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图形认识初步》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与复习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与复习课件

应用格式:
C是线段AB的中点,
AC =BC =1/2AB AB =2AC =2BC
A
C
B
5.有关线段的基本事实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三、角 1.角的定义 (1)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也可以看做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所形成的 图形
2.角的度量 度、分、秒的互化 1°=60′,1′=60″ 1″=(1/60)′,1′=(1/60)°
A'
D
C
F
N
M
B'
A
E
B
解:由折纸过程可知, EM平分∠BEB' , EN平分∠AEA'.
所以有∠MEB'=1/2∠BEB',∠NEA'=1/2∠AEA'. 因 ∠BEB'+∠AEA'=180°,
所以有∠NEM=∠NEA'+∠MEB' =1/2∠AEA'+1/2∠BEB' =1/2(∠AEA'+∠BEB') =90°.
M A N C
∵ON是∠AOC的平分线,OM是∠BOC的平分线,
∴∠COM=1/2∠BOC=1/2×140°=70°,
∠CON=1/2∠AOC=1/2×50°=25°,
∴∠MON=∠COM-∠CON=70°-25°=45°;
(2)当∠AOC=α时, ∠MON等于多少度? B
(2)∠BOC=∠AOB+∠AOC=90°+α,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 教学课件
第四章 图形初步认识
知识点总结与复习
要点梳理
考点讲练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要点梳理
一、几何图形 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立体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如

初一上册数学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知识点

初一上册数学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知识点

初一上册数学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知识点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数学知识点也是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初一上册数学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一定帮助。

【知识点归纳】一、多姿多彩的图形1.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2.点、线、面、体A.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

B.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线可分为直线、射线、线段C.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简称体。

D.面:包围着体的是面,面可分为平的面、曲的面。

二、直线、射线、线段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三、角1.有且只有一个角2.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做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3.角的运算:1周角=360,1平角=180=60,1=604.角的平分线:A.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B.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四、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与区别联系:线段、射线、直线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线段向一方无限延长形成了射线,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得到了直线.直线上的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组成线段,直线上的一点及其一旁的部分是射线,射线反向延长得直线.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数学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知识点相关内容大家一定要牢记,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祝大家学习愉快!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4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4

D
C (F) D A C (F)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A (D)
B (E)
C (F)
(3)∠ABC = ∠DEF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估计图中∠1与∠2的大小关系,并用适当的方法检验.
2 1
(1)
2
1
(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有关吗?
(1)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2)角张开的程度越小,角度就越小.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用放大镜看蚂蚁,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手,用放大镜看 精致的邮票,用放大镜从太阳光里取火等等,都会得到令 人开心的结果.那么,有没有放大镜放不大的事物呢?
你知道放大镜不能“放大”角的度数的原因吗?
已知O为直线AB上一点,OE平分∠AOC,OF平分 ∠COB, 求∠EOF的大小.
C
E
F
A
O
B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解:∵ OE平分∠AOC,OF平分∠COB,
∴∠EOC=
1 2
∠AOC
∠COF= 1∠COB (角平分线的定义),
2
∵∠AOB=∠AOC+∠COB=180°
(平角的定义),
∠ABC > ∠DEF
D
70°
B
C
E
30°
F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方法有三种: • 观察法 • 叠合法 • 度量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有三种,记作:

七年级数学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归纳+达标检测)

七年级数学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归纳+达标检测)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归纳+达标检测)4.1.1认识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我们见过的长方体、圆柱、圆锥、球、圆、线段、点,以及小学学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

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几何图形。

1)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

2)平面图形平面图形的概念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它们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它们的区别和联系:立体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而平面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

【达标提升】下列几种图形:①长方形;②梯形;③正方体;④圆柱;⑤圆锥;⑥球.其中属于立体图形的是()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⑤⑥总结:1、2、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立体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而平面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

4.1.2几何图形立体图形转化平面图形1: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你能画出来吗?【达标提升】1.如图是由七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堆成的物体,从上面看这个物体的图是()A.B.C.D.2.右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现实物体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看外形4.1.3几何图形(一)、立体图形的展开1、试一试:在你想象的基础上,请将准备好的长方体、圆柱、圆锥和三棱柱的纸盒剪开展平,看看与下面的展开图一样吗?圆柱圆锥三棱柱长方体思考:请你指出上面展开图各部分与几何体的哪一部分相对应?2、剪一剪、画一画:动手把一个立方体的包装盒沿一边剪开,铺平,看看它的展开图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再把展开的纸板复原,你有什么体会?再将所有的展开图画出来,以上画出了部分了展开图,除此之外还有5种,共有11种,请你画出其余5种。

(二)、立体图形的折叠探究:下图是一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用它们能围成怎样的立体图形?做一做:下面是一些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你能正确说出这些几何体的名字么?【达标提升】1.下列图形中,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B.C.D.12122.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将它折成正方体后“建”字对面是()A.和B.谐C.沾D.益4.2.1点、线、面、体1.几何体的概念(1)长方体是一个几何体,我们还学过哪些几何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观察长方体和圆柱体,说出围成这两个几何体的面有哪些?这些面有什么区别?2.面的分类通过对上面问题的解决,得出面的分类:____面和___面。

人教版初一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笔记重点大全

人教版初一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笔记重点大全

人教版初一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笔记重点大全单选题1、己知∠α与∠β都小于平角,在平面内把这两个角的一条边重合,若∠α的另一条边恰好落在∠β的内部,则().A.∠α<∠βB.∠α=∠βC.∠α>∠βD.不能比较∠α与∠β的大小答案:A解析:如图所示,∠AOC=∠β,∠BOC=∠α,∠AOC>∠BOC,∠α<∠β.解:如图所示,∠AOC=∠β,∠BOC=∠α,∵∠AOC>∠BOC,∴∠α<∠β,故选A.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角的大小比较,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画出图形进行求解.2、把图中的纸片沿虚线折叠,可以围成一个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名称是()A.五棱锥B.五棱柱C.六棱锥D.六棱柱答案:A解析: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解:由图可知:折叠后,该几何体的底面是五边形,则该几何体为五棱锥,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掌握各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特点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1)一个锐角的余角比这个角大;(2)一个锐角的补角比这个角大;(3)一个钝角的补角比这个角大;(4)直角没有余角,也没有补角;(5)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6)若∠1与∠2互余,∠2与∠3互余,则∠1与∠3也互余.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D解析:根据余角和补角的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进行解答即可.(1)若已知的锐角>等于45°,则它的余角<等于45°.错误;(2)锐角的补角是钝角,正确;(3)一个钝角的补角一定是锐角,所以钝角的补角比这个角小,错误;(4)直角有补角,补角为90°,错误;(5)根据补角定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正确;(6)若∠1与∠2互余,∠2与∠3互余,则∠1=∠3,错误;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余角和补角,熟知相关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下列各组图形中都是平面图形的是()A.三角形、圆、球、圆锥B.点、线段、棱锥、棱柱C.角、三角形、正方形、圆D.点、角、线段、长方体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面图形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圆锥和球不是平面图形,故错误;B. 棱锥、棱柱不是平面图形,故错误;C.角,三角形,正方形,圆都是平面图形,故正确;D.长方体不是平面图形,故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图形的定义,一个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据此可解.5、如图,下列各组角中,表示同一个角的是()A.∠ABE与∠EBC B.∠BAE与∠DACC.∠AED与∠AEB D.∠ACD与∠ADC答案:B解析:根据角的表示方法,用三个字母表示角,顶点字母写在中间,例如∠AOC表示该角是射线OA和线段OC的夹角,据此分析即可.A. ∠ABE表示射线BA,BE的夹角,∠EBC表示射线BE,BC的夹角,不是同一个角,不符合题意;B. ∠BAE表示射线AB,AE的夹角,∠DAC表示射线AD,AC的夹角,是同一个角,符合题意;C. ∠AED表示射线EA,ED的夹角,∠AEB表示射线EA,EB的夹角,不是同一个角,不符合题意;D. ∠ACD表示射线CA,CD的夹角,∠ADC表示射线DA,DC的夹角,不是同一个角,不符合题意.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角的表示方法,理解三个字母表示角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判断正确的有()(1)正方体是棱柱,长方体不是棱柱;(2)正方体是棱柱,长方体也是棱柱;(3)正方体是柱体,圆柱也是柱体;(4)正方体不是柱体,圆柱是柱体.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析:根据棱柱的定义:有两个面平行,其余面都是四边形,并且相邻的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柱体的定义:一个多面体有两个面互相平行且相同,余下的每个相邻两个面的交线互相平行,进行判断即可.解:(1)正方体是棱柱,长方体是棱柱,故此说法错误;(2)正方体是棱柱,长方体也是棱柱,故此说法正确;(3)正方体是柱体,圆柱也是柱体,故此说法正确;(4)正方体是柱体,圆柱是柱体,故此说法错误.故选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棱柱和柱体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定义.7、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标注了字母A的面是正方体的正面,如果正方体上面和下面所标数字相等,则x的值是()A.−1B.0C.﹣2D.﹣15答案:C解析: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列出方程5x+2=-8解题.解:根据题意得,5x+2=-8,解得:x=-2,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8、平面内两两相交的6条直线,交点个数最少为m个,最多为n个,则m+n等于()A.12B.16C.20D.22答案:B解析:根据直线相交的情况判断出m和n的值后,代入运算即可.解:当六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交点最少,则m=1当任意两条直线相交都产生一个交点时交点最多,∵且任意三条直线不过同一点∴此时交点为:6×(6−1)÷2=15∴n=15∴m+n=1+15=16故选: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相交的交点情况,找出交点个数是解题的关键.填空题9、如图所示,∠AOC与∠BOD都是直角,且∠AOB:∠AOD=2:11,则∠AOB=_______.答案:20°解析:由∠AOB+∠BOC=∠BOC+∠COD知∠AOB=∠COD,设∠AOB=2α,则∠AOD=11α,故∠AOB+∠BOC=5α=90°,解得α即可.解:∵∠AOB+∠BOC=∠BOC+∠COD,∴∠AOB=∠COD,设∠AOB=2α,∵∠AOB:∠AOD=2:11,∴∠AOB+∠BOC=9α=90°,解得α=10°,∴∠AOB=20°.故答案为20°.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角的计算以及余角和补角,正确表示出各角度数是解题关键.10、如图所示的某种玩具是由两个正方体用胶水黏合而成的,它们的棱长分别为1dm和2dm, 为了美观,现要在其表面喷涂油漆,如果喷涂1dm2需用油漆5g,那么喷涂这个玩具共需油漆_________g.答案:140解析:根据题意先求出玩具的表面积,然后再求需要的油漆质量.解:玩具的表面积为:6×(2×2)+4×(1×1)=28平方分米,所以喷涂这个玩具共需油漆28×5=140克.所以答案是:140.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立体图形的视图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把从不同的方向上看到的图形面积抽象出来(即利用视图的原理),从而求得总面积.11、如图,FE∥ON,OE平分∠MON,∠FEO=28°,则∠MFE=__度.答案:56.解析:解:∵FE∥ON,∠FEO=28°,∴∠NOE=∠FEO=28°,∵OE平分∠MON,∴∠NOE=∠EOF=28°,∵∠MFE是△EOF的外角,∴∠MFE=∠NOE+∠EOF=28°+28°=56°12、如图,将两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后叠放在一起,若∠1=40°,则∠2=_____°.答案:40解析:根据图形可得等角的余角相等,进而即可求得∠2=∠1=40°.解:如图,∵将两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后叠放在一起,∴∠1+∠3=∠2+∠3∴∠2=∠1=40°所以答案是:40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同角的余角相等,读懂图形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AOC=∠BOD=90°,∠AOB=70°,在∠AOB内画一条射线OP得到的图中有m对互余的角,其中∠AOP=x°,且满足0<x<50,则m=_______.答案:3或4或6解析:分三种情况下:①∠AOP=35°,②∠AOP=20°,③0<x<50中的其余角,根据互余的定义找出图中互余的角即可求解.∠AOB =35°时,∠BOP=35°①∠AOP=12∴互余的角有∠AOP与∠COP,∠BOP与∠COP,∠AOB与∠COB,∠COD与∠COB,一共4对;②∠AOP=90°-∠AOB =20°时,∴互余的角有∠AOP与∠COP,∠AOP与∠AOB,∠AOP与∠COD,∠COD与∠COB,∠AOB与∠COB,∠COP与∠COB,一共6对;③0<x<50中35°与20°的其余角,互余的角有∠AOP与∠COP,∠AOB与∠COB,∠COD与∠COB,一共3对.则m=3或4或6.所以答案是:3或4或6.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解答题14、已知线段AB如图所示,延长AB至C,使BC=AB,反向延长AB至D,使AD=BC.点M是CD的中点,点N是AD的中点.(1)依题意补全图形;(2)若AB 长为10,求线段MN 的长度.答案:(1)见解析(2)线段MN 的长度为10.解析:(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2)由图,根据线段中点的意义,根据线段的和与差进一步解决问题.(1)解:补全图形如图所示:;(2)解:由题意知可知AD =AB =BC ,且AB =10,∴AD =AB =BC =10,即CD =30,∵点M 是CD 的中点,点N 是AD 的中点,∴DM =12CD =15,DN =12AD =5,∴MN = DM - DN =10,∴线段MN 的长度为10.小提示:本题考查线段的和与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正确作出图形,结合图形解题.15、定义:数轴上的三点,如果其中一个点与近点距离是它与远点距离的1,则称该点是其他两个点的“倍分2BC,此时点B是点A,C的“倍分点”.已点”.例如数轴上点A,B,C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0,2,满足AB=12知点A,B,C,M,N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如图所示.(1)A,B,C三点中,点是点M,N的“倍分点”;(2)若数轴上点M是点D,A的“倍分点”,则点D对应的数有个,分别是;(3)若数轴上点N是点P,M的“倍分点”,且点P在点N的右侧,求此时点P表示的数.或24答案:(1)B;(2)4;﹣2,﹣4,1,﹣7;(3)212解析:(1)利用“倍分点”的定义即可求得答案;(2)设D点坐标为x,利用“倍分点”的定义,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出答案;(3)利用“倍分点”的定义,结合点P在点N的右侧,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出答案.解:(1)∵BM=0-(-3)=3,BN=6-0=6,∴BM=1BN,2∴点B是点M,N的“倍分点”;(2)AM=-1-(-3)=2,设D点坐标为x,AM时,DM=1,①当DM=12∴|x-(-3)|=1,解得:x=-2或-4,DM时,DM=2AM=4,②当AM=12∴|x -(-3)|=4,解得:x =1或-7,综上所述,则点D 对应的数有4个,分别是-2,-4,1,-7,所以答案是:4;-2,-4,1,-7;(3)MN =6-(-3)=9,当PN =12MN 时,PN =12×9=92, ∵点P 在点N 的右侧,∴此时点P 表示的数为212, 当MN =12PN 时,PN =2MN =2×9=18,∵点P 在点N 的右侧,∴此时点P 表示的数为24,综上所述,点P 表示的数为212或24. 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数轴结合新定义“倍分点”,正确理解“倍分点”的含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知识点总结及精选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知识点总结及精选题

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结及精选题1、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圆柱柱体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球体(按名称分) 圆锥椎体棱锥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棱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直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

棱柱的侧面有可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平面图形的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名称 不同点联系 共同点延伸性 端点数 线段 不能延伸 2 线段向一方延长就成射线,向两方延长就成直线都是直的线射线 只能向一方延伸 1 直线可向两方无限延伸无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在几何里,我们常用字母表示图形。

一个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点A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直线上两个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 ,或者直线AB一条射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端点和射线上另一点来表示(端点字母写在前面),如射线l ,射线AB一条线段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它的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线段l ,线段AB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①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图形初步认识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图形初步认识

⎧⎨⎩⎧⎨⎩图形初步认识(一)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多边形等.主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 左视图---------从左边看俯视图---------从上面看(1)会判断简单物体(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名称 直线 射线 线段 图形端点个数 无 一个 两个 表示法 直线a直线AB (BA ) 射线a 射线AB 线段a 线段AB (BA ) 作法叙述 作直线a 作直线AB ; 作射线a 作射线AB 作线段a ; 作线段AB ; 连接AB 延长向两端无限延长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延长2、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长短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3)圆规截取法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A B a A B a A B a图形:A M B符号:若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M=BM=21AB ,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距离是线段的长度,而不是线段本身).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点在直线上(或者直线经过点) (2)点在直线外(或者直线不经过点). (三)角1、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2、角的表示法(四种):表示方法 图例 记法 适用范围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 ∠AOB 或∠BOA任何情况下都适应。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一、知识结构框图二、具体知识点梳理(一)几何图形(是多姿多彩的)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1、几何图形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主(正)视图---------从正面看;2、几何体的三视图 侧(左)视图-----从左面边看;俯视图---------------从上面看.(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不一样的.(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4、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体:几何体也简称体.(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二)直线、射线、线段1、基本概念图形直线射线线段端点个数无一个两个表示法直线a直线AB(BA)射线AB线段a线段AB(BA)作法叙述作直线AB作直线a 作射线AB作线段a作线段AB、连接AB延长叙述不能延长反向延长射线AB延长线段AB反向延长线段BA 2、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图形:A M B符号:若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M=BM=AB ,AB=2AM=2BM.126、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7、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三)角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2、角的表示法(四种):∠1 ; ; ; .α∠β∠ABC ∠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4、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5、角的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6、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15°的倍数的角,在0~180°之间共能画出11个角.(2)借助量角器能画出给定度数的角.(3)用尺规作图法,可以作出任意给定的角.8、角的平线线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图形: 符号:9、互余、互补(1)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其中∠1是∠2的余角,∠2是∠1的余角.(2)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其中∠1是∠2的补角,∠2是∠1的补角.(3)余(补)角的性质:同(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等)角的补角相等.10、方向角(1)正方向;(2)北(南)偏东(西)方向;(3)东(西)北(南)方向.。

七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思维导图与考点梳理

七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思维导图与考点梳理

七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思维导图与考点梳理1. 我们把实物中抽象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2.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3.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4.将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5.几何体简称为体。

6.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7.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8.点动成面,面动成线,线动成体。

9.经过探究可以得到一个基本事实: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公理)。

10.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11.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和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12.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关于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公理)13.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14.角∠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15.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记作1°;把一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16.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17.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是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即其中的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18.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19.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及总结-七年级整数思维导图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及总结-七年级整数思维导图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及总结-七年级整数思维导图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及总结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有理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有理数:(1)凡能写成)0p q ,p (p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7.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a .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n =-a n 或(a -b)n =-(b-a)n , 当n 为正偶数时: (-a)n =a n 或 (a-b)n =(b-a)n .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图形初步认识 知识点专题讲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图形初步认识 知识点专题讲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图形初步认识知识点专题讲解一、知识梳理(一)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图形的构成元素:图形是由、、构成的;面与面相交得到,线与线相交得到,线有直线与。

从运动观点看,点动成,线动成,面动成。

2.欧拉公式:若有正多面体,f表示它的面数,v表示顶点数,e表示棱数,则有f+v-e=2 (二)图形的展开与折叠1.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是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棱柱的所有都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都是形,侧面形状都是形。

2.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个形构成的。

3.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形和一个形组成的。

4.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形和一个形组成的。

5.一般的,n棱柱有个顶点,条棱(其中有n条是侧棱)、个面(个底面,个侧面)。

(三)用平面截几何体出现的截面形状.1.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情况:注:长方体、棱柱的截面与正方体的截面有相似之处.2.用平面截圆柱体,可能出现以下的几种情况.3.用平面去截一个圆锥,能截出圆和三角形两种截面(还有其他截面,初中不予研究)4.用平面去截球体,只能出现一种形状的截面——圆.(四)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定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图叫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五)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共十一种)分类记忆:第一类,中间四连方,两侧各一个,共六种。

第二类,中间三连方,两侧各有一、二个,共三种。

第三类,中间二连方,两侧各有二个,只有一种。

第四类,两排各三个,只有一种。

二、典例剖析专题一: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例1:(立体图形的认识)这个几何体的名称是______;它由_____个面组成;它有____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____条边。

变式.在①长方体、②圆锥、③四棱柱、④正方体、⑤三棱柱这些几何体中,有六个面的是。

例2:(欧拉公式)一个柱体有8个面,则它有____个顶点,____条棱,是____棱柱。

变式.一个n棱柱,共有______个顶点,_____条棱,____条侧棱,____个侧面,且棱长相等,侧面都是_______形,_______面形状大小一定相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章节课件) 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章节课件)  PPT

高频考点
高频考点四 线段的有关计算 例5.已知线段AB=6,在直线AB上取一点C,恰好使AC=2BC,D为BC的中点, 求线段AD的长. ③当点C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时,AC<BC,不存在AC=2BC, 所以此种情况不存在综上所述,线段AD的长为5或9.
举一反三
1.如图,点C把线段MN分成两部分,其长度比MC:CN=5:4.若P是MN的中点,
解:(1)如图,直线AC,射线BA,线段BC即为所求.
举一反三
下列四种说法:①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②如图,∠α可以用∠O 表示;③建筑工人在砌墙时经常在两个墙脚处分别立一根标志杆,在两根标 志杆之间拉一根绳子,沿这根绳子可以砌出直的墙,依据的数学原理是两点 确定一条直线;④图中小于平角的角共有7个.其中正确的是__①__③__④____.
(2)因为AB=20,BC=AB,BD=3AB 所以AC=2AB=40,AD=BD-AB=2AB=40. 因为a=12,所以c=12-40=-28,d=12+40=52
举一反三
3.如图,已知数轴上有两点A,B,它们表示的数分别为a,b,其中a=12. (3)在(2)的条件下,设点M是BD的中点,N是数轴上一点,且CN=2DN,请直接写 出MN的长. (3)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点N在线段CD上,由(2)得CD=d-c=52-(-28)=80,点B对应的数为b=a-20= 12-20=-8,所以BD=d-b=52-(-8)=60. 因为M是BD的中点, 所以点M对应的数为d-30=52-30=22.
举一反三 1.如图摆放的立体图形中,从上面看与从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相同的是 ( C)
举一反三
2.用若干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摆成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现拿掉一个小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及阶梯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及阶梯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1、几何体也简称为体,包围体的是面,面面相交为线,线线相交为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2、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线段可以度量,直线、射线不能度量。

3、直线、线段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或者说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角的意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角也可以看做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角的大小的比较:(1)叠合法,使两个角的顶点及一边重合,另一边在重合边的同旁进行比较;(2)度量法。

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二、基础知识巩固1、如图所示,讲台上放着一本书,书上放着一个粉笔盒,指出右边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左边立体图形的哪个视图。

(1)(2)(3)2、(1)过一个已知点的直线有多少条?答:(2)过两个已知点的直线有多少条?答:(3)过三个已知点的直线有多少条?答:(4)经过平面上三点A,B,C中的每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请画出图来。

(5)根据(4)的结论,猜想经过平面上四点A,B,C,D中的任意两点画直线,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如果不能画,请简要说明理由;如果能画,请画出图来。

3、(1)计算:①27°42′30″+1070′;②63°36′-36.36°。

(2)用度、分、秒表示48.12°。

(3)用度表示50°7′30″。

4、小明从A点出发,向北偏西33°方向走33 m到B点,小林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20°方向走了6.6 m到C点,试画图确定A,B,C三点的位置(1cm表示3m),并从图上求出点B,C的实际距离。

5、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CD=2.5厘米,请你求出线段AB、AC、AD、BD的长各为多少?6、如图,经过直线a外一点p的4条直线中,与直线a平行的直线有___,共有__条.∠A与∠C__________.7、如图,如果AB∥CD,那么8、如图中几何体的展开图形是()A B C D9、如图是某些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则这些几何体分别是 图1: 图2: 图3:10、若要使图中平面展开图按虚线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 两个数之和为6,x=_ ___,y=______.11、俯视图为圆的立体图形可能是________或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一、知识结构框图二、具体知识点梳理(一)几何图形(是多姿多彩的)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 侧(左)视图-----从左面边看;俯视图---------------从上面看.(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不一样的.(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4、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体:几何体也简称体.(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二)直线、射线、线段1、基本概念2、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图形:A M B符号:若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M=BM=12AB ,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7、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三)角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2、角的表示法(四种):∠1 ; α∠ ; β∠ ; ABC ∠.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4、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5、角的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6、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15°的倍数的角,在0~180°之间共能画出11个角.(2)借助量角器能画出给定度数的角.(3)用尺规作图法,可以作出任意给定的角.8、角的平线线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图形: 符号:9、互余、互补(1)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其中∠1是∠2的余角,∠2是∠1的余角.(2)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其中∠1是∠2的补角,∠2是∠1的补角.(3)余(补)角的性质:同(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等)角的补角相等.10、方向角(1)正方向;(2)北(南)偏东(西)方向;(3)东(西)北(南)方向.。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汇总
期末考试即将到来,同学们一定在忙着备考,可是这备考也是需要合适的复习资料的。

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希望大家认真复习,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4.1几何图形
第一类:柱体;
包括:圆柱和棱柱,棱柱又可分为直棱柱和斜棱柱,棱柱体按底面边数的多少又可分为三棱柱、四棱柱、N棱柱;
完整内容:初一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复习知识点~
4.2直线、射线、线段
1.直线:一根拉得很紧的线,就给我们以直线的形象,直线是直的,并且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

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
完整内容:七年级上册数学线段射线直线知识点~
4.3角
角(angle)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是这个角的顶点(vertex).
期末考试考查面涵盖很广,刚刚过去的半学期,同学们究竟学得怎么样学习效果可以通过数学练习题来检验。

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希望能够真正的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 点、线、面、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 点、线、面、体

你能从下面几何体中找出点、线、面吗?
知2-讲
思考: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它们有什么不同? 体是由面组成 面与面相交成线 线与线相交成点
知2-讲
物体的运动会留下运动轨迹,这些运动轨迹往往也能 抽象成几何图形.如果把笔尖看成一个点,这个点在 纸上运动时,形成的图形是什么?动手试一试.
归纳结论: 点动成线.
知2-练
3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哪个图形绕虚线旋转一 周形成的( )A
1.谈一谈你认识到的点、线、面、体及它们之间的 关系. 2.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周围环境有了哪些新 的认识. 3.想一想在获得一个结论的过程中,我们都经历哪 几个环节,这对你将来探索新知识有何帮助?
完成教材P120练习T1,T2, P122习题4.1T5
4.1几何图形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第5课时点、线、面、体
1 课堂讲解 图形的构成元素及关系
曲面几何的形成方法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课后 作业
问题:物体的构成往往包含多种元素,几何图形也是如 此.观察长方体模型,它有几个面?面与面相交的地方 形成了几条线?线与线相交成几个点,三棱柱呢?
知2-讲
点 点动成线
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线与线相交形成点
面与面相交形成线 包围着体的部分是面
知2-讲
例2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字,这 说明了______点__动_;成车线轮旋转时,看起来像一个 整体的圆面,这说明了_______线__动_;成直面角三角 形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 成了一个圆锥,这说明了______面__动_.成体 导引:构成图形的要素是点、线、面,其中点是构 成图形的最基本元素,判断图形构成情况时, 有三种情况: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 体,通过实际情景,逐一分析便可得结果.

初一数学知识点上册人教版精选

初一数学知识点上册人教版精选

初一数学知识点上册人教版精选初一数学知识点上册人教版图形的初步认识一、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

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

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

3、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

二、点和线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点C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4、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

三、角1、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3、绕着端点旋转到终边和始边再次重合,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4、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

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四、角的比较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类似的,还有叫的三等分线。

五、余角和补角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3、等角的补角相等。

4、等角的余角相等。

六、相交线1、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注意:⑴垂线是一条直线。

⑵具有垂直关系的两条直线所成的4个角都是90。

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⑷垂直的记法:a⊥b,AB⊥CD。

3、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

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6、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认识初步知识点汇总1、几何图形:我们把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叫做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如直线、三角形等。

(2)立体图形: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如圆柱体。

2、常见的立体图形(1)柱体:A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由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B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围绕它旋转一周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集合体叫做圆柱。

(2)椎体:A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B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

(3)球体:半圆以它的直径为旋转轴,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球体。

(4)多面体:围成棱柱和棱锥的面都是平的面,想这样的立体图形叫做多面体。

3、常见的平面图形(1)多边形: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多边形中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图形。

(2)圆:一条线段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而形成的图形。

(3)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4、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不同方向看一个物体,然后描出三张所看到的图(分别叫做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这样就可以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

5、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有些立体图形是有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把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后在平面上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称为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1)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2)棱柱和棱锥的展开图(3)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图形的规律:A展开图全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时------正方体或长方体;B展开图中含有三角形时-----棱锥或棱柱;若展开图中含有2个三角形3个长方形-----三棱柱;若展开图中全是三角形(4个)-----三棱锥。

C展开图中含有圆和长方形-----圆柱;D展开图中含有扇形------圆锥。

6、点、线、面、体(1)体:几何体简称为体。

(2)面:包围着体的是面,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3)线: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分为曲线和直线。

(4)点: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7、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8、几何图形的组成:由点线面体组成。

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而点本身也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

9、直线: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形成的图形叫做直线。

(1)表示方法(2)点与直线的关系(3)直线的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4)交点: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10、射线: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的图形叫做射线。

(1)表示方法:端点字母必须写在前(2)射线可以看做是直线的一部分,识别射线是否相同----端点相同、延伸方向也相同。

11、线段: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1)表示方法(2)画法(3)基本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4)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5)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A叠合法;B度量法。

12、直线、射线、线段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以下六个方面区别)(1)表示法(2)延伸性(3)端点个数(4)画图叙述:过AB两点作直线AB;以O为端点作射线OA;连接AB。

(5)特征(6)性质13、用圆规和直尺画线段的和与差14、角: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边。

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

角也可看作是由一条射线绕它端点旋转而成的。

15、角的表示方法: (1)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2)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3)用阿拉伯数字表示;(4)用小写希腊字母表示。

16、角的度量:“°”“′”“″”度分秒。

17、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1)重叠法;(2)度量法。

18、两角的和、倍、差、分的意义19、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为相等的两个角的这条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20、余角、补角(1)概念: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相加等于直角即90°,那么这两个角互余,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余角。

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相加等于平角即180°,那么这两个角互补,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

(2)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21、方位角:必须以正南。

正北方向为基准。

要点一: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1.(2010·滨州中考)图② 图① A . B . C . D .2.(2009·武汉中考)如图所示,一个斜插吸管的盒装饮料从正面看的图形是( )3.(2010·成都中考)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的形状是( )A 圆柱 B 圆锥 C 圆台 D 长方体4.(2009·宜昌中考)按如图方式把圆锥的侧面展开,会得到的图形是( ).A . B. C. D. 5.(2009·包头中考)将一个正方体沿某些棱展开后,能够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6.(2010·聊城中考)如图①放置的一个水管三叉接头,若其正视图如图②,则其俯视图是( )ﻩ7.(2009·凉山中考)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将它折成正方体后“建”字对面是( )A .和ﻩ B.谐ﻩ C.凉 ﻩ D.山8.(2009·泉州中考)如图,为一个多面体的表面展开图,每个面内都标注了数字.若数字为6的面是底面,则朝上一面所标注的数字为( )A .5 B.4ﻩ C.3ﻩ D.29.(2009·泸州中考)将棱长是lcm 的小正方体组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那么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36c m2 B.33cm 2 C .30cm 2 D .27cm 210.(2008·长沙中考)如图是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的正方体的一种展开图,那么在正方体的表面,与“迎”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A 、文ﻩ B、明 C 、奥ﻩ D 、运 11(2008·龙岩中考)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图中“加”字所在面的对面所标的字是( )( )A.北 B.京 C.奥 D.运 12.(2007·泉州中考)观察下列图形,其中不是正方形的展开图的为( )13.(2010·青岛中考)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3 4 2 1 5 6 讲 文 明 迎 奥运ﻩ14.(2010·威海中考)右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 )A.5 ﻩﻩﻩﻩB .6 ﻩﻩ C.7 ﻩ ﻩﻩﻩ D .8 ﻩ ﻩ15.(2007·云南中考)在下面的图形中,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16.(2007·西安中考)下面四个图形中,•经过折叠能围成如图只有三个面上印有图案的正方体纸盒的是 ( )17.(2008·牡丹江中考)下列各图中, 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填序号).18..如图是由棱长为1的正方体搭成的积木三视图,则图中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个数是______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要点二: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问题一、选择题1.(佛山中考)30°角的余角是( ) A .30°角 B .60°角 C.90°角 D .150°角2.(宁波中考)如图,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E 是AOD 内一点,已知OE ⊥AB ,左视图 俯视图︒=∠45BOD ,则COE ∠的度数是( )A.︒125 B .︒135 C.︒145D.︒1553.(福州中考)已知∠1=30°,则∠1的余角度数是( )A.160° B .150° C .70° D .60°4.(凉山中考)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的方式叠放,则角α等于( )A .75 B.60 C.45 D .3021α5.(宁德中考)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CO B,若∠EOB=55º,则∠BOD 的度数是( )A.35º B.55ºﻩ C .70ºﻩ D.110º6.(贺州中考)在直线AB 上任取一点O,过点O 作射线OC 、O D,使OC ⊥OD ,当∠AO C=30o时,∠BO D的度数是( ).A .60o B.120o C .60o或 90o D .60o 或120o7.(聊城中考)如图,l ∥m,∠1=115°,∠2=95°,则∠3=( )A.120°B.130° C .140° D .150° AC BEDOα8.(潍坊中考)某班50名同学分别站在公路的A 、B两点处,A 、B 两点相距1000米,A 处有30人,B 处有20人,要让两处的同学走到一起,并且使所有同学走的路程总和最小,那么集合地点应选在( )A .A点处 ﻩﻩ ﻩB .线段AB 的中点处C.线段AB 上,距A点10003米处ﻩ D.线段AB 上,距A 点400米处10.(十堰中考)如图,C 、D 是线段AB 上两点,若CB =4cm ,DB =7cm ,且D 是AC 的中点,则AC 的长等于( )A.3cm B .6cm C.11cm D.14c m11.(福州中考)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A 平分EOC ∠, 100EOC ∠=,则BOD ∠的度数是()A.20 ﻩB .40 C.50ﻩ D .80二、填空题12.(衢州中考)如图,直线D E交∠ABC 的边BA 于点D,若DE ∥BC ,∠B =70°,则∠AD E的度数是 .第3题图D C BAA B13. (黄冈中考) 66°角的余角是_________.14. (泉州市)如右图,直线AB.CD 相交于点O ,∠1=50°,则∠2= 度.15.(长沙中考)如图,AB CD ⊥于点B BE ,是ABD ∠的平分线,则CBE ∠的度数为 .16.(云南中考)如图,点C是线段AB 上的点,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若AB =10,AC=6 ,则CD=_______________.17.(枣庄中考)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O 点,则AOC DOB ∠+∠= .18.(十堰中考)如图,直线AB、CD 相交于点O ,AB OE ⊥,垂足为O ,如果︒=∠42EOD ,则=∠AOC .19.(株州中考)已知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M 、N 分别为线段AB 、BC 的中点,且 AB = 60,BC = 40,则MN 的长为 .20.(长沙中考)经过任意三点中的两点共可以画出的直线条数是( )(A)一条或三条ﻩ(B)三条(C )两条ﻩ(D)一条21.(贵阳中考)如图,平面内有公共端点的六条射线OA ,OB ,OC ,OD ,OE ,OF ,从射线OA 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射线上写出数字1,2,3,4,5,6,7,….(1)“17”在射线 上.)(2)请任意写出三条射线上数字的排列规律.(3)“2007”在哪条射线上?22.(襄樊中考)如图,在锐角AOB 内部,画1条射线,可得3个锐角;画2条不同射线,可得6个锐角;画3条不同射线,可得10个锐角;……照此规律,画10条不同射线,可得锐角 个.A BD EFO 1 7 2 83 94 105 116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