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十七年时期的小说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民间现实题材
• • • • • • • • 写土地改革后农民观念变化 写农业合作化运动 描写大跃进时期农村的现状 描写两条道路斗争 反映工业题材 少量干预现实的作品 表现民间人情人性的作品 “三红一创”(《红日》、《红旗谱》、《红岩》 《创业史》) • “青山保林”(《青春之歌》、《山乡巨变》、 《保卫延安》、《林海雪原》)
(二)在小说观念和小说美学上的 创新与探索
• 1、以宏大的现代战争场面的描绘替代传统 战争小说中的传奇性故事 • 2、小说对战争环境中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有 较好的刻画,突破了当时同类创作中存在 的局限。 • 一是对人物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性的揭示。 • 二是对敌人(反面形象)没有漫画化,脸 谱化。 • 三是写出了我军高级将领性格的丰富性
பைடு நூலகம்
四、《保卫延安》及战争文化规范 下的审美特征
• 杜鹏程(1921-1991) 著有长篇小说《保卫 延安》、中篇小说 《在和平的日子里》, 短篇小说作品有《年 青的朋友》、《速写 集》、《杜鹏程小说 选》等。
(一)首次大规模正面描写战争, 具有英雄史诗的品格
• 《保卫延安》开了当代文学史上首次从正 面描写战争的先河,在全国解放战争的大 背景上全景式的描写了战役的全过程,通 过青化砭伏击战、蟠龙镇攻坚战、长城线 上的运动战以及沙家店歼灭战等不同类型 的战斗场面,生动的表现出各种类型的战 争的特征。
第一节
战争文化规范与小说创 作
• 战争题材的文学创作 ,代表了那一时期文 学的最高成就,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必然的 • 一方面,新政权的建立需要用中国共产党 及其中国革命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对人们进 行革命传统教育 • 另一方面,战争文学的创作者大多是这场 刚刚结束的战争的亲历者、参与者,有比 较丰富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此有刻骨铭心 的记忆和深厚的感情
五、战争小说的巨构性探索:《红 日》
• 吴强(1910-1990),江苏涟水人,1938 年参加新四军,后长期在部队工作、生活,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
(一)“史诗性”的艺术追求
• 涟水战役的失利,莱芜战役告捷,孟良崮 战役全歼国民党王牌军74师。 • 战争敌我双方互有胜负,各具特点,先抑 后扬,详略得当,各有侧重, • 努力以宏大的结构和全景式的描写展示出 战争的独特魅力。
第二章
十七年时期的小说
50、60年代小说概况
• (一)创作方法: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 • (二)创作题材:历史战争题材和民间现 实题材
• 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治斗争史、 革命战争史 • 反映解放战争 • 反映20、30年代革命斗争 • 写抗美援朝战争 • 写古代历史
(二)创作题材:历史题材和现实 题材 1、历史题材
(二)革命英雄群象的塑造
• • • • • • 周大勇 王老虎 孙全厚 李江国 马全有 彭德怀 :“作者画出了彭德怀将军的这一 幅肖像,使这部英雄史诗更生色,更有重 量;同时,这个成就,对于我们今天的文 学事业也是有意义的。” (冯雪峰)
• 冯雪峰:“真正可以称得上英雄史诗,这 还是第一部” •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像是用巨斧砍削出来 的,粗,犷而雄壮” • 在人物塑造上,缺少应有的力度与深度, 小说的后半部分也显得松散、拖沓,给人 以强弩之末的感觉 • 作家的情感过于外溢,缺乏含蓄、内敛, 因而略显浮泛。
(三)创作成就
• 1、一批有一定艺术价值,反映历史和现实 的作品出现,新的创作群体出现。 • 2、作家以自己的创作,以各种方式曲折艰 难的影响和抵制着左倾的政治思潮和对文 艺的干预。
(四)本阶段文学的缺陷
• • • • • 1、文艺政治化 2、题材单一化 3、手法简单化 4、人物形象扁平化 5、作家非专业化
(三)特点
• 史诗风格 • 纪实风格 • 政治色彩
二、战争小说的作者构成及战争文 学观念
• (一)作者构成:大多亲历过战争
二)战争文学观念的形成
• 1、作家创作立场和视角的转向 • 2、“两军对垒”、二元对立的模式
(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创作 基调和审美模式
• 它强调的是战争的最终胜利意义,将过程 的意义溶解到最后的结果中去,将个体生 命的价值溶解到集体的胜利中去。其结果 是消解了战争文学的悲剧美学效果, • 体现出中国战争文学和西方战争文学的显 著不同。
一、战争题材文学创作概况 (一)兴起之因(引周扬语)
• 在一个百废待兴、新旧交替的时代,唯一 与新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历史,就是已经被 实践证明为胜利了的昨天的战争,而且新 生的共和国为了巩固胜利成果,巩固政权, 就需要大力宣传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并通 过对可歌可泣的悲壮革命历程及其英雄人 物的歌颂,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激励人们发扬战争年代革命传统和大无畏 斗争精神,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设,以此来达到文学服务于现实政治的目 的
(四)战争文学观念的成因
• 解放初期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东西方冷 战及中苏意识形态的论战和流行于国际共 运中的“解放全人类”的思想观念的影响 • 把这一主题置于牢固的审美模式之下,限 制了风格的多样化,形成了艺术表现的程 式化。
三、对战争小说审美模式的突破与 探索
• (一)《红日》--对革命军队中存在的农民 意识、游击习气的揭示,对反面人物性格 复杂性的刻画 • (二)《洼地上的“战役”》--对人情、爱 情的大胆探索 • (三)《铁道游击队》--战争小说的特殊形 式:传奇、游侠类。
(二)十七年战争文学的共同主题
• 颂扬人民革命战争的正义性与必要性;歌 颂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人物的伟大英明的 领导作用;讴歌人民军队的英勇无畏、敢 于献身和不可战胜;歌颂中国劳苦大众热 爱党和人民军队的深厚感情以及军民团结 的鱼水深情;揭露和痛斥日本法西斯的残 暴、国民党及其军队的反动与腐朽,以及 其他和国民党有关的形形色色的反动势力 的顽固与腐朽。
• 3、小说在战争与和平场景的相互对照、转 换的描写中,既在叙述上体现了适度的节 奏感,又在战争观念上隐含了对时代共名 的某些偏离。
• 山东蓬莱人。15岁高小毕业后参 加八路军。1943年进入胶东抗大 学习,毕业后在胶东军区任报社 记者。1945年,担任牡丹江军区 二团副政委,1946年冬,亲自带 领一支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 与国民党在牡丹江一带的残匪周 旋。经过近半年的艰苦斗争,终 于歼灭了这些顽匪。这是作家后 来创作《林海雪原》的重要生活 基础。1950年曲波因重伤转业到 地方工作,1952年他以顽强的毅 力写作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1956年8月完成了40万字的书稿。 继《林海雪原》之后,曲波又创 作了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 《山呼海啸》和《桥隆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