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护理诊断及措施
气胸

3、张力性气胸的处理
①迅速排气减压:于患侧锁骨中线于第2肋间连接处,用粗针头穿刺 胸膜腔排气减压 ②胸膜腔闭式引流 ③开胸探查 ④应用抗菌药防治感染
胸腔闭式引流
一、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
①当胸膜腔内因积液或积气形成高压时,胸膜腔内的液体或气体可排至引 流瓶内. ②当胸膜腔内恢复负压时,水封瓶内的液体被吸至引流管下端形成负压水 柱,阻止空气进入胸膜腔
二、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①排除胸膜腔内积气 ②排除胸膜腔内积液 ③重建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 ④发现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支气管残端瘘等
三、适应征
1.自发性气胸,肺压缩大于50%者 2.外伤性血、气胸 3.大量胸腔积液或持续胸腔积液,需彻底引流,便于诊断和治疗者 4.脓胸早期彻底引流,有利于炎症消散和促进肺复张 5.开胸术后引流
• 保持引流通畅: ①术后病人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 ②鼓励病人咳嗽及深呼吸运动。 ③定时挤压胸膜腔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受压、折曲、阻塞。尤其病人躺向 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 • 记录和观察: ①观察玻璃管水柱随呼吸波动的幅度:水柱波动的范围大约4~6cm 水柱波动过大——可能存在肺不张 水柱无波动——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经完全扩张 ②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量,颜色,性状 •拔管: ①拔管指征:生命体征稳定,病人无呼吸困难等症状;置管48—72小时后, 引流瓶内无气体溢出且颜色变淡, 24h引流量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 听诊肺呼吸音清晰,胸片示伤侧肺复张良好 ②协助拔管:嘱患者先深吸一口气,再起吸气末迅速拔管,并用凡士林纱 布和厚敷料封闭伤口,包扎固定。 ③拔管后观察,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四、处理
1、闭合性气胸的处理
①小量气胸者:无需处理,积气一般可在1~2周内自行吸收 ②中量或大量气胸者:胸腔穿刺抽气,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 ③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气胸护理查体的基本方法

气胸护理查体的基本方法
气胸护理查体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观察病人的一般状况:包括面色、呼吸状态、意识状况、疼痛程度等。
2. 观察胸廓的外形和呼吸运动:注意胸廓是否对称,有无皮下气肿、胸廓变形等,观察呼吸运动是否受限。
3. 仔细触诊胸廓:用手掌轻轻触诊胸廓,寻找病人的疼痛点,观察是否有局部肌肉紧张、胸骨旁韧带或肋骨软骨的压痛等异常。
4. 听诊胸部:使用听诊器或直接用耳朵贴近病人胸廓,听取呼吸音。
在气胸病人中,可听到缺气区域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5. 敲诊胸部:用手或听诊锤等器械敲击胸廓,判断胸部有无气过水,气体积聚等情况。
气胸患者的气体积聚部位敲击声浊。
6. 其他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如血气分析、胸片、胸腔积液穿刺等,可能需要做一些其他的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气胸护理查体的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医生的指导进行,以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一、概念气胸是由于肺泡连同脏层胸膜破裂,空气经裂孔进入胸膜腔,使胸膜腔内负压变为正压,导致肺脏萎缩,甚至纵隔移位。
病人可有胸痛、气急、窒息感。
严重者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发绀、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症状。
二、病因1、自发性气胸以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结核最为常见。
2、航空、潜水作业如无适当防护措施,从高空环境突然进入低压环境或持续正压人工呼吸加压过高时都可发生气胸。
3、抬举重物用力过猛、剧咳、屏气有时也可以诱发气胸。
三、临床表现1、症状(1)胸痛:多在剧咳、用力、剧烈体力活动时,偶在休息时,突感一侧胸痛,如刀割样或针刺样,多伴胸闷、气促。
(2)呼吸困难:有作者统计,发现老年人80%以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症状不如青年人多见,可能由于老年人对疼痛反应不敏感,张力性气胸的病人可有明显的呼吸困难、紫绀。
(3)刺激性干咳:大约66%的病人出现,多由于胸腔内气体刺激胸膜而产生。
此外,张力性气胸可有烦躁不安,呼吸衰竭、意识丧失甚至心脏骤停等严重表现。
2、体征:呼吸增快,发绀,气管向健侧移位;患者胸部隆突,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和语颤减弱。
3,、并发症:有脓气胸、血气胸、纵膈气胸、皮下气胸及呼吸衰竭。
四、辅助检查1、X线检查: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
可见患侧透光度增强,内无肺纹理,肺被压向肺门,呈高密度影,外缘成弧形或分叶状,如胸腔有积液或积血,可见液平面。
2、肺功能检查:急性气胸,肺萎陷>20%时,肺活量、肺容量下降,呈限制性通气障碍。
3、血气分析:可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
五、护理(一)症状护理1、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病人采取舒适卧位,遵医嘱给予患者氧气吸入治疗,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止咳镇痛药物,做好心理护理,嘱患者放松心情,不要紧张。
2、并发症的护理(1)血气胸:气胸发生后短时间为大量出血,常因壁、脏层胸膜粘连部位的血管被撕裂所致,当有血性引流液时应严格记录引流量,注意观察病人的血压、心率变化,待肺复张后出血多能停止,如继续出血不止,要积极做好手术准备,以备手术治疗。
气胸护理常规

气胸护理常规
一、概述
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
分为闭合性、开放性、张力性气胸三类。
【临床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发绀、气管及心脏向健侧移位、患侧呼吸音弱等,张力性气胸常有休克、重度呼吸困难、发绀、颈部皮下及纵膈气肿明显。
【特殊检查】 X线。
二、术前护理
1、同胸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2、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如有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伤应立即抢救。
3、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给予氧气吸入3~5L/min。
4、嘱病人禁食禁水,做好胸外科术前常规准备。
三、术后护理
(一)护理诊断
1、低效性呼吸型态与肺萎陷有关。
2、体液不足与损伤、胸腔引流有关。
3、心输出量减少与张力性气胸、体液丢失有关。
(二)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观察出血倾向;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同胸腔引流管护理。
2、体位清醒后半卧位,鼓励病人咳嗽,促进肺复张。
3、预防肺不张呼吸治疗,术后第1天晨起给予雾化吸入、拍背咳痰、指导病人深呼吸、吹气球。
4、营养支持清醒后进流食,第2天进普食,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
5、健康教育
(1)教会病人腹式呼吸,以减轻疼痛。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诊断不明或病情危重者暂
禁食。
(3)拔管后,尽早下床活动。
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气胸病人的护理评估与护理诊断

一、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 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萎缩,胸膜腔积气及纵隔移位情况,可反 映是否合并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等情况
一、护理评估
(五)处理原则
• 闭合性气胸:小量气胸:可自行吸收; 大量气胸行胸膜腔穿刺抽尽积气以减轻肺萎陷
• 开放性气胸:紧急封闭伤口,立即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 • 张力性气胸:迅速排气减压,在患侧锁骨中线与第二肋间连线处,
气胸病人的护理评估与护理诊断
一、护理评估
• 健康史 • 身体状况 • 心理-社会状况 • 辅助检查 • 处理原则
一、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 了解病人受伤时间,经过及受伤部位,有无发绀,呼吸困难,皮 下气肿等;既往有无胸部手术史,服药史,过敏史等
一、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 闭合性气胸 症状:小量气胸,肺萎陷小于30%,可无明显症状;
用粗针头穿刺胸膜腔排气减压 Nhomakorabea二、护理诊断
• 气体交换障碍 与胸部损伤、疼痛、胸廓活动受限或肺萎限 有关。
• 急性疼痛 与组织损伤有关。 • 焦虑 与意外损伤及担忧预后有关。 • 潜在并发症:胸腔感染、呼吸衰竭、休克等。
感谢观看与聆听
中,大量气胸,肺萎陷在30%以上,胸闷,气促,胸痛等。 体征:视诊:患侧肋间隙饱满
触诊:气管向健侧移位 叩诊:鼓音 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一、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 开放性气胸 症状: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气促,发绀,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体征:视诊:伤道(空气进出时发出吸吮样声音)
触诊:气管向健侧移位 叩诊:鼓音 听诊:呼吸音消失
一、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 张力性气胸 症状:极度呼吸困难,发绀,烦躁不安,昏迷,休克甚至窒息 体征:视诊:颈静脉怒张
气胸

气胸发生后的病理生理改变
呼吸系统:肺受压萎陷,有血流无通气, 呼吸系统:肺受压萎陷,有血流无通气,引起 通气血流比值( 通气血流比值(V/Q)失调,从而引起低氧血 )失调, 临床上病人感呼吸困难, 症,临床上病人感呼吸困难,出现呼吸频率 加快,口唇发绀,鼻翼扇动。 加快,口唇发绀,鼻翼扇动。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胸腔积气使胸腔内压力升高影响静 脉血液回流心脏,中心静脉压升高, 脉血液回流心脏,中心静脉压升高,但心输 出量下降,循环不稳定。临床上可发现病人 出量下降,循环不稳定。 颈静脉怒张或胸壁浅表静脉曲张, 颈静脉怒张或胸壁浅表静脉曲张,但血压下 降甚至休克,补充血容量难以纠正。 降甚至休克,补充血容量难以纠正。
三、张力性气胸
Tension pneumothorax
治疗要点 立即排气,降低胸膜腔压力( 紧急排气减压立即排气,降低胸膜腔压力(粗针 胸膜腔闭式引流术第二肋间锁骨中线放置胸腔
严重漏气、 开胸探查严重漏气、呼吸困难无改善或长时间漏
胸穿排气
引流管接水封瓶,必要时加负压吸引。 引流管接水封瓶,必要时加负压吸引。 气者应进行剖胸探查。 气者应进行剖胸探查。
闭合性气胸分为
1、少量气胸(肺萎陷<30%): 多 无明显症状,不需特别治疗,1-2周内 可自行吸收。 2、大量气胸(肺萎陷>30%): 出现胸闷、胸痛、气促、气管向健侧 移位,扣诊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X线示肺萎陷和胸膜腔积气。需进行胸 膜腔穿刺抽气或引流,预防感染。
病理生理
(1)纵隔移位:伤侧胸膜腔负压消失,肺 被压缩而萎陷,两侧胸膜腔压力不等而使纵 隔移位,健侧肺扩张因而受限。 (2)纵隔扑动(mediastinal flutter):吸气时, 2 (mediastinal flutter) 健侧胸膜腔负压升高,与伤侧压力差增大, 纵隔向健侧进一步移位;呼气时,两侧胸膜腔 压力差减小,纵隔移回伤侧,这种反常运动 称为纵隔扑动。纵隔扑动能影响静脉血流回 心脏,引起循环功能严重障碍。
护理查房自发性气胸的护理ppt课件

自发性气胸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种, 一是因肺部疾病导致肺组织和脏层胸 膜破裂,二是因肺大疱、细微气肿疱 自行破裂。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自发性气胸的典型症状包括突然 发生的一侧胸痛、胸闷、呼吸困 难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刺激性 咳嗽、心悸、血压下降等症状。
诊断依据
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 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 进行诊断。
。
我们将积极推广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方法 ,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为 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护理服务。
我们将加强与其他医疗部门的协作和交 流,共同探讨呼吸系统疾病的最佳治疗 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医
疗服务。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疼痛管理:药物镇痛、心理支持等
药物镇痛
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呼吸衰竭预防与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 吸道通畅,避免窒息。
吸氧
给予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 呼吸困难。
有效咳嗽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 促进肺复张,排出肺内气 体。
雾化吸入
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稀 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
氧疗管理:鼻导管、面罩、机械通气等
鼻导管吸氧
机械通气
遵医嘱给予鼻导管吸氧,根据病情调 整氧流量。
对于呼吸衰竭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机 械通气,维持呼吸功能。
面罩吸氧
对于严重缺氧患者,可遵医嘱给予面 罩吸氧,提高氧浓度。
肺功能检查
评估肺功能状况,了解 患者通气和换气功能。
气胸

胸(pneumothorax )
--小讲课
蚌埠医学院实习生--赵倩
教学目的
重点
三种气胸的临床表现 气胸的护理措施
难点
开放性气胸的病理生理
气胸概述
胸膜腔由胸膜壁层和脏层构成 的密闭的潜在性腔隙。任何原因使 胸膜破损、空气进入胸膜腔,称为 气胸( pneumothorax)。
在胸部损伤中,气胸的发生率仅次于肋骨骨折。 其发生率在钝性伤中约占15%~50%,在穿透性伤中 约占30%~87.6%。 一般分为闭合性、开放性和张力性气胸三类。
4.观察和记录 5.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 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 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双 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臵。
6.拔管指征:48-72h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 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 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 、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方法:嘱病人先深 吸一口气后屏气即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 密封,胸带包扎1d。 7.拔管后观察:病人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 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
开放性气胸
(一)症状
病人表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显著,脉搏细弱频速,发 绀,部分病人血压降低,甚至休克。
(二)体征
特征性的体征是胸壁上有开放性创口,呼吸时空气经 创口进出胸膜腔,发出特殊的嘶嘶响声。伤侧胸部叩诊呈 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此外还有气管、心脏明显 向健侧移位的体征。
张力性气胸
(一)症状
胸腔闭式引流
闭式胸腔引流术的目的
1.排出胸腔内的积气、积血和积液. 2.恢复和保持胸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臵. 3.促使患侧肺迅速膨胀,消灭残腔,防止感染.
《气胸的护理》ppt课件

手术治疗
对于复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合 并肺大疱等患者,可能需要手术 治疗,如肺大疱切除术、胸膜固
定术等。
气胸治疗的并发症及预防
并发症
气胸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复张性肺水肿、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呼吸衰竭等。
预防措施
为预防气胸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合 理选择治疗手段,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也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气胸的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
气胸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男性多 于女性,多发生于青壮年。
危险因素
吸烟、肺部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肺结核等)、胸部外伤等是 气胸发病的危险因素。
气胸的临床表现
• 症状: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 • 体征:患侧胸廓饱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叩诊呈鼓音等。 • 并发症:严重气胸可能导致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 以上内容为《气胸的护理》ppt课件中“气胸概述”部分的内容扩展。在实际制作课件时,可根据需要补充更多详细内容,
03
气胸患者的护理评估
初始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
病史询问
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是否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基础疾病 ,以及是否有过气胸发作的经历。
症状了解
了解患者的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以及症状的发作时间、频率 和严重程度。
持续评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
生命体征监测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病房,减少灰尘和刺激性气味的产生,以降低对患 者呼吸道的刺激。
体位调整
根据患者病情,合理调整床位角度,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减轻肺部压力。
护理查房—自发性气胸的护理(全面详细)

无特殊不适,予以拔除气管导管,停呼吸机辅助呼
吸,予鼻导管氧气吸入。行床旁动脉血气分 析:PH:7.42,PCO2:41mmHg,PO2:81mmHg。6月17 日12时05分,病员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转上 级医院治疗。
病员诊断: 1、双侧自发性气胸 2、肺部感染 3、矽肺 4、重症孝喘 5、Ⅱ型呼吸衰竭 6、肺性脑病 7、电解质代谢紊乱 8、肺气肿 9、双侧胸腔积液
帮助稀释痰液。 3. 鼻饲前,应抬高床头,确定胃管在胃内,胃管通畅。 4. 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5. 患者发生呕吐时,立即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呼吸
道及口腔内分泌物。 效果评价:病员未发生误吸
P6疼痛(胸痛):与胸部伤口及胸腔置管有关
护理目标:病员胸痛减轻 护理措施: 1.适宜的病房环境 2.分散注意力:看电视、听音乐、深呼吸 3.避免受凉,以防感冒引起咳嗽导致疼痛加剧
P3低效性呼吸型态:与肺扩张能力下降、切口疼痛有关 护理目标:病员呼吸平稳
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采取有利于呼吸的体位,避免一 切增加胸腔内压力的活动 2.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拍背咳痰,必要时吸氧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面色、呼吸音等 4.肺功能锻炼,促进肺复张 5.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效果评价:病人呼吸平稳,频率、节律、深浅度正常。
水封一瓶可见少许气体溢出,未见水柱波动。急查 床旁动脉血气分析:PH:7.12,PCO2:69mmHg, PO2:203mmHg。6月6日,病员神志清楚,GCS评 分:E4VTM6,双侧胸部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固定, 左侧水封瓶内可见水柱波动、气泡溢出,引流出黄 色胸水,右侧水封瓶未见水柱波动、气泡溢出。
口唇发绀,肢端发绀,大汗淋漓。带入左侧胸腔
闭式引流管通畅,引流出淡黄色胸水,水封瓶内 可见水柱波动及气泡溢出。立即行紧急气管,
气胸个案护理报告范文

气胸个案护理报告范文
一、患者情况概述
患者小杨,男,23岁,因“胸闷、气促6小时”入院。
入院诊断为右侧自发性气胸。
二、护理过程
1.病情观察: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尤其注
意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和呼吸音的变化。
2.疼痛护理:气胸会引起胸痛,我们采取了有效的疼痛护理措施,如分散注意力、放松技
巧和轻度止痛药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3.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排痰,防止肺部感染。
同时,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锻炼,促进肺复张。
4.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患者接受了胸腔闭式引流术,我们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
量,确保引流管的通畅,及时处理引流管堵塞和脱落等突发情况。
5.心理支持:气胸患者常常因为呼吸困难而感到焦虑和恐惧,我们给予了患者心理支持,
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三、护理效果
经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
呼吸频率和心率逐渐恢复正常,胸痛明显减轻,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胸腔闭式引流管已拔除,肺功能逐渐恢复。
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四、护理总结
对于气胸患者,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通过有效的病情观察、疼痛护理、呼吸道管理和心理支持等措施,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气胸护理常规

气胸护理常规【概述】胸膜腔积气,称为气胸。
一般分为闭合性,开放性和张力性气胸三种。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气体交换障碍与肋骨骨折导致的疼痛、胸廓运动受限、反常呼吸运动有关。
2、急性疼痛与胸部组织损伤有关。
3、潜在的并发症:肺部和胸腔感染。
【护理目标】1、病人能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呼吸平稳。
2、疼痛缓解与控制,自述疼痛减轻。
3、病情变化能够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未发生胸腔或肺部感染。
【护理措施】(一)非手术治疗护理/术前护理1、现场急救:对开放性气胸者,立即用敷料封闭胸壁伤口,阻止气体继续进入胸腔。
闭合性或张力性气胸积气量多者,应立即协助医师行胸膜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及时吸氧,清理呼吸道,病情稳定者取半坐卧位,以使膈肌下降,有利呼吸。
3、减轻疼痛:病人咳嗽、咳痰时,协助或指导病人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以减轻疼痛。
必要时给予镇痛。
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呼吸情况,观察有无气管移位或皮下气肿的情况,是否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5、预防感染:对开放性损伤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及合理使用抗生素。
6、术前护理:输液管理,避免输液过快、过量而发生肺水肿;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
(二)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保持各管路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2、呼吸道管理:协助病人咳嗽咳痰,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
3、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①保持管道的密闭性,水封瓶长管没入水中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更换引流瓶或搬动病人时,先用止血钳双向夹闭引流管,防止气体进入,放松止血钳时,先将引流瓶安置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的位置。
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
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以防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
③观察引流,保持通畅,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观察长管内水柱波动情况,一般水柱波动范围约4-6cm,病人可取半坐卧位,鼓励咳嗽和深呼吸,经常改变体位,以利于引流。
气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气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概述气胸是指胸腔内气体在肺外集聚,导致肺部部分或全部塌陷的一种疾病。
护理诊断和措施在气胸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气胸的护理诊断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为了提供有效的护理,我们需要首先进行护理诊断。
下面是气胸的护理诊断:1.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气胸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患者可能会感到气短,呼吸急促或不适。
护士需要进行评估和记录患者的呼吸频率,观察患者的脸色和呼吸的深度。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氧气疗法或其他形式的辅助呼吸。
2.疼痛气胸可以导致胸痛或胸部不适。
疼痛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缓解患者的不适。
护士可以给予患者非药物治疗,如热敷、按摩或呼吸训练等。
如果疼痛严重,医生可能会考虑给患者合适的止痛药物。
3.焦虑和恐惧气胸可以导致患者焦虑和恐惧心理。
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并提供情绪支持。
他们可以通过提醒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放松练习来帮助缓解焦虑。
在严重的情况下,护士还可以与医生协商给予镇静剂。
4.低氧血症气胸会导致患者体内氧气供应不足,引起低氧血症。
护士可以通过监测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来评估患者的氧合情况。
在需要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氧气治疗。
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护理诊断,接下来将介绍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护理:1.监测生命体征护士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和体温。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任何潜在的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辅助呼吸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护士可以提供辅助呼吸,如使用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或正压通气(PPV)等,以帮助患者保持足够的氧气供应。
3.疼痛管理对于胸痛或胸部不适的患者,护士可以使用非药物治疗方法缓解疼痛,如热敷、按摩或呼吸训练等。
如果疼痛严重,合适的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
4.情绪支持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并提供情绪支持。
他们可以通过解释治疗过程、提供情绪安慰或提供心理治疗咨询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
气胸护理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气胸的定义、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
(2)了解气胸的护理评估、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3)熟悉气胸患者的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2. 技能目标:(1)能够对气胸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
(2)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3)能够熟练进行气胸患者的护理操作,如吸氧、胸腔闭式引流等。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关爱患者、关爱生命的情感。
(2)提高学生的责任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1. 气胸的定义、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2. 气胸的护理评估、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3. 气胸患者的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气胸的定义、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气胸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1)气胸的定义、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2)结合图片、病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气胸的特点。
3. 课堂讨论:针对气胸的特点,分组讨论气胸的预防措施。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气胸的护理评估、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主题。
2. 讲授新课:(1)气胸的护理评估、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2)结合图片、病例,讲解气胸患者的护理要点。
3. 课堂讨论:针对气胸患者的护理要点,分组讨论护理操作要点。
4. 实操演示:教师演示吸氧、胸腔闭式引流等护理操作,学生观摩学习。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课时:气胸患者的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1. 导入新课:回顾前两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主题。
2. 讲授新课:(1)气胸患者的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2)结合图片、病例,讲解气胸患者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3. 课堂讨论:针对气胸患者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分组讨论护理措施。
4.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气胸患者的护理问题及处理方法。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气胸护理诊断

肺大疱切除术后照顾护士诊疗及照顾护士步伐之阳早格格创做1、气体接换受益——与胸腔积液、积气有关(1)评估记录病人的呼吸频次、节律、型态及其变更(2)指挥病人举止深呼吸锻炼,矫正呼吸要领(3)赋予病人鼻导管吸氧2-3L/min(4)赋予病人半卧位,以好处气体接换(5)脆持胸管正在位通畅2、浑理呼吸道无效——与切心痛痛有关(1)评估记录痰液的颜色、量、粘稀度(2)赋予氧气吸进,评估记任命氧效验(3)遵医嘱赋予雾化吸进,定时赋予翻身、排背(4)指挥患者举止灵验咳嗽、咳痰(5)遵医嘱赋予止痛药3、恬静改变:痛痛——与脚术刺激、术后搁置胸腔关式引流管有关(1)评估记录痛痛的部位、程度、做用果素(2)助闲病人找出不妨恬静的要领,如:止痛药、分别注意力(3)死命体征稳固后改半卧位,促进渗血、渗液的排出(4)妥擅牢固引流管,预防管道牵推刺激引起痛痛(5)遵医嘱赋予止痛药4、焦急:与患者没有相识徐病的预后有关(1)评估战记录病人的焦急程度,辨别根源(2)助闲病人变化注意力(3)与病人举止情感接流,博得病人的断定,饱励其收鼓心中的没有谦(4)主动采与灵验步伐减少病人的躯体症状(5)背病人道解徐病的相关知识及预后(6) 提供宁静的环境,包管充脚的睡眠5、潜正在并收症——出血、漏气、肺部熏染等(1)稀切瞅察死命体征,瞅察胸闷、胸痛是可加剧及病人神态、呼吸、尿量(2)脆持胸管正在位通畅,定时挤捏,瞅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如大于100ml/h,即时报告医死(3)注意瞅察胸腔引流瓶中是可有气体溢出,瞅察患者引流管心周围皮肤是可有皮下气肿(4)预防胸腔引流瓶使用背压吸引(5)脆持伤心及床单位浑净、搞燥,庄重实止无菌支配,预防接叉熏染(6)遵医嘱应用抗死素预防熏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胸护理诊断及措施
概述
气胸是指胸腔内异常积气引起的一种疾病。
气胸的主要症状是突然出现的胸痛
和呼吸困难。
对于气胸患者,正确的护理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气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并提供一些建议。
护理诊断
对于气胸患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诊断:
1. 有效呼吸模式受损
气胸会影响患者的呼吸模式,导致呼吸困难和疼痛。
这会导致患者的呼吸快速
浅表,肺活量下降。
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气促和呼吸不规则等症状。
2. 疼痛
气胸可以引起剧烈的胸痛,特别是在患者进行深呼吸或咳嗽时更加明显。
这可
能导致患者对深呼吸和咳嗽的恐惧,同时也会影响他们的日常活动和睡眠。
3. 气道清晰度受损
由于气胸的存在,患者可能会出现气道清晰度下降的情况。
这可能导致呼吸道
阻塞,影响气体交换,增加呼吸困难的发生。
护理措施
对于气胸患者,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护理措施:
1. 监测生命体征
气胸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循环系统,因此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和氧饱和度。
这有助于及早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2. 给予氧疗
对于气胸患者,给予高浓度的氧气可以帮助改善氧合和减轻呼吸困难。
根据患
者的需要,可以使用鼻导管或面罩等适当的氧疗装置。
3. 管理疼痛和焦虑
气胸患者常常会经历剧烈的胸痛和焦虑。
为了减轻他们的疼痛和焦虑,可以使
用合适的药物治疗,如镇痛药和抗焦虑药。
此外,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
4. 促进气体排出
气胸患者需要积极促进气体排出,以减少胸腔内气体积聚。
促进气体排出的方
法包括俯卧位治疗、呼吸训练和胸部物理治疗等。
同时,咳嗽和深呼吸也是非常重要的,但需要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进一步气胸。
5. 干预潜在并发症
气胸可能会导致潜在的并发症,如张力性气胸和呼吸衰竭等。
及早识别并干预
这些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胸腔穿刺或胸腔引流等操作以排除积气。
6. 宣教和康复指导
对于气胸患者,宣教和康复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宣教可以包括有关气胸的病因、症状和治疗的教育,以及如何避免再次发作的指导。
康复指导可以包括呼吸锻炼和身体活动的指导,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结论
气胸是一种常见的胸腔疾病,正确的护理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气胸
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通过监测生命体征、给予氧疗、管理疼痛和焦虑、促进气体排出、干预潜在并发症以及提供宣教和康复指导,可以有效改善气胸患者的症状,促进他们的康复进程。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与医疗团队合作,共同制定最佳的护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