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与养成(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质与养成
2004年2月12日
我这次讲话共分四个部分,第一,话题的缘起,也就是我为什么要讲这个话题;第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养成;第三,重视养成是附中的传统;第四,对今后的一些想法。
一、话题的缘起
去年,针对几年来天天提减负,学生负担天天增加的现状,我写了《应试与素质》一文,谈了自己几年来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希望由此引发各位同仁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在教学上,我认为,加压补课,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本的出路在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这篇论文,刊登在《清华附中教育研究》上,大家手里都有一份,我不想再多啰唆。其中的道理并不深奥,可以说尽人皆知,可为什么总是心里明白腿打摽,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对却仍然坚持呢?这里有社会因素的影响,有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制约,其实我觉得,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天天讲素质教育的情况下,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这个概念还没有弄清楚。
几年来,我翻阅了不少教育教学的论文,平时交往,与朋友谈心,也常常涉及这个话题,我发现,概念不清,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一个在全国范围内议论得沸沸扬扬的话题,一较起真儿来,居然有那么多人说不清它的内涵!比如,说到某某学校素质教育搞得好,首先说到的就是它的升学率有多高,老师在学习上抓得多么多么紧;甚至有的家长这样说,人家那个学校办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平时除了学习,不搞其他乱七八糟的活动。而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往往也会这样说,你看人家某某学校,平时就没那么多事儿,在学习上抓得很紧,就咱们学校,这个活动那个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没用的地方了,那儿有心思学习呀。都高三了,还搞什么活动,真是有病。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正是由于认识不清楚,目的不明确,以至于很多老师对学校的各项活动不热心,觉得与自己无关,即使不得不执行,也是敷衍了事,甚至怨气十足。和以前相比,清华附中的德育教育系列仍然存在,但实质早就变味儿了,只剩下形式,没有了实际内容,说句不客气话,这样只讲形式不讲实效的活动,真的不如不搞!我们有投入,就要考虑产出的问题,只投入不产出,要它做什么!这里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我们对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实行素质教育,认识不够明确。所以今天我要提出这样一个话题。
1.什么是素质教育
我们天天讲素质教育,但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呢?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中并不是很明确的。我们查一下辞典,“素质”一词有三种解释,①指事物本来的性质;②素养;③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
①③两种解释,强调先天就有的,显然与教育无关,因此,我们的素质教育的“素质”所指的应该是“素养”,也就是平日的修养。我们提倡的素质应该指的是这种平时养成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水平以及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养成教育”。过去没有什么“素质教育”的说法,但是,我们一直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我们的教育方针。其实,说白了,德智体全面发展就是高素质!如果能够真正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就是突出了素质教育!
2.素质教育为什么步履维艰
道理非常明显,也可以说是尽人皆知。但如此明显的道理为什么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却变味儿了呢?
从素质的定义我们知道,人的素质本来就是一种综合性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但它的确又时时在对人的学习工作生活起着作用。目前,什么是高素质的学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有些也的确难以用一个具体的标准来衡量。体育还有各级运动会和各种竞赛,大概可以看出某些人在某一方面的特长,但和“德智体全面
..发展”的要求已经相距甚远了;德育就虚得很了,每年的德育大检查,注重的是看总结听汇报,从报表上了解进行了哪些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果,至于学生实际的能力,道德品质,本来就很难检测,在目前浮躁的社会风气影响下,恐怕就更没有人去想如何找出更有效的办法进行考查了,长此以往,以至于形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于出现了“全校师生齐动员,一齐糊弄检查团”的怪现象。只有智育,有一个高考的硬杠横在那里,高考考好了,升学率上去了,一俊遮百丑,学生、家长高兴,老师脸上有光,校长在外面说话腰板挺得也直。随之而来的,“顶端优势”的作用就显出来了,学校的声名鹊起,好学生纷至沓来,进入良性循环。
大概也正因如此,所以各校把目光都盯在了智育上,德育和体育都成了智育的陪衬,即使有些学校,有点远见的校长,也只是虚应故事,既要高考的升学率,又要出几个体育尖子,出几个艺术尖子,各类竞赛拿几块牌子,以为这就叫“素质教育”了,就很有一些志得意满的样子了。但是,真正较起真儿来,从每一个学生角度考察又是如何呢?几年来,我们看到的,学习上的尖子生有几个能轻轻松松地跑下一千五来的?而那些体育尖子、艺术尖子,又有几个学习成绩能对付到及格的?每次运动会,各班体委反复动员,项目总是报不满;每年新年联欢会,各班文委常常为节目发愁;学校里号召公益劳动,响应者寥寥无几;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满口脏话等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随处可见。上一届高三,按照惯例,我们任课老师到各班去给学生拜年,进入第一个班级,就被“热情”的学生劈头盖脸地喷了满身的泡沫,徐校长眼镜都被糊住了,一位女老师转身逃走,被学生追上,喷的头发、后背都是……我和一位老教师非常气愤,因此中止了这每年一次的团拜。今年,高三老师没有再集体去给学生拜年,但在语文组门口,我仍然看到高一某班的同学满楼道撵着人喷泡
沫。这种拿着无聊当有趣的行为,难道能说是素质高的表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降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同时,也向我们每一位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
3.怎样才算是素质教育
那么,怎样做才能算是素质教育呢?我认为,我们搞教育的人首先要认清,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素质是后天培养的,而不是那种先天赋予的特性。
教育,是对人才的培养过程,是要使受教育者按照预先规划好的方向成才的过程。“教”字是一个形声字,从“攵”“孝”声,“攵”字是一个象形字,是一只手拿着一根棍子的形象。过去讲“棒头出孝子,不打不成人”,就是这个字的一个形象的注解。当然,我们的现代教育不允许打骂,但这个字仍然在昭示着我们,教育是要有些强制性的,决不能放任自流,实际现在的工具书中对教育的定义也仍然包含着这种强制性。“使受教育者按照预先规划好的方向成才”,完全放任自流成么?只不过现代教育要求这种强制性更加人格化,人性化,变过去的打骂教育为批评引导罢了。因此,那种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与我们的现代教育观念背道而驰的。
素质教育既然是教育,就应该是在对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注重道德品质,身体状况,学业成就等各个方面的训练。这才是全面发展,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提高了,才真正标志着人的素质提高了。当然,我们中学毕竟是基础教育,我们所说的高素质,应该站在基础教育这个基点上来衡量。我们要求全面发展,也不能脱离中学生这个特定对象,也不能脱离每一个学生自身的特点。我们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备顽强拼搏的精神,并不一定要求学生都能成为理论家;我们要求学生有强壮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并不一定要求他们都能成为国家等级运动员;我们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的学习能力,并不一定都能在各种竞赛上去拿金牌。
我们尊敬的万校长曾经说过:“要树立对学生终生负责的思想,树立素质观念。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是否成绩好,是否能够考上大学,还要关心上大学后能否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我们要着眼于在中学为学生打好那些长远起作用的带有根本性质的基础,这就是在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生应有的素质。……很明显一个人的素质的培养,不仅要有知识,要有能力,而且还要有长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日积月累的事情,有很多无形的东西,一个学校素质教育好坏的标准不能简单的用表面的东西来衡量。我们的教师如果都真正认识了这个道理,就能克服自己无所作为的观点,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上;就能克服自己浮躁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地研究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果每位老师都能坚持以育人为目标,以养成为手段,逐渐形成一种风气,我敢断言,我们清华附中的前途大有希望。
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