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分析填列实例解析

合集下载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具体填法,以及用简单方式的核对方法(中税网)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具体填法,以及用简单方式的核对方法(中税网)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具体填法,以及用简单方式的核对方法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具体填法,以及用简单方式的核对方法专家回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减少净利润的项目-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增加净利润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

调整时总体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

内容及填列方法(1)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

本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时,记入当期利润表中的“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减少了净利润,但实际上并未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因此,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应将其加回到净利润中,若恢复以前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应从净利润中将其扣除。

本项目可根据“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账户的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

(2)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有的计入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有的计入制造费用。

计入期间费用部分已列入了利润表,计入制造费用部分则可能通过销售成本列入利润表,也可能形成企业的存货。

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并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将其全部加回。

当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包含在存货中时,虽然未影响净利润,但是增加了存货,这里也将其加回,然后在“存货的减少( 减: 增加)”项目中再将其以相同净额扣除,形成自动平衡。

本项目可根据“累计折旧”、“累计折耗”等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填列,或根据有关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中的折旧费计算填列。

(3)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摊销时,有的计入管理费用,有的计入制造费用,计入期间费用部分列入利润表,计入制造费用部分则可能通过销售成本列入利润表,也可能增加期末存货,调整思路同“固定资产折旧”,均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将其全部加回。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公式实例讲解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公式实例讲解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公式实例讲解1.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为1 250万元,应收账款年初数120万元,年末数200万元,预收账款年初数100万元,年末数150万元。

2.本期主营业务成本为700万元,应付账款年初数120万元,年末数170万元,预付账款年初数50万元,年末数160万元,存货年初数180万元,年末数80万元。

3.本期发放职工工资100万元,其中经营管理人员工资70万元,奖金15万元,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12万元,奖金3万元。

4.公司的所得税费用按应付税款法处理,本期所得税费用为160万元,未交所得税的年初数未120万元,年末数未100万元。

5.为建造固定资产,本期用银行购入工程物资100万元,支付增值税17万元。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3.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现金4.支付的所得税款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现金6.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答案: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销售收入+ 销项税额+应收款减少 -应收款增加-发生坏账准备+预收款增加-预收款减少1250-80+50=1220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主营业务成本+进项税额+应付款减少-应付款增加-预付款减少+ 预付款增加-存货减少 +存货增加700-50+110-100=6603.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现金=70+15=85或100-(12+3)=854.支付的所得税款=本期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减少-应交所得税增加160+20=180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现金=(12+3)+100+17=1306.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1220-660-85-180=2951、正表项目的编制(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第一,公式法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当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帐款和应收票据+当期预收的帐款—当期销售退回而支付的现金+当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帐损失第二,分析法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 + 应收账款项目本期减少额- 应收账款项目本期增加额+应收票据项目本期减少额-应收票据项目本期增加额+预收账款项目本期增加额-预收账款项目本期减少额? 特殊调整业务上述公式中的特殊调整业务作为加项或减项的处理原则是: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预收账款等账户(不含三个账户内部转账业务)借方对应的账户不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类” 账户,则作为加项处理,如以非现金资产换入应收账款等;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预收账款等账户(不含三个账户内部转账业务)贷方对应的账户不是“现金类” 账户的业务,则作为减项处理,如发生坏账业务等。

公司现金流量表分析案例

公司现金流量表分析案例

公司现金流量表分析案例第一篇:公司现金流量表分析案例某公司现金流量表分析案例一、现金流量结构分析某公司2001年度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包括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流入流出比例分析:该公司2001年现金流量统计如下表(单位:元):现金流入总量232756903.85 经营活动流入量226899657.52 投资活动流入量176636.74 筹资活动流入量5680609.59 现金流出总量214381982.13 经营活动流出量198160756.02 投资活动流出量8102698.84 筹资活动流出量8118527.271、流入结构分析在全部现金流入量中,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占97.48%,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占0.08%,筹资活动所得现金占2.44%。

由此可以看出该公司其现金流入产生的主要来源为经营活动,其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基本对于企业的的现金流入贡献很小。

2、流出结构分析在全部现金流出量中,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占92.43%,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占3.78%,筹资活动所得现金占3.79%。

该公司其现金流出主要在经营活动方面,其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占用流出现金很少。

3、流入流出比例分析从该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经营活动中:现金流入量226899657.52元现金流出量198160756.02万元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为1.15,表明1元的现金流出可换回1.15元现金流入。

投资活动中:现金流入量176636.74万元现金流出量8102698.84万元该公司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流出比为0.02,公司投资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出较小,表明该公司正处于发展时期。

筹资活动中:现金流入量5680609.59万元现金流出量8118527.27万元筹资活动流入流出比为0.70,表明还款明显大于借款。

说明该公司较大程度上存在借新债还旧债的现象。

将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量和流入流出比例分析相结合,可以发现该公司的现金流入与流出主要来自于经营活动所得,用于经营活动所支,其部分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用于补偿投资和筹资支出;公司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等现金需要主要来源于经营活动所得,其投资活动基本上没有产生现金流入,说明该公司在企业资产改造方面的力度较强;而该公司在2001年筹资活动中加大了借款以偿还其原有债务同时更大一部分用于支付借款利息其不足部分使用了经营活动的现金所得,因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为:1000000.00,补充资料中财务费用为:7116889.31,可以看出该公司基本上没有分配股利、利润。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分析填列实例解析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分析填列实例解析

实例解析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编制(一)基本原理或许你不知道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的加加减减是基于何种理由,这使得你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去死背,但苦于项目太多,增减复杂,结果是越背越糊涂,仔细看看这篇解析,掌握其基本分析方法,将有助于你在短时间内掌握补充资料的编制方法。

这印证那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1、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假设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0元,此外未发生任何其他经济业务。

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1000、贷:存货跌价准备1000 显然,企业的净利润=0-1000=-1000元。

由于上述分录并未涉及任何现金资产,所以企业并未发生任何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即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元。

由此可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之间的关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净利润(-1000)+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1000)企业也可能因资产价值回升而相应地结转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而结转资产减值准备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净利润的影响相反,所以,对于转销的资产减值准备,应作为减项调整,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转销的资产减值准备2、固定资产折旧假设企业行政部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000元,此外未发生任何其他经济业务。

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1000贷:累计折旧1000显然,企业的净利润=-1000元,而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元。

由此可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之间的关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净利润(-1000)+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1000)由于期初的累计折旧不影响当期的净利润,所以在编制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时,固定资产折旧项目应按当期实际计提数填列。

3、无形资产摊销假设企业摊销无形资产1000元,此外未发生任何其他经济业务。

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1000贷:无形资产1000显然,企业的净利润=-1000元,而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元。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分析填列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分析填列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分析填列法第一篇: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分析填列法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分析填列法分析填列法的逻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一般编制逻辑如下所示: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现金流量业务发生时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假定本期收入全部收现,那么项目金额主要反映在“主营业务收入”项目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

又假设本期确认的收入中有部分是未收现的?可表现为“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项目增加额或“预收账款”项目减少额(简称“应收增加、预收减少”)。

假定应收增加、预收减少全部反映出本期未收现收入?对应的应收减少、预收增加全部反映出收到前期收入、后期收入那么对上面公式修改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应收增加、预收减少+应收减少、预收增加=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应收账款年初余额—应收账款年末余额)+(应收票据年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

但是,在实务中应收项目增加并不完全反映本期未收现的收入?应收项目减少也不完全反映收到前期收入。

还需调整的内容有:计提坏账准备、商业汇票贴现息以及工程领用产品产生的增值税税额。

此三项都应该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中剔除。

综上可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应收增加、预收减少+应收减少、预收增加=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应收账款年初余额—应收账款年末余额)+(应收票据年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在建工程等调整项目发生额。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业务发生时会计处理为:借:存货———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企业购买存货时发生支付金额,根据会计分录我们可以得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进项税额。

现金流量表编制案例-分析填列法

现金流量表编制案例-分析填列法

资产负债表会企01 表编制单位: 甲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2月31日单位: 元利润表会企02 表编制单位:甲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单位:元1.甲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度利润表有关项目的明细资料如下:(1)管理费用的组成:职工薪酬6840元,无形资产摊销24000元,折旧费8000元,支付其他费用24000元。

(2)财务费用的组成:计提借款利息4600元,支付应收票据(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利息12000元。

(3)资产减值损失的组成:本年计提坏账准备360元,本年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2000元。

上年年末坏账准备余额为360元。

(4)投资收益的组成:收到股息收入12000元,与本金一起收回的交易性股票投资收益200元,自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投资收益400元。

(5)营业外收入的组成: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20000元(其所处置固定资产原价为160000元,累计折旧为60000元。

收到处置收入120000元)。

假定不考虑与固定资产处置有关的税费。

(6)营业外支出的组成:报废固定资产净损失7880元(其所报废固定资产原价为80000元。

累计折旧为72000元,支付清理费用200元,收到残值收入320元)。

(7)所得税费用的组成:当期所得税费用37120元,递延所得税收益3000元。

除上述项目外,利润表中的销售费用8000元至期末已经支付。

2.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明细资料如下:(1)本期收回交易性股票投资本金6000元、公允价值变动400元,同时实现投资收益200元。

(2)存货中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组成:职工薪酬129960元。

折旧费32000元。

(3)应交税费的组成:本期增值税进项税额16986.4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0元,已交增值税40000元;应交所得税期末余额为8038.80元,应交所得税期初余额为0;应交税费期末数中应由在建工程负担的部分为40000元。

(4)应付职工薪酬的期初数无应付在建工程人员的部分,本期支付在建工程人员职工薪酬80000元。

现金流量表补充项目的内容及填列

现金流量表补充项目的内容及填列

现金流量表补充项目的内容及填列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项目的内容及填列补充资料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实际上是以间接法编制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间接法是以净利润为出发点,通过对若干项目的调整,最终计算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其基本原理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减少净利润的项目-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增加净利润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

对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影响净利润的业务,一般应通过调整"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确定,此类业务涉及的是"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两类业务。

如无形资产摊销业务,应调整"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账户;对与净利润无关但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业务,应通过调整"经营性流动性类"账户本身的发生额确定。

如收回客户前欠账款业务,应分析调整"应收账款"账户的发生额确定。

具体项目内容说明如下:(1)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

本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时,记入当期的利润表中的"损益类"项目。

但实际上并未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因此,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应将其加回到净利润中,若恢复以前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应从净利润中将其扣除。

(2)固定资产折旧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有的计入费用等期间费用,有的计入制造费用。

计入期间费用部分已列入了利润表,计入制造费用部分则可能通过销售成本列入利润表,也可能形成企业的存货。

现金流量表编制案例解析

现金流量表编制案例解析

现金流量表编制案例解析现金流量表是一项重要的财务报表,用于展示企业某一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编制准确的现金流量表可以帮助企业评估自己的现金状况、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并做出相应的经营决策。

本文将通过一个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案例解析来说明如何实施该过程。

案例背景某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希望编制2020年度的现金流量表。

该公司经营期间为一年,其主要业务包括销售产品和购买原材料。

此外,公司还进行了一些投资活动,并有贷款和偿还债务的情况。

现金流量表编制步骤1. 确定现金流量表的三个部分: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净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包括来自销售收入、借款和投资回报等现金源泉;现金流出包括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和购买固定资产等现金流出渠道;净现金流量是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的差额。

确定现金流量表的三个部分: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净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包括来自销售收入、借款和投资回报等现金源泉;现金流出包括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和购买固定资产等现金流出渠道;净现金流量是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的差额。

2. 准备所需的财务信息:收集和整理公司在2020年度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债务和投资等。

确保这些数据准确无误。

准备所需的财务信息:收集和整理公司在2020年度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债务和投资等。

确保这些数据准确无误。

3. 填写现金流量表模板:根据现金流量表的格式和结构,将收集到的财务数据填写进去。

确保每个项目清晰明了,不遗漏任何信息。

填写现金流量表模板:根据现金流量表的格式和结构,将收集到的财务数据填写进去。

确保每个项目清晰明了,不遗漏任何信息。

4. 计算现金流量:根据填写的财务数据,计算出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净现金流量。

确保计算过程准确无误。

计算现金流量:根据填写的财务数据,计算出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净现金流量。

确保计算过程准确无误。

5. 检查和审阅:仔细检查所填写的现金流量表,确认各项数据准确无误。

现金流量表补充材料填写说明

现金流量表补充材料填写说明

以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等有关项目,据此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由于净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且包括了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收益和费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实际上就是将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净利润调整为收付实现制的现金净流入,并剔除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主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补充资料中的“净利润”±“调节项目”的金额。

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分析:一、这笔业务是否影响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如果不影响,继续分析是否影响净利润,如果不影响,那么,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已经相等,而不必调节。

二、如果没有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影响了净利润,也必须调节,而且应找到相应的调节项目,如果表中未列相应的调节项目,可在“其他”项目填列或加项。

三、如既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也不影响净利润,就要分析是否属于调节项目之间的增减业务,如果是就应同时调增调减,如果不是,而只是单项涉及某个调节项目,就必须在涉及的这个项目中剔除这笔业务。

2.1 净利润=按利润表中净利润栏填列。

2.2 计提的坏账准备或转销的坏账=应根据坏账准备期末与期初数差额数填列。

如本年度核算了部份坏账应加上核算的部份。

增加填正数、减少填负数。

2.3 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折旧账户贷方发生额中的本年提取数填列。

2.4 无形资产摊销=根据无形资产账户贷方发生额填列。

2.5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长期待摊费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填列。

2.6 待摊费用=只有预付数没有摊销数,应填负数,如果只有摊销数没有预付数应填正数,如果两个都有就应要看两者之间的差额,如果预付大于摊销数,则按大于的差额填负数,否则按小于的差额填正数。

因此本项目也可按待摊费用账户的期末数减期初数的差额填列。

期末大于期初按大于的差额填负数,期末小于期初,按小于的差额填正数。

2.7 预提费用=该项目填列时,应根据属于经营活动的预提费用提取数大于支付差额加上(或者提取数小于支付数的差额减去)投资活动的预提费用提取数填列。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项目的内容及填列教学内容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项目的内容及填列教学内容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项目的内容及填列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项目的内容及填列补充资料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实际上是以间接法编制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间接法是以净利润为出发点,通过对若干项目的调整,最终计算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其基本原理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减少净利润的项目-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增加净利润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

对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影响净利润的业务,一般应通过调整"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确定,此类业务涉及的是"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两类业务。

如无形资产摊销业务,应调整"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账户;对与净利润无关但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业务,应通过调整"经营性流动性类"账户本身的发生额确定。

如收回客户前欠账款业务,应分析调整"应收账款"账户的发生额确定。

具体项目内容说明如下:(1)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

本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时,记入当期的利润表中的"损益类"项目。

但实际上并未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因此,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应将其加回到净利润中,若恢复以前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应从净利润中将其扣除。

(2)固定资产折旧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有的计入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有的计入制造费用。

计入期间费用部分已列入了利润表,计入制造费用部分则可能通过销售成本列入利润表,也可能形成企业的存货。

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并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将其全部加回。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填列方法解读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填列方法解读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填列方法解读作者:刘其泉郭飒飒来源:《会计师》2010年第10期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第四条要求“现金流量表应当分别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列报现金流量”,同时在第十六条中规定“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过程即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第一部分“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以下称“补充资料”)。

比照直接法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补充资料不能详细列示经营活动的各项现金流入的来源和现金流出的用途,但有助于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分析企业净利润的质量。

一、补充资料编制调整思路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第一部分“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以净利润为基础,主要通过调整两项内容——影响净利润但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及不影响净利润但影响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项目,据此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同时分析填列既不影响净利润也不影响现金流量的业务影响金额。

如下图所示:二、补充资料编制调整内容解渎(一)影响净利润但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可分为三部分,即投资活动产生的损益、筹资活动产生的损益以及经营活动中影响净利润但不涉及现金流的项目。

首先,从净利润中剔除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损益。

因为最终要将净利润调整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所以无论其是否涉及现金收付,均需剔除。

调整后得到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

在补充资料中主要体现在44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收益以“一”号填列)”、45行“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收益以“一”号填列)”、46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收益以“一”号填列)”、47行“财务费用(收益以“一”号填列)”、48行“投资损失(收益以“一”号填列)”。

其次,在权责发生制意义上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净利润的基础上,调整经营活动中影响净利润但不涉及现金流的项目。

通过加计减少净利润的非付现费用,减计增加净利润的非收现收益,计算得出收付实现制下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固定资产购进涉及的进[5篇范例]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固定资产购进涉及的进[5篇范例]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固定资产购进涉及的进[5篇范例]第一篇: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固定资产购进涉及的进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固定资产购进涉及的进(2014-01-14 09:06:13)转载转载▼ 标签:分类:财会与税务原文地址: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固定资产购进涉及的进项税额作者:以前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是不能抵扣的,所以,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的公式中“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是没有问题的,现在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可以抵税,由于主表中,购进固定资产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这样原来的公式需要调整。

调整为“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当期属于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分享:第二篇: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包括的内容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包括的内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一直是企业报表编制的一个难点,如果对所有的会计分录,按现金流量表准则的要求全部调整为收付实现制,这等于是重做一套会计分录,无疑将大大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在实践中也缺乏可操作性。

许多财务人员因此希望仅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两大主表来编制出现金流量表,这是一种奢望,实际上仅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无法编制出现金流量表的,还需要根据总账和明细账获取相关数据。

作者根据实际经验,提出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与读者探讨,这一编制方法的数据来源主要依据两大主表,只从相关账簿中获得必须的数据,以达到简单、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

本文提出的编制方法从重要性原则出发,牺牲精确性,以换取速度。

编制现金流量表按以下由易到难顺序快速完成编制:首先填列补充资料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各项目,并确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流量表格解析总结报告案例

现金流量表格解析总结报告案例

适用标准文案1 现金流量表剖析(水平剖析)单位:百万元项目20092008增( 减)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销售商品、供给劳务收到的现金80.35%收到的税费返还313.33%收到其余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59.30%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0.20%购置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24.61%支付给员工以及为员工支付的现金-2.50%支付的各项税费52.00%支付其余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131.30%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34.4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45.04%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回收投资收到的现金-0.00%获得投资利润所收到的现金-99.60%处理固定财产、无形财产和其余长久财产回收的现金净额22-97.86%处理子公司及其余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0.00%收到其余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4018122.22%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8.48%购建固定财产、无形财产和其余长久财产支付的现金-49.86%投资支付的现金-0.00%支付其余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18554.50%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小计40.07%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2.23%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汲取投资收到的现金201233.33%获得借钱收到的现金585125.76%收到其余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60.00%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05126.91%归还债务支付的现金238246.28%分派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8.39%支付其余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0.00%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11.5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89.09%四、汇率改动对现金的影响86.67%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添额276.23%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7.30%净利润254.10%计提的财产减值准备1248.89%固定财产折旧、油气财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财产折旧-9.50%无形财产及其余财产摊销-28.57%长久待摊花费摊销81.25%处理无形财产、固定财产和其余长久财产的损失(减利润98.62%公允价值改动损失-142.51%财务花费-34.64%投资损失(减利润)100.48%递延所得税财产减少30.81%存货的减少(减增添)42.37%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添)1059.82%经营性对付项目的增添(减减少)23.39%其余--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04.83%剖析评论:从上表中能够看出,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 年现金等价物增添额为144.63 百万元,较2008 年增添276.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例解析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编制 (一)基本原理或许你不知道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的加加减减是基于何种理由,这使得你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去死背,但苦于项目太多,增减复杂,结果是越背越糊涂,仔细看看这篇解析,掌握其基本分析方法,将有助于你在短时间内掌握补充资料的编制方法。

这印证那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假设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0元,此外未发生任何其他经济业务。

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1000、贷:存货跌价准备1000 显然,企业的净利润=0-1000=-1000元。

由于上述分录并未涉及任何现金资产,所以企业并未发生任何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即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元。

由此可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之间的关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净利润(-1000)+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1000)企业也可能因资产价值回升而相应地结转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而结转资产减值准备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净利润的影响相反,所以,对于转销的资产减值准备,应作为减项调整,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转销的资产减值准备 2、固定资产折旧假设企业行政部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000元,此外未发生任何其他经济业务。

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1000 贷:累计折旧1000 显然,企业的净利润=-1000元,而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元。

由此可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之间的关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净利润(-1000)+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1000)由于期初的累计折旧不影响当期的净利润,所以在编制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时,固定资产折旧项目应按当期实际计提数填列。

3、无形资产摊销假设企业摊销无形资产1000元,此外未发生任何其他经济业务。

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1000 贷:无形资产1000 显然,企业的净利润=-1000元,而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元。

由此可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无形资产摊销之间的关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净利润(-1000)+无形资产摊销(1000)同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之间的关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4、待摊费用减少(减:增加)假设企业新增一笔待摊费用5000元,此外未发生任何其他经济业务。

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 借:待摊费用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显然,企业的净利润=0,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000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待摊费用的增加的关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000)=净利润(0)-待摊费用的增加(5000)又假设企业仅摊销待摊费用1000元,此外未发生任何其他经济业务。

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1000 贷:待摊费用1000 显然,企业的净利润=-1000,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待摊费用的减少的关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净利润(-1000)+待摊费用的减少(1000)若上述两种情形同时存在,则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待摊费用减少及待摊费用增加间的关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000)=净利润(-1000)+待摊费用减少(1000)-待摊费用增加(5000)=净利润(-1000)-待摊费用净增加(4000)由此可见,待摊费用减少(减:增加)是指待摊费用净减少(减:净增加),一般情况可以通过该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数与期初数相抵减获得。

5、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假设企业预提行政部门固定资产修理费5000元,此外未发生任何其他经济业务。

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5000 贷:预提费用5000 显然,企业的净利润=-5000元,而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元。

由此可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预提费用之间的关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净利润(-5000)+预提费用增加(5000)假设企业行政部门以存款支付预提的固定资产修理费1000元,此外未发生任何其他经济业务。

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借:预提费用1000、贷:银行存款1000 显然,企业的净利润=0元,而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000元。

由此可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预提费用之间的关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00)=净利润(0)-预提费用减少(1000)若上述两种情形同时存在,不难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预提费用增加及预提费用减少之间的关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00)=净利润(-5000)+预提费用增加(5000)-预提费用减少(1000)=净利润(-5000)+预提费用净增加(4000)由此可见,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是指预提费用净增加(减:净减少),一般情况可以通过该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数与期初数相抵减获得。

6、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假设企业处置一台设备,原价10000元,已提折旧4000元,售价5000元,无其他经济业务,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此处只写简化分录): 借:银行存款5000 累计折旧4000实例解析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编制 营业外支出1000 贷:固定资产10000 显然,企业的净利润=-1000元。

同时,企业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00元,但这5000元的现金流量属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与经营活动无关。

因此,该笔业务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仍为0.由此可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之间的关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净利润(-1000)+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1000)若将上述固定资产的售价改为7000元,则不难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的收益之间的关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净利润(1000)-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的收益(1000)若企业在同一期间既实现处置收益、又有处置损失,则应按收益与损失相抵后的净损益金额列示于该项目。

另外,固定资产报废也是固定资产清理的范畴,其核算与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是一样的,因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之间的关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固定资产处置损失 7、财务费用假设企业以存款支付金融机构手续费1000元,此外未发生其他经济业务,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借:财务费用1000、贷:银行存款1000 显然,净利润=-1000元。

由于支付给金融机构的手续费用属于筹资活动的内容,故虽然企业发生现金流出1000元,但却不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故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由此可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财务费用之间的关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净利润(-1000)+财务费用(1000)财务费用可以从损益表中获得,但这里财务费用的内含是指因筹资活动而产生的财务费用。

8、投资损失(减:收益)假设企业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收到应确认为投资收益的现金股利1000元,此外无其他经济业务发生,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1000、贷:投资收益1000 显然,企业的净利润=1000元。

虽然企业收到1000元的现金,但这笔现金流入不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故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因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净利润(1000)-投资收益(1000)若是投资损失,则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投资损失。

所以,该项目的填列金额可从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项目直接获得。

9、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假设企业本期产生应纳税的时间性差异为1000元,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0%,企业已于当期将所得税上缴,无其他经济事项发生,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 借:递延税款300 贷:银行存款300 显然,企业的净利润为0元。

企业却因交纳所得税而产生现金流出300元,故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00元。

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递延税款借项之间的关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0)=净利润(0)-递延税款借项(300)若产生递延税款贷项则正好相反,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递延税款贷项。

在具体编制该项目时,应将递延税款的借项与贷项相抵后按净额分析填列。

10、存货的减少(减:增加)假设企业本期销售的产品成本为1000元,此外无其他经济事项发生,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3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0 贷:存货1000 若不考虑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企业的净利润应为-1000元。

但该分录中并未出现现金资产,故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元。

由此可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存货减少之间的关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净利润(-1000)+存货的减少(1000)假设企业本期以存款购入存货3000元,此外企业未发生任何其他经济事项,则企业应编制分录如下: 借:存货3000 贷:银行存款3000 显然,企业的净利润为0元。

但企业因购货而支出现金3000元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故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000元。

由此可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存货增加之间的关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00)=净利润(0)-存货的增加(3000)若上述两项业务在同一期间发生,则企业的净利润仍为0元,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000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存货之间的关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00)=净利润(-1000)-存货的增加(3000)+存货的减少(1000)=净利润(-1000)-存货的净增加(2000)因此,在具体编制该项目时,存货的增加或存货的减少均指存货的净增加或净减少额。

11、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假设企业收回客户以前期间的欠款1000元,引外企业未发生任何其他经济业务,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1000 贷:应收账款1000 显然,企业的净利润为0.但企业通过收回欠款而获得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000元,故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000元。

由此可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之间的关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00)=净利润(0)+经营性应收款项的减少(1000)同理可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在具体编制该项目时,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或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是指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减相抵后的净变化额。

13、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假设企业计提本期所得税共计1000元,但并未上缴税款,此外企业未发生任何其他经济业务,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借:所得税1000、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000 显然,企业的将利润为-10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