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师说》教案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大全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大全《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师说》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高中语文《师说》教案大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②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习借鉴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过程与方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并学会本文学习本文正反对比,有破有立,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情感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一步树立尊师重道的思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2.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会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交流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疏通文意,掌握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提前疏通文意并分类归纳文章的文言知识点,有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在课本上。
一.导入: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从这句话我们能看出古人对老师的尊重,现代社会,人们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把教师职业比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大家对老师的尊重。
然而,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
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
所以,他们以从师学习为耻,社会尊师重道的风气日下。
在这种情况下,韩愈站了出来,批驳这样的形象,著《师说》大力宣扬从师学习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对此有很好的记录:“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师说》优秀教案
《师说》优秀教案第一篇:《师说》优秀教案《师说》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4、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我们刚学习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
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二、作者及背景简介:(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
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
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
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
因此二人影响巨大,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师说教学设计(精选5篇)
•••••••••••••••••师说教学设计师说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师说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师说教学设计1【教学设想】读通(搬字音、查字音),读懂(搬词义、问老师),耐心(要勇于研究注释),决心(树立学好文言文的决心)。
本课拟采用目标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优点是既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也让学生便于总结他们掌握了什么。
作为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要力求把它当作现代文来上,把重点词义的解释放在理解课文中去进行。
文章整体结构的理解放在背诵前进行。
理解文言文的内容,牵引学生进入文本采用问读法进行。
【教学过程】一、预习安排利用词典和课下的注释,把课文读通,读畅。
并且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二、课堂进程1、老师介绍文学常识。
抓住如下中心词介绍:韩愈、古文运动、写作背景、解题。
2、老师出示案例,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引入文章。
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
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对这位家长的观点作何评价?(老师引导学生明确:老师的宽泛定义,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
)3、齐读文章,学生活动:你能大致地说一说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吗?明确:本文主要讲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陋习。
4、学习第一段:⑴ 朗读:点读第一段──老师纠音,并指明朗读中的缺陷──学生齐读。
⑵ 老师出示三个问题,请同学们进入文本,利用课下注释理解文本,然后参与三个问题的讨论。
理解与翻译中要注意下列词的用法与意义:必、受、师(6个)、是故。
① 老师是干什么的?② 人为什么需要老师?③ 选择老师需不需要考虑他的年龄大小?⑶ 各自背诵第一段──点背──齐背。
⑷ 老师总结: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文言文《师说》优质教案通用
文言文《师说》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文言文《师说》1. 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2. 章节内容:本课主要学习韩愈的《师说》,通过分析文章内容,理解作者对于师道的认识和阐述。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师说》全文,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 能够分析并解读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对于师道的观点和态度。
3. 能够运用《师说》中的观点,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对师道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并背诵《师说》全文,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 重点:分析并解读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对于师道的观点和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笔记本、课本《师说》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师道,为什么要尊师重道。
2. 讲解:讲解《师说》的背景和作者韩愈的生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 分析:分析《师说》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于师道的认识和阐述。
4. 练习:学生随堂练习,对《师说》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进行理解和运用。
六、板书设计《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师说》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尊师重道的短文。
2. 作业答案:尊敬的老师,您好!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老师是至关重要的人。
他们传授给我们知识,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帮助我们解决困惑。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老师,珍惜他们的付出。
正如韩愈在《师说》中所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是帮助我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人,他们不仅仅是我们的知识来源,更是我们的人生导师。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为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避免走弯路。
因此,我们应该对老师充满敬意,虚心听从他们的教诲。
在现代社会,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尊重老师,不仅是尊重他们的职业,更是尊重知识和智慧。
高二语文《师说》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师说》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
2.学习文章中的论证方法,提高自己的论证能力。
3.领悟“师道尊严”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的尊师重教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
2.教学难点:领悟“师道尊严”的深刻内涵,将文章的思想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中。
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师说”这个词有什么了解?第二环节: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2.学生自读后,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简要概括一下文章的中心论点。
第三环节:深入分析1.分析文章结构:a.文章开头,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b.文章中间,作者如何论证这个观点?c.文章结尾,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析论证方法:a.文章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b.这些论证方法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析重点句子:a.“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b.“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第四环节:课堂讨论a.你是如何理解“师道尊严”的?b.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践行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第五环节:课堂小结2.提醒同学们将文章的思想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中,做到尊师重教。
第六环节:作业布置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尊师重教的心得体会。
2.预习下一课《劝学》,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整体感知、深入分析、课堂讨论等环节,使同学们对《师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课堂讨论中,同学们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体现了尊师重教的美德。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同学对文章的论证方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理解文章中心论点时,可以设计如下对话: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中,作者想传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学生:……教师:对,作者在这里强调了师的职责和重要性。
师说教案(优秀6篇)
师说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师说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高中高二上册语文《师说》课文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高中高二上册语文《师说》课文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师说》全文。
理解《师说》的文言文句式和词义。
掌握韩愈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理解作者的观点。
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师说》的文言文句式和词义理解。
2.文章的论证结构和作者观点分析。
三、教学难点1.部分生僻字词的识记和运用。
2.文章深层次内涵的挖掘。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如《论语》中的“师说”篇。
2.介绍《师说》的作者韩愈及其文学成就。
(二)课文原文阅读1.学生自读《师说》原文,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三)课堂讨论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师说》的理解程度。
2.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课堂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师说》中所体现的尊师重道思想。
(三)课文背诵1.学生自读《师说》,加强记忆。
2.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背诵,检查背诵效果。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课堂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师说》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
(三)写作练习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以《师说》为鉴,谈谈你对尊师重道的理解。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课堂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师说》中所体现的人生价值观。
2.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师说》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师说》中,韩愈是如何定义‘师’的?”学生A回答:“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高二语文《师说》教案
高二语文《师说》教案师说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4、掌握重要字词及古今异义词,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板书课题。
解题。
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初中学过的《爱莲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
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写作背景)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耻于从师的风气很盛行。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
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来抨击耻于从师的风气,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
韩愈《师说》精品精品教案(通用8篇
韩愈《师说》精品精品教案(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解读韩愈的《师说》。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古文阅读和分析,详细内容涉及《师说》的全文解析,包括词语释义、句式结构、文章主旨等。
具体章节为古代汉语文学经典篇目《师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师说》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并能够准确翻译全文。
2. 培养学生理解和领悟古代文学经典的能力,提高古文阅读水平。
3. 通过学习《师说》,使学生认识到尊师重教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师德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师说》中的句式结构、词义理解以及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
重点:全文翻译、文章主旨以及古代文化背景的解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古汉语词典、《师说》原文及注释、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如一位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引出尊师重教的主题,进而导入《师说》的学习。
2. 讲解:详细解读《师说》的全文,分析词语释义、句式结构、文章主旨等,注重讲解与实践情景的结合。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和段落,进行翻译和解读,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师说》中的重点句子,检查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师说》中的难点和疑惑,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师说》2. 重点词汇、句式及翻译。
3. 文章主旨及课后作业。
七、作业设计1. 翻译《师说》全文,并对照注释检查。
b. 分析《师说》中的比喻手法。
c. 阐述你对尊师重教的认识。
答案:1. 略。
2.a. 传道:传授道理;受业:接受学业;解惑:解答疑惑;师道:教师的道德;尊严:威严和尊贵。
b. 《师说》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象地说明了教师的职责。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韩愈《师说》精品优质教案(通用8篇
韩愈《师说》精品优质教案(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韩愈的《师说》。
该文章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主要围绕“师”的主题展开,探讨师者的角色、师生关系、学习方法等内容。
详细内容涉及文章第一、二自然段,重点分析作者对师的定义、师的职能以及择师的标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师说》中的文言文词汇、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认识师者的价值和作用,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3. 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文章中的一些文言文句式和词汇,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等。
重点: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探讨师生关系,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 讲解:详细讲解文章第一、二自然段,分析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句式,解释作者对师的定义和职能。
3.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难点,给出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六、板书设计1. 《师说》2. 主要内容: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择师的标准3. 重点词汇、句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文章中作者提出的择师标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否到位?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师生关系的文章,如《论语》中的相关内容,加深对师生关系、学习方法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关注文章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特别是作者对师的定义、师的职能以及择师的标准。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通用6篇)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通用6篇)高中语文师说教案一、教案的内容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倪焕之》十七:“她做这些事绝不随便,都运用无可加胜的心思写成精密的教案,先送与级任教师看过,得到了完全的赞许,还不放心,又斟酌再三,然后拿来实施。
”二、高中语文师说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师说教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1教材分析《师说》是人教版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篇抨击时弊,宣扬尊师重道的论文,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有力批判士大夫的愚顽可笑。
虽然属于自读课文,但本文的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比较典型,并且作为了高考背诵篇目,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不可以等闲视之。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有了初中和高中必修一、二、三的积累,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完成了自主学习的预习案,并且我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做了记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2.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的文言朗读;鉴赏分析本文说理方式和方法。
《师说》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师说》教学设计《师说》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师说》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师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认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 理解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3. 体会韩愈散文雄健明快、汪洋恣意的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 由《马说》导入2. “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
二、韩愈与古文运动1. 骈体文起源于汉魏,盛行于南北朝。
讲求对偶和声律,使用很多典故,堆砌词藻,意少词多,在表达思想内容方面受到很多限制。
2.古文运动指唐代中期以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词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
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
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文以载道。
3.唐宋八大散文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三、研读课文(一)第一段1. 疏通文意2.第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3.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从师的重要性?你觉得老师重要吗?从教师的职能作用来正面论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作者认为择师的标准是什么?道之有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第二段1. 疏通文意2.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高二下册语文教案范文:师说5篇
高二下册语文教案范文:师说高二下册语文教案范文:师说精选5篇(一)教案标题:《师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师说》这篇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表达。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重点】1. 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情感表达。
2.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导入前,播放一段关于师生关系的视频,提醒学生对该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引导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老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以及老师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Step 2:阅读理解1. 学生独立阅读《师说》这篇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表达。
2. 分组讨论,并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作者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文中提到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者是通过哪些方式来展示这个观点的?- 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哪些体现作者成长的语句?Step 3:词汇与短语1.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例如:“恩师”、“忠告”、“水到渠成”等。
2.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些词汇和短语的含义,并用这些词汇和短语写几个句子,加深对其的理解。
Step 4:修辞手法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排比、插问等。
2.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为后面的写作提供参考。
Step 5:写作训练1. 学生针对自己的老师,写一篇类似于《师说》的文章,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2. 学生可以参考课文中的结构和修辞手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写作。
3.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Step 6:展示与评价1. 学生将自己的文章进行展示,并互相评价。
2.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并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高二上册语文教案:师说6篇
高二上册语文教案:师说高二上册语文教案:师说精选6篇(一)高二上册语文教案:师说教材版本:人教版教材内容:《古诗十九首》第一课时:理解诗意,初识作者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理解《古诗十九首》中的诗意内容。
2.了解作者生平简介。
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理解《古诗十九首》的诗意内容。
2.初步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审美意识,进一步理解古诗。
2.让学生体会作者在古诗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古诗十九首》中的部分诗文及作者简介。
2.录音机:准备好语音的录音。
教学过程:Step 1 自主学习阅读古诗1.每个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古诗十九首》。
2.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选择一首诗文,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Step 2 分组讨论1.将学生划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有五名学生。
2.小组内学生互相交流并讨论自己所选的古诗,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小组内学生共同商讨并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
Step 3 教师指导1.教师通过课件介绍每首古诗的作者,包括作者的生平背景和创作背景。
2.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调和情感表达。
Step 4 教师引导讨论1.教师与学生讨论每首古诗的诗意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题。
2.教师引导学生表达对古诗的喜爱之情,并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古诗。
Step 5 课堂总结1.教师对学生关于古诗的感受和理解进行总结。
2.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和鼓励。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家自主翻阅和阅读《古诗十九首》中的其他古诗,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古诗十九首》的诗意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并尝试自己创作古诗。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引导,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审美意识得以培养。
在下节课中,可以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和引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高二上册语文教案:师说精选6篇(二)【教学目标】1.了解《琵琶行》的作者李白和作品的背景。
师说教案优秀3篇
师说教案优秀3篇《师说》教案篇一师说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韩愈阐明全新师道观念的斗争精神和“尊师重教”的观点;2、学习借鉴本文事理结合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议论文写作方法;3、积累掌握“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乎”“所以”等词的用法;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介绍背景材料,疏通文字障碍,正确理解课文。
2、归纳“所以、师、于、则、传、从、也、夫”等词的义项。
3、培养学生的背诵激情。
教学步骤:一、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发现疑难,课堂上提出,师生共同研讨。
如下为学生课堂上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准备好。
1、解题:“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
“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
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
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柳宗元“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
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2、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
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
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
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
最后官至吏部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
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
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
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
师说高中课文原文及教案
《师说》高中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二、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师说》的主旨,认识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2. 分析文中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3.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 理解并背诵《师说》全文。
2. 分析文中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1. 理解“师道”的内涵,认识尊师重道的重要性。
2. 分析文中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1. 导入谈论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关注《师说》。
提问:你们对“师道”有什么理解?2. 自学学生自学《师说》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师说》教学设计15篇
《师说》教学设计《师说》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师说》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师说》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复习所学,翻译课文,熟记重点字词;2.了解韩愈及其写作背景;3.欣赏韩愈文章的说理艺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欣赏韩愈文章的说理艺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三、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使用讨论法、讲解法。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2.请学生快速翻译课文,发现学生仍没有掌握的地方,加以强调。
(二)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有关韩愈的介绍,强调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
2.介绍韩愈提倡的古文运动,并点明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
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
为学习新课,谈论“传道”、“师道”做铺垫。
《师说》里的“道”指的是儒家思想,“业”指的是儒家经典。
(三)学习新课1.解题“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杂文。
初中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和韩愈的《马说》。
师说,就是谈一谈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介绍写《师说》的社会背景,让学生更加了解韩愈及其生活的时代古代教育史表明"唐朝尤其是前期"学校教育长足发展"甚至早于西方一千多年设立了实科学校,“被誉为达到了世界上和中国空前的昌盛程度”。
安史之乱后官学教育虽有些衰落,但经学、文学大家的私人教学和乡村私学反而有较大发展,韩愈就曾从独孤及、梁肃等学者游学,李翱、李汉、皇甫湜、孟郊,张籍等则均师从过韩愈。
韩愈的好友柳宗元遭贬柳州,“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
语文《师说》教案(优秀篇)
语文《师说》教案(优秀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山草香分享了11篇语文《师说》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师说教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师说》教案篇一导标显示屏幕1.学习理解韩愈阐明全新师道观念的斗争精神和“尊师重教”的观点;2.学习借鉴本文事理结合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议论文写作方法;3.积累掌握“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乎”“所以”等词的用法;4.背诵课文。
导学点拨窗口【探海导航】韩愈的《师说》一文针对性很强,具有批判现实的精神。
学习中,可先参照课文注解和有关背景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和动机。
然后,看注释,通读课文,了解全文的总体结构和主要观点,特别要重点理解第一段观点的新颖和第二段对比论证的有力。
在此基础上,反复读熟课文直至背诵。
背诵时要注意语气和语句的停顿、词语的连属、声调的抑扬等。
如有不正确,则说明在理解上有误差,应该及时纠正。
词语方面重点要辨析传、师、道、惑、益、从、也、则、于、乎、所以等的意义和用法。
可先做好后面的跟踪试题。
【思路结构】子从师的言行作归纳推理加深论点。
全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是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结构图: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理论论据)演绎推理(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士大夫耻学于师(反面现象)归纳推理(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孔子从师的言行(正面实例)李蟠从师行古道(身边活例)呼应印证(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疑难指津】·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进步性?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在内容上至少有三点: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5篇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5篇高中语文《师说》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对比论证方法。
2、背诵全文3、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教学设想】1、安排一课时教学。
2、早自习预习文章,疏通字义。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4、利用抢答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路,逐段背诵,直至背下全文。
【教学方法】诵读法、问答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课件、记分牌。
【教学步骤】一、导入(课前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音乐全屏展示。
)同学们,上课前给你们播放的歌曲好听吗?宋祖英深情的唱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你们知道我国的教师节是哪一天吗?为什么我国要设立这个节日,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大家说的很对。
当今社会尊师重教已经巍然成风,但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却不是这样的,当时的情况如何呢?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唐代散文家韩愈的千古佳作《师说》,从中去找寻答案吧。
二、解题、出示教学目标1、解题:“说”,古代散文中的一种,属议论文范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通常这类文体我们可以理解为“解说关于的道理”,“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教学目标:反复朗读、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三、朗读欣赏与指导1、让学生在配乐朗读中初步感知全文。
2、提出要求:听清字音、节奏。
四、研读课文,把握文章思路1、把全班分为三个大组,以抢答的形式进行竞赛,宣布比赛规则,每组派一位同学负责记分。
2、理清第一段思路:(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
)提问:找出本段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为什么要从师?择师的标准是什么?明确: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一段从师的必要:孰能无惑;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小结:这一段从正面论述了从师之道,首先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然后依次说明了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全班同学齐读第一段。
)(请同学按照思路背诵第一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师说》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所论述的老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从等实词的含义;掌握虚词之、其、所以等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了解词性活用的词语,掌握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3.学习正反对比论证方法,学会反复论证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4.训练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找出作者的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2.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感受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的情感起伏。
既读准句读,又读出情感。
3.了解对比论证在论说作者观点时所起到的作用。
4.认识到本文的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逐步培养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诵读文本(读准字音,读懂文句,读清句读)一、导入新课大家都听说过推敲的故事,讲的是韩愈帮贾岛琢磨一个字的故事,这个故事一直被传为美谈,韩愈对后生晚辈一直持勉励提携的态度,他还为名不经传的李蟠写了一篇传世之作《师说》。
二、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本文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
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2.了解背景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
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
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
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
而韩愈却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培养文人。
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从而写下了此文。
3.了解题旨板书课题。
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说比论随便些。
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诵读课文1.读准字音(投影仪显现文中的生字词和部分多音字,指导学生在正确发音的基础上初读课文)传道(chu n) 句读(d u ) 针砭(biān) 阿谀(yǘ)郯子(t n) 苌弘(ch ng) 师襄(xiāng) 老聃(dān)李蟠(p n) 经传(zhu n) 巫(wū)医2.读懂文句(检查学生对课文中重要字词和文句的预习情况,指导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再读课文)(1)检查文中的重要字词和句式(投影仪显现)(2)检查文中的重要文句的翻译(投影仪显现)3.读准句读(引导学生讨论第一段文句的句读停顿,指导学生读出课文的轻重缓急) 第一段中部分文句诵读的停顿示例:①惑/而不从师②人/非生而知之者③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④其闻道也/亦先乎吾⑤吾从/而师之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四、翻译课文,整理字词板书内容:1、疑难词的用法2、常见词的用法(一)一词多义大概其皆出于此乎其他的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这其可怪也欤他们的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老师圣人无常师师以为师孔子师长弘、郯子、老聃从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学习吾师道也道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风尚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学问道相似也道路余嘉其能行古道指知识和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者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宾语前置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疑难问题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糊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二)古今异义所以古:特殊的指示代词用来的今:表因果的连词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指有专门研究或学问的人小学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不必古:不一定今:不需要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人句读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五、作业:1、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圣人无常师C.吾从而师之D.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乃大惊,问所从来余嘉其能行古道答案:B(A项中的两个传,一念chu n ,一念zhu n;B项中的两个师都是老师的意思;C 项中的的两个从,一是跟从之义,一是表方向的介词;D项中的两个道,一是道理,一是风尚)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方式不同于其它各项的一项( )A. 吾从而师之。
B. 孔子师郯子C. 不耻相师。
D. 稍稍宾客其父。
答案:C(C项中的耻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对感到羞耻其余各项加点的词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师以为师以为宾客)第二、三课时研读文本(读懂文意,读出情感,读出思考)一、读懂文意(指导学生通过研读,找出作者的基本观点,并加以理解)1.全文的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理解: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
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
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
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教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理解: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 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作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师的职责。
作者突破教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职责局限,将其扩大到传道、解惑,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进步3.择师的原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理解:这明确指出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个观点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4.择师的标准与原则:生乎吾前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理解:不论年龄长幼,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作者运用排比句和反问句,并且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吾字,语势流畅,跌宕有力。
5.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理解:作者针砭了当时上流社会看重门第高低的恶劣风气,提倡学问面前,人人平等,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此思想无疑是积极的、进步的。
6.老师和弟子的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理解:这个结论是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说明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
这就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二、读出情感(指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来研读课文,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思想感情的理解)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来研读课文。
从写作背景上可以明确看出作者是为了抨击时弊才写的,给门生李蟠不是真实意图,可以用忧虑的口气读出韩愈对当时社会不从师风气的担心。
还要读出韩愈对从师问题的恳切、深刻的认识,因为在当时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情况下,他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问题,一方面很生气,一方面又特想让别人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太谦虚了不足以表达这种效果,必须读出庄重、冷静、深沉的感情基调。
2.结合具体语句,了解作者的情感起伏。
(1)分析第一段的朗读语气和语调开篇的中心句明确提出观点,要读出肯定有力的语气。
接着的点明教师的职能的句子要在肯定的语气中加入一点自豪的语气。
择师原因的句子要在肯定的语气中加入一点欣慰的语气。
择师的标准与原则的句子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要读的短促有力,一气呵成;后一分句,用反诘句,要读出强调的语气。
最后从师的原则的句子是第一段的结论,要呼应首句读出肯定有力的语气。
此段的语调较平。
(2)分析第二段的朗读语气和语调第二段开篇要用深沉的口气读出作者一种结论性的认识。
接着作者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
在这三组对比中,每组作者都把着眼点放在后面的对象上,作者都给予了不同的评价。
三句的言辞越来越激烈,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
此段的语调是逐层上扬。
(见下表)三组对比:语气变化: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虽肯定但有请考虑之意为子择师与自己不从师从古到今语气肯定,指出不明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反问语气强烈,批判猛烈三组对比,分别从错误态度、错误认识和荒唐行为三方面说明当时不从师的坏风气,并进行批判,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的正确。
(3)分析第三段的朗读语气和语调第三段开篇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接着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来论证,这要用肯定叙述的语气读出来。
下面的论说老师和弟子的关系结论句要读得明白肯定。
此段的语调较为平缓。
列举(4)分析第四段的朗读语气和语调第四段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因此,此段要读出褒扬的语气,语调要上扬。
3.结合文段,找出诵读课文的拐杖(1)层次。
在较长的语段中,表达的意思不会那么单一,因此口气要随意思的变化而变化,咱们要看看这一段分几层意思,然后再来决定应该如何读。
比如本文第二段有四个层次:1.总写当时社会中不从师的坏风气;2.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3. 爱其子与于其身的对比;4.百工之人和士大夫的对比。
根据这来读出语气的变化。
(2)句式。
①整句散句结合。
本文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
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
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这样读起来就能富有变化。
②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