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形状变化图解表示法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月相变化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月相变化

新常规新设计《月相变化》【教材与学情分析】《月相变化》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

本单元要让学生在初步感知宇宙的同时形成浅的、有系统的对宇宙运行规律的认识。

而这课中我们对月球最多的印象就是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各种形状的月相,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変化的,是有规律性的,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画月相、给月相排序,模拟月相变化,观察白天的月相。

关于月亮的知识学生知道的很多,但都是零散的,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没架构起来。

这期间需要通过猜想、假设、模拟实验来帮助学生了解月相形成原因和一个农历月间的变化规律。

但这只是学习的责任递交了,还不是真正的知识内化,学生得通过观察、记录、转月相盘等实践方法来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加深印象,因为期末复习阶段发现教过了不一定就真的学会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模拟实验视频、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的课件、涂黑的乒乓球、几个典型月相。

学生准备:圆纸片、黑笔、活动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 课件出示一张满月图片。

师:这节课我们从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开始,大家看图片上是圆月,那圆月它会出现在什么时候?(农历的每月十五十六)写板书:十五农历。

师:实际上,每个农历月的十五月亮都会圆一次。

(月球、地球自转、公转)

(月球、地球自转、公转)

读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的材料和我国卫星发射基 地分布图回答: 材料:2008年9月25日晚21时10分许,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 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七号”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 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9月27 日16点43分,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实现中国首次太空出舱, 同时“神七”放飞伴飞小卫星,传回千余幅飞船的高清晰 照片。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许,在太空遨游 两天多的“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由以上材料 请回答:
任意一地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在一年内的调整角度都是 46°52′
2008复旦自主招生题
•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太阳能资源 非常丰富,有人打算在41°N附近的呼和浩 特郊区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充分 利用太阳能,集热板最好要与太阳光垂直, 则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约 C。 为_________ A.23.5° B.4l° C.47° D.82°
2009复旦自主招生题
• 某日当地时间18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 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上海球迷周先 生亲临赛场观看这场比赛,假设,从上海 到伦敦飞机飞行时间共约16小时,在下列 上海—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周先生选 C 择何时出发较为合适? A 前一日15:00 B前一日19:00 C当日7:00 D当日11:00
新月(朔)
(廿二、廿三)
下弦月 (黎明)
二、月相
农历 日期 初一 初三、 初四 初七、 初八 十五、 十六 月相
新月 (朔)
形状

晚上可 明亮部分完整 周期 见时间 圆弧面凸向
不可见 18点到 21点 上半夜

向西 向西 无 向东
蛾眉月
上弦月 满月 (望)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1.4 观察月相 课件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1.4 观察月相 课件

涂阴影记录月相的方法
第一步:
根据实际观察的 月相,在活动手 册相应圆上,点 出上下两个顶点。
涂阴影记录月相的方法
第二步:
根据实际月相的明 暗情况,在两个顶 点之间,画线条把 月球明亮和不明亮 的部分区分开来。
涂阴影记录月相的方法
第三步: 将不明亮的部分 用画斜线的方法 表示。
涂阴影记录月相的方法
第四步: 写上农历日期。
实际观察和记录月相的方法
研讨
1、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 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可能不相同。 2、连续观察几天,我们观察到的月相是怎样变化的? 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 渐变小。
上半月:由缺变圆,亮面在右(西边) 下半月:由圆变缺,亮面在左(东边)
下半月 下弦月
残月
凸月
满月
凸月
上半月 上弦月
新月
探索
一月内,月相是什么样的?
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在围绕 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是按 一定顺序有规律地变化的,有 圆有缺,一个月内周而复始, 循环往复地变化。
探索
实际观察和记录月相的方法
月球是一个本身 不发光 的星球, 光亮的部分是由 太阳光 照射在月 球表面发光形成的 月相 ,并且月 相的 形状不断地 发生着 变化 。
探索
认识月相
亮面在右(西边) 新月
亮面在左(东边) 残月
探索
认识月相
亮面在右(西边) 上弦月
亮面在左(东边) 下弦月
探索
满月
认识月相
凸月
探索
试着描述一下月相的形状特征。
探索
描述月相特征
圆圆的月相像盘子
探索
描述月相特征
弯弯的月相像小船

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日地月系统4为什么会有月相变化》课0

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日地月系统4为什么会有月相变化》课0

4、日蚀和月食【教课目的】科学观点:1、日蚀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月球运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耀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蚀。

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转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过程与方法: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蚀和月食的成因。

2、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仔细的察看。

3、依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蚀和月食的成因。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实验的谨慎、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勇敢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与推测和客观真切是有必定差距的。

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能够被人们认识的。

【教课要点】日蚀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教课难点】依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蚀和月食的成因。

【教课准备】相关日蚀和月食信息的图片、书本等;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察看记录表;要修业生在课前采集相关日蚀和月食的信息。

【教课过程】一、认识日蚀发生的过程及特色。

设疑激趣:同学们,前方我们学习了月相变化,知道月球的圆缺变化是在一个月内发生的,但是有时在一个夜晚就能看到月球圆缺变化的全过程,你们看过吗?这叫什么现象?(板书“月食”)太阳能否有时也会有圆缺现象?(出示日蚀发生过程的图片)这叫什么现象?(板书“日蚀”)你们听闻过日蚀和月食吗?对于日蚀和月食你有什么问题?这节课我们一同来研究《日蚀和月食》。

(达成课题板书)叙述:我们先来研究日蚀发生的过程及特色。

3.(播放日蚀发生的过程视频)议论并沟通:日蚀发生过程有什么特色?从这些特色中你有何推想?小组报告议论结果,教师整理并合时增补日蚀发生过程的一些其余事实性资料。

小结日蚀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色:(1)太阳被一个物体挡住了;(2)挡光的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3)挡光的物体是运动着的;(4)挡光的物体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4)地球、挡光物体和太阳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

月亮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

月亮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

月亮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在地球上看来,月亮的形状经常在变化,它圆了又缺,缺了又圆;时而弯月斜挂,时而银盘高悬。

那么,月亮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呢?原来,地球和月亮是一个天体系统,叫做地月系。

月亮在绕地球旋转的时候,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

当月亮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这时候月亮朝向地球的一面照不到太阳光,人们整夜看不见它,这就叫朔(也叫新月)。

新月过后两三天,月亮沿着轨道慢慢地转过来,太阳光逐渐照亮它向着地球的这半球的边缘部分,于是我们在天空中就看到一钩弯弯的月牙了。

这时的月相叫做弯月(也叫蛾眉月)。

这以后,月亮继续转过来,它向着地球的这半球,一天比一天多地照到了太阳光,于是弯弯的月牙也就一天比一天地“胖”起来。

等到第七八天,月亮向着地球的这半球,有一半照到了太阳光,于是我们在晚上就看到半个烧饼似的月亮,这就是上弦月。

以后再变成凸月。

这以后,月亮渐渐转到太阳相对的一面去,它向着地球的半回,受光面积越变越大。

当地球处在月亮和太阳之间的时候,月凫的受光部分完全面向地球,我们就看到一个像银盘似的滚圆的月亮,这就是满月,又叫望月。

满月照射的时间只有一两天。

以后,月亮的位置继续移动,面向地球的受光部分慢慢变小,先变成凸月,又变成半圆形的月亮,这就是下弦月。

这以后,月亮又渐渐地“瘦”下去,又变成弯弯的蛾眉月。

再过一两天,月亮又完全看不见了。

月亮是围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它既不发热,也不发光。

在黑暗的宇宙空间里,月亮是靠反射太阳光,我们才能看到它。

月亮在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

当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的时候,月亮正对着地球的那一面,一点也照不到太阳光,这时,我们就看不见它,这就是新月,叫做朔。

新月以后两三天,月亮沿着轨道慢慢地转过一个角度,它向着地球一面的边缘部分,逐渐被太阳光照亮,于是我们在天空中就看到一钩弯弯的月牙了。

月亮圆缺的变化,是由于月亮绕着地球运动,它本身又不发光而反射太阳光的结果。

科学《月相变化 》教案(两篇)

科学《月相变化 》教案(两篇)

月相变化教案一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月相变化》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课标基本理念中提出:低估儿童学习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

中高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在头脑中把一个压扁的塑料球复原成圆球,也即借助想象对一个简单过程进行逆向思维。

高年级学生能够初步建立用数据和图表来检验某种假设或某种观点的思维方法。

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特别是宇宙知识概念的建立需要借助一定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宇宙中的自然现象。

本课内容属于模型建构范畴,对于宇宙知识概念的模型建构需要借助相对准确的模拟实验以更具形象与直观的表象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概念,并激发学生对实地观察天体运动规律的好奇和兴趣。

(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

学生根据生活中的记忆,再通过小组以及全班的交流比较,初步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让学生初步认识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同时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有一个宏观的态度来审视月相变化的规律,并能结合生活实际有序观察和推测月相变化的规律。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月相的前概念只是印象中有圆月也有缺月,但都不系统,大部分学生对农历的每个月都会有一次圆月概念几乎是无。

学生只知道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的月亮才是圆的。

学生在五年级时学的知识储备:昼夜交替的形成;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会自转;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会绕着地球转,转动一圈是一个月时间。

有着这些知识储备对于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内容会有一定的帮助。

六年级的孩子对空间想象能力的建立还很不完善,他们对现实中的天体如何与模拟实验的天体不能很好地用空间概念图建构起来。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文学文化常识(一)一、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

文学文化常识(一)一、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

文学文化常识(一)一、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

它的别称可分为:(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二、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

【初阳】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

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

《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欧阳修《醉翁亭记》:“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

《永遇乐》:“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2021扬州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6.《月球》教案

2021扬州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6.《月球》教案

《月球》教学案例(2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中的第二课。

从教材内容上通过对月球更多秘密的探索,利用展示图片、模拟实验、观察记录等活动丰富学生对月球的认识。

图片学习和模拟实验是学习天文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从多维度地去认识月球,掌握月球的基本信息。

本课主要有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了解月球上的环形山,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其形成原因。

第二个活动是模拟月球的公转,对月相形成原因有个初步的认识。

同时发布第三个活动,即月相的观察任务,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一个月以上的月相。

最后带领学生分析记录结果,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学情分析月亮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在二年级时学习了《看月亮》使得学生对月相有了初步的概念,但月球还有很多值得学生探索交流的地方,包括月球的形状、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大部分学生估计无法确定月相变化的排列顺序,对月球的观察方法和知识有限。

在本节课中基于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通过图片欣赏、模拟实验、观察记录等方式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1、描述月球表面的概况,知道环形山的形成原因。

2、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3、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

4、能持续观察月相,会用画图的方式记录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月球环形山的形成原因,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难点:持续观察记录月相,分析月相变化的规律。

五、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分组实验材料:沙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石块、月相记录手册。

3、教师演示材料:手电筒、篮球、铝箔纸包裹的网球。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出示月亮图片。

同学们,这是什么?——月亮!关于月亮你知道些什么?——有各种形状、不会发光、球体。

对了,它真正的名字叫月球。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月球。

(板书课题)【意图解析】出示月亮的图片直接导入课题,引导学生的认知从原先意识中的“月亮”转变到“月球”。

(二)活动探究。

1、月球上的环形山出示月球表面的图片。

_月相变化规律演示仪_的设计_制作和应用_颜文景

_月相变化规律演示仪_的设计_制作和应用_颜文景

月相变化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天文现象之一,是中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地理知识,但大多数学生仅仅知道月有阴晴圆缺的变化,对月相的变化规律却知之甚少。

实践观察是获取月相变化规律的重要方式,但受制于天气变化和生活经历,学生对月相变化规律的认识是不完整的,对月相变化的成因一知半解。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月相变化规律,弥补观察的不足,笔者设计制作了“月相变化规律演示仪”。

该自制教具在地理课外活动和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应用效果良好,在第七届“华师京城杯”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教具装置见图1。

图1 月相变化规律演示仪一、“月相变化规律演示仪”的设计原理1.日、地、月位置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太阳、地球和月球互相吸引、互相绕转,构成了太阳系和地月系两级天体系统,在两级天体系统中,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呈现出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变化是导致月球视形状盈亏现象的根本原因。

教具的设计要能够反映日、地、月三者位置的动态变化关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太阳和地球的位置相对固定,让月球不断“运动”。

具体做法是:以地球中心为圆心做一个圆,让月球在圆周上运动,这样就可以显示出月球绕着地球转动,同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月相变化规律演示仪”的设计、制作和应用颜文景(福建省大田第一中学, 福建 三明 366100)关系就会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2.昼夜变化原理受太阳光的照射,地球和月球都会形成昼半球和夜半球,地球上人们观测到的月相,实质上是月球昼半球反射的太阳光达到地球的结果。

如果月球的昼半球背对地球,反射的太阳光无法到达地球,地球上的人们看不到月球;如果月球的昼半球面对地球,反射的太阳光基本上能够到达地球,地球上的人们就可以看到一轮圆月;如果月球的昼半球斜对着地球,反射的太阳光部分到达地球,地球上的人们看到的月亮可能是弯月、弦月或凸月。

因此,教具的设计要能够反映因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变化而使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昼半球面积变化状况,其关键之处在于月球绕着地球公转时,在不同位置都要显示出昼夜半球。

月的造字方法

月的造字方法

月的造字方法月的造字方法“月”字是汉字中常用的一个字,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上面是“肉”,下面是“月”。

在汉字中,“月”这个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用法,比如“明月”,“月亮”,“月饼”等等。

那么,“月”这个部分是如何被造出来的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1. 甲骨文在甲骨文中,“月”这个部分被写成了一个线条弯曲的形状,类似于现代汉字中的“弓”。

这种写法表达了人们对于弯曲的事物(比如弓箭)所产生的印象。

同时,也与人们对于天空中弯曲的形状(比如彩虹)所产生的印象有关。

2. 金文在金文中,“月”这个部分已经变成了现代汉字中所见到的形状。

它由三条线组成:一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

水平线表示天空,垂直线表示地面,而两者之间则表示地球上人们所能看到的天体——月亮。

3. 篆书在篆书中,“月”这个部分变得更加简洁和规范化了。

它由两条斜线组成,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

这种写法表达了月亮的圆形和光芒。

4. 隶书在隶书中,“月”这个部分又变得更加规范化了。

它由两条直线组成,一条水平线和一条垂直线。

这种写法表达了月亮的圆形和光芒,同时也表现出了隶书的规范性和整齐性。

5. 楷书在楷书中,“月”这个部分已经变得非常简洁和规范化了。

它由一条水平线和一条弯曲的线组成,弯曲的线表示月亮的轮廓。

这种写法表达了楷书所追求的规范、整齐、美观等特点。

总结通过对“月”字造字方法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汉字演变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汉字之美与独特之处。

在学习汉字时,我们应该注重对其历史文化背景和内涵的理解,才能真正领会其深刻意义,并更好地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31月相变化

31月相变化
月亮由新月(缺)到满月(圆)。亮面在右侧。
下 半 月
• 下半月:
月亮由满月(圆)到新月(缺)。亮面在左侧。
总结: 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
( 上半月由缺变圆,亮面在右; 下半月由圆变缺,亮面在左。)
月相变化原因
你知道月亮每天都在
变化的原因吗?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 的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 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因为公 转使月球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断变 化,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角度不同, 所以亮的部分有时大一些,有时小一些,
活动二 月相变化模拟实验
• 友情提示:
• 1、月球是一个不发 光、不透明的球体
,我们看到的月光

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 2、我们看到的月亮 实际上就是人们从
地球上看到的月球
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小组实验 初步感知
小 组 模 拟 实 验 方 法:
1.在教室的一端墙上贴上太阳,表示太阳光来的方向。
2、小组长扮演月球,小组其他成员扮演地球上的观 察者(六人一小组)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3、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 )。 A、由缺变圆 B、由圆变缺 C、由缺变圆再变缺
粤教粤科2001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同升小学 黄丽璇
月有圆缺变化
月亮圆圆, 像个白玉盘
我们来画月亮吧!
我们画的月亮 有没有错呢?
月儿弯弯似 镰刀
月相
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圆缺不同的样子叫
做月相。(月相的变化周期为农历一个月)
活动一 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关系
太阳、地球、月球
三个天体到底是怎样运动的?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课课件第4章第4节月 相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课课件第4章第4节月 相

第4节 月 相
解析 应该是农历初七、初八前后。从“月落”发生在“夜半”推断出来的。 因为上弦月月出正午,月落半夜,所以可以判断这首诗当时描写的是农历初七、 初八前后的夜景。
第4节 月 相
方法透视 每一种月相都有它的具体形状,所以人们根据月相及其 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推断当时的日期和时间。
【试题链接】 小试身手3、4,创新培优9、10
科学
七年级 下册
新课标(ZJ)
第4章 地球和宇宙
第4节 月 相
第 4 章 地球和宇宙
第4节 月 相
常考透视 挑战自我
第4节 月 相
常考透视
常考1 探究并理解月相形成的原理。 【考试热度】 ★ ★
例1 形成月相变化的原因是( B ) ①月球本身不发光 ②月球绕地球运动 ③月球自转 ④月球、地 球、太阳三者间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4节 月 相
方法透视 解答本题要在认真分析月相变化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月
月球本身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③ ①月月球球相、 本地 身球 不变、 发太 光化阳②三月者的貌之不间同过相对位程置不图断变化,根据日、地、月三者位置判断月相和农历时间。
C.月相是月球表面的起伏状况的表现 图D表示下弦月,为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的月相。 解析 应该是农历初七、初八前后。
第4节 月 相
3.如图4-4-7 是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其中表示新月的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第4节 月 相
4. [ 绍兴中考] 2014 年5 月4 日,木星与月球上演“木星合月” (两者距离达到最近的天象)。图4-4-8 表示相关天体的位置,地球 上的人观察到此次木星合月的景象最接近的是( A )

月相变化观察记录

月相变化观察记录

. .- .可修编-月相变化观察记录:学号:班级:月相 农历 目视月出时间 实际月出时间 与太阳出没比较 与太阳位置比较 月出位置 夜晚目视 呈现时段 目视效果图实际观测图时间(年月日)新月初一清晨 几乎同升同落 接近重合彻夜不见不可见蛾眉月初二三日落后太阳升起后的一个多小时 跟在太阳后,迟升后落 日在西月在东西方 太阳落山后的一两个小时 西边亮上弦月 初七八 日落后 正午前后 迟升后落日在西月在东南偏西近正南 上半夜西天西边亮一半凸月 十一二 日落后 午后两时左右迟升后落 日在西月在东东南日落至凌晨两时左右 西边亮满月十五六日落黄昏 日落黄昏此起彼落地球居中彻夜可见全亮残月 (凸月) 十八九夜晚九时前后夜晚九时前后早升先落日在东月在西升起后至日出前可见 东边大半亮下弦月二二三 午夜之后 午夜之后 早升先落 日在东月在西午夜之后至日出前可见 东边亮一半蛾眉月 二六七 凌晨三四点凌晨三四点早升先落 日在东月在西凌晨三四点至日出前可见东边亮半夜(午夜至清晨可见),月球亮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月相变化由圆到缺。

关于月相变化对学生的粗浅解释如果不考虑地球围绕太阳的转动,单纯计算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那只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

(这是由于在月亮绕地球转动过程中,途径28组恒星星座,作为月亮运行位置的记录,每组恒星各有名目,通称28宿(宫)。

月亮每天运行一宿,近28天正好实际绕行地球一周)那么,为什么一朔望月时间会是29天多呢?现在,以月的合朔日为起点加以说明:我们知道,月亮的合朔是太阳、月亮、地球三者正处于一条直线上,月亮居于太阳和地球中间,背向地球,人们丝毫看不见月亮的时候。

这时假设地球停止绕日公转,那么,月亮绕地球一周后再回到相对地球的这一位置时,就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

这一长度叫做“恒星月”。

但是,在月亮围绕地球转动时,地球也在围绕太阳转动,当月亮行走27天多,又回到上月合朔时相对地球的那一位置时,月亮已不再居于太阳与地球的直线之间了,因地球的向前运动已使原来相对月亮、太阳的位置向前移动,脱离开太阳与地球的连线,形成了一段距离。

月相变化1(1)

月相变化1(1)

在太阳的照射下, 初七 一半亮一半暗, 初八
从不同角度看,
月球亮面会有大
十二
小不同变化。
十三
月相变化周期约为
29.53天,为农历一个月。
阳光
初一
十五 十六

二七 二八
二二 二三
十八 十九
画月相的方法:
农历上半月月相变化规律 由缺变圆
亮面在右? 还是在左?
农历下半月月相变化规律 由圆变缺
亮面在左? 还是在右?
农历上半月月相变化规律 由缺变圆
亮面在右
农历下半月月相变化规律 由圆变缺
亮面在左
中秋节的月相是(满月 ),此日,月球位于图中 所示的ABCD中的___C___
A
C
地球
B
太阳
D
选择
月相变化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 A )。
A、月相 B、月貌 C、月亮
2、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 B )。
阳光 照
1 8
7
6 5
月相记录单
号位 1 2 3 4 5 6 7 8 月相
农历 时间 初一 初三四 初七八 十二三 十五六 十八九 二二三 二七八
1、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上半月的月相是由( 缺 ) 变( 圆 );下半月的月相是由( 圆 )变( 缺 )。 2、上半月的月相的亮面在( 右),下半月的月相亮 面在(左 )。
甲同学举月球:
2
1、定——确定位置,从1号位到8 号位
2、对——每次定位后要核对白色一 3
面是否对着黑板这 ”
4
还是在“右”;注意每次观擦正对月球。
2、画——在表格中记录月相,暗的 一面用阴影表示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亮的形状变化图解表示法:
初一:此时月亮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太阳照不到的那面正好面对我们,我们就看不到月亮。

称为新月或朔月。

初三、初四後只看到一小部份,此时叫娥眉月
初七、初八:右半边的半个月亮都可以看见,我们称估上弦月。

(弦是月半的意思)
初十一、十二日,此时称做张弦月。

初十五、十六日,月球正对我们的一面,刚好全部被太阳光照亮,我们就会看到又大又圆的月亮,称做望月或满月。

十九、二十日,此时的位置如下图。

称为张弦月。

又过了七、八天,变成左半边的月亮是亮的,称为下弦月。

接著月亮一天一天变,再变成娥眉月(残月),最後又不见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