; 3 .成都理工 大学 能源学院 , 四川 成都 6 1 0 0 5 9 ) 摘要 : 湖相滩坝砂往 往毗邻烃源岩 , 在 高源 一储压差条件下 易聚集 成藏。近年 来在我 国东部 新生代地 层 中发现 了大量 的此类油 气 藏, 成为勘探 的热点。以张家垛油 田阜三段为例 , 通过岩心观察 、 研 究滩 坝砂 的分 布规律 ; 利 用压 汞资料 、 铸体 薄片及 扫描 电镜 , 分
花庄油田阜三段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特征
花庄油田阜三段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特征
花庄油田位于中国山东省东营市北部,是中国最大的陆相油田之一。
该油田的油气主
要分布在阜三段储层中。
阜三段储层主要由含油砂岩、含气砂岩和泥岩组成,并受到了较
为复杂的成岩作用影响。
成岩作用是指在沉积岩形成后,由于地质作用所引起的岩石结构、组成和性质的变化。
在花庄油田的阜三段储层中,主要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
压实作用是指由于上覆岩层的重力作用,使沉积岩中的孔隙逐渐减小并增加颗粒间的
接触面积。
压实作用常常会造成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降低。
在花庄油田的阜三段储层中,压
实作用导致岩石的孔隙度较低,并且岩石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得储层油气的流动
性较差。
胶结作用是指由于溶解物质的沉积或胶结物质的直接沉积而使沉积物质成为具有较高
强度和稳定性的岩石。
在花庄油田的阜三段储层中,胶结作用主要表现为胶结砂岩的发育。
胶结砂岩中的岩屑颗粒被胶结物质填充,孔隙度较低,导致储层的渗透率降低。
溶蚀作用是指由于地下水或其他溶解介质对岩石中的溶解性矿物质进行溶解而造成岩
石孔隙发育和渗透性提高的作用。
在花庄油田的阜三段储层中,溶蚀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
为溶洞和溶孔的形成,由于溶蚀作用的发育,储层中存在大量的高渗透性溶蚀孔洞,有利
于油气的储集和流动。
花庄油田的阜三段储层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等多种成岩作用的影响。
这些成岩作用对储层的物性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降低以及
溶洞和溶孔的形成。
苏北盆地溱潼凹北坡阜三段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苏北盆地溱潼凹北坡阜三段储层成岩作用特征程晓玲;朱建辉;赵永强;李海华;朱宏发;罗月明【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02(024)004【摘要】该文基于溱潼北坡24口井阜三段岩心砂岩储层铸体薄片及普通薄片的分析,对成岩作用与储层孔渗的关系、各区段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及成岩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蚀作用是本区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溶蚀孔隙在纵向上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其主要分布在埋深2 350~2 880m.压实、方解石胶结作用是本区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早期压实使原生孔隙呈线性下降,晚期压实的成岩效应是破坏次生孔隙,方解石胶结具有西部强于东部的特点.平面上,各区成岩作用发育程度不均,莫庄强溶蚀,茅山溶蚀较强、局部层段方解石强胶结,叶甸-边城方解石胶结较强,戴南南部强压实.最后从成岩的角度对本区储层进行评价和预测.【总页数】6页(P339-344)【作者】程晓玲;朱建辉;赵永强;李海华;朱宏发;罗月明【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5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5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5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5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5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相关文献】1.苏北盆地海安凹陷曲塘次凹阜三段成藏条件分析 [J], 周韬2.苏北盆地A区块阜三段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 [J], 程秀梅;章雄冬;王平;刘莉3.溱潼凹陷北坡阜三段碎屑岩储层特征 [J], 程晓玲4.溱潼西斜坡阜三段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J], 敬晓波5.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北斜坡阜宁组成岩作用及储层特征 [J], 张金亮;刘宝珺;毛凤鸣;常象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庄地区长6成岩作用及孔隙结构特征
金庄地区长6成岩作用及孔隙结构特征吴南;刘新菊;张天杰【摘要】利用岩石学、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等理论和方法,通过显微镜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X衍射等资料的统计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南泥湾油田金庄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喉道类型、孔喉结构特征以及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该地区主要成岩作用及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金庄地区长6油层组碎屑岩主要为灰色、浅灰色、灰绿色、灰褐色细砂岩和中-细砂岩,碎屑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岩屑和云母,杂基与胶结物的含量变化大,为1%~33%,主要集中在4%~ 22%,平均为约9%.砂岩以原生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孔隙类型为溶孔-粒间孔和粒间孔-溶孔;孔喉结构主要为大孔-细喉型和中孔-微细喉型,是研究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总体上为低孔、低渗储层;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压溶、胶结和溶解作用.【期刊名称】《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34)004【总页数】7页(P433-439)【关键词】金庄地区;长6油层组;成岩作用;孔隙结构特征【作者】吴南;刘新菊;张天杰【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100083;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陕西延安716000;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40 引言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最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1],南泥湾油田金庄地区位于伊陕斜坡东南部[2-3](图1)。
勘探开发实践表明,上三叠统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主力含油层系,长6 油层组是长6 储层在盆地中生界重要的含油层段,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和原油产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4]。
南泥湾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为陆相河湖沉积,长6 油层段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发育[5-6],储层以细砂岩和中细砂岩为主,极少量中砂岩及粗砂岩,储层砂岩的组分和结构均比较单一,总体特征为低孔、低渗、低含油饱和度和低油气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庄油田阜三段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特征
花庄油田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花庄油田具有丰富的
油气资源,其中阜三段储层是该油田的重要组成部分。
阜三段储层的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特
征对于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阜三段储层的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特征进行
深入探讨。
阜三段储层位于花庄油田的深部,由于受到了复杂的构造和地质条件的影响,该储层
具有较为复杂的成岩作用历史。
在成岩作用的过程中,储层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发生了
相应的变化,进而影响了储层的孔隙结构和流体运移特征。
了解阜三段储层的成岩作用及
成岩相特征,对于预测储层的物性参数、评价油气运移能力以及确定油气勘探开发方向都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来介绍阜三段储层的成岩作用。
阜三段储层主要是由砂岩和泥岩组成,其主
要的成岩作用包括溶解作用、胶结作用、颗粒改造作用等。
其中溶解作用是指在地质历史
过程中,地下水对储层岩石进行了溶解作用,导致储层孔隙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胶结作用
是指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储层岩石中的黏土矿物通过胶结作用形成了胶结物,填塞了孔隙
和裂缝,影响了储层的渗透性。
颗粒改造作用是指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储层岩石的颗粒发
生了改造和再沉积,形成了不同的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
通过对这些成岩作用的深入研究,可以了解到阜三段储层的成岩历史以及物性参数的演化规律。
阜三段储层的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特征对于花庄油田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深入了解阜三段储层的成岩作用和成岩相特征,有利于预测储层的物性参数、评价油
气运移能力,指导油气勘探开发布局和调整开发策略,对于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的效率和降
低勘探开发风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油气勘
探开发人员有所帮助,为花庄油田的油气勘探开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