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下册资料袋
4~6年级资料袋
四年级上册1.《观潮》钱塘江的秋潮壮观,与当地的特殊地形有关。
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
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形,东面的湾口宽达一百公里,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三公里。
涨潮时,海潮从湾口涌入,向西奔涌而来,受两旁渐峡江岸的约束,水面越来越窄,涌潮后推前阻,越来越高,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2.《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
过去曾被列为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都比不上雅鲁藏布大峡谷。
3.《蟋蟀的住宅》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创作了既是严肃的科学著作,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昆虫记》。
4.《巨人的花园》童话可以分两大类。
一类是由作家创作的,著名的有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德国的豪夫童话,英国的王尔德童话,中国的叶圣陶张天翼写的童话等。
另一类是口头流传,后经人收集,整理而成的,著名的有《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共有210篇,搜集整理是德国的格林兄弟,如《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勇敢的小裁缝》。
5.《长城》截止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文化景观共21处:北京故宫,长城,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孔府·孔庙·孔林,武当山古建筑群》,西藏布达拉宫,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园林,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北京颐和园,北京天坛,明清皇家陵寝(明孝陵,十三陵,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龙门石窟,大足石刻,都江堰——青城山,云冈石窟,庐山风景名胜区。
自然遗产共四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区,黄龙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
自然文化遗产共四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泰山风景名胜区,黄山风景名胜区,峨眉山——乐山大佛。
6.《飞向蓝天的恐龙》辽西地区是个化石宝库,被誉为“白垩纪公园”。
那里发现的恐龙化石门类之多,保存之好,举世罕见,为我们提供了部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依据。
语文统编教材课后“资料袋”“阅读链接”的价值挖掘和使用路径
语文统编教材课后“资料袋”“阅读链接”的价值挖掘和使用路径【摘要】统编教材课后编排的“资料袋”和“阅读链接”具有承转深化主题、扩大阅读积累、迁移阅读方法、推送相关知识等教学价值。
教师要吃透材料,精准把握其价值、功能,选准使用契机精心设计,以实现“资料袋”和“阅读链接”作用的最大化。
【关键词】价值解读嵌进精读趁热打铁审机活用统编本小学语文三到六年级有46篇课文后面提供了相关资料,以“资料袋”和“阅读链接”两种方式呈现。
其中,上册24篇(资料袋7份,阅读链接17篇),下册22篇(资料袋5份,阅读链接17篇)。
俗话说“好钢得用在刀刃上”,要实现作用的最大化,教师得吃透资料的价值,选准使用的时机。
一、“资料袋”和“阅读链接”的价值挖掘(一)整本视角,主题承转统编教材中名著节选的篇目占一定的比例。
因为是节选,有些选文的情感色彩和原著整本书的情感基调不完全一致。
教学这类文章,既要立足课文,又要关照整本,要在研读品味节选内容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稍稍触摸原作的思想感情。
课后的“阅读链接”是实现这一承转的有效介质。
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五年级下册第2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纯粹从课文内容看,感情基调是明快的:园子是五颜六色的鲜艳绚丽、动植物是自由自在的蓬勃生机、“我”是无拘无束的玩耍嬉闹、祖父是如影相随的宽容疼爱。
然而,走进《呼兰河传》原作,明丽鲜艳、自由快乐都会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悠悠的怀念、是淡淡的伤感,是深深的批判!本课的“阅读链接”是《呼兰河传》的结尾。
这段文字,不厌其烦地讲述祖父与“我”年龄的变化,反复使用“..... 了”的句式:“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
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蜒,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这一切都不能想象了.....”似乎是平静的陈述,读起来却是满满的悲凉、惆怅和伤感。
五年级上课外书屋、资料袋
资料袋
五年级上册
一、《泊船瓜洲》
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还用过、、等字,经过十多次修改,都不满意,最后他从“春风何时至,又绿湖上出”受到启发,决定用“”字。
二、《落花生》
1、许地山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学者。
1921年他开始创作时,就以“”作为自己的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品格的人。
三、《七律·长征》
1、年月,红军开始长征。
其间经过个省,翻越座大山,跨过
条大河,走过荒芜人烟的,行程约里,于年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课外书屋
五年级上册
1、《》不是报纸,而是一本书,它是著名科普作家的代表作。
这本书采用的形式,用轻快的笔调,分个月报道了中各种有趣的事情。
2、中外还有许多著名的科普名著,如,高士其的《》,李四光的《》,贾兰坡的《》,法布尔的《》,的《地球的故事》,伊林的《》。
二、世界著名的漫画集《父与子》,作者是国的。
其中那个
爸爸,慈祥、和蔼、幽默,那个留着的淘气儿子,调皮、聪明、可爱。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知识点梳理
一、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的内容
专题组织单元:八组。
两次综合性学习:“语言的艺术”“走进信息世界”。
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
在每组课文之后设有“词语盘点”总计词语334个。
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共计181个;“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共计153个。
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二)本册教学目标
1.语文基础知识部分
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
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
2.阅读部分
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一般为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
理解重点句子
3.习作
明确提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习作不少于400字。
4.综合性学习
“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来说,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了解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
(三)高年级段的教学目标
(四)五年级下册教材的习作训练。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word[1]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一、读读写写记记召集、商议、允诺、隆重、约定、胆怯、推辞、拒绝、能耐、诸位、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和氏璧、军令状、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自有妙用、神机妙算、限期、吓唬、诡计、霹雳、酥软、灵通、迸裂、避暑、楷书、造化、家当、顽劣、弓弩手、踉踉跄跄、明明朗朗、喜不自胜、天造地设、伸头缩颈、抓耳挠腮(1)形容团结合作的词语:同心协力、齐心协力、同甘共苦、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和衷共济、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精诚团结(2)、出自《史记》的成语:指鹿为马、破釜沉舟、四面楚歌、运筹帷幄、卧薪尝胆(3)、形容人物才智超群的成语: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运筹帷幄、足智多谋、未卜先知(4)、含有反义词的词语:天造地设、大惊小怪、大同小异、里应外合二、近义词着急(焦急)商议(商讨)允诺(承诺)隆重(盛大)抵御(抵挡)无价之宝——奇珍异宝削弱(减弱)推却(推辞)紧急(紧迫)惩罚(处罚)吩咐(叮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古怪(奇怪)吓唬(恐吓)诡计(阴谋)疑惑(怀疑)开辟(开拓)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炎热(酷热)宽阔(广阔)顽劣(顽皮)三、反义词进攻(撤退)胆怯(勇敢)抵御(进攻)削弱(增强)推却(接受)惩罚(奖励)齐全(缺少)呐喊(沉默)恶意(善意)敞开(关闭)光滑(粗糙)酥软(僵硬)炎热(寒冷)仔细(马虎)宽阔(狭窄)顽劣(乖巧)无价之宝—一文不值理直气壮---理屈词穷神机妙算---无计可施四、重点词语意思胆怯:指心里非常害怕。
理屈:理亏。
酥软:身体软弱无力。
疑惑:迷惑。
耻笑:鄙视并嘲笑。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近义词“嫉妒”。
军令状:保证完成军令的保证书,如不能完成任务,就依法惩罚。
序齿:按年龄长幼来排列顺序。
完璧归赵:比喻把东西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景阳冈ppt课件
梢棒折断,只能徒手和老虎搏斗, 令读者胆战心惊。
仔细阅读第5自然段,找出武松赤手空拳打虎 的关键词语,品味作者是怎样生动地写出武松空 手打虎的精彩场面的?
武松将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 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①“三碗不过冈”让人产生疑问,给人留下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点明这家酒店的特点,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③道出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的原因,前后照应。
默读1、2自然段,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并说 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画出文中相关句子。
豪爽、倔强、酒量惊人、胆量过人。
武松入到里面坐下,把哨棒倚了,叫道: “主人家,快把酒来吃。”
第一课时
《景阳冈》选自《水浒传》第 二十三回。《水浒传》的作者是施 耐庵,元末明初人。这部小说是写 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 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武松是这 部书中的英雄人物之一。
武松 绰号“行者”,因为排
行第二,又名武二,山东清河县人, 武松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 抚养长大。武松投奔二龙山后成为 该支“义军”的三位主要头领之一, 后三山打青州时归依梁山。
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 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 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 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武松自言自语道:“哪得 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 山。”
三次心理活动
突出表现了武松无所畏惧 的性格特点。
默读“打虎”部分,思考:在初遇猛虎时, 武松是怎样应对老虎的?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 么?
大虫为什么“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武松沉着应战的闪躲,消耗了大虫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大虫无招 可使,所以“气性先自没了一半”,从这里可以看出武松的以退为进、机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说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编写思路体现了整套教材的延续性。
老师们已经使用过五年级上册教材,这对理解和把握本册教材打下了基础。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准确诠释先进的课程理念,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在保持第三学段整体风格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新的探索。
为了让老师们更清楚地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特点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一简要的介绍,供老师们教学中参考。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
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
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
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
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
五年级资料袋、综合性学习、日积月累等练习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综合性练习班别:姓名:一、资料袋1、诗人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时,先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又改成“过”,接着又改成“入”、“满”等字,最后才确定改用“绿”字。
2、“推敲”一词源于唐朝诗人贾岛的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鲸的繁殖能力很差,平均两年才产下一头幼鲸,鲸类中体形最大是蓝鲸,但鲸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在20世纪有近30万头被杀戮,目前仅存不到50头。
地球上生存了5000多万年的鲸,许多种类已濒临灭绝。
4、布封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他用了40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巨著《自然史》。
5、《森林报》不是报纸,而是一本书,它是著名的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
除了《森林报》,中外还有许多著名的科普名著,如高士其的《细菌世界历险记》,李四光的《穿过地平线》,贾兰坡的《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法布尔的《昆虫记》,房龙的《地球的故事》,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等。
6、许地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他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7、成语“水滴石穿”有时也写成“滴水穿石”,比喻学习或者做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8、世界著名的漫画集《父与子》,作者是德国的埃·奥·卜劳恩。
9、红军长征,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二、综合性学习1、本学期我们开展了次综合性学习,其中一次是“我爱读书”,我们小组开展了等活动,从中我感受到了。
另一次是“遨游汉字王国”,分成和两大板块。
我们小组开展了等活动,我们班通过、、、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活动计划包括、、、。
我的活动收获是:。
2、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它大约产生于前,它的演变过程是:。
3、传说创造了文字,在没有文字之前,人类曾使用过和。
最初有文字的时候,人们在、等平整的地方上刻字。
最新五年级上下册资料袋
五年级上册资料袋1.传说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时,先写“春风又到江南岸”,先后又改为“过”“入”等字,仍不满意。
最后他从“春风何时至,又绿湖上出”中受到启发,决定改用“绿”字。
2.鲸的繁殖能力很差,平均两年才产下一头幼鲸。
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海洋环境的污染,鲸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
如,鲸类中体型最大的蓝鲸,在20世纪有近36万头被杀戮,目前仅存不到50头。
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多万年的鲸,许多种类已濒临灭绝。
3.布封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
他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用40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巨著《自然史》。
这部作品对自然界做了详细而科学的描述,并因其文笔优美而著称于世。
在布封的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具有人类的一切美好品质。
4.前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森林报》;高尔基《细菌世界历险记》;李四光《穿过地平线》;贾兰坡《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法布尔《昆虫记》;房龙《地球的故事》;伊林《十万个为什么》。
5.许地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
他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
许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
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6.世界著名的漫画集《父与子》,作者是德国的埃·奥·卜劳恩。
7.1997年7月1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当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中国人民积聚心中的爱国情感喷涌而出。
8.毛泽东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他有着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
9.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
其间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芜人烟的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五年级下册资料袋及文学常识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文学常识1、《草原》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骆驼祥子》。
2、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__长安___(今陕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___罗马____.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__丝绸___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_”因此得名。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_商贸大道_,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__友谊之路。
3、《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这是一部__自传体__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经历的童年往事,小说作者__林海音___,小名_英子__。
4、《杨氏之子》是文言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5、“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杨时。
这个成语后来多用来称赞尊师重道的精神.6、《将相和》选自《史记》,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
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_汉_代的_司马迁_。
7、《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_三国演义_》第__四十六_回改编。
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_魏_、__蜀__、_吴_的故事,书中塑造的_曹操_、_孙权_、_刘备__、__诸葛亮__、__关羽__、__张飞__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
书中的许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 __空城记_”,广为流传。
作者是__元末明初___(朝代)的罗贯中。
8、景阳冈选自我国著名古代长篇小说《水浒传》,写的是北宋末年以__宋江___为首的_一百零八人在___水泊梁山__起义的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_发生_、发展_到失败_的全过程。
作者是_元末明初的施耐庵_.你知道这部小说的人物有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
9、《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1.牛郎织女(二)(完整)
11.*牛郎织女(二)教学目标: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2.学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么样?民间为什么会流传这个故事?它寄托着人们的什么思想?二、自学课文,体会感情。
1.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汇报:两人婚后男耕女织,你勤我俭,日子过得很美满。
“美满”是圆满美好的合意。
说明靠他们勤劳的双手,日子不仅过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团团圆圆。
(3)学生汇报:织女很喜欢这样的生活。
她给孩子们讲故事时,作者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方法,衬托出织女热爱人间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样?(1)读课文第二段至倒数第二自然段。
(2)学生汇报:王母娘娘醒后先惩罚了其她的仙女们,然后又派天兵天将查找织女的下落,准备给她厉害的惩罚。
说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预示着织女回来后的悲惨命运。
(3)学生汇报:“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破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
”由此可以体会到王母娘娘是一个死爱面子而又自私的人,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坏自己亲人一生的幸福,为了显示自己的尊严,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和他们的孩子隔开,这是多么可恶而又自私的人呀!(4)“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过日子,共同生活”这句话说明了织女是个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是个勇敢坚强的人。
3.教师引导:你们喜欢这则故事吗?为什么?(因为牛郎织女都是那种靠勤劳节俭来创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
正是因为如此,民间才会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说。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精品】五年级资料袋课外拓展试题.doc
五年级资料袋课外拓展试题1.《草原》作者是(),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代表作《》《》《》等。
2.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的( ),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开拓了(),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往西一直延伸到(),在这条漫漫长路中,以产自我国的()最具有代表性。
投笔从戎的(),西天取经的()也曾经过丝绸之路。
3.()的《白杨》,茅盾的《》,杨朔的《》,陶铸的《》等文章,都采用了()的写作方法。
4.()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在藏文中为(“”)或(“”)之意。
被人们称为“天路”的()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5.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都善写(),合称诗歌史上的“”、“”。
6.《冬阳•童年•骆驼队》作者是(),我们曾学过她关于读书方面的文章《》,她的代表作是《》。
7.《祖父的园子》节选自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的《》。
8.进化论是英国生物学家()所创立的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
9.《杨氏之子》选自南朝()的《》,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的小说。
10.《晏子使楚》选自《》一书。
11.剧本是一种(),它主要通过()19.《水浒传》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作者()主要写的是北宋末年以()为首的()人在水泊梁山()的故事。
其中有“”、“”、“”等故事,其中“景阳冈”全文按()的顺序,表现了武松()、()的性格、以及()和()的英雄气概。
20.《猴王出世》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第()回。
作者(),课文按()的顺序写的。
《西游记》中还有“”、“”、“”等故事。
21.《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的中篇小说《》,《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的《》。
22.、《刷子李》选自()的《》。
文中还有《》《》等反映俗世奇人的文章。
23.《金钱的魔力》选自()国著名作家()写的短篇小说《》。
五六年级四册必背课文
小升初五六年级四册必背课文内容整理五上重点背诵《窃读记》第4,10自然段《走遍天下书为侣》第7自然段《我的“长生果”》第11,14自然段回顾拓展一日积月累《古诗词三首》全文资料袋《梅花魂》第2自然段的诗句,第13自然段《桂花雨》第8自然段《小桥流水人家》第1,6自然段《鲸》资料袋《松鼠》资料袋回顾拓展二日积月累回顾拓展三日积月累课外书屋《钓鱼的启示》第10自然段《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第2自然段《落花生》第10-13自然段资料袋《珍珠鸟》最后两个自然段回顾拓展四日积月累第五组《字谜七则》,《有趣的谐音》,《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1和5自然段。
《赞汉字》《"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最后一个自然段回顾拓展六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父与子》——德国埃〃奥〃卜劳恩圆明园的毁灭》第3,4自然段《狼牙山五壮士》第6—9自然段回顾拓展七日积月累会写会默《七律〃长征》全文资料袋《开国大典》第7自然段回顾拓展八日积月累五下课文背诵内容《草原》1、2自然段《丝绸之路》资料袋《白杨》12自然段回顾拓展一日积月累《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资料袋《童年的发现》最后一个自然段回顾拓展二日积月累课外书屋《杨氏之子》《晏子使楚》4自然段回顾拓展三日积月累《再见了,亲人》1-3自然段《金色的鱼钩》最后一个自然段《桥》1-8自然段回顾拓展四日积月累《将相和》资料袋《草船借箭》资料袋《景阳冈》资料袋《猴王出世》文中注释回顾拓展五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人物描写一组三则资料袋《“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王熙凤的打扮回顾拓展七日积月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3自然段《威尼斯的小艇》4自然段回顾拓展八日积月累六上必背课文段落《山中访友》5节。
《草虫的村落》5-6节回顾拓展日积月累一展示台《詹天佑》第4-6节《怀念母亲》课文25页第2题回顾拓展日积月累二课外书屋《穷人》第1节《唯一的听众》印象深刻的句子日积月累三《只有一个地球》第1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1-4节日积月累四《少年闰土》第1节资料袋《有的人》全文回顾拓展日积月累五四首诗 1-4课第5课第6课回顾拓展日积月累七课外书屋《伯牙绝弦》全文资料袋《月光曲》第9节资料袋日积月累八六下课文背诵内容《学弈》《两小儿辩日》《匆匆》全文明日歌《桃花心木》 14自然段《手指》6自然段回顾拓展一日积月累邯郸学步《北京的春节》7、11 《藏戏》1-3自然段回顾拓展二日积月累趣味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19、22 《为人民服务》全文资料袋《一夜的工作》3句话回顾拓展三日积月累课外书屋《凡卡》8自然段回顾拓展四日积月累(诺贝尔文学奖)《跨越百年的美丽》第四自然段后一部分、5、6自然段《千年圆梦在今朝》9、1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8 回顾拓展五日积月累舍本逐末《古诗词》1-10首古诗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答案一、《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摘要]非连续性文本不强求文本的叙述性和文学性,在表达上具有简明、醒目、概括性强等特点。
在当今碎片化阅读独领风骚的时代,有效地整合碎片化信息,利用非连续性文本服务于学习、生活,成为当代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
教师应结合课堂实践,对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整合与开发,指导学生对图画、表格、图形以及身边的素材资源进行有效阅读与运用,以提升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整合与开发[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3)34-0042-03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连续性文本而言的概念,是一种实用性文本,常见的形式有数据图表、图画、说明书、思维导图、传单、票据、清单、地图、广告等。
非连续性文本不强求文本的叙述性和文学性,在结构和叙述上不要求完整性、连续性,具有简明、醒目、概括性强等特点。
一、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及内涵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已正式引入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三学段“阅读与鉴赏”的课程目标中也提出了“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的要求;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则明确了小学阶段各个学段的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及学习要求:第一学段“在革命遗址、博物馆、公园、剧场、车站、书店、超市、银行等社会场所中,学习认识有关标牌、图示、说明书等”,第三学段“学习记笔记、列大纲、写脚本、画思维导图等整理和呈现信息的方法”。
二、结合课堂实践,整合运用非连续性文本统编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元的方式,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个方面。
统编语文教材一至六年级的选文以记叙文为主,还涉及说明文、议论文等。
虽然涵盖面广,但是非连续性文本的课文很少。
怎样在教材中寻找和开发非连续性文本的课程资源?该如何指导学生对此类文体进行有效阅读呢?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我基于统编语文教材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
五年级下册资料袋期末复习
-
7、“凤辣子”就是-------,她是古典文学名著《-------》
里的一个主要人物。作家--------呕尽心血,用了------时 间,写成了这部长篇小说。书中以--------和---------的爱 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 8、《金钱的魔力》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写的短 篇小说《--------------》。文中,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和辛 辣的笔墨,写出托德见钱眼开的笑容,请你回忆一下,
状况。
5、 “小嘎子”是作家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 中的主人公。《小兵张嘎》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钟叔、
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
的八路军战士的过程。
6、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
人物。在这部小说里,作家吴敬梓用讽刺的手法,描 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 状况。
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小嘎子”是作家-------的儿童小说《-----------》
中的主人公。《小兵张嘎》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钟叔、
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个---------------的过程。 6、严监生是我国古典--------《----------》中的一个人 物。在这部小说里,作家----------用--------的手法,描 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
了。 12、19世纪30年代,莫尔斯发明了电报。后来,贝尔发明了电
话。1984年,第一台多媒体电子计算机诞生。1993年,美国政
府提出建设“信息高速路”的计划。
2、丝绸之路位于祖国的西部,是我国灿烂的历史
文化之一。丝绸之路东起我国的----------(今陕西西
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一)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复习要求:背出重点词汇,每天一默,默在自己本子里;结合书本里的句型或词组理解并熟记语法部分,背出重点句型。
第一单元:一、重点词汇eat breakfast吃早餐have…class 上……课play sports 进行体育运动exercise活动,运动。
do morning exercises早锻炼eat dinner吃晚饭clean my room 打扫我的房间go for a walk 散步go shopping 去购物take学习,上(课)dancing 舞蹈take a dancing class上舞蹈课上午. 下午usually通常地二、其他日常活动get up起床eat lunch吃午饭go to bed 上床睡觉wash my face洗脸wash my clothes 洗我的衣服watch TV看电视play ping-pong打乒乓球 play the pipa 弹琵琶go swimming 去游泳go running去跑步do homework 做作业do kungfu练武术play football踢足球play basketball打篮球三、频度副词always总是,一直(100%)usually通常(80%)often 经常(60%)sometimes (30%)有时四、疑问词when什么时候why 为什么五、重点句型1、询问别人什么时候做某事的句型及回答。
句型结构:问:When do you+动词短语原形+其他(你/你们什么时候做某事)答:I/We(+频度副词)+动词短语原形+at+具体时间(我/我们通常在几点做某事。
)例:问:When do you go to bed(你什么时候上床睡觉)答:I go to bed at 9:00 . (我晚上9点上床睡觉。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课文内容理解第一单元:走进西部第1课:草原1.本课的作者是老舍,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2.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3.句子理解⑤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理解:涯,边际.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4.课文的五个自然段,我们可以分别拟一个小标题为:自然风光、盛装迎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依依惜别.5.拓展延伸: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第一部作品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猫城记、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微神,长篇巨作四世同堂.第2课:丝绸之路1. 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1.文中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写作手法.2.中心思想: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服务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3.线索:望白杨——说白杨爸爸介绍白杨,同时也借白杨表露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希望孩子成为白杨借物喻人4.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理解: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特点分别是:直;适应力强;坚强不动摇,表现了白杨树的两种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着.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理解:“高大的白杨树”暗喻老一辈的新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暗喻边疆建设者的后代.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同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爸爸微笑是因为他相信儿女们在老一辈的教育下,一定会经受考验,成长为新的边疆建设者.5.作者笔下的白杨实际上就是爸爸,小白杨树实际上就是他的儿女,爸爸嘴角浮起一丝微笑是因为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小树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也就是一对儿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6. 车窗外的白杨——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父亲心中的白杨──就是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8.本文在人物描写上也很有特色.抓住了爸爸的语言和神情的变化,来暗写他心理的变化、志向与心愿——①第一次是“出神”和“沉思”,因看到车窗外高大挺秀的白杨树触景生情,想到环境,想到了自己和战友,浮想联翩;②第二次是“微笑”,因为听到孩子白杨树的争论是那么天真幼稚;③第三次是“严肃”,因为他与孩子们谈白杨特点,尽管孩子们还不懂,而实质是在借树喻人,抒怀言志;④第四次是“又陷入沉思”,是由树想到了子女,从自己想到孩子的未来;最后一次是“浮起一丝微笑”,是想到孩子们也将扎根边疆,为事业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9. 本文写作特点:借树喻人,抒怀言志.10.句子仿写:例句: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仿写:交警叔叔为了维护交通,日夜坚守在岗位上,哪儿需要他们,哪儿就有他们的身影,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他们总是坚守岗位.11. 通过阅读课文中爸爸对白杨树的介绍,我知道白杨树有这样的特点:高大挺秀、生命力顽强、坚强不屈、不畏灾害、生长迅速.一是直抒胸臆,到拉萨去”,充分表达了筑路大军的信心与决心以及所遇困难的严峻以及克服困难和取得胜利的喜悦之情.二是运用恰当的比喻,更加突出了建设者的豪情壮志.三是语言直白简洁,有很强的节奏感,字里行间充溢着乐观情怀.3.开凿风火山隧道主要遇到三点困难:一是冻土层;二是恶劣天气;三是极度缺氧.4.理解句子①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理解:句子充分反映了建设者们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精神.②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理解:“根本不可能”意思是这样的隧道绝无打通的希望.这句话更加强调了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衬托出了西部建设者们的勇敢、实干与创新精神.第二单元:永远的童年第5课:古诗词三首牧童〔唐〕吕岩原诗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解词①弄:逗弄②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中心描绘了牧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喧嚣,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的追求.舟过安仁〔宋〕杨万里原诗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解词①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②棹:船桨③怪生:怪不得“怪生”一词看似平常,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为的趣就在其中了.翻译一叶小渔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中心描写了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看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这两个儿童的喜爱之情和对俩儿童聪明伶俐的赞赏,也表现了作者童心未泯.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1.原词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2.解词①茅檐:茅屋的屋檐②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③翁媪:老翁、老妇.④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3.翻译4.中心这首词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这一家五口的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反映了朴素、温暖而有风趣的农村生活.5.拓展延伸三首古诗词的异同之处: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古代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在体裁上均为叙事诗词.不同的是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舟过安仁描绘了两小儿船头以伞使风的场景,而清平乐·村居则营造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1.冬阳·童年·骆驼队是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中国着名女作家林海音,我们之前学过她的窃读记.她是台湾着名女作家.课文作者围绕着童年写了这样四个片段:学骆驼咀嚼、想象骆驼戴铃铛、春天想替骆驼剪毛、夏天追问骆驼的去向.2.本文是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以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和不舍.学法:抓抒情的段落法.3.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了童年这样几个画面:看骆驼咀嚼、想象骆驼系铃铛、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好奇地问妈妈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四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眷恋.这些场景是按季节推移顺序写的.第7课:祖父的园子1.作选自萧红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的怀念.2.祖父的园子为什么“我”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呢答:因为祖父的园子给了“我”自由,给了“我”快乐,这儿是“我”童年的乐园,“我”的童年因这个园子而幸福无比,所以“我”会念念不忘.第8课:童年的发现1.本课的作者:俄国,费奥多罗夫.童年的发现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作者在童年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反映了作者是一个大胆创新、善于探究、坚持不懈、求知欲强的孩子.2.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4.请你说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并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理解: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由于人们不了解,不习惯,被认为荒谬或违前人的结论等,而被鄙视甚至迫害,这是存在的现象.一语双关,其一,它讲述了科学实验发展中一些真实情况;其二,“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此事的看法,正因为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和世界伟人的发现一样,被轰出教室也不足为奇.举例: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结果怕遭到教会的处罚而不公布真相,布鲁诺坚持了日心说,结果被教会处死;哈维发现血液循环,结果被烧死.第9课:儿童诗两首1.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2.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第10课:杨氏之子1.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解词①甚:很②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③诣:拜见④乃:就,于是⑤示:给……看⑥曰:说⑦未:没有.3.课文翻译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5.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答:我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两点:一是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二是杨氏之子并没有直接反驳孔君平,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既显得幽默有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或“我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他能委婉地反用孔君平的姓氏,巧妙地反驳孔君平.”6.杨氏之子个聪明、机智、幽默的人.8.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反映了这个九岁的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9.“此是君家果”中的“君”是指:你,杨氏子.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的“夫子”是指:先生,孔君平.第11课:晏子使楚1.晏子使楚写出了晏子的正气凛然,沉着应对,机智反击,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2.课文主要内容:春秋末期,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3.晏子使楚这篇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答: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开头写了事情的起因齐国大夫晏子出世出国,楚王想乘机侮辱晏子,中间写了事情的过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可以用小标题概括为狗洞与狗国,下等人与下等国,强盗与强盗国,结尾写了事情的结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4. 晏子是个机智过人、临危不惧、爱国、能言善辩的人.5. 文中出现两个“水土”,第一个“水土”指的是自然环境,第二个“水土”指的是社会风气和制度.6.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几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的回答巧妙在哪里答: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第一次,楚王借晏子身材矮小想侮辱他.晏子将计就计:楚王要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那他就走城门旁边的洞;楚王要认为自己的国家不是狗国,就应打开城门.楚王怎么敢让晏子走这个洞呢这一次,晏子未见楚王,就给了楚王一次迎头痛击.第二次,楚王借口齐国无人,讽刺晏子无能,齐国无人才.晏子大义凛然,说齐国人多得很,先贬低自己无能,是下等人,再贬低楚国,因“我”无能,才访问楚国这样的下等国家.晏子在不动声色的装模作样下回击了楚王,让楚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第三次,楚王说齐国人当盗贼,想以此贬低齐国.晏子则举了“南橘北枳”的道理,他的话不但形象生动地点明了齐国人在楚国为盗的原因,而且也回敬楚王:楚王治国无方,造成楚国社会风气不好,致使好人变成盗贼.楚王不仅没有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面对晏子不卑不亢的态度,彬彬有礼的回答,使楚王在连连败阵中只得认输,对晏子不敢不尊重了.第12课:半截蜡烛1.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2.半截蜡烛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一个短小的剧本.文中的母子三人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半截蜡烛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反映了杰奎琳和家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第13课:打电话1.本文是一段相声,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2.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第四单元:他们让我感动第14课:再见了,亲人1.文章节选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2.主要人物事迹大娘:洗补衣服,三天没合眼;送食物,累得昏倒;救伤员,失去唯一的亲人.小金花:为救侦察员老王,失去妈妈.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失去双腿.志愿军:浴血奋战,帮助朝鲜人民赶走侵略者.3.这篇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答:首先都是用含有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然后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最后从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4. 雪中送炭是指:在别人急需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和支持.文中是指:在志愿军急需食物的时候,大娘带领妇女冒着危险,送来打糕.5.重点句子理解①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理解:课文开篇便以志愿军战士这段情真意切、朴实无华的语言渲染离别的气氛.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一句话把志愿军战士对朝鲜老妈妈深深的敬意和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直接抒发出来.“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这句话简明扼要地表现出朝鲜老妈妈对志愿军战士慈母般的爱.“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一个问句和一个感叹句,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老妈妈的关心体贴,其间的深情不言而喻.“为什么摇头呢”作者虽未直接去描写朝鲜老妈妈,但联系前面几句话可以想象到,一定是在志愿军劝她回家休息时,她摇头了,坚持一定要送,表现出朝鲜老妈妈对志愿军战士的依依惜别之情.“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一个反问句和一个重复否定句,更充分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永不忘怀的深情厚谊.②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理解:“雪中送炭”是指下雪时送炭给别人取暖,比喻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这里是说在志愿军战士“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的危急关头,朝鲜老妈妈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战士送来打糕,给予战士们及时的支持和帮助,使这次战役取得了胜利.这里的“雪中”是指志愿军战士所面临的困境.③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理解:这是当妈妈牺牲的消息传来时,小金花爱与恨、悲痛与复仇的怒火交织在一起时的表情,她把失去亲人的痛苦转化成对敌人的满腔仇恨.这样一个刚强的孩子,妈妈牺牲时没有哭,与志愿军分别时却哭了.这种对敌人的“恨”与对志愿军的“爱”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表现了朝鲜的孩子们与志愿军叔叔的亲密感情.第15课:金色的鱼钩1.文章写出了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他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金子般的思想光辉.2.课文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3.“金色的鱼钩” 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赞扬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4.“在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含义:鱼钩虽然生锈了,鱼钩闪烁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第16课:桥1.文中的老汉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舍己为人的精神保护了村民,老汉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他在人们心中目中的地位很高,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2.这篇课文的句子和段落与我们平常读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这篇课文的句子和段落都比较简短,这样写的好处是渲染紧张气氛.3.人物形象分析: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4.赞扬了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5.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答:“桥”是指以老汉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密切联系群众.6.他像一座山,文中为什么把老汉比作山答:把老汉比作山,即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又写出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像一座山,是他们的靠山.第17课:梦想的力量1.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着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P89}成语故事: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后来多用来称赞尊师重道的精神.第五单元:中国古典名着之旅第18课:将相和1.“将”是指廉颇,“相”是指蔺相如,“和”是和好、齐心协力保卫赵国的意思.2.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司马迁,汉代人;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中心思想: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直率好爽、以国家利益为重.4.史记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其中有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伟大的诗人屈原,西楚霸王项羽.5将相和写了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是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的起因,合起来构成了“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第19课:草船借箭1.课文根据我国着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作者:罗贯中.2.中心思想: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赞扬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3.人物形象分析:“诸葛亮是个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宽厚待人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人.周瑜是个智谋过人但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人.鲁肃是个忠厚守信的人.曹操是个谨慎多疑的人”.4.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还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记”5.诸葛亮能成功借箭的原因:①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大雾天气,使借箭妙计得以实施.②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特点,大雾漫天,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出兵,只得射箭.③考虑周全,安排巧妙.诸葛亮用20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儿摆开,两面受箭.6.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答:①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②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③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第20课:景阳冈1.景阳冈是根据我国着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作者:施耐庵2.中心思想: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敢、倔强、机敏的英雄性格.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直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3.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喝酒、上冈、打虎、下冈.4.水浒传中还有很多个性人物: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5.句子理解例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过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理解:这是写大虫进攻的“三招”及武松沉着应战的“三闪”.这“三闪”,消耗了猛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以至于“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从这里可以体现出武松的以退为进、机智灵敏、有勇有谋.第21课:猴王出世1.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作者吴承恩2.中心思想: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3. 孙悟空是个自由自在、快活逍遥、亲和友善、顽皮可爱的人.第六单元:走进信息世界1.从古至今信息传递形式的主要发展经历:①古代,驿差长途跋涉.②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③现代,电报、电话.④当代,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2.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烽火、人传信、漂流瓶等.3.调查研究问题:①确定研究的问题.②定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③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资料.④形成自己的观点.⑤写简单的研究报告.4.信息获取的途径:阅读书籍报刊、上网浏览、调查访问、观看影视节目、收听广播……5.研究报告的写法:①问题的提出②调查方法③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④结论6. 古代传递信息故事让我们知道古代采用烽火、人报信、漂流瓶等形式,尽管也能传递信息,毕竟速度太慢,有时还会误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让我们知道信息传递的发展变化过程:古代,依靠驿差长途跋涉;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现代,电报、电话;当代,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现代信息传输的方便快捷.神奇的电脑魔术师让我们知道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它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递声音、图像等信息.第七单元:作者笔下的人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1.文章选自徐光耀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本文主要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有智谋、富有心计,胖墩儿忠厚老实、豪爽、随和的个性特点.2.刻画人物的方法: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五年级资料袋课外拓展
五年级资料袋课外拓展1.《草原》作者是(老舍),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代表作《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等。
2.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的(张骞),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开拓了(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欧亚)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在这条漫漫长路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有代表性。
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也曾经过丝绸之路。
3.袁鹰的(《白杨》),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文章,都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4.(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在藏文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
被人们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5.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都善写(田园诗),合称诗歌史上的(“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6.《冬阳童年骆驼队》作者是(林海音),我们曾学过她关于读书方面的文章(《窃读记》),她的代表作是(《城南旧事》)。
7.《祖父的园子》节选自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
8.进化论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创立的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
9.《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10.《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一书。
11.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它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12.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也是幽默的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并有针砭世俗、寓教于乐的功能。
可分为三种:(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
13.《再见了,亲人》为(叙事抒情散文),作者(满怀深情地)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走进西部第1课:《草原》1.本课的作者是老舍.文章选自《内蒙风光》·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2.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理解: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体会: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3.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4.句子理解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理解: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理解:“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这句话中.作者用上了比喻的手法.把小丘的线条比作一幅中国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③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理解:这个句子运用拟人手法.写出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④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理解:这个句子运用比喻手法.把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比作彩虹.写出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的情景·⑤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理解:涯.边际·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5. 《草原》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6. 课文的五个自然段.我们可以分别拟一个小标题为:自然风光. 盛装迎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依依惜别·7.课后习题:{P5 2.(2)}我认为这一句很美.原因是:作者把草原比作一幅画.突出了小丘的美.绿.线条优美.草原的辽阔.让人向往·{P5 3.}蒙汉两族人民的感情很深.怎能忍心分别呢?大家在无边无际的草原是依依不舍得话别.直到夕阳西下·8.拓展延伸: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第一部作品《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猫城记》.《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微神》.长篇巨作《四世同堂》·第2课:《丝绸之路》1. 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2.句子理解①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理解:这句与课文的尾句“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②中国使者拱手致谢.高兴地说:“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理解: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这条路将远隔千里的中国与安息国联系在了一起.使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所以中国使者才由衷地感叹这是一条“伟大的路”·3.重点词语理解①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②浩浩荡荡:水势盛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大·③五彩缤纷:颜色繁多.非常好看·④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⑤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4.课后资料袋: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第3课:《白杨》1.文中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写作手法·2.中心思想: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3.线索:望白杨——说白杨(爸爸介绍白杨.同时也借白杨表露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希望孩子成为白杨(借物喻人)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4.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理解: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三个特点.分别是:直;适应力强;坚强不动摇·表现了白杨树两种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理解: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理解:“高大的白杨树”暗喻老一辈的新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暗喻边疆建设者的后代·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同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爸爸微笑是因为他相信儿女们在老一辈的教育下.一定会经受考验.成长为新的边疆建设者·5.作者笔下的白杨实际上就是(爸爸).小白杨树实际上就是(他的儿女).爸爸嘴角浮起一丝微笑是因为(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小树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也就是(一对儿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6.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7.车窗外的白杨──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父亲心中的白杨──就是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8.本文在人物描写上也很有特色·抓住了爸爸的语言和神情的变化.来暗写他心理的变化.志向与心愿——①第一次是“出神”和“沉思”.因看到车窗外高大挺秀的白杨树触景生情.想到环境.想到了自己和战友.浮想联翩;②第二次是“微笑”.因为听到孩子关于白杨树的争论是那么天真幼稚;③第三次是“严肃”.因为他与孩子们谈白杨特点.尽管孩子们还不懂.而实质是在借树喻人.抒怀言志;④第四次是“又陷入沉思”.是由树想到了子女.从自己想到孩子的未来;最后一次是“浮起一丝微笑”.是想到孩子们也将扎根边疆.为事业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9. 本文写作特点:借树喻人.抒怀言志·10.句子仿写:例句: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仿写:交警叔叔为了维护交通.日夜坚守在岗位上.哪儿需要他们.哪儿就有他们的身影.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他们总是坚守岗位·11. 通过阅读课文中爸爸对白杨树的介绍.我知道白杨树有这样的特点:高大挺秀.生命力顽强.坚强不屈.不畏灾害.生长迅速·第4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1.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西部建设者修建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的经过·赞扬了西部建设者的智慧与力量和吃苦奉献的精神·2.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3.课文采用这样的抒情方法:一是直抒胸臆.通过8个感情色彩强烈的感叹句.充分表达了筑路大军的信心与决心以及所遇困难的严峻以及克服困难和取得胜利的喜悦之情·二是运用恰当的比喻.更加突出了建设者的豪情壮志·三是语言直白简洁.有很强的节奏感.字里行间充溢着乐观情怀·4.开凿风火山隧道主要遇到三点困难:一是冻土层;二是恶劣天气;三是极度缺氧·5.理解句子①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理解:句子充分反映了建设者们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著精神·②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理解:“根本不可能”意思是这样的隧道绝无打通的希望·这句话更加强调了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衬托出了西部建设者们的勇敢.实干与创新精神·③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理解:“狰狞”.面目凶恶的样子·“下马威”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威势·句子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筑路大军遇到的这些困难.都属于世界级难题·7.理解词语①银装素裹: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②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③不翼而飞:形容东西突然丢失·④劈头盖脸:从正前方正对着头和脸劈下来.盖下来·⑤杯水车薪:这个词语原来是指:一杯水去就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文中是指工人背的氧气瓶里的氧气不够人的正常呼吸·⑥废寝忘食:顾不上吃饭.忘记了睡觉·形容勤奋专心·8.《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是一篇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文章·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文章歌颂了西部建设者的智慧与力量.吃苦奉献精神·第二单元:永远的童年第5课:《古诗词三首》牧童〔唐〕吕岩1.【原诗】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2.【解词】①弄:逗弄②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3.【翻译】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月夜的草地上休息了·4.【中心】描绘了牧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喧嚣.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的追求·舟过安仁〔宋〕杨万里1.【原诗】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2.【解词】①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②棹:船桨③怪生:怪不得(“怪生”一词看似平常.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为的趣就在其中了·)3.【翻译】一叶小渔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4.【中心】描写了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看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这两个儿童的喜爱之情和对俩儿童聪明伶俐的赞赏.也表现了作者童心未泯·5.【拓展延伸】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童言无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1.【原词】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2.【解词】①茅檐:茅屋的屋檐②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③翁媪:老翁.老妇·④亡赖:这里指顽皮.淘气·3.【翻译】在长满青草的溪边有一座茅草屋·屋内有人操着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逗趣.取乐.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妇·再看看茅屋外.大儿子在小溪东岸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最让人喜爱的是那顽皮淘气的小儿子.正趴在溪边剥着莲蓬·4.【中心】这首词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这一家五口的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反映了朴素.温暖而有风趣的农村生活·5.【拓展延伸】三首古诗词的异同之处:《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古代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在体裁上均为叙事诗词·不同的是《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舟过安仁》描绘了两小儿船头以伞使风的场景.而《清平乐·村居》则营造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1.《冬阳·童年·骆驼队》是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中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她是台湾著名女作家·课文作者围绕着童年写了这样几个片段: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打头的骆驼戴铃铛.春天想替骆驼剪毛.夏天追问骆驼的去向·2.本文是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以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3.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了童年这样几个画面:看骆驼咀嚼.想象骆驼系铃铛.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好奇地问妈妈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四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眷恋·这些场景是按季节推移顺序写的·第7课:《祖父的园子》1.作选自萧红《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的怀念·2.《祖父的园子》为什么“我”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呢?答:因为祖父的园子给了“我”自由.给了“我”快乐.这儿是“我”童年的乐园.“我”的童年因这个园子而幸福无比.所以“我”会念念不忘·第8课:《童年的发现》1.本课的作者:俄国.费奥多罗夫·费奥多罗夫是个幽默天真.单纯.爱探究.善于想象的人·2.课文讲叙了作者童年时代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经过.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表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3.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4.请你说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并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理解: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由于人们不了解,不习惯,被认为荒谬或违前人的结论等,而被鄙视甚至迫害,这是存在的现象·举例: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结果怕遭到教会的处罚而不公布真相.布鲁诺坚持了日心说.结果被教会处死;哈维发现血液循环.结果被烧死·5.《童年的发现》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6.作者在童年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反映了作者是一个大胆创新.善于探究.坚持不懈.求知欲强的孩子·7.课后习题:{P38 3.}我是这样理解的:一语双关.其一.它讲述了科学实验发展中一些真实情况;其二.“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此事的看法.正因为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和世界伟人的发现一样.被轰出教室也不足为奇·第9课:《儿童诗两首》1.《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2.《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第10课:《杨氏之子》1.【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解词】①甚:很②惠:同“慧”.智慧的意思·③诣:拜见④乃:就.于是⑤示:给……看⑥曰:说⑦未:没有·3.【课文翻译】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4.节奏划分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5.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答:我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两点:一是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二是杨氏之子并没有直接反驳孔君平,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显得幽默有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或“我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他能委婉地反用孔君平的姓氏.巧妙地反驳孔君平·”)6.杨氏子的特点: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7.杨氏之子个聪明.机智.幽默的人·8.《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反映了这个九岁的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文中“甚”的意思是很;“诣”的意思是:拜见·9.“此是君家果”中的“君”是指:你.杨氏子·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的“夫子”是指:先生.孔君平·10.重点句子理解: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翻译:在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有一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翻译: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这段话说明两家关系很好.所以孩子的父亲不在.孔君平就叫出这个孩子.一定与孩子很熟·)③为设果.果有杨梅·翻译: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这句话说明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翻译: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并且.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方式.既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反映出孩子思维敏捷.语言机智幽默·)11.课后习题: {P49 2.} 妙在孔君平和孩子都在姓上做文章.孩子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孩子没有生硬地去说.而用幽默.礼貌.婉转的方式回答·第11课:《晏子使楚》1.《晏子使楚》写出了晏子的正气凛然.沉着应对.机智反击.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2.课文主要内容:春秋末期.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3.《晏子使楚》这篇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答:《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开头写了事情的起因(齐国大夫晏子出世出国.楚王想乘机侮辱晏子),中间写了事情的过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可以用小标题概括为(进城门.见楚王.赴宴席)或是(狗洞与狗国.下等人与下等国,强盗与强盗国)】,结尾写了事情的结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4. 晏子是个机智过人.临危不惧.爱国.能言善辩的人·(或者“机智.勇敢.爱国”)5. 文中出现两个“水土”.第一个“水土”指的是自然环境.第二个“水土”指的是社会风气和制度·6. 《晏子使楚》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末期.楚王三次侮辱晏子.但是晏子用他的聪明才智.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7.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几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的回答巧妙在哪里?答: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第一次.楚王借晏子身材矮小想侮辱他·晏子将计就计:楚王要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那他就走城门旁边的洞;楚王要认为自己的国家不是狗国.就应打开城门·楚王怎么敢让晏子走这个洞呢?这一次.晏子未见楚王.就给了楚王一次迎头痛击·第二次.楚王借口齐国无人.讽刺晏子无能.齐国无人才·晏子大义凛然.说齐国人多得很.先贬低自己无能.是下等人.再贬低楚国.因“我”无能.才访问楚国这样的下等国家·晏子在不动声色的装模作样下回击了楚王.让楚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第三次.楚王说齐国人当盗贼.想以此贬低齐国·晏子则举了“南橘北枳”的道理.他的话不但形象生动地点明了齐国人在楚国为盗的原因.而且也回敬楚王:楚王治国无方.造成楚国社会风气不好.致使好人变成盗贼·楚王不仅没有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面对晏子不卑不亢的态度.彬彬有礼的回答.使楚王在连连败阵中只得认输.对晏子不敢不尊重了·8. 晏子是一个有胆有识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爱国的人·文章开头写楚王想侮辱齐国.结尾写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开头和结尾时首尾呼应的·第12课:《半截蜡烛》1.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2.《半截蜡烛》是一个短小的剧本·文中的母子三人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半截蜡烛》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反映了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1.本文是一段相声.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2.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第四单元:他们让我感动第14课:《再见了.亲人》1.文章节选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2.主要人物事迹大娘:洗补衣服.三天没合眼;送食物.累得昏倒;救伤员.失去唯一的亲人·小金花:为救侦察员老王.失去妈妈·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失去双腿·志愿军:浴血奋战.帮助朝鲜人民赶走侵略者·3.这篇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答:首先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然后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最后从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4. 雪中送炭是指:在别人急需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和支持·文中是指:在志愿军急需食物的时候.大娘带领妇女冒着危险.送来打糕·5.重点句子理解①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理解:课文开篇便以志愿军战士这段情真意切.朴实无华的语言渲染离别的气氛·作者首先以恳求的语气劝慰:“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一句话把志愿军战士对朝鲜老妈妈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传说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时,先写“春风又到江南岸”,先后又改为“过”“入”等字,仍不满意。
最后他从“春风何时至,又绿湖上出”中受到启发,决定改用“绿”字。
2.鲸的繁殖能力很差,平均两年才产下一头幼鲸。
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海洋环境的污染,鲸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
如,鲸类中体型最大的蓝鲸,在20世纪有近36万头被杀戮,目前仅存不到50头。
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多万年的鲸,许多种类已濒临灭绝。
3.布封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
他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用40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巨著《自然史》。
这部作品对自然界做了详细而科学的描述,并因其文笔优美而著称于世。
在布封的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具有人类的一切美好品质。
4.前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森林报》;高尔基《细菌世界历险记》;李四光《穿过地平线》;贾兰坡《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法布尔《昆虫记》;房龙《地球的故事》;伊林《十万个为什么》。
5.许地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
他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
许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
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6.世界著名的漫画集《父与子》,作者是德国的埃·奥·卜劳恩。
7.1997年7月1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当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中国人民积聚心中的爱国情感喷涌而出。
8.毛泽东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他有着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
9.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
其间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芜人烟的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丝绸之路位于祖国的西部,是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之一。
丝绸之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道路有关。
2、《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
《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原名林含音,小名英子。
3、《童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我们还学过他的《小摄影师》。
4、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5、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
6、“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后来多用来称赞尊师重道的精神。
7、《将相和》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
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伟大诗人屈原,西楚霸王项羽等人物都出自于《史记》。
它既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
8、《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编的。
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的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
书中的许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广为流传。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9、《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略有删改。
《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书中的一些人物及外号:“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
10、《猴王出世》选自《西游记》第一回,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西游记》是一部古代神话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1、早在2700多年以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利用烽火传递信息了。
12、 19世纪30年代,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后来,贝
尔发明了电话。
1984年,第一台多媒体电子计算机诞生。
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建设“信息高速路”的计划。
13、“小嘎子”是作家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
《小兵张嘎》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过程。
14、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
在这部小说里,作家吴敬梓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
15、“凤辣子”就是王熙凤,她是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的一个主要人物。
作家曹雪芹呕尽心血,用了十年时间,写成了这部长篇小说。
书中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
16、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能写楷、草、行、隶等书体,他的书法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17、“入木三分”原是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的,后来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