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尝试
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尝试

20 1) 10 7
摘 要 : 文 在 对初 中数 学课 堂 中 关 于分 层 次教 学 的概 念 分 析 的 基 础 上 , 理 论 依 据 、 体 操 作 、 决 问题 等 方 面对 分 层 次教 学的 有 效 本 从 具 解
第 7 第 1 期 卷 l
V 1 7 No1 o. .1
读 与 写 杂 志 Rea nd W rt rodi l d a iePe i ca
21 0 0年 1 1月
No e e 2 0 v mb r 01
分层 次教 学在初 中数 学课 堂 中的尝试
杨 文 娣
( 江苏 省南 京 市 南 湖 第 二 中 学 江苏 南 京
11 分 层 次 教 学 ” .“
分层次 教学 ( 同班 分 层 次 教 学 ) 就是 教 师 在 教 授 同一 教 学 ,
内容 时 , 一 个 班 级 优 、 、 生 的 不 同 知识 水 平 和 接 受 能 力 , 从 中 差 以
相 应 的 三 个 层 次 的教 学 深 度 和 广 度 进 行 合 讲 分 练 ,使 每 个 学 生 都 在 自 己原 来 的基 础 上 学 有 所 得 . 有 所 进 . 不 同 程度 上有 所 思 在 提高 , 同步 发 展 。这 里 的 同 步 是有 前 提 的 , 优 、 、 生 不 同 程 是 中 差 度上的进步 , 是平行齐步 向前 , 是降低尖子生水平 , 不 不 吃大 锅 饭 式 的 平 均 主义 。分 层 次 教 学 有 其 特 点 : 学 内容 的 梯 度 性 ; 教 教
方 法 分 层 、 堂 练 习 分 层 等 方 面 都 做 了尝 试 。课 前 , 者 进 行 认 课 笔
数学分层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分层教学案例分析一、背景数学是许多学科的基础,对于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学生的背景、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传统的大班教学往往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这使得一些学生感到数学困难,而另一些学生则觉得数学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学校开始实施分层数学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二、分层教学简介分层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兴趣等因素将其分为不同层次,然后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三、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数学分层教学的案例分析:1、案例一:一个高级层次的学生,由于其出色的数学基础和快速的学习能力,他觉得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过于简单,不能满足其需求。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为该学生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资源,如大学先修课程、数学竞赛等,以激发其学习热情和挑战更高难度的勇气。
2、案例二:一个初级层次的学生,由于其数学基础较差,对数学感到困惑和恐惧。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基础开始,为该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辅导和练习机会。
同时,鼓励该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其他学生分享学习经验,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四、结论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分层数学教学对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具有积极的作用。
对于高水平的学生,分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挑战和学习机会;对于低水平的学生,分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辅导。
因此,分层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案例一、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常常被忽视。
然而,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和节奏。
为了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我们尝试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旨在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和挑战,以促进他们的数学能力提升。
以下是一个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案例。
九年级数学分层次教学计划7篇

九年级数学分层次教学计划7篇九年级数学分层次教学计划篇1一、复习目标:(1)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让学生将三年的数学知识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更利于学生理解;(2)精讲多练,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3)抓好方法教学,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的方法,适应各种题型的变化;(4)做好综合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方法与措施:1、挖掘教材,夯实基础,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通过将近3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但对教材的`理解是零碎的、解题规律的探究是肤浅的。
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总复习时,首先引导学生系统梳理教材、构建知识结构,让各种概念、公理、定理、公式、常用结论及解题方法技巧,都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
例如:分式的化简求值,学生应想到分解因式的方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等,证明三角形全等马上想到全等三角形的所有判定。
教学中,要立足课本,充分挖掘和发挥教材例、习题的潜在功能,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使之形成结构。
例如:课本上的课题学习等。
坚决克服那种重难题、重技巧、轻课本、轻基础的做法。
2、抓好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归类、变式的教学。
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等的功能,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因此在复习中根据教学的目的、教学重点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对相关例题进行分析、归类,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复习效率。
对具有可变性的例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从多方面感知数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训练,注重应用,发展能力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及综合能力。
教师可以自觉地、有目的地加以培养。
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加快数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各种思维方法合理、简捷,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创造性能力。
分析近几年来各省市的中考能力题: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阅读理解,推理分析,总结规律,归纳其结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培养探索、发现、创新能力是中考命题必然趋势。
如何制定适合初中生的数学分层教学教案计划?

如何制定适合初中生的数学分层教学教案计划?。
一、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成绩、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及兴趣点等,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
二、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1.基础层次:分层教学计划的基础层次将主要关注基本知识的掌握,如数字、计数、加减法、乘除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化理解和应用方面的练习,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同时还需要和学生发挥想象力,使学生产生兴趣。
2.拓展层次:拓展层次将主要关注在基础层次之上的识的拓展。
这种层次的教学计划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培养和批判性思考的发展。
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性对于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更为高效的课程安排。
3.卓越层次:卓越层次将主要关注在拓展层次之上的知识。
对于卓越层次,需要采用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引导他们产生新的思路和创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在这个层次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间的协作和团队合作,以达到协同学习的效果。
三、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教学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当前教学的趋势和最新的教学方法,经常参加教研组的教学交流活动,交流探讨更优秀的教学方式。
教师需要自身不断学习和提升自我,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和能够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的技巧和能力,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注重学生情况的反馈和评估开展学生情况的反馈和评估是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对学生变化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调查和评估,以及反馈给学生和其家长,以达到课程的效果。
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调查和评估方案,系统的采用相关的工具,如测试、问卷等,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数据,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为了制定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教案,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制定不同难度层次的教学计划,向学生灌输正面的能量。
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注重学生情况的反馈和评估,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开展分层教学的尝试与探讨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初中数学开展分层教学的尝试与探讨获奖科研报告论文摘要: 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时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
“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 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 以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在反复实践中构建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 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教学体会00G632 000B 001002-766111-356-01一、学生分层在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 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 再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 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 可将学生依上、中、下按3:5: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 层是拔尖的优等生, 即能掌握教材内容, 独立完成习题, 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题及补充题, 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 与C 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 即能掌握教材内容, 独立完成练习, 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 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C 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即能在教师和A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教材内容, 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
在编排座位时, 最好四个人(1个A层、2个B层、1个C层)为一个学习小组, 便于讨论、辅导、交流、提高、竞赛, 体现群体中的“优势互补”。
注意分组是相对的, 并非一成不变的。
经过一段学习后, 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 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 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 作必要的层次间的升降调整, 激励学生上进, 最终达到C层逐步解体, A、B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分层。
对学生分层后, 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策略。
A层:设计一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同题。
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基础知识, 灵活运用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案例【案例主题:】学生参与教学,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活动、合作、自由、民主、创新。
【背景:】我在进行数学七年级上册图形的认识的应用教学时,处理定理时,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很有感想:……例题:课本p123证明两个角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他们可能出现的情况。
【活动过程】师:谁能总结一下判定两个角比较大小的方法?(学生都在紧张的思考中)(突然间,我发现一名平时学习较困难的学生闫家衔这次第一个举起了手,很惊奇,便马上让他发言了。
也有了我思想上的一次飞跃。
)生:我认为前面,度量,而刚才第一条,第二条的叠合法。
(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个别同学在讥笑,这位学生顿时有些难堪,想坐下去,我赶紧制止。
)师:很好!那你准备应该怎么做呢?生:嗯,(一下子来劲了):接着这位同学上黑板画了图,写出自己度量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
师:刚才闫家衔同学真的不错,不但提出了新的方法,而且还给出了说理,我和全班同学都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非常高兴(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要有勇气展示自己,你今天的表现就非常非常地出色,你今后的表现一定会更出色。
好,下面我就让我们一同来总结一下菱形的证明方法。
在师生的共同研讨下得出了这些方法。
师:今天的课程内容还有一项,那就是请闫家衔同学谈谈这堂课的感想。
生:……以前我不敢发言,我怕说的不对会被同学们笑话,而今天的他的方法恰好是我前几天才预习过的,所以一下子……我今天才发现不是这样……我今后还会努力发言的……【理念反思】:从这一个学生的举手发言到说得头头是道的“意外”中,我明白了:学生需要一个能充分展示自我的自由空间,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民主的氛围,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使“学困生”也能产生发言的欲望,也能对问题畅所欲言,教师还应能及时捕捉到这一闪光点,给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
也就是说要使学生全部积极参与教学,因为它集中体现了现代课程理念:活动、合作、自由、民主、创新。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案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案例一、学生分层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全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并根据成绩将全班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即a、b、c三个组。
分组后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辅导、作业批改和信息反馈,同时也能够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提问分层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编写三个层次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思维难度较高的问题,让c层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而b层学生则回答适中的问题。
当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
三、作业分层为了适应教学容量和学生的实际研究能力,教师应该分层次选编基本巩固性题、拓展性题和综合性题。
c层学生应该紧扣课本,会做基础题;b层学生应该能够完成书上全部题;而a层学生则应该另外增加变式题和综合题。
学生完成各层次相应作业后,还可以选做高一层次的作业,以解决不同层次学生在统一作业时的矛盾。
四、辅导分层教师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
对c层学生的辅导主要是调动非智力因素,培养师生和谐感情,激发研究兴趣,指导研究方法,批改部分作业,并进行个别辅导,重点突出,选题基础;对b层学生,应该增加综合性题,鼓励拔尖;而对a层学生,则可以进行数学竞赛辅导,主要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灵活应变能力。
五、测试分层阶段性测试可以全面、及时地反馈各层次学生的阶段研究效果,并起到激励作用。
教师应该把握试卷难度,按层次编制测试题,其中基础题量占70%,在一份试卷里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
必做题各层次学生都应该做,b层学生则可以选做选做题,而a层学生则应该做全部选做题。
六、评价分层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
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提问、练、作业等及时做出有效的、鼓励性的评价,并针对阶段教学效果作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以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分层教学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分层教学通过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一、确定分层标准和分组方式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是要确定分层的标准和分组方式。
分层标准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以成绩为主要依据进行划分。
分组方式可以选择按班级、按小组或者按个别学生进行。
二、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每个分层教学组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高深的数学知识和更复杂的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更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更简单的问题。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应该灵活多样,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示范教学和操练强化等方法。
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辅导分层教学的核心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辅导。
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给予个别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个别辅导和家庭作业等方式来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辅导。
五、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分层教学的效果评估是持续改进的重要环节。
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和优化。
可以通过定期测试、作业批改和口头反馈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分层教学需要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下进行。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可以通过举办数学竞赛、组织小组活动和开展学科交流等方式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七、加强家校合作分层教学的成功需要家校共同的努力和支持。
教师和家长应该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
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给予学习上的鼓励和指导。
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实施分层教学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如下:1、充分了解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将学生按照数学成绩、学习能力和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分为不同的层次。
2、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注重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注重提高其数学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注重帮助其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3、分层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例如,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采取探究式教学,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对于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采取互动式教学,帮助其更好地掌握知识。
学习数学的方法1、建立良好的基础知识:学习数学需要建立起坚实的基础知识,包括运算规则、定理和公式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是一门需要大量练习的学科。
通过不断地练习,可以加深对数学概念和公式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2、培养逻辑思维: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
在学习数学时,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推理证明。
学习数学时,要注重归纳总结。
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体系。
3、寻求帮助:在学习数学时,如果遇到困难或问题,不要害羞或放弃,可以向老师、同学或互联网寻求帮助。
通过与他人交流和讨论,可以更快地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数学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要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
如何有效地进行分层教学或指导的策略研讨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有利于高中化学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化学学习效果,从而打造高中化学有效、高效课堂。
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索与研究内容摘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差异,有的学生能独立学习新知识,有的学生只要教师稍加指点就能学好,有的则需要较多的解释和说明,个别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辅导和强化。
由于差异的存在,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去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即“因材施教”。
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分级目标,分组教学,合作达标”这一教学模式,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和优等生延伸发展的问题,使教学质量得到了大面积的提高。
关键词:学习成绩差异分层教学合作达标作业分类姓名:肖学红单位:冶源镇杨善中学地址:冶源镇杨善中学联系方式:3470064邮编:262601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索与研究262601山东临朐冶源镇杨善初中肖学红内容摘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差异,有的学生能独立学习新知识,有的学生只要教师稍加指点就能学好,有的则需要较多的解释和说明,个别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辅导和强化。
由于差异的存在,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去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即“因材施教”。
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分级目标,分组教学,合作达标”这一教学模式,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和优等生延伸发展的问题,使教学质量得到了大面积的提高。
关键词:学习成绩差异分层教学合作达标作业分类美国教育理论家布鲁姆认为:“只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适合其特点的帮助,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上所能够学会的东西。
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主要在速度,不在智力。
”这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差异,有的学生能独立学习新知识,有的学生只要教师稍加指点就能学好,有的则需要较多的解释和说明,个别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辅导和强化。
由于差异的存在,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去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即“因材施教”。
然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只面向少数成绩较好的学生,久而久之,其他学生也就渐渐地失去了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造成他们学习水平的重大差异,使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自然分成三个群体: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案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案例一一、学生分层。
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全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综合考虑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主要根据成绩将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即a、b、c三个组。
a组为优生,b组为中等生,c组为差生。
分组后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上课辅导,作业批改,信息反馈,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提问分层。
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三个层次的问题便于课堂提问,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c层学生,适中的问题的回答机会让给b层学生。
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
三、作业分层。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教师分层次选编基本巩固性习题、拓展性习题、综合性习题。
c层学生紧扣课本,会做基础题;b层学生能完成书上全部习题;a层学生另外增加变式题和综合题。
学生完成各层次相应作业后选做高一层次作业。
这样可解决以往统一作业时,高层学生“吃不饱”、中层学生“吃不好”、低层学生“吃不了”的矛盾。
四、辅导分层。
平时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
对c层学生辅导主要是调动非智力因素,培养师生和谐感情,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面批部分作业,个别辅导重点突出,选题简单、基础;对b层学生增加综合性习题,鼓励拔尖;挑选a层学生进行数学竞赛辅导,主要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与灵活应变能力。
五、测试分层。
阶段性测试具有比较全面、及时反馈各层次学生阶段学习效果的作用和激励作用。
把握试卷难度,按层次编制测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少部分为变式题、综合题,其中基础题量占70%,在一份试卷里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
必做题各层次学生都做,b层学生选做选做题,a层学生则做全部选做题。
六、评价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
论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一点尝试和反思

论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一点尝试和反思前言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是一种教学策略,旨在根据学生的研究需求和能力水平,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数学作业。
本文将探讨我在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方面的一点尝试和反思。
分层作业的设计在进行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时,我采取了以下策略:1. 定义研究目标:首先,我明确了每个分层中学生应该达到的研究目标和技能要求。
这有助于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进行研究。
2. 评估学生水平:通过课堂测验和个别辅导,我评估了学生在不同数学概念和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
这帮助我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以便将其分配到适当的分层。
3. 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基于学生的评估结果,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数学作业,确保每个层次都有适合学生能力的挑战。
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4. 提供适当的指导:我为每个层次的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和解答方案。
这既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也让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支持。
尝试和反思通过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尝试,我发现以下几点:1. 学生受益匪浅:分层作业设计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层次上进行研究,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学生们在适度的挑战下取得了可观的进步。
2. 个别辅导的重要性:通过个别辅导,我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研究情况,并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这也有助于建立师生之间更为紧密的联系。
3. 作业设计需灵活调整:不同学生在不同概念和技能上的掌握情况存在差异,因此作业设计需要灵活调整。
我发现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及时根据学生的研究反馈进行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结论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是一种有益的教学策略,它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
通过我的尝试和反思,我意识到分层作业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研究进展,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我希望将来能够继续探索和改进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研究体验和成长机会。
让每个学生绽放精彩——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实践

让每个学生绽放精彩——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实践发布时间:2021-07-28T10:51:01.353Z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7月作者:徐宝[导读]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许多学生被题海战术的策略所困扰,这种策略限制了他们的个性和潜力,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发展。
在教育领域,通过提高教育效率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果是低效的。
因此,有效的课堂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基础,保证学生拥有正确的情感、价值观等等,这也是目前教学的重中之重。
分层走班教学的方法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就显得非常有创新性,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教育模式,保证了学生徐宝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摘要】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许多学生被题海战术的策略所困扰,这种策略限制了他们的个性和潜力,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发展。
在教育领域,通过提高教育效率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果是低效的。
因此,有效的课堂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基础,保证学生拥有正确的情感、价值观等等,这也是目前教学的重中之重。
分层走班教学的方法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就显得非常有创新性,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教育模式,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7-153-01分层走班教学能够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这种方式能够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而进行不同的教学。
在一般情况下,每个年级的分班并不是固定、随机的,在分班的过程中,教师会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专业水平,根据学生水平的好坏而进行有效的分班,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愿。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受到了带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教学。
并使学生能够产生竞争意识和求胜欲,使学生能够更加有动力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而不断的提升教师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形成较强的数学思维以及专业素养。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实践与研究一、分层教学概述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差异化教学方法,它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按照学生的水平,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分层教学的实施可以在多种方式下进行。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分层。
这种方法在教师们给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数学练习时也是非常有用的。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高、中、低。
高层次的学生被给予更具挑战性的练习,中层次的学生被给予具有适度难度的练习,而低层次的学生被给予更简单的练习。
二、我的实践在我的初中数学班级中,我实施了作业分层教学方法。
我将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都由不同的学习层次组成。
通过作业分层,我以更有效的方式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
我的作业分层教学实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1. 利用课堂中已有的提升训练或练习册,将繁琐、难度较低的部分剔除出来,形成不同难度的适宜学生的不同层次练习册。
2. 在充分听取同学意见的基础上,当然也是经过了我周密的评估后,将班里的学生依据基础差异和考试成绩分为三个层次:高、中、低。
3. 每周,我会按层次给出不同的作业任务清单,并用不同的颜色标注(绿色表示难度级别较低的,黄色表示难度级别适中的,红色表示难度级别较高的)。
4. 每个层次的作业具有自己独特的任务和难度等级,可以确保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行有效学习。
但同时,难度级别较低的学生也可以逐渐接触更具挑战性的作业,从而逐渐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5. 鼓励每个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如果某个学生的成绩明显不能达到预期,我会与该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和关心。
三、实践经验总结1. 适应学生的需要:在此方法中,学生有了选择,学生也开始突显出自己的差异化需求。
通过分组和分层的方法,我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学习弱点,以及享受让自己挑战性的作业。
2. 易于管理:分层的教学方法能够让教师更好地管理大量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因此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案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案一、分层教学的意义与目的分层教学是通过对学生的不同程度和能力进行分组,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其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成功和成长。
二、分层教学的原则1.学生以学习能力为依据进行分组,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适的小组中学习;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3.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助与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合作;4.适度挑战学生,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要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分层教学的内容与方法1.分层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目标,将数学知识划分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拓展知识三个层次。
基础知识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基本技能是通过基本练习和应用题来强化学生的计算和解题能力,拓展知识则是提供给高水平学生的更深入和有挑战性的数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2.分层教学的方法(1)基础知识层次的教学: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等方式来巩固和强化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可以使用课堂讲解、课本练习、电子资源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学。
同时,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2)基本技能层次的教学:通过大量的应用题和例题来加强学生的计算和解题能力。
可以使用课后练习册、试卷、电子资源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学。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在小组中把每个学生的长处发扬出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3)拓展知识层次的教学:对高水平学生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和拓展性的数学内容。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进行课堂展示和分享。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独立调研、项目研究等方式来进行教学。
四、分层教学的实施步骤1.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成绩、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学生分层。
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或者按照班级、小组进行分层。
初中数学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初中数学应实施分层教学]
![初中数学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初中数学应实施分层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db0cf1e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5.png)
初中数学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初中数学应实施分层教学]由于现在学生在小学掌握的知识程度不同,加之学生的认知能力等差异性较大,为了使学生在初中能更好地学习数学,应该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既是教学指导思想,又是行之有效的具体教学措施。
实施分层教学的主要思路:第一,将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思想指导教学的全过程;第二,将分层教学转化为具体的措施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分层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工作:一、设立学生分层档案科学的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设立学生分层档案是把本班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为高层学生、B层为中层学生、C层为低层学生)目的具体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包括成绩和能力,跟踪实验过程中的每个学生的动态变化。
分层的标准 1.学习成绩为主要分层标准。
2.影响学习成绩的各项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为辅助分层标准。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分层教学 1.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教学目标是支配课堂教学进行的主线,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教材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如教科书中的正文、练习题、复习题A组是每位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复习题B组属于较高要求是为程度较好的学生或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
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实际出发,同时要体现大纲基本要求,可以分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类。
如在“多项式乘多项式”时制订的教学目标如下:基本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多项式相乘法则的过程,理解法则。
(2)在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中,使学生体会转化思想。
较高教学目标:(1)熟练的掌握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2)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熟练的应用法则。
要求A类学生达到“较高教学目标”,做相应练习,C类学生达到“基本教学目标”,B类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较高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2.提问、设问要有层次性、针对性。
课堂提问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能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乐趣。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案例
嘿,大家好呀!今天咱就来讲讲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那些事儿!
咱就说,在一个班级里,那学生们的数学水平可不就跟那高矮不一的树木似的嘛。
有的同学数学素养那叫一个高,接受新知识就跟喝水一样容易;可有的同学呢,学着就费劲啦!这时候分层教学可不就派上大用场啦,就好比给不同尺码脚的人配上合适的鞋子。
比如说有一次,咱在课堂上教一元一次方程。
那些数学厉害的同学,一点就通啦,那解题速度刷刷的。
咱就让他们试着去解决更难一点的拓展题。
可还有一些同学,对方程还似懂非懂的呢,咱就得慢慢来,多举几个例子,一点点给他们讲清楚。
这就是分层呀!
咱再看另一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把数学好的和稍微弱一点的同学分在一组,嘿,那效果可太棒啦!好的同学能给稍弱的同学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呢,自己也能加深理解。
这不是一举两得嘛!这不就像大哥哥大姐姐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往前走嘛!
还有啊,作业也得分层布置呀!不能都一样。
给数学好的来点有挑战性的,让他们能不断突破自己;给那些基础弱一点的呢,就重点巩固基础知识,慢慢爬坡。
分层教学真的是太有必要啦!就像医生对症下药一样,能让每个同学都能在自己的层次上有进步,有提升!真的能让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呢!咱就应该多多推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这就是我的观点,分层教学,牛!。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研究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研究一、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现状及问题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由于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缺乏经验和指导,导致分层教学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学校的教学资源不足,教师难以获得适合分层教学的教材和辅助教学工具,使得分层教学的实施难度加大。
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差异较大,教师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难以准确识别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长,从而影响了分层教学的效果。
针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加强师资培训。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使教师掌握分层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分层教学的教学要求。
学校还可以邀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提供实际案例和教学经验,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分层教学的关键环节。
2. 配备教学资源。
学校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以满足分层教学的需要。
学校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资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3. 灵活的分层方式。
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采取不同的分层方式。
可以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平时表现、兴趣爱好等因素,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4. 引入评估机制。
学校可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学生评估机制,及时、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长,从而为分层教学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评估结果可以反馈给教师,指导其合理地安排分层教学的内容和进度。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许多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个性化学习。
分层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水平的教学环境中学习,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一刀切”现象。
2. 提高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了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尝试
发表时间:2011-09-13T08:58:16.63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年第5期供稿作者:许佩[导读] 分层教学是一种在集体教学形式下的个别化教学的策略,它容因材施教的思想于班级教学之中。
许佩山东省苍山县卞庄街道办事处小岭中学 277700
摘要分层教学是一种在集体教学形式下的个别化教学的策略,它容因材施教的思想于班级教学之中。
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学有所获。
达到培优与补差互补并举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分层次教学尝试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一提法反映了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基本精神,代表着一种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和实践体系。
当前,在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这些学生有许多的共同点,但也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其中在数学科体现尤为明显。
在一个班内,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有很大差别,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更新观念,探索出既能面向全体又能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和学习潜能的过调查发现,在我校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差生面广,多数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对学数学信心不足,学数学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而分层次教学正是适应了这种新的需要,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
1.学生层次的划分
保持原班级组织和学生原区域分布(即各层次的座位不变),调整课堂教学与课内、课外指导方法,实现面向全体、分层达标的目的。
为了落实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做细、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采用让学生自我评价、自愿报名,教师稍加调整的办法,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组。
A组为学习有困难、较差层次的学生,C组为学有余力、优秀层次的学生, B组为中等层次的学生。
由于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学生的智力、能力发展会出现一些变化,所以我鼓励学生向高一层次跃进,也同意个别学生进入低一层次,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随时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2.教学目标层次的划分。
在同一班级内采用相同的大纲与教材实行分层教学。
在教学中设计梯度教学方案的评价层次,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减少学习困难,增强自信心和荣誉感,体验成功感和喜悦感。
而且对能力较强的学生也能够充分施展他们的才华,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根据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为每一层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
它包括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
教学目标分层符合学生的实际,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制定这样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可以使A 组学生理解教材最基本内容,从培养实际能力入手,达到大纲的基本要求,使 B、C 组学生进一步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培养。
3.课堂教学层次化。
课堂教学分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顾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能力又要顾及到各层次学生掌握的程度,开展适应有差异的各层次学生的教学活动。
其基本要求是:分合有致,动静结合,学生全员参与,各得其所。
并通过不断学习逐步提高,再上一个新台阶。
具体做法如下:
⑴讲课分层次
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对内容兴趣上的差异,将会造成学生在不同层面对知识的理解。
鉴于此差别的存在,教学中可采取:1、基础知识整体讲,以保证全体学生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教学方式采用集体讲解;2、特征知识个别讲,对 A组学生详细讲,并降低难度,C 组学生听教师讲解难度较大的问题或补充扩展新的内容,在给每个组讲解的时候,其他的组做相应的练习。
⑵分类指导
学生个体差异的多样性反应到教学中应体现教学方法、手段的不同。
比如说在低层次的水平上,有的学生之所以处于此层次的原因是因为学习动机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指导时只需要通过交流、讲解、鼓励等方法使其明确学习目标,一旦此方法奏效学生将很快提到高一层次;有的学生处在低层次可能是由于兴趣方面的原因,教师在指导时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之乐学、爱学;还有一些学生可能是由于概念不明确、学习方法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观察分析,不断总结尝试,从而达到教学艺术化的境界。
⑶问题设计分层
课堂提问要结合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分层设计。
教师应从实际出发,较简单的问题让A组学生来回答,使他们也有机会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如果是稍难一点的问题,就让B组的同学回答;C组同学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
⑷布置作业层次化。
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A组学生吃不消,C组学生吃不饱。
因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题(课后练习);B层以基础题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课后习题);C层是基础题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课后复习题和创新提高题)。
4.课外辅导层次化。
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课外辅导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教师要及时做好查缺、补漏、提高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没有过关的A层学生补课,给C层学生开设竞赛讲座。
这样可进一步使A层学生“吃得了”,能奋发向上,C层学生“吃得饱”,能充分发展,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三、实践后的反思。
为了更好地实施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实施分层次教学后,备课、授课、布置作业、批改辅导、测试分析都得分层次进行,教师工作量无疑成倍增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同时也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教学业务水平。
2.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根据《标准》的要求,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评价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照顾各层次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只要自己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客观的评价。
在评价学生的同时,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出诊断和反思,这对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分层次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同时,分层次教学也是一种新的操作难度大的工作,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探讨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