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合集下载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下面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1. 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需要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辩论和项目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交流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提供他们解决问题的机会。

2. 引导学生探索多元化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包括文学、科学、历史、艺术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参观、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文化。

通过多元化的知识积累,学生可以更好地激发自己的创新灵感。

3. 鼓励学生从失败中学习创新过程中可能会伴随失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失败中学习。

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经历过挫折和失败,但最终取得了成功。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失败经历,让学生明白失败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努力。

4. 提供实践机会创新是一种实践性的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性的项目,如科研实验、创意设计等。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创新思维付诸实践,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往往需要团队合作,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和项目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团队合作中,学生需要互相协作、互相学习,并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提供奖励和认可学生在创新过程中需要得到鼓励和认可,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立创新奖励机制,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尝试。

同时,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赞扬,让他们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自信,并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案例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案例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案例导言在当代社会中,创新思维能力被认为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重要素质。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者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

本文将介绍几个成功的教学案例,旨在帮助教育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案例一:鼓励自由思考与表达这个案例适用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

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讨论课或辩论课的活动,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并以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合理的指导,并注意保持秩序和尊重每个人的意见。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案例二:设计开放式项目针对高中或大学水平的学生,可以设计一系列开放式项目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物理课上,可以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有趣且具有实际应用的物理实验,或者在数学课上,要求学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这样的项目将激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案例三: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并利用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深入研究。

例如,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主题可以涉及地理、化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通过进行跨学科研究,学生将能够拓宽视野、整合知识,并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案例四:促进实践与实验为了促进创新思维,教育者需要给予学生进行实践和实验的机会。

例如,在计算机编程课上,可以让学生设计并编写自己的应用程序;在美术课上,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材料和技法进行创作。

通过实践与实验,学生将能够体验到自己的想法和创新的实际效果,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结束语以上所介绍的教学案例是帮助教育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通过鼓励自由思考与表达、设计开放式项目、引导跨学科研究以及促进实践与实验,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培养创新能力的环境和机会。

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将其融入到教学案例中。

培养创新素质教案

培养创新素质教案

培养创新素质教案教案:培养创新素质教学目标:1. 了解创新素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培养创新素质的方法和策略。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在教学开始之前,可以通过引入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提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对创新素质的探索和思考。

二、引入创新素质的概念(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创新素质,为什么它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2. 讲解创新素质的定义和内涵,包括创造力、思维灵活性、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

3. 通过实例和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创新素质的重要性。

三、培养创新素质的方法和策略(20分钟)1. 提供创新思维的训练:比如鼓励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思考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2.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给学生提供各种探索和实践的机会,培养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鼓励学生的实践和实践:让学生参与项目和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案例分享(15分钟)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创新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

五、实践活动(25分钟)1.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设计针对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活动,比如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项目设计等。

2. 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反馈,鼓励他们不断探索、尝试和改进。

六、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顾各项活动和实践中的收获和感悟。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促进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创新思维的心得体会,或者设计一个创新项目的草案。

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进行及时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学方法创新实践的目的(3篇)

教学方法创新实践的目的(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创新教学方法,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教学方法创新实践的目的。

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 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教学方法,使教育更加贴近时代发展,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创新可以改变传统的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创新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创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通过创新实践,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教学方法创新,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 拓展学生视野创新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同时,通过创新实践,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领域,拓宽视野。

3. 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迅速适应各种环境。

通过教学方法创新,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四、促进教育公平1. 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这有助于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2. 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创新教学方法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创新实践,教育资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实现教育公平。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设计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设计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设计方法引言: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重要素质之一。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运用相应的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探讨几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设计方法,包括鼓励探索、激发思维、提供多元化机会以及实践应用等。

一、鼓励探索创新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教学设计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1. 设计启发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这些问题可以是开放性的,可以有多个答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 提供资源和材料: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材料,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索。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书籍、期刊、互联网资源等。

通过接触不同的资源,学生将更容易扩展自己的思路,培养创新能力。

二、激发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设计方法还包括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水平。

1. 创意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创意思维的训练活动,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2. 鼓励学术争论:通过组织学术争论或辩论赛,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争辩能力,激发他们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和深度性,并从中获得新的灵感和创意。

三、提供多元化机会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需要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事物。

1. 实践性学习:通过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如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多样化评估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如个人报告、小组讨论、项目展示等,鼓励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四、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需要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更好地发挥。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当今社会,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作为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首先,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权威的代表,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样的环境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这些见解可能不太成熟。

当学生犯错时,不要急于批评和指责,而是要引导他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思考、去探索。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引入生动有趣的案例、开展实验活动、组织小组讨论等。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数学史上的有趣故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感受数学家们的创新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再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比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只有敢于质疑,才能发现问题,从而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老师的讲解以及社会现象进行质疑和思考。

例如,在科学课上,当学生对某个科学结论产生疑问时,教师应该鼓励他们通过实验和研究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答案。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

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完成一个具体项目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素质的八个有效教学方法

培养创新素质的八个有效教学方法

培养创新素质的八个有效教学方法:
方法一:努力建设创新型班集体,建设创新光荣、尊重、多元与个性的班级与学校文化;方法二:创新教学设计,将创新素质单独列为教学目标,每堂课都要“胸怀五点去上课”;方法三:将创新思维与创新想象训练融入学科教学中,在每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法四:实施研究体验创新教学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创新人格;
方法五:开展对话式教学,激发创新思维、想象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方法六:留研究性作业、体验性作业和创新性作业,并组织开展创新性竞赛活动;
方法七:保证师生、生生之间的研讨与沟通时间与机会(夏令营、冬令营、课外小组);
方法八:师生共同建立“LRI持续改进循环”,让创新成为习惯。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于学生的一个重要要求,它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应对新环境和面对未来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作为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使命。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创新的学习环境和引导学生创新实践三个方面,探讨教师如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学生通过创新解决问题的主要动力。

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新事物和未知领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问题的探索欲望。

其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现状。

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和对传统观念进行质疑,激发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思维的训练。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关于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系统思维和逆向思维等多元化的思考方式,从而开阔学生的思维边界,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提供创新的学习环境创新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和条件。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供创新的学习环境。

首先,倡导团队合作和开放式学习。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促使学生相互协作、分享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开放式学习中,通过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和社交媒体等现代化的教育工具,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信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并激发学生在知识探索和创新实践方面的兴趣。

最后,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课题研究和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和创新尝试,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创新实践创新实践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行动。

创新主题教育模式

创新主题教育模式

创新主题教育模式
创新主题教育模式是指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基础上,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和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创新主题教育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以主题为基础:创新主题教育模式的核心是主题,通过主题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信息获取更为便捷,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习深度。

2.强调学生主体性:创新主题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3.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创新主题教育模式选用多种教学方式、手段和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效率。

4.强调人本思想:创新主题教育模式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发展和个性的尊重,通过创新教育的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创新主题教育模式的实施需要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主题式学习和自主创新。

同时,也要重视学科知识基础的打牢,以及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注重社会责任感和道
德素质的培养。

浅谈创新教学方法与创新素质培养

浅谈创新教学方法与创新素质培养

N o. 6 TI ME EDUCA ON TI June
浅谈创新教 学方法与创新素质培 养
闫鸿 斐 吴楠
摘 要 : 学 方 法 是 教 学过 程 中 完 成教 学 内容 , 进 素 质 教 育 的 重要 因素 。 改 变 传 统教 学理 念 , 问题 为 中心 , 用 多元 化 的教 学 方 教 推 以 运 法, 对于激发 学生创新性思 维、 培养创新素质具有重要意 义。 关键词 : 教育理念 教 学方 法 创新 素质
方面 , 是教学 和学法 的统一。传统教学方法 由于受到落后 的教学 理念 的制约 和影 响 , 往具 有 以下 弊端 : 一 , 往 第 注重 教学 内容 的 “ 填鸭式 ” 输 , 灌 忽视 对学 生思维 的启发 ; 二 , 向传递 教学信 第 单 息, 忽视课 堂教 学主体间的多变互动 ; 三 , 第 过多关注教师教 的方
法 , 视对 于学生学的方法的引导和培育 ; 四 , 忽 第 注重理论 知识 的
“ 说教 ” 忽视教学过程 中的情感激发 。这些弊端影响 了学 生积 极 , 性和主动性 的发挥 , 降低 了教学效果 。
因此 , 教 学 实 施 过 程 中 , 师要 创 新 教 学 方 法 , 用 灵 活 多 在 教 采 样 、 之 有 效 的 多 元 化 教 学 方 法 , 发 学 生 学 习 的 兴 趣 , 发 学 生 行 激 诱 构思 , 启迪学生 的发散性思维活动 , 激发创造激情 , 而提高教学 进
中图分类号 : 4 . G624
文献标 识码 : C
素质教育 已成 为当今 高校教育的共识 , 实施 素质教育的主渠
学 效 果 。 正 如 我 国 著 名 的教 育 家 叶 圣 陶先 生 说 过 , 教 是 为 了 不 “

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3篇)

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

一、明确改革目标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资源为支撑的多元化、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创新教学模式1. 小组合作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我校在课堂教学中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我校教师通过模拟生活场景、播放视频、开展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

我校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系列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优化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强调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教师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多元化评价我校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3. 自我评价我校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

四、加强教师培训1. 教师专业发展我校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的教学方法概述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创新精神培养1. 鼓励自主探索通过给予学生自主选择题目或项目的机会,鼓励他们展开自主探索。

可以采用启发性问题、挑战式任务等方式,激发学生自我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供开放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提供一个开放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教室设置合适的布置、使用多媒体技术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和创意产生浓厚兴趣。

3. 引导质疑思考鼓励学生质疑现有知识、传统观念,并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和批判性思维训练,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团队合作培养1. 小组协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项目。

每个小组成员可以负责不同的角色或任务,在协作中培养沟通、协调和领导等团队合作技能。

2. 项目驱动学习采用项目驱动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团队合作。

通过面对现实挑战,学生将更加理解并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3. 反馈和评价机制建立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在团队工作中提供互相帮助、合理担当责任,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和建设性批评。

结论通过以上所述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能力。

这不仅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是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教育工作者应持续关注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

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创新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学术上的发展,更能为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首先,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单一讲授式教学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尝试通过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互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例如,在科学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和创新科学概念。

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

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并给予他们自主探索的机会。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培养创新能力。

此外,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不仅是思维的产物,更需要通过动手实践来实现。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项目制作和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创新能力。

例如,在美术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创意绘画和手工制作,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创新的乐趣和成就感。

家长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家长应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

例如,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共同参与一些创意活动,如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等,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同时,家长应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自主选择和发展自己的兴趣领域,提升创新能力。

最后,学生自身也应积极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设定创新目标,制定创新计划,积极参与各种创意活动。

例如,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的科技创新大赛、艺术创意比赛等,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此外,学生应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勇于探索和发现,不断寻找创新中的乐趣和成就。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高中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方法

高中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方法

高中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方法教育方法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中,高中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方法成为了当下关注的热点话题。

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高中教育中应用的创新教学方法。

一、项目制学习法项目制学习法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教育中,项目制学习法通常以跨学科的形式呈现,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个项目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方法。

通过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多媒体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加深学习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指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共同完成任务、交流思想、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交流能力和互助意识。

同时,合作学习法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

四、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通过模拟真实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个性化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和学习任务,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个性化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总结:在高中教育中,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制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以及个性化教学法都是值得推广的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论文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论文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精神提倡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并不是不倾听别人的意见、孤芳自赏、固执己见、狂妄自大,而是要团结合作、相互交流,这是当代创新活动不可缺少的方式:创新精神提倡大胆质疑,而质疑要有事实和思考的根据,并不是虚无主义地怀疑一切……总之,要用全面、辩证的观点看待创新精神。

面临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和知识更新的时代,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下面,结合近年来从事教学的实践,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体会。

一、教师要有创新精神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教师应有创新能力,然后方会有学生的创新。

教师的创新,一是教育观要创新,树立全新的教育观是教师创新的前提,教师要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改变旧的教育观念,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

转变了观念还应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要参与到学生学习当中,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引导者。

二是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有创新。

教学方法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综合能力。

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三是教学手段要创新。

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新型人才,提高教学效率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从课堂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必须从改革课堂教学开始。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与权威,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表现为在课堂上只注重评讲、指导,只重视单向的知识传授,而忽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

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创新思维的课堂气氛。

在教学中,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结合作文题目的内涵,设计好教学方案,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笔、动口,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表意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董春和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社会的共识,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一般由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因素组成,其中教学方法是桥梁和纽带,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老师如何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双边共同进行并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的总和。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创新素质一般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变,积极探究的心理趋向。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教学方法的滞后性已越来越明显,新课程改革迫切呼唤新的教育理念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那么应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笔者结合自身的理论学习和教学体验,提出以下一些见解,以供同行参考指正。

一、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前提。

教学观念是对教学规律、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教学原则等教学基本问题的看法、见解。

教学观念的更新可以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指导思想,规定教学方法创新的主题和宗旨。

因此,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首先应转变教学观念。

从新课程改革要求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来看,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实现教学观念的切实转变:1.师生课堂角色的转换。

创新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改变传统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模式,构建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教师的主导活动为辅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扮好“导”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演”,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教”、“学”并重,重视能力培养。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老师不仅要“教会”,让学生“学会”,更要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和方法【精编版】

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和方法【精编版】

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和方法关键词:创新素质途径方法教育是奠定国民创新素质和支撑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进行教育创新实施创新教育以培养国民的创新素质也因此成为众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应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之最应该做和最急需做的一件大事。

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创造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

一、德育孕育创新素质德育孕育创新素质,思想品德和智慧才能是科技人才的必备素质,只有自信和无私才是不可抗拒的精神力量,自信来自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制约的远见卓识,无私来自于崇高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境界,这就是说,德育孕育着创造力量,思想品质教育是创新素质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创新的道德教育一方面要加强基础文明和一般思想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注重进行与创新素质形成有直接关系的进取性道德教育和科学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上进心、事业心、成就感和热情自信、乐观的性格以及竞争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索、合理怀疑的科学精神以及执着事业感,深沉的义务感、强烈的责任感等品质。

二、学科教育渗透创新教育1、课堂教学加强创新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以此形成组织所进行的各学科教学。

教学中设计教育的各种活动都应以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为依据,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

要有机地运用创新教育的理论来组织教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我们的课堂教学目前比较突出的是过多强调知识的灌输和掌握,忽视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创新精神不足,创新意识不浓,创新思维不够。

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途径

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途径

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途径引言: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一直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途径。

一、传授基础知识首先,传授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基础。

学生在创新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基础,授课内容要有前瞻性和深度,同时提供必要的学科背景知识,为学生的创新奠定基础。

二、提供创新机会除了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还需要有创新的机会。

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创新课程、组织创新竞赛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

例如,学校可以设立科研实践课程,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科学研究中去,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

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提问、思考和质疑。

同时,教师也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注重实践与实验创新需要实践与实验的支持。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实验课程或者开设实践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素质。

五、倡导团队合作创新往往需要团队的合作。

学校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组建小组,在小组中进行创新项目的探索和实验。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互相借鉴和补充,提高创新的效果和能力。

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创新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写作、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还需要丰富的教育资源的支持。

学校和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科研设备等,为学生的创新探索提供充足的条件。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当今世界,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学生必备的素质。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要课题。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策略:1.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创新的源泉。

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发现新事物,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2. 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权威,挑战传统观念,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验、制作、设计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4. 引导学生参与创新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创新项目,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

5. 开展多元化的学习活动: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6.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发挥创造力,提高实践能力。

7.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实践能力。

8. 加强与业界的合作:与业界合作,让学生了解行业前沿动态,同时提供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9.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以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激励学生积极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0.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实践。

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质疑精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创新项目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引言在当今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因此,创新教学方法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介绍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1. 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来学习知识和技能。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需要自主研究、合作解决问题,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2. 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后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等方式预习课程内容,课堂时间则用于讨论、实践和巩固知识。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是将游戏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方法。

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任务、设置奖励机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4. 混合式学习混合式学习是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互动交流。

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5. 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和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结语创新教学方法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通过采用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游戏化教学、混合式学习和个性化教学等方法,教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希望本文能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摘要:创新教育已成为社会共识,创新教育包括许多方面,创新教学方法是其重要的一环。

本文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有利新课程改革、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阐释创新教学方法的前提、意义和一些做法,以供同行共勉。

关键字词:教学方法创新素质教学观念质疑问难兴趣思维正文: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社会的共识,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一般由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因素组成,其中教学方法是桥梁和纽带,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老师如何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双边共同进行并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的总和。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1]创新素质一般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变,积极探究的心理趋向。

[2]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教学方法的滞后性已越来越明显,新课程改革迫切呼唤新的教育理念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那么应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笔者结合自身的理论学习和教学体验,提出以下一些见解,以供同行参考指正。

一、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前提。

教学观念是对教学规律、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教学原则等教学基本问题的看法、见解。

[3]教学观念的更新可以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指导思想,规定教学方法创新的主题和宗旨。

因此,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首先应转变教学观念。

从新课程改革要求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来看,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实现教学观念的切实转变:1.师生课堂角色的转换。

创新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改变传统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模式,构建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教师的主导活动为辅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扮好“导”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演”,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教”、“学”并重,重视能力培养。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老师不仅要“教会”,让学生“学会”,更要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即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

”[4]因此教学中应强调教与学的统一,突出教学的双边性,使学生学习性质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发展性。

[5]3.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作用。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非智力因素对于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和提高学习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不可分割地统一于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非智力因素的探究,充分、合理地运用各种非智力因素,丰富和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特别是突出情感性,做到情理交融。

4.倡导开放性教学。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开放的世界呼唤开放的教学。

如把讨论、演讲、辩论、新闻发布会等开放教学引进课堂。

开放的教学不仅打破传统局限于课堂、书本知识的传授,而且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也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实现知、情、信、意、行的转化。

总而言之,教师有了先进的、科学的教学观念,就会引导教师不断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促使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并在教学中得以体现。

二.创新教学方法,有利于推进新时期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受落后教学观念的支配,存在以下弊端:1、注重“填鸭式”教学,忽视启发学生思维; 2、教学信息由老师学生的单向传递,缺少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 3、教学方法单一,不重视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4、关注自身的教法,轻视学生的学法; 5、重说教,轻情感激发; 6、重课堂教学轻课外实践。

这些弊端影响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政治课缺失对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

因此,必须创新教学方法。

这不仅有利于适应我国新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使新课程改革精神得以体现;而且有利于反对强迫灌输,强调启发和学生的体验及实践,培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行为、习惯和社会参与意识与能力,实现知、情、信、意、行的转化;有利于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以“主人”的身分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利用多边互动、信息交汇和“情感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三、质疑问难,激发求知,培养创新意识。

我国有句古语:“子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6]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的设疑、析疑和学生的质疑、解疑。

质疑问难,应把握好三点:首先,激发学生想疑,鼓励学生敢疑;其次教给学生会疑,留出空间让学生质疑;再次,引导学生善疑,激励学生乐疑。

具体要求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知识的质疑点,寻找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巧妙地设计问题情境,制造“悬念”,挑起“争端”,尤其有意识地于无疑处觅疑,以激起学生求知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同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标新立异,启发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在探索中归纳、总结、发现新问题。

如讲“环境问题的危害”时,我搞了一个实验:把两条小活鱼放进装着有污染的水和无污染的水的两个瓶子里,结果放进有污染水里的鱼很快就死了,而另一条鱼仍然在悠哉游哉。

尔后设问:同样在水里,为什么一条鱼会死呢?鱼死说明了什么?等问题。

不但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好奇心和兴趣,而且使学生产生了探究的欲望,此时,教师趁热打铁,鼓励、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和提出问题,如鱼死了会出现什么后果?假如鱼换成人,结果会怎样?鱼的死给我们人类什么启示?等等。

如此迂回、递进质疑,能使学生思维由浅入深、由窄变宽,由形象到抽象,不仅使讲授内容易被学生掌握,而且启发学生思维,激起求知欲,培养学生求异和探究意识。

正如哲学家波普尔所说:“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

”[7]四、创新教法,激发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兴趣是构成学习心理的动力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进行思维的前提。

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启发思维是政治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素质关键的一步。

所以教师的教法应做到或悬念疑云顿起、或情境理念交融、或形文采兼备、或妙语意趣横生,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实践教法创新的: 1、导课方法新。

依据课文的不同类型、不同内容、学生的具体实际,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法。

如采用故事法、音乐法、情景法、悬念法、数字对比法、诗词名句法、资料法等。

方法各不相同,宗旨只有一个,就是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活其思维的创造性。

2、教学用具新。

教学用具的及时更新,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条件之一。

依据教学的需求,因地制宜,不断更换教学用具,如充分利用我校多媒体设备,语音设备,学校的图书、周边的各种资料等。

新颖的教学用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联想、灵感,促进思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引入例证新。

思想政治课教材虽补充大量资料,增强了可读性,但因其内容的滞后性,对学生缺乏吸引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补充相关资料。

补充的材料应突出教学重难点,既可是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话题,或时政新闻、社会热点;也可适当地旁征博引其它学科知识、历史典故、赛事趣谈、社会轶闻等。

以引起学生的关注,激起兴趣,尔后,巧妙地加以引导,启迪学生思维。

如讲“艰苦奋斗”,笔者补充二则材料:一是对联:“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

”一是广东一位小学生如厕少纸,竟用百元钞擦屁股,一次擦去四大张。

材料一出,马上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适时启发:老红军长征苦、累在哪里?体现一种什么精神?当代青少年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小学生“百元钞擦屁股”现象给我们什么启示?你如何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样,步步为营,层层诱导,引诱学生思维、探索的兴趣,引发其认知上新知、旧知、他知的矛盾冲突,为使自己明白事理,必然促进其探究的热情,从而形成矛盾探究新矛盾的思维过程,培养创造性思维。

五、重视学法指导,激励自主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今天,学会学习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

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创造性思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个性发展呢?笔者抛砖引玉,谈谈自身的点滴做法: 1、提纲法。

就是在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列出学习提纲以掌握知识、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

运用提纲法的步骤有:第一,阅读学习的教学内容,列出书面学习提纲,并进行抽查;第二,“调板”一位学生,其他学生评议、补充;第三,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完整、准确的学习提纲;第四,教师总结总评。

提纲法能最大限度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去开拓、去思考,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重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2、讨论法。

即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围绕某一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展开论辩,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

讨论教学有力地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有效的多元交流、多元互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集思广益。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讨论的重要性,以全班讨论和小组讨论为主,要求学生课下独立学习、思考,广泛搜集信息,把书本知识、社会知识和个体经验整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主观看法,以便在讨论上提出自己独立的看法。

在讨论中,积极营造宽松的外围环境,留给学生表现的时间、空间,使学生能畅所欲言。

这样,就有可能突破思维习惯,有所创见,有助于多维能力的培养。

如:讨论可以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具备搜集、选择、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处理过程中,要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分类、比较等思维方式,无形之中锻炼了思维能力,及与教师、小组同学探究合作能力等。

可见,讨论“对于学生来说,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发生在对话和合作之中的知识生成”,“在与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

”[9] 3、社会调查法。

即是针对思想政治课中社会实践、探究的课题,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开展社会调查,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素质,提高认识的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