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的外部形态》

合集下载

鱼类的外部形态

鱼类的外部形态
板鳃亚纲(Elasmobranchii):
鳃裂5对,鳃间隔宽大。 鲨总目:体呈长纺锤形,鳃裂位于体侧。如各种鲨鱼。 鳐总目:体扁平,鳃裂位于腹面,营底栖生活。如孔鳐(Raja Porosa)、赤魟(Dasyatis akajei)等。
鲨总目:
鳐总目:
头大,鳃裂4对,鳃腔外被一膜质鳃盖,上颌骨与脑颅愈合,故名。无鳞。如黑线银鲛(Chimaera phantasma),平时居深海,冬季向近海游动,我国华东、华北沿海可捕到。
听觉器官:
01
只有内耳,位于眼后头骨的听囊内,体表不见耳痕。内耳有感受声波和调节平衡的作用。内耳中有三个半规管。 鲤科鱼类有韦伯氏器,可把体表与鳔内气体感受的音波传入内耳,因而听觉较灵敏。
02
鲨鱼的内耳:
鳔与韦伯氏器:
(4)侧线器官:
是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重要感觉器官,能感觉水流水压的变化及周围生物的活动情况。
(二)鱼的进步性特征:
具成对附肢
——加强了运动能力,并为陆生创造力条件。
脊椎动物从鱼类开始具备了成对附肢,即偶鳍,包括1对胸鳍和1对腹鳍。偶鳍的出现,不仅加强了动物体的运动能力,也是陆生动物四肢发展的物质基础。
01
脊柱代替了脊索
02
——支持身体的结构更加牢固。
03
一对鼻孔,内耳有3个半规管
04
类的分类:
01
鱼类是现有的脊椎动物亚门中种类最多的一类,约有22000多种,几乎分布于全球水域中。 根据鱼类骨骼的性质,将它们分为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
02
(一)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 骨骼为软骨; 体被楯鳞; 口在腹面,肠中有螺旋瓣; 歪尾; 鳃隔发达,鳃裂5对,直通体外;无鳔; 体内受精,雄性有鳍脚,卵生或卵胎生。 ——绝大部分为海产。分2个亚纲。

第一章 鱼类的外部形态构造

第一章    鱼类的外部形态构造

如鲽
6、带形
如带鱼
• 第三节 • •
头部器官
鱼类的头型多种多 样,但各种鱼类在头 部着生的器官却无增 减。头部主要的器官 有吻,口、唇、须、 眼、鼻、鳃裂和鳃孔、 喷水孔等。
方头鱼科,体延长,侧 扁,头钝圆,近方型
平 扁 型
鲟和锯鲨的吻向前伸得很长,可用来挖掘泥中食物
• 一、口 • 口是鱼类捕食的主要器官之一。他的形状与位置随着鱼 类的食性而有所不同。 • (一)圆口鱼类 • 圆口鱼类的口无上下颌,呈漏斗状。
• 三、眼 • (一)分布: • 鱼类的眼睛一般较 大,多位于头部两 侧;生活在水底的 平扁型鱼类,眼睛 多着生在背面且两 眼相距甚近。
• 由于常侧卧水底 眼就扭转到一侧
(二)眼睛特殊结构:
• 鱼类的眼睛无泪腺,无真正的眼睑。 • 1. 脂眼睑──眼睛的一部分或大部分被覆的 透明的脂肪体,在鲱形目、鲻形目的一些 种类具有。 • 2. 瞬膜──在眼眶内侧、眼球外方的一层 膜状构造,这种膜可以上下活动,有些鲨 鱼所具有,如锤头双髻鲨。
2.鳍式记载方式
• (1)各鳍名称以各鳍的英文名大写第一个字母表 示,即“D”代表背鳍(Dorsal Fin),“A”代表 臀鳍(Anal fin),“C”代表尾鳍(Caudal fin),“V”代表腹鳍(Ventral fin),“P”代表 胸鳍(Pectoral fin) • (2)大写罗马数字代表鳍棘的数目,阿拉伯数字 表示鳍条数目,小写罗马数字代表小鳍数目,鳍 棘和鳍条数目范围用“~”表示,鳍棘与鳍条连 续时用“—”表示,背鳍若分离用“,”表示。
• 第二节 鱼类的体型 • • 脊椎动物一般能将身体区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 称左右对称。 • • 鱼类的身体除少数种类成体不对称外,也呈左右 对称。 • 一、鱼体的三个不同体轴 • • 1、头尾轴(又称主轴或第一轴):是自鱼体头部 到尾部贯穿体躯中央的一根轴线。 • • 2、背腹轴(又称矢轴或第二轴):是自鱼体的最 高部通过头尾轴,与头尾轴垂直,贯穿背腹的一轴线。 • • 3、左右轴(又称侧轴或第三轴):是贯穿鱼体中 心而与头尾轴和背腹轴成垂直的一根轴线。

02鱼类的外部形态.ppt

02鱼类的外部形态.ppt
种类,眼的大部分或一部分所被覆的透明的脂肪体。
瞬膜:有些鲨鱼的眼所具有的可以自行移动 要的嗅觉器官,由一些多褶的嗅觉上皮组 成嗅囊,嗅囊以外鼻孔与外界相通,不兼作呼吸 道作用。 ❖ 鼻孔的形状、位置和数目因鱼的种类而异。
❖ 圆口纲:鼻孔只有一个, 开口于头部背面的正中 央或头部前端。
通过以上3个体轴,可以看出鱼体有3个切面: ※纵切面 ※水平切面 ※横切面
二、鱼类有哪些体型?
❖ 四种基本类型:纺锤形、侧扁形、平扁形、 棒形(鳗形)。 其他特殊体型:带形、箱形、球形、 海马形、翻车鲀形、箭形。
1 纺锤形(fusiform)
最常见的一种体型,体呈纺锤状,中段肥大, 头尾稍尖细。大部分行动迅速的鱼类多属于这种体 型。例如鲻、梭、金枪鱼、马鲛鱼 等。这样的体型 可将水的阻力减至最低限度,以耗费最小的能量获 得较大的游泳速度,有利于觅取食物和躲避敌害。
❖ 软骨鱼类:位于头部腹 面口的前方。
❖ 硬骨鱼类:绝大多数每 侧均有两个鼻孔:前鼻 孔为进水孔,后鼻孔为 出水孔。由鼻瓣隔开。
●口鼻沟:有些鲨鱼连接鼻和口隅之间的沟状结构, 水由鼻孔经口鼻沟到口,可以看作是鼻孔通口腔的最 原始型的通道。
少数硬骨鱼类每侧只有一个鼻孔。除肺鱼等一些种类, 一般鼻孔不与口腔相通。
☆峡部是否与鳃盖膜相连接,在鱼类分类学
上是重要的形态特征。
三、鱼体躯干部和尾部
❖躯干部可以分出胸部和腹部: ▪ 胸部:喉部之后,胸鳍基部附近区域 ▪ 腹部:胸部之后,臀鳍起点之前部分 ★ 腹棱
❖尾部:肛门后缘止尾鳍基部起点之间的部分 ▪ 尾柄:臀鳍基部后缘至尾鳍基部间的区域
第二节 鱼类的体型
一、鱼类的体轴: 头尾轴(主轴)、背腹轴 (矢轴)、左右 轴(横轴)。

第一章 鱼体的外部形态ppt课件

第一章 鱼体的外部形态ppt课件

硬骨鱼类
鼻孔一般位于眼的前方。绝大多数每边均 有由瓣膜隔开的两个鼻孔,前面的称前鼻孔, 为进水孔,后面的称后鼻孔,为出水孔。
龙鱼
少数鱼类如隆头鱼每侧只有1个鼻孔。
除肺鱼类外,硬骨鱼类的鼻孔一般不与口 腔相通。
六、鳃裂和鳃孔
在鱼类头部后方两侧,常有1个或多个孔裂, 即鳃裂或鳃孔,它与呼吸有关。 鳃裂:头部后方两侧,由消化管通到体外的孔 裂,为两鳃弓之间的裂缝。
头型变化很大,常与体型一致。
方头鱼头钝圆近方型
双唇鲨头向两侧突出,呈“T” 形,眼亦推出很远
颌针鱼的头长而尖
银鲳的头短而高 的侧扁状
头部主要的器官有吻、口、须、眼、鼻、鳃裂和 鳃孔、喷水孔等。
一、吻
板鳃类和鲟类的吻一般比较发达。 锯鲨和锯鳐的吻部向前伸长,两侧还固生着有盾
鳞变成的锐齿。
锯鲨
鱼类分类的基本概念 圆口纲 软骨鱼纲 硬骨鱼纲
第三篇 鱼类的生物学基础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鱼类的生活与环境 鱼类的年龄与生长 鱼类的摄食 鱼类的繁殖 鱼类的洄游
第一章 鱼体的外部形态
鱼类能够在阻力较大的水中自由畅游,迅速追捕 食物,机警的逃避敌害,与其体形和结构对水环境的 适应是分不开的。
鱼体背腹轴缩短,左右轴特别延长,成为背腹扁平左右宽 阔的平扁形。
硬骨鱼类中的鮟鱇、爬岩鳅、平鳍鳅,软骨鱼类中常见的 鳐、魟、鲼等,它们大部分栖息于水底,运动较迟缓。
鲼和鲾鲼等,其体型虽属平扁,而其胸鳍十分发达,形如 鸟翼状,这就使得它们有时还能活跃于水体的中上层。
孔鳐
鮟鱇

4. 棒形(鳗形) (Anguiliform)
海鲂。
鱵鱼
旗鱼

第1 鱼体的外部形态

第1 鱼体的外部形态
尾椎骨。
鱼类学理论教学课件 2020/5/16
2、鱼体头部分为哪些部分?
•吻部(snout) •眼后头部 •眼间隔(interorbital space) •颊部(cheek)
鱼类学理论教学课件 2020/5/16
• 鳃盖膜(branchial membrane):有鳃条骨支持 。 • 喉部(jugular) • 下颌联合(mandibula symphysis) • 颏部(颐部chin) • 峡部(isthmus)
• 唇(lip):鱼口缘的皮褶构造,无任何肌肉组织,有别于高等脊椎动物的 真唇。
• 唇褶──有些板鳃类的口角具一裂状沟,称为唇沟,其内方的皮褶称为唇 褶。如条纹斑竹鲨。
鱼类学理论教学课件 2020/5/16
鱼类口裂的大小和形状与其捕食习性的关系
• 凶猛肉食性鱼类:口裂较大,齿尖锐锋利,如带鱼、大 黄鱼等。
• 口特化:密鲴、鲮鱼的口呈一横裂。 • 平鳍鳅、墨头鱼的口呈吸盘状。
鱼类学理论教学课件 2020/5/16
3、端位口
• 也称前位口。口开在吻端,上下颌等长。属 于这类口型的鱼类极多,多为善于游泳的营 捕食性生活的中上层鱼类,有些为滤食性鱼 类,如鲢、鳙、海水的鲐鱼、马鲛鱼等。
鱼类学理论教学课件 2020/5/16
• 口开在吻的前上方,通常下颌长于上颌,多 属于以食浮游生物为主的上层或中下层鱼类, 如翘嘴红鲌、麦穗鱼、鳓鱼、大眼鲷等,也 有些肉食性的底层鱼为上位口,如鮟鱇。
鱼类学理论教学课件 2020/5/16
2、下位口
• 口开在吻的下部,通常上颌长于下颌。这种 鱼一般多生活于水体之中下层,以底栖生物 为食。如鲟鱼。
鱼类学理论教学课件 2020/5/16
鱼类有哪些体型?

鱼的外部形态观察及内部结构解剖

鱼的外部形态观察及内部结构解剖

鱼的外部形态观察及内部结构解剖鱼是一类水生脊椎动物,具有特殊的生活方式和外部形态。

观察鱼的外部形态可以发现它们通常呈流线型,身体两侧有侧线,头部呈圆锥形,尾部狭窄,背部隆起,腹部平坦。

不同种类的鱼的外形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符合这些特点。

鱼的身体通常由头部、躯干和尾部组成。

头部由颌、眼、鼻、鳃盖、鱼鳃等器官组成。

颌部包括上下颌和牙齿,用于咀嚼食物和捕捉猎物。

鱼的眼大多呈圆形,适应水中的视觉环境。

鼻孔、嗅球和侧线系统在鱼的运动和觅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鳃盖是鱼的呼吸器官之一,用于提供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躯干是鱼的主要体部,包括背部、腹部、侧面和尾柄。

鱼的背部通常比腹部高,形成隆起,而腹部平坦。

鱼的侧面流线型,有利于在水中运动。

鱼的尾柄是尾鳍和肛门之间的狭窄部分,具有重要的运动和掌握功能。

鱼的尾部通常分为两类:硬鳍和软鳍。

硬鳍包括尾鳍、第一背鳍、胸鳍和腹鳍。

软鳍包括第二背鳍和臀鳍。

鱼的尾部肌肉很发达,可以迅速进行快速游泳,同时尾鳍还可以用来调整方向和保持平衡。

除了外部形态,鱼的内部结构也非常有趣。

一个成年鱼的内部结构通常包括骨骼、呼吸器官、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

鱼的骨骼是由软骨和骨骼组成,形成其框架。

鱼的鳃是呼吸器官之一,用于吸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鱼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和静脉,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部分。

鱼的消化系统主要包括口、喉、胃、肠和肛门,用于消化和吸收食物。

生殖系统则负责繁殖后代。

不同种类的鱼的内部结构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有类似的结构。

通过观察和解剖,可以更好地了解鱼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态角色。

鱼类是水生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

3-鱼类外部形态2

3-鱼类外部形态2
部膨大;雄鱼多表现于鳍、吻的变异,如鳍延长。 ②体色、花纹:雄鱼色彩较雌鱼更为鲜艳、花纹绚丽。 ③珠星:有些鱼类雄鱼体上出现珠星,特别是在吻部、胸
鳍上有明显珠星,如金鱼。 ④鳞片:雄鱼鳞片表面手感粗糙,雌鱼鳞片光滑,如瓯江
彩鲤。
2021/6/12
13
2021/6/12
14
二、腺体
由表皮细胞衍生而成, 主要有单细胞腺和毒腺。 单细胞腺:杯状细胞、棒状细胞、颗粒细胞、浆液细胞。 毒腺也是一类腺细胞,由许多表皮细胞集合在一起沉入真
皮内形成,可产生有毒物质。位于棘刺的一侧,或包在棘 刺的周围,或埋于棘刺的基部。有防御、攻击和捕食作用。
2021/6/12
15
非洲肺鱼皮肤切片
2021/6/12
16
(一)单细胞腺
1.杯状细胞:最常见,释放粘液物质,是典型的粘液细胞,一般呈 杯状,少数亦呈球形或管形。
2.棒状细胞:只见于七鳃鳗,每一细胞有二个核,贴近细胞壁。分 泌保护性物质,防止凶猛鱼类吞食。真骨鱼类如鲤形目鲇形目有 类似的棒状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分泌黏液,含有警戒性物质。
37
鳞片鉴定年龄
鱼鳞表面的鳞嵴间距随生长强度而变化,在冬季生长缓慢时 期,鳞嵴微弱而狭窄;春夏季鱼体增长较快,鳞嵴较宽,这 样每年形成一个宽、窄相间的生长带,即为年轮。可用作确 定或估计鱼的年龄标志。
2021/6/12
38
小 结
2021/6/12
39
鳞片的变异现象
一些鲇形目鱼:鳞片退 化为皮状突起; 大部分鲹科鱼类:部分 或全部侧线鳞变态为大的骨 质棱鳞(鳞片中央有刺状突 起); 箱鲀:骨板; 海龙目:环状骨片; 鲀形目:骨刺。
2021/6/12
23
(一)盾鳞

《鱼类的外部形态》

《鱼类的外部形态》

《鱼类的外部形态》第一节鱼类的体型•脊椎动物一般能将身体区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称左右对称。

•鱼类的身体除少数种类成体不对称外,也呈左右对称。

一、鱼体的三个不同体轴•1、头尾轴(又称主轴或第一轴):是自鱼体头部到尾部贯穿体躯中央的一根轴线。

•2、背腹轴(又称矢轴或第二轴):是自鱼体的最高部通过头尾轴,与头尾轴垂直,贯穿背腹的一轴线。

•3、左右轴(又称侧轴或第三轴):是贯穿鱼体中心而与头尾轴和背腹轴成垂直的一根轴线。

二、鱼类的四种基本体型•1、纺锤形–最常见,大部分行动迅速的鱼类多属于这种体型。

例如:金枪鱼、鲐鱼、青鱼、草鱼。

•2、侧扁形–硬骨鱼类中较普遍,大多生活在平静的水中、中下层水流缓慢的内湾及湖泊,其运动不甚敏捷,如团头鲂、长春鳊、乌鲳、银鲳等。

•3、平扁形–硬骨鱼类中的鮟鱇、爬岩鳅、平鳍鳅,软骨鱼类中常见的鳐、魟、鲼等,它们大部分栖息于水底,运动较迟缓。

•4、圆筒形(又称棒形或鳗鲡形)–如黄鳝、鳗鲡、海鳗等,具有这种体型的鱼类适于穴居,善于钻泥或穿绕水底礁石岩缝间,但行动不甚敏捷,游泳缓慢。

三、其它独特的体型–1、带形如带鱼。

2、箱形如箱鲀。

3、球形如东方鲀。

4、海马形如海马。

5、箭形如颚针鱼、鱵鱼、银鱼。

6、不对称形如鲽形目鱼类。

7、翻车鱼形如翻车鱼。

第二节鱼体外形区分•鱼类的体型任其如何变异,仍然可以清楚地区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个主要部分。

一、鱼体区分–头部与躯干部的分界:1、在圆口类和板鳃类等没有鳃盖的种类(如鲨、鳐),以最后一对鳃裂为界;2、具有鳃盖的硬骨鱼类等(如鲤、鲈),则以鳃盖骨的后缘(不包括鳃盖膜)为界。

–躯干部与尾部的分界:1、一般以肛门或尿殖孔的后缘为界限;2、有些鱼类的肛门特别移向身体前方(如鲽形目鱼类),则以体腔末端或最前一枚具脉弓的尾椎骨为界。

–尾部是自肛门以后到尾鳍末端,包括尾柄和尾鳍。

二、头部区分–1、吻部:头部的最前端到眼的前缘。

2、眼后头部:眼后缘到最后一鳃裂或鳃盖骨后缘。

1.鱼体的外部形态汇总

1.鱼体的外部形态汇总
触须发达有4对
黄颡鱼,俗称黄骨鱼
须4对
4. 眼
位置 鱼类的眼睛一般较大,一般在头部两侧或一侧。
弹涂鱼
鲤鱼 眼位于头两侧
眼多位于头的背面, 便于观察来自上方的生物
盲鳗
菱鲆 由于常侧卧水底 眼就扭转到一侧 常钻入大鱼的腹内,眼退化
盲鱼

特点 无泪腺→不会“水汪汪”,只能“亮晶晶” 无真正眼睑,眼完全裸露,不能闭合→“死不瞑目”
6.眼径-沿体纵轴方向量出的眼的直径, 即眼眶的前缘到后缘的直线距离
7.眼后头长-眼后缘到最后一鳃孔或鳃 盖骨后缘
8.尾柄长-臀鳍最后鳍条基部到最末一 椎骨(或尾鳍基部)的直线距
离 9.尾柄高-尾柄最低部分的垂直高度
第二节 鱼类的体型
脊椎动物一般能将身体区分成左右 相等的两部分,称左右对称。
鱼类的身体除少数种类成体不对称 外,也呈左右对称。
喷水孔实质上是一个退 化了的鳃裂,在胚胎时期 和其后方的鳃裂没有多大 差异,即使到了成鱼时期, 在喷水孔中常可见遗留部 分的鳃丝。
板鳃鱼类的口位于头腹 面,当其在水底潜伏时, 用头部背面的喷水孔引入 水流进行呼吸,可避免泥 沙进入鳃腔,当其在水层 中游泳时则用口进水。
一般鳐类的喷水孔特别 大,而鲨类的喷水孔小或 退化。
软骨鱼类:
日本七鳃鳗
板鳃类的鳃裂共5-7对,在鲨类开口于头部两侧;
在鳐类开口于头部腹面。
全头类的银鲛具4对鳃裂,因具有一皮褶的假鳃盖,
从外观上只看到一对鳃孔。
硬骨鱼类:鳃裂一般具5对(多鳍鱼类仅4对), 所有硬骨鱼类都具有鳃盖,并有骨骼支持,在外观 上只能看到一对鳃孔。
7. 喷水孔
大部分软骨鱼类和少数硬骨 鱼类在眼的后方尚有一孔, 称为喷水孔。

鱼类学01外部形态

鱼类学01外部形态
脂鳍是真正的鳍吗?
(2)臀鳍
功能基本上与背鳍相似。
海鳗、鳗鲡等以臀鳍作为运动器的鱼,其臀鳍一般很长,其它 鱼类的臀鳍仅用来维持身体之平衡,一般显得很小。 多数鱼类具有一个臀鳍,但鳕鱼臀鳍二个,均为鳍条。
有些鱼类的臀鳍纯粹由鳍条组成,有的具有若干坚硬程度不同 的棘。 若干鳉形目的雄鱼,其臀鳍的一部分特化为交接器。
4、鼻
(1)软骨鱼类:鼻孔位于头部腹面,口的前方。有些种
类具口鼻沟,即连接鼻和口之间的沟。 (2)硬骨鱼类:鼻孔一般位于眼的前方。绝大多数每边 均有由瓣膜隔开的两个鼻孔,前面的称前鼻孔为进水 孔,后面的称后鼻孔,为出水孔。
5、鳃裂和鳃孔
(1)鳃裂──头部后方两侧,常有一个或多个的裂孔, 为两鳃弓之间的裂缝。 (2)鳃孔(鳃盖孔,鳃盖裂)──具有鳃盖的硬骨鱼类, 鳃盖末端的开口。
端位口: 口开在吻端,上下颌等长。属于这类口型的鱼类极
多,多为善于游泳的营捕食性生活的中上层鱼类,鲐 鱼、马鲛鱼等。
有些为滤食性鱼类,如鲢、鳙。
下位口:
口开在吻的下部,上颌长于下颌。一般多生活于水体 之中下层,以底栖生物为食,如鲟鱼、密鲴、鲮鱼。 密鲴、白甲鱼的口呈一横裂,具角质缘,适于刮取固 着藻类为食。 盘鮈的口呈吸盘状,吸附在岩石上,以免急流冲走。
• 有的上下颌均能伸缩,颌部可以伸 得很长,如海鲂。
2、须 (1)作用:在口周围,常有各种类型的须着生,须上分 布有作为感觉器的味蕾,辅助鱼类发现和觅取食物。 (2)命名:着生位置——颐(颏)部、吻(口角)部、颌部。
3、眼 (1)无真正眼睑,无泪腺,眼完全裸露,不能闭合。 (2)生活在水底的平扁型鱼类,眼睛多着生在背面且两
位置越靠前,越高等!
软骨鱼类的鳍脚

鱼类外部形态

鱼类外部形态
纵列鳞:沿身体两侧中线从头部后方到尾部末端的一列鳞。 横列鳞:从背鳍起点到腹部正中线的一列鳞片
珠星(追星)
是局部表皮细胞的变形物,因与繁殖活动有关,所以称为 婚配结节。珠星多出现在生殖季节或在生殖季节变得特别明显。 雄性个体突出,雌性无或细弱。
返回
第一章 鱼体外部形态构造
第一节
鱼体的外部分区及测量
一、鱼体外部分区 鱼类的身体可以清晰地划分成头部、躯干部和尾部等三个部 分。头部和躯干部的分界在圆口类和板鳃类等没有鳃盖的种类为最 后一对鳃孔,而在具有鳃盖的硬骨鱼类,则为鳃盖骨的后缘。躯干 部和尾部的分界一般以肛门或尿殖孔的后缘为限。对少数肛门特别 前移的种类,以体腔末端或最前一枚具脉弓的椎骨为界。
头部分区: 1、吻部:头部最前缘到眼前缘。 2、眼后头部:眼的后缘到鳃盖骨后缘或最后一鳃裂。 3、眼间隔:两眼间最短距离。 4、颊部: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
5、喉部:两鳃盖间的腹面部分。 6、下颌联合:下颌左右两齿骨在前方汇合处。 7、颏部(颐部):紧接下颌联合的后方。 8、峡部:颏部后方、喉部前方的部位。 9、鳃盖膜:鳃盖后缘的皮褶。
第二节 鳍
(一)鳍的构造 由内骨骼的支鳍骨和鳍条组成 鳍条: 1、 角质鳍条:不分枝、不分节, 软骨鱼类特有 2、 鳞质鳍条:硬骨鱼类具有 (1) 软条:柔软、分节 a、分枝鳍条:末端分支 b、不分枝鳍条:末端不分支 (2) 硬刺:坚硬 a、真硬刺(棘):鳍条变形,1根,不分节。 b、假硬刺:两鳍条骨化成,水煮可分开,分节。
背鳍组成 软鳍鱼类:低等鱼类仅一个背鳍,由软条组成。 棘鳍鱼类:高等鱼类多为2类 腹鳍胸位:高等硬骨鱼类
(二)、鳍式
记录鱼类鳍的组成和鳍条数目的方式。 D - dorsal fin; A - anal fin; P - pectoral fin; V - ventral fin; C - caudal fin。 以大写的罗马数字代表棘的数目,阿拉伯数字代表鳍条数目 小写的罗马数字代表小鳍条的数目。

鱼类外部形态特征

鱼类外部形态特征

鱼类外部形态特征
鱼类是水生脊椎动物,其外部形态特征主要包括身体表面的鳞片、鳃和鳍等部分。

鳞片
鱼类的身体表面通常覆盖有鳞片,鳞片是保护鱼类身体的一种结构。

鳞片分为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有圆鳞和棱鳞两种。

圆鳞是平滑的圆形或卵形,棱鳞是带有锐利角度的三角
形或菱形。

有些鱼类身上的鳞片还能发出光泽,令它们更具吸引力。

骨骼
鱼类的骨骼主要由头骨、背骨、尾骨和鳃弓等组成。

鱼类的头骨比较短,通常被称为
颅部。

头骨中有一对眼睛和一张大嘴,有时嘴巴上有带齿的颚骨,帮助鱼类抓住食物。


骨和尾骨联接,维持鱼类的身体形态,尾鳍还帮助鱼类游动。

鳃弓主要用于呼吸,所以鳃
弓的头部比较大。


鱼类的呼吸器官为鱼鳃,鱼鳃分布在鱼类的侧面部分。

鱼鳃有七个弓,每个弓上分别
有数个鳃丝,鱼类通过鳃丝吸收水中的氧气。


鱼类的运动器官为鳍,鳍分为背鳍、臀鳍、腹鳍、胸鳍和尾鳍。

背鳍和臀鳍通常成对
出现,防止鱼类向上或向下翻滚。

腹鳍在鱼类躯体两侧,可用于控制鱼类的水平方向移动。

胸鳍通常用于向前移动和转向。

尾鳍是鱼类的主要推进器官,通常分为叉形、圆形、切割
形和凹形等。

以上就是鱼类的外部形态特征,这些特征形成了鱼类独特的外观,适应了它们的生存
环境。

第一章 鱼类的外部形态

第一章    鱼类的外部形态

第三节 头部器官——喷水孔 头部器官——喷水孔
• 大部分软骨鱼类和少数硬骨鱼类在眼 的后方尚有一孔,称为喷水孔。 • 喷水孔实质上它是一 个退化了的鳃裂,在 胚胎时期和其后方的 鳃裂没有多大差异, 即使到了成鱼时期, 在喷水孔中常常可见 遗留部分的鳃丝。 • 板鳃鱼类的口位于头 腹面,当其在水底潜 伏时,用头部背面的 喷水孔引入水流进行 呼吸,可避免泥沙进 入鳃腔,当其在水层 中游泳时则用口进水。 • 一般鳐类的喷水孔特 别大,而鲨类的喷水 孔小或退化。
第一章 鱼类的外部形态
第一节: 第一节:鱼的体型 第二节: 第二节:鱼体的外部区分 第三节: 第三节:头部器官 第四节: 第四节:鳍
第一节 鱼类的体型
——体轴 ——体轴
鱼类的身体除少数种类成体不对称外,都呈左右对称。 三个体轴 1、头尾轴(又称主轴或第一轴) 是自鱼体头部到尾部 贯穿体躯中央的一根轴线。 2、背腹轴(又称矢轴或第二轴) 是自鱼体的最高部 通过头尾轴,与头尾轴垂直,贯穿背腹的一轴线。 3、左右轴(又称侧轴或第三轴) 是贯穿鱼体中心而 与头尾轴和背腹轴成垂直的一根轴线。
第三节 头部器官——眼 头部器官——眼
• 脂眼睑──眼睛的一部分或大 • 鱼类的眼睛无泪腺,无真正的 眼睑,眼完全裸露,不能闭合。 部分被覆的透明的脂肪体,在 鲱形目、海鲢目、鲻形目的一 些种类具有。 瞬膜──在眼眶 内侧、眼球外方的一层膜状构 造,这种膜可以上下活动,有 些鲨鱼所具有,如锤头双髻鲨。 瞬褶──眼眶下缘的皮肤所形 成的皱褶,能上下活动,器官——口
• 下位口 – 口开在吻的下部,上颌长于下 颌。一般多生活于水体之中下 层,以底栖生物为食,如鲟鱼、 密鲴、鲮鱼。 – 密鲴、白甲鱼的口呈一横裂, 具角质缘,适于刮取固着藻类 为食。 – 墨头鱼的口呈吸盘状,可吸附 在岩石上,以免急流冲走。

鱼类的外部形态课件

鱼类的外部形态课件

牙齿用于咬合食物,口唇用于包裹食 物并帮助鱼类摄取食物。
鱼类的鳃裂
鱼类的鳃裂是鱼类呼吸的主要器官,位于头部的两侧。
鳃裂由一系列的鳃裂片组成,能够通过扩张和收缩来吸入和排出水,帮助鱼类呼吸 。
不同的鱼类具有不同数量和位置的鳃裂,适应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呼吸需求。
03 鱼类的躯干与鳍
鱼类的躯干部位
鱼头
鱼类的生活环境与习性
生活环境
鱼类生活于各种水域环境,包括淡水 、咸水、深海等,适应着不同的温度 、盐度、压力和光照条件。
习性
鱼类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 ,如洄游、繁殖、觅食和避难等。
鱼类的进化历程
起源
鱼类起源于约4.3亿年前的奥陶纪,由无脊椎动物演化而来。
进化过程
鱼类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逐渐适应了水生生活,并演化 出各种形态和功能。
鱼类身体最前端的部分,包括口 、鼻、眼等器官。
鱼躯干
连接鱼头和鱼尾的部分,包括鱼骨 、内脏器官等。
鱼尾
鱼类身体最后端的部分,通常用于 游动和平衡。
鱼类的背鳍与臀鳍
背鳍
位于鱼躯干背面的鳍,通常用于平衡和导向。
臀鳍
位于鱼躯干底部的鳍,通常用于稳定和导向。
鱼类的胸鳍与腹鳍
胸鳍
位于鱼躯干前部的鳍,通常用于平衡和导向。
和养殖。
观赏价值
许多鱼类因其独特的色彩、斑纹 和体型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被广泛用于水族馆和家庭观赏。
生态平衡
鱼类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其外部形态影响其在生 态系统中的位置和功能,从而影
响整个生态平衡。
THANKS
感谢观看
坚硬的鳞片
鲤鱼的鳞片坚硬且紧密,可 以保护身体免受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类的外部形态》
第一节鱼类的体型
•脊椎动物一般能将身体区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称左右对称。

•鱼类的身体除少数种类成体不对称外,也呈左右对称。

一、鱼体的三个不同体轴
•1、头尾轴(又称主轴或第一轴):是自鱼体头部到尾部贯穿体躯中央的一根轴线。

•2、背腹轴(又称矢轴或第二轴):是自鱼体的最高部通过头尾轴,与头尾轴垂直,贯穿背腹的一轴线。

•3、左右轴(又称侧轴或第三轴):是贯穿鱼体中心而与头尾轴和背腹轴成垂直的一根轴线。

二、鱼类的四种基本体型
•1、纺锤形
–最常见,大部分行动迅速的鱼类多属于这种体型。

例如:金枪鱼、鲐鱼、青鱼、草鱼。

•2、侧扁形
–硬骨鱼类中较普遍,大多生活在平静的水中、中下层水流缓慢的内湾及湖泊,其运动不甚敏捷,如团头鲂、长春鳊、乌鲳、银鲳等。

•3、平扁形
–硬骨鱼类中的鮟鱇、爬岩鳅、平鳍鳅,软骨鱼类中常见的鳐、魟、鲼等,它们大部分栖息于水底,运动较迟缓。

•4、圆筒形(又称棒形或鳗鲡形)
–如黄鳝、鳗鲡、海鳗等,具有这种体型的鱼类适于穴居,善于钻泥或穿绕水底礁石岩缝间,但行动不甚敏捷,游泳缓慢。

三、其它独特的体型
–1、带形如带鱼。

2、箱形如箱鲀。

3、球形如东方鲀。

4、海马形如海马。

5、箭形如颚针鱼、鱵鱼、银鱼。

6、不对称形如鲽形目鱼类。

7、翻车鱼形如翻车鱼。

第二节鱼体外形区分
•鱼类的体型任其如何变异,仍然可以清楚地区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个主要部分。

一、鱼体区分
–头部与躯干部的分界:
1、在圆口类和板鳃类等没有鳃盖的种类(如鲨、鳐),以最后一对鳃裂为界;
2、具有鳃盖的硬骨鱼类等(如鲤、鲈),则以鳃盖骨的后缘(不包括鳃盖膜)为界。

–躯干部与尾部的分界:
1、一般以肛门或尿殖孔的后缘为界限;
2、有些鱼类的肛门特别移向身体前方(如鲽形目鱼类),则以体腔末端或最前一枚具脉弓的尾椎骨为界。

–尾部是自肛门以后到尾鳍末端,包括尾柄和尾鳍。

二、头部区分
–1、吻部:头部的最前端到眼的前缘。

2、眼后头部:眼后缘到最后一鳃裂或鳃盖骨后缘。

3、眼间隔:两眼之间的距离。

4、颊部: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

5、鳃盖膜:鳃盖后缘的皮褶。

6、喉部:两鳃盖间的腹面部分。

7、下颌联合:下颌左右两齿骨在前方会合处。

8、颏部(颐部):紧接下颌联合的后方。

9、峡部:由喉部向前延伸,亦即颏部的后方。

三、可量性状
–1、全长──吻端到尾鳍后缘。

2、体长或标准长──从吻端到最后一椎骨(或尾鳍基部)。

3、头长──从吻端到最后一鳃孔或鳃盖骨后缘。

4、吻长──眼前缘到吻端的直线距离。

5、体高──指躯干部最高处的垂直高度。

6、眼径──沿体纵轴方向量出的眼的直径,即眼眶的前缘到后缘的直线距离。

7、眼后头长──眼后缘到最后一鳃孔或鳃盖骨后缘。

8、尾柄长──臀鳍最后鳍条基部到最末一椎骨(或尾鳍基部)的直线距离。

9、尾柄高──尾柄最低部分的垂直高度。

第三节头部器官
•鱼类的头型多种多样,但各种鱼类在头部着生的器官却无增减。

头部主要的器官有口、唇、须、眼、鼻、鳃
裂和鳃孔、喷水孔等。

一、口
•(一)软骨鱼类的口
–一般位于头部的腹面,鲨鱼的口多作新月形;魟、鳐等不十分活泼的底栖性软骨鱼类,其口呈裂缝状。

•(二)硬骨鱼类的口
–可区分为上位口、端位口和下位口。

1、上位口如翘嘴红鲌、麦穗鱼、鳓鱼、大眼鲷等。

2、下位口如鲟鱼、密鲴、鲮鱼。

3、端位口也称前位口。

如鲢、鳙、海水的鲐鱼、马鲛鱼等。

二、唇
•唇是围绕在口边的一层厚皮,鱼类的唇一般不发达,生活在水底层的鱼类有比较发达的唇。

板鳃类中有些种
类在口角有唇褶。

•唇褶──有些板鳃类的口角具一裂状沟,称为唇沟,其内方的皮褶称为唇褶。

如条纹斑竹鲨。

三、须
•有一部分鱼类在口周围及其附近,常有各种类型的须着生,须上分布有作为感觉器的味蕾,起触角作用,其
功用是辅助鱼类发现和觅取食物。

•须以所在的位置不同而命名。

着生在颐部(颏部)的称为颐须,在颌部的为颌须,在鼻部的为鼻须,在吻部的为吻须。

四、眼
–鱼类的眼睛一般较大,多位于头部两侧;生活在水底的平扁型鱼类,眼睛多着生在背面且两眼相距甚近。

鱼类的眼睛无泪腺,无真正的眼睑,
–脂眼睑──眼睛的一部分或大部分被覆的透明的脂肪体,在鲱形目、鲻形目的一些种类具有。

–瞬膜──在眼眶内侧、眼球外方的一层膜状构造,这种膜可以上下活动,有些鲨鱼所具有,如锤头双髻
鲨。

–瞬褶──眼眶下缘的皮肤所形成的皱褶,能上下活动,有些鲨鱼所具有,如灰星鲨。

五、鼻
•软骨鱼类的鼻孔位于头部腹面,口的前方。

有些种类具口鼻沟,即连接鼻和口隅之间的沟,
•硬骨鱼类的鼻孔一般位于眼的前方。

绝大多数每边均有由瓣膜隔开的两个鼻孔,前面的称前鼻孔,为进水孔,后面的称后鼻孔,为出水孔。

六、鳃裂和鳃孔
•板鳃类的鳃裂共5—7对,在鲨类开口于头部的两侧;在鳐类则开口于头部腹面。

全头类的银鲛具四对鳃裂,
因具有一皮褶的假鳃盖,从外观上只看到一对鳃孔。

•硬骨鱼类的鳃裂一般具五对(多鳍鱼类仅四对),所有硬骨鱼类都具有鳃盖,并有骨骼支持,在外观上只能
看到一对鳃孔。

•鳃裂──头部后方两侧,由消化管通到体外的孔裂,为两鳃弓之间的裂缝。

•鳃孔(鳃盖孔,鳃盖裂)──具有鳃盖的硬骨鱼类,鳃盖末端的开口。

七、喷水孔
•大部分软骨鱼类和少数硬骨鱼类在眼的后方尚有一孔,称为喷水孔。

•喷水孔实质上它是一个退化了的鳃裂,在胚胎时期和其后方的鳃裂没有多大差异,即使到了成鱼时期,在喷水孔中常常可见遗留部分的鳃丝。

第四节鳍
•鳍是鱼形动物和鱼类特有的外部器官,通常分布在躯干部和尾部,是鱼体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器官。

一、鳍的构造
•鳍由支鳍骨和鳍条组成。

–鳍条可以分为:1、不分支不分节的角质鳍条,为软骨鱼类所特有。

2、为由鳞片衍生而来的骨质鳍条(鳞质鳍条),为硬骨鱼类所特有。

•骨质鳍条又可分为二种类型:
–(1)软条:鳍条本身较柔软,又可分为:A、分支鳍条,本身柔软,末端分支且分成许多节的鳍条。

B、不分支鳍条,本身柔软,末端不分支但分成多节折鳍条。

(2)棘:强大而坚硬,由软条变形而成,又分两种:A、真棘,不分支、不分节、强大而坚硬的棘,为高等真骨鱼类所具有,真棘只是一条,不能左右分开。

B、假棘,分节的坚硬的棘,鲤形目的许多种类所具有。

由左右两鳍条骨化而成,一经水煮后立即分开,又称棘状软条。

二、鳍的种类
•鱼类的鳍可分为奇鳍(包括背鳍、臀鳍和尾鳍)和偶鳍(包括胸鳍和腹鳍)两大类。

•许多低等真骨鱼类仅有一个背鳍,全部由分节而柔软的鳍条组成,称为软鳍鱼类;高等真骨鱼类的背鳍则由
鳍棘和软条两部分组成,称为棘鳍鱼类。

•脂鳍──鲑形目、鲤形目脂鲤亚目、鲶形目等许多种类,在背鳍后方有一个肉皮状突起,内无鳍条,充满疏
松的结缔组织或脂肪组织,被称为脂鳍。

•小鳍──鲭科以及近似种类,其背鳍后方常有一个到几个鳍,每一鳍仅由一枚分支鳍条组成,这种鳍称为小鳍。

三、鳍的适应
•1、背鳍和臀鳍象船的龙骨一样,能维持鱼体直立稳定,防止左右摇摆,也能帮助游泳。

(平衡,运动,摄食,吸附)
2、尾鳍在静止时能保持身体稳定,在游泳时象螺旋浆和舵一样起推进作用及掌握运动方向。

(推进,转
向,呼吸)
3、胸鳍在静止时,与尾鳍合作控制身体的稳定平衡,缓慢游泳时,可象船浆一样拨动,使鱼体徐徐向前,
快速游泳时能突然举起,鱼类停止前进,当一鳍举起,一鳍靠近身体时鱼体向举鳍方向转弯。

(平衡,转向,飞翔,感觉,爬行)
4、腹鳍能帮助背鳍、臀鳍维持鱼类平衡,在高等鱼类中有的腹鳍胸位的则还有转弯的作用。

(平衡,转
向,吸附,生殖)
四、鳍式
•鳍式:鳍条有鳍棘和软条(鳍条)之分,软条又分为不分支鳍条和分支鳍条,一般以罗马数字代表鳍棘数,以阿拉伯数字代表鳍条数,这种以不同数字记录鳍条数的方式称为鳍式。

鳍式记载方式
•各鳍名称以各鳍的英文名大写第一个字母表示,即―D‖代表背鳍(Dorsal Fin),―A‖代表臀鳍(Anal fin),―C‖代表尾鳍(Caudal fin),―V‖代表腹鳍(Ventral fin),―P‖代表胸鳍(Pectoral fin),大写罗马数字代表鳍棘的数目,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条数目,小写罗马数字代表小鳍数目,鳍棘和鳍条数目范围用―~‖表示,鳍棘与鳍条连续时用―—‖表示,背鳍若分离用―,‖表示。

•鲈鱼的鳍式:D.,Ⅻ,Ⅰ—13;A. Ⅲ—7~8;P .16~18;V. Ⅰ—5;C.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