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汉荣简介

合集下载

李汉荣经典散文作品推荐

李汉荣经典散文作品推荐

李汉荣经典散文作品推荐李汉荣,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推荐的李汉荣经典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李汉荣经典散文作品推荐:牛的写意天空中飘不完云彩,没有一片能擦去牛的忧伤。

牛的眼睛是诚实的眼睛,在生命界,牛的眼睛是最没有恶意的。

牛的眼睛也是美丽的眼睛。

我见过的牛,无论雌雄老少,都有着好看的双眼皮,长而善眨动的睫毛,以及天真黑亮的眸子。

我常常想,世上有丑男丑女,但没有丑牛,牛的灵气都集中在它大而黑的眼睛。

牛,其实是很妩媚的。

牛有角,但那已不大像厮杀的武器,更像是一件对称的艺术品。

有时候,公牛为了争夺情人,也会进行一场爱的争斗。

如果正值黄昏,草场上牛角铿锵,发出金属的响声,母牛羞涩地站在远处,目睹这因它而发起的战争,神情有些惶恐和歉疚。

当夕阳“咣当”一声从牛角上坠落,爱终于有了着落,遍野的夕光摇曳起婚礼的烛光。

那失意的公牛舔着爱情的创伤,消失在夜的深处。

这时候,我们恍若置身于远古的一个美丽残酷的传说中。

牛在任何地方都会留下蹄印,这是它用全身的重量烙下的印章。

牛的蹄印大气、浑厚而深刻,相比之下,帝王的印章就显得小气、炫耀而造作,充满了人间的狂妄和*诈。

牛不在意自己身后留下了什么,绝不回头看自己蹄印的深浅,走过去就走过去了,它相信它的每一步都是实实在在走过去的。

雨过天晴,牛的蹄窝里的积水,像一片小小的湖,会摄下天空和白云的倒影,有时还会摄下人的倒影。

那些留在密林里和旷野上的蹄印,将会被落叶和野花掩护起来,成为蛐蛐们的乐池和蚂蚁们的住宅。

而有些蹄印,比如牛因为迷路踩在幽谷苔藓上的蹄印,就永远留在那里了,成为大自然永不披露的秘密。

牛的食谱很简单:除了草,牛没有别的口粮。

牛一直吃着草,从远古吃到今天,从海边攀缘到群山之颠。

天下何处无草,天下何处无牛?一想到这里我就禁不住激动:地上的所有草都被牛咀嚼过,我随意摘取一片草叶,都能嗅到千万年前牛的气息,听见那认真咀嚼的声音,从远方传来。

李汉荣著名散文作品欣赏

李汉荣著名散文作品欣赏

李汉荣著名散文作品欣赏李汉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散文佳作入选全国中学语文课本。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李汉荣著名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李汉荣著名散文作品欣赏:又见南山我是山里人。

山是我的胎盘和摇篮,也是我最初的生存课堂。

山里的月是我儿时看见的最慈祥的脸(仅次于外婆),山里春天早晨的风是最柔软的手(仅次于母亲),山的身影是多么高大啊(仅次于毛主席)。

我读第一本书的时候,入迷得像在做梦,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神奇,它们不声不响非人非物,但它们却能说出许多意思,这真是太有意思了。

忽然书页暗下来,抬起头,才看见,山一直围在我的四周,山也在看书?其实它们站在书的外面,抿着嘴像要说什么话,却不说,一直不说。

山要是把一句话说出来,要么很好玩,要么很可怕,天底下的话都不用再说了。

但是山不说一句话,不说就不说吧,多少年多少年都不说,就是为了让人去说各种各样的话。

我隐约觉得山是很有涵养的,像我外爷,外爷是个中医,很少说话,他说,我开的药就是我要说的话。

后来,就逃跑般地离开了山。

也许山还记得我对它的埋怨:闭塞、贫困、愚昧,挡住了我的视线,使我看不见人生的莽原和思想的大海。

辗转这么多年,从一本书走进另一本书,我像书签一样浏览了许多语言;从一座城搬进另一座城,我像钥匙一样认识了许多锁子;从一栋楼爬上另一栋楼,我像门牌一样背诵了许多号码。

然而,走出书,走出城,走下楼,我发现我什么也没有,尽管有时感到自己似乎拥有很多,学问呀,知识呀,信息呀,成就呀,名声呀,职称呀,职务呀,电脑呀,银行账户呀;股票呀、老婆呀、情人呀、儿子呀、房子呀、车子呀、哥儿们呀、见闻呀、黄段子呀,已经到来的金色中年呀,可以预见的安详晚年呀,无疾而终的圆满落日呀……可是,闭起眼睛一想,又真正觉得空荡荡的,夜深人静的时候,望着苍白的天花板,感到一种迫人的虚。

城市只是一个投寄信件的邮箱,而我只是一个寄信人或收信人。

寄完信或读完信,我就走了,而邮箱还挂在那里。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李汉荣作品阅读训练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李汉荣作品阅读训练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李汉荣作品阅读训练李汉荣:1958生,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

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

1982年毕业于陕西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

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当代作家。

亚洲发行量最大杂志《读者》签约作家。

1995年-1996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做访问学者,师从当代著名学者、美学家和诗评家谢冕教授。

曾任中学教师、司法局副局长、文化馆副馆长,陕西《汉中日报》高级编辑,陕西省政协委员,2007年被评为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任汉中市文联副主席。

2011年当选汉中市作家协会主席。

月光下的探访李汉荣①今夜风清露白,月明星稀,宇宙澄澈,月光下的南山显得格外端庄妩媚。

斜坡上若有白瀑流泻,那是月辉在茂密的青苹上汇聚、摇曳,安静,又似乎有声有色,斜斜着涌动不已,其实却一动未动,这是层出不穷的天上雪啊!②我爬上斜坡,来到南山顶,是一片平地,青草、野花、荆棘、石头都被整理成一派柔和,蝈蝈弹奏着我熟悉的那种单弦吉他,弹了几万年了吧。

这时候曲调好像特别孤羊忧伤,一定是怀念着它新婚远别的情郎。

我还听见不知名的虫于在唧唧夜话,说的是生存的焦虑,饥饿的体验,死亡的恐惧,还是月光下的快乐旅行?在人之外,还有多少生命在爱着、挣扎着、劳作着、歌唱着,在用它们自己的方式撰写着种族的史记。

我真想向它们问候,看看它们的衣食住行:既然有了这相遇的缘分,我应该对它们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它们那么小,那么脆弱,在这庞大不可测的宇宙里生存是怎样的冒险,是多么不容易啊。

然而,常识提醒我,我的探访很可能令它们恐惧. ,最大的帮助就是不打扰它们。

慈祥的土地和温良的月光会关照这些与世无争的孩子的,这么一想我心里的牵挂和怜悯就释然了。

③我继续前行。

我看见几只蝴蝶仍在月光里夜航,这小小的宇宙飞船,也在无限地做着短促的飞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探索存在的底细,花的底细。

此刻它们是在研究月光与露水相遇,能否勾兑出宇宙中最可口的绿色饮料?④我来到山顶西侧的边缘,一片树林寂静地守着月色。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教学课件3)山中访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教学课件3)山中访友

白云———飘逸
瀑布———雄浑
悬崖———充满智慧
云雀———纯洁
石头———空灵
落叶———神秘
小花———柔媚
返回
4、你认为作者要表达什么感情?
(4) 作者通过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
告诉人们应拥有一颗水晶般的童心, 去感知身边的一切,尊重生命,热爱 生活,与美丽的大自然和谐共处。
返回
5、文章第一段中的“带着满怀的好心情”与文末的 “带回了满怀好心情”,两处“好心情”表达的意 思一致吗?为什么?
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 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 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 去搬弄是非。
表达了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亲切的感情和对大自然的热 爱之情。
25
速读并讨论: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 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1、表现出丰富、新奇的想象,充满 童心童趣,构思新奇。 2、拟人手法的应用。
3.让我想到了 。
4.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32
1. 开着车去大自然旅游,东逛逛,西瞧瞧, 采几朵小花,拍几张照片,刻上一句“到此一 游”便回去了。
2.不骑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 怀的好心情,哼几段小曲,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 问我的朋友。
33
仿写: 模仿课文的写法,选取你喜欢的生活中
文百家》、《星星》等,及台湾的《创世 纪》、《葡萄园》、《诗世界》、《联合报》
副刊等海内外100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 随笔、杂文、小说约2000多篇(首)。先后 获市、省、全国各类奖项30余次。诗歌被 《诗选刊》多次转载,收入中国作协编选的 《中3 国最佳诗歌选》等选本,并入选北京大
请用标准的音读出下面词语

[李汉荣抒情散文佳作欣赏] 李汉荣

[李汉荣抒情散文佳作欣赏] 李汉荣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李汉荣抒情散文佳作欣赏] 李汉荣李汉荣,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多首,散文2000多篇,中短小说30余篇。

1982年毕业于陕西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汉荣抒情散文佳作,供大家欣赏。

李汉荣抒情散文佳作欣赏:野河河在无人烟的地方流着。

喂养一些野草、野花、野兔、野鹿,以及很野很野的风景。

这是一条无人垂钓和捕捞的河。

鱼们游在自己的家里,不安全来自它们内部,与烹调无关。

鳖长得很大,放心地上岸晾晒它们的盔甲,一如隐士晾晒古老的经书。

树随意长着。

笔直的、弯曲的,高接云天的大树和不思进取的灌木,纷然杂陈、互相衬托,各自都不识自己的魅力,只顾欣赏对方的魅力,最后大家都有了魅力。

成材与不成材是林子外面的看法,树,只欣赏对方身上的叶子。

花可以开在任何地方,水走到哪里就追到哪里,于是蜜蜂和蝴蝶都有了飞行的路线。

花停下的地方,聚集了更多的花。

这里是河湾,水徘徊的时候,春天就显出更多的妩媚。

野鹿来到河边饮水,为自己美丽的影子忧愁,难怪它总是横遭追捕。

它想象,水的深处,是否有一片安静的林子,使它能躲过那凶残的牙齿?鹿望着河水发呆,河水也望着鹿发呆。

一些石头横七竖八地守在河边,或卧、或蹲、或静、或动,或黑、或白,或丑、或俊,全都憨厚慈祥,时间一直沉默。

河心的石头,制造了许多旋涡和泡沫,自己却一无所知。

水鸟来了,许多鸟都来了。

鹦鹉发现自己太小了,与天空不般配,却正适合自己管理自己。

鹤惊讶于自己的白,羡慕乌鸦的黑;乌鸦惊异于自己的黑,羡慕鹅的白。

它们都从水里发现了自己,它们全都想变成对方。

河水哗哗地笑着,打断了它们的胡思乱想;也无黑,也无白;也无大,也无小,都是好影子。

水草茂密,安静地铺张着远古的绿色。

荒芜于晚风中摇曳,无数温柔的箭镞,射向岁月、射向水天一色的苍茫……忽然,前面出现了桥。

先是水桥,有汲水的女子从桥上走过,流水捧起她害羞的身影;她缓缓地走向鸡鸣鸟唱的村庄,走向静静升起的炊烟。

李汉荣诗词欣赏

李汉荣诗词欣赏

李汉荣诗词欣赏李汉荣,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他的诗词作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这里,选取了几首李汉荣的诗词作品进行欣赏。

1.《井绳》井绳是一条路,从地心通向天空,父亲用绳子,拴住我的童年,晃晃悠悠。

我长大了,井绳还是那条井绳,我却无法回到过去。

这首诗通过对井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对孩子说》你必须吃很多粮食、蔬菜、水果,饮很多水和奶,才能渐渐增长自己的身高和体重。

记住,是土地供给你营养让你渐渐高出土地,你不要忘了随时低下头来,甚至要全身心匍匐在地面上,看看土地的面容和伤痕。

为了你站起来,土地一直谦卑地匍匐着,在伟大的土地面前,你一定要学会谦卑。

为了生长,你不得不多吃一些东西,这就不得不请求别的生命的帮助,这就难以避免地伤害了它们。

憨厚的猪、忠实的牛、活泼的鱼、诚恳的鸡,都帮助了你的生长,多少牺牲构成了生命的庙宇。

看似理所当然的过程,实际却充满着疼痛和伤害。

为此,感恩和忏悔,应该成为你一生的功课,这样或许沉重了些,但沉重之后,你将获得真正的美德。

这首诗通过对孩子成长的描述,传递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感恩的思考。

3.《停靠点》生命是一条河流,我们都是河流的孩子。

河流的源头是母亲的怀抱,终点是大海,是归宿。

我们渴望找到那个停靠点,在风雨中,我们紧紧依靠。

彼此的手,彼此的心,我们渴望找到那个停靠点。

在喜悦中,我们共同分享,彼此的笑,彼此的泪。

我们渴望找到那个停靠点,在困惑中,我们互相安慰。

彼此的痛,彼此的苦,我们渴望找到那个停靠点。

在生命中,我们彼此陪伴,彼此的爱,彼此的温暖。

这首诗通过对生命河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珍视。

这些诗词作品展示了李汉荣在诗歌创作上的深厚功底和对生活、自然、生命的独特感悟。

他的诗词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中考热点作家之李汉荣

中考热点作家之李汉荣
这两位诗人的诗最适合写在这么白的云上。就把他们的诗写在白云上吧。我忽发奇想,我们何不制造出一种不容易散失的白云,方形的、条形的、心形的、花朵状的,把古今最真挚美好的诗句抄在上面,给每个地方每个国家分上若干朵,让人们仰起头,就能看到白云,看到诗。用诗和白云布置人类的天空,该是多么好啊,这比用烟尘、用枪炮、用导弹、用间谍卫星封锁和伤害天空,是强了多少万倍啊!我们得赶快改变自己的恶习了。这么好的白云,这么多的白云,我们都白白浪费了,让更多的白云进入我们的生活,擦拭我们灰暗的天空和灰暗的心灵吧。
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交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服披在这位贫苦老人的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这时候,我真想返回那些古老的年代,古老的夜晚字。
所以,有时候我就熄了电灯,点了蜡烛和油灯,看书、沉思或写作。幽暗中,微弱的灯光摇曳着、低语着,这正是人在宇宙中的根本处境:无边的幽暗里,微弱的灯光摇曳着,低语着。
这么好的白云
李汉荣
这么好这么好的白云,这么多这么多的白云。只有神的思绪里才能飘出这么纯洁的白云。随便摘一片都能写李商隐的无题诗,都能写李清照忧伤的情思。我觉得古今诗人中最纯粹的当数李商隐和李清照二位,他们的情感最少受生活和文化的污染,单纯到透明,真挚到只剩下真挚本身,忧伤是生命和情感找不到目的的纯粹忧伤,而不是忧于时伤于物的世俗化情绪。李白的浪漫里仍掺杂着对功名的牵挂;杜甫的国家意识大于生命意识;李贺荒寂敏感,有点病态,鬼魂的过多出没破坏了诗的美感;王维的禅境一半得自悟性一半得自技巧,太高的艺术悟性取代了他对生命的真诚投入,我不大能看出此人内心里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柳永在风尘柳烟里走得太远,他是一个真诚地玩情感游戏的人,但他不是情感生活中的圣人……李商隐和李清照是活在心灵世界中的人,我不知道他们的信仰,但我感到他们是以爱为信仰的人,在他们心里,爱才是这个世界不死的灵魂,是生命的意义:“寻寻觅觅”,总是寻觅着情的踪迹爱的记忆,她希望雁飞过虚无的天空,都能带回爱的消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才是人类美好灵魂的不朽铭文。对纯粹心灵生活的沉浸,使他们体验了透明的幸福,也感受到彻骨的绝望,从这样深邃的心海里提炼出的诗情,怎能不句句是盐,字字是珍珠,每一句都能把我们带入情感的古海,带入语言尽头那无边的心域。

李汉荣简介

李汉荣简介

李汉荣简介(一):李汉荣1958年生,著名诗人、散文家。

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

1982年毕业于陕西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

曾任略阳县一中教师,调任略阳县司法局副局长,自愿辞官到略阳文化馆当馆员,后调至《汉中日报》社当修改至今。

历任中学教师、司法局副局长、文化馆副馆长,陕西《汉中日报》高级修改,陕西省政协委员,汉中市文联副主席。

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诗集《驶向星空》、《母亲》、《想象李白》,散文集《与天地精神往来》等。

获各类奖项50余次。

作品入选近百部选集。

(二):李汉荣(1958——),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

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多首,散文2000多篇,中短小说30余篇。

1982年毕业于陕西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

曾任略阳县一中教师,调任略阳县司法局副局长,自愿辞官到略阳文化馆当馆员,后调至《汉中日报》社当修改至今。

李汉荣作品的艺术特色十分鲜明,即奇特的想象和诗意的表达;而这也正是解答李汉荣作品艺术特色最重要的一把钥匙。

李汉荣最早追随泰戈尔,也受其影响。

作品充满哲理,抒情意味很浓,钟情于对大自然最精彩的描述,笔下的春天、雨季纯然一幅幅清晰的画面;想象奇特,意境深邃,韵律幽雅,语言精美,将悟性和思考融合在优美的文字之中,给人以清新明丽的艺术享受。

海子死后的90年代末,李汉荣的诗和散文风格大变。

他一转身致力于散文创作。

李汉荣发挥散文家“材料扎实”、感悟深妙、语言清新缜密的长处,他的《南山》、《老屋》、《放牛》、《外婆的手纹》、《一碗清水》、《回忆父亲》、《对中医的一知半解》、《父亲和他用过的农具》、《凝视:母亲用过的。

》、《感念祖先》、《对一个垃圾堆的观察》、《溪水》、《采药人》、《野地》、《野河》、《山中访友》,《河床》、《地气》、《桥》、《倾听的夜晚》、《山中访友》等散文系列组章于诗意的抒写中显出细节的清晰、充实,情思的深挚、感人。

鸟阅读答案李汉荣

鸟阅读答案李汉荣

鸟阅读答案李汉荣【篇一:2014年中考现代文阅读之李汉荣作品】ss=txt>李汉荣:1958生,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

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

1982年毕业于陕西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

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当代作家。

亚洲发行量最大杂志《读者》签约作家。

1995年-1996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做访问学者,师从当代著名学者、美学家和诗评家谢冕教授。

曾任中学教师、司法局副局长、文化馆副馆长,陕西《汉中日报》高级编辑,陕西省政协委员,2007年被评为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任汉中市文联副主席。

2011年当选汉中市作家协会主席。

月光下的探访李汉荣①今夜风清露白,月明星稀,宇宙澄澈,月光下的南山显得格外端庄妩媚。

斜坡上若有白瀑流泻,那是月辉在茂密的青苹上汇聚、摇曳,安静,又似乎有声有色,斜斜着涌动不已,其实却一动未动,这是层出不穷的天上雪啊!②我爬上斜坡,来到南山顶,是一片平地,青草、野花、荆棘、石头都被整理成一派柔和,蝈蝈弹奏着我熟悉的那种单弦吉他,弹了几万年了吧。

这时候曲调好像特别孤羊忧伤,一定是怀念着它新婚远别的情郎。

我还听见不知名的虫于在唧唧夜话,说的是生存的焦虑,饥饿的体验,死亡的恐惧,还是月光下的快乐旅行?在人之外,还有多少生命在爱着、挣扎着、劳作着、歌唱着,在用它们自己的方式撰写着种族的史记。

我真想向它们问候,看看它们的衣食住行:既然有了这相遇的缘分,我应该对它们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它们那么小,那么脆弱,在这庞大不可测的宇宙里生存是怎样的冒险,是多么不容易啊。

然而,常识提醒我,我的探访很可能令它们恐惧. ,最大的帮助就是不打扰它们。

慈祥的土地和温良的月光会关照这些与世无争的孩子的,这么一想我心里的牵挂和怜悯就释然了。

③我继续前行。

我看见几只蝴蝶仍在月光里夜航,这小小的宇宙飞船,也在无限地做着短促的飞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探索存在的底细,花的底细。

李汉荣:与天地精神往来

李汉荣:与天地精神往来

也不好,她做饭时爱用火棍在灶膛里倒腾,火势 文火,冒的烟是文烟。喜娃妈是过去秀才家的
10

女儿,读过古书,会背不少诗文,虽然日子紧, 过了似的,眉头一皱,收拾起满天思绪,一丝
但还是讲究。我们就笑着说,这炊烟也有文化, 一缕,整理出一条白色的栈道,供好奇的孩子

也会咬文嚼字,在和老天爷商量学问呢。
们在天上来回奔跑。

有人说,“他用现代语来书写被现代都市掩埋的乡村童话,从温情的土 地上捡起了失落的文明。不要抱怨社会太过喧嚣、浮躁,许多人只是不经意 被现代文明的烟尘遮蔽了双眼,只要去发现,世界还有一些宁静的角落,人 可以诗意地栖居”。的确,在他充满诗意美感和博爱情思的文字里,始终对

读 之
汉窗
大自然怀着怜爱和恭敬的深沉感情。在他的笔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 是有灵性的生命。而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悟以及浓郁的人文精神,也 正是解答他思想感情最重要的一把钥匙。他时常流连于汉江畔,在那空旷悠

就想,我们家烧的柴经常是父亲在孙家湾附近 起赞美炊烟的儿歌来。心想,炊烟里的妈妈是

的山上割回来的,柴也想念自己的老家,想念 多么美丽,妈妈是炊烟,在天上飞,在儿歌里飞。


自己的同伴,它变成烟也要回去,与同伴们再
念着自己编的儿歌跑回家,看见母亲伏着
见一次面。有时,我家的炊烟刚飘到河心,风 身子,正往灶膛里添柴草,火光照着她的白头发。
是他家的。我们就喊 :高个子炊烟,高个子家 次看见他家屋顶上急慌慌的炊烟,喜娃就皱眉,
快开饭了。那炊烟似乎也知道自己个子高,不 糟了,又要吃夹生饭了。喜娃肯定今天是他妈
能落后,在众多炊烟里它飘得最快最远,其他 妈做饭,他说,妈现在正往灶膛里慢慢添柴火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1.《山中访友》。

李汉荣:1958生,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

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

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首,散文随笔3000多篇,中短篇小说30余篇,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刊》、《小说月报》、《青春》、《散文》、《散文百家》、《星星》等,及台湾的《创世纪》、《葡萄园》、《诗世界》、《联合报》副刊等海内外100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随笔、杂文、小说约2000多篇(首)。

散文曾被《新华文摘》、《散文选刊》、《资料卡片》、《中学生课处外阅读》、《中学生写作》、《中学语言教学辅导》等刊物转载数十篇,并连续入选中国作协创研部编选,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1997年中国散文精选》,《1998年中国散文精选》以及《散文选刊》编选、漓江出版社出版的《1999年中国最佳散文选》、《2000年中国最佳散文选》、《2001年精短散文100篇》等全国性年度选本。

2.《怀念母亲》。

季羡林(1911.8.6—2009.7.11)。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他精通12国语言。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

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3.《穷人》。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世袭伯爵,曾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返回雅斯纳·亚波利亚纳的农庄后致力于农民教育。

1862年结婚后,创作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巨著《战争与和平》(1859~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5~1877)。

1879年经历了一次信仰危机后信奉和平主义,主张以勿抗恶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改革。

八年级语文大雁归来

八年级语文大雁归来
倡导环保意识
文章中提到的大雁面临的威胁,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也是人类面临的挑战。我们应 该倡导环保意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为我们的家园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03 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介绍
01
02
03
主人公
一个年轻的猎人,勇敢、 善良、热爱大自然。
大雁
被猎人救助并成为他的朋 友,聪明、机敏、有情义。
语言在文中的运用,不仅有助于表达主题,还能 深化主题,使文章更加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05 艺术手法
叙事结构
线性叙事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从大雁飞来 的季节开始,到它们离去结束, 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倒叙
在描述大雁归来的景象时,作者 回忆起自己年少时对大雁的观察 ,这种回忆的方式形成了倒叙的 结构。
情节安排
八年级语文大雁归来
目录
• 课文简介 • 主题思想 • 人物形象 • 语言特色 • 艺术手法 • 课文评价
01 课文简介
作者介绍
名称:大雁归来
作者:李汉荣
简介:李汉荣,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以其独特的自然诗歌和散文作品广受读者喜爱。他 的作品常常以描绘自然、赞美生命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表达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
主要内容
课文《大雁归来》以作者在春分时节 的观察为主线,描述了大雁归来的情 景,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 生态环境的关注。
主题思想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呼吁人们尊 重自然、保护环境。通过对大雁迁徙 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 畏和对生态平衡的重视。
02 主题思想
主题阐述
• 《大雁归来》是一篇介绍大雁迁徙的文章,主要讲述了大雁的 迁徙过程、迁徙路线和迁徙特点。作者通过观察和描述大雁的 迁徙行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传达了保护 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外婆的手纹

外婆的手纹

外婆的手纹原文阅读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周围的人们都说:她的手艺好。

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

好看,就是有美感,有艺术性,不过,乡里人不这样说,只说好看。

好看,好像是简单的说法,其实要想得到这个评价,是很不容易的。

外婆说,人在找一件合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的人,找到了,人满意,衣服也满意,人好看,衣服也好看。

她认为,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

无论做衣或做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

外婆做衣服是那么细致耐心,从量到裁到缝,她好像都在用心体会布的心情,一匹布要变成一件衣服,它的心情肯定也是激动充满着期待,或许还有几分胆怯和恐惧:要是变得不伦不类,甚至很丑陋,布的名誉和尊严就毁了,那时,布也许是很伤心的。

记忆中,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把自己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坐得端正。

外婆总是坐在光线敞亮的地方做针线活。

她特别喜欢坐在院场里,在高高的天空下面做小小的衣服,外婆的神情显得朴素、虔诚,而且有几分庄严。

在我的童年,穿新衣是盛大的节日,只有在春节、生日的时候,才有可能穿一件新衣。

旧衣服、补丁衣服是我们日常的服装。

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也不感到委屈,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都过着打补丁的日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外婆在为我们补衣的时候,精心搭配着每一个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

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些打满补丁的岁月里,外婆依然坚持着她朴素的美学,她以她心目中的“样式”缝补着生活。

除了缝大件衣服,外婆还会绣花,鞋垫、枕套、被面、床单、围裙都有外婆绣的各种图案。

外婆的“艺术灵感”来自她的内心,也来自大自然。

燕子和各种鸟儿飞过头顶,它们的叫声和影子落在外婆的心上和手上,外婆就顺手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

外婆常常凝视着天空的云朵出神,她手中的针线一动不动,布,安静地在一旁等待着。

忽然会有一声鸟叫或别的什么声音,外婆如梦初醒般地把目光从云端收回,细针密线地绣啊绣啊,要不了一会儿,天上的图案就重现在她的手中。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作者简介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作者简介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第一课.山中访友作者简介李汉荣(1958——),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

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多首,散文2000多篇,中短小说30余篇。

1982年毕业于陕西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

曾任略阳县一中教师,调任略阳县司法局副局长,自愿辞官到略阳文化馆当馆员,后调至《汉中日报》社当编辑至今第二课.山雨作者简介赵丽宏,1952年出生于上海市区。

“文革”期间中学毕业去崇明岛“插队落户”,期间开始文学创作。

1977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中国散文家,诗人,民进中央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1979年8月9日-1983年10月28日)。

专业作家,中国政协委员。

著作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各种专著共六十余部,是新时期中国文坛的诗人、散文家,出版著作70余部,作品20余次在国内外获奖,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第三课.草虫的村落作者简介郭枫,原名郭少鸣,1933年生于江苏徐州,1950年到台湾就读台北师大附中,是台湾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出版家,也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1933-2006)曾任《新地文学》双月刊社长兼总编辑。

高中时代,他在《宝岛文艺》发表长篇叙事诗《北方》即倍受文坛瞩目。

2014年中考现代文阅读之李汉荣作品

2014年中考现代文阅读之李汉荣作品
⑦只有我明白这些花草的来历。它们来自父亲,来自父亲的头发、衣服和鞋子,来自父亲的山野。
⑧是的,父亲也许没有带给我们什么财富、权力和任何世俗的尊荣,清贫的父亲唯一拥有的就是他的清贫,清贫,这是父亲的命运也是他的美德。
⑨但是,比起他的没有留下什么,父亲更没有带走什么,连一片草叶、一片云絮都没有带走。
⑩他没有带走的一切,就是他留下的。
4、作者月夜探访后竟然产生了要做一只鸟的奇妙想法,你能说出其中的缘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听见豆荚炸裂的声音吗?我多次听过,那是世上最饱满、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声。所以,我从来不放什么鞭炮和礼花,那真有点儿虚张声势,一串剧烈爆响之后,除了丢下一地碎纸屑,更无丝毫诗意。那么我怎么庆祝我觉得只得我庆祝的时刻呢?我的秘诀是, 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安静地面对着一片为着灵魂的丰盈和喜悦而缄默着天真嘴唇的大豆啦,绿豆啦,小豆啦,豌豆啦 红豆啦 听他们那被太阳的一句笑话逗得突然炸响的“辟辟啪啪”的笑声,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灵感,炸得满地都是。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手里的,全是好诗。你即使在田野里追赶一只老鼠,也能到达一首诗的附近,离老鼠洞不远,是野草掩护的蛐蛐的琴房,正在演奏《诗经》里的某个曲调。
⑪连我对他的感念和心疼,他也没有带走,全都留在了我的心里。这么说来,我的所谓的感念和心疼,说到底还是我从父亲那里收获的一份感情,直到他不在了,我仍然在他那里持续收获着这种感情。而他依然一无所有地在另一个世界孤独远行。

李汉荣寓言随笔

李汉荣寓言随笔

李汉荣寓言随笔李汉荣是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他擅长古典诗词和中国传统文化,并且精通英语和法语,还参与过一些新闻脱口秀和教育节目。

他擅长写寓言,其中有许多不同的风格,有的充满智慧,有的充满喜悦,每一句都有深层含义。

李汉荣寓言随笔中有许多有关生活中的真理,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每个人的特殊之处,感受每一个人的独特魅力。

就像他在《白鸽给邪恶王子》中写到的,“有时候,邪恶以及恐惧也可以给人以希望。

”这句话提醒我们,即使恐惧和邪恶也存在,我们还是可以从中获得希望和勇气。

此外,李汉荣寓言随笔中有许多有关努力和梦想的真理。

就像他在《海龟与乌龟》中写到的,“乌龟的速度慢,但它的坚持却比海龟更多。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实现梦想,坚持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实现梦想。

此外,李汉荣的寓言随笔中还有许多有关修身齐家政治学的真理。

就像他在《羊毛和绒毛》中写到的,“人要以羊毛修身,以绒毛齐家,羊毛是安静而谦恭的,绒毛是勤奋而智慧的。

”句话告诉我们,修身齐家不仅需要有谦恭虚心的羊毛,还需要有勤奋智慧的绒毛。

最后,李汉荣的寓言随笔中也有许多有关友谊和慈善的真理。

就像他在《花瓣和毛毛虫》中写到的,“花瓣在毛毛虫的帮助下,变得更加美丽。

”这句话提醒我们,朋友之间不仅能互相学习,还应该好好帮助他人,做一些慈善事业,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李汉荣的寓言随笔可以说是一部精神宝典,他用简洁的寓言表述出一些深刻的道理,激励我们去探索生活的真谛,学会在生活中发现惊喜,努力做出一些能够让自己更加精彩的事情。

让我们学习李汉荣的精神,去拥有一颗思考的心,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用努力和智慧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帮助别人实现自己的梦想,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1 山中访友

1 山中访友

你好,清凉的山泉! 你好,汩汩的溪流! 你好,飞流的瀑布! 你好,陡峭的悬崖! 你好,悠悠的白云! 淘气的云雀!
(雄壮的气势) (轻快、愉悦)
落花和落叶
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 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 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落花、落叶从枝上掉 下并融入泥土的过程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 换眼神。
“呼唤我的名字” 鸟儿不是在啼叫,而是在 _______________;露 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闪亮,而是在与我“交换眼神” ____________。 拟人化 的手 一声“呼唤”,一个“眼神”,这种_________ 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 的默契和情谊。
同学们,当你们久居城市,远离了大自然,有没 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 一下心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 跟随着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会晤作 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 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1 山中访友
R·六年级上册
走近作者 作家名片:李汉荣,1958年生,著名诗
④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 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 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 排比句 ,同时运用______ 拟人 的手法,把 这是一组________
“我”和山里的“朋友”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的表
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受亲切、热情。
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 石头—雷阵雨—归鸟
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 那些特殊的朋友,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到文 章的最后,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