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天体系统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1章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1章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含答案)

第1课 地球的宇宙位置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了解常见天体的分类和特征,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能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掌握八大行星的位置和特征,理解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3,掌握地球存在生命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理解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知识点0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天体1、概念:通过天文望远镜或其他空间探测手段才能探测到的星际空间物质,统称为天体。

2、常见天体类型和特征:(1)星云:有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2)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3)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行星的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4)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

(二)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划分(1)可观测宇宙:银河系与现阶段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的统称。

(2)银河系:由太阳和众多恒星组成的庞大恒星系统,银河系中有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

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2.6万光年。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3)太阳系(4)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组成。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围绕地球运动,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地距离约为38.4万千米。

【微点拨】河外星系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的星系。

河外星系与银河系一样也是由大量的恒星、星团、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

人们已经观测到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估计河外星系的总数在千亿个以上。

河外星系的发现将人类的认识首次拓展到遥远的银河系以外,是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三)太阳系1、构成: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

2、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并以其强大的引力,约束其他天体按照一定的轨道绕着它运转。

3、太阳系中已知8颗行星,按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天文学笔记

天文学笔记

天文学笔记
笔记如下:
1. 太阳系:太阳系是由太阳、八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2. 恒星:恒星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天体之一,它们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颗球型发光等离子体。

3. 星系:星系是由恒星、星际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天体系统,它们通常由数百万到数十亿颗恒星组成。

4. 宇宙学:宇宙学是研究宇宙起源、演化和结构的学科,它探索宇宙的本质和宇宙的未来。

5. 黑洞:黑洞是一种极为神秘的天体,它由极度密集的物质组成,其引力非常强大,甚至连光也无法逃脱。

6. 引力波:引力波是由黑洞、中子星等极端天体产生的一种涟漪,它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言之一。

7. 行星形成:行星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恒星周围的气体和尘埃逐渐凝聚成行星的过程。

8. 宇宙射线:宇宙射线是来自宇宙深处的高能粒子,它们对地球和人类的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9. 星座:星座是指天空中一组恒星所组成的图案或区域,人们常常根据星座来识别方向和时间。

10. 天文台:天文台是用于观测天体的设施,它们通常配备有各种天文仪器,如望远镜、光谱仪等。

高三物理天体知识点大全

高三物理天体知识点大全

高三物理天体知识点大全宇宙是一个浩瀚神秘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天体。

在物理学中,研究这些天体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成为了一门分支学科,即天体物理学。

在高三物理学习中,我们也需要了解相关的天体知识,本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高三物理中常见的天体知识点。

1. 星球的分类和特征星球是宇宙中最基本的独立天体,它们根据自身的特征可以分为行星、卫星和恒星。

行星是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如地球、火星等;卫星则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如月球等;而恒星则是自己发光的天体,如太阳等。

2. 星系的组成和形态星系是由大量的星球、气体、尘埃和暗物质组成的巨大天体系统。

按照形态可分为规则星系、不规则星系和椭圆星系等。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螺旋星系,它们具有明亮的核心和旋臂结构。

3. 星际空间的介质星际空间并非是完全的真空,它含有各种不同的介质。

最常见的是星际气体,主要由氢和一些重元素组成。

此外,星际空间还存在星际尘埃,这些尘埃微粒对光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

4. 恒星的演化过程恒星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天体之一,它们根据自身的质量和半径可以经历不同的演化过程。

通常,恒星的演化可以分为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和白矮星阶段等。

最终,恒星的演化结果可能是超新星爆发,形成中子星或黑洞。

5.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关于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科学家提出了多种理论。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宇宙大爆炸理论,即宇宙起源于一个极其高温、高密度的初始状态。

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发展后,宇宙逐渐扩大,星系和星云形成。

6. 天体测量和观测方法为了研究天体,科学家们利用各种测量和观测方法进行研究。

例如,通过巴斯卡原理和光谱分析,我们可以测量恒星的质量、距离和化学成分等。

此外,望远镜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7. 天体碰撞和宇宙灾变在宇宙中,天体碰撞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

当两个天体发生碰撞时,可能会引发巨大的爆炸和破坏。

例如,地球上的陨石坑就是地球与小行星碰撞后留下的痕迹。

此外,宇宙中还存在着各种宇宙灾变的可能性,如超新星爆发和噬星黑洞等。

2019新课改高考地理必修一精选全套讲义(新高考地区专用)

2019新课改高考地理必修一精选全套讲义(新高考地区专用)
远日行星:G天王星、H海王星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大都是自西向东 2.运动特征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 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3.结构特征:地球在距日远近、质量体积、密度、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表面平均温 度等方面与其他太阳系行星特别是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同之处。
[温馨提示] 八颗行星的自转方向大部分是自西向东的,只有金星逆向自转(自东向西),因此在金星 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的。 (二)地球 1.地球的特殊性 太阳系中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2.存在生命的两大条件 (1)安全的宇宙环境太 大阳 小状 行态 星稳 各定行其道、互不干扰
不能构成天体系统;它们像月球样围绕地球运动,不是行星。
考点二 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太阳系“家庭会议”纪要
太阳——我是家长,我的质量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 99%以上,你们在我的引力下,都
要围绕我旋转,都要听我的,八兄弟姊妹公转运动要同向,要和我的自转方向一致,运动
3.结构特征:地球在距日远近、质量、体积、密度、自转和公转周期、表面平均温度 等方面与其他行星特别是类地行星相似。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图示法记忆八颗行星的特征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在太阳系中,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特征
2.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三者之间的关系符合下列示意图中的( )
4
解析:选 D 地球属于太阳系,地球和太阳都属于银河系,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同等
级的天体系统。
右图为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
自动交会对接示意图。据此回答 3~4 题。

国考之天体运行总结与解析

国考之天体运行总结与解析

天体运行主要内容包括天体、太阳、月亮、地球、日食和月食,其中天体、太阳、月亮是重点。

一、天体(一)常见天体1.星云: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物质是氢。

2.恒星: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3.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4.卫星: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

【解析】1.天体就是宇宙空间中,物质的存在形式,要知道物质究竟如何产生,需要了解宇宙的起源。

宇宙起源的理论主要包括稳态理论(认为宇宙过去、现象和将来都是一样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目前主流观点认同的是宇宙大爆炸学说。

宇宙大爆炸学说认为宇宙在 150亿年前有一个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时空曲率无限大的奇点,意味着在 150亿年前宇宙就是一个点,宇宙爆炸之后物质无限膨胀,逐渐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等,进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天体,大爆炸后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天体就是目前看到的宇宙。

天体的概念较大,宇宙中的天体也比较多,大家需要掌握和了解的是讲义上给出的内容。

2.星云:是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由无数气体和尘埃组合形成,主要成分是氢,比如蟹状星云。

星云体积十分庞大,常常方圆达几十光年,所以一般星云比太阳要重得多。

3.恒星(重点):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太阳是黄矮星,是一颗典型的恒星,寿命约为 100亿年。

星座是位置相近的恒星的组合,以具体的形状进行命名,国际天文联合会将全天精确划分为88 星座,十二星座是黄道面上的(为了配合一年12 个月这一周期),1928 年国际天文联合会重新确认了第十三个黄道星座,最后一个是蛇夫座。

4.行星(重点):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是考试的重点,地球是八大行星中重要的一个。

5.卫星: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比如月球是环绕行星所运行的独特天体。

【小拓展】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

彗星:扁长轨道上绕着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高中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敏锐的感觉其有用程度及不上常识的一半;四十个智者方才抵得上一个常识丰富者。

只愿带金子的人每天都会为缺少零钱而束手无策。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途中时间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区时差=时区差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一、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天体天体是指宇宙空间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包括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云等。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比如太阳。

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行、自身不发光的天体,比如地球。

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比如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二)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是指宇宙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的系统。

天体系统具有不同的层次,地月系是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然后是太阳系、银河系,再到更高级别的星系团、超星系团等。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太阳活动,如黑子、耀斑等,会对地球的磁场、电离层和气候产生影响。

黑子增多时,地球气候可能会变得干旱;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平均厚度约 17千米。

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厚度约 2800 千米。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为固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对地球具有保护作用。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是最活跃的圈层。

三、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

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氩气等。

水汽和杂质在大气中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对天气变化有重要影响。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对流层是最接近地面的一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会考)地理基础知识总结1、天体及主要类型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几种常见的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2、天体系统(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宇宙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按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木之间。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1、宇宙环境2、地球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温度)、地球的质量适中(大气)、液态水 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1、太阳高度角(纬度)2、海拔高度3、天气状况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①黑子(光球)②耀斑(色球)③太阳风(日冕)3、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③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④对气候的影响 地球运动 方向 周期 速度角速度线速度自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除极点都是15每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公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约1度每天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昼夜长短分布:夏之日:北半球达昼达到最大值。

越往北越长,南半球相反总星系银河系 河外星太阳系其他恒星地月其他行星冬至日:南半球昼达到最大值,越往南昼越长,北半球相反岩石圈厚度大于地壳厚度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地壳17km 、地幔2900km 、地核) 大气的受热过程(自己写出):风 所受的力 最后风向 近地面的风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 与等压线成一个夹角高空的风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平行地震波 传播介质 通过莫霍界面 通过古登堡界面 纵波P 固液气 明显加快 突然下降 横波S固体明显加快 突然消失常见天气 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降雨区域举例 冷锋 晴朗,温高压低 阴雨大风天气 晴朗温低压高 锋后 北方夏季暴雨,冬天冷空气南下,沙尘暴 暖峰晴朗,温低压高 连续性降雨晴朗温高压低 锋前常见天气 气压状况 运动方向对应天气 典型天气气旋 中间低,四周高 北逆南顺阴雨天气 夏季南方的暴雨台风反气旋 中间高,四周低 北顺南逆 晴朗干燥 长江伏旱、秋高气爽天气 气压分布 亚欧大陆 太平洋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夏季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气候类型 分布范围 气候特点 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 全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气流上升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到40度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暖多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到60度大陆西岸 全年温暖湿润 全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南亚季风) 南亚地区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夏季: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冬季:东北风(海陆热力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大陆东岸20到夏季:高温多雨 夏季:东南风 海路热力性质的差异出写出五代的名称和分界线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地理高一知识点归纳

地理高一知识点归纳

地理高一知识点归纳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学科,对于高一的同学来说,掌握好地理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高一地理知识点的归纳:一、地球的宇宙环境1、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由高到低依次是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太阳系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

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普通性表现在地球的质量、体积、密度等方面与其他行星相似;特殊性在于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这得益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自身的条件。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得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能够吸引大气层;地球上有液态水的存在。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了能源。

2、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有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和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两极地区产生极光;影响地球气候等。

三、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

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2、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最活跃的圈层。

四、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1、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如花岗岩、玄武岩)、沉积岩(如石灰岩、砂岩)和变质岩(如大理岩、板岩)。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D.自转周期相近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2.下列关于地球生物出现、进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存在大气,地球上必然存在生物 B.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影响 C.地球体积和质量对地球大气层的形成没有作用 D.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时 空条件
外部条件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运行轨道安全
互不干扰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有适宜的 日地距离和自转周期适中,使地表平
温度 均气温为 15 ℃左右
有适合生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
物呼吸的 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
自身条件 大气 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层次 天体系统
组成
由大量恒星和星云组成,具有“铁


银河系与
饼”状的扁平外形,直径约 10 万~


河外星系
12 万光年,中心厚度约 1.2 万光年,


太阳距离银心约 3 万光年
栏目 导引
层次
低 ↓ 高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天体系统
组成
银河系与 河外星系
与银河系同级别的恒星系统。目前 河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二、选择题 6.有关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行星属于天体,而卫星不属于天体 B.河外星系是与太阳系属于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C.在各天体中,太阳是唯一能炽热燃烧的固体球 D.太阳是银河系中极普通的一颗恒星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一册必修一重难点知识复习

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一册必修一重难点知识复习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1.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2.天体:(1)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常见的天体及其特征。

宇宙物质组成(举例) 特点恒星炽热气体质量庞大,自身能发出光和热星云气体和尘埃云雾状,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行星金星、地球等绕恒星公转,质量小,不发光卫星月球绕行星公转,本身不发光流星体尘粒、固体块与大气摩擦生热而燃烧发光,形成流星现象彗星冰物质体积大,密度很小,具有云雾状的外表;背向太阳的一面有扫帚状的彗尾特别提醒: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如恒星、行星等)和人造天体(如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

3.天体系统(1)概念: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2)层次:常见天体系统分为四级:(3)天体系统及层次结构天体系统组成特别说明地月系地球和月球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太阳系太阳、地球及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银河系太阳和其他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3万光年河外星系银河系之外与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数以亿计总星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结构特征: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5.地球的特殊性:(1)地球是目前能探测到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天体;(2)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②安全的宇宙环境。

内部条件:①适宜的温度;②存在液态水;③适合生物呼吸的大。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1)能量来源:太阳核心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2)影响:①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②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③人类生产、生活的能量。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2.太阳活动(1)概念: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

2021国考常识专项课及常识大纲 天体运行 (讲义+笔记)

2021国考常识专项课及常识大纲 天体运行  (讲义+笔记)

天体运行(讲义)一、天体(一)常见天体1.星云: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物质是氢。

2.恒星: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3.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4.卫星: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

【小拓展】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

彗星:扁长轨道上绕着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二)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小拓展】光年:光年是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1 光年即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约为 94605 亿千米。

(三)太阳系太阳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小拓展】八大行星的分类(1)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2)巨行星:木星、土星(3)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真题链接】【例 1】(2015 甘肃张掖-事业单位)关于宇宙的起源,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理论是()。

A.黑洞理论B.大爆炸理论C.暗物质学说D.能量守恒定律【例 2】(2014 河南-省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宇宙中的星球除了恒星外都不会发光B.太阳黑子会对地球磁场产生干扰C.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冥王星D.春分时,太阳光直射在赤道附近【例 3】(2015 北京-市考)下列关于哈雷彗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最早是英国人爱德蒙•哈雷测量出来的B.公元前 613 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确切记录了哈雷彗星的回归C.哈雷彗星的平均公转周期为 100 年D.哈雷彗星是人类首颗有记录的周期彗星(2016 北京-市考-多选)太阳系目前发现有八大行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例 4】木星是太阳系质量最大的行星B.按照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地球是第五颗行星C.水星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D.火星与地球相邻【例 5】(2017 山东-省考)旅行者 2 号探测器于 1977 年8 月20 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近探过太阳系的四颗行星后,飞向了外太空。

宇宙中常见的天体系统及大小关系

宇宙中常见的天体系统及大小关系

宇宙中常见的天体系统及大小关系摘要:一、前言二、宇宙中的天体系统1.恒星系统2.星团系统3.星系系统三、天体系统的大小关系1.宇宙最大2.恒星集团3.河外星系4.太阳系5.地球正文:一、前言宇宙是一个庞大而神秘的存在,其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天体系统。

这些天体系统大小不一,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规律。

本文将介绍宇宙中常见的天体系统以及它们的大小关系。

二、宇宙中的天体系统1.恒星系统恒星系统是由恒星和围绕其旋转的行星、卫星、小行星等组成的。

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就是一个恒星系统。

2.星团系统星团系统是由若干颗恒星组成的集合体,通常有球状星团和疏散星团两种。

球状星团的恒星密集,形状近似球体;疏散星团的恒星较为稀疏,形状则不规则。

3.星系系统星系系统是由若干个恒星系统组成的集合体,通常包括星系本体、卫星星系和伴星系等。

例如,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是一个星系,而银河系还有若干个卫星星系。

三、天体系统的大小关系1.宇宙最大宇宙是最大的天体系统,它包括所有的星系、恒星、行星等。

宇宙大爆炸是宇宙诞生的起点,自那时起,宇宙就不断扩张。

2.恒星集团恒星集团是由若干颗恒星组成的集合体,它们共同组成一个更大的天体系统。

恒星集团的大小取决于其中恒星的数量和分布。

3.河外星系河外星系是指位于银河系之外的星系。

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各异,有的星系比银河系更大,有的则较小。

4.太阳系太阳系是我们所在的恒星系统,它包括太阳、地球、月球等天体。

太阳系的大小相对较小,但它在宇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5.地球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家园。

地球的大小和质量适中,使得它能够保持大气层和液态水,从而孕育出生命。

总结宇宙中的天体系统大小不一,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宇宙不断扩张,形成了各种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天体系统。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练习填空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练习填空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练习填空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检测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1.常见的天体类型包括闪烁的恒星、星云、星团等。

2.运动中的天体相互作用,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包括总星系、其他恒星系和其他行星系。

4.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5.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6.八大行星的公转特征: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顺时针方向,均为椭圆形轨道;公转的轨道面具有倾角,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椭圆形。

7.八大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属于巨行星的是木星和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属于冰巨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8.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⑴太阳处于壮年期,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⑵地球具有适宜的距离,能够接受太阳适量的辐射;⑶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原始大气经过漫长演化形成适宜的气候;⑷地球具有适宜的物质组成,有利于生命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恒星,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5800℃。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辐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3.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能量,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主要能源。

4.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5.太阳的大气层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

其中,只有光球是人们可以用肉眼直接观测到的。

6.太阳活动最主要的两种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7.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其现象是黑色斑点;耀斑发生在太阳的日冕层,其现象是强烈的辐射。

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年左右。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⑴引起地球大气层扰动,影响通讯、导航等;⑵扰乱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⑶作用于地区的大气,出现极光;⑷影响地球自然环境,诱发地球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湘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大全

湘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大全

必修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了解).可见宇宙的范围:半径约140亿光年。

【注意】:光年是表示距离的单位。

1光年=94608亿千米(重要)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重要)1.常见天体:宇宙间的物质。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其他星际物质等。

(重要)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通过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起来。

(很重要)3.天体系统的层次(很重要)4.太阳系(很重要)(1)组成:太阳、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

太阳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

(重要) (2(很重要)Ⅰ.分类:按位置分:①地内行星——水、金;②地外行星——火、木、土、天、海。

按特征分: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②巨行星——木、土;③远日行星——天、海。

Ⅱ.绕日运动特征:①共面性、②同向性、③近圆性。

(重要)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1.普通:在八大行星中,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毫不特殊,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总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其他行星系(1401250多亿个)(2000多亿个)(地球和月球)2.特殊: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3.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很重要)(1)外在:①公转轨道的安全性;②太阳光照的稳定性。

(2)内在:①日地距离适中和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有了合适的温度,进而使液态水的存在成为可能;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大小)适中,使地球有了合适的引力,形成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及地球(了解)1.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4H———He+能量(重要)2.电磁波范围:0.15~0.4微米——紫外线,0.4~0.76微米——可见光,0.76~4微米——红外线。

(重要)3.太阳常数:在地球大气上界,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垂直于太阳光线,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时间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8.24焦/平方厘米·分钟)。

四级天体系统层次

四级天体系统层次

四级天体系统层次一、引言天体系统是指由天体组成的系统,是宇宙中的基本组织单位。

在宇宙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从小到大可以分为四级天体系统层次。

本文将详细探讨四级天体系统层次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二、一级天体系统一级天体系统是指由恒星组成的系统。

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它们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并发光。

恒星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主序星、巨星、超巨星等。

一级天体系统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天体系统,它们以恒星为核心,围绕着恒星运动。

1. 主序星主序星是一种处于稳定状态的恒星,其核心的氢聚变反应产生了足够的能量来平衡引力压力。

主序星的质量范围广泛,从较小的红矮星到较大的蓝巨星都可以是主序星。

2. 巨星巨星是质量较大的恒星,在核心的氢聚变反应减弱后,恒星会膨胀并变成巨星。

巨星通常比主序星亮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它们的外层大气也会变得更加稀薄。

3. 超巨星超巨星是质量更大的恒星,它们比巨星更亮更大。

超巨星的质量和亮度可以达到太阳的数百至数千倍,它们通常是宇宙中最亮的恒星。

三、二级天体系统二级天体系统是指由星系组成的系统。

星系是由大量恒星、星际物质和暗物质组成的巨大天体系统。

宇宙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星系,如螺旋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等。

1. 螺旋星系螺旋星系是一种具有旋臂结构的星系,它们通常由一个中心的星球和围绕着它旋转的星体组成。

螺旋星系的旋臂结构非常美丽,它们是宇宙中最常见的星系类型之一。

2. 椭圆星系椭圆星系是一种形状呈椭圆的星系,它们通常由大量恒星组成,没有旋臂结构。

椭圆星系的形状可以从近乎球形到高度椭圆形不等。

3. 不规则星系不规则星系是指形状不规则的星系,它们通常由星际物质和恒星组成,没有明显的对称性。

不规则星系的形状可能是扭曲的或不规则的。

四、三级天体系统三级天体系统是指由星团和星云组成的系统。

星团是由数十至数百颗恒星组成的天体系统,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云状结构。

1. 开放星团开放星团是一种较松散的星团,它们通常由几十颗至几百颗年轻恒星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乙
C丙
D丁
3. 关于北半球反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其控制的地区天气常为阴雨 B 其中心有下沉气流 C 它是形成冬季降雪的主要天气系统 D 它是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
答案:B
借助手势,强化记忆
暖气团
冷气团
雨区:锋前
❖ 怎样判断冷暖锋
过境前
冷锋 晴,气温高,
气压低
过境时
阴天下雨 刮风降温
暖锋
晴,气温低,
气压高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降温,升压,转晴
升温,降压,转晴
我国某城市2月4日—8日天气情况表
对中国天气的影响
1.中国冬季的寒潮 2.中国雨带的移动 3 夏季的暴雨
影响我国的冷锋
北方北冬方寒春夏潮季季节暴沙雨尘暴
气团的概念和分类
冷气团
思考
◇单一气团控制下的 广大地区,天气状况 如何?
一般以晴朗为主
暖气团
◇冷暖气团相遇,天 气状况又将如何?
讲授新课:锋面系统
冷气团
读图回答: 1 什么是锋面? Fra bibliotek.冷暖气团的位置有何特点? 3.锋面附近的天气有何特点?
暖气团
锋面系统
冷气团
地面
暖气团 P55,找找锋线和锋面
二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 低压(气旋) 2 高压(反气旋)
1 低压(气旋) 北半球
低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强台风“韦帕”于2007年9月19日凌晨2点30分在温州苍 南霞关登陆,台风登陆时风力达到14级 。
龙卷风
2 高压(反气旋) 北半球
高 气压梯度力 风向
类别
低气压(气旋)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锋面 锋面和地面的交界线——锋线 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练习
下图是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
A.甲点位于30ºN附近 B.乙点位于30º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1) 冷锋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
冷气团
雨区:锋后
暖气团
(2)暖锋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冷锋

暖锋
甲 A乙
B
小结
锋面系统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常见的天气系统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暖锋与冷锋天气的共同特点是( ) A 过境时无云雨现象 B 过境后天气转晴 C 降水多发生在锋前 D 降水多发生在锋后
答案:B
2. 下列天气系统示意图中, 表示在北半球的反气旋是( )
A甲 答案:A
练习
下图是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30ºN附近 B.乙点位于30º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2.5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一)气团
1、定义: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属性(如温度、 湿度、密度等)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2、分类: (1)暖气团:比下垫面温度高的气团。 (2)冷气团:比下垫面温度低的气团.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
探究
准静止锋
江淮地区的“梅雨”
如果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天气 特点将会如何?能否举一实例来说明?
冷暖气团势力 相当(或遇地形阻 挡),使锋面移动 缓慢,或在较长时 间内在一个地区来 回摆动的锋面称为 准静止锋。由于锋 面在一个地区停留 时间较长,常造成 阴雨绵绵的天气。
❖ (1)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是( ) ,其移动方向是(
)
❖ (2)在图中填出冷气团、暖气团。
❖ (3)该系统雨在锋前还是锋后
❖ (4)该系统过境时经常形成
天气现象,该系统过境后,
天气变化情况为

强台风“韦帕”于2007年9月19日凌晨2点30分在温州苍 南霞关登陆,台风登陆时风力达到14级 。
探究
为什么说“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春季来临,气温开始回升,南方暖气 流活动逐渐加强,这时的锋面多为暖锋。 暖锋过境时产生降水,过境后受暖气团控 制,气温升高。因此“一场春雨一场暖”。
深秋季节,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的冷气团活动逐渐增强,当它南下时,与 前面的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冷锋过境 时产生降水,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 下降,因而“一场秋雨一场寒”。
高气压(反气旋)
气压状况 中心低,四周高
中心高,四周低
气 流
水 平
逆时针辐合(北半球) 顺时针辐散(北半球)
状垂 况直
上升
下沉
天气状况
阴雨
晴朗
举例
台风
伏旱,秋高气爽 天气
2. 下列天气系统示意图中, 表示在北半球的反气旋是( )
A甲 答案:A
B乙
C丙
D丁
3、锋面气旋 (北半球)
冷气团 低 暖气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