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建国方案,两种不同的中国命运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7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7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7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本章,和2010版教材有较大差异,查询2013版的相似程度。

【教学理念与目标】一、教学理念(1)在保证对学生进行国史国情教育的前提下,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多维度了解祖国历史,开拓思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本章内容加上综述的第二部分“三座大山重压”、第三部分“两个中国命运”,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必须符合、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通过学习本章体会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内涵。

二、教学目标(1)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认识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是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

(2)了解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本质及其所面临的全面危机,认识到这一政权遭到广大人民的反对并迅速走向崩溃的根本原因。

(3)了解“第三条道路”幻想破灭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形成的历史条件;认识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4)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1)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2)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3)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迅速走向崩溃的原因。

(4)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采用课件演示、视频、图片重现历史、师生对话等手段,使学生在与历史对话中产生共鸣。

【教学时数】3学时(本章共三节内容,第一节0.5学时,第二节2学时,第三节0.5学时)。

【教学过程】【本章导入】通过师生之间问答进入新课。

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讲话中指出:“在新的世纪,继续推动现在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党肩负的重要历史任务。

”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问题上,我们目前还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一问题是怎么形成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问题上,已经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政协会议达成五项协议,实际上否定了国民党的一党专 政及其奉行的内战政策,再一次确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 《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 • 《和平建国纲领》 • 《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
• 《关于国民大会问题的协议》
• 《关于宪法草案问题的协议》
关于国家的政治体制,政协协议规定,改组国民党一党政府, 成立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委员的一半由国民党以外的人 士充任。改组后的政府为结束国民党的“训政”到实施宪政的过 渡时期的政府,负有召集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的任务。 会议通过的宪法草案规定,立法院为相当于议会的最高国家 立法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行政院为最高行政机关,并对 立法院负责;立法院对行政院全体不信任时,行政院或辞职或提 请总统解散立法院。中央政权的这种体制相当于英国、法国的议 会制和内阁制。这对于蒋介石的独裁政体是一种限制。 宪法草案又规定,中央同地方分权,省为地方自治的最高单 位,省长民选,省可以制定省宪等。这对于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存 在也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保障。
中国这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 的决定胜负的斗争,构成了解放战 争时期的基本内容。
2、战后和平建国的努力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时局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翘首 望治,期待和平统一。国共两党 之间能否相忍为国、和衷共济, 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
美国纽约华侨举行和平民主大游行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
中国人民饱经战乱,有和平建国的强烈要求
“没有中国国民党,那就是没有了中 国,……中国的命运,完全寄托于国民党。” ——蒋介石:《中国之命运》1943年
“ 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 国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 才能达到我们的任务。”
—— 蒋介石在国民党六大( 1945 年 5 月)上的讲话。 程思远:《政坛回忆》,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158 页 蒋介石的独裁和内战方针又使战后中国充满了内战的危险

近代史重要问题及答案

近代史重要问题及答案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论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及其历史选择

论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及其历史选择

论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及其历史选择如今中国,作为一只强有力的独立自主的经济及政治强国,正强烈的冲击着世界的视角。

回首展望,中国的发展在经历波涛曲折之后最终找到了科学正确的发展方向,在这建国纪念之际过去的一页页历史正向我们年轻的一代叙述着她曲折而强有力的发展。

历史,首先严肃而庄重的向我们呈现了关于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其中的任何一种无不以一种未名的力量导向着未来中国的前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地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跟买办性地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它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地对象。

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它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地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地某些领导人物跟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

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跟城市小资产阶级,它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地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口号。

一、代表地主阶级跟买办性地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地大资产阶级地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道路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倒行逆施的袁世凯,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为了争取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出卖国家主权,悖逆历史潮流称帝复辟,最终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其后继者表现为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主张建立统一的亲美反共政府继续维持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的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在其统治下,民不聊生经济附庸,千疮百孔,经济和政治方面无法独立,受制于人,民怨四起,无法顺应当时历史前进的步伐。

历史证明,一切不已历史进步为导向的各种活动,最终必将走向灭亡。

解放战争国民党的惨败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二、以一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主张“第三条道路”的人士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在他们的口号中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使中国像西方列强一样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最终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此来抵制侵略,独立自强。

三种建国方案

三种建国方案

三种建国方案建国方案,在国家发展和历史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建国方案也是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重要标志。

今天我们来探讨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第一种建国方案:共和国建立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就掀起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新浪潮。

1912年,孙中山宣布了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绝对灰姑娘时代结束。

共和国建立,使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国家政治和经济制度初步得以改良和完善。

这种建国方案揭开了中国新时代的序幕,也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种建国方案: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在这种建国方案下,中国完全摆脱了帝制、封建主义和半殖民地的局限性,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独立和自我发展。

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光辉一页。

这种建国方案建立了中国现代工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使中国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也为中国未来的崛起奠定了基石。

第三种建国方案:香港回归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标志着中国面对世界的主动出击,表明了中国作为二十一世纪新兴大国的野心和信心。

香港回归,不仅为中国加强国家实力,也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地位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认可。

在这种建国方案下,中国不仅取得了香港的经济、文化和地缘政治的收益,也加快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中国的外交和国际事务增加了更多的筹码。

三种建国方案,中国逐渐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也逐渐走向壮大的舞台。

这三种建国方案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和未来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共和国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还是香港回归,都彰显着中国人民的大气、胆略和智慧,也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两个中国之命运(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在1929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三是工人积极,农民积极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以后,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在长时间里,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力量.他们同广大人民处于尖锐对立的地位,因而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国民党统治集团的首领蒋介石认为,社会主义制度,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制度,都是不能行之于中国的.他主张,”领导素无政治经验之民族”,”非藉经过较有效能的统治权之行施不可”.而法西斯主义的政治理论,”认定国家为至高无上之实体,国家得要求国民任何之”,照此实行,即为”统治最有效能者”.他的党徒大力宣传”一个国家的政治,与其由民主的虚名而陷于腐败,没落,当然不如由一个才干和道德高超的领袖去执行独裁”.他们就是根据这种法西斯主义的理论,实行反革命军事独裁统治,来维护帝国主义和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的.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在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始终没有占据统治地位.它们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的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尽管辛亥革命的流产已经宣告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的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还是一次又一次地把这个方案重新提了出来.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的一个时期内,一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人士更大力鼓吹过”中国路线”或”第三条道路”,企图在国民党坚持的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专政和共产党主张的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之外,另找一条道路,实际上就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有人声称:”中国派的政治路线,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绝不能为少数特权阶级所操纵;在经济上必须发展民政资本主义,奖励民生必须品的扩大再生产,但决不容许官僚买办资本的横生和发展.”这种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对于地主积极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专政的政治现实是一种批判,但在实际上却并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动力和主要依靠.他们的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主张,中国人民应当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提出这种明确的主张,经历了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的探索过程.1922年7月,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军阀的民主革命纲领.1925年1月,中共四大提出了工人阶级应当领导民主革命的明确主张.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中,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建国方案作了系统的论述.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为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而奋斗,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尽管在长时期里,上列三种建国方案始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去作出选择,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帝国主义列强来到中国,不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他们自己的资本主义.对于他们来说,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中国,乃是理想的倾销商品的国家,投资的场所与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如果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就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西方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这是他们不能容忍的.他们既不愿意失去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更不愿看到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正因为如此,”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五四运动以来的情况,仍然是如此.总起来说,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对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实际,也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连多数提出方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广大人民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指出:”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党.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这段话,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它揭示了广大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一个历史性的真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第七章
重要考点讲解 三、论述题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1、如何认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国内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 之命运的较量?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个建 国方案背离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随着新中国的诞生, 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个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因为:帝国主义不容许;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 使得它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民族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 最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第七章
重要考点讲解 二、简答题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5、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是如何阐明中国共 产党的建国主张的?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系统 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主张: (1)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 阶级的联盟。 (2)主要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 中国人口的80%-90%。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由新民主主 义到社会主义,都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
第七章
重要考点讲解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一、基本概念和判断
13、八个民主党派(大多成立于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由台湾省爱国人士发起。 以上六个民主党派成立于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 1947年2月3日,由原中华民族解 放行动委员会(其前身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改名而来。 领导人:章伯钧。 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由华侨社团美洲致公堂发起, 1925年10月成立。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及两大历史任务P15:最主要的两大矛盾:①外国侵略者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大历史任务:①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国家富强,人民富裕;2、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内部一部分人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他们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史称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包括开办军事工业以自强,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创办近代陆军和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洋务运动虽没有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3、中国同盟会: 1905年8月20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组织在在日本东京联合正式成立中国同盟会;选孙中山为总理,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章程;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党;4、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0·5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批判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提倡文学革命;提出了“打到孔家店”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是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进一步传播,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5、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于湘赣边界由毛泽东等人领导;起义军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在攻打长沙遭遇严重挫折后,起义部队决定南下,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农村区域转移,并于10月7日抵达江西省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意义:这支起义武装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领导下,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6、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右派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公开叛变革命,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工农为主体的、以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一切抗日阶级和阶层的广泛联盟;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它是一个包括进步力量、中间力量和顽固力量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对反共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8、“两个务必”思想: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2、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3、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变化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了民主主义观念;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之门;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4、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由于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严重压迫,在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是十分广泛的;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才能逐步地争取革命的胜利;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中国共产党遵循毛泽东建党学说,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把自己锻炼成立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成为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雄战士,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拥戴的领导核心;5、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历史主要包括哪几个发展阶段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7年这七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 2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3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时期;4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至今,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6、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哪些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五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三、论述题: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2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是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上述建国方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做出选择,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两个中国之命运;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两种命运反复激烈较量的结果是,光明的新中国战胜黑暗的旧中国,即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反动统治被推翻,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胜利诞生;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如何如今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九十多年的历程,它证明了什么谈谈你的认识;特点:1她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她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在斗争中同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2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历史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基本经验: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以中国共产党为中流砥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实现和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保证;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第三,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具体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3、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深入贯彻;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7、“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8、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9、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10、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初期中国面临着思想上的问题,如何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问题,而小平同志提出来的两个中心和一个基本点和真理的大讨论解决了这个思想难题;接着中国又面临着如何深化改革问题,农村改革了,如何推进城市改革,如何推进国个改革,如何推进收入改革,如何推进法制改革,等等,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改革开放估然是摸着石头过河,在不断的发现问题中去进行创新和改革;经济发展起来,又会出现贫富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中国目前的情况是,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很快,经济发达,而西部地区则发展相对迟缓很多,东西差距过大,地区发展不平衡,这会引发中国产业的畸型,如不进行转型,后果很难设想;另外,中国富人与穷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在拉大,阶级矛盾开始显现,并产生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改革开放后,中国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在这一时期如何保证党员的先进性,保持党的政治面貌成为一大难题;如何防止国外腐朽思想的传播和蔓迄,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也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三个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的历史命运

三个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的历史命运

三个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一起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过渡。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加剧,后起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帝国主义矛盾发展、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结果导致了非正义帝国主义性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导致欧洲走向衰落,美国和日本兴起。

战争结束后英国的势力卷土重来,日本的侵略势力对中国产生主要威胁。

1917年11月7日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特点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美国总统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

德、意、日则走向了法西斯的道路。

德意日三国联合起来的目的,都是要实现其各自的侵略野心,并把矛头指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称霸世界。

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确立了以武力征服世界的方针,逐步形成“北进”的大陆政策和“南进”的海洋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国策。

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相互配合作战下,1945年9月2日最后一个法西斯国家日本签字投降,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战后出现了新的世界格局,美国成为世界霸主;苏联也成为能与美国相抗衡的世界强国;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资料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资料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资料整理资料撰写:法学Colin上篇综述:风云变幻八十年一、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2、背景:外部上,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内部上,清政府腐朽统治,政治腐败,经济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军事上军备废弛。

3、导火索:英国为改变其入超而走私鸦片——虎门销烟(1839林则徐、国家利益民族尊严)4、起点的原因:中国逐步成为双半社会,随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国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近代中国主要矛盾以及社会性质社会性质:封建社会转化为双半社会,独立中国逐渐变为半殖民,封建中国逐渐变为半封建。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

这两对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民族矛盾尖锐时,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当地国主义与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结成同盟时,斗争矛盾主要直接指向封建政权,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

)三、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特征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决定性力量。

2、封建势力衰弱与外国侵略者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社会基础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遭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根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旧存在成为现代化民主化障碍。

4、民资产生,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起一定作用,但在帝、封压迫下,发展缓慢、力量软弱,并且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联系。

5、中国处于帝争夺间接统治下,中国地域广大、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存在,各地区政经文发展极不平衡。

帝分别支持不同政治势力,是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6、在帝封双重压迫下(加之官僚资本主义),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论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

论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

论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如今中国,作为一只强有力的独立自主的经济及政治强国,正强烈的冲击着世界的视角。

回首展望,中国的发展在经历波涛曲折之后最终找到了科学正确的发展方向,在这建国纪念之际过去的一页页历史正向我们年轻的一代叙述着她曲折而强有力的发展。

历史,首先严肃而庄重的向我们呈现了关于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其中的任何一种无不以一种未名的力量导向着未来中国的前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地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跟买办性地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它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地对象。

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它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地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地某些领导人物跟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

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跟城市小资产阶级,它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地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口号。

在此,我们首先将发言权授予代表地主阶级跟买办性地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代表,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地大资产阶级地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道路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倒行逆施的袁世凯,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为了争取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出卖国家主权,悖逆历史潮流称帝复辟,最终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其后继者表现为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主张建立统一的亲美反共政府继续维持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的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在其统治下,民不聊生经济附庸,千疮百孔,经济和政治方面无法独立,受制于人,民怨四起,无法顺应当时历史前进的步伐。

历史证明,一切不已历史进步为导向的各种活动,最终必将走向灭亡。

解放战争国民党的惨败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下面该轮到以一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主张“第三条道路”的人士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身上,在他们的口号中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使中国像西方列强一样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最终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此来抵制侵略,独立自强。

三种建国方案两种命运

三种建国方案两种命运

三种建国方案两种命运三种建国方案两种命运引言建国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影响着国家的命运和发展方向。

在历史上,各国都曾经历过建国的过程,并采取了不同的建国方案。

不同的建国方案往往导致不同的命运。

本文将探讨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并分析这些方案所带来的两种不同的命运。

一、建国方案一:革命建国革命建国是一种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原有政权,建立新国家的建国方案。

这种方案通常由革命组织或革命党领导,以实现国家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为目标。

1.1 历史案例:法国革命法国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革命之一。

在18世纪末,法国社会呈现出封建专制统治严重腐败、社会贫富分化悬殊的状况。

这导致了人民的不满和反抗情绪的高涨。

在这种背景下,法国爆发了著名的法国大革命。

经过长达十年的斗争,法国终于建立了新的共和国,废除了君主制度,实现了国家政权的彻底改革。

1.2 命运分析革命建国方案的命运往往是充满曲折和挑战的。

一方面,革命建国通常需要经历艰苦的战争和社会动荡。

革命领导者需要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赢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

另一方面,革命成功后,建国者面临着巩固新政权和实现社会改革的压力。

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困难和阻力可能导致政权不稳定,造成社会动荡。

因此,革命建国的命运取决于革命者的智慧和勇气,以及民众的支持和参与。

二、建国方案二:独立建国独立建国是一种通过外交斗争、联盟形成等途径,从原有的国家体系中脱离出去,形成一个独立的新国家的建国方案。

2.1 历史案例: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建国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在18世纪末,美洲殖民地对大英帝国的压迫感到不满,开始发起反抗。

最终,美洲殖民地与法国等国家结成联盟,经过长时间的战争,成功获得了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并最终形成了美国的独立建国方案。

2.2 命运分析独立建国方案的命运取决于建立独立国家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独立国家需要与原国家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避免敌对对抗和战争。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答:所谓三种建国方案是指:
1)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就是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的道路。

2)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3)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因为根据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第二种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所以两个中国之命运是指在选择第一种方案和第三种方案发展下的中国的命运。

而第一种方案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广大中国人民的唾弃,从根本上不可选。

只有第三种方案,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才逐步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及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成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三种建国方案,两种不同的中国命运

三种建国方案,两种不同的中国命运

邓演达
民盟诞生
• 建国同志会 (1939年10月)
章伯钧
•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1941年3月) • 中国民主同盟 (1944年9月)
张澜
中国民主建国会
• 民建成立于1945年12月16日,主 要发起人有黄炎培、胡厥文、章 乃器、施复亮、孙起孟等。 • 政治纲领的核心是要求民主和建 设。集中反映了我国爱国工商业 者和知识分子反对独裁统治,反 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本主义压迫的政治要求。
谢雪红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1945年秋,国民党内部分爱国民主人 士为反独裁,成立三民主义同志联 合会。 • 1946年春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 会等民主组织。
• 1948年1月1日在香港成立了中国国 民党革命委员会,明确提出“推翻 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实现中国独 立、民主与和平”。
李济深
宋庆龄
(4)第三条路线破产原因 主观原因:中国民主党派所依靠的社会基 础即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在经 济上和政治上异常软弱,并不具备实现第 三条路线的能力和勇气。 社会原因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主 张在中国并没有赖以实现的群众根基。 外部原因:美国和苏联作为国际上两大对 立阵营,基于各自的对华战略,不支持中 国民主党派执政。
1946年7月20日毛泽东起草《以 1946年 20日毛泽东起草《 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党内 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 指示,明确指出“我们是能够战胜蒋 指示,明确指出“ 介石的。” 介石的。
• 与共产党的态度相反,国民党内的顽固派得知政协 协议的内容后,大哭大闹,说实行协议,国民党就 完蛋了,要求弹劾参加会议的国民党代表。蒋介石 则表示:“我对宪草也不满意,但事已至此,无法 推翻原案,只有姑且通过,将来再说”。 • 2月10日,重庆各界人士在较场口举行庆祝政协成 功大会,国民党特务捣乱会场,打伤郭沫若、李公 朴、章乃器等。特务们还奉命捣毁了中共《新华日 报》营业部和民盟《民主报》营业部。

三种建国方案的内容

三种建国方案的内容

三种建国方案的内容引言在历史上,建国是一项重大的决策,它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和未来。

为了确保一个国家能够成功建立并维护稳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种不同的建国方案被提出和实施。

本文将讨论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方案一:革命建国革命建国是指通过暴力推翻现有政权,并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体系。

这种建国方案通常发生在一个民众对现有政府不满意的背景下。

优点•革命建国能够迅速推翻腐败的政权,为国家开创一个全新的起点。

•民众更加参与决策,有更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可以促进社会平等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缺点•革命建国常常伴随着暴力和混乱,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缺乏经验和管理能力的领导者可能无法有效地执掌权力。

•经济上的颠覆可能导致资源短缺和失业问题。

方案二:独立运动建国独立运动建国发生在一个地区或群体试图脱离原有政权,建立一个独立国家的情境下。

优点•独立运动建国能够给予民族自决权,满足不同地区或民族的独立愿望。

•可以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可以维护和保护特定文化和语言的传统。

缺点•独立运动常常引发国际冲突和战争。

•经济上独立国家可能面临财政困难和资源依赖问题。

•地理和人口限制可能导致国家不稳定或虚弱。

方案三:和平独立协商建国和平独立协商建国是指通过政治谈判和协商,达成一个独立国家的共识。

这种方式通常在两个或多个政治实体之间进行。

优点•可以避免战争和流血冲突,保持和平和稳定。

•独立国家的建立经过协商,更容易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和支持。

•可以更好地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解决历史和地区冲突。

缺点•可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协商可能会陷入僵局。

•协商结果可能不符合某些群体的期望,引发新的政治纷争。

•和平建国可能需要妥协和让步,对某些群体来说可能意味着权益损失。

结论建国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历史和地缘政治背景,没有一种方案适用于所有情况。

革命建国、独立运动建国和和平独立协商建国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炎培
胡厥文
中国民主促进会
• 1945年12月30日,中国民主 促进会在上海成立,主要创 始人为马叙伦、王绍鏊、周 建人、许广平等。
• 以“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 国民主政治之实现”为宗旨
马叙伦
王绍鏊
九三学社
• 抗日战争后期一批进步学者发扬 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精神,以民 主、科学为宗旨,在重庆组织的 “民主科学座谈会”。
主要的民主党派
• 中国致公党
• 中国农工民主党 • 中国民主建国会 • 中国民主促进会
• 中国民主同盟
• 九三学社 •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 会
中国致公党
1925年10月,五洲洪门恳亲大会在美国旧金 山召开,成立致公党总部。
洪门致公堂恳亲大会代表合影
中国致公党的创 始人之一司徒美
• 1946年6月26日,30万国民党军对层层包围 中的6万中原解放区武装发动大规模进攻, 全面内战爆发,内战炮火使重庆政协协议 瞬间毁灭。
从自卫战争到解放战争
• 全面内战爆发前夕,1946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在 党内指示中还表达了挽救和平的愿望:“蒋介石准 备大打,恐难挽回;大打后,估计六个月内外时间 如我军大胜,必可议和;如胜负相当,亦可能议和; 如蒋军大胜,则不能议和。因此,我军必须战胜蒋 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这表明中共在内战之初 是被迫采取自卫战争。
• 经过历时43天的谈判,双方签署“双十协 定”,双方在协议中同意避免内战、和平建 国,共同推动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以 及与其他政党合作组建多党制民主联合政府 。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 蒋介石国民党表面和谈,背地动手 脚。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 长官发电报: “目前与奸党谈判, 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 间,缓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 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待 国军控制所有战略据点、交通线, 将寇军完全受降后,再以有利之优 越军事形势与奸党作具体谈判。彼 如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 即以土匪清剿之。”国民党军进犯 解放区,在邯郸、上党、津浦线等 地遭到解放区军民迎头痛击。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 重庆政协会议通过的文件带有浓厚的资产阶 级共和国的色彩,它与中共的新民主主义纲 领是不一致的,但它有利于和平民主建国,
因而在相当程度上是有益于人民的,中国共产党决 心履行重庆政协协议。政协会议闭幕后的第二天, 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各区党委、各纵队发出内部 指示: “从此,中国即走上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 段。” “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 装斗争转变到非武装的群众的与议会的斗争,国内 问题由政治方式来解决。党的全部工作,必须适应 这一新形势”。
• 对于重庆谈判,毛泽东指出:
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 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 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 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 (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毛泽东选 集》第4卷,第115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
谈判过程
• 毛泽东到重庆后,蒋介石作出了以礼相待的姿态, 由于国民党本来没有和谈的诚意,没作谈判的任何 准备,谈判的程序、议案均由共产党方面首先提出, 才使谈判筹备工作得以基本完成 • 9月3日,中共代表提出关于两党商谈的主要问题11 项提要交国民党政府代表,主要内容包括:国民党 当局承认和平建国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 内战,建立一个独立、自由、和平的新中国;承认 各党各派的合法平等地位,承认解放区政权及抗日 部队,结束国民党的党治等,并表示拥护蒋介石的 领导地位。
三种建国方案,两种命运
2013-6-23
目录
一 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两种命运的决战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及经验

三种政治力量
1、地主阶级与买办性大资产阶级
• 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是中国社 会的反动势力。其政治代表是国民党统治集 团。他们主张继续实行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 军事独裁统治,坚持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道路。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集团长期坚持消极抗 战、积极反共反人民,在国际反动派的支持 下,加紧准备大规模内战,企图消灭中国 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继续实行独裁 统治。
两种命运的抉择
背景
国内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热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 反对内战。 蒋介石集团坚持武力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 权的方针;中共提出通过和平途径,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和平 的新中国
美国支持国民党反共方针,帮助国民党军队抢占战略要地 国际 苏联不赞成中国共产党向美国支持的国民党进行武装斗争, 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国内斗争中向国民党妥协。
1946年7月20日毛泽东起草《以 1946年 20日毛泽东起草《 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党内 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 指示,明确指出“我们是能够战胜蒋 指示,明确指出“ 介石的。” 介石的。
(4)第三条路线破产原因 主观原因:中国民主党派所依靠的社会基 础即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在经 济上和政治上异常软弱,并不具备实现第 三条路线的能力和勇气。 社会原因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主 张在中国并没有赖以实现的群众根基。 外部原因:美国和苏联作为国际上两大对 立阵营,基于各自的对华战略,不支持中 国民主党派执政。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 为尽快停战,国民政府代表张群,中共代表 周恩来在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的调停下商谈 停战令。双方围绕赤峰,多伦地区归属问题 争执一番后,国府作出让步,双方在1月10 日签署停战令。 因双十协定并未解决双方分 歧的具体问题。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 为进一步商讨和平建国遇到的实质问题,约 的顽固派得知政协 协议的内容后,大哭大闹,说实行协议,国民党就 完蛋了,要求弹劾参加会议的国民党代表。蒋介石 则表示:“我对宪草也不满意,但事已至此,无法 推翻原案,只有姑且通过,将来再说”。 • 2月10日,重庆各界人士在较场口举行庆祝政协成 功大会,国民党特务捣乱会场,打伤郭沫若、李公 朴、章乃器等。特务们还奉命捣毁了中共《新华日 报》营业部和民盟《民主报》营业部。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 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为五个方面的人士, 分别代表左、中、右三种政治力量。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 1月31日,重庆政协会议闭幕。会议通过了 《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 纲领》、《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关于 国民大会问题的协议》和《关于宪法草案问 题的协议》等五项协议。其中规定改组国民 党一党政府,立法院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中央政府体制采用英国的议会内阁制,中央 与地方分权,省为地方自治的最高单位。

“第三党”——中国农工民主党
• 1930年8月,在国民党左派邓演达领导 下成立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临时行动委员会虽然反对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和蒋介石控制的国民党,但不赞 成共产主义,主张临时行动委员会成为 在共产党和国民党之外领导中国革命的 政党,故当时称为“第三党”。 • 1931年11月底邓演达被蒋介石杀害。 • 1947年2月,改称中国农工民主党。
军队问题
中国共产党提出解放区民主政府的存 在是革命发展的结果,它受到人民的支 持和拥护。谈判一开始,共产党方面就 提出“承认解放区及一切收复区的民选 政府”,但国民党方面则表示“承认解 放区绝对行不通”,将解放区斥之为“ 封建割据”。争论最激烈的军队和解放 区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解放区问题
重庆谈判成果
重庆谈判
• 蒋介石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连续三 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际国内各种重 要问题。 • 中共中央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为代表, 赴重庆桂园与国民党谈判。8月28日,毛泽东 等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党政府代表 张治中的陪同下,从延安乘专机赴重庆。
重庆谈判的原因
邓演达
民盟诞生
• 建国同志会 (1939年10月)
章伯钧
•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1941年3月) • 中国民主同盟 (1944年9月)
张澜
中国民主建国会
• 民建成立于1945年12月16日,主 要发起人有黄炎培、胡厥文、章 乃器、施复亮、孙起孟等。 • 政治纲领的核心是要求民主和建 设。集中反映了我国爱国工商业 者和知识分子反对独裁统治,反 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本主义压迫的政治要求。

2、民族资产阶级
• 民族资产阶级是指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联 系较少的中等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 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 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 无党派民主人士。其基本政治主张是建立一 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 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 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 为纪念1945年9 月3日抗日战争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改建为“九三学社”。 • 1946年5月4日正式成立。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 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后,起义领导 人陆续撤离台湾聚集香港。 • 1947年11月12日(即孙中山诞辰纪念 日)在香港召开台盟第一次代表会议, 宣告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成立。谢雪红、 杨克煌、苏新被推选为负责人。 • 1949年9月,台盟代表谢雪红、杨克 煌,田富达等参加了政协第一届会议, 参与制定《共同纲领》。
(2)民主党派主张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
• “中间派的政治路线,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 美式的民主政治,但决不能为少数特权阶级 (在今日中国是官僚资本家、买办资本家和 大地主)所操纵;在经济上必须发展民族资 本主义,奖励民生必需品的扩大再生产,但 决不容许官僚买办资本的横行和发展。”
(3)第三条路线的破产 • 1946年7月,李公仆和闻一多被国民党暗杀; • 1946年11月,国民党单独召开了国民大会; • 1947年5月到10月,民盟在各地的许多盟员 被捕、被杀; • 1947年10月,国民党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 强令解散民盟; • 1947年11月5日,民盟发表《中国民主同盟 总部解散公告》,民盟的解散标志着第三条 路线彻底破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