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蝙蝠和雷达》课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蝙蝠和雷达_人教新课标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蝙蝠和雷达_人教新课标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蝙蝠和雷达_人教新课标版第十一课《蝙蝠和雷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12个生字。

理解“启示、证明”等词语的意思。

正确区分近义词“敏锐、灵敏”。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说说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科学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的启示,知道事物之间有着普遍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科学家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飞机能够安全夜航。

【教学难点】蝙蝠飞行与飞机夜航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蝙蝠和雷达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自己的声波来捕捉食物,而且还不会被别的声波所干扰。

所以你别看蝙蝠长得难看,可是蝙蝠身上却有很多值得我们人类利用的东西。

师问:认识完蝙蝠,那同学们,你们知道雷达吗?课件出示图片和内容。

师小结:雷达意思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

因此,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

师问:那蝙蝠和雷达如果连在一起,有什么关系呢?小组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蝙蝠和雷达的资料,让同学们来思考他们之间的关系。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蝙蝠和雷达》就来解决同学们的疑问。

2.揭示课题。

下面就请跟着老师走进课文。

3.板书课题《蝙蝠和雷达》。

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下面请带着阅读要求,欣赏课文朗读视频课件出示阅读要求:(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生词。

(2)标注自然段落。

(3)找出本课的多音字。

点击播放课文朗读2.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蝙蝠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障碍荧光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3.多音字课件出示多音字:处横塞A.教师领读B.男女比读三、精读领悟1. 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师引导学生从课题《蝙蝠和雷达》去考虑,本文主要写了蝙蝠和雷达的关系。

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蝙蝠和雷达》

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蝙蝠和雷达》

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蝙蝠和雷达》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现代科技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地描述蝙蝠和雷达的特点及功能。

3.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并理解现代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蝙蝠和雷达的科技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通过展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两者之间的联系。

(2)引出新课内容,介绍本课将探讨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奇妙关系。

2.知识点讲解(15分钟)(1)讲解蝙蝠在飞行过程中的优势和所面临的困难。

(2)介绍雷达的基本原理和它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3)分析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3.课堂练习(10分钟)(1)出示与蝙蝠和雷达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解答问题加深对知识点(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学习和帮助。

4.作业与评价方式(5分钟)(1)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蝙蝠和雷达的小作文或者设计一个基于现代科技的产品。

(2)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下节课进行作业展示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5.课堂互动(10分钟)(1)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提出对蝙蝠和雷达以及现代科技的认识和看法。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针对学生的问题和讨论内容,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评。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蝙蝠和雷达的特点及功能。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运用问答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五、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电脑:用于播放多媒体资料、进行网络查询等。

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一、教材背景本教案针对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蝙蝠和雷达》进行教学设计。

本篇课文是一个科普性的文章,通过讲解蝙蝠是如何使用超声波来捕食的来引导学生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蝙蝠的生活习性,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蝙蝠是如何使用超声波捕食,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蝙蝠模型、雷达模型、实验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 (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与蝙蝠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蝙蝠的好奇心。

2. 提问:同学们知道蝙蝠是如何捕食的吗?步骤二:呈现课文 (10分钟)1.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蝙蝠和雷达》的课文,理解蝙蝠是如何通过超声波捕食猎物的。

2. 边听边读,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

步骤三:解读课文 (10分钟)1. 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包括蝙蝠如何发出超声波、如何接收回声等。

2. 师生共同解读课文中的生字和难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

步骤四:实验研究 (15分钟)1. 在教室中设置一个暗箱,让学生轮流进入暗箱内,用手摸索前进,感受在黑暗中没有视觉的困惑。

2. 呈现一个蝙蝠模型和一个雷达模型,给学生布置任务:通过摸索和听觉,尽量模仿蝙蝠在黑暗中捕食的方式进行实验。

3.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蝙蝠使用超声波的优势以及雷达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小结。

步骤五:巩固与拓展 (10分钟)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蝙蝠、研究员等角色,进行情景演练,展示蝙蝠是如何使用超声波捕食的场景。

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5篇)

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5篇)

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5篇)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5篇)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任务,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和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对自己文化传统的理解和认同。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篇1】【教学目的】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

以及飞机夜间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

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科学作品的能力和兴趣,激励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兴趣。

2.初步掌握一般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分两步出现)1.示图,认识蝙蝠,介绍蝙蝠。

2.示图,认识雷达,简介雷达。

3.引导学生思考课题: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雷达却是一种现代化的推测装置,它们是不是同一类事物呢?(不是)课题用一个“和”字把蝙蝠和雷达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块儿了,为什么会联系在一块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来弄清楚。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

(正音)2.自由读课后作业题(1)中的词语,联系课文上下文理解词义。

有困难的可。

3.处理自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三、按小组分自然段齐读课文。

要求读得比较流畅。

四、默读课文并思考:1.初步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2.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读后边讨论,边板书。

五、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讨论分段:1.课文该怎样分段?说说你的根据。

2.概括段意,拟出小标题。

六、指名分段读课文。

七、作业:练习写字词,熟读课文,并联系课文内容思考课后作业题。

第二课时一、速读课文。

(读后要求说出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二、讲读课文。

(一)指名读第一段。

了解课文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及问题的解答。

(二)阅读第二段。

思考:1.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都是怎样做的?试验说明了什么?2.第二段哪句话是主要的句子。

3.简介常识性课文的一般叙述方式。

(三)阅读第三段。

1.找出这段的主句。

2.围绕这句话,课文是怎样具体叙述的?再读课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蝙蝠和雷达的特点,理解科学家通过观察蝙蝠飞行,发明了雷达的经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蝙蝠和雷达的特点,掌握科学家通过观察蝙蝠发明雷达的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科学家如何通过观察蝙蝠发明雷达的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了解蝙蝠和雷达的特点,以及科学家通过观察蝙蝠发明雷达的过程。

(3)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回答问题,并给予评价。

4.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科学家是如何通过观察蝙蝠发明雷达的?(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小结6.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课外阅读有关蝙蝠和雷达的资料,深入了解它们的特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蝙蝠和雷达的特点,以及科学家通过观察蝙蝠发明雷达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素养。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于科学家如何通过观察蝙蝠发明雷达的过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辅导。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科学家如何通过观察蝙蝠发明雷达的过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10篇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10篇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10篇《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学习这篇课文,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科普__的兴趣,拓展视野。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捕捉,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探究蝙蝠夜间探路的秘密。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敢于提问,乐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弄清科学家的试验过程,了解蝙蝠夜里是怎样飞行的。

教学难点:了解蝙蝠飞行探路的秘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试验表格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上课的前一天,布置预习课文,开展以下实践活动:1.读书预习:认真读课文,圈画出不会读的生字、新词,通过查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的读音和字(词)的意思;将课文中要求会写的字词各抄写两遍。

2.搜集资料预习:搜集有关仿生学的课外资料,制作资料卡片。

同学间相互交流自己对仿生学的认识,分享自己制作的资料卡片。

3.带着问题预习:蝙蝠能在夜间飞行依靠的是什么?课堂教学:一、揭题。

( 5分)1.猜谜语:会飞不是鸟,两翅没羽毛,白天睡觉夜间操劳,捕捉害虫本领高。

(打一种动物)师板书:蝙蝠2.出示蝙蝠课件(1)简介蝙蝠: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它的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没长羽毛。

视力很弱却能在夜间飞翔,吃蚊蛾等昆虫。

3.出示雷达课件(2)同学们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叫雷达。

师板书:雷达。

简介雷达:雷达是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

可用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在使用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它广泛应用于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1_蝙蝠和雷达(讲)ppt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1_蝙蝠和雷达(讲)ppt课件

蝙蝠 和 雷达
自学要求:
(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一想: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
全飞行呢? (3)问一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
生字学习
biān fú 蝙蝠 wén bì 蚊避 yíng jiē 蝇揭
bǔ é 捕蛾 ruì dāng 锐铛 ài yíng 碍荧
学习生字: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敏锐对敏捷
选词填空: 敏锐 敏捷
兔子( )敏地捷一跳,躲开了老鹰的攻击。 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因为它的眼睛特 别( )吗?
敏锐
选词填空: 试验 实验
科学家经过反复( ),终于试揭验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 常识课上,老师为我们做了“火烧纸杯”的( ),看得我们 瞪口呆。 实验
•快速浏览和跳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 讲了什么?
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捕 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 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 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 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 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科学家是怎样揭开 蝙蝠在夜里飞行的
秘密的?

《蝙蝠和雷达》教案+课后反思

《蝙蝠和雷达》教案+课后反思

《蝙蝠和雷达》教案+课后反思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1.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安外三条小学徐杰教学目标:1.流利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继续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拓宽视野。

教学重点:1.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继续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 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1.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初步感知仿生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导入课文1. 复习本课重点词语“蝙蝠捕捉敏锐苍蝇荧光屏揭开障碍物”指名读,订正字音,字形,齐读。

2. 导入学习,板书课题(1)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2)提示读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蝙蝠和雷达》,注意“蝙蝠”的读音二、初读课文,回顾内容1. 自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大声的把课文读一遍,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交流反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同学回答,教师相机板书:“飞机夜航,蝙蝠飞行,雷达”(3)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用原文来回答。

(1)理解“反复”、“一次又一次”和“终于”、“不容易”在文中的作用,体会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精神。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板书:坚持不懈)四、迁移应用,拓展延伸1. 浏览2-7自然段,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7自然段的意思吗?(科学家通过三次试验,知道了蝙蝠用耳和嘴配合起来飞行的。

)(板书:耳嘴配合)2. 科学家揭开了这个秘密,之后他又做了什么?快速默读第8自然段,找答案。

(利用蝙蝠特点,给飞机装上雷达。

)(板书:装于飞机)雷达在飞机上是怎么工作的?生答,师板书过程。

3.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完成下面的填空。

(完成课后填空练习题)4.总结拓展:像这种在自然界中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研制出东西造福人类的例子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在生物身上得到启示,来进行发明创造,科学家把它叫做仿生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蝙蝠和雷达》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蝙蝠和雷达》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蝙蝠和雷达》课文原文及赏析《蝙蝠和雷达》课文原文: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赏析:
《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和科学的事实,揭示了自然界中生物与科技的紧密联系。

文章首先介绍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利用超声波进行导航。

这种现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也为人类提供了科技创新的灵感。

随后,课文讲述了科学家如何模仿蝙蝠的这一特性,研发出了雷达技术。

雷达通过发射无线电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能够在飞机驾驶舱的荧光屏上清晰显示前方的障碍物,从而保证了飞机在夜间飞行的安全。

这篇课文不仅科普了生物学和物理学的知识,更强调了观察、思考和创新的重要性。

蝙蝠的生物特性启发了科学家的研发思路,体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科技发展的互动关系。

同时,这也启示我们,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思考和实践,就能从中获得知识和创新的灵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1蝙蝠和雷达_人教新课标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1蝙蝠和雷达_人教新课标版

阅读要求:
初读感知
生字欣赏 词语赏析
biān fú 蝙蝠
bì 避开
bǔ 捕捉
ruì 敏锐
é 飞蛾
dāng 铃铛
zhàng ài 障碍
yíng 荧光
wén 蚊子
yíng 苍蝇
初读感知
chǔ 处置 处
chù 处所
héng 横竖 横
hèng 蛮横
多音字
sāi 耳塞 塞
sài 塞外
精读感悟
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所以我们要刻苦学习,留心观 察周围的事物,通过探索研究,才 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朗——( 明朗 ) 敏锐——(敏捷 ) 灵巧——( 灵活 ) 横七竖八——( 东倒西歪 )
课堂练习
2.解释下列词语。
清朗:
清净明亮。
敏锐:
知觉精细而灵敏。
横七竖八: 有的横,有的竖,形容纵横杂乱。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1 蝙蝠和雷达_人教新课标

2020/8/23
激趣导入
激趣导入
雷达:意思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 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 间位置。因此,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 位”。
激趣导入

初读感知
1. 自由阅读课文,圈 出本课生字,生词。 2. 标注自然段落。 3. 找出本课的多音字。
雷达
拓展延伸
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功一种十 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 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 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课堂总结
科学是多么神奇,一只平平常 常的蝙蝠能使科学家们得到启示, 创造发明了能使飞机安全夜航的雷 达。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运用科学知 识进行发明创造呢?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PPT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PPT课件
33
趣味连线
34
Page
35
Page
36
37
我会想,我会写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运用科学 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呢?那么现在 我们该怎样做呢?以“我”从( ) 身上得到启发,想发明……”为 主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
38
第二\三次实验
第二\三次实验
真糟糕!
第二\三次实验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嘴和耳 朵配合,那么蝙蝠的口耳到底是 怎样配合的呢? 读读第6自然段。
蝙蝠一边飞,一边从( 嘴) 里发出( 超声波 ),遇到 ( 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 的它( 耳朵 )里,传到蝙蝠 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 ( 改变飞行的方向 )。
超声波
向前推进
反射回来
改变飞行的方向
雷 达 探 测 器
天线 荧光屏
雷 达
无线电波
反射
障 碍 物
蝙 蝠
嘴 耳朵
障 超 声 波 碍 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雷 达
天线 无
荧光屏
障 线 电 波 碍 物
21
完成下列填空。
( 天线 ) 雷达的 (无线电波 ) 相当于蝙蝠的 ( 嘴 )。 ( 超声波 )。
( 荧光屏)
( 耳朵 ) 。
11、蝙蝠和雷达
蝙蝠
超声波
清朗
避开
捕捉
敏锐
飞蛾
铃铛
苍蝇 荧光屏
揭开
反射
障碍物
横七竖八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什么?
默读课文:想想课 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科学 家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 奥秘?
第一次实验
8
第一次实验
第一次实验
哈!没撞到!
10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蝙蝠和雷达》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蝙蝠和雷达》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

你们知道吗?蝙蝠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动物,它们在黑暗中可以自由飞翔,而且还能发出超声波来探测周围的环境。

这可是让人类科学家们研究了好久好久才弄明白的哦!
蝙蝠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蝙蝠发出的超声波会碰到周围的物体,然后反射回来,蝙蝠就可以根据这些反射回来的信息来判断周围有没有什么障碍物。

这个过程就像是我们在玩“回声定位”游戏一样,只不过蝙蝠是用超声波来玩的啦!
人类可没有蝙蝠那样的超声波耳朵,所以我们就发明了一种叫做“雷达”的东西来帮助我们探测周围的环境。

雷达其实就是一种发射出去的电磁波,当电磁波碰到障碍物时,就会被反射回来,然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反射回来的信息来判断周围有没有什么障碍物了。

其实,雷达的应用非常广泛呢!比如说,我们用雷达可以帮助飞机避开云层,找到正确的航线;我们还可以用雷达来监测海洋中的船只和鱼群;甚至还可以用雷达来探测地下的矿藏和水源呢!
所以说,蝙蝠和雷达都是非常神奇的东西,它们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

希望大家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能够更加喜欢科学,更加热爱探索未知的世界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9蝙蝠和雷达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9蝙蝠和雷达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先自己认真读课文,找一找,画一 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填 写试验报告单。
4
铃铛一个也没响!!!

蝙做 蝠个 眼试 睛验 蒙!
上 。
5
铃铛响个不停!!!

蝙再
蝠做
耳个
朵试
塞验
上 。

6
铃铛也响个不停!!!

蝙第 蝠三 嘴个 封试 住验 。!
7
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 系有铃铛的屋里飞)
蝙蝠边飞边从嘴中 发出超声波,人耳听不 到,蝙蝠却能听到!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
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
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0
里给 飞飞 行机科 也装学 十上家 分了模 安雷仿 全达蝙 。,蝠
所探 以路 飞的 机方 在法 夜,
11
蝙嘴

超声


蝠 耳朵

雷 天线 达 荧光屏
障 无线电波 碍

12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 )。
13
我来显身手
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 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的,这就是 仿生学。你知道还有哪些发明创 造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的?
14
再见
15
试验结果
第一次 蒙上眼睛
铃铛一个也没响
第二次 第三次
塞上耳朵 封住嘴巴
铃铛响个不停 铃铛响个不停
试验结论
蝙蝠夜间 飞行,靠 的不是眼 睛,它是 用嘴和耳 朵配合起 来探路的。
8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人教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范文

人教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范文

人教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范文导读:本文人教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教学难点: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教学准备:蝙蝠、雷达的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

(生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生自主学习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

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

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读情况。

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蝙蝠和雷达》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蝙蝠和雷达》

活动二:
科学家是如何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的? 请用表格表示出来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铃铛一个也没响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铃铛响个不停 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间飞行与眼睛无关
蝙蝠夜间飞行与耳朵有关
蝙蝠夜间飞行与嘴巴有关
结论: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 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嘴 )雷达ຫໍສະໝຸດ 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耳朵 )。
自选作业:
⑴向父母介绍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 ⑵完成练笔《蝙蝠的自述》,采用第一人称手法, 以我是蝙蝠的口气介绍自己夜里飞行的秘密。
⑶从网络和书籍中搜集整理仿生学知识,做一份 仿生学知识小报!
比较句子: 一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二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比较句子: 一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二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蝙蝠 和 雷达

活动一: 文章主要内容: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 飞行呢? 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 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 飞机装上了雷达。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 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 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 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 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 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比较句子: 一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小学四年级语文《蝙蝠和雷达》优秀教案(通用8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蝙蝠和雷达》优秀教案(通用8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蝙蝠和雷达》优秀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蝙蝠和雷达》优秀教案(通用8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朗读与小组合作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科学家的实验过程,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难点是:弄清蝙蝠探路和飞机夜间安全飞行的联系。

课前准备:1、课件2、组织学生从百科全书、词典辞海、互联网络等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有关蝙蝠、雷达的信息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设疑激趣1.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原来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课件出示朗读,学生闭着眼睛听。

)同学们,在漆黑的夜晚,飞机为什么能安全飞行呢?要弄清这个问题,请继续往下看:(屏幕出示蝙蝠)认识它吗?[蝙蝠(齐读正音)]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我知道蝙蝠吃蚊子和飞蛾;我知道蝙蝠住在潮湿的洞里,是哺乳动物;我知道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2.(出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雷达可以使飞机安全航行;雷达可以搜索敌机;雷达可以观测天气情况)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用和(板书和)把它们连起来,揭示课题:蝙蝠与雷达(齐读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初读的感受。

1、同学们真会思考,这是读书的好方法,下面就带着你们的问题默读课文,在默读课文的时候带着笔在课文中画一画写一写试着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2、读后汇报,指名同学说说读后知道些什么,开始指名中下一的学生回答,课文的大概内容指名较好的同学回答。

只要是学生的真实感受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蝙蝠和xx》课堂实录《蝙蝠和xx》课堂实录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蝙蝠探路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的。

生2:我知道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才发现了蝙蝠探路的秘密。

生3:《蝙蝠和xx》是一篇说明文。

师:你是从体裁方面说的,这确实是一篇说明文(板书:说明文),你们以前还学过哪些说明文?生1:《xx》生2:《xx》生3:《自然之道》生4:《月球之谜》师:学了这么多说明文,你们对它有哪些了解呢?生1:它的语言很准确。

师:说明文在语言上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准确性和科学性,可见这位同学知识很广泛,你还知道它的哪些特点?(板书:语言)生2:在《太阳》一文作者运用了数字说明。

生3:还有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师:这两位同学谈到的都是说明方法,的确每篇说明文必须要用一定的方法来说明,那么《蝙蝠和雷达》要说明什么呀?(板书:方法)生1:说明蝙蝠和xx的关系。

师:什么关系?生2:人们由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使飞机在夜间能安全飞行。

师:对,这就是本文要说明的内容,同时又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更是概括主要内容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板书:内容)说明文的这三个特点缺一不可,我们已经了解了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要重点体会说明方法和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二:学习课文,品读语言。

师:作者主要用什么方法来说明二者的关系?快速浏览课文,看谁最先发现。

生:做了三次试验。

师:对,这三次试验就是三个真实的例子,作者就是通过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的。

你是从哪部分看出来的呢?生:第四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

师:好,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试验内容。

生:读文理解。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填写试验表格。

(大屏幕出现表格)生:四人结组、读文、填表。

师:咱们小组合作气氛很热烈,集体的交流一定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哪组到台前展示!指定组派代表来台前展示图表并读出填写内容。

生:展示并大声读表格内容。

师:你们组概括能力很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同意他们的填法?生:绝大多数高高地举起手来。

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谁能按照所填表格复述这三次试验?生1:第一次试验蒙上眼睛,铃铛一个也没响,和眼睛无关……师:你谈的还是所填内容,谁能根据课文叙述的内容详细地说一说?生2:科学家共做了三次试验,第一次是蒙上蝙蝠的眼睛,让它在横七竖八拉满了绳子、挂了许多铃铛的屋子里飞,它飞了几个钟头,结果一个铃铛也没响,由此我们知道蝙蝠飞行不靠眼睛。

第二次试验是塞上蝙蝠的耳朵,让它也在这样的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证明蝙蝠飞行和耳朵有关。

第三次试验是封上蝙蝠的嘴巴,蝙蝠还是到处乱撞,说明蝙蝠飞行和嘴巴有关。

师:从你的复述中我们感受到你超强的说话能力,同时加深了对三次试验的理解,那么综合三次试验,证明什么?生(齐):蝙蝠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师:xx找出这个结论,读一读。

生:读第六自然段。

师:读完,你了解了什么?生1:我知道,科学家是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出这个结论的。

师:读出来。

生1:重读了“三次不同的试验”。

师:你们还了解了什么?生2:我知道了蝙蝠飞行的秘密。

师:是什么,请读出来。

生2:读后半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师:(出课件)谁来读一读?生3:三次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师:你发现了什么?生3:少了“不同的”三个字。

师:(点课件)再读。

生3: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师:你有什么感受?生3:还是加上“不同的”好。

师:为什么?生3:没有想好。

师:再想想,谁来帮忙?生4:去掉“不同的”,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这是三次相同的实验。

如果是相同的实验,是不能证明结果的,所以不能去掉。

师:你的理解力表达力都很强,相同的实验确实不能揭开蝙蝠究竟靠什么飞行。

你能读出这个词语的重要吗?生4:读“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师:认真看xx(放课件),谁来读?生5: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生6:少了“配合起来”。

师:(点课件),再读。

生6: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师:你觉得哪句好?生6:最后这句好,因为光靠嘴或光靠眼,蝙蝠飞行只能到处乱撞,必须嘴和耳朵紧密配合。

师:说得真好,你能读出来吗?生6:读第六自然段。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生6: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师:好,让我们以齐读的方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xx齐读第六自然段。

师: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那么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呢?轻声读第七自然段,划出来。

生1:读文“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师:你真是目光如炬,谁再来读?听众闭上眼,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

生2: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师:你想到了什么?(师边听边画示意图)生1:蝙蝠在夜里飞行,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大树反射到耳朵里,蝙蝠知道前面有障碍物就躲开了。

师:你把障碍物具体化了,很聪明了。

谁再说说?生2:在漆黑的夜里,蝙蝠独自飞行,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向前走,遇到电杆反射回来,蝙蝠听到后就顺利避开了。

师:你真会想象。

大家看,随着同学们的想象,蝙蝠探路的示意图已画出来了,谁能对照示意图来说一说。

生:都举起手。

师:那我们一起来复述一遍。

生齐说:蝙蝠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耳朵听到后,蝙蝠就能判断障碍物在什么地方,就能顺利避开了。

师:这就是蝙蝠探路的秘密,这个秘密是谁发现的?生(齐):科学家。

师:怎么发现的?生1:通过实验。

生2:是做了三次实验和经过反复研究才获得的。

师:请同学们找出原句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出示课件),谁来读?生1:读“科学家经过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师:比较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看法?生1:第二句好,“反复”就是一次又一次,说明科学家做试验很不容易。

师:读出来。

生1:读“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一句。

师:谁再读?生2:读这句话.师:你现在想说什么?生2:“终于”一词说明科学家经过努力,最后揭开了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我很佩服科学家。

师:读出来。

生2、生3:依次读句子体会。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们体会到了科学家的伟大和不容易,在比较这两句话,你还体会出什么?生4:如果去掉“反复、终于”这两个词,就不能表达出科学家的艰辛,所以不能去掉。

师:就是说这两个词缺一不可,这恰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齐):要准确。

师:对,让我们齐读这句话,再次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生:齐读句子。

师:于是科学家按照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了什么?生(齐):雷达。

师:雷达是怎样工作的?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来。

生:默读第八自然段,读句子。

师:你的眼光很厉害!请同学们再读这部分,准备接受挑战。

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第八自然段。

师:我们来一次脱口秀,根据我的提问,同学们想出答案就大声喊出来,我们赛一赛谁反应快,答得准。

开始!(师边提问边画括号)师:蝙蝠的耳朵相当于xx的( )?生:荧光屏。

师:蝙蝠的嘴相当于xx的( )?生:天线。

师: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向但与雷达发出的( )?生:无线电波。

师:显而易见,蝙蝠相当于( )?生:xx。

师:同学们太聪明了!谁上来填一填?其他同学对照七八自然段,看一看他们填的是否正确。

生1、生2填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对蝙蝠和雷达的关系一目了然,好,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

(师放课件)生:观看课件。

师:谁来配合动画说说你看到的内容?生1:蝙蝠在夜里飞,嘴里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电线反射回来,蝙蝠躲开了。

两架飞机一块儿飞,飞机发出无线电波发现前面有一架飞机,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看到后就躲开了。

师:你很有勇气!谁能再详细地描述一下?生2:在漆黑的夜里,蝙蝠正自由地飞行,它嘴里发出了超声波,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电线后,超声波反射回来,蝙蝠听到后知道前方有电线,就灵巧地避开了。

两架飞机相对航行,飞机的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飞机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看到后,明白前方有飞机,所以顺利地避开了。

师:听了你的介绍,我们豁然开朗。

学到这,你们想说些什么?谈谈你的收获或者提出你的疑问。

生1:科学家太不容易了!师:你很体贴。

生2:我觉的科学家太伟大了,我也想当科学家,发明出有益于人类的东西。

师:希望你长大后能有所发明。

生3:说明文的语言很准确,很科学,以后我写说明文,也会注意它的语言。

师:你学到了方法,很会活学活用。

生4: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科学家只研究蝙蝠,而不是从别的小动物身上得到启示?师:谁来帮帮他?生:因为蝙蝠在夜里飞得很xx。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生:第三自然段。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描写蝙蝠飞行的句子。

谁来读一读?(出示课件)生1:读“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师:读后你有什么感受?生1:蝙蝠飞行很灵巧。

师:读出来。

生1:再读体会。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感受?生2:蝙蝠的飞行本领很大。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生2:从“极细的电线”看出来,我们人类在大白天都看不清,而蝙蝠在晚上能灵巧地避开,太了不起了!师:你能读出来吗?生2:读句子体会。

师:你这只蝙蝠的本领不太大,谁再来读?生3:读句子体会。

师:这只蝙蝠的本领不一般,谁再来读?生4:读这句话。

师:这真是只厉害的蝙蝠!看大屏幕,谁再来读?(“还能、而且、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等词变成红字)生5:再读句子体会。

师:你又体会出什么?生5:xx的词语要重读。

师:说明什么?生5:这些词很重要。

生6:我觉得这些词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师:什么特点?生6:准确、科学。

师:你真是一语道破天机,这些词语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谁再来读一读?大家体会。

生7:再读句子,其他同学体会。

师:你真是个朗读能手!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语言的准确与科学,更让我们深深领悟了这小小蝙蝠的超凡本领。

正是它的这种能在夜间飞行的本领引起科学家的注意,科学家才对蝙蝠做了三次试验和无数次的研究,才揭开了它探路的秘密,从而发明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夜航的安全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