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论文

合集下载

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0例

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0例

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0例目的探讨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性。

方法将8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用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用甲钴胺肌肉注射。

结果治疗组痊愈30例,显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

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

结论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优于甲钴胺肌肉注射,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一种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标签:胃轻瘫/穴位注射疗法;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又称糖尿病胃麻痹或糖尿病胃潴留,是指继发于糖尿病基础上因胃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的以胃动力低下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症状为胃脘胀满、食后胀增、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吞酸等,为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DGP属中医学痞满、呕吐范畴。

自1958年Kassander首次提出DGP概念以来,DGP患者的数量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而增多,大约50%以上糖尿病患者伴有DGP[1]。

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仍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

笔者应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胃轻瘫,取得了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2003年5月~2008年5月本院住院患者。

诊断符合《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2]糖尿病性胃轻瘫诊断标准,并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共80例,都有较长的糖尿病史,有明显的腹胀、恶心等症状,胃镜提示无胃黏膜损伤或幽门梗阻,肝功能正常,大多数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X线提示胃固体排空延迟。

符合1997年WHO关于糖尿病性胃轻瘫的诊断[3]。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0~72岁,平均56岁;病程8~20年,平均14年。

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3~73岁,平均58岁;病程7~20年,平均10.5年。

针刺足三里点按胃俞穴治愈糖尿病胃轻瘫2例

针刺足三里点按胃俞穴治愈糖尿病胃轻瘫2例

针刺足三里点按胃俞穴治愈糖尿病胃轻瘫2例
仇绍晨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05(025)004
【摘要】例1王某,男,65岁,体形偏胖,糖尿病史10年。

口服迪沙片、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波动在7.8-9.0mmol/L之间。

近1个月食欲明显降低,食后胃脘部胀满不适,持续3h以上,伴便秘,大便2—3d1次,质硬,睡眠差,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数。

曾口服吗丁啉、胃复安等药,效果不明显。

查体:神清语利,肺部无阳性体征,心音纯,律整,心率95次/min,腹软,无压痛,肠鸣音弱。

空腹钡餐透视提示:胃蠕动减弱,有食物残留。

诊断:糖尿病合并胃轻瘫。

【总页数】1页(P37-37)
【作者】仇绍晨
【作者单位】盘锦市中医院,辽宁,盘锦,1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2
【相关文献】
1.六味能消胶囊联合针刺足三里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 [J], 殷项远;王艳丽
2.针刺"足三里"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动力学的影响 [J], 吴湘;刘磊;郝悦;赵保民
3.针刺补泻足三里对急性胃溃疡治愈期大鼠血清胃动分泌影响的实验研究 [J], 代
兴威;吴志;范灵通;冯玲媚;冯麟
4.针刺足三里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J], 谭燕
5.电针刺激足三里、三阴交穴联合莫沙必利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动力及血糖波动的影响 [J], 黄亚莲;琚枫;陈宗存;符茂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比较针刺疗法与西药吗丁啉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疗效。

方法:将72例DG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以调理脾胃针法为主,穴取曲池、合谷、中脘、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血海、地机等为主,每日针刺2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天;对照组口服吗丁啉10 mg,每日3次,餐前30分钟服用。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8%(PO.05),说明两组之间具有齐同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按照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确立的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然后按照贝政平主编的《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符合糖尿病胃轻瘫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胃轻瘫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65岁;③糖尿病病史5年以上;④临床表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早饱、饭后饱胀、腹胀、腹泻便秘或二者交替;⑤X线钡餐检查提示胃蠕动减弱,胃排空延迟(>6h);⑥肝肾功能正常;⑦知情同意者。

1.4 排除标准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者;②有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近几个月发生过心肌梗死者;③肾功能不全者;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感染者;⑤伴有传染病、中毒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⑥胃镜、B超提示机械性梗阻、消化道溃疡、肿瘤及其他器质性病变者;⑦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2 治疗方法2.1总体治疗方法①糖尿病健康教育;②根据病情采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使空腹血糖达到6~8mmol/L,餐后2h血糖达到8~10mmol/L,维持原用药和剂量,进入观察阶段;③治疗前3天停用一切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如抗胆碱药、解痉止痛药、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及其他促胃肠动力药物等。

2.2治疗组在总体治疗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

取穴:曲池、合谷、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三阴交、血海、地机、太冲、公孙、支沟、天枢。

采用0.30mm×50mm和0.30mm×60mm针灸针。

健脾理气法针刺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5例临床观察

健脾理气法针刺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5例临床观察

健脾理气法针刺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5例临床观察
孔素平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
【年(卷),期】2009(025)006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理气法针刺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健脾理气法为原则,选取中脘、内关、天枢、足三里、公孙等穴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西沙必利片.结果:治疗组痊愈26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95%CI=84.6%~99.2%);对照组痊愈22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2%(95%CI=71.0%~93.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1.1601,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健脾理气法针刺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与口服西沙必利片疗效相当.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孔素平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9.1;R573.9
【相关文献】
1.自拟理气健脾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0例临床观察 [J], 牛明娣
2.健脾行气导滞汤配合针刺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52例 [J], 何坚
3.中药联合针刺治疗肝胃不和型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J], 叶方益;戴孟;孙玉
周;戴亮;倪芳慧
4.健脾和胃、理气通降法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J], 莫睿;刘波
5.自拟理气健脾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0例临床观察 [J], 牛明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脾胃气虚型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观察

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脾胃气虚型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观察

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脾胃气虚型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观察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口服吗丁啉片,疗程4w。

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2.4150,P<0.05)。

结论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脾胃气虚型糖尿病性胃轻瘫能明显改善症状,有较好临床疗效。

标签:2型糖尿病;胃轻瘫;针刺;艾灸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导致胃肠动力和内、外分泌功能障碍失调,胃张力低下、胃排空延迟、无机械性梗阻的一组综合征。

其主要表现吞咽困难、烧心、胃胀、恶心、呕吐,常伴体重下降和早饱。

其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患者30%~50%,多见于病程长、病情控制欠佳、依赖胰岛素的患者。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3月~2012年2月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42~78岁,糖尿病病程6~15年、胃轻瘫病程5~26个月。

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45~69岁,糖尿病病程5~13年、胃轻瘫病程5~22个月。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符合《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糖尿病胃轻瘫诊断标准[1]。

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有早饱、腹痛、恶心、呕吐、进食后腹胀明显等,并持续1个月以上。

通过影像学检查(X线钡餐检查提示胃蠕动减弱,胃排空延迟>6h)[2]。

近期胃镜、B超检查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疾病,排除溃疡病、胃肿瘤、幽门梗阻等及其他器质性胃病而导致的胃动力异常[3-6]。

1.3方法治疗组:给予针刺(取穴双侧内关、中脘、脾俞、足三里、阴陵泉);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取0.25mm×40mm毫针,深度为0.5~1.2寸,平补平泻。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分析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分析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分析张月;晏丽丽;周静;董艳;杨玉青;张媛媛;张英来;柳治【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

方法:将60例分为针药结合组30例和针刺组30例,两组均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皮下注射及针刺治疗,针药结合组加用中药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针药结合组93.33%,针刺组6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胃排空率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针药结合组高于针刺组(P<0.05)。

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较好。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32)010【总页数】2页(P963-963,964)【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针药结合;对照治疗观察【作者】张月;晏丽丽;周静;董艳;杨玉青;张媛媛;张英来;柳治【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河北唐山 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河北唐山 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河北唐山 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河北唐山 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河北唐山 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河北唐山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1.917.5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coparesis,DGP)是由于胃动力障碍所致,主要表现为早饱、上腹胀、嗳气、厌食,甚至恶心、呕吐,上腹有灼热疼痛感。

近年来,笔者用针刺及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共60例,均为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门诊或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针药结合组男12例、女18例,胃轻瘫病程(3.7±1.2)年,糖化血红蛋白(7.2±0.4)%。

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观察
徐静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6(031)003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1月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收入院的确诊为糖尿病胃轻瘫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根据病情给予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压、促进胃动力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论治,给予针刺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比较,所观察数据使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能够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方法.
【总页数】3页(P391-393)
【作者】徐静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内科青岛26600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观察 [J], 黄峥
2.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J], 刘瑞云;赵鹏台
3.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0例疗效观察 [J], 葛佳伊;王东煜;姜跃炜;刘海飞
4.莫沙比利联合穴位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戚红亮
5.枳实导滞丸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 [J], 姚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0例

关( 双侧) 。方法 : 患者取仰 卧位 , 穴位皮肤常规消 毒。用 0 3 m x 0m .0m 4 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 , 中脘 、 l I

宅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 观察针刺 治疗糖尿病 圣 的临床 疗效 。现 报道 如下 。 瘫
I 隆
足三里直刺约 3 m, 0m 内关直刺约 2 m, 0m 得气后 , 每穴 施 以捻转 手法 约 3 0秒 ( 捻转 幅度 为 30左 右 , 6。
病视网膜病变 ;5 x线检查证 实餐后 4小时仍有 () 不透 x线标志物存 留。排 除其 他消化系统器质性 疾病。
2 治疗 方法 两组 患者 受试前 1 用 任何 影 响消化 道运 动 周
功能的药物 , 如抗胆碱药 、 抑酸药 、 止吐药 、 前列腺素 药 以及其 他 促 胃动 力 药 。两 组 患 者 均 予 糖 尿 病 教
患者在性 别 、 龄 、 程 上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年 病 P>
0 0 ) 具有 可 比性 。 .5 ,
西安杨森制药有 限公司 , g 片)0m , 1 m / l g 口服 , 0 每 日 3次 , 4周为一 个疗 程 。
3 疗效 观察
3 1 疗效标 准 症候变化参照《 . 中药新药 临床研 究 指导 原 则 》 症状 分 级 量 化 表 制 定 J 。计 分 标 准 : 重度记 3 , 分 中度记 2分, 轻度记 1 , 分 无症状记 0 分, 记录治疗前后腹胀 、 恶心呕吐 、 厌食早饱、 体倦乏 力症状 积分。参 照《 中药新 药临床研 究指 导原则 ( 试行 ) , 》 以疗 效指数作 为评价标 准。疗效 指数 : [ 治疗 前症 状 总分 数 一治 疗 后 症 状 总 分 数 ) 治 疗 ( / 前症状总分数 ]×10 0 %。临床痊 愈 : 临床症状 、 体 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 疗效指数 i 5 显效 : > %; 9 临床症 状、 体征 明显改善 , 效指数 ≥7 %; 疗 0 有效 : 临床症 状、 体征均有好转 , 疗效指数 ≥3 %; 0 无效 : 临床症

糖尿病胃轻瘫现代针灸腧穴应用研究

糖尿病胃轻瘫现代针灸腧穴应用研究
M oxi b I us t i on Tr e at me nt
xu Ze 1 KO N G Yi 1 YU A N Xi a o— — dபைடு நூலகம்on g ̄ , DU G ua ng — — z hon g  ̄
, ,
( 1 . S h a n d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ic d i n e J , i n a n 2 5 0 0 1 4 , Ch i n a
中医文 献杂 志

文献 综 述 ・
搪尿瘸胃轻瘫观 针 腧穴应用硒究
山 东中 医药 大 学( 济南, 2 5 0 0 1 4 ) 徐 泽 孔 熠 原 晓东 杜广 中 ’
摘要 : 目的 : 通过考察 2 O 余年 来期刊 文献, 探讨现代针 灸治疗糖尿病 胃轻瘫取 穴规律 。方法 : 在 中国知 网中国学
a c u p o i n t s ( > 5 %) a d d u p t O 1 9 , i . e . S T 3 6 , RN1 2 , P C 6 , S P 6 e t c . . Th e r a r e u s e d a c u p o i n t s( 1 %一 5 %) a d d u p t o 2 9 , i . e . L I 1 1 , S T 3 9 , B L 2 0 , e t c . .
计1 9 个腧 穴, 文献使 用频 次在 1 %~5 %的少用腧 穴有 曲池 、 下 巨虚、 阴陵泉、 胰俞等 , 计有 2 9 个腧 穴。结论 : 推荐针 灸
防治糖尿病 胃轻瘫使 用足三里 、 中脘、 天枢 、 内关、 关元或 气海、 三 阴交、 太冲、 脾俞、 胃俞 9 个腧穴。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60例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60例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60例疗效观察
韩肖华;王日权;周爽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
【年(卷),期】2001(023)006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吗丁啉治疗,对照组单纯用吗丁啉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体症状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6.67%,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较单用西药治疗疗效更佳.
【总页数】2页(P413-414)
【作者】韩肖华;王日权;周爽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学院;山西省新华化工厂职工医院;湖北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R245
【相关文献】
1.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分析 [J], 张月;晏丽丽;周静;董艳;杨玉青;张媛媛;张英来;柳治
2.针药结合干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长期疗效观察 [J], 刘红;丁以山;孙学珍
3.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J], 连春雪;周学林
4.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11例疗效观察 [J], 李毅伟
5.针药并用治疗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J], 嘉士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胃安方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分析

糖胃安方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分析

糖胃安方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胃轻瘫病例临床中采取联合治疗方案的作用,为临床中的治疗用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方法: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我院对60例胃轻瘫病例进行了探讨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参考组和探究组,两组都有30例病例。

为全部患者进行了12周的治疗,对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案情况进行比较,统计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经过治疗后,参考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3.33%,探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0%,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两组的症候积分对比均有所下降,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探究组的症候积分比对照组低(P<0.05)。

经过治疗,两组的各项指标均下降,探究组的降低幅度比参考组大,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患者的血清胃泌素指标要比之前明显的下降,探究组的该指标比对照组低(P<0.05)。

结论:胃轻瘫病例接受联合方案的治疗效果理想可靠,临床中可以进行使用。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中药;针灸;临床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bined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paresis, so as to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clinical medication.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7 to March 2018, 60 cases of gastroparesis were analyzed in our hospital, and the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reference group and inquiry group,both groups had 30 cases. For all patients for 12 weeks of treatment, th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 programs were compared, the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of patients were count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of the referencegroup was 73.33%, and that of the exploration group was 90%. There was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 symptom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decreased, the results were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nd the symptom scores of the inquir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serum gastrin index of the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lower than before, and the index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of the combined scheme is ideal and reliable, and can be used in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gastropares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clinical effect糖尿病胃轻瘫是比较多见的神经病变,患者的胃动力明显的减缓[1-2],临床中的发病率大约是30%至50%,患者的各项症状对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患者病情恶化,需要对患者的胃动力进行改善,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临床中我们就联合用药的方案来进行探讨,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有以下报道。

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刘建梁;古力沙尔阿·吐尔逊;景福权【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6(035)008【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多潘立酮片,两组患者均治疗30 d为1个疗程。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排空及胃电图变化。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早饱、腹胀、上腹痛、恶心呕吐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餐前和餐后胃电振幅、胃电频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餐前和餐后胃电振幅、频率同时期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穴位注射不仅明显缓解了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症状,而且改善了患者胃电节律,疗效优于口服药物治疗。

【总页数】3页(P920-922)【作者】刘建梁;古力沙尔阿·吐尔逊;景福权【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乌鲁木齐 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1【相关文献】1.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研究 [J], 段玉红;刘爱霞;杜娟2.熥络宝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J], 詹昊冰3.橘皮竹茹汤辩证加减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 [J], 何玉兰4.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伊托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徐萌;周月红;廖尚上;莫小书;姜艳5.口服补中益气汤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6治疗糖尿病胃轻瘫 [J], 李银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脾胃气虚型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观察

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脾胃气虚型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观察

针 刺 联 合 艾 灸 治 疗 脾 胃气 虚 型 糖 尿病 性 胃轻 瘫 疗 效 观 察
李悦芳
( 青 海省 中医院 , 青海 西宁 8 1 0 0 0 0 )
[ 摘要 ] 目的 观 察 针 刺 联 合 艾 灸 治 疗脾 胃气虚 型糖 尿 病 性 胃轻 瘫 临床 疗 效 与 安 全 性 。 方 法 将 6 6例 脾 胃 气
2组 治疗 时 间 均 为 2 8 d 。
长期高血糖状态诱发 胃肠动力 和相关 激素分 泌功能 紊乱 , 进
而 导 致 胃张 力 降 低 和 排 空 延 迟 ; 该 病 患 者 主 要 临 床 表 现 为 吞 咽障碍 、 恶 心 呕 吐及 烧 心 反 胃等 , 而 病 情 迁 延 易 对 患 者正 常 生 活及 社 交 带 来 不 利 影 响 … 。相 关 报 道 显 示 , 糖 尿 病 性 胃轻 瘫 中 医 辨 证 分 型 以脾 胃气 虚 型 最 为 常 见 , 而 西 医 针 对 该 病 目前 尚无 特 效 治 疗 手 段 , 多 以对 症 干 预 为 主 。 中 医 认 为 脾 胃气 虚 型糖 尿 病 性 胃轻 瘫 发 生 与 消 渴 日久 所 致 气 机失 畅 , 脾 胃亏 虚 , 气 滞 血瘀 及 升 降 失 常 密பைடு நூலகம்切 相 关 , 故 当给予 醒脾 和 胃、 促 运 行 气 中 药 治 疗 。2 0 1 4年 1 1月一 2 O 1 6年 8月 , 笔 者 观 察 了 针
1 . 3 观 察 指 标 采 用 全 自动 血 糖 检 测 仪 检 测 空 腹 血 糖 、 餐 后
2 h血 糖 水 平 , 采 用 放 射 免 疫 法 检 测 胃泌 素 、 生 长 抑 素及 胃动
素水平 , 记 录患 者 治 疗 期 间 嗜 睡 、 轻 度 头 痛 及 口干 发 生 例 数 , 计算百分 比。 1 . 4 临 床 疗 效 评 定 标 准 显效 : 消 化 道 症 状 明显 减 轻 或 消

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特定穴选用规律研究

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特定穴选用规律研究

3 3 % o f t o t l a a c u p o i n t s . T h e f r e q u e n c y wa s 1 7 0 t i me s wi t h t h e r a t e o f 9 3 . 9 2 %. T h e mo s t f r e q u e n t l y s e l e c t e d a c u p o i n t s we r e Mu
p o i nt s we r e t he mo s t a p p l i e d p o i n t s, a nd 2 5 s pe c i ic f a c u po i n t s we r e s e l e c t e d f o r t r e a t i n g di a b e t i c g a s t r o p a r e s i s , a c c o un t i n g or f 8 3.
摘 要 目的 : 通过文献研 究, 探 讨针 刺治疗糖 尿病 胃轻 瘫特 定穴选用规律 。方法 : 采 用计算机检 索的 方式 对1 9 8 2 -2 0 1 4 年P u b Me d 、 中国期刊全 文数据库 ( C N K I ) 、 万方数据 知识服务 平 台中符合针 剌或针 刺配合其他 疗 法治疗糖尿 病 胃轻 瘫相 关文献进行 了检 索及 梳理 , 得到相 关文献 3 6篇 , 分析特定 穴的 选用规律 。结果 : 通 过分析发 现 临床针 刺 治疗糖尿病 胃轻
可为针 刺治疗糖 尿病 胃轻瘫提供 可靠的依 据和参考。
关键词 针刺 ; 糖尿病 胃轻瘫 ; 特定 穴 ; 规律
S t u d y o n Ru l e o f S e l e c t i n g S p e c i ic f Ac u p o i n t s f o r Ac u p u n c t u r e Tr e a t i n g Di a b e i t c Ga s t r o p a r e s i s

糖尿病胃轻瘫针灸治疗方案的优化研究

糖尿病胃轻瘫针灸治疗方案的优化研究

·1094·Shanghai J Acu-mox, Dec 2014, V ol 33, No 12文章编号:1005-0957(2014)12-1094-03 ·临床研究·糖尿病胃轻瘫针灸治疗方案的优化研究胡智海1,王毅1,黄佳颖2,许靖华1,姜再峰3,王硕硕1(1.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082;2上海市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86;3上海市江湾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上海 200434)【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胃轻瘫的最优化针灸治疗方案。

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电针组、水针组和针灸组,均治疗3个疗程。

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

结果针灸组显效率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组饱胀、食欲不振、嗳气、上腹痛、恶心症状评分中,针灸组改善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结论针刺艾灸组合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最佳方案。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胃轻瘫;针灸疗法;电针;灸法;水针【中图分类号】 R246.1 【文献标志码】 ADOI:10.13460/j.issn.1005-0957.2014.12.1094Research for Optimizing the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reatment Protocol for Diabetic Gastroparesis HU Zhi-hai1, WANG Yi1, HUANG Jia-ying2, XU Jing-hua1, JIANG Zai-feng3, WANG Shuo-shuo1. 1.Shanghai TCM Integrated Hospit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Shanghai 200082, China; 2.Shanghai Jiaxing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re, Shanghai 200086, China;3.Shanghai Jiangwanzhen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re, Shanghai 200434,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ptimal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reatment protocol in treating diabetic gastroparesis. Method A hundred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body-acupuncture group, an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a hydroacupuncture group, and an acupuncture-moxibustion group, all to receive 3 treatment courses.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 score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in the four groups. Result The markedly-effective rate of the acupuncture-moxibus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hree groups (P<0.05). Regarding the symptom score for bloating, poor appetite, belching, upper abdominal pain, and nausea, the improvements in the acupuncture-moxibustion group were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in the other three groups (P<0.05, P<0.01).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s the optimal treatment protocol for diabetic gastroparesis.[Key words]Gastroparesis diabetic complications;Gastroparesis; Acupuncture-moxibustion; Electroacupuncture; Moxibustion; Hydro-acupuncture;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并发症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临床中主要表现为胃肠动力下降,蠕动减缓,食物排空延迟等。

莫沙比利联合穴位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莫沙比利联合穴位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莫沙比利联合穴位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戚红亮【摘要】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穴位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182例确诊为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62例、单纯穴位针刺治疗54例、莫沙必利联合穴位针刺治疗66例,3组均治疗8周,随访1年,观察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复发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莫沙必利联合穴位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莫沙必利和穴位针刺组,而且临床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其它2组,两项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莫沙必利联合穴位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是值得选择和推广的治疗方法。

【期刊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2页(P241-242)【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穴位针刺;莫沙必利【作者】戚红亮【作者单位】516001 广东省惠州市中医医院康复科【正文语种】中文糖尿病性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糖尿病常见的消化道慢性并发症,指胃动力障碍、排空延迟,但不伴有机械性梗阻的一组综合征。

据文献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中固体胃排空延迟者占30%~50%,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

既往先后采用吗丁啉和莫沙比利治疗,效果欠佳,而且临床症状容易反复。

我们在莫沙比利治疗基础上,尝试联合穴位针刺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18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专科门诊和住院的Ⅱ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182例,随机分为莫沙比利治疗组、针刺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

莫沙比利治疗组62例,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46.8±9.1)岁;2型糖尿病史5~20年,胃轻瘫史3~21个月。

针刺治疗组54例,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47.6±9.5)岁;2型糖尿病史7~18年,胃轻瘫史4~22个月。

联合治疗组66例,其中男35例,女31例;年龄(49.6±8.3)岁;2型糖尿病史6~19年,胃轻瘫史4~19个月。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胃阴亏虚证)的理论探讨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胃阴亏虚证)的理论探讨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胃阴亏虚证)的理论探讨作者:张睿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第14期【摘要】糖尿病胃轻瘫的重要病机是胃阴亏虚,治疗时应注意滋养胃阴、健脾;针刺联合中药治疗本病,具有滋阴养液、润燥生津之效,并有降血糖、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消化功能及胃动力、恢复脾胃功能等药理作用,故而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理想。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胃阴亏虚证;针刺;中药;理论探讨【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4..01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的最常见消化道并发症之一,以胃动力障碍、胃排空延缓、节律紊乱但不伴机械性肠梗阻等为主要特点,临床可表现为早饱、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食少、消瘦、乏力、体重减轻等[1]。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如一项国外研究表明本病的发病率高达30%~40%[2]。

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且治疗方法丰富。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法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胃阴亏虚证)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试对其作用机制探讨如下。

1 中医学对糖尿病胃轻瘫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1.1 病名糖尿病胃轻瘫可归属于中医学“消渴”、“痞满”、“胃痞”、“胃痹”、“呕吐”、“腹胀”、“胃缓”等病证范畴。

我国历代医学典籍中对本病的论述颇多,如《素问·奇病论》中有云:“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千金翼方》中云:“食不消,食即气满,小便数起,胃痹也。

”《丹溪心法》中言:“有中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为痞者,有饮食痰饮不能施化为痞者。

”《证治汇补》中曰:“大抵心下痞闷,必是脾胃受亏”。

这些记载对病名、症状、病因病机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1.2 病因病机根据患者的特点、临床表现,笔者认为,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辛辣、刺激性食物,导致湿热内生,灼伤津液,津液亏耗而发为消渴,消渴日久,损伤脾胃,致脾胃受损,胃阴亏耗而发为痞满等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方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

方法:选取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25例,以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维生素b6治疗;对照组25例,以口服莫沙必利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复发情况。

结果:观察组对糖尿病胃轻瘫治疗的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

两组治疗半年后随访症状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明显加速胃排空,缓解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上消化道症状。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在各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口服莫沙必利。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方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无毒副作用,症状复发率低。

关键词糖尿病性胃轻瘫针刺穴位注射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胃排空延迟造成的一组证候群。

因其病因较复杂,治疗较困难。

常规治疗是使用动力药物。

本研究应用毫针普通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法治疗25例与对照组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莫沙必利治疗25例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年3月~2012年1月收治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23~62岁;糖尿病病程1~23年;空腹血糖8.6~17.5mmol/l,餐后2
小时血糖13.5~18.2mmol/l,糖化血红蛋白7.8%~13.4%。

对照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22~68岁;糖尿病病程2~25年;空腹血糖7.7~1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9~18.7mmol/l,糖化血红蛋白8.1%~13.0%。

入选标准:患者均符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临床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上腹饱胀、餐后加重、早饱、嗳气、厌食、反胃等症状。

x线钡餐检查显示胃排空延缓,4小时后仍有50%存留或6小时后仍未排空。

就诊前1周内未进行针灸治疗、未用影响胃动力药物的患者。

排除标准:胃肠道梗阻、溃疡和肿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妊娠、哺乳、严重心、肝、肾疾病、精神病、就诊前1周内已用针灸治疗或服用影响胃动力的药物。

治疗方法:首先控制血糖水平,可据病情采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分次皮下注射或胰岛素泵降糖治疗,使血糖尽可能达标。

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针刺选穴,选足三里、天枢、中院、胃俞为主穴,食欲差、乏力甚者加脾俞、阴陵泉;怕冷、尿多者加肾俞、三阴交;呕吐频繁加内关、公孙。

选取足三里行穴位注射,以5ml注射器抽取维生素b6注射液2ml,分别取双侧足三里,快速刺入皮下,再将针缓慢推进约1.5寸左右至得气感,无回血后即可缓慢注入药液。

每日1次。

其余各穴选毫针以缓慢中度刺激平补平泻法,留针30
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对照组除降糖外加用莫沙必利5mg,每日3次口服,共20天。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

治疗前后行x线钡餐检查观察4~6
小时后钡剂排空情况。

此后每月随访1次,随访半年,作病情记录。

①临床治愈:症状完全消失、胃排空时间正常;②显效:症状明显改善、胃排空时间较前明显缩短;③好转:症状有所改善、胃排空时间正常较前缩短;④无效:症状无改善或进行性加重、胃排空时间无改善;⑤复发:该病例半年后疗效评定下滑一级即可判为复发。

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少,见表1。

讨论
糖尿病胃轻瘫的作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其主要特点是胃动力低下,排空延迟。

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西医治疗主要是应用促胃动力药物,虽取得一定疗效,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长期应用症状易复发。

祖国传统医学根据该病临床表现归属于“痞满”“呕吐”,分析其以“消渴”日久,阴虚燥热、耗伤津气,脾胃气虚,不能运化水谷,气机升降失调,故出现上腹饱胀、恶心、呕吐、嗳气等气滞气逆之症。

故其病在脾胃,气虚为本,气逆为标,采取穴位注射足三里可和胃,针刺天枢、中院消除脘腹膨胀,内关、公孙可降逆止呕,脾俞、胃俞、阴陵泉健运脾胃,肾俞、三阴交可补肾培元,共达治疗目的,不失为一种标本兼治、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替代或辅助胃动力药物。

表1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愈显率复发观察组252912292%*44%*6对照组251611676%28%1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多见于年轻人,常为女性。

此型生长缓慢,属低度恶性,转移多在颈部淋巴结。

乳头状腺癌的声像图表现大部分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呈不规则而明确的边界为玻璃样变性所致,内部回声为实质,不均匀,系乳头状腺癌的增殖所引起。

可见大小不一的囊肿,内有乳头状突起,实质部分常纤维化、往往发生钙化,甚至骨化。

本例误诊的原因:①对于年轻患者的甲状腺小结节,往往容易从良性肿瘤方面考虑。

②由于本例癌肿尚小,其声像图特征不典型,与良性肿块不易分辩。

③该癌肿周围并未见明显的包膜回声带,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④检查思路局限,没有注意扫查颈部淋巴结。

综上所述,工作中在给年轻患者检查甲状腺时,如果发现有可疑小结节,一定不可掉以轻心,必须仔细观察该结节的边界,包膜回声,并注意扫查颈部淋巴结,再做出恰当的提示,以免误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