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尝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尝试

发表时间:2011-09-13T08:58:16.63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年第5期供稿作者:许佩[导读] 分层教学是一种在集体教学形式下的个别化教学的策略,它容因材施教的思想于班级教学之中。许佩山东省苍山县卞庄街道办事处小岭中学 277700

摘要分层教学是一种在集体教学形式下的个别化教学的策略,它容因材施教的思想于班级教学之中。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学有所获。达到培优与补差互补并举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分层次教学尝试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反映了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基本精神,代表着一种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和实践体系。当前,在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这些学生有许多的共同点,但也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其中在数学科体现尤为明显。在一个班内,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有很大差别,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更新观念,探索出既能面向全体又能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和学习潜能的过调查发现,在我校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差生面广,多数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对学数学信心不足,学数学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而分层次教学正是适应了这种新的需要,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

1.学生层次的划分

保持原班级组织和学生原区域分布(即各层次的座位不变),调整课堂教学与课内、课外指导方法,实现面向全体、分层达标的目的。为了落实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做细、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采用让学生自我评价、自愿报名,教师稍加调整的办法,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组。A组为学习有困难、较差层次的学生,C组为学有余力、优秀层次的学生, B组为中等层次的学生。由于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学生的智力、能力发展会出现一些变化,所以我鼓励学生向高一层次跃进,也同意个别学生进入低一层次,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随时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2.教学目标层次的划分。

在同一班级内采用相同的大纲与教材实行分层教学。在教学中设计梯度教学方案的评价层次,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减少学习困难,增强自信心和荣誉感,体验成功感和喜悦感。而且对能力较强的学生也能够充分施展他们的才华,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根据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为每一层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它包括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教学目标分层符合学生的实际,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制定这样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可以使A 组学生理解教材最基本内容,从培养实际能力入手,达到大纲的基本要求,使 B、C 组学生进一步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培养。 3.课堂教学层次化。

课堂教学分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顾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能力又要顾及到各层次学生掌握的程度,开展适应有差异的各层次学生的教学活动。其基本要求是:分合有致,动静结合,学生全员参与,各得其所。并通过不断学习逐步提高,再上一个新台阶。具体做法如下:

⑴讲课分层次

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对内容兴趣上的差异,将会造成学生在不同层面对知识的理解。鉴于此差别的存在,教学中可采取:1、基础知识整体讲,以保证全体学生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教学方式采用集体讲解;2、特征知识个别讲,对 A组学生详细讲,并降低难度,C 组学生听教师讲解难度较大的问题或补充扩展新的内容,在给每个组讲解的时候,其他的组做相应的练习。

⑵分类指导

学生个体差异的多样性反应到教学中应体现教学方法、手段的不同。比如说在低层次的水平上,有的学生之所以处于此层次的原因是因为学习动机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指导时只需要通过交流、讲解、鼓励等方法使其明确学习目标,一旦此方法奏效学生将很快提到高一层次;有的学生处在低层次可能是由于兴趣方面的原因,教师在指导时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之乐学、爱学;还有一些学生可能是由于概念不明确、学习方法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观察分析,不断总结尝试,从而达到教学艺术化的境界。

⑶问题设计分层

课堂提问要结合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分层设计。教师应从实际出发,较简单的问题让A组学生来回答,使他们也有机会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如果是稍难一点的问题,就让B组的同学回答;C组同学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

⑷布置作业层次化。

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A组学生吃不消,C组学生吃不饱。因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题(课后练习);B层以基础题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课后习题);C层是基础题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课后复习题和创新提高题)。

4.课外辅导层次化。

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课外辅导也是一项重要工作。教师要及时做好查缺、补漏、提高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没有过关的A层学生补课,给C层学生开设竞赛讲座。这样可进一步使A层学生“吃得了”,能奋发向上,C层学生“吃得饱”,能充分发展,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三、实践后的反思。

为了更好地实施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实施分层次教学后,备课、授课、布置作业、批改辅导、测试分析都得分层次进行,教师工作量无疑成倍增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同时也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教学业务水平。

2.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根据《标准》的要求,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评价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照顾各层次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只要自己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客观的评价。在评价学生的同时,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出诊断和反思,这对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分层次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分层次教学也是一种新的操作难度大的工作,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探讨与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