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中医诊疗方案
自发性气胸怎样治疗?

自发性气胸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方法,治疗自
发性气胸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自发性气胸应该吃什么药。
*自发性气胸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积气量少的病人,无需特殊处理,胸腔内积气一般在2周内可自行吸收。
大量气胸须进行胸膜腔穿刺,抽尽积气,或行闭式胸腔引流术,以减轻积气对肺和纵隔的压迫,促进肺尽早膨胀,同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预后
自发性气胸在首次发作后的复发率为50%。
90%的复发见于
曾经发病的一侧。
在第2次发病后,复发率增高到80%。
复发的危险因素为有两次以上的气胸发作史、X线胸像显示巨大囊泡、身高与体重的比值增大。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自发性气胸怎么治疗,自发性气
胸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自发性气胸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自发性气胸”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肺病科 自发性气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自发性气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西医诊断:参照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
(1)发病前可能有提重物、屏气、剧咳、用力过度等诱因。
部分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结核病史。
(2)临床表现:突然出现患侧轻微胸痛,继而呼吸困难,短气不足以息,可有呛咳。
(3)影像学检查:X胸片:被压缩肺边缘呈外凸弧形的细线条形阴影,为气胸线。
CT表现:胸膜腔出现极低密度的气体影,伴有肺组织不同程度的萎缩改变。
(二)证候诊断1.肺脾气虚证:咳声低弱,咳痰稀薄,喘促短气,自汗畏风,气少倦怠,食后脘胀,便溏,舌质胖、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薄白腻,脉细弱。
2.肺肾两虚证:咳嗽声低无力,以呼多吸少,动则尤甚,吐痰清稀,声低自汗神疲,气短而喘,食少,腹胀,便溏,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舌淡,苔白滑,脉弱。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肺脾气虚证治法:益气健脾,止咳平喘。
推荐方药:①补中益气汤方加减。
黄芪、白术、陈皮、人参、柴胡、升麻、当归身、五倍子、元胡、川楝子、甘草等。
②参苓白术散方加减。
党参、茯苓、白术、白扁豆、砂仁、薏仁、山药、陈皮、莲子肉、元胡、川楝子、甘草等。
中成药:参苓白术丸(颗粒)或人参健脾丸等。
2.肺肾两虚证治法:补肺益肾。
推荐方药:①参蛤散方加减。
人参、蛤蚧等。
②金水六君煎方加减。
人参、熟地、山萸肉、胡桃肉、麦冬、五味子、茯苓、半夏、陈皮、元胡、川楝子、甘草等。
中成药:金水宝胶囊或百令胶囊等。
(二)胸腔闭式引流法适用于呼吸困难明显、肺压缩程度>20%的患者。
仰卧位,于患侧第2前肋间锁骨中线外或第四前肋间腋前线处,常规消毒皮肤局麻后,插入带针心的套管针达胸膜腔,退出针心,沿套管内壁送入导丝。
再退出套管针。
然后用扩皮管扩皮,置入软的小导管,导管外端接水封瓶,以胶布固定于胸壁。
持续引流3~7天。
(三)其他疗法1.灸法治疗根据病情及临床实际应用可选用肺俞、厥阴俞、脾俞及背部阿是穴;中脘、关元、足三里等穴位。
气胸中医治疗诊断方法

气胸中医治疗诊断方法(共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气胸中医治疗诊断方法疾病名称(英文)pneumothorax拚音QIXIONG别名中医:胸痹,咳嗽,喘证。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呼吸系统疾病,胸部外科疾病,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西医病名定义当肺或胸膜病变使脏层胸膜破无外伤或人为因素情况下,脏层胸膜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胸腔积气而引起的...)。
气胸通常分为人工气胸、创伤(机械因素引起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破坏。
根据发生地点、受伤部位、受伤组织、致伤因素及皮...)性气胸及自发性气胸三种。
中医释名西医病因特发性气胸:为健康者发生的气胸,多发生于青年人,以男性多见。
其原因推测为脏层胸膜下肺泡有先性发育的缺陷,是由于胸膜下微小气肿泡破裂,气体沿肺间质弥散聚集于脏层胸膜下形成气胸。
继发性气胸继发于肺部慢性疾患,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以局部支气管不可逆性解剖结构异常为特征,是由于支气管及...)、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并发?肺气肿(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或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矽肺(矽肺(silicosis)是尘肺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由于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SiO2)的粉...)、慢性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囊性纤维化等),并发代偿性?肺大泡(肺大泡指大泡性肺气肿,是一种局限性肺气肿。
肺泡高度膨胀,肺泡壁破裂并相互融合而形...)时,由于剧咳用力摒气,呼吸道感染等诱因,肺泡内压急骤升高,导致肺大泡破裂,引起气胸。
其它原因的肺原发病变,如?肺癌(肺癌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上皮,亦称支气管癌。
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肺脓肿(肺脓肿(lung abscess)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肺结核空洞、肺囊肿亦可直接侵犯胸膜引起气胸。
中西医结合治疗自发性气胸5O 例临床观察

5月
河
南
中
医
Ma y
Vb. 5 12
20 05
No. 5
第2 卷 5
第5 期
} I ADI 0 A CHI I S ^ E CI 玎 A I TR T1 I I I E DI NE
云 :伤于 风者 , “ 上先 受 之” 。风 为百 病 之长 , 多挟 时邪 为 患 , 临床 多见 风寒 、 热 、 风 风湿 3种证 型 。川芎 茶调 散原 为 治 风 之剂 , 功能疏 风止痛 , 善治外感 风邪所致 的偏 头痛 , 中川 芎 方 善治少 阳经头痛 , 活善 治 太 阴经 头痛 , 羌 白芷 善治 阳明经 头 痛 , 以细辛 、 芥 、 又 荆 防风 , 荷疏 散上 行 风邪 。据 现代 医学 薄 研究 证明 。 方对 中枢 神经有镇静 、 痛作 用 , 本 镇 能改 善头 部血
17 ; 最短者 6 。 1 例 病程 月 最长者 1 t 5a原发性不育症 28 , 7例
继发性不 育症 11 。 7例 12 诊断标准 .
白, 四肢欠温 , 性欲淡漠 , , 阳痿 脉沉细无力, 舌质淡, 苔薄白。
精液化验 示 : 精子数少 , 活动率低 , 动力弱 。给予 巴戟二仙 活 汤 3 , 日 1 , 天 2次 , 次 10m 。 前 温服 , 0剂 每 剂 每 每 5 l 饭 服用 3 后 , 0d 精液 化验 示 : 子数上 升 至 5 0 0/ l精子 活动 精 . ×1’ 。 m 率 5 % , 力 a 1 %、 级 2 %、级 2 %。继 服用 3 5 活动 级 0 b 0 C 5 0 d
3 疗效 标准及 结果 3 1 疗 效标准 .
( 阳市第一人 民医院, 南 洛 阳 410 ) 洛 河 702
自发性气胸的中医辨证治疗

自发性气胸的中医辨证治疗
证型分类:
肺肾气(阳)虚:咳喘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行瘦神疲,汗出,肢冷,面色青紫;舌苔淡白或黑洞,脉微细或沉弱。
肺肾阴虚:咳嗽,痰少,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喘促短气,腰膝酸软,潮红,颧红,盗汗;舌淡质,脉细数。
喘脱证:喘逆甚剧,张口抬肩,鼻扇气促,端坐不能平卧,或有痰鸣,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
养阴平喘汤
【药物组成】海浮石、蛤壳、鱼腥草各30g,全瓜蒌20g,野百合、生地、玄参、贝母各15g,白前、南北沙参各10g,桔梗、甘草各5g。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肺养阴,降气平喘。
【临床疗效】用本方治疗因咳喘诱发之气胸,有较好疗效。
【经验体会】本方系当代名中医奚凤霖经验方,系治疗自发性气胸系列方之一。
注:药物的剂量需由专业医师或药师确定。
自发性气胸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自发性气胸中医临床路径(试行)一、自发性气胸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自发性气胸(ICD~10编码:J93.1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内科学》。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自发性气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临床常见证候:肺脾气虚证肺肾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自发行气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自发性气胸。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自发性气胸的患者。
2.排除合并严重心衰、呼衰的自发性气胸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胸部X线片,心电图;(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凝血功能;(4)血气分析;(5)痰培养。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胸部CT、血沉、肌钙蛋白、电解质、超声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肺脾气虚证:益气健脾,止咳平喘。
(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止咳平喘。
2.胸腔闭式引流术。
3.其他疗法。
4.现代技术。
5.内科基础治疗。
6.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1.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主要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2.患侧胸部呼吸音明显改善或完全恢复。
3.X线检查胸腔内气体明显吸收或完全吸收,肺已复张。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治疗过程中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呼吸衰竭症,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者,退出本路径。
3.出现感染、呼衰等并发症,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中医方剂治疗气胸刻不容缓

中医方剂治疗气胸刻不容缓气胸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肺部疾病,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及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气胸分为很多种,根据发病原因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治疗气胸的中医方药。
补肾纳气方【来源】吕云剑,《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熟地、山萸肉、党参各15克,山药20克,苏子、茯苓各10克,五味子、磁石各12克,肉桂5克,沉香3克,蛤蚧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补肾纳气。
【方解】方中蛤蚧、肉桂、党参温肾补气;山萸肉、熟地、磁石、五味子滋肾纳气;沉香、苏子降气平喘;山药、茯苓参湿健脾、宁心安神;诸药配伍为用,重在摄纳肾气、收敛肺气,使气降喘平。
故用之多效。
【主治】自发性气胸。
【加减】严重者可配合给氧和抽气。
【疗效】治疗15例,其中12例是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而致自发性气胸;3例是肺结核并发气胸,均收到满意效果,恢复肺组织压力,使肺复张。
疗伤理气汤【来源】丁锷,《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苏子、陈皮、半夏、前胡、厚朴、旋覆花、甘草、川牛膝各10克,五味子10~15克,山萸肉10~20克,代赭石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肃降肺气、摄纳肾气。
【方解】方中苏子、半夏、前胡、厚朴、陈皮理气化痰;旋覆花,代赭石降逆镇咳,牛膝引药下行;山萸肉,五味子酸涩收敛,可敛肺纳气,有利于胸腔气体的消散吸收。
【主治】损伤性闭合性气胸。
【加减】胸腔积液加葶苈子10克,桑白皮15克;肺热加桑白皮15克,连翘15~20克,金银花、鱼腥草各30克;咯痰加川贝10克,枇杷叶15~20克;便秘加生大黄5~12克,苦杏仁10克;气阴不足加太子参15克,麦冬10~20克,沙参15~20克;胸痛加三七3~5克(研末吞服、酒送),郁金15~20克。
【疗效】治疗13例,伴有肋骨骨折,少量胸腔积液和严重慢性支气管炎。
经1~2周治疗,全部治愈。
瓜蒌枳橘汤【来源】麦少卿,《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瓜蒌12克,枳壳、茯苓、半夏各10克,陈皮6克,甘草3克,青皮、桔梗各6克。
自发性气胸的诊治策略

100 %
Collins方法
• 估算法
– 侧胸壁至肺边缘1cm,约25%; – 侧胸壁至肺边缘2cm,约50%,即为大量; – 从肺尖至胸腔顶部距离≥3cm为大量,<3cm为小量。
MacDuff A, et al. Thorax 2010. Baumann MH, et al. Chest 2001.
• 呼气末:
–胸腔内负压最小,与大气压力差最小
• BTS与ACCP皆未提及
Baumann MH, et al. Chest 2001. MacDuff A, et al. Thorax 2010.
吸气末负压最大
呼气末负压最小
Intrapleural pressure: Always negative compared with the
应重视临床症状
• BTS、BSP及ACCP比较,一致性仅47%
• 判断为大量气胸者:
–BTS 10% BSP 47% ACCP 49%
• BTS推荐
–In defining a management strategy, the size of a PTX is less important than the degree of clinical compromise. (D)
拔管前需常规夹管吗?
• ACCP不建议
–53% of panel members would never clamp a chest tube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an air leak.
–The remaining panel members would clamp the chest tube approximately 4h.
Lippert HL, et al. Eur Resp J 1991.
益气活血润肺止咳法治疗自发性气胸42例

1188二诊服上方加减10剂,加西药奥美拉唑后自觉症状基本消失;三诊服上方加减14剂,加西药奥美拉唑后,症状消失,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期。
四诊处方:党参15g,炙黄芪15g,姜半夏10g,白术15g,白芍15g,茯苓15g,黄连4g,吴茱萸3g,海螵蛸15g,瓦楞子15g,丹参12g,干姜3g,枳壳12g,莱菔子10g,当归10g。
服上方30剂,西药奥美拉唑隔日1次,1次1片,一月后胃镜复查溃疡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
参考文献[1]彭世敏.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79例[J].实用中医杂志,2005,4(21):206-207[2]林俊辉.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162例[J].河北中医,2006,4(28):256[3]杨伟纲,何海国.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162例[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22(11):77-78[4]叶诚焯,吴滇,柴可夫.清热益胃口服液联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127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 26(1):86[5]柴可夫,吴滇,方平楚,等.清热益胃口服液对大鼠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127[6]叶诚焯,王万春,吴滇,等.消痞舒胃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实验研究[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1(6):124(收稿日期:2008-06-28)益气活血润肺止咳法治疗自发性气胸42例茆建国张宏翔郭燕蓉朱蔚葛伟庭郑媛解放军第五医院(宁夏银川750004)关键词:益气活血;润肺止咳;气胸;中医药疗法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统常见急症之一,因肺组织及脏层胸膜腔破裂,或肺部疾病破溃到胸膜腔、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
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咳嗽气喘,甚至由于缺氧而至呼吸衰竭。
西医治疗原则首先为排气,其次是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约有20%-30%患者在两年内复发[1],疗效欠理想。
笔者采用中医益气润肺止咳法配合排气疗法,取得满意效果。
气胸患者中西医诊疗要点

气胸患者中西医诊疗要点胸膜腔是不含气体的密闭的潜在性腔隙。
当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时,称为气胸。
气胸可分成自发性、外伤性和医源性三类。
自发性气胸又可分成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发生在无基础肺疾病的健康人,后者常发生在有基础肺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外伤性气胸系胸壁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引起,医源性气胸由诊断和治疗操作所致。
发生气胸后,胸膜腔内负压可变成正压,致使静脉回心血流受阻,产生程度不同的心、肺功能障碍。
下面以自发性气胸为例介绍其诊断和治疗。
根据脏胸膜破裂情况不同及其发生后对胸腔内压力的影响,自发性气胸通常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闭合性(单纯性)气胸胸膜破裂口较小,随肺萎陷而闭合,空气不再继续进入胸膜腔。
胸膜腔内压接近或略超过大气压,测定时可为正压亦可为负压,视气体量多少而定。
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表明其破裂口不再漏气。
2.交通性(开放性)气胸破裂口较大或因两层胸膜间有粘连或牵拉,使破口持续开放,吸气与呼气时空气自由进出胸膜腔。
抽气后可呈负压,但观察数分钟,压力又复升至抽气前水平。
3.张力性(高压性)气胸破裂口呈单向活瓣或活塞作用,吸气时胸廓扩大,胸膜腔内压变小,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胸膜腔内压升高,压迫活瓣使之关闭,致使胸膜腔内空气越积越多,内压持续升高,使肺脏受压,纵隔向健侧移位,影响心脏血液回流。
此型气胸胸膜腔内压测定常超过10cmH₂O,甚至高达20cmH₂O,抽气后胸膜腔内压可下降,但又迅速复升,对机体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最大,必须紧急抢救处理。
(一)西医【诊断要点】1.病史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多见于瘦高体型的男性青壮年,可有胸膜下肺大疱病史,多在肺尖部。
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多见于有基础肺部病变者,由于病变引起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形成肺大疱破裂。
如肺结核、COPD、肺癌、肺脓肿、肺尘埃沉着症及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等。
月经性气胸仅在月经来潮前后24~72小时发生,病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胸膜上有异位子宫内膜破裂所致。
气胸的中医治疗方法

气胸的中医治疗方法气胸是指胸腔内异常积聚的气体导致肺部受压缩,常见症状为胸痛、呼吸困难等。
在中医理论中,气胸属于胸痹范畴,主要是由于气机不畅所致。
中医治疗气胸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调理、针灸和推拿按摩等。
一、中药调理1. 支气药物:可应用一些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的中药,如黄连、枳壳、柴胡等,可舒肝理气,疏肝解郁。
2. 理气药物:气胸多有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可使用柴胡、香附、枳壳等药物,以疏肝理气、行气止痛。
3. 清热药物:气胸常常伴随热证,如热结胸腔等,可使用黄连、生石膏等清热化痰,解毒通络的中药。
4. 止咳化痰药物:气胸病变一般伴有咳嗽,可使用桑白皮、川贝母等止咳化痰的中药。
二、针灸疗法1. 太溪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背伸肌腱起始点的前内侧髁间,可疏肝解郁,调节气机。
2. 曲池穴:位于前臂肘部外侧,尺骨与桡骨之间,可理气和胸。
3. 夜尿骨穴:位于脚背外侧第五跖骨尖上,可激发气机,恢复正常气流。
三、推拿按摩1. 胸前揉按:双手自锁骨两端,下按锁骨缝沟,再由上至下揉推胸部,促进气机流通。
2. 十二经络推拿:通过按摩患者手足少阴经、厥阴经、阳明经等相关穴位,疏通气机,调节胸部的血液循环。
四、气功疗法1. 五禽戏:通过模仿鹿、虎、鸟、熊、猿等动物的动作,调节呼吸和气机,帮助气胸患者增加氧气吸入量。
2. 刚柔相济功:身体前倾,双手置于膝上,做推胸动作,帮助疏通胸部气机。
以上中医治疗方法对于气胸具有一定的辅助效果,但是在治疗气胸时还需要结合具体病情、病因、年龄和体质等因素进行综合治疗。
同时,中医治疗气胸的效果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调理和治疗才能显现,所以患者需要耐心等待。
最后,如果患者症状严重或病情危重,应及时就医,接受西医的治疗方法。
自发性气胸的诊疗及护理

自发性气胸的诊疗及护理自发性气胸,指在无外伤或人为因素下由于肺脏本身的疾病形成胸腔积气。
多见于20~40岁中青年,通常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主要表现】(1)病史:可有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病史。
(2)症状:突然发生患侧胸痛,继之呼吸困难、胸闷,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患者常表现为精神紧张、恐惧。
有的出现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
(3)体征:局限性小量气胸可无明显体征,大量气胸时气管、心脏向健侧移位,患侧肋间隙增宽、饱满,呼吸动度减弱,叩诊呈鼓音或过度回响,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4)辅助检查:X线胸部检查可见气胸部位透光度增强,无肺纹理,肺向肺门萎缩,呈球形阴影。
【治疗与护理】(1)就诊导向:自发性气胸来势凶猛,如不能进行及时救治,常可使病情迅速加重,应尽早转送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2)排气减压:肺压缩<20%、无明显症状者,经一般治疗气体可在2~4周内自行吸收。
肺压缩≥20%以上者,可每日或隔日抽气1次,每次抽气600~1000毫升,直到肺组织大部分复张。
张力性气胸可用50~100毫升注射器,于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穿刺排气减压,以尽快缓解症状。
如有条件,可进行套管针肋间插管闭式引流术,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3)氧气吸人:胸闷、气喘者,及时给予氧气吸人。
(4)对症处理:咳嗽较剧时给予喷托维林(咳必清),成人剂量25毫克/次,3~4次/日,口服。
(5)外科手术:适用于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经引流排气无效者。
(6)护理措施:①卧床休息,可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保持室内卫生、清洁、空气清新。
②保证充足营养和水分供应,给予易消化、高营养、清淡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
③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酌情给予导泻剂,防止排便时胸腔内压力增高。
【小提示】彻底戒烟,尽量减少呼吸道黏膜刺激;避免受凉,预防感冒。
健脾生肌法治疗自发性气胸医案1则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11卷第29期 -27-健脾生肌法治疗自发性气胸医案1则Treating one case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by the Jianpi Shengji therapy李文治刘超武朱振刚*(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中图分类号:R5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9)29-0027-【摘要】气胸是临床中常见的胸部疾病,其诊断并不困难,一般以突发的胸痛,伴有呼吸困难,并有气胸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在气胸的保守治疗中,现有的西医手段有限,然而,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经验证实,中医中药在促进胸膜修复方面有着广阔前景,本文中介绍补脾生肌法治疗自发性气胸医案1则,此案中,中药在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疗效。
【关键词】健脾生肌;自发性气胸;中医药【Abstract】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is a common chest disease in clinic, and diagnosed by difficult diagnosis, signs of sudden chest pain, difficulty in breathing, pneumothorax and imaging examination. In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the existing methods in Western medicine are limited. However, according to moder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TCM has a broad prospect in promoting pleural repair. In the article, on case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by the Jianpi Shengji therapy (健脾生肌法) was introduced; the Jianpi Shengji therapy shows a good effect.【Keywords】Jianpi Shengji;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TCM medicine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9.29.010气胸是气体异常存在于胸膜腔内,并且导致相应肺组织塌陷的一种疾病[1],通常被分为自发性气胸及继发性气胸两种。
理气活血法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观察

结语 (15)参考文献 (16)综述 (18)致谢 (26)发表论文 (27)引言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无外伤或人为因素作用下,肺组织和脏层胸膜原有某种病变或缺陷而突然破裂致胸膜腔积气。
本病是内科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根据肺部有无原发疾病,通常将自发性气胸分为原发性(或特发性)自发性气胸和继发性自发性气胸。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多见于体型瘦而高的男性青年,其发生原因和病理机制尚未十分明确,通常认为是由位于脏层胸膜下肺大疱或小囊肿破裂引起,多见于肺尖部,与吸烟、身高和小气道炎症可能有关,也可能与非特异性炎症瘢痕或弹性纤维先天发育不良有关。
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多见于有基础肺部病变的患者,其产生机制是在原有肺部疾病基础上形成肺大疱或直接损伤胸膜所致。
常为COPD或炎症后纤维病灶(如肺结核、矽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囊肿性肺纤维化等)的基础上,细支气管炎症使其狭窄、扭曲,产生活瓣机制而形成肺大疱,在咳嗽、打喷嚏或肺内压增高时导致其破裂引起气胸。
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胸痛,继之有胸闷和呼吸困难,并可有刺激性咳嗽。
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或胸部CT可明确诊断气胸,并可显示肺受压程度、肺内病变情况、有无胸膜粘连、胸腔积液以及纵膈移位等。
西医以保守治疗、排气治疗为主,同时积极处理原发病、并发症,对降低自发性气胸复发率收效不大,而外科手术治疗对患者创伤较大,微创手术治疗费用较高,都常不能被大部分患者接受。
中医药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疗效显著。
中医学没有“气胸”的病名,因其主症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喘,多归于中医之“肺胀”、“胸痹”、“喘证”、“咳嗽”等范畴,其病位在肺,根据导师多年临床观察和治疗经验,认为自发性气胸病机为气滞血瘀,治疗上应以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为治法。
本次临床研究是通过观察自发性气胸试验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理气活血法为主中药方剂治疗前后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探讨理气活血法在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作用机制,确定理气活血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性、安全性,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中医的胸痹,不止冠心病!自发性气胸,中医有何妙方?

中医的胸痹,不止冠心病!自发性气胸,中医有何妙方?导读:胸痹不止冠心病,文中一自发性气胸,一食管痉挛,都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好的。
临床适证、认证。
在朱老的书里,打开眼界!胸痹作者/朱进忠从一些杂志的报道来看,很多学者将胸痹认为即是冠心病,而《千金方》、《肘后方》所谈胸痹之证见“胸中幅幅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燥,唾沫”;“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非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
是什么则不谈,致使胸痹证所谈的很多治疗原则得不到应有的发扬。
例如:张××,女,成。
感冒后突然胸满呼吸困难,头身汗出,急至某院治疗。
诊为自发性气胸。
因该院无空床而不能住院。
又请中医治疗,医诊后颇感棘手,勉予宣肺定喘之法治之,不效。
又邀余诊治。
审其证见气喘而呼吸有难于接续之状,口唇、爪甲青紫,头身汗出,舌苔薄白,舌质暗,脉沉弦,胸腹满胀。
综合脉证后,云:“此浊阴逆行,气壅上焦,胸阳痹阻之胸痹证也。
治宜通阳泄浊。
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瓜蒌30克,薤白10克,桂枝10克,半夏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杏仁10克。
昼夜兼进2剂,次日诊之,诸证俱减,乃续以上方服之,一日而安。
其后该医云:若早知道这是胸痹,我也会用这法治疗。
”又说:“将中医病名局限在某个西医名称之下,往往感到没有办法用中药,所以学中医还得按老师所说,按照中医观点学中医。
”又如:患者郭××,女,成。
腹大、乏力经治痊愈后。
近半年来突见胸脘痞满,吞咽困难,气短微喘,呕吐痰涎,食欲不振,声音嘶哑。
某院诊为声带麻痹,食管痉挛。
先用西药、针灸治疗不效,继用中药旋覆代赭汤、四七汤等加减亦不效。
邀余诊视。
审其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呼吸困难,言语低微而嘶哑,吞咽困难,面色白中透青,胃脘痞满,悸动,胁下逆抢心。
综合脉证,云:此正合《金匮》“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之枳实薤白桂枝汤证也。
”因拟:枳实9克,厚朴9克,薤白9克,桂枝6克,瓜蒌15克,茯苓4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发性气胸中医诊疗方案
自发性气胸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结合临床并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自发性气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2、西医诊断:依据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内科学》
(1)发病前可能有提重物、屏气、剧咳、用力过度等诱因。
部分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结核病史。
(2)临床表现:突然出现患侧轻微胸痛,继而呼吸困难,短气不足以息,可有呛咳。
(3)影像学检查:X胸片或CT可见气胸征象
(二)证候诊断
1、肺气亏虚证:声低懒言,咳声低微,痰稀色白,短气乏力,胸闷或有胸痛,自汗畏风。
舌淡苔白,脉弱。
2、肺脾气虚证:短气乏力,声低懒言,咳声低微,痰稀色白,神疲倦怠,自汗心悸,面色恍白,食少便溏,舌淡苔白或白腻,脉细弱。
3、肺肾两虚证:咳嗽气短,动则喘息,胸闷如窒,神疲乏力,眩晕耳鸣,腰膝酸软。
舌淡苔薄,脉弱或沉。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肺气亏虚证
治法:补益肺气
推荐方药:补肺汤加减。
党参黄芪五味子熟地紫菀陈皮白术山药等
中成药:参麦注射液等。
2、肺脾气虚证
治法:补肺益气健脾
推荐方药:补肺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党参黄芪五味子熟地紫菀陈
皮茯苓甘草白术等
中成药:参麦注射液、香砂六君子丸等。
3、肺肾两虚证
治法:补益肺肾
方药:补肺汤合右归丸加减。
党参黄芪五味子熟地紫菀陈皮菟丝子当归杜仲枸杞熟地山萸肉山药肉桂附子等
中成药:金水宝胶囊等
(二)内科基础治疗
1、气胸常规护理,嘱适起居、避风寒,静卧休息,加强营养,避免过度劳累、剧烈运动或大力呼喊。
2、适当给氧
3、必要时予抗感染、止咳、平喘、化痰等及对症支持治疗。
(三)胸腔穿刺
(四)胸腔闭式引流
1、外科胸腔闭式引流
2、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
(五)护理调摄
1、休息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屏气,咳嗽等可增加胸腔内压的活动。
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胸腔气体的吸收和减少氧耗。
2、饮食护理嘱病人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饮食,少食多餐,可多食润肺之品,如银耳莲子羹。
指导病人戒烟。
3、情志护理接受病人提问,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帮助病人树立治疗的信心。
三、中医疗效评价
症状改善:呼吸困难、咳嗽气短、胸痛等主要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
体征改善:气管居中,患侧呼吸运动恢复正常,叩诊呈清音,语颤及呼吸音正常。
相关指标改善:X线检查胸腔内气体明显吸收或完全吸收,肺复张。
四、中医治疗难点及解决措施
外科胸腔闭式引流术存在创伤大、操作较复杂等缺点,相应手术风险增加,同时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增加。
与外科胸腔闭式引流相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具有以下优点:(1)并发症少;(2)创伤小,操作简单,尤其适合紧急情况,能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且愈后不留瘢痕,患者易接受;(3)导管多为细而软的硅胶管,组织相容性好,无刺激性,对复张后或气体量少时不易伤及肺,且固定可靠、简便;(4)可控制流速,能缓慢持续引流,避免了排气过快引起的肺
水肿和胸膜反应;(5)患者可下床活动,导管可长时间放置,拔管后愈合快,可经导管胸腔内给药或间断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