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机制
简述细菌产生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简述细菌产生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细菌产生耐药性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在医疗领域和公共卫生健康方面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耐药细菌可以抵抗抗生素的作用,导致感染无法有效治疗。
这一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细菌在适应环境压力下产生的突变和基因水平的水平转移。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突变:细菌在繁殖和生存过程中经常发生突变,这些突变有时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例如,在细菌的基因组中可能发生某些点突变,导致抗生素无法与细菌的特定靶标结合,从而失去了抗生素的作用。
2. 基因水平转移:细菌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进行基因水平的转移,包括共轭转移、转化和噬菌体介导的转导。
这些机制允许细菌在不同个体之间交换基因,包括耐药基因。
当一个细菌耐药基因通过转移传递给另一个细菌时,接受者细菌也会获得相应的耐药性。
3. 耐药基因共同的存在:许多细菌都存在耐药基因的共同存在。
这些基因可以以编码抗生素靶标的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以编码抗生素降解酶或泵的形式存在。
当细菌遇到抗生素时,这些耐药基因可以被激活,从而产生耐药性。
4. 适应性突变:细菌可以通过快速适应和进化来产生耐药性。
当细菌暴露在抗生素的选择压下时,那些具有耐药基因的细菌会有更高的存活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耐药基因会在细菌群体中逐渐增加,导致整体耐药性的提高。
细菌产生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以上所述的因素密切相关。
了解这些机制对于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抗生素使用策略以及开发新的抗生素至关重要。
此外,加强细菌感染的预防控制、提高公众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认识也是应对细菌耐药性的重要措施。
简述细菌的耐药机制
简述细菌的耐药机制
细菌的耐药机制指的是细菌对抗抗生素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存在抗生素的环境中存活和繁殖。
下面是常见的细菌耐药机制:
1. 靶标修改:细菌通过改变抗生素作用的靶点来减少抗生素的结合能力。
这使得抗生素无法有效地与细菌靶标结合,从而降低其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
2. 药物代谢:细菌能够产生酶来降解或改变抗生素的结构,使其失去药物活性。
这包括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酶等。
3. 药物外排:细菌能够通过多种泵机制将抗生素从细胞内排出。
这些泵可以将抗生素推出细菌细胞,降低抗生素在细菌内的浓度,从而减少其对细菌的杀菌作用。
4. 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细菌能够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将抗生素抵抗性的基因从一个细菌传递到另一个细菌。
这使得细菌能够快速地获得抗生素耐药性。
5. 生物膜形成:细菌可以生产粘附于细菌表面的生物膜,使得抗生素难以渗透到细菌内部,从而减少其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
细菌的耐药机制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出现,使得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这对临床治疗造成了很大的挑战,因为耐药菌株难以被常规抗生素有效杀灭,需要寻找新的抗菌策略。
细菌的五种耐药机制
细菌的五种耐药机制
细菌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五种,分别是:
1. 靶点变异:细菌通过改变药物的靶点,使得药物无法与其结合,从而失去了药物的作用。
这种耐药机制常见于抗生素的应用中,如青霉素、四环素等。
2. 药物降解:细菌通过产生酶类物质,使得药物在体内被降解,从而失去了药物的作用。
这种耐药机制常见于抗生素的应用中,如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酶等。
3. 药物泵:细菌通过产生药物泵,将药物从细胞内部排出,从而失去了药物的作用。
这种耐药机制常见于抗生素的应用中,如四环素、氨基糖苷类等。
4. 代谢途径变化:细菌通过改变代谢途径,使得药物无法进入细胞内部,从而失去了药物的作用。
这种耐药机制常见于抗结核药物、抗真菌药物等。
5. 细胞壁变化:细菌通过改变细胞壁的结构,使得药物无法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胞内部,从而失去了药物的作用。
这种耐药机制常见于青霉素、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应用中。
以上是细菌的五种耐药机制,这些机制的出现使得细菌对药物的抵抗力增强,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细菌的研究,
开发出更加有效的抗生素和治疗方法,以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
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1.产生灭活抗生素的各种酶1.1 β—内酰胺酶(β-lac tamas e)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共同具有一个核心β—内酰胺环,其基本作用机制是与细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产生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
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可借助其分子中的丝氨酸活性位点,与β—内酰胺环结合并打开β—内酰胺环,导致药物失活。
迄今为止报道的β—内酰胺酶已超过300种,1995年B ush等将其分为四型:第1型为不被克拉维酸抑制的头孢菌素酶;第2型为能被克拉维酸抑制的β-内酰胺酶;第3型为不被所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制的金属β-内酰胺酶(需Zn2+活化)。
可被乙二胺四乙酸和P-c hloro mercu riben zate所抑制;第4型为不被克拉维酸抑制的青霉素酶。
临床常见的β—内酰胺酶有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A mpC酶)和金属酶。
1.1.1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 ended-Spec trumβ-lact amase s,ESB Ls)ESB Ls是一类能够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单环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属Bush分型中的2型β—内酰胺酶,其活性能被某些β—内酰胺酶抑制剂(棒酸、舒巴坦、他唑巴坦)所抑制。
ESBLs主要由普通β-内酰胺酶基因(T EM—1,TEM—2和SHV—1等)突变而来,其耐药性多由质粒介导。
自1983年在德国首次发现ESB Ls以来,目前已报道的TEM类ESBIs已有90多种,SHV类ESBL s多于25种。
TEM型和SHV型ESBL s主要发现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亦发现于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和其他肠杆菌科细菌。
细菌耐药机制汇总
二、细菌药物作用靶位变化
因为抗菌药作用旳靶位发生突变或被 细菌产生旳某种酶修饰而使抗菌药物 无法结合或亲和力下降,这种耐药机 制在细菌耐药中普遍存在。
主要有三种种方式:
1. 变化细菌靶蛋白 抗生素结合位点旳蛋白质构造发生 变化或被修饰,均可造成亲和力旳降 低
2. 产生新旳靶位 细菌遗传物质变异产生新旳低亲和 力蛋白酶,替代原先途径,拮抗抗菌 药物作用
细菌耐药旳生化机制
一、灭活酶或钝化酶旳产生 1.β-内酰胺酶 2.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 3.红霉素酯化酶 4.氨基糖苷类钝化酶(乙酰转移酶:
磷酸转移酶:核苷转移酶)
β-内酰胺酶 机制:使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β-内
酰胺环旳酰胺键断裂而失去抗菌活性。 分类: A组活性部位为丝氨酸残基 B组为金属酶,活性部位为硫巯基 C组水解头孢菌素 D组为邻氨西林酶,水解苯唑西林
R因子决定旳耐药性:
R因子又称耐药性传递因子。R因子 与细菌旳染色体无关,具有质粒旳特 征,是一种传递性质粒。质粒 (P1asmld) 是细菌染色体外具有遗传 功能旳双链去氧核糖核酸,携带有耐 药性基因旳质粒称为耐药性质粒,耐 药质粒可经过细菌之间旳接合作用进 行传递,故称传递性耐药质粒,简称 R质粒。
3.接合 由接合传递旳耐药性也叫感染性耐药, 主要是经过耐药菌与敏感菌菌体旳直 接接触,由耐药菌将耐药因子转移给 敏感菌。接合转移不但可在同种菌之 间进行,也可在属间不同种菌之间进 行,经过接合方式,一次可完毕对多 种抗菌药耐药性旳转移。这种方式主 要出目前革兰氏阴性细菌中,尤其是 在肠道菌中。
4.转座子
细菌耐药旳生化机制
1. 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 2. 抗菌药物作用靶位变化; 3. 影响主动流出系统; 4. 细菌生物被膜旳形成; 5. 细菌生物被膜旳形成; 6.交叉耐药性。
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
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
一、染色体突变
染色体突变是细菌耐药性的重要遗传机制之一。
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可以导致细菌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或丧失,从而产生耐药性。
这些基因的突变通常是由于DNA复制过程中发生的随机错误,或者是由于某些诱变因素如紫外线、化学诱变剂等引起的。
二、质粒和转座子
质粒和转座子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可以在细菌间转移和传播,从而影响细菌的耐药性。
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可以在不同菌株间传播,使细菌获得新的耐药性。
转座子则可以通过插入或转位的方式,引起染色体基因的突变或重组,导致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改变。
三、细菌种间转移
细菌种间转移是指不同种类的细菌通过接合、转化、转导等方式交换遗传物质,从而获得新的耐药性基因。
这种转移方式通常发生在肠道、呼吸道等部位,其中接合是将一个细菌的DNA片段直接转移给另一个细菌的过程;转化是细菌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利用外源DNA的过程;转导则是病毒将自身基因组转移到另一个细菌中的过程。
四、药物作用靶点的改变
药物作用靶点的改变是细菌耐药性的另一种重要机制。
某些药物在细菌体内的作用靶点是特定的蛋白质或酶,当这些蛋白质或酶发生突变时,可以降低药物对它们的抑制作用,从而使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这种改变通常是由于细菌基因突变引起的。
五、外排泵
外排泵是一种将药物等物质从细胞内排出到细胞外的机制,可以帮助细菌对抗药物的作用。
当药物进入细菌体内时,外排泵能够将其迅速排出体外,使药物无法在细菌体内积累到足够的浓度,从而达到耐药的目的。
外排泵的基因通常存在于质粒或染色体上,可以在不同菌株间传播。
《细菌耐药机制》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细菌耐药性的概述 •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 细菌耐药性的传播途径 • 细菌耐药性的防控措施 • 结论与展望
01 细菌耐药性的概述
细菌耐药性的定义
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 产生耐受性,使得该抗菌药物无法有 效抑制或杀死细菌。
细菌耐药性是由于基因突变或获得外 源基因所导致,是细菌为适应环境变 化而产生的一种生存机制。
耐药机制的复杂性
细菌耐药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 个基因和蛋白的相互作用,目前 的研究尚未完全揭示其奥秘。
数据整合与分析的
挑战
大量的细菌耐药数据需要有效的 整合与分析方法,以挖掘更深层 次的规律和机制。
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发展新型研究技术
未来需要发展更高效、更精准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以深入探究细菌耐药机制。
01
指耐药细菌通过繁殖将耐药性传递给后代,主要发生在菌株或
菌种之间。
耐药基因的遗传
02
耐药基因可以存在于细菌的染色体上,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后
代,使后代获得耐药性。
耐药细菌的进化
03
在长期抗生素选择压力下,细菌发生基因突变和进化,产生更
强的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的水平传播
01
02
03
水平传播
指耐药细菌通过直接接触 或间接接触在不同菌株或 菌种之间传递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的分类
天然耐药性
某些细菌天生对某些抗菌药物具有抵 抗力,不受抗菌药物影响。
获得性耐药性
细菌在接触抗菌药物后,通过基因突 变或获得外源基因而获得对药物的耐 受性。
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
青霉素等抗菌药物的发现和应用,有效控制 了细菌感染。
细菌耐药的机制与方法
细菌耐药的机制与方法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医疗和公共卫生问题。
细菌耐药是指细菌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现象。
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细菌耐药,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这个数字还将继续增加。
细菌耐药的机制细菌耐药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机制所致:1. 基因突变:细菌的基因可以突变,使其对某些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2. 突变累积:细菌在繁殖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细菌抗生素,有一部分细菌会因为突变而获得抗药性。
如果这些耐药细菌又继续繁殖,它们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多,最终形成耐药菌株。
3. 水平基因转移:不同种类的细菌之间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如质粒转移)来共享抗药基因。
这意味着即使一种细菌开始对某种抗生素敏感,也可能通过与其他耐药细菌接触感染而得到抗药性。
细菌耐药的方法控制细菌耐药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并不能对所有病菌都有效,医生需要明确诊断病原菌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另外,不要随意打断用药过程,以免导致抗生素治疗失效。
2. 发展新的抗菌药物:由于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致使许多细菌对传统的抗生素已经发展出了耐药性。
因此,发展新的抗菌药物是控制细菌耐药的可持续方法之一。
此外,必须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开发和研究,包括对抗菌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和其他治疗策略的深入了解。
3. 提高公众意识:公众应该认识到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从而丧失药物的疗效。
我们必须鼓励人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尽可能避免被感染,并挽救使用抗生素的方法来治疗疾病。
4. 排放管制:药物排放也会影响细菌的耐药性。
医院、养殖业和个人的用药排放都会污染水源和环境。
为改善这些问题,需要实行更加严格的管制,避免药物排放的过程。
5. 加强国际合作:细菌耐药的现象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因此需要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
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分享疫情情报、研究数据、诊断结果和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控制细菌耐药的问题。
细菌耐药机制及其防治策略
细菌耐药机制及其防治策略细菌耐药是指细菌对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产生耐受能力的现象,这是导致感染疾病治疗失败并增加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细菌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细菌耐药机制及其防治策略。
1. 靶点突变细菌耐药的一个常见机制是通过突变改变细菌体内的靶点,从而使抗生素无法与该靶点结合,失去杀菌或抑制菌体生长的效果。
例如,青霉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来杀死细菌,但耐药菌株中的靶点PBP(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经过突变,使抗生素无法与其结合,此时细菌就会产生抗药性。
防治此类耐药机制的策略之一是开发新型抗生素,能够突破细菌的耐药能力。
2. 药物降解或排出细菌耐药的另一个机制是通过产生酶或蛋白质,将抗生素降解为无效的物质,或利用外排泵将药物从细菌内排出。
酶介导的耐药机制包括β-内酰胺酶产生的青霉素酶和氨基糖苷酶等。
外排泵耐药机制涉及到多种外排泵蛋白,如药物外排泵AcrAB-TolC。
在防治此类耐药机制时,可以研究抗药酶或外排泵的结构,设计能够抑制它们活性的抗生素辅助药物。
3. 建立保护性结构有些细菌通过改变其细胞壁或膜结构,形成保护性的屏障,使抗生素难以穿透到细胞内。
例如,肺炎克雷伯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通过形成毒素外泌体、产生胞外粘胶等方式,建立了多种保护性结构,使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
针对这种耐药机制,可以研究并开发穿透细菌保护结构的新型抗生素。
4. 氨基酸替代细菌通过改变特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降低了抗生素与该蛋白的结合亲和力,从而减少了抗生素的杀菌效果。
这种机制常发生在青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目标蛋白上。
对策之一是通过合成化学手段设计和合成新型抗生素结构,能够绕过耐药菌株已经产生的氨基酸替代。
为应对细菌耐药带来的严重威胁,研究人员和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细菌耐药的防治策略。
1. 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在医学领域的发现和广泛应用,对细菌耐药问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细菌耐药的机制
细菌耐药的机制
细菌耐药的机制
一、细菌耐药机制
细菌耐药是指细菌可以耐受一定剂量的抗菌药物而不被杀灭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细菌本身的一种机制或方式,耐药机制的研究对于抗菌药物的开发与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药物代谢:抗生素经过细菌代谢,获得降解产物,从而抑制抗生素的活性,抗生素被细菌代谢降解的过程称为药物代谢。
2、膜抗性:抗生素被细菌细胞膜所吸收抑制,从而减弱抗生素的作用,这种机制称为膜抗性。
3、非特异性阻断:抗生素可能破坏细菌活性结构,从而降低抗生素的活性,这种机制称为非特异性阻断。
4、合成阻断:抗生素可能阻断细菌的基因表达,防止细菌的抗药性基因表达,这种机制称为合成阻断。
5、自噬阻断:抗生素可能破坏细菌的自噬机制,使得细菌无法抵抗外在环境的侵害,这种机制称为自噬阻断。
二、细菌耐药的对策
细菌耐药对医学上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细菌耐药正在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为了在治疗过程中有效避免细菌耐药的发生,应当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合理使用抗生素:应当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
繁殖和传播,尽量使用广谱的抗生素。
2、药物杂交: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可以形成杂交,增强抗菌作用,可以有效减少耐药菌的繁殖。
3、抗菌的技术:通过“联合抗菌疗法”,结合多种抗菌药物及各种抗菌技术,有效限制耐药菌的繁殖。
4、定期监测:定期监测病原体的抗药性,及时筛查耐药菌的类型和分布,根据耐药性及时调整抗生素的类型及剂量。
5、抗菌药物的开发:抗菌药物的新型药物的开发是一项重要的研究,以满足复杂的耐药菌的治疗要求。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理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理
1、细菌产生破坏药物结构的灭活酶。
该耐药细菌常常可以产生一种或多种灭活酶或钝化酶来水解或修饰进入细菌细胞内的药物,使之失去生物活性,这是引起细菌耐药性的最重要的机制。
2、靶位的改变。
药物作用靶位改变后会使其失去作用位点,从而使药物失去作用。
3、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这类细菌群体耐药性极强,可以逃避宿主免疫作用,且感染部位难以彻底清除,是临床上难治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4、阻碍抗菌药向细菌内的渗透。
细菌细胞壁的障碍或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使抗菌药无法进入细胞内达到作用靶位而发挥抗菌效能,这是细菌自身的一种防卫机制。
5、主动外排系统(外排泵)。
细菌细胞膜上存在一类蛋白,可将药物选择性或非选择性地排出细菌细胞外,从而使达到作用靶位的药物浓度明显降低而导致耐药。
细菌耐药性形成机制及预防对策
细菌耐药性形成机制及预防对策细菌耐药性一直是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它使得原本可以用来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变得无效,导致治疗难度加大、费用增加甚至治疗失败。
为了有效应对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我们必须深入了解细菌耐药性形成机制,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
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机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基因突变:细菌的基因是可以发生突变的,有一些突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这些突变可以是自然产生的,也可以是通过细菌之间的基因交换而获得的。
2. 基因水平的转移:细菌之间可以通过质粒、噬菌体等方式进行基因的水平转移,这样就会传递耐药基因给其他细菌。
这种水平转移的机制使得耐药基因在不同细菌之间广泛传播,加剧了细菌耐药性的问题。
3. 不当使用抗生素:大量的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形成的重要因素。
当人们使用抗生素过多或者不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时,细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
此外,抗生素还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家畜饲养中,导致环境中的细菌也产生耐药性。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细菌耐药性,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1.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生和患者应该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严格遵循医疗指南,仅在确诊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并按照推荐剂量和疗程进行治疗。
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并严格按照疗程使用,不应因为症状减轻而提前停药。
2. 加强卫生与预防措施: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于预防细菌感染和细菌耐药性的形成至关重要。
人们应该养成勤洗手、避免接触污染源和接种疫苗的好习惯。
在医疗机构中,应加强手卫生和设备消毒等措施,减少细菌传播的可能性。
3. 开展科学研究与监测:政府和科研机构应加大对细菌耐药性的研究和监测力度。
通过不断监测细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可以及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此外,还需要投入资金用于研发新的抗生素、抗菌药物和有效的防控措施。
4. 制定和执行政策法规:政府应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法规,以促进细菌耐药性的预防和控制。
细菌耐药机制huishi
VIM型金属酶分布
VIM-1 1999年 意大利 铜绿 氧化木糖产碱杆菌 恶臭假单胞 2003-2004希腊 大肠 肺克 法国 肺克 VIM-2 2000 法国 铜绿 意大利 希腊 日本 韩国 葡萄牙 西班牙 波兰 克罗地亚 智利 阿根廷 美国 中国 VIM-3 2023年 台湾地域 铜绿 VIM-4 2023年 希腊 铜绿 2003 瑞典 铜绿 2004 意大利 肺克 阴沟 2004 波兰 铜绿
≥256
2
4
2
4
Ticarcilliin/ ClavulanicAcid
≥256
12
32
4
32
Ampicillin/ Sulbactam
≥256
8
64
1.5
ND
E cloacae 8, E C600, E.coli C600E8,E.coli pT103 和E.coli DH5对抗菌药物旳体外抗菌活性
二、 产生灭活酶
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 高产AmpC酶 碳青霉烯酶
最主要旳耐药原因 对-内酰胺抗生素造成威胁
-内酰胺酶
临床上最主要旳-内酰胺酶
是质粒介导旳能够水解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等亚氨基β-内酰胺类及氨曲南等单环酰胺类抗生素,并可被克拉维酸等β-内酰胺酶克制剂所克制旳一类β-内酰胺酶。 ESBLs在分子生物学分类中属于A类酶,在Bush分类中属于2be类酶。
阴沟肠杆菌、接合菌质粒电泳图谱
M1A B M2
54kb
15kb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cloned E.coRⅠfragment
IS903
IMI-2
Imi-2R
IS903
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
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1.产生灭活抗生素的各种酶1.1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共同具有一个核心β—内酰胺环,其基本作用机制是与细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产生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
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可借助其分子中的丝氨酸活性位点,与β—内酰胺环结合并打开β—内酰胺环,导致药物失活。
迄今为止报道的β—内酰胺酶已超过300种,1995年Bush等将其分为四型:第1型为不被克拉维酸抑制的头孢菌素酶;第2型为能被克拉维酸抑制的β-内酰胺酶;第3型为不被所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制的金属β-内酰胺酶(需Zn2+活化)。
可被乙二胺四乙酸和P-chloromercuribenzate所抑制;第4型为不被克拉维酸抑制的青霉素酶。
临床常见的β—内酰胺酶有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金属酶。
1.1.1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ESBLs是一类能够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单环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属Bush分型中的2型β—内酰胺酶,其活性能被某些β—内酰胺酶抑制剂(棒酸、舒巴坦、他唑巴坦)所抑制。
ESBLs主要由普通β-内酰胺酶基因(TEM—1,TEM —2和SHV—1等)突变而来,其耐药性多由质粒介导。
自1983年在德国首次发现ESBLs以来,目前已报道的TEM类ESBIs已有90多种,SHV类ESBLs多于25种。
TEM型和SHV型ESBLs主要发现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亦发现于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和其他肠杆菌科细菌。
国内近年来随着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产ESBLs菌的检出率逐年增加。
NCCLs规定,凡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和克雷伯氏菌均应监测是否为产ESBLs 菌株;若产生,无论体外对第三代头抱菌素、氨曲南的药敏结果如何,均应报告对三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耐药。
细菌的五种耐药机制
细菌的五种耐药机制
细菌的五种耐药机制是指细菌通过某些方式获得对抗抗生素的
能力,使得抗生素无法有效杀死它们。
以下是这五种耐药机制的详细介绍:
1. 基因水平的耐药:细菌在基因水平上发生变异,产生具有抗
生素抵抗性的基因,从而使得细菌对抗生素具有更高的耐药性。
2. 外膜屏障:细菌细胞表面的外膜能够阻挡许多抗生素的进入,使得抗生素无法到达细菌内部,从而使得细菌对抗生素具有耐药能力。
3. 酶降解:细菌分泌酶来降解抗生素,使得抗生素无法发挥作用,从而使得细菌对抗生素具有更高的耐药性。
4. 质粒耐药:质粒是一种独立的遗传物质,它可以在不同的细
菌之间传递,从而使得多种细菌都能够获得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5. 代谢途径的改变:细菌改变代谢途径,使得抗生素无法在细
菌内部发挥作用,从而使得细菌对抗生素具有更高的耐药性。
总的来说,细菌的耐药机制非常复杂,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以便有效地应对细菌的耐药问题。
- 1 -。
细菌耐药性形成机制及其对临床治疗影响
细菌耐药性形成机制及其对临床治疗影响细菌感染是临床常见的问题,而细菌耐药性形成机制正是这些感染治疗上面临的一大难题。
细菌耐药性使得常规抗生素失去对抗感染的效果,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本文将探讨细菌耐药性形成机制,并探讨其对临床治疗的影响。
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性的能力。
它是由一系列分子机制组成的复杂过程。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细菌耐药性形成机制:1. 基因突变:细菌会通过基因突变来改变其自身的基因组,从而产生耐药性。
这种突变可以使抗生素无法与细菌的靶标结合,或者使细菌产生抗性酶来分解抗生素。
2. 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细菌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的方式将耐药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
这种方式使得不同种类的细菌都能获得耐药性。
3. 抗生素的滥用和过度使用: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长期、频繁的暴露于抗生素会导致细菌适应并发展出抵抗性。
细菌耐药性对临床治疗造成了重大影响。
首先,细菌耐药性使得常规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失去了效果。
许多细菌已经发展出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使得医生们在治疗感染时面临缺乏有效药物的局面。
这增加了治疗感染的难度,并且可能导致感染的复发和持续存在。
其次,细菌耐药性还增加了治疗成本。
当抗生素对细菌失去了效果时,医生们不得不转向更昂贵、更有毒的抗生素来治疗感染。
这不仅增加了医疗费用,而且可能会增加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细菌耐药性还威胁到公共卫生。
当一种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时,它可能会在社区、医院和养老院中传播。
这使得感染变得难以控制,并可能导致严重的疫情。
公共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传播。
在应对细菌耐药性挑战时,有些策略是必要的。
首先,必须限制抗生素的滥用和过度使用。
这包括严格执行抗生素处方政策,教育医生和患者正确使用抗生素,并鼓励疫苗的广泛使用。
其次,需要加强基础和应用性研究,以开发新的抗生素和新的治疗方法。
投资研发新的抗生素是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的关键。
细菌耐药现状和耐药机制分析
细菌耐药现状和耐药机制分析细菌耐药是指细菌对抗药物的能力增强,导致常规使用的抗生素无法有效治疗细菌感染。
细菌耐药现状严峻,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
耐药机制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基因转移和生物膜防御三个方面。
首先,基因突变是导致细菌耐药的一个主要机制。
细菌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进化速度快,因此可能在其基因组中出现突变,导致产生耐药菌株。
一些突变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蛋白质,例如通过改变靶点来减少药物结合,或通过改变药物进入或排出细菌的方式来降低药物的疗效。
此外,基因突变还可以导致产生酶,分解抗生素,从而使其失去杀菌活性。
其次,基因转移也是细菌耐药的一种重要机制。
细菌具有水平基因转移的能力,即一些抗药基因可以通过质粒、转座子等方式在细菌菌群之间传递。
这种转移可以发生在同种细菌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种细菌之间。
基因转移的方式包括共轭、转化和转导。
共轭是通过质粒的直接接触传递基因,转化是通过细菌从环境中摄取外源DNA,转导是通过噬菌体或其他病毒样粒子传递基因。
通过基因转移,一些细菌可以获得抗生素抵抗基因,从而表现出耐药性。
最后,细菌耐药还与生物膜的形成和防御有关。
生物膜是细菌聚集生长形成的一种复杂结构,能够保护其内部细菌免受外界压力和抗生素的侵袭。
生物膜可以通过调节细菌内部的生物化学过程,使其对抗生素均衡化学物质释放以及细菌自身的“外围刚性”的调节来提高细菌的耐药性。
细菌耐药现状非常严峻。
一些原本可以有效治疗感染的常规抗生素已经失去了对细菌的杀菌能力,导致细菌感染难以治愈。
例如,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以及XDR-TB(极耐多药结核杆菌)等耐药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是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包括对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患者自行使用、青少年依赖抗生素、农业和养殖业中过量使用抗生素等。
耐药性的传播也受到医院感染和多种抗生素广泛使用的限制。
为了解决细菌耐药问题,需要多方合作,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感染控制、开发新的抗生素、研究耐药机制以及开展细菌耐药监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从人体内分离到的超级耐药菌在动物源细菌 中尚未检测出。
附:NDM-1超级细菌
NDM1-New Dehli metallo beta-lactamase
对三种以上不同类别的抗菌药物耐药叫多重耐药菌(MDR) MDR- resistance to ≥ 3 classe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端和中间的耐药基因盒可变区
图3 1类整合子的结构示意图 Fig. 3 Class 1 integron structure
四、细菌耐药与临床用药
1.人类不可能消除耐药性,但可控制耐药性。停用某类抗 菌药,只能降低耐药发展速度,并不能完全消除耐药性。
2.中药等可部分替代抗菌药,但不能替代治疗。
3.在人和动物细菌病中取消抗菌药的使用不现实,但要控制 规范抗菌药的使用。
4.控制耐药菌感染的另一策略是:使耐药菌毒力降低或 丧失。
5、耐药酶抑制剂的开发与应用 如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他唑巴坦、克拉维酸等。
6、外排泵抑制剂 CCCP、利血平、奥美拉唑。
7、联合用药 包括氟苯尼考+多西环素、氨基糖苷类+ β-内酰胺类、氟喹
诺酮类+ 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经验用药)
同类药物的交替使用,对临床治疗意义不大,除非该药有新 的作用靶点。
8、耐药质粒的消除
溴化乙锭,十二烷基硫酸钠、环丙沙星。 中药有蒲公英、黄连素、土茯苓、 金银花等
9、研发新的作用靶点药物 酮内酯类——泰利霉素 四环素类——替加环素
控制细菌耐药,任重道远。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3)AAC(6)-Ib-cr基因 Aminoglycoside acetyltransferase 介导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的耐药 .
(4) qepA基因 quinolone efflux pump
图1 细菌对喹诺酮类主要耐药机制 Fig. 1 Main resistant mechanisms of bacteria to quinolones
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
染色体突变:
gyrA gyrB parC parE
质粒介导:
qnrA qnrB qnrC qnrD qnrS QepA
AAC(6')-Ib-cr
3、氨基糖苷苷类
耐药的主要机制 1.产生氨基糖苷类钝化酶,有三类: 乙酰转移酶修饰酶基因: AAC(1)、 AAC(2)等。 磷酸转移酶修饰酶基因:APH-I、 APH-II等 核苷转移酶修饰酶基因: ANT-I 、ANT-II等。
1、研究涉及的细菌和药物
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奇异变形 杆菌、里默氏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魏氏梭菌、空肠弯 曲菌等。
菌菌株样品来源:临床分离菌、健康动物分离菌、 动物粪便、饲养场工作人员、饲养场周围土壤等。
研究的药物覆盖了80%以上的药物品种: 氟喹诺酮类、磺胺药、氨基糖苷类、大环内
Extensive Drus Restant-XDR XDR- resistance to all but 1 or 2
Pan Drus Restant-PDR PDR- resistance to all antibiotics as first-line emperical therapy
Extreme Drus Restant-XDR XDR- resistance to all antibiotics as first-line plus second-line drugs
四、水平扩散机制
1.质粒接合或转化 2.噬菌体转导
3.插入序列、转座子 这些可移动元件参与了耐药基因的传播扩散。
a. 插入序列(Inserted sequence,IS)
插入序列元件(IS element) 编码一种转座酶,加上有末端重复序列,参与 了基因的重组,这与耐药基因的表达和转移有很 大关系。可在染色体、质粒间移动。
插入序列:IS26、ISEcp1、IS903等。
CTX-M-1族基因环境示意图 (图片源自“Eckert C et al.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6;57:14-23”)
b.转座子(Tn)
转座子(Tn)是一类基因组中可独立移动的DNA 片段,可在细菌的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 行移动,是一段特异的具有转位特性的核苷酸序 列,故又称为“跳跃基因”或移动基因。 Tn不能像质粒那样独立复制,必须依附在染色体 、质粒或噬菌体上与之同时复制。 Tn在质粒之间、质粒与染色体之间、噬菌体与染 色体之间的转移现象称为转座。
动物源细菌耐药机制
一、概述
细菌耐药性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且 呈逐年上升、多样化趋势。
主要以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为 特点,可在致病菌、非致病菌种内、种间相互传播 。
新型抗菌药尤其是针对耐药靶点的新药研制缓慢。
耐药本质:是细菌在抗菌药物压力下、受多种调控 因子调控、多重耐药机制并存的适应性反应。
2010年我们在鸭临床分离大肠杆菌中检出 tetM能介导对本类药物如多西环素、米诺环
素的耐药。
三、多重耐药机制
多种耐药基因在同一菌株中的 同时表达,即多种耐 药机制同时并存。
如一个耐药质粒上可有几个耐药基因如CTX-M基因 与RmtB基因位于一个耐药质粒上,可共同转移。
又如一个细菌可含携带不同耐药基因的多个质粒。
非特异性机制
1.细菌外膜通透性降低 -多重耐药
2.细胞膜上的外排泵能主动将进入细胞内的抗菌药泵 出菌体外,产生非特异性耐药.
药. 泵出
AcrAB-TolC的结构及药物外排机制 Fig. 3 The AcrAB-TolC structure and the
mechanism of drug efflux)
tRNA的亲和力,四环素发挥其抗菌作用。 耐药菌 可产生一种蛋白质,后者与核蛋白体相互作用,使 蛋白质合成不受影响,称核蛋白体保护作用。基因 有tetM、tetO、tetP、tetW等。
值得注意的是 :核蛋白体保护基因tetM 2004年国外在鸡、猪粪便样品大肠杆菌中检出
2006年在人临床分离大肠杆菌中检出
C.整合子/基因盒系统
整合子(integrons,In)
是一个可移动的基因元件,能在自身整合酶的作用 下识别、捕获、整合或剪切外源性耐药基因,并在 自身启动子的参与下表达耐药基因,从而使细菌获 多种耐药表型
整合子结构主要包括三部分,5'端的整合酶基因( IntΙ)、启动子和一个基因重组位点AttΙ,3'保守
除携带与转座作用有关的基因外,还携带其它特殊 功能基因(如耐药基因、重金属抗性基因、糖发酵 基因、肠毒素基因、结构基因等)。
转座子,序列长度超过2kb,其结构分为两部分,即 两端臂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和中心序列。
末端重复序列能为整合酶所识别,与插入功能相关 。
转座子Tn1721-与四环素类耐药有关
二、细菌耐药机制
1、 β-内酰胺类 作用靶点是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 , PBPs)。
β-内酰胺类通过抑制PBPs而干扰细菌细胞壁的 合成 ,使细菌变为球形体、丝状体以及分裂障 碍,从而杀菌。一种细菌常含4-8种PBPs。
PBPs改变是阳性菌耐药的主要机制。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含有5种PBPs。
超级细菌(Superplugs)指超级耐药菌
Extreme Drus Restant-----Pan Drus Restant Extensive Drus Restant Multi drug resistant
Superplugs≈PDR≈XDR
-XDR -PDR -XDR -MDR
对几乎所有有效的药物均耐药叫泛耐药菌 即超级耐药菌
细菌包括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 E.cloacae, C.freundii, Morganella morganni, 不动杆菌等
只有粘菌素和替加环素有效
英国13名新生儿感染,1名死亡,但感染不是死 亡的唯一原因。
全球包括英、法、美、加、比利时、澳、荷、日 本、香港、台湾、中国大陆都有感染。
科学家正在研究青蛙皮肤分泌物寻找新药
2.质粒介导的高水平耐药基因 RmtA、 RmtB、RmtC、RmtD、RmtE等。 能介导对几乎所有本类药物的高水平耐药。
4、四环素类
1、四环素外排泵: 菌体编码产生药物泵出系统使导致四环素耐药 的重 要机制。基因有tetA、tetB、tetC、tetD、tetE等。
2、核蛋白体保护作用 通过降低30s核蛋白体亚基A位点和P位点氨基酰
PBP1是合成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 PBP2是细菌处于 非生长状态的转肽酶; PBP3为与细菌分裂有关的转 肽酶; PBP4在粘肽二级交联过程中具有转肽酶和羧 肽酶的双重活性。
目前与金葡菌PBPs密切相关的耐药菌是甲氧西林金黄 色葡萄球菌( MRSA)。其耐药机制为产生PBP2a和 PBP2‘,编码PBP2a基因为mecA。
以大肠埃希菌为显著。涉及gryA、gryB和Par C 和 ParE基因。
2. 质粒介导的耐药(PMQR)机制有四种
(1)氟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qnr family qnrA、qnrB、 qnrC、 qnrD、qnrS等。 Protection of quinolone targets
(2)喹乙醇外排泵-oqxAB 介导对喹乙醇、氟喹诺酮类、ampicilin 等的耐药 。
对MRSA最有效的药物是万古霉素。
阴性菌耐药主要机制
产生β-内酰胺酶: 主要有:β-内酰胺酶、广谱β-内酰胺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