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三坊七巷,福州还有15条惊艳古巷,排在第一的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了三坊七巷,福州还有15条惊艳古巷,排在第一的是。。。

(本文由福州人家出品,转载请在开头保留这行字,字体不得变异,文末带本我大福州不仅有三坊七巷

还有许多有味道的小里弄里弄中也保留着不少有故事的建

筑走吧,跟着小编一起去探寻上下杭自2013年,上下杭历

史文化街区启动改造,目前已基本完成传统历史风貌建筑的修复。这里已形成具有浓厚的福州中西合璧建筑文化特色和典型的福州闽商文化特色的传统街区。△隆平路

△建郡会馆旧址

△福州商务总会八角亭

△隆源行旧址

△台江书院△老商铺外立面

△采峰别墅

一头连接福州繁华的东街口,一头延伸至百年老街卫前街的三牧坊,宽不足4米,长不到240米,是福州古代闽县内最著名的一座坊。

三牧坊走出了数不胜数的福州籍名人。福州清代全省性的四所书院,其中二所凤池与正谊均在三牧坊花围内,1902年

两所书院合并更名为“全闽大堂”,成了福建最早的公立学校。1951年改名为福州一中。

福州一中英才辈出。校友中有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仁人志士,

如林觉民、陈盛馨等。校友中有15人当选为两院院士。“三牧坊最美丽的莫过于天桥上的紫藤花。紫藤花每年早春开花,序状的花朵垂在紫藤纤细的藤蔓下,微风吹来,像是紫色的瀑布。”华侨新村穿过象山隧道,从军区总院大门往前走几百米,就到了西二环路旁的华侨新村。

提起福州的华侨新村,过去,它就是个富贵的象征。华侨新村是六十年代印尼排华时,福州政府接纳华侨的一处高档住宅区。一座不大的小山坡,高低错落的布满许多的小院落,那一幢幢小楼房,形态各异,色彩华丽,很是吸人眼球。

如今,这里群集各种私房菜馆、茶馆、会所、画室、小收藏展馆,成为福州闲聚会友的好地方。(网友“自由飞翔”拍摄)康山里康山里(拍摄:安早)康山里,它是马厂街的支巷。民国时期康山里兴建了一批带有独立花园的洋房别墅,康山里老洋房的门面不起眼,却各有“来头”。梦园的主人是叶见元,早年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据传孙中山来福州时还曾在这里住过。距离梦园不远的以园是叶见元弟弟的宅子。

康山里(拍摄:leocobra)

与以园紧邻的叫可园,一代才女林徽因回福州度蜜月时,曾在这里住过一个月,可园因此带上了浪漫的色彩。据悉,这是林徽因一生中仅有的一次回乡之旅。此外,可园还曾走出过原福建医学院教授林梁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活跃于文

坛的青年作家徐君藩、梵语专家罗世方等文化名人。

爱庐(拍摄:池志海)康山里1号- 爱庐(爱园)建于民国时期(约1930-1932),是一座三层砖木结构、具有典型殖民地外廊式风格的近代建筑,爱庐是建筑建造者刘道岸听取其子刘祁端的建议设计,原拟作为诊所使用,但建筑尚未完工,刘祁端就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因救护伤员惨遭日军射杀。此后,该建筑始终作为刘氏家族住宅使用。可园(摄影:池志海)康山里5号- 可园建于民国(约1928年前后),由两座建筑组成,均为红砖砌筑的三层砖木结构公寓。梦园(摄影:池志海)康山里13号梦园,后门在马厂街,由两座建筑组成。正座为两层带地下室英式建筑,面阔三间,木桁架小青瓦歇山屋顶。正座西侧为后来加建的三层斜角碉楼,顶部现为小青瓦双坡顶,但坡度极缓,明显为后加的,可能原为平顶,损坏后加的瓦顶。

以园(摄影:池志海)康山里12号- 以园为叶氏家族私宅。原主人叶氏为梦园主人叶见元之弟。主体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具有朴素英式风格的近代建筑,占地390平方米。建筑建筑装饰较为简单,门窗均不发券,用木百叶门窗;顶部开有数个老虎窗,为一大特色。马厂街马厂街(拍摄:池志海)福州市仓山区桃花山上的马厂街,曾是朱熹的叔叔朱槔笔下的“世外桃源”,又在明朝时戚继光来福州剿灭日本倭寇时,率军驻扎在桃花山脚一带,开辟了军营驻地和马厂。马厂街

因此得名。马厂街(拍摄:池志海)

晚清,马厂街成为洋人、官宦、富豪的中西别墅集中区。民国时期,马厂街及其支路康山里一带被开发商统一改造,建成花园式里弄住宅多座,并按照传统别墅方式进行命名。国府主席林森、海军司令陈绍宽、孙中山秘书黄鲁贻的身影常常出没此地。拓庐(拍摄:池志海)马厂街4号拓庐是曾经就职于英国大东电报局(旧址在川石岛)的金文泳退休归来,在原对湖江南金氏(乾隆末年迁居对湖,已经传至第十代)的茉莉花园上建起来的。拓庐(拍摄:池志海)拓庐为三层砖木结构、具殖民地外廊式风格的近代建筑。一层窗发券,外廊采用的木质仿铸铁拱廊保存完好,在仓山地区也不多见。硕园(拍摄:池志海)马厂街8号-硕园为三层砖木结构、带有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西式建筑。建筑内为单元式公寓,所有厨房均设在楼后的附属楼中,与主楼间有双层木连廊连接。硕园(拍摄:池志海)建筑平面近似方形,南立面设置外廊,开间大小相间,四大三小,圆形砖柱;侧面及背面设拱券窗,窗上方有半圆形叠涩线脚遮雨檐口,不开窗的部分则做成凹入式的窄券假窗,每层间也设置了复杂的叠涩线脚。忠庐(拍摄:小飞刀)马厂街11号-忠庐(中庐)原为曾在“电光刘”(光禄坊刘家开办的福州电气公司等)任会计师的许省庵先生建造的私宅。上世纪70年代中期前,蒋介石和宋美龄的英文秘书吴淑贞亦在此居住了10年。

忠庐(池志海摄)主体为三层砖木结构、底层带有外廊的近代西洋式建筑,青砖砌筑;山墙有一组对称的烟囱,并挑出三层露台。建筑一层外廊发券,窗均做平过梁;建筑立面除腰线外未做过多装饰,檐口也没有福州近代建筑常见的叠涩线脚。忠庐(拍摄:小飞刀)鼎庐(拍摄:池志海)马厂街12号-鼎庐二层砖木结构的近代西式建筑,带有较大院落。据后代回忆,原为李德鼎所有,鼎庐亦因他而得名。

建园(拍摄:池志海)马厂街17号-建园曾名“玉庐”,为二层砖木结构的殖民地柱廊式建筑。建于1919年前后,原主人林璞臣先生原为民国邮政系统(大东电报局)的高级职员。现为林氏后裔居住。原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丁汉波教授幼时也曾住此。

宜园(拍摄:池志海)马厂街22号-宜园是一幢二层砖木结构建筑,立面呈类似殖民式风格,共四个开间,一楼券廊、二楼拱窗,装饰朴素,仅一二层间及檐口处有叠涩线脚装饰。原主人叶赞林先生,曾在华林坊(今华林路)基督教道原堂担任牧师。

槐荫里麦园路的槐荫里得名于曾位于附近的琅琊王氏(即开闽王王审知的家族谱系)“三槐堂”。王氏素有“槐荫连云”、“槐荫满堂”等说法,有些王氏祠堂亦名“槐荫堂”,槐荫里因而得名。槐荫里两边的老房子也是历经了时代的沧桑变化。槐荫里4号槐荫里4号早期曾为大阪商船株式会社使用,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