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逻辑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摘要】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开展金融活动的形式。
经济学理论在互联网金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信息不对称理论解释了信息不平衡对市场造成的影响,风险管理理论强调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市场竞争理论指导市场竞争的有效进行。
金融科技与创新理论推动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行为理论揭示了消费者行为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综合各种经济学理论,可以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市场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经济学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 风险管理理论, 市场竞争理论, 金融科技与创新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经济学理论基础1. 引言1.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平台为金融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的一种金融模式。
它将互联网和金融业务相结合,通过数字化、在线化的方式完成资金融通、信息传递、交易撮合等功能,为用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垄断地位,降低了金融交易的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互联网金融,不仅可以实现资金的快速流动和灵活配置,还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金融活动中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并不局限于一种特定的形式,它可以包括互联网支付、互联网借贷、互联网基金、互联网保险等多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推动,互联网金融的范围和内涵将会不断扩大和深化,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1.2 经济学理论的重要性经济学理论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经济学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互联网金融行为背后的经济原理和机制。
通过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揭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描绘出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更好地指导政策制定和市场监管。
金融课堂6:金融的框架逻辑
金融课堂6:金融的框架逻辑一、金融在计划经济中,人们手中的财富都差不多。
但是在市场经济中,个人和企业,收支情况各异,归结起来有三种:收入=支出(收支平衡),收入>支出(支出盈余),收入<支出(支出赤字)支出赤字的单位,生产、生活还得继续;支出盈余的单位,天然的想赚更多的钱。
两者一拍即合,资金就从盈余者向赤字者有偿转移,实现资金的融通,金融由此产生。
金融的产生条件有二:一是市场中存在财富盈余者和赤字者,二是存在资金借贷的需求。
二、金融机构市场经济单位那么多,我怎么知道谁有钱多,谁需要借钱呢?为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需求,金融机构应运而生。
根据融资方式的不同,金融机构分成两类:一类专为资金的需求方与供给方提供撮合服务,完成资金在两方直接转移,即直接融资,最典型的就是证券公司。
另一类是先吸收支出盈余者的资金,而后再将资金向支出赤字者进行转移,即间接融资,常见的有银行、保险、基金公司等。
三、金融工具但凡涉及到资金融通,往往都会留下一定的凭证,来明确这种债权债务关系。
在以前金融不发达的时候,往往很简单。
关系好点的,可能就是口头上的一个承诺;一般点的,写个欠条,秋后还账;再不济的,黑纸白字签字画押。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融资凭证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复杂,且逐渐的制度化、标准化。
金融工具,就是这些标准化融资凭证的统称。
在直接融资中,资金需求方发行的金融工具为有价证券,包括股票、债券等。
证券公司代理这些有价证券,并向资金供给方销售,实现资金在需求方与供给方之间的直接转移。
在间接融资中,金融工具相对复杂一些。
银行、保险、基金等机构作为间接融资方式的主体,都会发行自己特有的金融工具,以吸收盈余者的资金。
下面逐一进行讲解。
银行吸收资金的方式,是设计发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又分为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大额存单等各类产品,资金供给者按照某种方式存入资金,可以获得银行的存款凭证,也是银行的金融工具。
保险公司吸收资金的方式,是设计发行丰富多样的保险产品: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
从金融界,同花顺,大智慧,东方财富看中国互联网证券的演变逻辑
互联网金融战略专题从金融界,同花顺,大智慧,东方财富看垂直平台的互联网证券之路要点●上世纪80年代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国外率先催生出互联网证券业务,国内的互联网证券业务,受制于规模和监管的限制,2000年之前一直发展缓慢。
●2000年后,随着监管的逐步放开,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商用,国内的互联网证券业务开始蓬勃发展。
●金融界作为最早抓住机会的垂直财经平台,从财经媒体的定位迅速转变为为个人投资者提供股票市场资讯和分析工具的产品供应商,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导向,使得其脱颖而出,在2000-2004年的熊市期间实现盈利,并成功上市。
●金融界模式的成功,起到了很强的示范效应,东方财富,大智慧,同花顺,开始模仿其模式展开自身业务。
引流方式各显神通,东方财富以东方财富网,天天基金网,股吧作为引流三驾马车,成为流量第一。
大智慧以PC端行情软件见长,市场占有率第一,同花顺则拥有与三大运营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手机端的市场占有率达到第一。
●整体来看,引流完成后,四家企业遵循了建立粘性,客户变现,搭建生态圈的演化路径,殊途同归,未来互联网证券的竞争,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生态圈的丰富程度。
- 1 -目录1 国内互联网证券发展阶段回顾................................................................................................ - 3 -2 垂直财经平台的发展动力分析................................................................................................ - 4 -3 金融界.......................................................................................................................................... - 7 -3.1战略演化........................................................................................................................... - 7 -3.2 金融界目前的产品与服务........................................................................................... - 13 -3.2.1 金融界和证券之星网站................................................................................... - 13 -3.2.2 巨灵财经............................................................................................................ - 14 -3.2.3 证星国际金融.................................................................................................... - 18 -3.2.4 新兰德................................................................................................................ - 18 -3.2.5 证券之星网站.................................................................................................... - 18 -3.2.6 证金贵金属........................................................................................................ - 19 -4 东方财富.................................................................................................................................... - 24 -4.1 战略演化........................................................................................................................ - 24 -4.2 主要产品与服务........................................................................................................... - 29 -4.2.1 财经资讯平台:流量入口+金融数据服务................................................... - 29 -4.2.2 广告业务............................................................................................................ - 35 -4.2.3 第三方基金销售................................................................................................ - 36 -4.2.4 互联网证券业务................................................................................................ - 45 -4.2.6 互联网理财平台................................................................................................ - 49 -5 同花顺........................................................................................................................................ - 52 -5.1 战略演化........................................................................................................................ - 52 -5.2 产品与服务.................................................................................................................... - 55 -5.2.1网上行情交易系统服务.................................................................................... - 55 -5.2.1.1 B2B业务......................................................................................................... - 55 -5.2.1.2 B2C业务......................................................................................................... - 57 -5.2.2 基金销售............................................................................................................ - 59 -5.2.3 另类资管——人工智能 .................................................................................. - 60 -5.2.4 投顾平台——和券商合作.............................................................................. - 62 -5.2.5 和券商合作开户................................................................................................ - 63 -6 大智慧........................................................................................................................................ - 64 -6.1 战略演变........................................................................................................................ - 64 -6.2 主要产品与服务........................................................................................................... - 65 -6.2.1 基础业务............................................................................................................ - 67 -6.2.2 平台业务............................................................................................................ - 73 -6.2.3 海外业务............................................................................................................ - 76 -6.2.4 其他业务............................................................................................................ - 78 -7 垂直财经平台的互联网证券业务启示.................................................................................. - 81 -- 2 -1 国内互联网证券发展阶段回顾互联网证券在国内的诞生,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金融市场的互联网金融趋势与变化
金融市场的互联网金融趋势与变化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金融市场也开始迎来了互联网金融的浪潮。
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进行金融业务交付的方式,它颠覆了传统金融业务的模式,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金融市场的互联网金融趋势与变化,包括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以及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从整体上来看,互联网金融涵盖了金融科技、互联网支付、互联网贷款、互联网基金等领域。
同时,各类金融机构也纷纷加入到互联网金融的大潮中。
从用户角度看,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人们进行金融活动的重要渠道之一,让人们享受到了更加便捷与高效的金融服务。
二、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互联网金融推动了金融服务的普惠化。
传统金融服务主要面向大企业和富裕人群,而互联网金融通过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渠道,让普通人也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
其次,互联网金融改变了金融交易的模式。
传统金融交易需要面对面的办理,而互联网金融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衔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再次,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分析,互联网金融可以准确把握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金融产品。
三、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金融市场带来了诸多影响。
首先,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
传统金融机构往往需要庞大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而互联网金融则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这种商业模式的改变使得传统金融机构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加快转型升级。
其次,互联网金融带来了金融创新的机遇。
传统金融业务相对保守,而互联网金融则充满了创新的动力,推动了金融业务的变革。
再次,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一些新的风险,如信息安全风险、网络风险等。
互联网金融与支付
互联网金融与支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指的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
而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支付。
支付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环节之一,在互联网时代更加便捷高效。
一、互联网金融的背景及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源于互联网的普及和金融行业的改革。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各种操作,如购物、理财等。
金融行业也逐渐意识到互联网的潜在商机,并将传统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领域。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1. 无时限:互联网金融的服务随时随地可用,无需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2. 低成本:互联网金融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节约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3. 高效率:互联网金融可以实现实时操作和即时反馈,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4. 个性化:互联网金融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产品和服务;5. 创新性: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引入新的技术和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三、支付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环节之一,扮演着连接用户和商家的桥梁角色。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支付方式也在不断升级和创新。
目前市面上有多种支付方式,如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等。
1. 移动支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扫描二维码或NFC等技术,用户可以方便地完成支付操作,无需携带现金或银行卡;2. 跨境支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境贸易频繁,跨境支付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领域。
通过互联网金融技术,可以实现不同国家之间的支付结算,方便了跨境交易的进行;3. 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是指独立于银行的支付机构,通过与银行和商家合作,为用户提供支付服务。
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了互联网金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用户和商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支付方式。
四、互联网金融与支付的挑战与风险1. 安全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如个人信息泄露、支付风险等。
互联网金融的逻辑
互联网金融的逻辑第一点: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源于信息技术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这一变革不仅推动了金融服务的创新,也极大地拓宽了金融服务的边界。
传统的金融服务主要依赖于实体网点,而互联网金融通过移动客户端、网页等线上渠道,使得金融服务更加便捷、高效,能够覆盖到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尤其是那些传统银行服务难以触及的地区和人群。
1.金融服务普及化互联网金融使得金融服务得以普及,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设备轻松接入金融服务,无论是查询账户信息、转账汇款,还是投资理财、贷款消费,都可以在线上完成,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产品创新与个性化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能够根据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例如,通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活动数据,可以设计出更适合其风险偏好和投资习惯的投资产品。
3.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互联网金融减少了物理网点的依赖,从而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使得金融资源能够更加高效地配置。
例如,通过在线身份验证和电子签约等技术,简化了开户和贷款流程,缩短了服务时间。
4.风险管理与创新互联网技术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应用也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特点。
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金融机构能够实现对风险的快速识别、评估和控制,开发出如信贷评分模型等新型风险管理工具。
第二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与监管尽管互联网金融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创新,但它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监管问题。
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互联网金融依赖于大数据和网络技术,因此网络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用户的个人信息和交易数据需要得到有效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这对金融机构的技术安全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2.金融稳定与风险防范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
例如,P2P网贷平台的风险事件频发,涉及到金融消费者保护和资金安全问题。
监管部门需要及时跟进,制定相应的监管政策和措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金融的逻辑主要内容
金融的逻辑主要内容
1. 时间价值:由于时间的不同,同样的一笔钱在不同的时间点具有不同的价值。
因此,金融中常用的一些概念,如利率、折现率等都与时间价值有关。
2. 风险和收益:在金融中,风险和收益是密切相关的。
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收益,而低风险则相应地意味着低收益。
在投资决策中,需要平衡风险和收益,以达到最佳的投资组合。
3.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金融领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通过这些市场,公司和政府可以融资,投资者也能够进行股票和债券的投资。
4. 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指的是各种金融产品和工具,如股票、债券、衍生品等。
这些金融工具可以帮助投资者控制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等目标。
5. 监管和法律:金融行业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法律和监管规定,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维护市场稳定。
这些规定包括证券法、银行法、保险法等。
互联网金融的逻辑_吴晓求
29专家论坛ZHUANJIA LUNTAN2014年第3期主持人:张艳花互联网金融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互联网金融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商业的角度看,互联网所要重构的产业一定是“产业帝国”:规模大、服务面广、利润厚、具有统一的标准,对经济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金融业具备所有这些要素。
从世界范围看,截至2011年底,全球金融资产规模达到218万亿美元,其中全球银行业资产规模约占全球金融资产的39%,约85万亿美元。
金融服务包含支付、清算、储蓄、融资、投资、保险、理财等各类业务。
金融和商业一样,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中,是名副其实的“产业帝国”,是产业链中的“皇冠”。
就中国的情况而言,金融业更像一个臃肿的“产业帝国”。
到2012年底,中国金融资产规模达到171.53万亿元人民币,利润达到1.5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133.62万亿元人民币,占金融业总资产的77.9%,利润1.51万亿元人民币,占金融业利润的95.2%。
银行业中16家上市银行实现的净利润占沪深两市2467家上市公司的52.6%。
总体而言,中国金融业特别是商业银行由于缺乏外部的系统性竞争者,垄断利润高,竞争压力不足,创新动力不够,迫切需要来自于体系外部的系统性压力和战略竞争者。
金融这个传统的“产业帝国”,在中国需要新的活力。
新的活力来源于基因式的变革,来源于体系外的系统性压力,这种基因式变革和系统性压力的重要来源就是互联网,就如同传统“商业帝国”需要互联网焕发新的生命力一样。
以互联网为平台构建的金融就是“互联网金融”。
无比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比商业更绚丽的舞台。
金融与互联网在功能(基因)上是耦合的仅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只是互联网金融生存的必要条件。
而金融功能与互联网的耦合,或者说金融功能与互联网的技术特性在基因层面上匹配,是互联网金融生存和发展的充分条件,是互联网金融存在和发展的逻辑基础。
互联网金融的三个层次(3):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内涵
互联网金融的三个层次(3):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内涵2. 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内涵无论主流媒体还是相关从业机构都普遍认为:互联网必将改变金融,要么是金融机构依靠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实现自我变革(如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要么是互联网企业深入金融业务撼动传统格局(如阿里、腾讯和京东等)。
相关研究多从技术和市场角度展开,认为其是科技与数据金融。
而其中又以关于大型金融机构的互联网技术化和互联网公司的金融业务开拓为多。
同时也关注新兴的P2P借贷、众筹、移动支付等新鲜领域。
与此同时,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仍在源源不断地涌现,通过声称自己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开拓者和领航者”,颇能起到一些宣传效果。
但行业内外,不同个体和机构对于互联网金融都有着自己的认识与解读。
总体来说,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模糊不清、大而泛之的概念。
我们认为,过重的技术视角、仅就现象总结既有事实是引发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在现象与事实背后,存在需要我们耐心发掘的深刻逻辑。
2.1 电子商务对互联网金融的启发对于互联网金融的考察,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从一个相对成熟的互联网行业——电子商务着手,观察其创新逻辑。
电子商务的初衷仅在于依托互联网技术把传统的商品贸易形式迁移至线上以降低交易成本、吸引价格敏感用户。
但随着参与者的增加和交易额的上升,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区别日益明显,已形成对传统商务的颠覆之势。
电子商务实现这一颠覆的步骤包括:首先,它通过新型的交易技术(线上交易、网络支付等)扩大了销售范围和消费者的选择权,提升消费体验,降低了商品展示与销售的成本;其次,它带动了企业的经营过程(依托信息系统的企业流程再造)、组织机构(依托快速信息交流的组织机构扁平化)和生产工具(柔性生产、制造技术)的优化,降低了生产与运输成本;第三,它为企业搜集、理解、响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快速、低成本的手段(如在线反馈、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基于数据的客户需求分析系统等)。
换言之,电子商务以交易上网为契机,不但节省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商务效率,而且驱动、融合了整个产业链(包括生产、物流、渠道和支付)的改造,其特点在于:1)价值创新。
互联网金融:概念、体系、案例
1.2 互联网金融的主战场——小微金融
•(2)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支持不够 •我国金融体系的主力军是(大型)商业银行,其主营业务是吸收公众存款并支付利息,向个人 和企业发放贷款并收取利息,从而获取利差。然而,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不足,造成 狭义的跨境电商 许多小微企业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出于保证存款安全性的考虑,倾向于贷款给收入高且有信用记 录的个人以及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另一方面出于单笔贷款成本(营销、审贷、催收)和利 润的考虑,倾向于做期限较长的大额贷款。并利 •从小微企业的角度来看,银行提供的传统对公贷款服务也不符合其经营需求。用小包、快件等 方式通过跨境物流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的商业活动。
1.2 互联网金融的主战场——小微金融
•2.小微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联系 •小微金融强调的是服务对象,互联网金融强调的是服务形式。在实践中,一方面小微金融和互 联网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都是小微企业和中低收入阶层个人,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的线上化、 狭义的跨境电商 自动化能够有效提高小微金融业务的效率和利润率,所以目前小微金融分为传统的线下小微业务 以及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线上小微金融业务。 •简而言之,互联网金融主要应用于小微金融,是小微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并利用小包、快件等方式通过跨境物流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的商业活动。
•⑤ 互联网保险 •保险的网购基本有两种形式。 狭义的跨境电商 •一种是像网购网站一样在网站上销售各种保险。 •另一种比较隐蔽,例如,用户用微信买高铁票,或者上携程买机票时,会默认搭售保险。这里 有两个问题:首先,用户的保险到底算是谁卖的,是微信和携程,还是与他们合作的保险公司? 其次,用户怎么知道买的不是假货呢(假保险理赔时才暴露)?为了确保互联网保险销售的规范 性,监管机构针对上述两个漏洞做出了规范。 •,并利用小包、快件等方式通过跨境物流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的商业活动。
互联网金融的系统逻辑
互联网金融的系统逻辑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开展金融业务,包括互联网支付、互联网贷款、第三方支付等。
本文将从互联网金融的三层系统、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价值、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等多个方面,探讨互联网金融的系统逻辑。
互联网金融的三层系统互联网金融可以被分为三层:基础层、应用层和客户层。
基础层主要包括数据处理、网络通信、安全技术等技术要素。
应用层是指构成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的金融子系统,如支付、信贷、资产管理等。
客户层则是指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终端用户。
三层系统整体上形成了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架构,也就是互联网金融的系统逻辑。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价值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了传统金融机构无法为用户服务的问题,如门槛高、流程复杂等。
互联网金融普及让金融服务更加便捷,可以满足人们个性化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另外,互联网金融还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帮助更多的人实现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
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分为两种,即以金融为主的金融科技企业和以科技为主的金融企业。
以金融为主的金融科技企业主要通过技术手段对传统金融进行升级和改造,将其变为更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这种模式能够在成本和风险控制方面获得优势。
以科技为主的金融企业则是将先进的科技手段应用于金融领域,而非从金融出发。
这样可以创造出一些新的模式,比如集耦合服务、移动支付等。
尽管这种模式具有巨大的风险,但同样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互联网金融作为一项新兴业务,自然也存在一些风险。
首先,作为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面临着安全性技术的挑战。
因此,在过程中采取一些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互联网金融往往与大量无形资产打交道,包括虚拟财产、虚拟点数、电子货币等。
因此在交易中,需要对这些资产进行真实性的识别和核对。
结论通过整合金融、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多种科技手段,互联网金融逐渐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最新互联网金融与发展趋势(精华)课件
15 3300万
11 970万
大数据 /征信
6 2200万
虚拟货币
4 1500万
供应链 金融
2 1200万
其他
21 2亿
合计
161 14.2亿
众筹兴起,股权众筹获成新宠儿
近两年,众筹模式逐渐兴起,目前已经在影视领域和智能硬件领域试水, 且以3至5倍的高速增长。股权众筹有望从政策中获利。
2014年中国股权众筹类融资事件3091起,募集10.31亿元人民币。参与 众筹的投资人数超5000人。
项目个数(个) 已募集金额(元) 参与投资人数(位)
数据来源:清科研究院
天使汇 2607 7.7亿 2000
原始会 281
1.94亿元 1526
大家投 185
3900万 932
天使客 18
2800万 556
合计 3091 10.3亿 5014
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迅猛
截至2014年7月,中国国内获得第三方支 付牌照的企业已经达到269家,不同服务 牌照总数共计超过500张,主要支付市场 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预计未来打破市场 竞争格局的主要方式是收购。
截至2014 年7月
P2P网贷投资的数量约为44.36万人; 借款人18.9万人; 行业存量资金为337.6亿元,比2013年增长近一倍。
上市公司纷纷加入互联网金融战场
据经济观察报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5月,已有近100家上市公司宣布自 设、控股或参股互联网金融公司。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目前已经有60多家上市公司通过自建、入股、收购的 方式,参与到了P2P网贷行业中。而上市公司主营行业也比较五花八门,有房 地产、银行保险、计算机软件、农产品、医药、服装等等行业。
其中
互联网金融的逻辑
互联网金融的逻辑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互联网金融如同一股汹涌的浪潮,冲击着传统金融的堤坝,改变着人们的金融生活方式。
那么,互联网金融背后的逻辑究竟是什么呢?要理解互联网金融的逻辑,首先得明白它是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来实现金融服务的创新和优化的。
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传播变得前所未有的迅速和广泛。
在金融领域,这意味着金融机构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多的客户信息,从而更精准地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和风险水平。
比如,以往银行在审批贷款时,往往依赖于客户提供的有限资料和信贷员的经验判断。
而现在,通过大数据分析,银行可以整合客户在互联网上的各种消费记录、社交行为等多维度的数据,对客户的还款能力和信用意愿做出更准确的预测。
互联网金融的另一个重要逻辑是降低交易成本。
传统金融业务中,无论是开设账户、办理贷款还是进行投资,都需要客户亲自前往实体网点,填写繁琐的表格,经过层层审批,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互联网金融则打破了这种时空限制,客户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轻点几下屏幕,就能完成各种金融操作。
这不仅减少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也为客户节省了时间和交通成本。
以网络支付为例,它极大地提高了支付的效率和便利性。
过去,人们购物时需要携带现金或者使用银行卡刷卡支付,不仅容易丢失现金,还可能面临银行卡被盗刷的风险。
而现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出现,让人们只需扫描二维码或者输入密码,就能瞬间完成支付,而且资金的流转更加安全、透明。
再者,互联网金融的逻辑还体现在对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拓展上。
在传统金融体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风险控制难度大等原因,很多小微企业和个人难以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
而互联网金融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的风控模式,能够为这些“长尾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比如,一些互联网借贷平台通过大数据风控,为那些没有信用记录但有还款能力的个人和小微企业提供小额贷款,帮助他们解决资金周转的难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公平。
互联网金融:蚂蚁金服技术服务费的扣费逻辑
互联网金融:蚂蚁金服技术服务费的扣费逻辑本文笔者从工作中具体的实践出发,结合案例等对蚂蚁金服技术服务费的扣费逻辑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供大家一同参考和学习。
我是一个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工作多年的小兵,近期的工作中或多或少的又掺杂到了技术服务费的对账,觉得这方面的知识对于金融机构很重要,但是网上的知识又太少了。
而要找到蚂蚁的人,讨论这么细节的问题,人家可能太忙没时间,也无法得到答案。
或许有和我一样困惑的人很多,所以分享出来。
首先,此处所指的技术服务费仅限在阿里生态内进行销售金融产品产生的,如保险,基金,固收等,阿里生态平台指淘宝、支付宝、飞猪等。
阿里内部的金融业务都是由蚂蚁金服负责的,而蚂蚁金服大部分情况下对金融机构的收费都是通过技术服务费的形式实现的。
签约的主体我遇到的比较多的是蚂蚁胜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我所在的领域,每在平台上卖出一份产品,就会产生一笔技术服务费,每家机构都要在签约阶段确认技术服务费扣费账户,必须是支付宝账户,且与签约企业主体一致。
支付宝账户的可以是一个邮箱或者手机号。
第一步非常简单,申请一个公司后缀的邮箱,使用该邮箱注册支付宝企业账户。
下一步非常关键,千万不要自行在网页上就去开户了,那会导致这个邮箱废掉。
要打电话到支付宝客服,特别提示客服,是金融机构开户,他们会在后台对这个邮箱进行特殊操作,然后给这个邮箱发邮件。
支付宝对于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的开户流程是不一样的,我之前曾因为贸然自己申请注册账户弄废了好几个邮箱。
一旦这个邮箱在网页上走了开会流程,就不能用于作为金融企业的账户了。
收到支付宝发送的邮件后,里面有一个链接,必须在3天内完成点击,如果没有链接会失效。
一般大家都不会用自己的工作邮箱去注册支付宝,因为一旦离职,邮箱就会失效,很麻烦。
但是新申请的企业邮箱可能不会经常登录,很容易错过链接有效时间,这点请务必关注。
如果之前已经申请过企业支付宝账户了,这次只是新增加一个账户,非常简单,点击邮件中的链接后就搞定了,然后登录自己的主账户,就能看到这个关联的账户了,这个新申请的支付宝账户也可以直接登录。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
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金融业务的一种新兴形式,它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和金融服务,为金融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背后,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包括信息经济学、金融市场理论、创新理论等等。
本文将在此基础上,探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一是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信息的生产、传播、获取、利用等方面规律的学科。
在互联网金融中,信息的重要性变得更加突出。
通过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更加准确地获取客户信息、市场信息和风险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风险定价、资产配置和信用评价等金融活动。
客户也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金融产品信息、理财建议和投资机会,提高了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
信息经济学对于解释和预测互联网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还包括金融市场理论。
金融市场理论是研究金融市场形成、运行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其核心是市场的有效性和有效市场假说。
互联网金融可以加速金融市场的信息流动和价格发现过程,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
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投资者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金融产品,并且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流动性。
而金融产品的创新也可以更快地在互联网上得到市场检验,这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金融市场理论是解释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信息经济学、金融市场理论和创新理论。
这些理论为解释和预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和影响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风险管控、监管政策、隐私保护等等,这些问题也需要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
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深入挖掘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为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未来趋势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未来趋势随着数字化时代的不断深入,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形态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它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透明、高效的金融服务,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
本文将从互联网金融的起源和发展、当前的形势以及未来的趋势和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起源和发展互联网金融起源于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各国政府和央行为了应对经济萎缩和金融危机的危害,采取了超常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和消费力。
但随之而来的是全球利率持续走低和货币政策宽松,传统金融渠道的利润逐渐收窄,金融机构面临着业绩下滑和风险增加的困境。
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互联网金融以便捷、高效、透明等特点快速崛起,重塑了人们对于金融行业的认知和使用方式。
在2015年之前,互联网金融的市场规模还不大,但随着国内监管部门的介入和整顿,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二、当前形势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国内外互联网金融机构不断涌现,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在国内,P2P网贷、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服务已成为用户的主要选择,互联网金融公司已经成为中国新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监管也成为了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金融属性和网络属性出现了混合,属于新兴朝阳产业,早期政策对其缺乏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导致了行业内“奇葩”横生、乱象丛生、风险暴露等问题,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2016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环境逐步趋严,诸多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三、未来趋势和前景从国内和国际比较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首先,互联网金融市场潜在用户规模巨大,以我国的人口为例,市场的空间已经非常大,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其次,互联网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衔接度逐步加强,与传统金融渠道的竞争日益加剧,行业发展规模和层次逐步提高,互联网金融将成为金融服务的新方向。
金融的逻辑读书心得最新5篇
金融的逻辑读书心得最新5篇《金融的逻辑》一书揭示了金融对社会的广泛、深刻和巨大的影响。
在展开这一主题的过程中,作者的独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下面给您带来金融的逻辑读书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1大学时在学校附近的图书超市看到了一本书,《读大学,究竟读什么》阅读之后感觉作者实在是非常优秀,作者在书中推荐了一些书籍,我就按着作者的推荐,开始了阅读,作者推荐了一本金融类书籍《金融的逻辑》,我就在当当网上买了这本书开始看,因为图书超市当时找不到这本书。
阅读之后感觉作者的一些观点非常有见地,深受启发。
在分析英国崛起的原因时作者指出英国之所以在18世纪开始远远超过法国,并最终在世纪末战胜法国,其关键之一就在于英国有更发达的金融技术让它更能将未来收入提前变现,正因为英国有着比法国远为发达的证券市场,是英国不仅能以未来收入为基础融到更多国债资金发展国力,而且需要支付的融资成本也比法国低一半。
更强的证券化能力使英国可以筹到更多的钱用于发展国家实力,使英国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都一直拥有世界最强大的海军,让不到两千万人口的英国主宰世界两个世纪。
正是由于金融的发达,导致了西方的崛起,而反观中国,当时落后的金融也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苦难,分析的很深刻。
作者另外说中国的儒家文化其实是一种保险,因为在古代社会个人经济风险交易功能主要由家庭来承担,那就对家庭文化有相应的要求,在中国就有了儒家文化;如果这种功能主要由市场来承担,那么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必须有相应的内容,在此背景下西方发展出自由、民主与法制,与此同时,西方的“家”越来越成为一个单纯的精神生活细胞,以兄弟姐妹间、长辈与晚辈间的感情交流为基础。
因为西方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保险就可以用市场来取代,市场使个人更加自由,不再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父母在退休后仍然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不需要受后代的支配。
对于儿女来说,他们也不用感到“孝”的责任压力,但他们出于爱父母还是可能选择自愿去照顾父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金融的逻辑By 丁丁 2015-8-9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三大组成部分
●资产端:指可以流通的各类金融资产
●平台:互联网目前产生最大用途的地方,可以撮合交易、
形成渠道、促进资产流通、刺激新的金融产品和模式的产生
●理财端/用户端:(互联网另一个可以颠覆的地方)前端呈
现给用户的理财或投资产品以及可以触及的用户
资产端分类
●传统金融产品及衍生品:证券、基金、外汇、贵金
属、期货、信托、债券等
●非传统金融产品(非标资产、P2P):个人信贷、中
小企业贷、抵押贷款、质押贷款、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保理业务)、融资租赁等
标准金融产品需关注点●什么样的金融产品?
●获取渠道?
●和哪些公司合作?
●是否有相应牌照?
●用的是什么交易系统?
非标资产需关注点
●资产是直接获取还是间接获取?
●资产端针对对象?
○中小企业还是个人?
○抵押贷款还是无抵押信用贷?
●借款对象筛选标准?
●如何做风控/信审?线下还是线上?
●自己做风控还是依赖别人做风控?
●资产年化利率(利差)?
平台需关注点
●产品上线日期?(网站、App还是微信,先从哪一端开始
做?)
●平台总交易量?
○注: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是否能在1年内做到10亿交易量●用户数据
○注册用户数
○投资/活跃用户数
●如何保证系统稳定性(风控能力)?
●盈利模式?
理财端/用户端需关注点
●用户属性?
●什么样的用户?(年龄、收入、性别、地域分布、平均
投资额)
●理财产品数据(起投门槛、年化利率、投资期限、重复
购买率)
●推广方式?
●获客成本?
微观因素(团队)
●创始成员背景?
●为什么决定创业?
●之前的经历对这次创业有什么帮助?
●目前公司人数和组织构架?
●核心技术是什么?
●融资情况(轮次、数目、投资方)
●发展战略
○融资后计划做什么?
○未来会拓展什么业务/市场?
宏观因素(市场、行业和政策)●国外有没有对标的公司?
●有哪些竞争对手?觉得他们做得怎么样?
●觉得自己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对行业的看法(行业规模、痛点、解决方案)●对政策的看法?政策对公司的影响?
总结:以产品为导向的分析方法
●产品为王,产品表现是团队实力和市场需求的体现●看完产品再看团队和市场
●金融领域还要看政策!
●另外,金融最重要的不是收益高低,而是风控!风
控!风控!(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