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精选8篇】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精选8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
会写“晨、汉”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
提问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了解,与我们日常饮食与服饰等作对比。
引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并展示图片。
2.初读课文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大青树下的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随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适当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钟声敲响了.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吴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篇二】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1教学要求: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b.学生写字.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d.配乐朗读这一段.2.第二、三自然段.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3.第四自然段.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c.齐读这一自然段.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五、综合性学习.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篇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通过找近义词、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会写“早晨、穿戴”等21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并积累运用.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教学重点: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并积累运用.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说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篇章页”,明确学习目标.(一)课件出示“篇章页”.(二)引语:同学们,打开三年级的语文书,你会发现:与以往一、二年级的语文书相比,在每个单元前多了这么一页学习提示.我们管这一页叫篇章页.1.指名读.2.老师引导概括.适时板书:校园生活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二、看图片说场景,引发阅读期待.(一)看图片,说场景.1.课件出示学生生活、学习的图片;2.学生描述场景;3.揭题,板书课题;(二)设疑,引发阅读期待.这所学校与我们学校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三、默读课文,初步感受其特别之处.(一)根据要求,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找出你认为这所学校比较特别的地方,用“ ”划下相关句子.(二)反馈预习作业,以学定教,学习生字词.1.学习生字;2.学写难写的字;(操作步骤:反馈预习—学生观察、交流—老师范写—学生练写——评价)3.运用“七彩云南风光片”介绍云南,帮助学生认识不熟悉的事物.【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的云贵高原上,那儿四季如春,景色宜人.这里的竹子,形同凤尾,我们把这种竹子叫做凤尾竹;在山与山之间,这里有大片大片宽阔平坦的空地,这就是坪坝;这里的山猫,有豹般的花纹,叫做山狸;这里的铜钟响亮而清脆.云南还是一个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比如傣族、阿昌族、景颇族、德昂族.】(三)交流反馈,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1.学生反馈;2.教师引导,逐渐形成如下板书:上学路上,绚丽多彩,多民族学校上课时,安静,小动物们听课下课时,热闹,动物们看热闹四、学习第一自然段,聚焦“新鲜”,感受其表达效果.(一)默读第一自然段,划出有新鲜感的句子,教师巡视指导.(二)汇报交流.◆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1.学生自由说说带给你新鲜感的地方;2.引导比较;原句: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改句:早晨,许多小学生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⑴比较不同;⑵引导思考:作者把表示地点的3个词语放在句子的前面有什么用意?(把3个表示地点的词语放在句首,强调了小学生是从四面八方走来的.)3.想象:学生还会从什么地方走来;(预设:田野里、马路上、小溪边……)4.引导思考:这个句子还有没有你认为比较新鲜之处呢?⑴学生交流;⑵思考:作者连用了四个“有……的”用意是什么?(连用4个“有……的”突出了这是一个多民族的学校.)5.迁移运用;__________(时间),从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来许多小学生,有________________的,有________________的,有________________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的.示例:早晨,从小河边,从田野里,从马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壮族的,有苗族的,有哈尼族的,还彝族的.6.想象画面.⑴老师范读;⑵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示例:我看到了在一座郁郁葱葱的山坡上,在一片绿油油的坪坝里,一群群孩子穿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有的蹦着跳着,有的唱着歌儿,有的津津有味地聊着,还有的翻着跟头向学校走去.⑶齐读;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一)课件呈现.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二)老师小结.同学们从这句话中的三个“从……”感受到了孩子们是从四面八方来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连用了三个“有……的”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多民族的学校,孩子们在这里开心愉快地学习.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品读有新鲜感的句子,感受“安静、热闹与可爱”.(一)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有新鲜感的句子,教师巡视指导.(二)反馈交流,课件呈现.◆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朗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1.学生自由说;2.思考:大家朗读课文声音“真好听”,到底怎么好听呢?3.课文是怎么写出安静的呢?参考:文章没有直接写,而是用窗外的“安静”,用树枝、鸟儿、蝴蝶的表现来衬托“真好听”.这种写法很新鲜.4.朗读指导5.迁移运用晚上的广场上真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回归整体,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一)借助板书,学生练说.(二)引导学生不仅要说出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更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四、建立联系,渗透运用,说一说自己的学校.(一)引导:吴然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让我们看到了一所可爱的边疆小学的样子和这所小学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如果请你来向别人介绍一下我们自己的学校和校园生活,你会介绍些什么,怎样介绍呢?(二)提出要求:选择校园里的一个场所,练习说一说它的样子或者同学们在那里学习、活动的场景,说的时候想一想这篇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努力说得既准确又有“有新鲜感”.1.选定场所、情景,独立练习说一说.2.小组内说一说.3.推荐班级内说一说,教师引导评价,关注说准确、说清楚和说得“有新鲜感”.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doc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全文共5971字]编辑推荐:下载Word文档。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优秀4篇-最新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优秀4篇深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了解绿树下小学生快乐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自豪和赞扬。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4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篇一一、设计理念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下面,我就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读《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描写我国边疆地区的一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在学校里,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
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
这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体现了学校团结的氛围,反映了学校的欢乐、祥和气氛。
课文中联系课文内容,配备了精美的插图。
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除对学校美丽与团结的描写是本文的特点外,在语言表达上也很有特色。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安排两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具体说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
会写晨、绒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通用5篇)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通用5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1学问与技能: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早晨、艳丽、装扮”等词语,积累有簇新感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关注有簇新感的句子,体会这所学校的特殊之处。
3.借助提示,借鉴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学习表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品读文中的重点词句。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快乐祥和的校内生活,体会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与团结,理解课文所表达的骄傲感和赞美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品读文中的重点词句。
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与团结及他们快乐祥和的校内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骄傲感和赞美之情。
2课时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早晨、艳丽、装扮”等词语。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快乐祥和的校内生活。
一、歌曲导入,介绍资料。
1.(播放音乐《爱我中华》片段)“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2.引导沟通: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请同学们拿出你搜集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状况。
3.学生展示介绍,老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老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状况。
4.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集在一起,共同生活,和谐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今日,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学校去看一看。
5.请大家读课题。
谁来说说课题该怎么读指名读课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优秀教案精选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青树下的小学》,了解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特色,感受小学生活的快乐与成长。
1.2 教学内容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精讲,分析课文主题,探讨民族文化交流的意义。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4.1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5分钟)Step 2:阅读课文,理解内容(15分钟)Step 3:分析课文,探讨主题(10分钟)Step 4:小组讨论,分享感受(10分钟)4.2 时间分配总时长:4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2 教学反馈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活动目的通过拓展活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2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如民族舞蹈、民族音乐、民族手工艺等展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第七章:作业设计与布置7.1 作业目的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7.2 作业内容以《我心中的小学》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心目中的小学生活和校园环境。
第八章:教学反思与改进8.1 反思目的8.2 反思内容分析课堂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手段的运用、课堂氛围的营造等。
第九章:家长沟通与协作9.1 沟通目的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语文教案)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案例3篇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案例3篇小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在祖国的大家族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学习生活,是那么团结。
他们上课认真读书,下课心情玩耍,小动物的出现增添了趣味。
一起来看看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案例3篇,欢送查阅!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坝〞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晨〞等13个字和“早晨〞等2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制定依据:课后识字写字安排和“词语表〞安排,和课程标准关于学段理解词语的目标要求。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结合资料袋和插图,一边读一边想想课文描写的画面,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几个画面,是什么样的画面,了解课文内容;能找出这所有哪些特别地方的语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边疆多民族小学的学习生活的美好(制定依据: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
)3.能按照提示场所和开头,仿照课文,选自己一个场景说一说。
(制定依据:课后练习。
)4.知道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能找出这样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制定依据: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
)重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3、4。
难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3。
教学准备:教师:“坝〞等10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坝〞等10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应指导〞指的是采用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
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符合语法标准;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
)第一课时一、学习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设计说明:从三年级开始,教科书每单元啊都编排了单元导读,它提示了该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和主要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整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明确主要教学目标,有利于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对新课的主题内容把握。
)(一)认识“单元导读〞。
(设计说明:“单元导读〞是统编教科书第二学段的一个新编排,学生需要了解其编写意图和功能,才能实现教科书是学生的“学本〞的目的。
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经典教案第一章: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与方法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流畅、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如字词、语法、修辞等。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5.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趣味性强的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评价激励法: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第二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一、课堂教学设计1. 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
2. 设计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注重知识体系的连贯性。
3. 设计教学过程:科学设计教学步骤,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参与。
4. 设计教学评价:合理制定评价标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课堂教学组织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主动发言,提问和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3. 有效管理课堂:合理分配时间,有效管理学生的学习行为,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第三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和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3. 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方法1. 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 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分角色朗读、表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4. 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培养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优秀范文
小学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小学生活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生活,珍惜学习时光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小学生活的特点。
2. 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生字词卡片。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重点解析易错字词。
(2)教师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在校生活的趣事,感受学校生活的美好。
(2)教师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培养热爱学校的情感。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7.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内容,巩固生字词。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拓展:1. 课文延伸:(1)学生发挥想象,以“我心中的小学”为主题,创作一幅画或一篇短文。
(2)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分享彼此的梦想和期望。
2. 文化传承:(1)教师介绍我国小学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变迁。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采访长辈等方式,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小学历史和文化。
大青树下的小学详细教案范文(通用7篇)
大青树下的小学详细教案范文〔通用7篇〕大青树下的小学详细教案范文〔通用7篇〕大青树下的小学详细教案1 一、教材分析^p《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组课文的专题是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引导学生一起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表达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课文层次明晰、段落清楚。
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学习本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的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详细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戴”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并能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喜欢的局部背下来且积累好词佳句。
3.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以上教学目的中,我认为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是教学的重点,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才能差,所以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的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是本课教学难点。
三、教法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我主要采取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这三种教学方法。
运用想象感悟法可以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在研读中通过换位考虑体验人物的内心,饱满任务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时开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运用朗读感悟法可以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运用品词赏析法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p 加以揣摩、推敲、咀嚼,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部编版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一、教案名称:《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生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生字词,增强语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生活,珍惜学习时光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情感把握。
【教学难点】1. 生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2. 对课文情感的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大青树下的小学,吸引学生注意力。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学校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工具书或小组讨论,解决生字词的学习。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理解大青树下小学的生活。
(2)每组选取一个角度,对课文进行解读和展示。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2)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生字词。
(2)强调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二、教案名称:《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生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生字词,增强语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生活,珍惜学习时光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情感把握。
【教学难点】1. 生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我国多民族小学为背景,通过讲述大青树下的小学生活,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感受小学生活的快乐与成长,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敬师长、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第二章:课程内容2.1 第一节:大青树下的小学介绍大青树下的一个小学,让学生了解小学的基本情况,包括校园环境、师生构成、课程设置等。
2.2 第二节:民族团结的小学讲述各民族学生在小学里的学习生活,展现民族团结、互相帮助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多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2.3 第三节:快乐的小学生活通过讲述学生们在课堂内外开展的各种活动,让学生体会小学生活的快乐,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2.4 第四节:成长中的小学生活描述学生们在小学阶段成长的历程,让学生认识到小学生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的意识。
2.5 第五节:尊敬师长,团结互助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大青树下的小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图片展示:利用图片展示大青树下的小学风貌,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程内容。
3.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4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小学生活,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第四章:课程评价4.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4.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
5.2 图片:大青树下的小学风貌图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5.3 视频:关于大青树下的小学生活的视频资料,用于辅助教学。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教案(多篇)
1.大青树下的小学【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语言运用:重视朗读的指导,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思维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审美创造: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通过对比阅读有新鲜感的词句,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本文描写了一所边疆的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关注结构:课文段落分明,层次清晰。
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
关注描写:课文表达丰富,有许多有新鲜感的词句。
如“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和“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样的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教学目标】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能关注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重点、难点)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
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重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3.学习第一自然段,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课件3)导语:过了一个快乐的假期,我们又回到了可爱的学校。
谁来和我们分享分享学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去认识一所特别的小学——《大青树下的小学》。
2.教师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齐读课题。
三年级语文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三年级语文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三年级语文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
会写“晨、汉”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
提问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了解,与我们日常饮食与服饰等作对比。
引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并展示图片。
2.初读课文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大青树下的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随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适当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优秀5篇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优秀5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根据课后生字词的注音熟读课文,扫清生字词,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能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并且在课文中找出自己认为好的词语,与同桌交流,说出理由。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什么样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学校是怎样的,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关注到具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习作的乐趣,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扫清生字词,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
2.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学校,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习作的乐趣。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到来了,今天早晨起来吃过早饭之后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生:上学师:是的,要背上小书包上学校,走进美丽的校园里你们开心吗?生:……师:你们的校园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学校里会发生哪些事情呢?生:……师:同学们能积极的发言,老师感觉到你们的校园生活是很丰富的,今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大青树下的小学,看看这个校园是怎样的,小朋友们在这个校园里都会做些什么事吧!(二)认识字词,熟读课文师:同学们翻开课本第2页,读课文,根据第4页课后生字的注音扫清课文里的生字词,有不会的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桌。
(3分钟)生:……师:同学们对生字词掌握得如何呢?哪位小朋友愿意挑战一下呢?(出示课件的生字词,先让学生读,然后再出示拼音,紧接着老师领读,同学之间互读)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生字词,那现在老师为大家范读课文,感受一下大青树下的校园。
(三)感受情境,讨论学习师:现在老师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同学们再细细的品读课文,感受这所小学的特点,并找出你喜欢的,或者是你认为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桌讨论。
生:……师:同学们讨论的真激烈呀!那你们讨论的结果是什么呢?谁能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大家呢? 甲生:……师:学生甲说他认为“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大青树下的小学写活了,所以他认为很新鲜,很精彩。
小学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生字词学习:认读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二、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活跃度。
二、教学手段1. 课件展示: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一、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和辅导。
3. 课文朗读: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妙。
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二、时间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2. 生字词学习:15分钟3. 课文朗读:10分钟4. 课文解析:15分钟5. 课堂小结:5分钟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一、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课文主题的短文。
二、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一、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续写,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进行课文主题的深入思考,讨论课文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大青树下的小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指导等方法,学习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交流理解并有意识地学会积累。
【教学重难点】1.通过预习、指导等方法,学习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任务一:出示情境,导入课题。
活动一:欣赏歌曲,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你们认识了解哪些民族呢?谁想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2.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这样一所小学,来自不同民族的孩子在这所学校里共同学习和生活,想不想去参观一下?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活动二: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任务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活动一: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出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活动二:这组词“打扮、飘扬、摔跤"。
谁来读?他读一遍,我们读两遍。
你们有什么发现?发现这些字的偏旁都是“提手旁”通过思考得出这些字都和手的动作有关。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都表示动作。
你们真是善于观察。
活动三:猜一猜出示第二组词。
这篇课文还有一些我们陌生的词语。
这些词语都表示民族。
谁会读?去掉拼音呢,读来读。
我们一起读两遍。
傣族(这个民族的女的喜欢穿长筒裙子,他们经常过泼水节,哪个族)、景颇族(头上戴的是高高的帽子,女的胸前挂的是什么?这是什么族)、阿昌族(他们戴的不是高高的,特别擅长做长刀)、德昂族(女的腰上有很多腰带,腰带越多表示越聪明,他们还会跳象脚舞,什么族)。
好的一起读。
他们的穿戴不同,打扮不同。
出示“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鲜艳就是指民族服装怎么样?(鲜艳美丽)除了民族服饰,还可以说鲜艳的什么?(花朵、红领巾)绚丽多彩还可以换成什么词?我们读到的陌生的词语背后都是一些新鲜陌生的事物。
任务三:再读课文,品读新鲜句。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优秀教案精选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青树下的小学》,了解中国的多元文化和民族特色,培养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1.2 教学内容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方法2.1 教学策略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2.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民族的图片和文化特色,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有关民族文化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边读边思考,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课文的心得体会,共同探讨课文中涉及的民族文化问题。
3.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知识点。
3.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拓展阅读和研究,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4.2 评价内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问题提出和解决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的提升。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5.2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大青树下的小学》原文6.2 多媒体资源图片:不同民族的服饰、建筑、节日等图片视频:有关民族文化的纪录片或短片音频:民族音乐或歌曲6.3 辅助阅读材料有关民族文化的书籍、文章、网络资源等第七章:课堂活动设计7.1 课前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了解的民族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简析:课文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这是一所美丽的、充满欢乐的学校,反映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个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
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重点难点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词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展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三篇
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三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课文描述的场景和人物,描绘出小学的景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述,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描绘出小学的生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态度。
(2)培养学生与同学和谐相处、团结友爱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描述,发挥想象力,描绘出小学的生活。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描绘小学生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大青树下的小学。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学的认知和期待。
2. 学习课文:(1)分段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生字词学习:(1)教授生字词,让学生跟读、模仿。
(2)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记忆。
4. 课堂练习:(1)请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出小学的生活。
(2)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互相交流。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家长协助孩子用生字词造句。
2. 拓展作业:(1)邀请孩子观察学校的生活,用文字或绘画形式记录下来。
(2)培养孩子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态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巩固生字词掌握程度。
3. 拓展作业:评估学生对学校生活的观察与记录,了解他们的情感态度。
六、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述的小学生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学生活的认知和体验。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优秀教案精选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多元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2 教学内容通过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分析文章中的优美词句,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
讨论文章中体现的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文章所描述的场景。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简介《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作者及文章背景。
步骤二: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三:词句赏析,分析文章中的优美词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步骤四:小组讨论,讨论文章中体现的民族团结、互助精神。
步骤五:总结拓展,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力。
采用课后作业评价,了解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采用小组讨论评价,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3.2 评价指标学生课堂表现:积极发言、认真听讲、主动参与。
课后作业:答案正确、书写工整、见解独到。
小组讨论:合作默契、表述清晰、观点鲜明。
第四章:教学资源4.1 教学资源教材《大青树下的小学》。
相关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网络资源,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4.2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音响设备等。
笔记本、彩笔等学习用具。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简介《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作者及文章背景。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5.2 第二课时词句赏析,分析文章中的优美词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组讨论,讨论文章中体现的民族团结、互助精神。
5.3 第三课时总结拓展,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为有这样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而自
豪,为自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一员而
骄傲。
)
8.请同学们带着赞美,带着自豪,
带着骄傲美美地把课题再读一遍。
四、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1.为什么一个边疆的大青树下的
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祥和,
如此欢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
人。
)
2.是啊,“五十六个星座,五十
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
远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中华
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
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
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祥和!
3.让我们一起再听《爱我中华》。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