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
中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趋势与问题
中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趋势与问题作者:来源:《科学导报》2021年第10期摘要:中国金融电子化逐步的实现了传统业务的电子化,构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电子化金融服务体系,网络银行、智能APP得到快速发展。
在金融电子化快速发展背景下,金融电子化还存在着一系列明确和潜在的风险,还要从金融电子化趋势出发,提高金融电子化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金融;电子化;趋势;问题经济新常态促进金融电子化的程度提高,金融管理电子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金融电子化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金融服务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还要加强金融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从事促进金融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本文分析金融信息化的现状,总结金融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金融电子化实现传统的柜台金融向互联网金融的方向发展,金融电子化进一步丰富金融行业的服务模式,丰富金融业服务理念,优化金融服务功能,拓宽金融业务的渠道,有助于达到金融服务的个性化,满足新时代的金融服务需求,是促进社会经济的重要金融渠道。
(一)银行业务电子化。
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现柜员联机,银行系统的公司、个人客户在交易处理的过程中大量的实现电子化处理,金融电子化代替传统的手工业务,提高银行运转效率,银行技术水平不断向电子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于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有着重要现实价值。
(二)自助银行的发展。
20世纪末到,我国电子银行自助服务系统得到快速发展普及,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我国银行逐步的实现联网处理,自助很行发展迅速,ATM服务、POS服务、HB服务得到快速发展。
(三)客户信息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本世纪初,金融电子化可以支持各种金融交易,金融机构可以为客户提供丰富的金融信息,这一时期金融业务接入互联网,银行发展真正地进入电子时代,随意支付宝的兴起,我国电子银行进入新时代,現代金融业的服务模式发生显著的变化。
(四)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阶段金融业取得了革命性的发展,银行发展过程中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的手段不断创新,金融业实现传统银行电子银行快速发展,各种金融机构的APP大规模上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成为金融业的重要营销方式,移动互联网技术催生了金融业服务的变革。
金融信息化的发展
浅析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摘要:金融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中至关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我国的金融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在此基础上我国的金融业信息化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我国的金融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也随着金融改革和创新的步伐进一步提高。
本文探讨了金融信息发展的现状、如何使金融信息发展方向正确及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关键词:金融信息通信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发展应用研究金融信息化就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的金融业信息化建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宽阔,知识变得更加广博,信息技术和金融业务已经达到了相互渗透的地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金融创新和发展的驱动力,而信息化已经成为决定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提高金融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分析了金融信息化的现状、应用以及发展方向。
1 金融信息化现状我国的金融电子化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讲起步比较晚。
但是我国的金融电脑化信息系统发展很快,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全国范围的金融电子信息化服务体系。
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目前不仅仅是要强调金融信息管理硬件的创新,更要把思维提上日程。
随着金融信息管理业务的种类越来越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了管理的层面,由于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使金融信息的管理更加灵活方便和高效,因此,计算机技术在新事物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金融信息管理系统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已经逐步走向科学化和体系化。
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已经运用到基层的业务处理系统、管理层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分析系统以及支持决策层的支持系统,可以说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在金融信息管理系统的各个层面都得到了有效的应用。
2 金融信息化应用产生的影响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绩,并且我国的信息化的先进技术的应用也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但是在运行效率、信息综合程度以及信息服务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浅析金融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随着 金 融 数 据 大集 中建 设 的基 本 完成 , 为建 立完 整 的金 融 信 息体 系。 作 为具 有 现代 经 济 核 心 地 位 的金 融 现代 化 , 整 的银行 信 息 系统安 全体 系奠定 了坚实 的基 础 , 管理信 息 行业 , 随着 社 会 的发 展 , 我 们 知 道信 息 化 是 国 家 现代 化 的 基本标志 , 推 动 了整 个 社会 的现 代 化进 程 , 信 息化 有力 地 化和 服务信 息 化将 是未 来金 融业 建设 的重 点。 第三 ,信 息化 搭 建 了多 元化 的金 融业 综合 业务 平 台。 支 持 了我 国金 融 业 的改 革和 发展 , 注 定 了其 与信 息 技术 的 金 融信 息 化建 设 集 中的数 据仓 库 后 , 那 么金 融 业务 的开 展 必 然 结 合 。 本 文主 要 对 金 融信 息 化 的发展 趋 势做 一 个 探 将 更 有针 对性 , 同时 多元 化业 务 的开展 也具 备 更多 的可 能 讨。 性 。 这样 , 金融业 务 多元化 , 服 务功 能综合 化、 全能化 , 从 分 1 金 融信 息化概 述 目前金 融业 信 息化 的主 要着 力点 , 主要是 加 强信 息 化 业 经 营 到 混业 经 营 ,金 融信 息化 网络化 的发 展 将 改 变 单 传统 的经 营模 式 , 实现 综合 经营 。 目前 , 在 商 业银 行领 监 管和 风 险 控 制 、 推动 J T外 包 、 加 快服 务 普 及 化 , 信息 化 已在 金 融市 场上 积极 推进 业务 很 多 , 如: 投资、 证券 、 代 成 为捍 卫金 融体 系安 全稳 定度 过 金融 业 寒冬 的 有力 武器 , 域, 理保 险、 信用 卡 、 咨询 服 务 、 信 息服 务 、 保 险箱 服务 等等 , 多 在 面 对 金融 危机 时 , 信 息化 在 金融 业 中 有着 举 足 轻 重的作
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
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金融行业信息化现状金融行业的主要分成三大行业,即:银行、证券和保险业。
所谓“金融信息化”,是构建在由通信网络、计算机、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四要素组成的国家信息基础框架之上,由具有统一技术标准,能以不同速率传送数据、语音、图形图像、视频影像的综合信息网络,将具备智能交换和增值服务的多种以计算机为主的金融信息系统互连在一起,创造金融经营、管理、服务新模式的长期系统工程。
1.金融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到上个世纪末为止,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在数万金融科技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由点及面,初步建成了日趋成熟完整的金融信息体系。
在这段发展时期,金融信息化工作形成了以金融企业和行业监管部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即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等行业监管机构的领导下,各个金融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和实施原则。
我国金融行业信息系统的建立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起步较晚,从70 年代开始至今尽管只有 20 多年的短短历程,但发展速度较快。
目前一些大中城市的金融行业信息系统已基本上接近了发达国家80 年代中期的水平。
计算机进入我国银行业,最早可追溯到50 年代,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引进了苏联的电磁式分析计算机,用以进行全国联行对帐表的工作。
但是计算机在我国银行业的真正发展还是从70 年代开始的,因此,我国金融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70 年代起步阶段从70 年代中国银行引进了第一套理光—8 型(RICOH—8)主机系统开始,揭开了我国金融行业信息系统发展的序幕,当时的主要目标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效率高、准确性强、功能丰富的特点,对银行的部分手工业务用计算机来进行处理,主要软件采用COBOL 语言编写,实现了诸如对公业务、储蓄业务、联行对帐业务、编制会计报表等日常业务的自动化处理。
尽管在当时只在某些地区的某几个分行着手试点,但是试点的成功为后来的大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国金融市场现状与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当今全球经济体系中,金融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和多元化,金融监管作为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其地位和作用愈发突出。
然而,我国金融监管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并探讨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监管发展历程及现状(一)发展历程新成立至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金融业也随之不断壮大,逐渐形成功能齐全、业态丰富、分工协作的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时至今日已经成为我国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同时,我国也在持续推动建设完善改革金融监管体系,以进一步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需求。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即1949年到1978年。
这一时期,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完全以银行业为主,而银行业也几乎仅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既作为监管机构承担中央银行的职能,又作为商业银行开展存款和贷款等业务。
二是过渡阶段,即1979年到1992年。
1978年底,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并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适应新的经济体制,农中建工等银行相继从人民银行剥离出来,成立专业银行。
同期,保险、信托、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在快速发展。
1986年《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出台,中国人民银行被正式确立为中央银行,在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的同时,监督管理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业务,这标志着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初步形成。
人民银行开始独立行使央行职能,保障了经济秩序的稳定,为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负责金融体系的监管工作,维护我国金融系统稳定发展。
三是发展和完善阶段,即1992年到2017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步入快车道。
1992年,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承接人民银行对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督管理。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以及息息技术所推动的技术革命,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被世人所认同,不论人们的主观意愿如何,信息化必将普及全球,而其急速发展的趋势对所有国家都既是严峻挑战,又是难得机遇。
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就现今而言,信息化对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不可代替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总体上来说,社会信息化水平还很低,信息环境建设还十分落后。
纵观中国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可把它分为企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来考察:1.企业信息化-——大中型企业纵深发展,中小型企业快速起步企业信息化在我国信息化领域化是走起步较早的部分, 尤其是大中型企业。
包括金融、电信、汽车等行业的信息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逐步进人了成熟阶段。
主要表现在:这些企业大都设立了信息化管理机构, 企业基础网络市话建设基本完成,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建设上了新台阶。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意识也有了一定提高, 但发展水平层次不齐。
2.农业信息化——进展明显,但水平较低农业信息化是领域信息化的重点, 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眼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具体反映在几个方面。
一、农业信息化网络化建设速度加快。
二、覆盖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信息采集渠道初具雏形。
种植业、畜牧、渔业、农垦、农机、农业科技教育和农产品市场等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批自下而上的信息采集系统。
信息的整理、分析和发布逐步走向制度化、标准化。
信息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 地方农业部门普遍加大了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步伐。
三、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有所提高。
近年来, 我国开发了大量的相关信息处理专用软件, 使农业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及农业决策支持系统、遥感和系统模拟模型的开发应用已具有一定基础。
中国金融创新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金融创新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创新在中国逐渐走向深入和广泛。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新问题,如金融不稳定性、法律监管和道德标准等方面的挑战,并且是由于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而导致了这段时间中国金融的深度调整。
将这些问题置于全球化和高度竞争的环境下,这个问题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一、中国金融创新现状首先,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中国的金融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传统模式相比,新型金融服务具有灵活且快速的优势,例如在线支付、移动支付和P2P等。
此外,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新型企业采用更加便捷灵活和高效的管理方式,能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并且基于大数据技术,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是在新时期的,金融行业的一大变革。
其次,在宏观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的金融创新在不断升级优化。
比如,中国政府推动的“互联网+”战略,鼓励金融机构与新兴科技企业合作,通过信息化和数字化方式,推出一系列创新金融产品。
同时,硬件设备的技术移动也给非金融行业与金融行业带来了深度的融合,比如汽车金融、房产金融等新一代金融服务。
最后,中国金融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极高的影响力。
这得益于中国在过去几年中的经济增长,也说明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潜力和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
此外,在全球金融市场变动中,中国经历了一次金融危机,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在金融创新中具有更高的责任感和敏感度。
二、中国金融创新遇到的问题虽然中国金融创新发展良好,但在实际运营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其中,一些存在的问题与金融体系本身或者商业模式有关,有些则涉及法律、监管或行为道德。
下面,我来详细地阐述这些问题。
1、金融稳定性由于新型金融服务方式缺乏合理的监管与风控机制,一些企业在运营中过于依赖融资,甚至出现了高杠杆金融。
此外,由于新金融由市场驱动,导致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这要求相关监管部门去做更多且更有效的工作。
2、法律监管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中,一些金融创新产品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仍有待界定。
我国金融信息化的进步与前瞻
息系统的安 全可靠性 亟待提高 。 由于
程 。O 2 世纪 9 年 代 以 来 , 互 联 网为 核 心 的 大 。 0 以 国家 建 立 了 银 行 卡 信 息 交 换 总 中 心 及 长 期 以 来 发 展 的 无 序 和 不 规 范 , 以及 绝大 几 十 个 城 市银 行 卡 信 息 交 换 中心 。 银行 多 数 硬 件 和 软 件 产 品 采 用 国外 技 术 , 此 为 因
拥 有 的ATM机 已达2 . 6 台 , 0 9 2 1万 较2 0 年第
息 化支 持环 境 等 都 没 有 形 成 研 究 体 系 。 信 息 化 的 技 术标 准 与业 务规 范未 能 形
成统一体 系 , 自然 不 能 满 足 与 国 际 接 轨 的
金融 信 息 化是 指 信 息技 术( 如计 算 机 技 四季 度 末增 加 0 6 万 台 。 统 计 , 国 最近 要 求 , 金 融 机 构 自身 的业 务联 机 处 理 系 .7 据 中 各 术 、 信 技 术 、 工 智 能 技 术 ) 泛 应 用 于 几 年 AT 机 增 长速 度 维 持在 l %以 上 , 通 人 广 M O 远 统 也 存 在 接 口和 数 据 标 准 不 统 一 等 问 题 。 金 融 领 域 , 而 引 起 金 融 理 论 与 实 务 发 生 远 高 于 世 界 其 他 国 家 3 从 %的增 长 率 。 中国 这 些 不 仅 给 信 息 交 换 、 而 系统 整 合 带 来 了 困
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 月 异 , 在 所 有 经 济 领 域 里 的 应 用 更 是 的 交 换 。 其 在 广 度 和 深 度 上 不 断 精 进 , 别 是 信 息 技 特 2 0 年后 , 国 电子 支 付工具 尤 其 是银 00 我
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金融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国金融行业必须走向的一条道路。
本文旨在探究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现状1.政策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和文件以来,金融信息化建设开始引起广泛关注,政策的支持也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力。
2.基础设施施工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国内银行业巨头已经建立了强大的网络基础设施,为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支付和结算系统以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市场的崛起,标志着支付和结算系统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4.数据管理能力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金融机构的数据管理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个性化的服务。
二、发展趋势1.移动办公在移动互联网、移动设备的普及下,金融行业将迎来移动办公的新发展。
通过移动设备进行交易和查询等操作已经成为客户的重要需求,金融机构将加大对移动业务的投入。
2.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改变金融行业的运作方式。
智能风控、智能客服、智能投顾等领域都将成为金融机构的新赛道。
3.合规监管金融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行业之一,监管合规无疑是当务之急。
金融机构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数据保护等合规措施,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监管形势。
4.金融科技金融科技的发展将为金融业带来全新的变革,如区块链、数字货币等将成为未来金融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总结】金融信息化建设既是我国金融业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中国银行业追赶国际金融市场步伐的重要举措。
通过积极推动金融信息化建设,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满足客户不断升级的需求,促进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
我国金融信息化现状研究
我国金融信息化现状研究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对于一个国家的崛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做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在这一崛起的过程中,我们的金融信息化建设正是千载难逢之时,基础建设中我国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规模不统一、管理信息滞后等诸多问题,本就就金融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及措施。
关键词:城市金融;信息化;分析我国金融信息化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进过不断努力已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信息化体系。
主要体现在城市的电子化设备已具备相当规模,全国性的金融机构已完成内部联网建设,网络已覆盖了全国所有的省会城市和地级市。
一、我国金融发展水平现状金融信息化的实质,是新兴的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业的一场经济革新,主旨在于把金融业变成典型的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产业,信息系统成为金融产业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和业务操作的基本方式。
在我国,由于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其自身业务活动的复杂性,金融电子化受到了很高的重视,金融电子信息系统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在这些年自身发展与社会的需求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金融信息化装备达到了一定规模。
当前,电子装备规模渐起,传统的柜台业务已经基本实现了业务处理的自动化。
第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通过网络的基础规模建设,实现了信息传递和建立联机网络,实现了金融行业中全国银行之间各种报表的计算机网络处理、传递和分析。
第三,金融电子服务摒弃单一传统的模式,多元化发展。
计算机的综合信息服务,使得电子行业服务面向多元化发展,例如电话银行服务,从根本上方便了客户的潜在需求。
第四、管理信息系统有了一定的发展。
这就促使信息发布更加灵活,管理起来也十分方便。
二、我国金融信息化存在的问题金融业的发展虽然借助现代化的设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我国金融信息化现状与“十五”期发展策略研究
标准 , 向金 融 经营 、 面 管理 、 务 与 决 策全 过 程 。 服
金 融 信 息 化 的 发 展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战 略 意义 。
金 融 信 息 化 是 国 民 经 济 信 息 化 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它与 整个 社 会 的信 息 化 , 它 宏观 管理 部 门 的信 其
一
健 康 有 序 发 展 将 极 大 地 推 动 国 民 经 济 信 息 化 的 进
程 。 金 融 信 息 化 是 提 高 国家 金 融 竞 争 力 , 对 “ 应 入 世 ”冲 击 的 有 效 措 施 。 加 速 金 融 信 息 化 进 程 将 为 我 国金 融机 构 开 展优 质 、 新 服 务提 供 基 础 支撑 条 件 , 创
维普资讯
学
者
观
点
莪 金 信 国 融 息
现 状与 “ 五’ 十 ’ 期
北 京 大 学 信 息 科 学 中心
唐 世 渭
北 京 大 学 计 算 机 系
2 0世 纪 9 0年 代 以 来 , 以 互 联 网 为 核 心 的 信 息 技 术 和 全 球 经 济 一 体 化 的 迅 猛 发 展 , 深 刻 影 响 了 国 际竞 争 格 局和 人 类 生存 方 式 。 在这 一 巨 大 的经 济 发 展 形 态 与 基 础 技 术 平 台 转 变 的 历 史 背 景 下 ,作 为 现
行 业 之 间 无 法 实 现 信 息 共 享 , 家 宏 观 经 济 运 行 的 国 态 势 和 社 会 发 展 的 动 向 不 能 得 到 快 速 反 映 , 直 接 这
影 响 了 国家 货 币政 策和 金 融 监 管 的有 效 实施 。
2 金 融 信 息 化 的 技 术 标 准 与 业 务 规 范 尚 不 完 . 善 , 乏总 体 建设 规 划 缺 我 国金 融 信 息 化 3 0多 年 的 建 设 , 大 多 时 候 处 于 一 种 杂 乱 无 序 的 状 态 。 一 方 面 , 务 规 范 和 技 术 业 标 准 未 能 形 成 统 一 体 系 。 具 体 表 现 在 金 融 机 构 之 间 的 联 网 、 息交 换 缺 乏 统 一 的标 准 ; 未 形 成 一 套 信 尚 与 国际 接 轨 所 必 须 的统 一 的业 务 规 范 和 技 术 标 准 ; 各 金 融 机 构 自身 的 业 务 联 机 处 理 系 统 接 口和 数 据 标 准 不 统 一 等 。 这 些 不 仅 给 信 息 交 换 、 统 整 合 带 系 来 了 困难 , 且 也 极 易形 成 各 种 安 全 隐 患 。 另 一 方 而 面 , 国金 融信 息 化 建 设 缺 乏总 体 规 划 。 具 体 表 现 我
我国银行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
我国银行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作者:徐效德刁基平来源:《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年第18期摘要: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字眼,它结合了不同的行业创造出不同的经济效益。
在我国银行业务中,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
本文通过对我国银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针对目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给出应对措施加以改善和提高,以期银行能在日后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达到高效率、高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银行信息化;发展历程中图分类号:F832.2日臻完善的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完美结合,使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既快又稳。
在我国的银行业中,信息化建设从最初的认识逐步上升到了一个战略高度。
1 我国银行信息化建设的简要概述1.1 金融信息化的概念金融信息化是一种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整合到信息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综合信息网络,它具有统一指标和标准。
在金融行业,引进了这种以计算机为主的具有智能交换和增值服务的信息系统,将这些信息系统再利用互联技术组合成一套以银行的经营、管理和服务为中心的新的系统工程。
这是一种新的模式,它改变了我国银行业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从此实现了电子化的服务,自动化的业务处理流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科学化的决策管理,这样的系统的产生,使服务更快捷方便,大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1.2 银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银行信息化建设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步骤也比较多,需要从设计、实施、运行到维护多个环节进行配合。
具体的内容包括以银行的战略目标为基础的战略设计、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标准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一系列信息系统标准规范、构建稳定安全的信息网络、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维护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等步骤。
1.3 我国银行信息化的发展过程我国银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过程虽然和国外的发达国家是类似的,但在时间上,要比其晚起步30多年,目前来看,这种差距在逐年缩小。
中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内容简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信息化的进步,现代金融服务 业已经成为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开放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
序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信息化的进步,现代金融服务 业已经成为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开放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金融 业正处在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对金融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履行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从2006年起,国内金融业将直接面对来自国外金融业的激烈竞争。我国金融业正处在深 化改革阶段,加强创新,提高服务水平,防范金融风险,切实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是目前迫切的任务,这一切都离 不开金融信息化的支持与保障。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信息化概览与总体发展战略 第1章国内外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 1.1金融业发展对信息化的迫切要求 1.2国外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3我国金融信息化的差距和问题分析 第2章我国金融信息化的战略目标 2.1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2.2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 2.3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中应该特别**的三个战略 2.4我国金融信息化战略实施的三个层面 第3章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的实施策略
2024年辽宁金融信息化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辽宁金融信息化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金融信息化是指将金融业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金融业务的效率和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金融信息化已成为金融行业的一种重要趋势。
辽宁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金融信息化对辽宁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辽宁金融信息化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2. 2024年辽宁金融信息化市场环境分析2.1 竞争态势辽宁金融信息化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态势。
目前,辽宁省内外的金融科技公司纷纷进入辽宁金融信息化市场,提供各类金融信息化解决方案与产品。
一方面,这种竞争推动了辽宁金融信息化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对辽宁本地金融科技企业造成一定压力。
2.2 需求分析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辽宁金融机构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信息化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
辽宁金融机构普遍需要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包括核心银行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
此外,随着辽宁省不断深化改革与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对跨境支付、金融风险防控等领域的信息化需求也呈现增长趋势。
2.3 政策环境辽宁省积极推动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政府鼓励金融科技企业的研发创新,并提供财税等方面的支持。
此外,辽宁省政府也加大对金融信息化安全的监管力度,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
这些政策为辽宁金融信息化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3. 存在的问题3.1 技术问题辽宁金融信息化市场在技术方面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金融机构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技术实力不足的问题,无法及时应对市场变化与金融创新的需求。
其次,辽宁省内金融科技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相对滞后,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这些问题制约了辽宁金融信息化市场的发展。
3.2 安全风险随着金融信息化的推进,金融数据安全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金融电子化的现状
我国金融电子化的现状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电子化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其改变了金融业传统运作方式,提高了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
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迅速,“三金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银行的中间业务不断地开发和发展,金融电子化市场潜力巨大。
本文通过描述我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状况,了解我国金融电子化所面临的问题,展望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金融电子化现状发展趋势战略选择一金融电子化概述(一)金融电子化概念金融电子化是指金融企业采用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提高传统金融服务行业的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实现金融业务处理的自动化、业务管理的信息化以及决策科学化,为客户提供更快捷、方便的服务,达到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金融电子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集金融业务处理、金融信息管理和金融决策为一体的金融管理信息系统。
它的根本点是行业内部管理自动化与信息化,它是一种基于传统的、封闭的金融专用计算机网络系统。
整体看来,金融电子化系统是对广义金融信息进行采集、传送、处理、显示与记录、管理和监督的综合性应用网络系统。
它是一个多层次的、开放互联的巨型系统,处于一个不断发展、更新和扩大的状况。
(二)金融电子化的特点1. 业务性金融机构的电子化,是建立在银行业务的基础之上,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这一手段,来达到金融扩散、金融创新、提供新的金融服务、增加赢利的目的。
如果只是单纯地注重电子技术发展,忽视了金融业务的性质与结构,只能是缘木求鱼。
如号称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SFNB(安全第一网络银行)最初只发展网络业务,但单一渠道制约了业务的发展,目前该行已在亚特兰大开设了一个营业网点,并计划增设更多网点。
2. 效率性在电子技术运用到金融领域之前,各营业机构都是使用手工操作,业务处理速度、业务信息传递速度极为缓慢,业务开展的范围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金融产品相对单一。
计算机技术进入该领域之后,引进日常业务批处理,大大提高了处理日常业务的工作效率。
新时代下中国金融体系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新时代下中国金融体系的挑战与发展趋势1. 引言1.1 当前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挑战首先是金融风险防范方面,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张和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各种金融风险也在逐渐增加。
特别是近年来,一些非法集资、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等问题屡禳发生,金融市场乱象频现,给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压力。
其次是金融监管不完善。
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有强有力的监管来保障,但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仍存在一些缺陷,监管不到位、监管层级不清晰等问题依然存在,导致金融市场乱象频发。
金融体系内部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一些金融机构过度依赖传统业务,产品创新不足,资金运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亟待解决。
当前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金融风险防范、金融监管不完善以及内部结构调整等方面。
面对这些挑战,我国金融体系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提升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
1.2 新时代下的中国金融发展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领域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金融体系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世界金融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金融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和趋势。
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与改革不断深化。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金融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国内金融机构也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拓展业务,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金融领域的新引擎。
互联网金融、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应用,正在推动金融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监管政策的不断变革与调整也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监管部门致力于构建更加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新时代下的中国金融发展背景呈现出开放、创新、融合的特点,中国金融体系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中国金融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加强国际合作,推动金融创新和改革,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现状及战略分析
二、金融信息化的不足
尽管我国的金融 包化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金融信 息 化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全到位 , 而且应用的丰富性、 完善度、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都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 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1 ) 金融信 息化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由于我国信 息化起步较晚, 又偏重于 陕速发展 , 忽略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策略、金融科技迎新体 系、金融信息 服务体系以及金融 息化支持环境、组织管理机制和人 才测 动 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 缺乏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 2 刷听 亍 业未能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我国金融信息
、
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2 ) 国内金融企业多数已完成网内互联建设。我国大多数金融企业 都已基本完成了公司内部互联 的建设, 网络几乎覆盖了全国的各个城 市。金融企业与通信部门合作 , 已经建没成连接全国多个城市, 支持语 音、数据、图像等多种 息 传输。 ( 3 龈{ 亍 的信 息化已经初具规模。目前我国已建成全国范围的电子 清算系统。2 0 1 2 年, 全国各支付清算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共处理支付 业务l 9 1 . 1 2 1 乙 笔。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在银行也得到普遍的应用, 银行系 统的存款贷款、代理、结算 , A T M, 已经基本实现了信 息化。 ( 4 险业的信 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到目前为止 , 全国近万 个保险机构安装 了 高效运行的计算机系统, 各类保险业务 已基本实现 信 息化处理 , 日处理量达到数十万笔。信 息 化 已经成为保险业l 央 i 童发 展、改善客户关系、强化风险管控和保险创新的重要技术支撑。 ( 5 ) 证券业信 息化建设取得了突破 『 生 的进展。沪、深两市证券交 易所在成立之初就采用了电J j 卤自动撮合竞价系统, 实现了股票的无纸 化交易, 启动了证券业的信 息 化建设, 经过准实时行情发送、无纸化托 管、计算机 自动撮合和异地交易中心联网等几个阶段, 现已进入到全 程电子化交易模式。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开放的金融 信息化体系。
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
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1. 引言1.1 概述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的背景【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是一个全面评估我国信息化发展状况的重要报告,从多个角度分析我国信息化的现状、政策、技术应用、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这份报告对于指导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政府制定科学的信息化政策和战略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为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了关于信息化发展的数据和分析,促进我国信息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 正文2.1 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当前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信息化技术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如政府、企业、教育、医疗等。
互联网的普及率也逐渐增加,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网络。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和获取。
在政府方面,信息化已经成为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更加便捷,政务公开程度也明显提高。
在企业方面,信息化带来了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益的提高,许多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了线上销售和服务。
在教育领域,信息化教育正在推动着教学模式的革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学习,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得到提升。
信息化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网络安全问题、个人信息保护等。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更新升级也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
数字鸿沟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确保信息化发展造福全民。
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不断创新,加强技术研发,促进信息化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2 信息化政策及战略分析信息化政策及战略分析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它反映了国家在信息化领域的政策制定和战略规划。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各个国家都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因此信息化政策及战略的制定至关重要。
在中国,信息化政策主要包括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网络安全战略、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等。
这些政策和战略的制定为中国信息化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对整个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量化评 价, 辅助了决 策行为, 使金融产品的交易更为简
单, 从而扩大了金融市场。
三、 金融信息化技术体系框架已建立并趋于完善
( 金融信息基础设施 日 一) 趋完善
我 国金融业拥有世界先 进水平的大型计算机 、 小 型计算机 、 cI务器 、 PI E 刀片服务 器等各类 计算机 , 建 立了覆盖全国的网络通信系统 , 开发了大量金融信息和
方面有所突破, 进而在财务绩效指标与业绩成长方面有
优异的表现。 ( ) 息 三 信 化已成为金融工具创新 的主要源泉
在业务 开拓方面, 信息化 已成为金融业 增长 的源
务加快创新 , 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 重要标志是银行卡
的应用和网上金融服务 的迅速发 展 。 现代银行业作为 知识密集型产业 , 与传统银行业相 比, 在组织结构 、 业
环境和银 行组织变革要 求的信息组织体系, 理配置 合
科技资源, 努力构建面向业务、 服务导 向、 分工合理 、 协
作紧密、 运作高效 的专业信息化组织架构。 建立I战略和计划的流程 , T 保证I 战略与企业战略 T 的一致性 , 确保 I技术投资决策符 合银行 远景。 立统 T 建
一
设 重要 任务之一 , 要对现有 的银行 信息技 术法规和标
准进 行全 面检查、 清理 、 整合和规范 , 研究新 的系统性
发展规划。 此基础上, 在 结合 银行信息化发展的实际 , 以各种协作方式, 分层次、 分步骤地加快银行信息化技 术规范和标准体系的建设步伐 , 早建立国家或 国际 尽 的标准。 囫
以数据集 中为依托, 分商业银行研制开发了涵盖 部
全行业务 处理 、 经营 管理 、 策分析和服务渠道 的全 决 功能银行业务系统 。 部分保险公司陆续启动了集中的财 务系统 、 险数 据仓库 、 中的I运行平台和网络 安全 保 集 T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那么,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呢?互联网金融就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
互联网金融从2013年开始蓬勃发展,纵然屡有跑路,纵然良莠不齐,但是政策的宽容,媒体的支持,使得这个行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欢呼声中冲上了天空。
经济金融领域屡见不鲜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故事,也发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
以2015年底的e租宝事件为转折点,互联网金融领域残酷的洗牌开始了。
目前可实现的互联网金融项目,则主要是以下几类:折叠众筹P2P网贷P2P(Peer-to-Peerlending),即点对点信贷。
P2P网贷是指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进行资金借、贷双方的匹配,需要借贷的人群可以通过网站平台寻找到有出借能力并且愿意基于一定条件出借的人群,帮助贷款人通过和其他贷款人一起分担一笔借款额度来分散风险,也帮助借款人在充分比较的信息中选择有吸引力的利率条件。
2种运营模式,一是纯线上模式,其特点是资金借贷活动都通过线上进行,不结合线下的审核。
通常这些企业采取的审核借款人资质的措施有通过视频认证、查看银行流水账单、身份认证等。
第二种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借款人在线上提交借款申请后,平台通过所在城市的代理商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审核借款人的资信、还款能力等情况。
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Third-PartyPayment〕狭义上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银行机构,借助通信、电脑和信息安全技术,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在用户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间建立连接的电子支付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金融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导读: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金融信息化得到了巨大发展,但总体来说,与世界先进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本文在分析国内金融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战略目标,为对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在数万金融科技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由点及面,初步建成了成熟完整的金融信息体系。
在这段发展时期,金融信息化工作形成了以金融企业和行业监管部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即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等行业监管机构的领导下,各个金融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但是在这种发展模式下,金融信息化工作也存在着一些死角,即很多战略性的课题无法解决。
其主要的问题在于,金融信息化战略的制定者,只能站在金融企业的角度,或者在相关监管机构的高度上,更多地将眼光集中在各个企业内部或者行业内部的具体问题中。
至于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如何规划金融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如何充分调动、合理分配社会的各种资源,如何加强各个企业和各个行业之间的协同配合,如何确定统一、科学的标准,如何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开发对资源的浪费,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信息化概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了国际竞争格局和人类生存方式。
在这一巨大的经济发展形态变革与基础技术平台转换的历史背景下,中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更广阔的视角研究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中国金融信息化的总体战略,实现金融信息系统的整合,全面提升金融竞争力,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应对入世的现实需要。
金融信息化是指在金融业务与金融管理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金融与经济信息资源,加速金融现代化的进程。
这个进程是发展的、动态的和不断深化的。
金融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与其他宏观管理部门的信息化,与居民、企业的信息化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金融服务与金融创新构成了现代经济的核心。
二、国内金融信息化发展现状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六五”做准备、“七五”打基础、“八五”上规模、“九五”见成效、“十五”再攻关的发展阶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逐步形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金融电子化服务体系。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电子化设备已具备相当规模截止到1999年底,银行系统已经配置大中型计算机700多台套,小型机6000多台套,PC及服务器50多万台,电子化营业网点覆盖率达到95%以上。
截止到2001年6月底,各金融机构共安装自动柜员机(ATM)4.9万余台,销售点终端(POS)33.4万台。
2.全国性金融机构多数已完成内联网建设多数全国性金融机构初步完成了本系统内联网的建设,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的省会城市和地级市。
金融系统与电信部门合作,已经建设成连接全国250多个城市,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和多种通信协议的金融数据通讯帧中继骨干网,支撑金融数据的传输。
3.银行信息化已具规模1)初步建成全国范围的电子清算系统。
“八五”期间,人民银行已经建成金融卫星专用网络和电子联行系统,现已开1409个电子联行收发站,覆盖了全国所有地级城市和1000多个发达县。
2000年,全国转发往帐3163万余笔,转帐交易金额235488亿元。
“九五”时期,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基本都完成了各自的电子汇兑系统,客户的异地转帐业务24小时内就可到帐。
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通过银证转帐系统进行证券帐务信息的交换。
(2)银行卡业务迅速发展。
电子支付工具尤其是银行卡业务发展迅猛,到2001年9月底,全国共有发卡机构55家,发卡总量超过3.58亿张,发行国际卡近20万张,全国可以受理银行卡的银行网点发展到13万个,可以受理银行卡的商店、宾馆、饭店等特邀商户已发展到15万个,各金融机构共安装自动柜员机5.1万台,销售点终端近35台。
建立了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及18个城市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此外,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和支付网关已经开通,支持了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3)建成人民银行覆盖全国所有地市中心支行的电视会议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提高了央行的办公效率,在国务院各部委中率先实现了经网络传送机密红头文件。
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基本实现全国联网。
商业银行数据集中工程建设和网络金融服务取得显著进展。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已经在部分城市投入生产试运行,将极大地提高我国银行间清算效率,加速资金流动,促进经济发展。
4.保险业电子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迄今为止,全国近万个保险机构安装了高效运行的计算机系统,各类保险业务已实现上机处理,日处理量达到数十万笔。
在全国5000多个保险独立核算单位部署了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实现了财务处理的高度集中。
此外,随着全国保险三级网络的建立与完善,各类网上保险应用也将有一个实质进展。
5.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在较高的起点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启动了证券业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准实时行情发送、无纸化托管、计算机自动撮合和异地交易中心联网等几个阶段,现已进入到全程电子化交易模式,无纸化电子交易已在全国各地的证券营业部推广使用。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开放的金融信息化体系,这为我国金融业实现由“电子化”向“信息化”转变,全面实现金融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我国金融信息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虽然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先进技术的应用基本与国外持平,但运行效率、信息综合程度和信息服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薄弱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所要解决的是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问题,主要包括:对基础设施建设策略、金融科技迎新体系、金融信息服务体系以及金融信息化支持环境、组织管理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工作都比较薄弱,没有形成研究体系。
2.金融信息化的技术标准与业务规范尚不完善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表现在金融信息化建设没有明确的方向,没有统一协调的步骤,存在很多重复性建设。
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也未能形成统一体系,且尚不能满足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各金融机构自身的业务联机处理系统也存在接口和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这些不仅给信息交换、系统整合带来了困难,而且也极易形成各种安全隐患。
3.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亟待提高尽管我国金融业在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发展的无序和不规范,以及绝大多数硬件和软件产品采用国外技术,因此我国现有的金融信息系统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
“9.11”事件也给我国金融业深刻的启示,即必须提高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尽可能地保证国家经济命脉的正常运行。
4.跨行业、跨部门的金融网络尚未形成我国各金融机构出于经营管理、业务拓展的需要,相继建成了自己的内联网系统,但各机构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影响了金融信息共享和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
此外,银行信息网与财税、海关、保险等网络也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不同经济部门、不同行业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和社会发展的动向不能得到快速反映,这直接影响了国家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有效实施。
5.金融信息系统集成化程度不高,深度分析不够我国金融业服务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信息的应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的快速发展。
一方面,传统的以业务为核心的金融信息系统偏重于柜面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难以满足高层次客户多领域、个性化的增值金融服务需要,也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多功能、全方位服务的要求;另一方面,缺乏对大量管理信息、客户信息、产业信息等的集成、分析、挖掘和利用,在信贷资产质量管理、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方便的金融服务和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导致银行风险管理失控、丧失业务机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不足等问题。
6.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着金融业的经营环境和内部动作模式,成为金融业变革和创新的主要推动力。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按照银行应用网络技术的水平,将银行信息化分为局部应用、内部集成、业务流程重新设计、组织结构重新设计、经营范围重新设计五个层次,目前国内银行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仅仅限于前两个层次,仍然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潜能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
7.管理体制和人才机制尚不健全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管理体制和人才机制上存在很大差距。
我国金融业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人力资源机制还不能适应竞争环境和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在入世后将面临巨大的冲击:一方面,我国金融业缺乏一种现代管理科学指导下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体制臃肿、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业尚未形成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引进人才困难,留住人才更难。
8.金融信息化的法律、政策环境有待完善法律、政策环境是金融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随着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与金融信息化相关的技术(如电子签名、电子证书等)的合法性、有效性,成为争论的焦点,急需国家立法界定。
同时,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还要借助于国家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的大力支持,并依赖于国家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四、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探讨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提高我国金融竞争实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应对国际金融业挑战,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金融体系的需要。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金融信息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的总体框架是:战略研究为金融信息化的龙头,网络建设为金融信息化的基础,标准和安全为金融信息化的保障,银行、保险和证券三方面的关键技术为金融信息化的应用。
通过金融信息化攻关建设将实现以下目标:1.制定出符合国情、具有创新精神而又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信息化发展规划,为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及发展道路;2.建设金融信息化发展所必须的基础环境,包括制定金融信息化领域主要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进行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金融信息化产品的生产提供统一的企业标准;3.到2003年底,完成覆盖全国数十万金融机构的跨系统网络间互联平台建设,基本实现金融服务综合化、电子商务支付网络化,实现银行卡联网联合;4.基本实现银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管理的现代化,为建立完整的银行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5.初步建立起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体系,为金融系统进行金融风险预警与防范提供有利的信息支持和科学的分析工具,带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体系建设;6.实现金融业的网络化经营,开展客户中心、网上银行、网上证券和网上保险等新型金融服务,在金融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较高水平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