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阅读理解之概括段落大意
三年级固定题型答题技巧

三年级阅读常考题型答题技巧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理解词语的本义:①拆字组词法;②找近义词法;③结合具体语境推敲揣摩2.联系上下文理解:①代入法:找到词语所在位置,将词语本义直接带入该句子;②公式法:本义+文中指+对象(人/物)+本义二、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1.通读全文;2.寻找中心句;3.抓重点词语;4.寻找过渡句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段意合并法;2.标题扩充法;3.六要素合并法;4.人物+事件四、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与表达方法小学阶段的阅读考查的记叙顺序主要是顺叙,多以时间、事情发展、空间变换为顺序的。
剖析层次,理清顺序的几种方法:A.拆分归并法:将文章的内容按行文先后,概括节意;同类合并,归纳层意。
B.寻找关键句:寻找过渡句、总起句、小结句,从这些句子入手,理清结构层次。
五、把握文章中心掌握归纳文章中心的格式:1.写人类:本文通过记叙了……,表现了(赞扬了)……特点、品质、精神等。
(赞扬某种精神品质)2.叙事类:本文通过叙述了……故事,告诉(说明)……道理。
(揭示某种道理)3.写景类:本文通过描写……的美丽景色,表达对……的喜爱之情。
(抒发某种情感)六、找准中心谈感受类似于“读完文章你有何感想”试题,其实是考查我们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找文章中心的方法如下:1.分析文章的标题。
(第十二课《诚实与信任》)2.研究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老师领进门》最后一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3.分析文章中议论或抒情的句子。
(《春的颂歌》最后一段“春哪!你带来了热闹的景象,你令世界充满生趣,充满活力。
”)4.从文章中的重点句、段或反复出现的部分。
(重要人物说的话,如《诚实与信任》中,红色小车车主说“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宝贵”。
)5.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一条大鱼》中爸爸坚持让汤姆放掉这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表现了爸爸和汤姆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规定的良好品质。
三年级第13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分段段落及大意

三年级第13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分段段
落及大意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一个诙谐幽默有趣的故事,故事是围绕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而展开的。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边读边预测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中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怎样帮助别人的;学习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阅读信息。
段落大纲:
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胡萝卜先生因为每天都要刮胡子而发愁。
第二部分(2—4):胡萝卜先生漏刮了一根胡子,因为果酱沾到上面,所以那根胡子越长越长。
第三部分(5—6):小男孩剪了一段胡子,用来放风筝。
第四部分(7—9):胡萝卜先生走过鸟太太家时,鸟太太正在找绳子晾尿布。
1。
三年级语文常用阅读理解技巧

三年级语文常用阅读理解技巧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语文阅读理解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部分。
掌握一些常用的阅读理解技巧,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成绩。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三年级语文常用的阅读理解技巧有哪些。
一、认真读题,明确要求在做阅读理解题之前,一定要先认真读题,弄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比如,是让找文中的关键词,还是概括段落大意,或者是理解某个词语的意思。
只有明确了题目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文章,找到正确的答案。
有些题目可能会有一些关键词,像“主要”“最”“首先”等,这些词往往能提示答题的关键和重点。
比如,题目问“文章主要讲了什么”,那我们就要去找出文章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来回答。
二、通读全文,了解大意拿到一篇阅读理解文章,要先从头到尾快速通读一遍,大致了解文章讲的是什么内容。
在通读的过程中,可以留意文章的题目、开头和结尾,因为这些地方通常能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语,不要马上停下来查字典或者纠结,可以先跳过,继续读下去,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猜测。
等读完文章,再回过头来解决那些不认识的字词。
三、带着问题,精读文章在了解了文章大意之后,再带着题目中的问题,仔细地读文章。
这时候要逐字逐句地读,特别是与问题相关的段落和句子,要多读几遍,认真思考。
比如,如果题目是让找出文中描写某个事物特点的句子,那就要在精读的时候,特别留意那些对这个事物进行描述的语句。
四、学会找关键词和关键句关键词和关键句往往能帮助我们快速理解文章的重点和主旨。
关键词一般是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者表达作者观点的词语,像“勇敢”“美丽”“有趣”等。
关键句可能是文章的中心句,通常在段落的开头或者结尾;也可能是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有可能是抒情、议论的句子,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找到这些关键词和关键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理解文章,回答问题。
五、理解词语的意思在阅读理解中,经常会遇到让解释词语意思的题目。
三年级抓关键句概括段意

短文五
含有过渡句
一天放学后,王老师把我叫到跟前说:“瞧,你的纽扣
掉了,怎么也不知道缝好。”说完叫我她到办公室。王
老师拉开抽屉,拿出针线包,找出一个纽扣,穿针引线
给我缝好了。然后拍拍我的肩膀,笑眯眯地说“缝好了,
01
玩去吧。以后可要当心呀!” ‖ 王老师不但对我的生
活关心,而且对我的学习要求也很严格。有一次我有道
根据关键句改写段落大意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 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 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 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概括段意:
‖
‖ 关键句直接就写出了这段话的大意
短文一总分结构。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学习步骤
数数这段有几 句话?
找关键句。
说说这段话讲 了什么意思?
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 活动的时间有关。
短文三
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宽阔的马路上车来车往,奔流不 息。看似笨重的大卡车“嗖”的一声从我身边“飞”过。小巧的 电瓶车在马路中灵活地穿来穿去,别提有多“自在”了。自行车 慢悠悠地在马路上前行,就像一位老人在马路边一边欣赏风景一 边自在地“散着步”。红灯一亮,马路上立即就排起了长龙,好 像“神龙见首不见尾”,十分壮观。我喜欢休假日时热闹的大街。
短文二
家乡秋天的景色可美啦!阵阵秋风吹来,湖面上泛起的水波闪闪 发亮。岸边树上的叶子一片片飘落下来,真像飞舞的彩蝶。菊花 开得正艳,那红色、黄色、白色、紫色的菊花,在阳光的照耀下, 显得格外艳丽。
1 短文二总分结构。
家乡秋天的景色可美啦!‖ 阵阵秋风吹来,湖面上泛起 的水波闪闪发亮。岸边树上 的叶子一片片飘落下来,真 像飞舞的彩蝶。菊花开得正 艳,那红色、黄色、白色、 紫色的菊花,在阳光的照耀 下,显得格外艳丽。 ‖
三年级如何总结段落大意

三年级如何总结段落大意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学会总结段落大意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一步。
这就像是给段落找到一个简短而准确的“小标签”,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那怎么才能总结好段落大意呢?首先,要认真读段落。
就像我们要认识一个新朋友,得先仔细观察他的样子、听听他说话一样。
读的时候,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清楚,把每句话的意思都弄明白。
接下来,要找出段落中的关键语句。
有时候,段落里会有一句话能很好地概括整个段落的主要内容,这可能是开头的第一句话,也可能是结尾的最后一句,还可能在段落中间。
比如,一个段落开头写着“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后面都在说秋天怎么美,那这句话很可能就是关键语句。
然后,我们要把段落里重要的信息提取出来。
比如,段落里说“小明今天早上起床晚了,没吃早饭就急匆匆跑去学校,结果上课的时候肚子饿得咕咕叫”,这里重要的信息就是小明起床晚没吃早饭去学校上课饿肚子。
在提取信息的时候,要学会把不重要的内容去掉。
像一些形容、修饰的词语,比如“急匆匆”“咕咕叫”,虽然很生动,但不是最关键的信息,可以先不管。
还有哦,总结段落大意要用自己的话简单说清楚。
不能照抄段落里的原句,得把那些重要的意思变成自己能说清楚的话。
比如说上面小明的例子,就可以总结成“小明早上起晚没吃早饭去学校上课饿了”。
总结的时候,语言要简洁明了。
不要啰嗦,说清楚重点就行。
比如一个段落讲了动物们在森林里开运动会,有兔子跑步、猴子爬树、大象举重等等,那总结的时候就可以说“动物们在森林里举行运动会,有多种比赛项目”。
另外,小朋友们还可以多练习。
找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者小文章,读完以后试着总结段落大意。
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难,但多练几次就会越来越熟练啦。
总结段落大意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是个很有用的技能,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读懂文章,也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小朋友们要加油哦,认真阅读,多多练习,相信大家都能掌握这个本领!。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会我们概括段意的方法是什么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会我们概括段意的方法是什么(一)摘句归纳法
摘句归纳法,就是从课文中摘录现成的句子作为段意的方法。
文章各段中常常有一个能概括本段中心的句子,也就是段的中心句。
有的中心句在段落的开头,总述本段的主要内容,叫段的总起句;
有的中心局在段落的结尾,叫段的总结句;有的中心句隐藏在承上
启下的句中,承上的是概括上文的内容,启下的是点出下文的内容;有的中心句也是在中间,通过人物的对话或作者的议论、抒情等方
式表达出来。
(二)连词归纳法
连词归纳法,就是找到能表达本段内容的词语,然后将这些词
语摘出连接在一起作为段意。
用连词归纳法必须认真思考所摘出的
词语能不能表达这段话的意思,要做到准确,完整。
把这些词语连
在一起时,要注意语句通顺。
别扭、累赘都是不可取的。
请看下面这段话。
那时去年的五月
的一个星期天,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左小腿骨折,被送进了医院。
消息传到了学校,同学们非常关心地来医院看望我。
(三)分层归并概括法
用分层归并的办法概括段意,首先要看看这段中有几句话,再
分清一段文章中的层次,然后看看分几层意思来叙述,弄清每层的
主要
意思。
然后经过分析、比较,抓住于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关系密切的各层意思,归并这段文章的段落大意。
要注意,不能把层意简单地相加,要进行有机的整合,提炼出来,再组织语言进行归纳。
当然,也有的段落基层意思都很重要,一层也不能舍去,归纳的时候,可以把各层的意思连起来,但是,语句上要经过一定的调整、修改。
三年级如何总结段落大意

三年级如何总结段落大意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总结段落大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文学习技能。
它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那到底该怎么总结段落大意呢?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探讨探讨。
首先,要让孩子们学会认真阅读段落。
这就好像我们要去认识一个新朋友,得先仔细观察他一样。
在阅读的时候,要一字一句地读清楚,不要漏字、错字。
而且,要读得慢一点,边读边想这段话讲的是什么。
接下来,就是找出段落中的关键语句。
这些关键语句就像是段落的“主心骨”,能帮助我们快速抓住段落的主要意思。
比如段落开头的总起句,或者段落结尾的总结句,很多时候它们就能直接告诉我们段落的大意。
还有哦,要注意段落中的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就像是一个个小线索,能把段落的意思串起来。
比如说,如果段落里多次提到“春天”“花朵”“微风”,那很可能讲的就是春天的景色。
然后呢,咱们可以试着把段落里比较复杂的内容简单化。
就像把一大串葡萄变成一颗颗葡萄一样,把长句子变成短句子,把复杂的描述变成简单的说法。
在总结段落大意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
不要把段落里所有的内容都写进去,只挑最重要的、最能概括主要意思的部分。
比如说,一个段落讲了小明去公园玩,看到了花,还坐了秋千,吃了冰淇淋,那总结段落大意就可以是“小明在公园愉快地玩耍”。
咱们还可以让孩子们多练习。
就像学骑自行车一样,多骑几次就熟练了。
可以找一些简单的短文,让孩子们试着总结段落大意,然后和他们一起讨论,看看总结得对不对,哪里需要改进。
另外,老师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要多鼓励孩子。
不要因为孩子总结得不好就批评他们,要让他们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做好。
比如说,当孩子总结对了一个段落大意,就可以表扬他们:“你真棒,这么快就找到了段落的主要意思!”如果孩子总结得不太对,也可以耐心地说:“没关系,我们再仔细读一读,想一想。
”总之,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总结段落大意需要耐心和练习。
只要孩子们认真阅读、仔细思考、多多练习,就一定能够掌握这个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如何总结段落大意

三年级如何总结段落大意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学会总结段落大意是语文学习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这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那到底该怎么总结段落大意呢?首先,我们要让孩子们明白段落的概念。
一个段落通常是由一组围绕着一个中心意思的句子组成的。
就好像一群小伙伴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而聚在一起。
接下来,告诉孩子们在阅读段落时,要先大致浏览一遍,对段落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这就像是在远处看一幅画,先看看整体的样子。
然后,逐句去理解句子的意思。
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懂的词,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来弄明白。
这一步很关键,就像我们要了解每个小伙伴在说什么。
在理解了每句话的意思后,就要开始找段落的中心句了。
中心句往往能够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它可能在段落的开头,直接点明主题;也可能在段落的结尾,总结前面所说的内容;还有时候会在段落的中间,承上启下。
如果段落中没有明显的中心句,那就要孩子们自己把关键的信息提取出来,然后进行概括。
这时候,可以让他们想想这段话说的是谁或者什么事情,主要在讲什么。
比如说,有这样一个段落:“秋天来了,树叶变黄了,纷纷从树上飘落下来。
风一吹,它们就像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
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这个段落没有中心句,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知道,主要讲的是秋天树叶飘落的景象。
在总结段落大意的时候,语言要简洁明了,不要啰嗦。
把最主要的意思说清楚就行,就像跟别人讲一件事情,简单直接。
还要提醒孩子们注意,不能把段落里所有的细节都写进去,只需要抓住重点。
比如上面那个段落,总结成“秋天树叶飘落,地上铺满落叶”就可以了。
另外,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总结段落大意的方法,可以多给他们做一些练习。
可以从课文里选一些段落,让他们试着总结;也可以找一些课外的小短文,增加他们的阅读量和练习机会。
总结段落大意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和积累的过程。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可能会觉得有点难,但是只要多练习,多思考,他们一定会越来越熟练的。
学会概括段落大意 语文阅读专项复习 三年级上册

5. 人们为什么称冬天的雪为“瑞雪”?用文中的语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大展身手
《雪花》练习题: 1.把“奇异、宝贵、美丽”三个词分别填入文中括号里,要注意与内容吻合。
2. 古人把漫天飞舞雪花比作______________,把落在树上的雪花比作______________。
3. “千姿百态” 在文中就是雪花有的像______________, 有的像______________, 有的像 ______________,有的又像 __________1】用“√”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字词,并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画出来。 【3】下面哪个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 ) A.它长得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 B.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4】用“﹏﹏”在文中画出一处你认为优美生动的语句。 【5】根据文中的描述,刺猬的硬刺有______作用?(填序号) ①保护刺猬不受强敌伤害 ②搬东西 ③把瓜柄扎断 ④加快刺猬的奔跑速度 【6】你还知道哪种动物身体的哪一部分有着怎样独特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刀小试
《刺猬的硬刺》参考答案: 【1】肢 quán 保护 bēi 【2】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3】B 【4】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又短又密。 【5】①② 【6】示例:狗的舌头用来散热、猫的胡须用来测量老鼠洞的宽度,看自己能不能进入老鼠洞。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 课外阅读——概括主要内容 全国通用

阅读——概括主要内容一、知识梳理(一)知识要点1、记叙文分类:写人、写事、写景、写物(动物、植物、物品)2、记叙文的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3、记叙文的顺序: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起因、经过、结果;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②按时间(季节)变化的顺序;(早晨、中午、傍晚、深夜;春天、夏天、秋天、冬天┅┅)③按方位变化顺序(东、西、南、北;中间、左边、右边、前边、后边┅┅)④按地点变化顺序(路上、湖边、花坛、游乐场┅┅)(二)方法解析考点一:划分层次,概括段落大意例:请给本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一层的大意。
1、划分层次的方法(1)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2)顺序: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移、事情的发展、方位的变化2、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1)摘句法:找段落的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
如: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
说它高大,一点也不过分,它的树梢快要碰到三层楼的楼顶了。
说它粗壮,确实够惊人的,它那灰褐色的树干,两个小朋友也合抱不过来。
那笔直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一把张开的绿色大伞。
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同学们最爱在大树下游戏、玩耍。
(2)要素法:记叙文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答题格式:谁做什么;谁怎么样。
考点二:归纳主要内容例: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方法:(1)摘句法:找段落的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
(2)题目扩充法如:《画蛇添足》(3)合并法:读文章→分段→段意→串联二、例题讲解(一)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个和尚(shàng)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g 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
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pú sà)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
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
三年级概括段意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概括段意试题及答案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段落,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段落: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嫩绿嫩绿的。
花园里的花儿也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
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水潺潺流淌,清澈见底。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着歌,好像在欢迎春天的到来。
答案一:这段话主要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包括小草的生长、花朵的开放、河水的流动以及小鸟的歌唱,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
试题二:阅读以下段落,概括其大意。
段落:小明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
每天放学后,他总是先完成作业,然后再去玩耍。
他对待学习非常认真,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并且乐于帮助同学。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上的学习榜样。
答案二:这段话主要讲述了小明勤奋好学的品质,他总是先完成作业再去玩耍,对待学习认真,乐于助人,并且学习成绩优异,是班上的学习榜样。
试题三:阅读下面的段落,概括其主要内容。
段落:在一个晴朗的下午,小华和她的家人一起去公园野餐。
他们带上了美味的食物,还有一张大毯子。
在公园里,他们找到了一个树荫下的好地方,铺开毯子,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午餐后,他们还一起玩游戏,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答案三:这段话主要描述了小华和家人在晴朗的下午去公园野餐的情景,他们带了食物和毯子,在树荫下享受了午餐,并在饭后一起玩游戏,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时光。
试题四:阅读以下段落,概括其大意。
段落:小兔子在森林里迷路了。
它四处寻找回家的路,但是森林里的树木都长得很像,很难分辨。
小兔子感到非常害怕和无助。
就在这时,一只聪明的老狐狸出现了,它告诉小兔子不要害怕,并帮助它找到了回家的路。
答案四:这段话主要讲述了小兔子在森林里迷路,感到害怕和无助,后来一只聪明的老狐狸出现并帮助它找到了回家的路的故事。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试题和答案,我们可以看出概括段意是一种重要的阅读理解技能,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读内容。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
三年级语文专题训练:概括段落大意

三年级语文专题训练:概括段落大意一、总—分(1)首句是这段的总起句(中心句);(2)后几句是分述句,是分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总起句的;(3)总分段式可分为两层——总起句‖分述句;(4)归纳总分段式的段意——可依据总起句来归纳.例:溪中的鲤鱼不怕人.每当村民蹲在溪边洗衣、洗菜时,鱼儿就成群结队地在他们眼前游来游去,或咬住漂洗的衣服,或叼走几片菜叶,真像顽皮的小孩子.因为溪里的鲤鱼又多又不怕人,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看.游客在溪边拍拍手,鲤鱼便摇头摆尾游过来,向上跳跃.有人伸手抚摸鱼背,鱼儿也不游开,像小猫小狗一样驯服.在西沙群岛波涛滚滚的海面上,成百成千的海鸟在空中飞翔,那么的自由自在,真是海阔天空啊!海岛中数量最多的是一种白鸟.太阳在海平线上升起的时候,白鸟成群地飞向大海,在辽阔的海面上寻找鱼群;暮色降临的时候,它们又成群地飞回岛上,住进窠(kē)里.最大的海鸟叫信天翁,它的一只翅膀就有近两米长,飞翔的时候,常常张开翅膀,久久地在空中滑翔.信天翁能够连续飞行好几百公里,不用停歇.最珍贵的海鸟是野鸭,用它的羽毛制成的衣服,又轻又软,穿在身上暖和极了.二、分—总1、前几句是分述句,是分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总结句;2、尾句是这段的总结句(中心句);3、分总段式可分为两层——分述句‖总结句;4、归纳分总段式的段意——可依据总结句来概括.例:鼓号队的同学穿着整齐的白色服装,奏着悦耳的号声从主席台前走过去,他们就像军人一样,可神气了.花队的同学手里拿着鲜花,他们一会儿把花上举,一会儿把花左右摆动,一会儿把花在胸前交叉,好看极了.旗队和方队的同学个个精神饱满,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主席台,嘴里还喊着洪亮的口号.最后是我们这次运动会的裁判员,他们穿着整齐的服装,从主席台前面走过去.你们瞧,我们运动会的开幕式多么的热闹呀!入学时,是老师用手拉着我们参观,让我们熟悉校园.上课时,是老师写下板书,帮我们领会课文内容.春游时,是老师用手指点着远山近水,教育我们热爱祖国.老师像园丁一样,用双手精心培育着祖国的花朵.三、总—分—总1、首句是总起句,尾句是总结句;2、中间几句是分述句,是分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总起句和总结句;3、总分总段式可以分为三层——4、归纳总分总段式的段意——可依据总起句和总结句,用一句精炼的话来归纳.例: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总是在树枝上跳来跳去,互相追逐嬉戏.精巧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机警地转动着.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如同搽过油,摸上去细腻而柔软.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它小巧玲珑,格外讨人喜欢.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全部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好看极了;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两旁地里的小道上三三两两有人在走动,都汇合到公路上来.老汉衔着旱烟管.老太太带着小孙女儿,手里拄着拐杖,可是脚步挺松爽.壮年男子跑得热了,簇新的青布棉短褂搭在肩上.年轻妇女当然爱打扮,无论留发的剪发的都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有些个留发的还在发髻旁边插朵菊花.他们大都有说有笑的,瞧那神气好像赴什么宴会.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那个骑马人一下子拽住了马笼头,这才没碰上那乘轿子.不过,这么一来,倒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又踢又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我爱花城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记得,春天时节,那昂立枝头的就是被誉为“英雄花”的木棉花.它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定、凝重、朴实的感觉.怪不得市民们把它选为市花呢.当热风吹走有几分寒意的春季时,花城已成为白兰花的天地了.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花浓郁的清香里.吸引我的不是它狭长的叶子,也不是那洁白无瑕的小花,而是它那清幽、淡雅的香气.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正迸发出青春的活力,光彩耀人.秋风飒飒,那花中的佼佼者,当然要数菊花了.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红的、白里掺黄的……色彩各异,五颜六色.菊花的颜色是美丽的,而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盛气凌人,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首怒放,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花独秀,有的千朵成群,有的孤芳自傲……真是千姿百态啊!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路边几乎看不到什么花了.其实不然,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吗?它那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出方香,越发惹人喜爱.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一年四季的花,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四、顺承关系1、顺承段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叙述的段.2、按照哪些顺序来叙述呢?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起因、经过、结果;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②按时间(季节)变化的顺序;(早晨、中午、傍晚、深夜;春天、夏天、秋天、冬天┅┅)③按方位变化顺序;(东、西、南、北;中间、左边、右边、前边、后边┅┅)④按地点变化顺序;(路上、湖边、花坛、游乐场┅┅)3、顺承段式的分层——按变化顺序分层.4、顺承段式的段意——句意合并法.例:炒米饭其实很简单.先把锅烧热,再倒上一点油,当看到油有些翻滚时,磕上一个鸡蛋在锅里,马上就会有一阵香气扑鼻而来,这时赶紧拿铲子翻炒几下,放一小撮葱花,然后把米饭倒进锅里,继续翻炒,只消一会儿,米饭也会发出阵阵的香味儿,接着放入适量的盐和味精,最后一锅喷香的炒米饭就可以了五、并列关系1、并列段式:介绍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2、并列段式的分层——每一方面为一层.3、并列段式的段意——因为并列段式是通过几方面来介绍、说明同一事物的,所以,应依照这几个意思来归纳这事物的特点.例: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显出种种色彩,有深蓝的、淡绿的、杏黄的.海水显出一块块一条条的,异常美丽.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贝壳的大小和颜色各不相同,真是千奇百怪.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堂.树林里有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到处都是鸟粪,这是很宝贵的肥料.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六、概括具体(1)①首句是事件的概括——首句往往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②首句概括写出人物的或事物的特点.(2)后几句是记叙一件具体事件(比较清楚地记叙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首句是具体事件的概括;具体事件又充分说明了首句.(4)概括具体段式可以分为两层——概括句‖具体事件;(5)概括具体段式的段意——请牢记:七、转折式1、转折段式——文章在叙述过程中语句叙述的意思由一个方向,(通过转折词或过渡句),转到另一个相反的方向.(由一个意思,转到另一个相反的意思上)2、转折段式一般可以分为两层——转折词前‖转折词后3、转折段式的段意——要转折词后的意思,不要转折词前的意思.例:课本是同学们的“良师益友”.一本课本经过多少叔叔、阿姨的精心编写、印刷、装订才能完成.要花费叔叔、阿姨多少血汗那!但是,有的同学不爱惜课本.他们有的在课本上乱涂乱画,有的给插图上的人物画上了花脸,戴上了“眼镜”.过渡句(段)——作用: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也叫承上启下)我国的四大海洋中,渤海的面积最小,比江苏省还小一点.别看它面积小,资源却很丰富.海中盛产对虾、黄花鱼,海底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例:天空中飞着一只小鸟.(蓝蓝的)天空中飞着一只(美丽的)小鸟.1、小猴子下山来. ()小猴子()下山来.2、太阳升起来了. ()太阳()升起来了.3、树上有几个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4、枣树上长出了叶子.()枣树上长出了()叶子.5、风筝在空中飞着.()风筝在空中()飞着.6、小红在读书.小红在()()读书.7、鱼儿在游来游去.鱼儿在()()游来游去.8、蜜蜂在忙着采蜜.()蜜蜂在()忙着采蜜.9、小明在游泳.小明在()()游泳.10、小船驶过来.小船()驶过来.11、云朵在天空中飘动.()云朵在天空中()飘动.12、河水绕着村子流着.()河水()绕着村子流着.13、校园里传来读书声.()校园里传来()读书声.14、街边有一座座楼房.()街边有一座座()楼房.15、树上挂满了柿子.()树上挂满了()柿子.16、雪花从空中飘落下来.()雪花从空中()飘落下来.17、孔雀在抖动这尾巴.()孔雀在抖动着()尾巴.18、我在练着大字. 我在()()练着大字.19、天空中挂着月牙儿.()天空中挂着()月牙儿.20、星星挂在天空.()星星挂在()天空.21、同学们在读书.同学们在()()读书.22、妈妈说:“你进步了.”妈妈()说:“你进步了.””一、把句子补充具体.1、()橡树()挺立在路旁.2、()天空挂着一轮()月亮.3、翠鸟()注视着()水面.4、腹部的羽毛像().5、()太阳()东山了.二、把下列词语整理成一句通顺的话.1、操场上在打乒乓球李小明和王小红2、辛辛苦苦我们农民伯伯种出来的粮食吃的是3、尾巴抖动着孔雀美丽的不停地4、随着音乐同学们在操场上早上做很有节奏地早操三、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再选其中的两个各写一句话.如果……就……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只要……就……因为……所以……一……就……1、它()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拼命往高处飞.2、天气()很冷,()月季花仍然开得那么鲜艳.3、()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4、我不用箭,()拉一下弓,这只大雁()能掉下来.5、()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6、森林()是一座大水库,()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四、把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1、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2、卫生区被同学们打扫得非常干净.3、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4、我向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处境.5、女娲救出了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五、把下列句子改成“被”字句.1、西门豹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2、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3、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4、父亲从我手里夺过戒尺,拆成两段,向墙角扔去.六、修改病句.1、发现了不好的缺点,要及时改进.2、今年的杏儿丰收在望,长势喜人.3、又大又圆的大苹果堆出了箩筐.4、小红穿好大衣的头巾,拿着信跑出去了.5、爸爸再三地重复叮嘱我不要忘记去奶奶家.6、湖的四周缠绕着绿树红墙.七、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例: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1、画画怎么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呢?2、楚国在南边,你怎么能往北走呀?3、父母养育了我,我怎么能忘记他们的恩情呢?4、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5、如果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呢?八、扩句与缩句:扩句:1.海滩上有贝壳.2、同学们走在路上.3、暑假快到了.4、秋风吹来.缩句:1、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2.小小的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3、大桥两旁的路灯发出耀眼的光芒.4、精致的盒子里装着一对雪白的贝壳.5、激动人心的消息传到了我们学校.6、火红的高梁塑造了我的躯体和生命.7、赵州桥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苏教版三年级阅读专题归纳段意有答案

串联词语归纳段意场景一:使用串联语归纳并列式段落的段意。
老师:这节课我给同学们介绍一种概括段意的方法,那就是串联词语归纳段意。
在文章的段落里,大多都会有一些在表情达意上起到重要作用的词语,如《西湖》中的第三段,我们可以找到一些重要的词语:“孤山”、“白堤”、“苏堤”、“三个小岛”、“倒影”、“心旷神怡”,将它们串联起来就可以得出这一段的段意:西湖的孤山、白堤、苏堤、三个小岛、倒影等美景,使人心旷神怡。
叮叮:在并列的段落里应该怎样串联词语归纳段意呢?老师:首先我们应明确并列式段落有结构整齐、各层的形式相似的特点。
概括并列式段落主要内容的时候,我们要把各层的意思都包括进去。
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比如段落里写了几种食物,每种事物的特点是什么,我们都可以在表格里填写出来,然后把这些内容整理成简洁通顺的句子,就是段落的主要内容了。
场景二:使用串联词语归纳顺承式段落的段意。
迪克:在顺承式段落里也可以用列表的方法吗?老师:顺承式段落照样可以用列表法来帮助我们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不同时间或地点,它们所对应的事情发展的情况是不同的。
我们在表格里就填写关于时间或地点变化的词语,然后对应写上事情发展的情况。
叮叮:老师,如果有些段落前后两部分的意思是相反的,那该怎么办呢?老师:你说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如果遇到这种前后两层意思相反的情况,我们可以用“虽然……但是……”这一组关联词语把两层意思连接成一句通顺的话,作为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在下面罗列出句子在文章各部分中的作用:①②例题小试: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
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三年级如何总结段落大意

三年级如何总结段落大意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学会总结段落大意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一步。
那到底该怎么做呢?首先,得让孩子们明白段落大意是什么。
段落大意呀,其实就是一段文字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就好像咱们去一个大花园,每个段落就是花园里的一小片区域,而段落大意就是告诉我们这片区域里最主要的花朵是什么。
那怎么去找到这“主要的花朵”呢?咱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认真读段落。
就像品尝美食一样,得细细地咀嚼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把段落读上两三遍,心里大概有个底。
第二,找关键语句。
有些段落里会有很明显能表达主要意思的句子,比如开头的第一句话,或者结尾的总结句。
这就像找到了钥匙,可以打开理解段落的大门。
第三,注意段落中的重点词语。
比如经常重复出现的词,或者能体现核心内容的词。
这些词就像是小线索,能带着我们找到段落大意。
第四,学会概括。
把段落里一些不重要的、细节的内容去掉,留下最重要的部分。
这就好像整理书包,把不需要的东西拿出去,留下最关键的书本。
咱们来举个例子。
比如说有这样一个段落:“春天来了,公园里的花开得五颜六色。
有红的玫瑰,粉的桃花,白的梨花。
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蜜蜂忙着采蜜。
小朋友们在草地上放风筝,笑声传遍了整个公园。
”那这个段落的大意可以总结为:春天来了,公园里花开得很美,还有蝴蝶、蜜蜂和小朋友们在活动。
再比如这个段落:“我有一个好朋友叫小明。
他长得高高的,眼睛大大的,笑起来特别可爱。
他很喜欢踢足球,每次体育课他都踢得满头大汗。
他还很热心,经常帮助同学。
”这个段落的大意就是:我介绍了好朋友小明,他的外貌和爱好,以及他很热心。
孩子们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难,但多练习就会越来越熟练。
家长和老师可以陪着孩子们一起做,多鼓励他们。
咱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方式来练习。
比如说读一些小故事,然后一起总结段落大意;或者玩一些小游戏,比如给出一段文字,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总结出来。
总之,三年级的小朋友要学会总结段落大意,需要多读、多练,掌握方法,慢慢地就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阅读理解之概括段落大意

三年级阅读理解之概括段落大意自然段: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
意义段:又叫逻辑段,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
怎么读懂段?首先通读全文;其次分清全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各讲了什么意思;第三要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分清层次;第四要分析全段的中心所在,准确概括段意。
了解常见段式1、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
那金黄的“小蜜蜂”翘着两只绿色的翅膀,好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
那鲜红的“大金鱼”,尾巴一摆一摆的,好像在水里游。
还有那精致的“小卫星”,闪着金光,仿佛在宇宙中飞行。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全部的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并列段式:一段话分别介绍一种事物的几个方面、个个部分或几种事物的特点,其内容之间就构成了并列关系。
可把并列的部分进行分层。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
有的像展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的蠕动。
大龙虾全身皮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概括XXX:转折段式:在一段话里,后面的意思和前面的意思相反或相对,这样的句子间就构成了转折关系,可以在转折处分层。
转折词:可是、可是、而等等。
在这类段式中,可以在转折处罚为两层。
讲义是同学们的“良师益友”。
一本讲义颠末很多叔叔、阿姨的精心编写、印刷、装订才能完成。
要花费叔叔、阿姨很多心血啊!可是,有的同学不顾惜讲义。
他们有的在讲义上乱涂乱画,有的给插图上的人物画上了花脸,戴上了“眼睛”。
概括段意:小精灵修炼场:这些小虾真风趣。
它们吃食物很小心,总是先用钳子碰一下,然后赶忙今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再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了钳子捧着吃起来。
三年级阅读理解之概括段落大意

三年级阅读理解之概括段落大意认识段自然段: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
意义段:又叫逻辑段,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
怎么读懂段?首先通读全文;其次分清全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各讲了什么意思;第三要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分清层次;第四要分析全段的中心所在,准确概括段意。
了解常见段式1、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
那金黄的“小蜜蜂”翘着两只绿色的翅膀,好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
那鲜红的“大金鱼”,尾巴一摆一摆的,好像在水里游。
还有那精致的“小卫星”,闪着金光,仿佛在宇宙中飞行。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全部的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并列段式:一段话分别介绍一种事物的几个方面、个个部分或几种事物的特点,其内容之间就构成了并列关系。
可把并列的部分进行分层。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
有的像展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的蠕动。
大龙虾全身皮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概括段意:转折段式:在一段话里,后面的意思和前面的意思相反或相对,这样的句子间就构成了转折关系,可以在转折处分层。
转折词:但是、可是、而等等。
在这种段式中,可以在转折处分为两层。
课本是同学们的“良师益友”。
一本课本经过很多叔叔、阿姨的精心编写、印刷、装订才能完成。
要花费叔叔、阿姨很多心血啊!但是,有的同学不爱惜课本。
他们有的在课本上乱涂乱画,有的给插图上的人物画上了花脸,戴上了“眼睛”。
三年级如何总结段落大意

三年级如何总结段落大意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学会总结段落大意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一步。
那到底该怎么做呢?首先,要让孩子们明白段落的概念。
段落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故事单元,它围绕着一个中心意思展开,有着相对独立的内容。
接下来,咱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帮助孩子们总结段落大意。
一是认真读段落。
读的时候要一字一句,不能着急,把每个字都看清楚,理解它的意思。
这就好像我们要认识一个新朋友,得先仔细观察他的样子,才能了解他。
二是找关键语句。
有的段落里会有一些特别重要的句子,能直接告诉我们段落的主要意思。
比如段落开头的第一句话,或者段落结尾的总结性语句。
就像我们在一堆玩具里找最喜欢的那个,关键语句就是段落里最“亮眼”的存在。
三是归纳主要内容。
读完段落以后,让孩子们自己说一说这段讲了什么。
刚开始可能说得不太准确或者不太完整,但没关系,多练习就会越来越好。
这就像拼图,把段落里的一个个小细节拼在一起,就形成了段落的大意。
四是学会删繁就简。
段落里可能会有一些不太重要的细节或者解释说明的内容,这些可以先忽略掉,抓住最核心的东西。
比如描述一个人穿的衣服颜色、花纹这些细节,在总结大意的时候可能就不需要。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总结段落大意的方法,咱们还可以多做一些有趣的练习。
比如说,给孩子们一些小故事的段落,让他们试着总结大意,然后大家一起讨论,看看谁总结得最准确。
还可以把一个段落的顺序打乱,让孩子们重新排列,在这个过程中理解段落的逻辑和大意。
另外,老师和家长在指导的时候要有耐心。
不要一看到孩子总结得不对就批评,要多鼓励,多引导。
比如可以问问孩子:“你觉得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呀?”“再想想,还有没有更重要的内容?”总之,总结段落大意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项需要慢慢学习和掌握的技能。
通过多读、多练、多思考,孩子们一定能够越来越熟练,为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还可以给孩子们一些小技巧。
比如,在段落旁边简单地做一些笔记,把重要的词语或者句子写下来,这样有助于总结大意。
三年级阅读知识点归纳阅读理解

三年级阅读知识点归纳阅读理解一、字词理解方面。
1. 生字认读。
- 在阅读中准确认读课本要求会认的生字,这是理解文章的基础。
例如,在一些写景的文章中,如果不认识描写景物名称的生字,就难以构建出完整的画面。
- 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等方法来猜测生字的读音和意义。
2. 词语理解。
- 理解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一些描写动作、神态、颜色的词语是理解的重点。
- 方法有:- 查字典。
这是最直接准确的方法,能获取词语的本义。
- 联系上下文。
比如“骄傲”这个词,在“他得了第一名很骄傲”中是自满的意思;在“我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中是自豪的意思。
- 找近义词或反义词。
如果文中出现“美丽”这个词,可以通过找它的近义词“漂亮”来加深理解。
二、句子理解方面。
1. 简单句的理解。
- 能够准确理解简单陈述句的意思。
例如“小明在公园里跑步”,要能明白谁(小明)在什么地方(公园里)做什么(跑步)。
- 对于描写性的句子,如“春天,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枝条”,要能想象出句子描绘的画面。
2. 关键句的理解。
- 找出文章中的中心句。
中心句往往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表达的中心思想。
有的文章中心句在开头,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有的在结尾,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也有的在中间。
-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例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要能体会到帮助别人自己也会收获快乐的道理。
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句子中的关键词等方法来理解。
三、段落理解方面。
1. 概括段落大意。
- 可以采用摘句法,即摘取段落中的中心句作为段落大意。
- 还可以用归并法,把段落中的几层意思合并起来,概括出段落大意。
例如描写小动物的段落,先写小动物的外形,再写它的生活习性,就可以把这两方面内容归并起来概括。
2. 段落结构。
- 认识总分、分总、总分总等常见的段落结构。
在总分结构的段落中,开头的总述句概括了段落的主要内容,后面的分述句则从不同方面进行详细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阅读理解之概括段落大意
认识段
自然段: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
意义段:又叫逻辑段,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
怎么读懂段?
首先通读全文;其次分清全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各讲了什么意思;第三要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分清层次;第四要分析全段的中心所在,准确概括段意。
了解常见段式
1、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
那金黄的“小蜜蜂”翘着两只绿色的翅膀,好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
那鲜红的“大金鱼”,尾巴一摆一摆的,好像在水里游。
还有那精致的“小卫星”,闪着金光,仿佛在宇宙中飞行。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全部的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并列段式:一段话分别介绍一种事物的几个方面、个个部分或几种事物的特点,其内容之间就构成了并列关系。
可把并列的部分进行分层。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
有的像展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的蠕动。
大龙虾全身皮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概括段意:
转折段式:在一段话里,后面的意思和前面的意思相反或相对,这样的句子间就构成了转折关系,可以在转折处分层。
转折词:但是、可是、而等等。
在这种段式中,可以在转折处分为两层。
课本是同学们的“良师益友”。
一本课本经过很多叔叔、阿姨的精心编写、印刷、装订才能完成。
要花费叔叔、阿姨很多心血啊!但是,有的同学不爱惜课本。
他们有的在课本上乱涂乱画,有的给插图上的人物画上了花脸,戴上了“眼睛”。
概括段意:
小精灵修炼场:
这些小虾真有趣。
它们吃食物很小心,总是先用钳子碰一下,然后赶紧往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再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了钳子捧着吃起来。
吃饱了的小虾,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
【精灵闯关题】
这个自然段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
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
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概括段意:原以为灰椋鸟没什么好看的,可是自从看了灰椋鸟的电视剧,我决定去看看。
葡萄成熟了,收下来的葡萄真多啊!有的葡萄运到城市去,深受市民的欢迎;有的运到当地的阴房里,制成葡萄干;有的运到酒厂去,酿成香醇的美酒。
1、问: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哪句话可以概括?(划句)
2、问:从哪几方面写了葡萄的多?
有些天还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
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
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
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雪来。
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她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是这些作品都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
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
概括段意:莫泊桑早年写作平平,所以他拜福楼拜为师
母亲是个好劳动。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全家20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概括段意:
分几方面把句子写具体:
(1)清晨,树林里的小动物都醒来了,可热闹啦!
(2)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干得可带劲了。
下面是选自夏衍《野草》中的几句话,请排出正确的文章顺序。
①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
②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它温度和湿度,使种子发芽。
⑧植物的种子力量之大如此。
④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办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来,都没有成功。
金色的盒子
我的一个朋友三年前下岗了。
后来,他找到了一份推销油漆的工作。
薪水不低,但每月要推销300桶,完成起来并不轻松。
随着月底的来临,没完成推销任务的朋友每天回家的脚步越来越沉重。
儿子见了,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问:“爸爸,到今天还剩下几桶?”时间一长,他渐渐吃不消这“每日一问”。
终于有一天,他大声喝斥儿子:“以后不许你再问我!”儿子委屈地走开了。
期中开家长会,老师表扬儿子,说孩子非常懂事,懂得为家庭分忧,在用“担心”造句时写道:每到月底,我最担心爸爸完不成推销任务,他会很难过的。
踏着月光从学校回家,我的朋友落泪了……
在国外,同样一个不富裕的家庭,父亲斥责一个小女孩,因为她在圣诞节前将家里仅有的一卷美丽的金色包装纸“糟蹋”了。
第二天,小女孩把一个糊着金纸的盒子作为礼物送给父亲,父亲打开一看,里面空空如也。
他再次大声斥责小女孩说:“你不知道送给别人空盒子是不礼貌的吗?”女孩眼泪汪汪地说:“它不是空的,我把我的吻全吹进盒子里了,这吻全都是给您的。
”父亲听了,一下子愣住了……
其实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个这样的金色盒子,只是做父母的有时看不到而已。
1. 短文共写了两件事,请你选择一件写出主要内容。
(1)“我”的朋友每月要推销300桶油漆,儿子每天询问还剩几桶,这位朋友喝斥儿子,当他看到儿子的造句后,难过得落泪了。
(2)父亲斥责女儿将家中仅有的一卷包装纸糟蹋了。
第二天,女儿把一个空盒子送给父亲,当父亲得知女儿把吻全吹进盒子时,愣住了。
2. 短文中的小男孩和小女孩是怎样的孩子?
3. 联系短文内容想一想“金色的盒子”指什么?
有一年,俄国作家高尔基在意大利一个小岛上的休养。
他十岁的儿子跟着妈妈去看望爸爸,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栽了好些花。
不久,就跟着妈妈回俄国去了。
春天,儿子种的花开了,高尔基看着窗子下面怒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意思是这样的:
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下来我望着他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留给人们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
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小朋友,你喜欢这封信吧?
1.给短文的第三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将短文分成3段(“‖”划在段首),并用一句话或者小标题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3.用“~~”画出能够表达短文中心思想的句子。
4.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写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5. 如何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