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5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7号——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7号——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12.10•【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7号•【施行日期】2015.01.10•【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7号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要求,推动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我委组织起草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主任徐绍史2014年12月10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温室气体排放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和管理,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和运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对碳排放权交易活动的监督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碳排放权交易,是指交易主体按照本办法开展的排放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的交易活动。
第四条碳排放权交易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原则。
第五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以下称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依据本办法负责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并对其运行进行管理、监督和指导。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碳排放权交易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以下称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依据本办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活动进行管理、监督和指导。
其它各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与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应适时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纳入的温室气体种类、行业范围和重点排放单位确定标准。
第二章配额管理第七条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放单位确定标准,提出本行政区域内所有符合标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并报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确认后向社会公布。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广东省碳排放权配额首次分配及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广东省碳排放权配额首次分配及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11.25•【字号】粤发改资环函[2013]3537号•【施行日期】2013.1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广东省碳排放权配额首次分配及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粤发改资环函〔2013〕3537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有关企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东省碳排放权配额首次分配及工作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实施。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2013年11月25日广东省碳排放权配额首次分配及工作方案(试行)为加快推进我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做好碳排放权配额(以下简称配额)首次分配,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2〕264号)和《省开展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联席会议纪要》(省政府工作会议纪要〔2013〕127号)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基础和工作目标(一)工作基础今年以来,我省完成了首批电力、水泥、钢铁、石化四个行业重点企业历史碳排放信息盘查工作。
根据现场核查结果并征求省统计局、行业主管部门、市发展改革部门意见,确定了首批纳入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的企业(即控排企业和新建项目企业)。
经征询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有关专家、行业协会、企业代表意见,已制定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的法规制度、配额分配方案和配套文件,并提交9月18日省低碳试点联席会议审议。
已完成碳排放信息报告核查、碳排放权配额注册登记与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建设前期工作。
(二)工作目标2013年11月底,确定并公布全省控排企业和新建项目企业名单,组织企业培训,公布首次配额分配方案。
12月10日前,完成首批免费配额发放。
12月中旬,完成首批有偿配额发放。
2013年底前,启动碳排放权配额在线交易。
广东省公需课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与广东探索考试题目答案
2022年度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在线学习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与广东探索考试题目答案广东近零碳排放示范园区为正确答案:C、广州状元谷以下哪个地区呈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趋势:正确答案:C、珠三角地区“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把实现 ____ 作为促进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
正确答案:C、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球气温每升高1℃,海平面就会上升____米正确答案:C、3不属于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是:正确答案:A、加大煤炭消费____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三氟化氮NF3添加到监管的气体之列。
正确答案:C、2008不属于能源低碳技术创新与科技赋能的是:正确答案:D、仅仅购买国外先进设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由()制定碳排放权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正确答案:A、国家生态环境部国家倡导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在公众出行方面,需大力发展城市()。
正确答案:A、绿色公共交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正确答案:D、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式:中间产品+中间投入=总产品下列关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D、到2025年,化石能源比重提高到20%左右到____年美丽广东基本建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
正确答案:C、2035哪些机构没有参与制定碳减排的框架路线图正确答案:D、企业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CCER的抵消比例为( ),未按时足额清缴配额等违规行为处以最高( )罚款正确答案:B、5%,3万元广东碳排放达峰后:正确答案:C、可再生能源消费越来越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___的攻坚战。
正确答案:D、污染防治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CCER的抵消比例为( ),未按时足额清缴配额等违规行为处以最高( )罚款正确答案:B、5%,3万元我国首次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是正确答案:B、44096已实现碳中和的国家是哪些正确答案:C、不丹广东制定分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不包括:正确答案:B、卫生领域以下气体全球变暖潜能值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正确答案:D、六氟化硫SF三氟化氮NF氧化亚氮N2O、甲烷CH4到____年美丽广东基本建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
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
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推动能源转型、实现低碳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2018年,中央政府出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省(区)实施方案》,广东省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碳达峰实施方案,将以中央财政扶持,积极探索碳达峰实施机制,支持与推动碳达峰相关的政策、公共服务、科技研发等有关重大改革和创新措施,助力全省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
一、实施目标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旨在通过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逐步实现碳排放量达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2030年,实现全省能源总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峰,比2005年减少20%,比2020年减少15%,并在2050年前达到85%的减排水平;2.2030年,实现全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峰,比2005年减少50%,比2020年减少35%;3.2030年,实现全省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峰,比2005年减少60%,比2020年减少45%;4.2030年,实现全省工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峰,比2005年减少55%,比2020年减少40%;5.2050年,实现全省碳排放总量的社会性质的转变,实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总趋势,促进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措施1.善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和政策(1)建立全省跨省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市场,推动企业及落实低碳发展目标;(2)推行市场补贴机制,向企业适度补贴并向低碳发展落实者持续补贴;(3)强化法律法规建设,推动低碳发展执行力度加大,建立碳达峰管理体系和考核制度;(4)建立碳认证体系,加强低碳发展实施成果考核;2.施发展性补贴政策(1)加大节能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加强政府发展性补贴政策的实施和支持;(2)完善企业节能减排政策性支持机制,加强节能设备引进补贴;(3)支持科技创新,大力推进节能低碳技术的开发和推广;(4)支持发展低碳产业,加快发展绿色经济;3.极推进公共服务建设(1)加强城市建设和节能减排建设,推进低碳城市建设;(2)建立健全公共交通建设和低碳出行服务体系;(3)完善网络体系和能源供应服务,推进低碳互联网建设;(4)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碳达峰应用创新。
广东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办法(送审稿)
广东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办法(送审稿)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广东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公布日期】2013.07.04•【分类】规章草案送审稿及其说明正文广东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办法(送审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规范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根据国务院《“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碳排放权管理活动和碳排放权交易行为。
本办法所称碳排放权,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和间接排放二氧化碳的权益;直接排放是指燃料燃烧或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间接排放是指使用的外购电力、热力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
本办法所称碳排放权配额是政府分配给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二氧化碳排放约束性指标,计量单位是“吨二氧化碳”,1吨二氧化碳的碳排放权配额相当于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权益。
第三条【基本原则】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诚信的原则。
第四条【管理职责】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
省直有关部门、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相关工作。
有关专业机构、社会组织按照有关要求承担具体工作任务。
第五条【碳排放控制和管理】实行碳排放控制和管理制度。
省政府对重点碳排放企业实施碳排放控制和管理,并授权主管部门实施。
纳入碳排放控制和管理的企业应当按照要求履行控制碳排放责任。
第二章碳排放权配额管理第六条【碳排放权配额管理制度】建立碳排放权配额管理制度。
主管部门向部分行业年碳排放量(或年能源消费量)达到规定标准的重点企业(以下简称控排企业)、部分行业年碳排放量(或年能源消费量)达到规定标准的新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企业(以下简称新建规模以上项目企业)分配碳排放权配额。
全国碳配额交易实施方案
全国碳配额交易实施方案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中碳配额交易成为一种重要的应对方式。
碳配额交易是指通过政府或市场机构设立一个碳排放权市场,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我国也推出了全国碳配额交易实施方案。
一、碳配额交易的基本原理碳配额交易的基本原理是将碳排放权作为商品进行交易,通过市场供需关系来实现碳减排目标。
首先,政府或市场机构会根据国家的减排目标和科学评估,制定碳排放总量的配额;然后,将这些总量分割成若干份额,分配给排放单位;排放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买卖碳配额,以满足自身的减排需求。
二、全国碳配额交易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全国碳配额交易实施方案主要包括碳配额分配、交易机制、监测与核查、市场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1. 碳配额分配根据国家的减排目标和行业特点,将碳排放总量分配给各个行业和企业。
分配原则应公平、合理,兼顾企业发展需求和减排目标,鼓励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应用。
2. 交易机制建立碳配额交易市场,提供交易平台和相关服务。
交易机制应具备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特点,确保交易的真实有效。
3. 监测与核查建立碳排放监测与核查体系,加强对企业排放数据的监测和核查工作。
通过监测与核查,确保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为碳配额交易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4. 市场建设加强碳配额交易市场的监管和规范,建立健全的市场规则和制度。
同时,加强市场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和公众对碳配额交易的认知和参与度。
三、全国碳配额交易实施方案的意义和影响全国碳配额交易实施方案的推出对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转型、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
碳配额交易可以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应用。
通过碳配额交易,企业需要购买碳配额才能继续进行排放,这将增加企业的减排成本,从而激励企业采取更加环保的措施。
碳配额交易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历程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历程一、试验阶段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了七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这些试点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和深圳市。
试点交易产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试点范围覆盖了电力、钢铁、水泥等多个行业。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探索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积累经验,为全国碳交易市场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二、启动阶段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于2018年启动。
这个阶段主要是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基本框架,包括总量设定、配额分配、注册登记系统、碳排放数据报告与核查以及交易监管与市场管理等方面。
三、正式运行阶段2019年7月1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
这个阶段,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始运行,碳交易规模逐渐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之一。
四、总量设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采用了总量控制和配额分配制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全国碳排放总量和分行业配额分配方案,向重点排放单位分配配额。
五、配额分配配额分配是碳交易市场的重要环节。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采用了免费分配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免费分配方式包括基础分配和调整分配,有偿分配方式为拍卖分配。
六、注册登记系统注册登记系统是碳交易市场的基础设施之一。
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负责建设,并与各交易所在同一平台上运行。
七、碳排放数据报告与核查碳排放数据报告与核查是碳交易市场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重点排放单位需按照规定要求报告其年度碳排放量并接受第三方核查机构的核查。
八、交易监管与市场管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施严格的监管和市场管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制定市场规则,监管市场运行,防止市场操纵和价格操纵行为。
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加强对重点排放单位的监管,确保其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
广东配额实施方案2013
广东配额实施方案2013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配额管理条例》的通知。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配额管理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配额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广东省配额实施方案。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
广东省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各类配额的总量和分配原则,加强对配额的管理和监督,促进配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二、配额范围。
广东省配额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生产经营、投资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
三、配额分配。
1. 企业生产经营配额,按照企业规模、产值、税收等指标确定配额总量,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配给各企业。
2. 投资建设配额,对于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要求、能源节约等条件的项目,给予相应的投资建设配额支持。
3. 科技创新配额,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于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项目给予配额支持。
4. 人才引进配额,对于引进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的企业,给予相应的人才引进配额支持。
5. 资源开发利用配额,对于符合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资源开发利用配额支持。
四、配额管理。
1. 配额使用,企业应当按照配额管理规定,合理使用配额,不得超越配额范围进行经营活动。
2. 配额监督,相关部门将加强对配额的监督管理,对于违规使用配额的企业将依法进行处罚。
3. 配额评估,定期对配额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配额分配政策,提高配额使用效率。
五、配额支持。
1. 政策支持,对于符合配额使用规定的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
2. 技术支持,对于有技术需求的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3. 资金支持,对于有资金需求的企业,提供相应的融资支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六、配额激励。
1. 优先支持,对于符合配额使用规定的企业,优先享受政策支持和各类激励措施。
2. 行业引导,对于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行业引导和扶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广东省发布2014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
并 对 预 发 配 额 多 退 少 补 ; 电 力 行 业 的 热 电联 产 机 组 、 资 源 综 合 利 用 发 电 机 组 ( 使 用 煤 矸 石 、 油 页 岩 等 燃
料 ) 、 水 泥 行 业 的 矿 山开 采 、微 粉 粉 磨 和 特 种 水 泥 (白水 泥 等 ) 生 产 、 钢 铁 行 业 短 流 程 企 业 以及 石 化 行 业 企 业使 用历 史 排放 法分 配配 额。 ( 摘 自 中 国 建 材 数 字 报 网)
广 东省 发布 2 0 1 4年 度 碳 排 放 配 额 分 配 实 施 方 案
广 东 省 发展 改革 委 发布 《 广东省 2 0 1 4年 度 碳 排 放 配 额 分 配 实 施 方 案 》 ( 以下 简称 《 方 案 》) , 确定 2 01 4
年 度碳 排 放权 配额 总量 约 4 . 0 8亿 t , 其 中 ,控 排 企 业 配 额 3 . 7亿 t ,储 备 配 额 0 . 3 8亿 t ,储 备 配 额 包 括 新
作 者 简 介 : 向超
( 1 9 6 9 一) , 男 , 汉 族 , 云 南 永 胜
展 。磷 石 膏 建 材 产 品属 于 绿 色 新 型 建 材 ,符 合 建
人 , 硕 士 , 高 工 , 从 事 建 材 新 技 术 产 业 开 发 、 设 计 及 管理 工作 。 通讯 作者 :张正 益( 1 9 7 2 一) , 男 , 彝 族 ,云 南 永 胜 人 , 博 士 , 高 工 ,从 事 建 材 新 技 术 产 业 开 发 、 设 计 及管 理 工作 。
求 的 互 通 ,创 新 出 一 种 合 作 模 式 , 这 对 于 人 造 板 和 家 居 产 业 升 级 、 企 业 发 展 都 是 十 分 必 要 的 。 像 某 公 司 这 样 的企 业 , 生 产 的 是 放 心 可 靠 的 绿 色 环 保 基 材 , 协 会 非 常 愿 意 推 广 这 样 的 品 牌 ,促 进 家 居 企 业 与 他 们
2015年6月_王乐_碳排放核查基本程序及要求
2.核查流程
核查准备
• 签订核查协议 • 业主初次填报 • 业主准备核查材料、核查机
构进行文件评审
现场访问
• 核查机构看现场 • 核查机构与业主进行
5月底前
6月20日前完成上年 度履约
20
1、国内碳交易试点碳排放核查方案与进展
经验总结
• 法律层面的保障:人大立法、政府文件强化对试点碳交易市场建设的法律保障 • 核查工作通知:明确了历史及年度核查工作流程及时间点要求
制度建设 • 核查工作指南:规范了从企业范围、核算方法、报送方式、核查流程等关键要素
碳排放核查基本程序及要求
王乐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
1
目录
一、国内碳交易试点碳排放核查方案与进展 二、试点地区碳排放核查实践(北京、广东、天津) 三、企业应如何配合做好核查工作
2
二氧化碳排放核查
是由第三方核查机构对具体企业在某一时期内的碳排放量进 行事后的独立检查和判断
核查目的
1. 通过第三方核查机构的核查工作,确保排放单位的二氧化碳排放报告报送 符合核算指南要求,确保二氧化碳排放数据真实有效、客观公正
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300家企业碳核查工 作的通知》,参与本次碳核查的第三方机构共18家
全国低碳日正式启动交易,已完成历史碳核查的635家工业 企业成为首批上线企业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关于提交2013年度碳排放报告的通知》
2014年7月3日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公布了631家履约完成单位及4家未按时 履约单位名单
• 核查结论以核查过程中获得的客观依据为基础, 避免任何偏见,不受其它利益方的影响。
• 核查机构在核查中做到诚信、正直、保守秘密和 谨慎。
5
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碳排放权交易与碳会计现状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碳排放权交易与碳会计现状研究∗ʻ韶关学院㊀夏桂香∗基金项目:广东省2021 2022年度会计科研课题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7-10);广东省社科课题,双碳 目标下重污染企业低碳转型的财务风险防控机制与治理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GD22CGL02)㊂作者简介:夏桂香,韶关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公司财务与会计㊂摘要: 碳达峰㊁碳中和 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发展战略㊂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是唯一兼具国家碳交易试点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的双试点机构㊂文章系统梳理了粤港澳碳市场和碳会计的研究进展,对区域碳市场数据进行分析:广州与深圳市场交易量与金额整体上升,香港澳门没有碳交易数据㊂在全国2782家控排企业中,深圳市场纳入大量服务业企业,广州市场则均为重工业企业㊂同时,大部分控排企业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程度较低,进行碳信息审计的企业凤毛麟角,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决策㊂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存在的问题,并对推动 双碳 目标下建设大湾区碳市场提出政策建议㊂关键词:大湾区碳市场㊀碳排放权交易㊀碳会计中图分类号:F234一㊁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界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IPCC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已先后发布6次评估报告,每一次均比上一次更加肯定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上升的主要原因㊂中国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历来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行动,从1992年开始,我国一直都有参与全球环境治理㊂2010年,国家将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落到现实,在全国 五省八市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2018年,国家在体制上进行了改革,组建了生态环境部,以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最重要的是2020年,习总书记在联大会议上提出加强中国国家自主贡献,宣示2030年碳达峰目标和2060年碳中和愿景㊂中国碳市场发展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5 2012年,即第一个七年的清洁发展机制阶段;第二个阶段是2013 2020年,即第二个七年的区域试点阶段(梅德文,2021)㊂2021年是全国碳市场的元年,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目前,中国碳市场由全国碳市场和北京㊁天津㊁上海㊁湖北㊁重庆㊁广东与深圳7个区域交易市场构成,运行方式采用双轨制㊂在碳市场建设要素中,碳排放配额总量的多寡决定了配额的稀缺性,直接影响碳市场的配额价格㊂因此,在我国碳交易市场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对我国碳交易与碳会计现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㊂根据我国各碳交易市场的年度报告,开市至2021年底,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成交额76.61亿元,8个试点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4.91亿吨,成交额87.93亿元㊂在碳交易蓬勃发展的时期,碳会计的发展以2019年为分水岭㊂2013 2019年期间,我国各区域碳交易市场对碳会计处理方式进行了有益摸索,碳会计处理方式各不相同㊂2019年12月财政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自此,碳会计处理规范趋同㊂规定实施两年来,课题组调研发现,全国控排企业上市公司对碳会㊃13㊃计处理方法一致,但上市公司控排企业财务报告完全遵循规定进行碳信息披露的企业不多,进行定量披露的也较少,披露形式不一致,对披露的碳信息进行审计的更是凤毛麟角,2021年对碳会计信息进行审计的只有1家企业㊂过去30年来,广东省主要污染物增长1~10倍左右,人均GDP增长20倍左右㊂同时,广东以占7%左右的能源消费和6%左右的污染物排放量,为全国贡献了接近11%的经济总量(吴大磊,2022)㊂与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市场是指广州㊁深圳㊁香港和澳门市场,其单位GDP碳排放量㊁人均碳排放量均低于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低碳发展指标较优㊂2015年1月,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与香港排放权交易所㊁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区域碳市场建设㊂2022年3月,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广州碳交所)宣布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探索区域碳市场的深化发展㊂粤港澳碳市场在资本密集型㊁资源型㊁科技型绿色经济活动方面具有比较成本优势㊂利用香港现有良好金融平台培育碳金融市场,试点推进大湾区统一碳资产及碳交易平台建设,创建适用于大湾区的自愿减排机制,助力全国实现碳达峰㊁碳中和的目标㊂二㊁文献评述与我国碳会计准则的发展国外对碳交易与碳会计的研究较早,形成相对成熟与系统的理论框架㊂包括碳交易会计处理㊁碳交易信息披露㊁碳管理会计㊁碳风险(Greg Rogers,2020)㊁碳审计(Ross,2021)等内容,但近年来国外学者对碳会计的研究有所减少(崔也光,2017)[1]㊂我国对碳会计的研究始于1992年,葛家澍和李若山发表的‘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 绿色会计理论“㊂相关研究在2011年后大量涌现,且研究领域以2019年12月财政部颁布‘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为分界线㊂2011 2019年,碳会计研究主要是在传统财务会计视域下进行的,侧重探讨碳交易市场中碳排放权的授予㊁购买或取得的会计确认㊁会计计量㊁会计记录和会计披露等问题,并形成无形资产㊁存货㊁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及新设碳交易权的四类主要观点(崔也光㊁周畅,2017)㊂研究思路遵循王爱国(2012)提出的中国碳会计至少应该包括碳排放财务会计㊁碳成本会计㊁碳管理会计和碳审计等内容在内的广义碳会计观[2]㊂较有影响力的包括:碳预算管理(涂建明等, 2016)㊁碳会计确认计量(苑泽明等,2012)㊁碳成本会计(周守华等,2018;吉利等,2016)㊁碳绩效(何玉,2017)等㊂2020年以后,研究领域向碳管理会计㊁碳金融倾斜,较有影响力的包括:碳预算管理(殷俊明等,2020)㊁碳定价(朱帮助,2021)㊁碳市场(张希良,2021)㊁碳金融会计(袁广达,2021)等,研究成果丰富㊂随着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各国开始建立碳交易市场[3]㊂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晚于欧美,于2011年开始建立试点市场,2013年正式开始交易,随着交易事项的出现,交易企业㊁监管机构产生了对会计处理规范的需求㊂在2019年之前,全国8个碳交易试点市场中北京㊁广州和深圳3个区域碳市场出台了碳会计处理办法指导意见,且这3个试点市场的会计处理方法不一致(见图1)㊂2014 2016年间,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开始进行碳会计准则的调研设计工作,并于2016年起草形成了‘碳排放权试点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将 碳排放权 确认为新的资产项目,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㊂经过2016 2019年的不断修订㊁试运行,2019年12月财政部正式发布‘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㊂三㊁交易市场层面的碳交易与碳会计现状本文碳交易的样本选取全国碳市场和7个区域试点碳市场2013年12月3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公开披露的数据,包括交易所各履约年度市场分析报告㊁年度总结㊁交易所公众号数据㊁碳交易网等;企业的财务数据与会计处理方法来自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与实际调研㊂㊃23㊃图1 我国地方碳市场及财政部发布的碳会计处理规范(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碳交易情况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简称 广碳所 )隶属于广州交易所集团,广东省政府和广州市政府合作共建,正式挂牌成立于2012年9月,自2013年12月运行以来,一直是全国各试点碳市场中规模最大的碳市场㊂根据‘广东省2021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广碳所将碳排放控制企业的年度碳排放配额总量划分为控排企业配额㊁新建项目企业有偿配额和市场调节配额三个部分㊂企业配额分配主要采用基准线法㊁历史强度下降法和历史排放法三种方法进行分配㊂广碳所现有广东碳配额(GDEA)㊁广东碳普惠制核证减排量(PHCER)㊁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三种碳排放权交易产品㊂截至2021年末,广碳所累计成交碳排放权现货约27755.80万吨,其中, GDEA现货累计成交量19970.00万吨,位居各试点交易平台首位;CCER现货累计成交量7252.44万吨,位居各试点交易平台第二;PHC-ER现货累计成交量534.26万吨㊂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简称 排交所 )成立于2010年,2013年6月正式启动,排交所对境外投资者开放,是各试点中第一个允许境外投资者参与的碳交易平台㊂根据‘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排交所年度碳排放配额总量实行目标总量控制,划分为预分配配额㊁调整分配的配额㊁新进入者储备配额㊁拍卖的配额㊁价格平抑储备配额五个部分㊂分别采用基准强度法和历史强度法进行分配㊂已经正式上线了配额交易(SZEA)㊁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和危险废弃物处置交易㊂与国内其他试点市场相比,深圳经历二个 五年规划 ,2010 2015年,碳排放量增长1130万吨,碳强度下降28.9%;2016 2020年,碳排放量下降166万吨,碳强度下降31%㊂即第一个5年碳排放量增长,第二个5年碳排放量下降㊂2014年,香港排放权交易所与香港碳权暨碳汇交易有限公司联合推出香港排放权交易平台㊂当前挂牌的产品仅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㊁核证减排量(CER)以及自愿减排量(VER),但香港经济体量和排放总量小,流动性不足㊂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简称港交所)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金融主管表示,香港难以㊃33㊃建立一个独立的碳排放限额市场,建设大湾区碳交易大市场,是完善碳交易制度的新选择和推进区域减排的创新探索㊂在2019年,发电是香港最大的碳排放源(66%),其次是运输界别(18%)和废弃物(7%),因此减碳工作需要聚焦在这三个领域㊂截止2021年12月31日,各碳交易市场年度交易数据及累计线上配额成交情况如表1㊁表2所示㊂表1㊀粤港澳大湾区碳交易数据单位:万吨/亿元时间2021年2020年2019年2018年2017~2013年合计广东碳市场深圳碳市场GDRA成交量/成交额CCER成交量/成交额PHCER成交量/成交额SZEA成交量CCER成交量2750.581717.36106.8616041863.08243.4217.181353824.291416.79209.771298.094991.051080.87136.451085.986541.002794.0063.40585.9319970.007252.44534.264709未公开披露香港/澳门碳市场没有数据注:深圳排交所CCER成交量数据不允许对外披露,其他数据来自广碳所各年度碳排放权交易分析报告㊂表2㊀全国碳市场及七个试点市场累计线上配额成交情况市场成交总量(万吨)成交总额(亿元)成交均价(元/吨)全国碳市场17900.0076.6154.22广东17602.2936.1920.56深圳4921.8211.8524.08北京1640.0310.3756.42天津1866.43 4.1021.96上海1778.55 5.4630.71湖北7637.8617.5622.99重庆971.280.6618.28资料来源:碳交易网及‘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2)“㊂市场数据显示:2019 2021年,广东和深圳市场配额年度成交量有一定下降,但总体交易量呈现上升状态;配额交易量㊁CCER成交量及PHRCE成交量,在2018 2021年的成交总量,比2013 2017年的成交量高出2陪多㊂从表2中可以看出,广东碳市场累计成交总量和成交总额远高于其他试点市场,在交易结构中,配额交易仍然作为主要交易类型,占据总交易金额的71.95%㊂而在交易方式上,协议转让交易为主要交易方式㊂此外,依据每周交易量的时间排列,广东市场的GDEA成交额从2021年5月39元/吨左右,到2022年5月78元/吨左右,涨幅明显; PHCER成交额从31元/吨到40元/吨,涨幅平稳;由于CCER产品在全国区域碳市场流通,且不同碳市场对CCER履约抵消机制的限制条件不同,就广东碳市场而言,绝大部分CCER是以协议转让的方式成交,且履约价格平稳,在2020 2021年间,价格在27元/吨左右波动㊂深圳市场的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低于广东碳市场和湖北碳市场,2020年受疫情影响较大,成交量明显下滑,其他年度成交量和成交额整体趋势保持稳中上升状态㊂此外,依据深圳排交所每月成交信息,大宗协议月度总交易量占比均远高于挂牌协议,是目前深圳排交所主要的交易方式㊂相对于广东和北京碳市场,深圳市场的CCER信息不对外披露,碳信息披露程度亟需提高㊂2014年,香港的碳排放量已在达峰,将力争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㊂2017年1月,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了‘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30+“,提出在2030年将香港碳强度由2005年的水平降低65%~ 70%的减碳目标㊂2021年10月公布‘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提出 零碳排放㊁绿色宜居㊁持续发展 愿景㊂目前,大湾区统一大市场正在㊃43㊃建设中㊂(二)粤港澳碳市场的会计处理规范与信息披露1.会计处理规范㊂2020年前,我国各地碳市场对碳交易的会计处理遵循地方的相关处理规范,各地方碳市场会计处理方式迥异,数据缺乏横向与纵向可比性[4]㊂2020年后,根据‘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 重点排放企业通过购入方式取得碳排放配额的,应当在购买日将取得的碳排放配额确认为碳排放权资产,并按照成本进行计量;重点排放企业通过政府免费分配等方式无偿取得碳排放配额的,不作账务处理 ㊂自此,碳会计处理方法全国趋同[5]㊂2.会计信息披露㊂我国各交易所均设立相应网站,北京交易所还设立了各产品电子交易平台,以进行交易情况发布与信息披露㊂经过10年的发展,各交易所披露的交易信息更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㊂广州交易所按每日㊁周频率披露本市场信息㊁国际市场信息㊁单笔交易信息㊁各产品交易碳价㊁交易指数等详尽信息㊂深圳交易所按每日㊁月频率披露了国内碳情和国际碳情,从7大交易所信息披露具体内容来看,北京绿色交易所最全面㊁最及时[6]㊂四㊁控排企业层面的碳交易与碳会计现状(一)控排企业分布2021年,我国7个试点市场共纳入控排企业2782家,按照行业分类见表3㊂表3 控排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㊀㊀㊀㊀㊀㊀市场行业㊀㊀㊀㊀㊀㊀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天津湖北重庆钢铁5221137285交通与航空43603112石化121487335水泥58264631造纸522193电子技术1522科技研发13812热力66220其他发电420建筑与建材1210化工129玻璃95324其他行业与服务业4457362463313047合计178750886323160332153注:2020年度各地生态环境厅公布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㊂从表3发现,北京市场企业数量较多,覆盖众多工业行业与服务业;深圳市场服务业企业明显多于其他市场,电子技术与科技研发等高新技术企业也主要分布在深圳市场;广州市场产业结构均为传统重工业企业,没有服务业企业㊂深圳的产业结构中由于没有传统重工业,碳排放管控单位的体量偏小㊂(二)控排企业的信息披露 基于上市公司年报目前我国碳信息披露以自愿披露为主,因而企业整体的碳信息披露水平不高[7]㊂重点排放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包括表内列示和表外披露,表内列示包括在资产负债表中的 其他流动资产 列示 碳排放权资产 科目的借方余额;在利润㊃53㊃表 营业外收入 项目和 营业外支出 项目中列示碳排放配额交易的相关金额㊂表外披露指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与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的信息㊁碳排放配额的具体来源㊁节能减排或超额排放情况和碳排放配额变动情况等内容㊂对上市公司控排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进行调研考查显示,目前,排控企业对于碳排放权交易的信息披露不多,在7个碳市场中,共计151家(剔除ST公司)为国内控排企业,分析上述公司2020年财务报告发现:对其碳排放事项进行披露的仅有23家,其中进行定性描述的12家,定量披露的11家,对其碳会计信息进行审计验证的1家,为深圳一家公司㊂汇总形成如表4㊂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纳入控排的上市公司对于碳交易信息披露程度均不高,比例为16.67% (10/60),定量披露的内容有三种形式㊂一是在附注中编制了 碳排放配额变动情况 表;二是单独编制了 温室气体排放量化表 ;三是用文字披露了具体的数字,没有表格㊂这种对碳信息内容披露形式的随意性,使各公司碳会计信息的横向可比性降低㊂同时,对政府监管机构和市场而言,不充分的碳会计事项披露,不利于政府监管和碳市场交易㊂表4 控排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㊀㊀㊀㊀㊀市场控排企业㊀㊀㊀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天津湖北重庆合计上市公司65444251165151披露碳信息公司3711001123 (有定量描述)220601011碳会计信息鉴证01000001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控排企业手工整理㊂五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一)研究结论1.在交易市场层面㊂广州市场碳交易成交持续活跃,规模引领试点市场,2021年,碳配额现货交易超越欧洲能源交易所㊁韩国交易所,位居世界前列;深圳市场碳交易稳中有降㊂广深市场正在开展碳市场能力建设,提升广东区域碳市场服务水平,探索碳金融业务创新,希望引领碳市场,吸引企业参与投资㊂2.在控排企业层面㊂2021年度控排企业共2782家,由于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上线,发电企业并入全国碳市场,并将逐步扩大到发电㊁石化㊁化工㊁建材㊁钢铁㊁有色金属㊁造纸和国内民用航空等8个高排放行业㊂广州以重工业企业为主的地方试点市场碳交易规模将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广州正在探索碳金融业务创新㊂深圳市场以服务业为主,影响不大㊂香港已经碳达峰㊂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发展程度不同,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升温,企业碳管理意识提升,在会计处理方面,控排企业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中对于碳信息的披露程度有所提高,但仍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㊂(二)政策建议1.强化政府管制,一核一带一区采用不同区域达峰策略㊂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包括一核(珠三角)㊁一带(沿海经济带)㊁一区(北部生态发展区)㊂珠三角㊁沿海经济带和粤东西北发展定位不一样,工业化进程阶段不一样,产业结构不一样,我们必须实施差异化碳达峰战略㊂对于珠三角,碳排放占比最大,要严格控制碳排放总量,优化发展现代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㊂对于沿海经济带,碳排放占比其次,控制适度宽松,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与新兴产业㊂北部生态发展区,碳排放总量占比较小,碳排放规制较严格,以生态发展为主,发展生态资源与现代农业,采用碳中和的路径尽早实现碳达峰㊂2.统一碳排放权跨境交易机制,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㊂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式启动,电力行业被纳入全国市㊃63㊃场㊂广东电力行业的规模约占广东碳市场规模的49%,这使广东碳市场的规模缩小很多㊂全国碳市场的启动与扩展使得广东需要重新思考碳市场的发展路径㊂依据‘广东省深入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基于广东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基础,研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㊂建议将更多企业纳入碳交易市场,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投资者参与广东碳市场交易,推动碳排放交易外汇试点,建立碳排放权跨境交易机制,联合港澳开展碳标签互认机制研究与应用示范㊂同时,港澳地区以贸易和服务业为主,碳减排的体量有限㊂广州碳市场应立足区域优势,融合香港㊁深圳金融机构实现强强联合,把碳排放交易市场继续做大,作为全国碳市场的有益补充㊂3.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法律框架体系㊂2011年,国家能源局发布‘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修订);2020年,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修订);2020年,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版),这些规章制度成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法律依据㊂其他如‘环境保护法“㊁‘循环经济促进法“㊁‘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均为实现我国碳中和提供了法律保障㊂我国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明确国家㊁地方政府㊁企业和公民的责任,增强实现碳中和的法律保障㊂4.应尽早引入碳会计信息报告独立鉴证㊂目前,我国碳会计信息报告独立鉴证在资本市场仍处于自愿阶段㊂而欧美国家中,丹麦㊁法国和瑞典三个国家对ESG(环境㊁社会及治理)审验进行了强制性要求㊂随着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国际化,越来越多投资者将碳会计信息纳入到投资决策中,也将更加关注碳会计报告信息的可信性㊂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我国仅有1家上市公司对其披露碳信息报告进行了独立鉴证㊂建议上市公司尽早引入碳信息报告第三方独立验证,提升碳信息报告的可靠性㊁真实性,增加公司在碳报告披露环节的竞争力㊂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第三方验证审视公司内部节能减排管理架构的完善程度,也有利于发现问题并及时优化㊂参考文献:[1]崔也光,周畅.京津冀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与碳会计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2017(7):3-10,96.[2]张先治,石芯瑜.基于双碳目标的会计与财务问题探讨[J].会计研究,2021(9):24-34. [3]周志方,肖序.国外环境财务会计发展评述[J].会计研究,2010(1):79-86[4]何玉,唐清亮,王开田.碳绩效与财务绩效[J].会计研究,2017(2):76-82.[5]安永.香港联交所新版‘ESG指引“正式落地,ht-tp:///article-29929-1. html,2019.12.19.[6]沈洪涛. 双碳 目标下我国碳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22(9):2-9.[7]李东坡,周慧,霍增辉.日本实现 碳中和 目标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启示[J].经济学家,2022(5): 117-128.责任编辑:田国双关于‘天然气发电与火力发电成本效益对比分析“基金项目的更正‘绿色财会“2023年第3期第36页‘天然气发电与火力发电成本效益对比分析“基金项目更正如下:基金项目: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新能源产业环境效应㊁成本特征与价格补贴政策研究 16(XY007)改为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新能源产业环境效应㊁成本特征与价格补贴政策研究 (16XJY007)㊂特此更正㊂本文作者:李志学㊀唐茂源㊃73㊃。
关于碳排放配额管理的实施细则
附件1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碳排放配额管理的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本省碳排放配额管理工作,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17号令)、《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省政府第197号令)和我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际,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控排企业和单位(以下简称控排企业)、新建(含扩建、改建,下同)项目企业、符合规定的其他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其碳排放配额(以下简称配额)的分配发放、清缴履约和交易等管理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本省配额管理坚持以下原则:(一)实现减排、促进发展。
通过实施碳排放配额管理,有效控制全省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实现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根据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综合考虑排放企业行业基准水平和历史碳排放量,公平、合理地分配配额。
(三)免费为主、逐步有偿。
配额发放采取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形式,在初期大部分配额以免费发放为主,逐步提高有偿发放的比例。
(四)公平交易、有效监管。
配额在省政府确定的交易平台(以下简称交易平台)实现公平交易,对交易过程实行有效监督和管理。
第四条省发展改革委是全省配额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相关管理、监督和指导工作,会同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组建省配额分配评审委员会、行业配额技术评估小组,并委托行业配额技术评估小组、相关具备资质的社会组织或机构承担有关工作。
各地级以上市发展改革部门配合省主管部门开展配额管理工作,负责对辖区内新建项目企业的有偿配额购买申请进行审核,督促辖区内控排企业的配额清缴履约等相关工作。
第五条省发展改革委建立广东省碳排放配额注册登记系统(以下简称注册登记系统),对配额的创建、分配、变更、清缴、注销实行统一电子信息化管理。
注册登记系统记录的信息是确定配额权属的最终依据。
配额自登记之日起生效,配额持有者可以依法进行交易、转让、抵押,或者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收益。
试点省市碳交易政策及配额分配方法比较的研究报告
试点省市碳交易政策及配额分配方法比较的研究报告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探索碳交易政策。
中国政府也于2013年开始试点碳交易制度,目前已经覆盖了多个省级行政区域。
本报告旨在比较几个试点省市的碳交易政策及配额分配方法,探讨其各自的优劣之处。
首先是北京市。
北京市试点碳交易制度时间最久,从2013年开始试点至今已有六年。
北京市在配额分配上采用了定额分配和竞价拍卖相结合的方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相应的配额获取方式。
企业的排放情况与配额的使用情况都将被纳入信用评价系统,并影响企业获得低价配额的可能性。
北京市的试点成果显著,减排数量增长较快,但也存在部分行业减排较困难的问题。
其次是上海市。
上海市的碳交易试点始于2013年,但相比于北京市规模较小。
上海市在配额分配上采用了免费分配和竞拍配额的方式,其中免费分配的配额依据行业能源消耗强度等指标确定。
此外,上海市还开展了碳金融方面的尝试,探索碳金融与碳交易市场的联动。
但是,由于免费配额数量较大,导致上海市碳交易市场价格波动不大,减排效果不如预期。
第三是广东省。
广东省的碳交易试点始于2015年,采用了基准线和能效等指标来确定配额免费分配数量。
此外,广东省还充分发挥碳交易上市公共平台的作用,运用新技术和新手段为企业提供碳减排服务。
广东省轻工业、建筑行业等重点行业减排效果明显,但是碳交易市场流通较为缓慢,需进一步完善碳交易监管等机制。
最后是重庆市。
重庆市的碳交易试点始于2018年,规模较小且时间较短。
重庆市采用了免费分配和竞价拍卖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免费分配数量根据企业排放强度和结构进行确定。
此外,重庆市还建立了碳金融和碳减排奖励制度,支持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
重庆市的碳交易试点刚刚开始,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碳交易质量监管,促进碳减排效果的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和重庆市的碳交易政策及配额分配方法在部分方面存在差异,但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期权定价模型在我国碳排放权估值中的应用——以广州恒运(000531)碳排放权价值评估为例
期权定价模型在我国碳排放权估值中的应用——以广州恒运(000531)碳排放权价值评估为例余一卿;王泽霞【摘要】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碳市场逐渐活跃,对碳排放权的估值在国内外也引起了热潮.文章梳理了国内外碳排放权估值的研究现状,并根据碳排放权本质的分析选择期权定价模型对我国碳排放权进行估值.利用期权定价模型推导我国碳排放权价值,并通过案例分析,检验模型的估值方法的适用性.【期刊名称】《生产力研究》【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6页(P100-105)【关键词】碳排放权;期权定价模型;估值【作者】余一卿;王泽霞【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2人类从农耕时代走向现代化的工业时代的过程中,人口量爆炸式增长,经济不断发展,煤、石油等污染性大的能源的消耗对环境形成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
而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也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在这种状况下,低碳经济这一新经济形式逐渐成形,相匹配的新政策也紧随其后,《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
同时,我们知道低碳经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碳排放权的交易和节能减排。
而如何采用合适的估值方法对碳排放权进行估值也成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一)国外碳排放权估值研究现状Jan Seifert(2008)认为是国家的环境政策和碳市场的活跃程度影响了碳排放权的价格。
在其研究过程中主要探索了排放权的机会成本这一要素。
George Daskalakis(2009)主张以往的现金流的贴现模型相对来说更适合用在与单独出售的产品有关联并且能够带来现金流入的无形资产上,比如品牌。
而对于那些当前不产生现金流、但拥有产生现金流潜力的资产,比如排污权,最佳的评估方式是期权定价。
René Carmona and Juri(2011)提出风险中性型期权定价模型。
广东省2021年度碳排放分配方案
2020根据《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省政府第197号令)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17〕59号)要求,为进一步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做好我省2020年度碳排放配额(以下简称配额)的分配和发放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的企业2020年度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范围的行业企业分别是电力、水泥、钢铁、石化、造纸和民航六个行业企业。
(一)控排企业本省行政区域内(深圳市除外,下同)上述六个行业年排放2万吨二氧化碳(或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共245家。
(二)新建项目企业本省行政区域内上述六个行业已列入国家和省相关规划,并有望于2020~2021年建成投产且预计年排放2万吨二氧化碳(或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新建(含扩建、改建、合并,下同)项目企业,或往年新建投产但未列入新建项目名单的符合上述门槛的新建项目企业,共23家。
以上企业的具体名单请见附件。
二、配额总量1根据我省2020年及“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总体目标,结合国家和我省的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经济发展形势预测,确定2020年度配额总量为4.65亿吨,其中,控排企业配额4.38亿吨,储备配额0.27亿吨,储备配额包括新建项目企业有偿配额和市场调节配额。
三、配额分配方法2020年度企业配额分配主要采用基准线法、历史强度下降法和历史排放法。
(一)基准线法电力行业燃煤燃气发电机组(含热电联产机组),水泥行业的熟料生产和粉磨,钢铁行业的炼焦、石灰烧制、球团、烧结、炼铁、炼钢工序,普通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全面服务航空企业使用基准线法分配配额,先按2019年度产量计算及发放预配额,再根据经核查核定的2020年实际产量计算及发放最终核定配额,并与发放的预配额进行比较,多退少补。
计算公式为:1.控排企业企业配额=产量×基准值具体计算方法详见附件3,下同。
碳排放权交易与管理作业指导书
碳排放权交易与管理作业指导书第1章碳排放权交易概述 (3)1.1 碳排放权交易概念 (3)1.2 碳排放权交易背景与意义 (3)1.3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概况 (4)第2章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4)2.1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构成 (4)2.2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核心要素 (5)2.3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发展现状 (5)第3章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法规 (6)3.1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政策与法规 (6)3.1.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6)3.1.2 《京都议定书》 (6)3.1.3 欧盟排放交易系统(EU ETS) (6)3.2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法规体系 (6)3.2.1 国家层面的政策与法规 (6)3.2.2 地方层面的政策与法规 (6)3.2.3 行业层面的政策与法规 (6)3.3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法规的实施与监管 (6)3.3.1 政策实施 (7)3.3.2 监管机制 (7)3.3.3 政策评估与调整 (7)3.3.4 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 (7)第4章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原理 (7)4.1 碳排放权的量化与分配 (7)4.1.1 碳排放权的量化方法 (7)4.1.2 碳排放权的分配原则 (7)4.1.3 我国碳排放权分配实践 (7)4.2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 (8)4.2.1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体 (8)4.2.2 碳排放权交易品种 (8)4.2.3 碳排放权交易方式 (8)4.3 碳排放权交易的价格形成机制 (8)4.3.1 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影响因素 (8)4.3.2 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形成过程 (8)第5章碳排放权交易的技术支撑 (9)5.1 碳排放核算与报告技术 (9)5.1.1 碳排放核算方法 (9)5.1.2 碳排放报告编制 (9)5.1.3 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 (9)5.2 碳排放核查与评估技术 (9)5.2.1 碳排放核查方法 (9)5.2.2 碳排放评估技术 (9)5.2.3 碳排放权交易合规性评估 (9)5.3 碳排放权交易信息化管理技术 (9)5.3.1 碳排放权交易信息系统架构 (9)5.3.2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9)5.3.3 碳排放权交易数据管理技术 (10)5.3.4 碳排放权交易风险管理技术 (10)第6章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体与产品 (10)6.1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体 (10)6.1.1 机构 (10)6.1.2 排放企业 (10)6.1.3 第三方服务机构和平台 (10)6.1.4 投资者和金融机构 (10)6.2 碳排放权交易产品类型 (10)6.2.1 碳排放权 (10)6.2.2 碳信用 (10)6.2.3 碳排放权期货 (11)6.2.4 碳排放权期权 (11)6.3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参与策略 (11)6.3.1 政策研究 (11)6.3.2 风险管理 (11)6.3.3 交易策略选择 (11)6.3.4 信息化建设 (11)6.3.5 合作与交流 (11)第7章碳排放权交易的风险管理 (11)7.1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风险类型 (11)7.1.1 市场价格风险 (11)7.1.2 政策风险 (11)7.1.3 信用风险 (11)7.1.4 操作风险 (12)7.1.5 法律风险 (12)7.2 碳排放权交易风险识别与评估 (12)7.2.1 风险识别 (12)7.2.2 风险评估 (12)7.3 碳排放权交易风险防范与控制 (12)7.3.1 建立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12)7.3.2 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12)7.3.3 加强内部控制 (12)7.3.4 建立信用管理体系 (12)7.3.5 增强法律意识 (12)7.3.6 监测市场动态 (12)7.3.7 定期进行风险审查 (13)第8章碳排放权交易与碳金融 (13)8.1 碳金融概述 (13)8.2 碳排放权交易与碳金融的关联 (13)8.3 碳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13)第9章碳排放权交易案例分析 (14)9.1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案例 (14)9.1.1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案例 (14)9.1.2 美国区域温室气体行动计划(RGGI)案例 (14)9.2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案例 (14)9.2.1 上海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案例 (14)9.2.2 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案例 (14)9.3 碳排放权交易案例启示 (14)9.3.1 政策体系完善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功的关键 (14)9.3.2 市场机制发挥重要作用 (15)9.3.3 企业参与度不断提高 (15)9.3.4 政策调整与市场反馈机制逐步建立 (15)9.3.5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15)第10章碳排放权交易与可持续发展 (15)10.1 碳排放权交易与绿色低碳发展 (15)10.1.1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概述 (15)10.1.2 碳排放权交易与绿色低碳政策 (15)10.1.3 碳排放权交易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作用 (15)10.2 碳排放权交易与企业竞争力 (15)10.2.1 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成本的影响 (15)10.2.2 碳排放权交易与企业竞争优势 (16)10.2.3 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绿色发展战略的影响 (16)10.3 碳排放权交易与区域协同发展 (16)10.3.1 碳排放权交易与区域经济发展 (16)10.3.2 碳排放权交易与区域协同治理 (16)10.3.3 碳排放权交易与区域绿色发展政策 (16)第1章碳排放权交易概述1.1 碳排放权交易概念碳排放权交易,简称为碳交易,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各国企业及其他市场主体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依据国际、国家或地区法律法规,通过购买、出售碳排放权的方式进行的交易活动。
2013年度广东省碳排放配额有偿发放公告
2013年度⼴东省碳排放配额有偿发放公告2013年度⼴东省碳排放配额有偿发放公告根据⼴东省⼈民政府批复的《⼴东省碳排放权配额⾸次分配及⼯作⽅案(试⾏)》(粤发改资环函〔2013〕3537号),受⼴东省发展和改⾰委员会委托,⼴州碳排放权交易中⼼(以下简称⼴碳所)将于2013年12⽉16⽇举⾏2013年度有偿配额竞价发放,具体事项公告如下:⼀、发放总量本次发放的有偿配额量为300万吨。
⼆、发放时间2013年12⽉16⽇9:30-11:30,13:30-15:30。
三、竞买⼈资格纳⼊⼴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范围内的控排企业和新建项⽬企业(名单详见粤发改资环函〔2013〕3537号)、其他⾃愿申请纳⼊配额管理的排放企业。
四、竞买底价竞买底价为每吨60元⼈民币。
五、竞买量(⼀)控排企业:2013年度配额总量的3%或以上;(⼆)新建项⽬企业:建成后预计年度碳排放总量的3%。
六、成交⽅式采取统⼀价成交⽅式。
发放时间结束时交易系统将所有竞价申报按照价格优先原则进⾏排序,价格相同的申报按照时间优先原则进⾏排序。
当申报总量不⼤于发放总量时,所有的申报按照竞买底价作为竞买统⼀价,按申报总量成交;当申报总量⼤于发放总量时,申报价格从⾼到低排列,依发放总量内的最低申报价作为竞买统⼀价,按发放总量成交。
七、竞买流程⼋、其它事项(⼀)2013年度⼴东省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发放操作指引见附件⼀。
(⼆)竞价结果请登录⼴东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点击“有偿竞价”栏查看,或通过⼴东省发展和改⾰委员会⽹站查询。
⼴州碳排放权交易中⼼2013年12⽉9⽇本内容由公益性质的“碳学会”微信公众号从⽹络搜集整理旨在传播更多专业知识普惠⼤众,助⼒中国碳市场快速发展免责声明⼀、我们收录的所有资料均来⾃于互联⽹,其中主要来⾃国家发改委、各地⽅发改委、各地⽅碳排放权交易所、NGO、各碳资产管理公司、易碳家-中国碳交易⽹、中国碳排放交易⽹等官⽅⽹站上发布的正式⽂件,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站所有,我们虽⼒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法确定其实际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果您对这些资料的归属存有异议,请⽴即通知“碳学会”,情况属实,我们会第⼀时间予以删除,看着“碳学会”真诚的⼩眼神,绝对不是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的哦!如果您有优秀的内容,“碳学会”也会帮您在公众号进⾏扩散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门市华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江门市华睦五金有限公司 江门市新会亿利精密钢管厂有限公司 江门市新会亿利型材厂有限公司 台山市宝丰钢铁有限公司 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茂名恒大钢铁有限公司 肇庆金裕丰商品钢筋有限公司 广东盈泉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广东粤北联合钢铁有限公司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鸿星金属加工厂 清远市财源五金铸造有限公司 清远市东上钢业有限公司 清远市青山不锈钢有限公司 圣力(清远)钢制品有限公司 广东大明钢铁实业有限公司 广东大兴钢铁实业有限公司 广东港德实业有限公司 广东开盛钢铁实业有限公司 广东泰都钢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泰钢实业有限公司 广东友钢钢铁有限公司 广东中润钢铁实业有限公司 广东国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粤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大学城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广州东方电力有限公司 广州发电厂有限公司 广州恒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华润热电有限公司
- 1 -
组织机构代码 61872000X X18796692 734930290 74084951X 757852598 754518391 770194286 752871853 191521916 794687405 678812352 690488989 776922176 735001629 618002243 576487544 753654009 786466119 760629805 707592548 668150797 75289123X 754530235 196475218 779213842 755603192 75285018X 617930718 759238102 752857082
- 2 -
地区 惠州市 江门市 江门市 江门市 江门市 江门市 江门市 阳江市 茂名市 肇庆市 清远市 清远市 清远市 清远市 清远市 清远市 清远市 揭阳市 揭阳市 揭阳市 揭阳市 揭阳市 揭阳市 揭阳市 揭阳市 揭阳市 广州市 广州市 广州市 广州市 广州市 广州市
行业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火力发电 火力发电 火力发电 火力发电 火力发电 火力发电
-2-
四、配额分配方法 2015 年度企业配额分配主要采用基准线法和历史排放法。 (一)基准线法 电力行业的燃煤燃气纯发电机组和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水泥 行业的普通水泥熟料生产和粉磨、钢铁行业长流程企业使用基准 线法分配配额,先按 2014 年产量发放预配额,再按 2015 年生产 情况对产量进行修正后核定最终的配额,并对预发配额进行多退 少补。计算公式为: 1. 控排企业 预发配额=2014 年实际产量×基准值×年度下降系数 核定配额=预发配额×产量修正因子 2. 新建项目企业 配额=设计产能×基准值 (二)历史排放法 电力行业的燃气热电联产机组和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使 用煤矸石、油页岩等燃料) 、水泥行业的矿山开采、微粉粉磨和 特种水泥(白水泥等)生产、钢铁行业短流程企业和其它钢铁企 业以及石化行业企业使用历史排放法分配配额。计算公式为: 1. 控排企业 配额=历史平均碳排放量×年度下降系数 2. 新建项目企业 配额=∑(预计各能源品种的年综合消费量×各能源品种相应
-1-
二、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的企业。 2015 年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范围的行业企业分别是电力、 钢铁、石化和水泥四个行业企业。 (一)控排企业。 本省行政区域内(深圳市除外,下同)电力、钢铁、石化和 水泥四个行业年排放 2 万吨二氧化碳(或年综合能源消费量 1 万 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共 186 家。 (二)新建项目企业。 本省行政区域内电力、钢铁、石化和水泥四个行业已列入国 家和省相关规划,并有望于 2015-2016 年建成投产且预计年排放 2 万吨二氧化碳(或年综合能源消费量 1 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 新建(含扩建、改建)项目企业,共 31 家。 以上控排企业、新建项目企业的具体名单附后,对名单实行 动态管理。根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进展和我省试点推进 情况,适时扩大碳排放管理和交易范围,具体行业企业名单和配 额方案另行制定公布。 三、配额总量 根据广东省“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总体目标、合理控制 能源消费总量目标,以及国家和本省的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 和经济发展形势预测,确定 2015 年度配额总量约 4.08 亿吨,其 中,控排企业配额 3.7 亿吨,储备配额 0.38 亿吨,储备配额包括 新建项目企业配额和市场调节配额。
-4-
则上分四期竞价发放。当市场出现配额紧缺或价格异常波动的情 况下,省发展改革委可动用市场调节配额增加配额有偿发放的数 量及次数。 2. 发放时间:从 2015 年 9 月起至 2016 年 6 月,原则上每季 度最后一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安排一期竞价发放,具体时间另行公 告。 3. 发放对象:控排企业、新建项目企业和投资机构。 4. 发放底价:不设底价。 5. 发放平台:符合条件的竞价发放平台。 6. 发放流程: 省发展改革委委托竞价发放平台负责组织配额 有偿竞价发放工作。企业提交竞价购买配额申请、缴纳保证金并 按规定缴纳购买资金后,省发展改革委通过配额注册登记系统完 成配额的交割。 六、其他事项 (一)企业因生产经营、生产工艺改变造成碳排放量发生重 大变化的,应及时向省发展改革委报告,并相应修改监测计划, 省发展改革委将会同上述企业所在地级以上市发展改革部门确 认相关情况后,再按程序对企业配额作出调整。 (二)企业因经济形势变化、行业发展、政策要求等共性原 因造成碳排放量发生重大变化的,省发展改革委委托行业配额技 术评估小组进行分析评估,经充分论证后,再制定统一可行的配 额调整方案。
-5-
(三)企业的碳排放信息报告与核查、配额清缴履约、使用 自愿减排量抵消排放等工作按照《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 、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企业碳排放信息报告与核查的实施细 则》 、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碳排放配额管理的实施细则》等文 件的规定执行。
附件:1.广东省 2015 年度控排企业名单 2.广东省新建(含扩建、改建)项目企业名单 3.广东省 2015 年度控排企业配额计算方法
地区 广州市 广州市 广州市 珠海市 佛山市 佛山市 佛山市 佛山市 韶关市 韶关市 韶关市 韶关市 韶关市 河源市 河源市 河源市 河源市 河源市 河源市 河源市 河源市 河源市 河源市 梅州市 梅州市 梅州市 梅州市 梅州市 惠州市 惠州市
行业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钢铁
附件
广东省 2015 年度碳排放配额 分配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做好 2015 年度碳 排放配额(以下简称配额)的分配和发放,根据《碳排放权交易 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第 17 号令) 、 《广东省碳排放管 理试行办法》 (省政府第 197 号令) 、 《印发广东省低碳试点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粤府函〔2012〕45 号)的要求,结合我省实 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 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精神和部署要求, 加快推进我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 完成“十二五”国家下达我省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根据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情况和我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部署,在总结评价 2014 年试点成效的基础上,合理确定 2015 年 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范围的行业企业,不断完善配额分配发放 机制,推动我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更加健康、有序和可持续 地开展下去,完成国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惠东县晓亨铸造厂 广东华冠钢铁有限公司
企业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 755615302 722461415 777827453 796222943 784884210 194134014 757885664 669851675 756452461 699742066 749155899 557344791 796224586 791190225 786463321 758323137 758320294 X1761982X 71922526X 712376946 719342079 796267850 752878887 714872118 728747510 694751254 190320848 671829338 618459825 190663314 231215412 783761729
-3-
的碳排放折算系数) 控排企业的具体计算方法详见附件 3。新建项目企业按历史 排放法折算碳排放的各能源品种取值范围与控排企业的一致。 五、配额发放 2015 年度配额实行部分免费发放和部分有偿发放,其中, 电 力企业的免费配额比例为 95%,钢铁、石化和水泥企业的免费配 额比例为 97%。配额有偿发放以竞价形式发放,控排企业可自主 决定是否购买,新建项目企业须在新建项目竣工验收前购足有偿 配额。 (一)控排企业配额发放 2015 年 7 月 10 日至 2015 年 7 月 20 日,控排企业在配额注 册登记系统获得免费配额。按基准线法分配配额的控排企业,先 发预发配额的免费部分,待省发展改革委核定企业配额后,再通 过配额注册登记系统对企业配额差值实行多退少补。 (二)新建项目企业 配额发放 新建项目企业应按照《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碳排放配额管 理的实施细则》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购买有偿配额,可从竞价发放 平台购买,也可从市场交易平台购买。新建项目企业购买足额有 偿配额并正式转为控排企业管理后,省发展改革委通过配额注册 登记系统向其发放免费配额。 (三)配额有偿发放的方式 1. 发放数量: 2015 年企业有偿配额计划发放 200 万吨,原
-6-
附件1
广东省2015年度控排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