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外语焦虑的影响因素
![外语焦虑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893831cbfc4ffe473268ab2d.png)
外语焦虑的影响因素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对外语学习具有消极影响。
本文基于前人对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分别对外语焦虑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梳理,以期探究外语焦虑的根源并能有效减轻学生的焦虑。
1.引言焦虑是指个体对于事件产生的紧张、不安、恐惧心理。
外语焦虑产生于外语学习过程的特殊性,是指“一种产生于独特外语学习过程、与课堂外语学习密切相关的自我感知、信念、情感及行为等方面的心理情结”。
根据焦虑产生的根源,可分为特质焦虑(trait anxiety)、心态焦虑(state anxiety)、特定情境焦虑(situation anxiety)。
外语学习焦虑常常被视为特定情境焦虑的一种。
MacIntyre 和Gardner 把外语焦虑分为输入焦虑(input anxiety)、处理焦虑(processing anxiety)和输出焦虑(output anxiety)。
Alpert 和Haber把外语焦虑分为促进性焦虑(facilitating anxiety)和妨碍性焦虑(debilitating anxiety),前者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而后者刺激学习者采取逃避行为。
一般来说,Horwitz,et al.的分类最具有代表性,分为考试焦虑、交际畏惧、负评价恐惧。
2.外语焦虑的影响因素研究导致外语焦虑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学习者的个体因素,也可能是教师因素,如师生关系、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可能是同伴关系的影响。
其中,外语焦虑受学习者因素的影响最大,教师因素、其他因素次之,同伴因素的影响最小。
2.1 学习者影响因素探索外语焦虑的学习者影响因素类研究文献占据绝对优势。
学习者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語言水平、性别、年龄、外语学习时间、出国时间、认知水平、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个体差异因素。
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存在一定的焦虑,语言水平越高则学习焦虑程度越低,被老师喊起来回答问题或者单独在课堂上说英语最为焦虑,与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时焦虑;但是女生和和焦虑水平程度最低。
焦虑抑郁PPT课件
![焦虑抑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f64b1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7.png)
影响日常生活
社交焦虑导致日常生活受限,如 无法参加聚会、演讲等。
特定恐惧症
1 2
对特定物体或情境的恐惧
如对某种动物、高处、封闭空间等产生显著而持 久的恐惧。
回避行为
尽量避免接触或处于恐惧的物体或情境中。
3
影响生活质量
特定恐惧症导致患者无法参与某些活动或前往某 些场所,影响生活质量。
03
抑郁障碍类型及表
感谢您的观看
季节性情感障碍
冬季抑郁
在冬季出现情绪低落、缺乏兴趣 和活力等症状。
夏季躁狂
在夏季出现情绪高涨、思维奔逸 等症状。
其他类型抑郁
反应性抑郁
01
由于某种生活事件或压力引起的情绪低落和抑郁症状。
更年期抑郁
02
与更年期相关的抑郁症状,如潮热、盗汗、心悸等。
药物或物质引起的抑郁
03
某些药物或物质可能导致抑郁症状的出现。
心理社会因素
童年经历、应激事件、人格特质、社会支持等。
相互作用机制
焦虑与抑郁症状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
临床诊断与治疗挑战
诊断挑战
症状重叠,难以区分单 一焦虑和抑郁障碍。
治疗挑战
共病患者对药物和心理 治疗的反应较差,需要
个体化治疗方案。
预后与复发
共病患者预后较差,复 发率高,需要长期关注
和治疗。
跨学科合作
药物选择原则和注意事项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症状、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 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
长期治疗
抑郁症需要长期治疗,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 药,不应随意停药。
逐步调整剂量
初始治疗时,应从低剂量开始,逐渐调整至 有效剂量,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化解焦虑情绪的有效方法与心理技巧分享
![化解焦虑情绪的有效方法与心理技巧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1e2a4df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a.png)
化解焦虑情绪的有效方法与心理技巧分享1. 引言1.1 概述焦虑情绪是一种常见的情感体验,几乎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会面临焦虑。
然而,如果长期受到焦虑困扰并无法妥善应对,可能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和掌握化解焦虑情绪的有效方法和心理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分享一些科学有效的心理技巧,帮助读者管理和减轻焦虑情绪,并提供实践建议和案例分析,以便于读者更好地针对不同场景运用这些方法。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介绍化解焦虑情绪的方法与心理技巧。
首先,在“焦虑情绪的本质”部分中,我们将了解焦虑的定义、特征以及它对我们带来的影响和危害。
同时还会介绍导致焦虑产生的一些常见原因和分类。
接下来,在“化解焦虑情绪的心理技巧分享”部分中,我们将提供一些实用的情绪管理技巧、放松和冥想方法以及身心健康的实践建议。
这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处理焦虑情绪,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然后,在“有效方法与策略应用案例分析”部分中,我们将通过具体实例介绍解决方案,并讨论心理技巧在不同场景下的灵活运用。
成功案例分享将为读者提供启示和总结。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中,我们将总结本文关键的心理技巧和有效手段,并对未来心理健康发展进行展望。
鼓励语句以及希望传递也会在这一部分中被包含。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和学习化解焦虑情绪的方法与心理技巧。
通过掌握这些技巧,读者将能够更好地应对焦虑情绪,并提升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同时,本文还旨在传递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鼓舞读者面对困难时保持勇气和希望。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焦虑情绪的本质并引导读者寻找化解焦虑情绪的方法与心理技巧。
2. 焦虑情绪的本质2.1 定义和特征焦虑情绪是指一种内心的不安和担忧感,通常伴随着紧张、不安和恐惧等情绪。
它是人类正常生理和心理反应的一部分,但当焦虑变得过度或无法控制时,就可能影响个人的正常生活和日常功能。
焦虑情绪具有以下特征:a. 持续性思虑:焦虑者往往持续不断地思考问题、担心未来或产生负面自我评价,导致专注力减退及决策困难等问题。
高龄初产妇产前焦虑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龄初产妇产前焦虑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46e36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5.png)
高龄初产妇产前焦虑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1. 内容概览本文档旨在深入探讨高龄初产妇在产前所面临的焦虑现状,以及影响这一情绪波动的各类因素。
文档首先对高龄初产妇产前焦虑的表现和影响进行了概述,随后通过详尽的数据分析,揭示了导致产前焦虑的主要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压力、家庭关系、社会认知等。
基于文档内容,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旨在帮助降低高龄初产妇的产前焦虑水平,保障母婴健康。
1.1 研究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晚婚晚育现象愈发普遍,高龄初产妇的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高龄产妇由于年龄因素带来的生育风险、身体机能下降以及对生育知识的缺乏等,往往在产前阶段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心理挑战。
焦虑作为最常见的一种负面情绪,在高龄初产妇产前阶段尤为突出,这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也与母婴安全息息相关。
深入研究高龄初产妇产前焦虑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对预防和缓解产前焦虑、促进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服务的精细化和社会对母婴健康的重视,关于初产妇产前焦虑的研究逐渐增多。
多数研究表明,高龄初产妇的产前焦虑与年龄、家庭支持、经济状况、生育知识知晓率、孕期并发症等多种因素相关。
为了更为精准地掌握高龄初产妇产前焦虑的现状,揭示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本研究旨在通过广泛的调查与数据分析,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针对特定人群——高龄初产妇进行产前焦虑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期为改善其产前心理状态、提高母婴健康水平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1.2 研究目的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导致高龄初产妇的比例逐渐增加。
高龄初产妇在生育方面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风险,这使得她们在孕期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高龄初产妇产前焦虑的现状,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她们顺利度过孕期,保障母婴健康。
1.3 研究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龄初产妇的数量逐年增加。
大学生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4bd5a2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2.png)
大学生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兴力量,其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焦虑情绪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将从多个维度对大学生焦虑情绪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了解大学生焦虑情绪的普遍性和差异性,揭示其表现形式和特点。
从个人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探讨影响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因素,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程度。
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和建议,帮助大学生缓解焦虑情绪,促进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可以为大学生本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焦虑情绪,提高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二、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现状和特点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焦虑情绪作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呈现出普遍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现状和特点,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大学生的焦虑情绪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大学生都存在一定的焦虑情绪,其中轻度焦虑者占比较大,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中度甚至重度的焦虑症状。
这些焦虑情绪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就业前景、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
特别是在面对学业压力和就业竞争时,大学生的焦虑情绪尤为明显。
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大学生的焦虑情绪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焦虑情绪的来源多元化,不仅来自于学业和就业,还涉及到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家庭环境等多个方面。
焦虑情绪的表达方式多样化,有的学生表现为情绪低落、消沉,有的学生则表现为过度焦虑、紧张,甚至出现了失眠、食欲不振等生理症状。
大学生社交焦虑及其影响因素
![大学生社交焦虑及其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a488194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e.png)
大学生社交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社交焦虑是指一种持久存在的、与他人交往相关的痛苦体验,使得个体在社交情境下感到极度不安和担忧。
社交焦虑在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普遍,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带来了困扰。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解决方法。
一、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1.自身因素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阶段,在对自我认知和自身价值的探索中容易出现自卑、自尊心脆弱等问题,这些因素会增加社交焦虑的程度。
此外,个体的性格特征如内向、敏感等也与社交焦虑有密切关系。
2.人际因素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起到重要作用。
来自家庭、同学、朋友的期望和压力,以及恶性竞争的环境,容易使大学生感到不安和焦虑。
同时,羞怯、孤立、被欺凌等负面人际经历也会导致社交焦虑的形成。
3.社会因素大学生常常面临社交场合的增多和与陌生人的接触,对新环境和新人的不适应引发了社交焦虑。
同时,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带来了社交压力的增加,与他人的沟通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种变化对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社交焦虑带来的影响1.心理影响社交焦虑加重了大学生的紧张和压力感,容易导致自卑、抑郁、情绪不稳定等负面心理状态。
长期处于社交焦虑状态下,还会对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造成持久的负面影响。
2.学业影响社交焦虑会干扰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降低学习动力和学业成绩。
焦虑情绪导致专注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和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学业的顺利进行。
3.人际影响社交焦虑使得大学生与他人的交往变得困难和紧张,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和社交能力。
这种情况下,他们与同学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可能变得疏远,甚至出现孤立和隔阂。
三、缓解社交焦虑的方法1.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大学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等治疗方式,了解和改变自己的焦虑思维和行为习惯,减轻焦虑症状。
2.培养自我认知和自信心大学生应该加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认知,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并尽量转变对他人评价的过度关注。
高中毕业生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高中毕业生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e831c2d15abe23482f4d86.png)
.
倾 向不 稳定 者
人 (
11
.
76铸) ;
,
而在
2 % ) ;> 1 在 1 7 例无 焦 虑情 绪者 中 有 2 3 人性格 内 向 ( 占 1 2 9 9 呱 ) 2 6 人 性 格 偏 内 向 ( 1.4
.
,
,
7 1
7
例 焦 虑 因 子 得 分成
2
,
5 者甲 情绪不 稳 定 8 焦虑 因子得 分 >
、 , 。 、 、 。
量表 中 的二 十个 因子 为 自变量 首 先 将有
, ,
关 因 素进行 数量 化处 理 然后 将 2 0 个 自变 量输 入 电子计算 机 中 按 照 标 准 回 归 系 数 ( 绝 对值 ) 大 小 来确 定各 因素对 焦 虑 情 绪 作 用 的大 小 结 果 依次为 健康 状 况 ( 尸 ~ 度印
.
76 ) 76 )
.
35( 19
12( 6 177
。
77 7 8)
。
)
。
27 (3 1
.
23 44
85 ( 100 00)
( 10 0 0 0 )
。
期 一
2 情绪及 其影 响 因素 的分 析 张 思 明等 高 中毕业 生焦虑
的焦 虑 因子 得 分大 于
。 。
1 者 为有 轻
0 1 人 ( 6 者 只有 2 义 (X
f
J
几
宜
春
医
专
艺
艺
忍
学
报
( 1 2) 1 一
.
1
己
1
g
高 中毕业 生 焦 虑情 绪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的 分 析
大学生学习焦虑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学习焦虑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3e0c7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4.png)
大学生学习焦虑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学习焦虑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调查和分析,探讨大学生学习焦虑的现象、影响因素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一、大学生学习焦虑的现象学习焦虑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能力和学习成绩的过度担忧、紧张和恐惧感。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焦虑的问题。
他们常常体验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焦虑:1. 时间压力:大学的学习任务繁重,学生需要同时应对多门课程的学习和作业任务,时间紧迫导致他们感到压力巨大。
2. 成绩焦虑:高考竞争激烈,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有较高的期望。
他们担心自己成绩不好会影响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3. 自我要求过高:大多数大学生自我要求过高,总是追求完美,一旦达不到目标就会感到沮丧和焦虑。
4. 平衡问题:大学生需要同时应对学业、社交和家庭等多重角色,他们感到难以平衡这些方面的要求,焦虑感加重。
二、大学生学习焦虑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学习焦虑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1. 压力来源:学业压力是导致学习焦虑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面临着艰巨的学习任务,可能还要面对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等,这些压力来源会加重学习焦虑。
2. 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环境对其学习焦虑程度有着重要影响。
有些学校的学习氛围较为浓厚,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而有些学校的学习氛围相对较差,师生互动不够,学生可能会更容易出现学习焦虑。
3. 个人特质:个体差异也是学习焦虑的影响因素之一。
一些个人具有更容易焦虑的性格特质,如对感受和情绪敏感、过度自我要求等,这些特质可能促使他们更容易出现学习焦虑。
4. 社会压力及期望:大学生往往面临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和期望,这些期望可能来自于对未来就业和生活的担忧,也可能是来自于家庭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期望。
这些压力和期望会增加学生的学习焦虑。
三、解决大学生学习焦虑的建议大学生学习焦虑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找到一些可能的解决办法:1. 增强时间管理能力:学生应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合理规划学习任务,避免拖延和临时抱佛脚。
体育高考生的焦虑心理及其影响因素
![体育高考生的焦虑心理及其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48e36636a5e9856a561260e8.png)
体育高考生的焦虑心理及其影响因素摘要:在重要而紧张的体育高考过程中,考生的考前与考中的心理素质对于其发挥水平与考试成绩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对焦虑心理的影响因素以及焦虑心理与考试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就正确应对焦虑心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体育高考生;焦虑心理;影响因素;正确应对Abstract: in the important and strain of sports in the process of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the examinee of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the test and exceeded otherregions to its play level and the exam results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psychological anxiety and psychological anxiety and test performance of the relationship of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proposal to correct psychological anxiety.Key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candidates; Psychological anxiety; Influencing factors; Correctly deal with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在重要而紧张的体育高考过程中,考生的考前与考中的心理素质对于其发挥水平与考试成绩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运动心理研究成果,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所取得的无不与焦虑有着密切的关系。
恐惧和紧张等不良情绪体验。
大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及其调适
![大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及其调适](https://img.taocdn.com/s3/m/c9d1033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6.png)
大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及其调适大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及其调适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教育愈发普及,但是大学考试焦虑也在增加。
大学生考试焦虑问题的根源有多重因素,例如考试压力、自我评价、社会评价、人际关系和时间管理等方面。
大学生考试焦虑除了影响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业,还容易引起身心问题,所以必须想方设法调适这种心理压力。
本文将从大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和其调适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考试焦虑成因1. 考试压力考试是大学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大学生考试压力会严重影响学习和心理健康。
在考试时,学生经常体验到的压力包括撑不住考试失败的可能、非常严格的时间限制以及必须要在同学们竞争的情况下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2. 自我评价大学生通常会通过考试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智力。
因此,学生成绩不佳或不及格时会感到沮丧和失落,从而引发考试焦虑。
学生往往会将自己的自我价值与考试成绩相联系。
3. 社会评价在大学生的社会心理中,考试成绩也代表着一定的社会评价。
学生通常会接受来自社会的压力和期望,这些压力和期望会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但是,过度的社会评价会造成过分焦虑和紧张,从而导致学业退步。
4. 人际关系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也会对考试焦虑产生影响。
如果有不良的人际关系,比如争吵、相互压力、相互攀比等,这些因素会使学生感到更加焦虑和紧张。
5. 时间管理时间是学生无法改变的限制因素之一。
如果学生在考试前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常常会产生焦虑和紧张。
时间管理能力的欠缺可能会导致学习过程中的迟到、缺席和习惯性拖延,最终导致考试的失败。
二、大学生考试焦虑调适方法1. 改变心态在考试前,要放松自己的紧张情绪,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正确处理压力,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发扬自己的优势,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不过分要求自己,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考试时间。
2. 提高考试技巧提高自己的考试技巧也是减轻考试焦虑的关键。
比如,多做一些练习题,掌握考试命题规律,了解命题人对考试各方面的评分标准,提高自己的考试技巧。
大学生焦虑报告数据分析(3篇)
![大学生焦虑报告数据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2260b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7.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群体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焦虑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高校大学生焦虑状况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大学生焦虑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1. 调查对象:某高校在校本科生,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2. 调查工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大学生焦虑状况进行评估。
SAS总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
3. 数据分析方法: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三、数据分析结果1. 大学生焦虑现状- 总体焦虑水平:450名大学生SAS平均得分为42.36分,高于中国成人焦虑症状的临界值40分,表明该高校大学生总体焦虑水平较高。
- 性别差异:男性大学生SAS平均得分为41.23分,女性为43.15分,女性焦虑水平高于男性,但差异不显著(p>0.05)。
- 年级差异: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SAS平均得分分别为41.78分、42.02分、42.23分、42.49分,随着年级升高,焦虑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显著(F=3.89,p<0.05)。
- 专业差异:文科、理科、工科学生SAS平均得分分别为42.56分、41.90分、41.18分,文科焦虑水平最高,工科最低,差异显著(F=2.76,p<0.05)。
2. 大学生焦虑特点- 焦虑类型:大学生焦虑主要集中在情绪焦虑、生理焦虑和认知焦虑三个方面。
其中,情绪焦虑最为突出,表现为易怒、烦躁、焦虑不安等情绪。
- 焦虑内容:大学生焦虑内容主要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前景、家庭负担等方面。
3. 大学生焦虑影响因素- 学业压力:学业成绩、课程难度、考试压力等因素是影响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因素。
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研究
![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83c462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a.png)
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研究许瑞雪郭晓蓓情绪作为人类社会心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焦虑是一种偏向负面的情绪,长期处于焦虑的状态下,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较大伤害。
本文旨在探讨现代常见焦虑情绪的类型和诱因,并在此基础上梳理调节焦虑情绪的方法,例如认知调节、行为调节、生理调节、言语调节以及人际调节等。
情绪作为人类社会心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积极的情绪会使人们的身心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愿意去做更多的事情,而消极的情绪带来的影响恰恰相反。
1 情绪及焦虑情绪情绪是人们通过评估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而从这个意义上看,情绪以个体需要为中介,就意味着满足个体需要的事物容易引发积极的情绪,而违背个体需要的事物则容易诱发消极情绪。
焦虑情绪作为一种消极情绪,其产生往往就是因为事物没有满足个体所需,从而使个体陷入不安和紧张。
此外,情绪还是一种主观体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这意味着即使面临相同的情景,每个主体由此产生的情绪也可能不尽相同。
例如同样面对着雨天,有人会觉得“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而有人则会认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由此可见,在我们对焦虑情绪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认知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
一般来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估是其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
像是当看到有人持刀抢劫时,个体往往难免会感到害怕;但如果知道那不过是在拍戏,个体就会从恐惧中解脱出来。
由此可见,就算是相同的场景,但认知加工的过程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所以可以说认知对情绪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焦虑情绪的产生同样与个体的认知密切相关。
很多时候面对同一件棘手的事,有的人会因此产生焦虑,而有的人却不会;究其原因,往往就是因为不同的个体对事情的认知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一旦方式过于偏激,就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
生理唤醒是与情绪相伴随而产生的一种生理性反应,其主要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不受人的意识控制。
焦虑症的原因与分类
![焦虑症的原因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db098d7827284b73f2425023.png)
焦虑症的原因与分类许多现代人都患有焦虑,致病的原因各不相同,所患的焦虑症也是各种各样。
面对人时所产生的焦虑、面对学校的学习甚至是考试产生的焦虑等等,这些焦虑症常无形的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令人防不胜防。
那么患上焦虑症的原因是什么呢?焦虑症如何分类?焦虑分类:①状态性焦虑。
由于某一种情境而引起的焦虑,情境改变时,焦虑随之消失。
但有时某种情境很特殊,产生的焦虑十分强烈,有可能产生短暂的人格变化。
②特质性焦虑。
由于一个人的人格特点与众不同,在相同的情境中,其情绪反应的频度和强度也与众不同。
例如,在与陌生人相处的时候,有的人就会出现这种特质性焦虑。
焦虑是人们对情境中的一些特殊刺激而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只是每个人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或程度不同。
只有当焦虑原因不存在或不明显,焦虑症状很突出而其他症状不突出,焦虑的持续时间及程度均超过一定的范围,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时,才可以认为患了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
产生焦虑症的原因主要有:①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影响与生理因素;②心理因素,如认知、情绪等;③社会因素,如城市过密、居住空间拥挤、环境污染、紧张、工作压力过大等。
了解了形成焦虑症的原因和它的分类,如果你患有焦虑症,或是有焦虑的症状出现,就要真对自己的情况,有意识对自己的生活及情绪进行调整。
焦虑症会伴随着很多的临床表现表现出来,一般就是面对考级、考试、社交、就业等方面。
这些表现所出现的担忧和焦虑容易产生严重的焦虑症,对于产生焦虑症的情况,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一下系统的阐释,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种情况,由患者的认知评价情绪产生开始,如当患者面对某一刺激事件产生高度焦虑情绪时(这些刺激事件可能包括亲人分离、亲人病危、重要的人或职位等的丧失;或者某事关重大事件的暴露、事发……等),首先产生高焦虑情绪;然后这一高焦虑情绪推动着当事人出现彻夜失眠、几日不睡等等现象出现;几日不吃不睡的行为反应导致某件决定人生命运的大事受到影响,如升大学考试期间或高考前夕出现吃不下睡不着症状等等,都会导致患者产生更大的担忧和恐惧;这种更大的担忧和恐惧又导致新的症状,例如更加无法进食和睡眠,或者整日焦虑痛苦不堪,不能正常生活和履行职务责任等……这种增强循环放大症状的路线是以破坏了患者的个人的生活结构和命运,导致迅速增强循环放大症状的过程。
临床实习本科护生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临床实习本科护生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91305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8.png)
一、临床实习本科护生焦虑状况
研究表明,临床实习期间的焦虑情绪在护生中是普遍存在的。其中,主要的 焦虑来源包括:对临床环境的不适应、与患者的沟通困难、操作技能不熟练、担 心出现差错或事故等。焦虑情绪可能影响护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发展,因此,对 焦虑状况的和研究至关重要。
二、影响因素
1、环境适应能力
3、操作技能不熟练
临床实习要求护生在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而操作技能的不熟练可能导致他 们产生焦虑情绪。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护生无法迅速、准确地执行操作, 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后果,进一步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
4、自我认知与自我控制能力
护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也是影响焦虑的重要因素。如果护生对自己 的能力和价值有积极的认知,他们将更有信心面对临床实习中的挑战。相反,如 果他们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或过于担忧出错,则可能更容易产生焦虑。
4、自我认知:护生对自己的能力、技能和知识的认知也会影响焦虑。如果 自我认知不足,如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可能会增加焦虑。
5、支持系统:家庭、朋友和导师的支持是减轻焦虑的重要因素。如果支持 系统不足,可能会使护生感到孤独和无助,从而增加焦虑。
四、结论与建议
本次演示分析了护生实习后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包括实习环境、期望 压力、工作负荷、自我认知和支持系统等。为了减轻护生的焦虑,以下建议值得 考虑:
三、影响因素分析
1、实习环境:临床实习环境是陌生的,护生需要逐渐适应和掌握临床技能。 如果实习环境不友好,如缺乏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可能会增加护生的焦虑。
2、期望压力: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期望压力可能会使护生对自己的表 现产生过高的期望,从而增加焦虑的可能性。
3、工作负荷:在实习后期,护生需要处理更多的临床任务,如独立完成病 人的护理工作。如果工作负荷过大,可能会引发焦虑。
中学生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中学生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ca9b8ce59eef8c75ebfb398.png)
中学生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中学生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伴随着某些心理问题的产生。
其中,焦虑是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情绪。
本文通过系统综述的方法,分析了中学生焦虑的表现类型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中学生焦虑主要分为三类考试焦虑、学习焦虑以及社交焦虑,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性别、年级、城乡、学习压力、父母影响、人际关系、睡眠状况。
在应对中学生焦虑的策略上,学校、教师与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中学生;焦虑;考试焦虑;学习焦虑;社交焦虑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身体与心理各方面都迅速发展。
面对自身产生的各种变化和外部压力环境,各种各样的心理及行为问题显现。
焦虑情绪,在中学生诸多心理问题中最为常见。
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当目标不能达成,或遭遇某些障碍时,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焦虑、甚至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1] 。
对于中学生个体而言,面对学业压力,如果有适当的焦虑情绪,对中学生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然而,如果长时间处于焦虑情绪下,会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发育造成严重影响[2] 。
本文通过分析中学生焦虑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提出可能性的应对策略,减少焦虑情绪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中学生焦虑焦虑情绪,发生率较高,隐藏性较好,我们知道,如果焦虑程度适当,对学生就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程度的加深,也会有病态情绪产生的可能,会对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甚至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中学生较为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调查发现,存在焦虑症状的中学生比例为30%[3] ,中学生总体上处于轻度焦虑状态。
本文通过系统综述( systematic review )的方法,对该领域近十多年的主要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探讨中学生焦虑的相关情况1. 中学生焦虑的类型;2. 中学生焦虑的相关影响因素;3. 中学生焦虑的对策。
二、中学生焦虑的类型综合已有文献,中学生焦虑大致可以分为考试焦虑、学习焦虑以及社交焦虑。
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8daec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4.png)
大学生抑郁、焦虑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1.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支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近年来,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状况进行实证调查,分析其相关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首先回顾了抑郁和焦虑的定义、测量工具和相关理论,阐明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随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某高校大学生的抑郁、焦虑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
该调查涵盖了人口统计学特征、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背景等方面,旨在全面了解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的现状。
基于数据分析,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确定关键影响因素,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本文还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和建议,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文献综述许多学者对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状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大学生在面临学业压力、职业规划和人际关系等各种挑战时,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尤其是抑郁和焦虑症状。
抑郁和焦虑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学习成绩下降、社交障碍,甚至自杀倾向。
了解影响大学生抑郁、焦虑的因素,对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先前的研究表明,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如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教育水平)、学校环境(如教学质量、师生关系)和社会文化因素(如就业压力、社会竞争)都可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一些研究还关注互联网使用习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成瘾、过度使用社交媒体等问题日益突出,这可能会加剧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症状[3]。
尽管先前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一些研究的样本量很小,无法完全代表大学生群体。
儿童焦虑的特征,预防论述题
![儿童焦虑的特征,预防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b088e2d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2.png)
儿童焦虑的特征,预防论述题【最新版】目录一、儿童焦虑的特征1.儿童焦虑的定义与表现2.儿童焦虑的类型与影响因素二、预防儿童焦虑的方法1.家庭教育的作用2.学校教育的作用3.社会支持的重要性正文一、儿童焦虑的特征儿童焦虑是指儿童在面对特定或不明确的威胁时,产生的内心紧张、担忧和不安的情绪反应。
这种情绪反应可能表现为恐惧、紧张、担忧、害怕等,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儿童焦虑的表现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过分担忧、害怕分离、拒绝上学、过分依赖、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
这些表现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甚至可能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
儿童焦虑的类型也有很多,例如分离焦虑、社交焦虑、学业焦虑等。
这些焦虑类型可能由不同的因素引起,如家庭环境、教育方式、个体性格等。
二、预防儿童焦虑的方法预防儿童焦虑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支持。
首先,家庭教育对预防儿童焦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避免过度严厉的教育方式。
同时,父母还应该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的困扰,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其次,学校教育也是预防儿童焦虑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学生的焦虑情绪,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缓解焦虑。
最后,社会支持也对预防儿童焦虑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各界应该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例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关注。
社会性体格焦虑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
![社会性体格焦虑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8e6a63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e.png)
社会性体格焦虑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社会性体格焦虑是一种心理疾病,它是指在社交场合中,对自身身材形态和外貌的过度关注和焦虑,从而影响到一个人的社交交往和情感安全感。
社会性体格焦虑对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需要针对这种心理问题进行干预研究。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影响因素、影响机制和干预措施三方面来探讨社会性体格焦虑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
一、社会性体格焦虑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1. 影响因素(1)性别: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社会性体格焦虑问题。
(2)媒体影响:社交媒体、电视和广告等传媒的审美标准和观念往往会让人们对自己的身材和外貌产生过度的关注和压力。
(3)家庭环境:儿时受到家庭中对体型外貌的过度关注或身体谩骂等负面经历也是社会性体格焦虑的产生原因。
(4)社交环境:在同辈之中,要符合社交圈的审美标准、体型和外貌,也会成为社会性体格焦虑的诱因。
(5)人格特质:某些人容易紧张、自我要求较高,这种人也相对容易受到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
2. 影响机制(1)心理健康:社会性体格焦虑会导致人的心理健康受损,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
(2)社交关系:社会性体格焦虑还会影响人与他人之间的信赖感和情感联系,对交友和恋爱关系等社交行为也会造成影响。
(3)生活满意度: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还体现在生活满意度上。
对于一些极端情况,社会性体格焦虑会导致自闭症、人际关系问题等严重精神障碍。
3. 干预措施(1)认知疗法:改变对自己身材形态的过度关注和自卑心理,通过认知和反思来转化负面情绪和行为,如不再追求完美而追求健康和平衡。
(2)情绪调适:通过正向情感训练和引导、心理技巧进行情绪调适,减少情绪焦躁和压力。
(3)社交训练:针对社交场合的社交技巧、沟通技能等方面进行训练,让大学生对社交生活有更多的信心和技巧,增强安全感与自信心。
二、运用例子证明社会性体格焦虑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1. 一项研究发现,社会性体格焦虑问题的存在,会让大学生在社交场合中面临更大的压力和不安全感,与他人产生更少的情感连结。
大学生焦虑症的研究与分析 毕业论文
![大学生焦虑症的研究与分析 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4bdacf52af90242a995e589.png)
目录摘要 (2)关键字 (2)一、焦虑的含义 (3)二、大学生焦虑的主要类型 (3)1、学习焦虑 (3)2、社交焦虑 (4)3、就业焦虑 (4)三、大学生焦虑原因的分析 (4)1、部分学生缺乏健康心理 (4)四、解决大学生心理焦虑的对策思考 (6)五、在研究中的启示与研究的展望 (9)主要参考文献: (9)大学生焦虑症的研究与分析摘要:本文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学者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这个现在特殊群体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作些研究,其主要调查内容包括:高校大学生焦虑的主要类型,影响大学生焦虑的各类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因素分析等);发现影响大学生焦虑的因素是动态的,因时间、空间、对象的不同而不同。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引导大学生克服焦虑的预防措施:包括全社会需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焦虑问题,尤其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大学生解除心理烦恼,加强自我调节,减轻心理压力,从而正确引导大学生克服焦虑,不断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关键字:大学生焦虑症研究对策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research methods of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 Based on a large amount of researchers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Do some research on this special group now anxie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include: the main types of college students anxiety, various influence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anxiety (personal factors, family factors and social factors and so on);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college students anxiety is dynamic, because of time, space, the different objects and different. On the basis of some guide them to overcome anxiety prevention measures include: 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students' anxiety problems, especially in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practice, shoul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help students relieve psychological troubles, strengthen self-regulation, relieve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so as to guide them to overcome anxiety, promot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Anxiety Research Countermeasures一、焦虑的含义21世纪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激烈,加上居住拥挤、噪音、环境污染、人际关系矛盾复杂等,使得曾经被称为“天子骄子”的大学生,在当今社会中所彰显出来的各种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中焦虑症已经成为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学生焦虑心理学
![学生焦虑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49d9440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e.png)
学生焦虑心理学
学生焦虑心理学是研究学生焦虑心理现象及其相关因素的学科。
学生焦虑是指学生在学习、考试、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的紧张、不安和担忧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可能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学生焦虑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学生焦虑的类型、原因、影响、测量方法和干预措施等。
研究表明,学生焦虑可以分为考试焦虑、社交焦虑、学业焦虑等不同类型。
其原因可能包括学习压力、竞争压力、家庭环境、教育体制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学生焦虑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进而影响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为了帮助学生应对焦虑,学生焦虑心理学研究也探讨了一系列的干预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应对策略,减轻焦虑症状,改善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
学生焦虑心理学的研究对于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焦虑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学校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焦虑,促进其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生理方面主要是指年龄和性别,而心理方面主要指自尊、归因方式、自我接纳等人格特征。
有研究者认为,焦虑的年龄差异不显著,而另一些研究者则发现,焦虑水平在不同年龄群体中存在显著差异。如Rectoy研究发现,特质焦虑在青少年期是逐渐增加的;而Canals的研究却表明,男孩的特质焦虑分数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下降;我国刘贤臣的研究结果则显示,焦虑在不同年龄组间有显著差异,男生17岁的焦虑水平最高,18岁开始出现下降趋势,20岁组的焦虑水平低;女生16岁的焦虑水平最高,17岁开始呈下降趋势,21岁组的水平最低。[4]
1)家庭因素
心理学者研究认为,家庭是青少年最重要的生活场所之一。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和父母的教养方式等对青少年焦虑的产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罗增让的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与青年的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生活在亲密程度低、组织秩序差而冲突高的家庭中的青年易出现焦虑;家庭环境气氛愈专制,青年愈易产生焦虑;而家庭气氛越民主,青年越不易产生焦虑情绪。
在心理因素方面,Newbegin和Owens对276名青少年的学业自尊与焦虑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发现自尊与焦虑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成就动机也与焦虑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我国李焰、李诈的研究表明,自尊和被评价意识作为独立变量,是影响特质焦虑的主要因素;成就动机通过与自尊的交互作用对特质焦虑发生影响。高文凤、丛中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研究显示,大学生在社交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交往焦虑量表有5个条目阳性率在40以上),而自尊和自我接纳是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交往焦虑得分与自尊得分、自我接纳得分呈显著负相关)。[5]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影响焦虑的另一重要因素。对学生焦虑产生影响的学校因素主要有学业成绩、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教师的教育方式。
首先,大量研究发现,一般性焦虑同个体的学业成绩之间有负相关,且二者间的相关程度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大(Hill, et al, 1964, 1966; Hakes, 1971; Sinha, 1972; Vitinova, 1992)。Truitt, S. N.的研究显示,对自己说英语是否有信心和是否确信学习英语容易,是影响英语学习焦虑的重要因素。
5)罗洛·梅根据焦虑状态下的行为方式将焦虑分为正常焦虑和神经症焦虑两类。 [2]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心理学者都认为焦虑是个体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情绪体验,只不过因各自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而将焦虑分为了不同的类别。
2 焦虑的影响因素
已有的研究表明,焦虑的产生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家庭、学校和个体因素都会对焦虑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简介:李明睿(1968-),女,山东菏泽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讲师。
地址:江苏镇江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生处
邮编:212003
电话:0511-4401067(办)
0511-5383133(宅)
由于研究工具和研究手段的不同,以及所选被试的差异,研究者在焦虑的性别差异问题上分歧比较大。主要有以下3种观点:①男性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女性。如丁锦红等发现男大学生在SAS(Zuung氏焦虑自评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冯建新的研究也证实了此观点。②女性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凌文铨用TAT量表测定大学生焦虑时发现,女大学生的考试焦虑高于男大学生。Angelopoulos等和Caseper等的研究结论也是如此。杨君佑等使用SAS对医科新生焦虑症状的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③男女两性的焦虑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刘贤臣对2464名13-22岁的青少年的焦虑研究发现,焦虑的性别差异并不明显。这一结论得到了李焰等对中学生特质焦虑研究、樊晓光对高等师范毕业生状态-特质焦虑研究的证实。
1)根据焦虑产生的根源
弗洛伊德根据焦虑产生的根源将焦虑分为三类: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弗洛伊德认为现实性焦虑是由外界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现实性焦虑有利于个体的生存。神经性焦虑是个体由于惧怕自己的本能冲动会导致他受到惩罚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弗洛伊德认为神经性焦虑产生于现实性焦虑之上。而当个体的行为违反了超我的价值观引起内疚感的情绪体验叫做道德性焦虑,弗洛伊德认为这种焦虑指导人们的行为符合个人的良心和社会标准。
其次,Papini等发现,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对儿童的焦虑有重要影响,青年对父母的依恋与其焦虑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例如他们研究发现,父母与中学生的关系越接近朋友关系,中学生越不易产生焦虑。Grossman等的研究也显示,较差的父母关系、低生活满意度是青少年焦虑的来源之一。
最后,在父母的教养方式与焦虑的关系上,一项有关中日美中学生跨文化的研究表明,焦虑水平较高的被试,其父母的期望也越高,对父母的满意度也越低。万星的研究也证实,中学生的考试焦虑与家长的期望水平密切相关:随着家长期望水平的提高,学生考试焦虑也随之增强[F(2,235)=11.28,P<0.01]。[3]而父母的期望是通过教养方式来实现的,当子女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父母就会采取斥责、打骂、放任等消极的教养方式,结果呢?我们可以在王秋英的"考察家庭养育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课题中找到答案:父母消极的养育方式,易使青少年形成人际敏感、焦虑等不健康的心理,既父母长期的惩罚与严厉、拒绝与否认以及过度的干涉与保护行为均与中学生的焦虑情绪有着显著的正相关,而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则与学生的焦虑呈负相关。
2)根据引发焦虑的具体刺激
Sarason认为焦虑可分为一般焦虑和测验焦虑。Sarason把个体对高空、黑暗、医院等的恐惧或担心叫做一般焦虑。将由各种考试、测验而产生的焦虑叫做测验焦虑,有人又称之为成就焦虑或学业评估焦虑。[1]
3)根据发同的焦虑,如幼儿期易产生"安全感焦虑",学童期易产生"失败的焦虑"或"社会性焦虑",青少年期则易出现"存在的焦虑",即因自觉迷失生活意义的追求而引起的焦虑。
虑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近些年来,焦虑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关于焦虑类型及其影响因素,众多研究者从神经生理学、行为和认知加工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使人们对此类问题的了解越来越深入,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认知。
1 焦虑的类型
心理学界根据研究的侧重点和分类依据的不同,将焦虑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另外,李焰、李诈认为,归因风格对焦虑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只作为自尊的一个影响因素对自尊的大小起作用。而李占江等在探讨青少年归因风格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时发现,如青少年对负性生活事件作出稳定的和整体的归因,则其焦虑水平较高。
参考文献:
[1]Sarason, S. B., & Mandler, G. Some correlates of test anxie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52, 47: 810-817.
其次,赵铭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师范院校学生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学习压力大和人际关系紧张,是高师学生焦虑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李焰等的研究也发现,学业压力和人际困扰(共同组成学校压力)是影响中学生特质焦虑的潜在变量。
最后,Allin Smith和Grimes研究认为,青少年学生的冲动性、焦虑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喜欢采用惩罚手段的教师,往往会增加学生的焦虑,使其退缩不前。
[2]罗洛·梅.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600-602.
[3]万星.家长的期望水平对初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2,(2).
[4]刘贤臣.2464名青少年焦虑自评量表测查结果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
[5]高文凤 丛中.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自尊、自我接纳的关系.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3).
4)根据焦虑的易变性和稳定性
这是斯皮尔伯格的观点。他认为焦虑不外乎两种: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状态焦虑是人类有机体的一种暂时的情绪状态,其特点表现为对忧烦和紧张的主观的、有意识的情感,它具有个别性和易变性的特点。特质焦虑是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反映了把一个外界刺激环境知觉为危险的或有威胁的人格倾向,以及对这个威胁可能产生状态焦虑反应的倾向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