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民俗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生活类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生活类关键信息项:1、生活水平提升收入增长情况消费观念变化2、居住条件改善房屋类型及面积居住环境质量3、交通方式变革道路建设交通工具种类4、教育发展教育资源投入教育普及程度5、医疗保障进步医疗机构建设医疗服务水平6、文化娱乐丰富文化活动形式娱乐设施建设11 生活水平提升111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人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过去,大多数人以务农为主,收入微薄且不稳定。
随着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兴起,就业机会增多,人们不仅在农业领域,还在工业、服务业等领域获得了收入来源。
112 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过去,人们注重基本的生活需求满足,对于商品的选择主要考虑价格和实用性。
如今,更加注重品质、品牌和个性化,消费结构从以食品、衣物为主逐渐向教育、旅游、娱乐等领域拓展。
12 居住条件改善121 房屋类型从过去的简陋土坯房、砖瓦房逐渐转变为现代化的楼房和别墅。
居住面积也大幅增加,人均居住面积从过去的狭小空间扩展到如今的宽敞舒适环境。
122 居住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社区规划更加合理,绿化面积增多,配套设施如公园、健身器材等不断完善,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优美和宜居的生活环境。
13 交通方式变革131 道路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过去的泥土路、石子路被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和水泥路所取代,交通网络日益密集,不仅连接了城市与乡村,也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
132 交通工具种类日益丰富。
从过去主要依靠自行车、步行,到如今私家车普及,公共交通如公交车、出租车等也更加便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14 教育发展141 教育资源投入不断加大。
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改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不断更新和完善,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
142 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
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全面落实,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上升,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为个人发展和家乡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15 医疗保障进步151 医疗机构建设日益完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风俗急剧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风俗急剧变迁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我国的社会生活状况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词汇作为语言三要素之一,对现实变化最为敏感。
称谓语一直是语汇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探讨改革开放前后我国民俗语汇中社会称谓语的变化发展以及背后的民俗文化动因。
标签:民俗语汇称谓语语汇发展变化一、称谓语概念概述1.亲属称谓语称谓语是指说话者在交谈过程中用来称呼对话者的用语。
从使用者的相互关系来看,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语和非亲属称谓语(又叫社会称谓语)。
亲属称谓语是指用来称呼与说话者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用语,与世界上其他语言相比,汉语当中的亲属称谓语是最为丰富的,例如:叔叔、婶婶、姑姑、姑父、舅舅、舅妈等等。
汉语中称谓语虽然非常复杂,但是也有其固定规范的称谓语体系,亲属称谓语相对比较固定,基本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2.非亲属称谓语或社会称谓语非亲属称谓语或社会称谓语是指用来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用语。
社会称谓语的适用范圍非常广泛,包括各种社会关系的人之间的相互称呼,比如,陌生人之间的相互称呼,公司同事之间的相互称呼,学校师生之间的相互称呼,同学之间的相互称呼等等。
社会称谓语很好的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即使社会称谓语形式没有发生改变,意义也会发生变化。
语言当中的语用含义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分不开的,社会称谓语更是直观的反映了社会的民俗文化,所以文章特别选取社会称谓语进行探讨。
二、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至今的流行社会称谓语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称谓语新中国成立初期,流行的社会称谓语有很重的革命色彩,例如,“工人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同志”等等,“同志”一词更是使用范围扩大到社会各个领域,“同志”一词是俄国十月革命后传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党员之间使用频繁,后来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变成了通用的社会称谓语,主要指“志同道合的一群人”。
到了文革时期,受到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一些传统称谓语发生明显的变化,例如,先生、小姐、太太、老爷、夫人等词,被扣上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帽子而不再使用。
改革开放之家乡变化1500字调查报告(合集3篇)
改革开放之家乡变化1500字调查报告(合集3篇)改革开放之家乡变化1500字调查报告篇1 衣: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一句农村里流行的“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也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趋成衣化。
各种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式样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农民所接受。
食:相信粮票、油票,在很多人眼里都不会陌生,吃饭必须靠这个去换。
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吃上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
市场上丰富的肉、蛋、鱼、鲜菜、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吃什么买什么。
主食细粮化,且逐渐丰富多样,副食品消费从以追求数量满足逐渐转入讲究质量。
住: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天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后来用砖砖瓦瓦建了个土砖房,下雨天依然受此待遇。
现如今,一踏进村庄,一幢幢二、三层高的新楼房,展现在眼前。
每户人家一块五、六分土地的宅基地,.四面用宅沟围起来,沟水清澈,鱼翔浅底,既可捕食,又可防火。
宅前宅后,还种上了花果林木,绿树成阴、鲜花争妍,家家住的是个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的“农民别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乡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助下,家家接通了水、电,既可饮上洁净的自来水,又能用上电灯、电话,还可上网、看电视,过上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
同时,户户添了三件“宝”:一是修了个洁净厨房,用上了燃气灶、电冰箱、微波炉;二是建了卫生厕所;三是造了沼气池,把粪便、垃圾统统灌到沼气池里,经发酵后制成沼气,供厨房作为清洁能源使用、其残渣又是农田需要的有机肥料。
这样,既节省了燃料支出,又保护了农村环境,还提供了有机肥料。
改革开放30年民生变化
改革开放前——自行车得到普及,交通网初步建立
建国后,我国先后兴建了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 公路也修到了“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 经济文化的交流。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比起建国初期,这时的道路建设初获 成果,城市居民的出行愿望有所提高,全国交通网初步建成。 虽然火车上依然很挤,但是由于新铁路的开通,火车可以更便捷地 带人们去往更远的城市,人们远程出行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 但是,城市内部交通工具的资源仍极为有限,新增加的少量公交线路在 根本上不能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车厢仍然经常拥挤不堪。 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还是自行车,所以,那时候的城市交 通工具仍以自行车为主。比起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前的自行车普及率更 高,街道上随处响着自行车铃“叮叮当当”的响声。中国曾被称作 “自 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程度。 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依旧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三、 90年代:饕餮时代的来临
从这个时代初期开始,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吃风大长,一年在餐桌上甚 至能吃掉上千亿元人民币。鲍鱼、海参、翅肚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菜肴的 品类和档次也开始步入历史顶峰期。 在这个时代的餐桌上,尤以鲍鱼为吸 引眼球。自古以来,这道菜就是尊贵生活的象征。在各个朝代,吃鲍鱼往往 是豪门贵族、帝王将相才能拥有的幸福享受。尽管它的营养成分并不是最齐 全的,但它给人的心理满足却非同一般。就在这个“追逐心理满足”的时代, 有位美食家对鲍鱼在中国内地受到热烈欢迎的程度,一针见血地指出:“美 食与营养是有一定距离的,在餐桌上,最主要的是口感而不是营养;鸡蛋有 营养价值,但它不能代替人们对美食的感受。另外还有一种文化的追求在 内。” 已经消失的粗粮意外地受到食客青睐,再次回到餐桌,重新成为中 国人饭桌上的新宠。与此同时,国人把牛奶从特种营养品的位置摆上了普通 的餐桌,中国乳业于是开始高歌猛进,进入一个超常发展时期。 随着生活 的富裕,中国菜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俄罗斯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 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美国麦当劳等纷纷进军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 便能吃遍世界。这个时代的你无论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 厅与酒肆都随处可见——随之而来的健康恶果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心血 管、肿瘤、糖尿病、肥胖症持续攀升,已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 于是, 人们开始大规模地减肥。
民俗文化发展现状
民俗文化发展现状民俗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它是指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习俗、风俗和民间传说等文化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民俗文化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和演变。
我国的民俗文化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一、保护和传承的意识不断提高在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方面,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同时,广大民众的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到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二、民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民俗文化活动也日益丰富多彩。
各地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龙舟竞渡、舞狮表演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发扬和传承,同时还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民俗文化活动,如茶文化节、民俗文化展览会等。
三、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民俗文化也在不断地与现代文化融合发展。
比如,在传统的春节晚会中,现代元素的加入,让观众感受到了新的文化魅力;在传统的龙舟竞渡中,加入了现代化的竞技元素,使得这项传统运动更加生动有趣。
四、民俗文化的市场化和商业化随着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一些民俗文化活动逐渐被市场化和商业化。
比如,一些旅游景区将民俗文化作为吸引游客的亮点,将传统的民俗文化表演和展览作为景区的一部分来推广;同时,一些商家也将民俗文化作为商品,推出一些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产品,如服装、饰品等。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一个民族或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习俗,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民俗文化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和演变,我们应该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绽放新的文化光芒。
民间移风易俗文化传统的现代诠释
民间移风易俗文化传统的现代诠释作为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之一,民间移风易俗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作为中国传统的一部分,包含了各种民俗、习俗、节日和传统艺术,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民间移风易俗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冲击和改变。
本文将探讨现代社会中民间移风易俗文化传统的现状和现代诠释。
一、传统习俗的现代演绎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新的演绎和发展。
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传统上要举办舞龙舞狮和燃放鞭炮等活动。
然而,由于环境保护和安全问题,许多地方开始限制或者禁止燃放鞭炮。
同时,细致入微的传统年夜饭和亲朋好友的聚会依然保留,但也融入了现代元素,如订购外卖或者选择在餐厅享用团圆饭。
这种现代化的演绎使得传统习俗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传统节日的现代传承中国拥有众多的传统节日,它们不仅是人们寄托情感的方式,也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然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使得许多人很难抽出时间全面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
因此,现代传媒和互联网的发展为传统节日的传承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来了解和传播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例如通过直播平台分享元宵节的灯谜活动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端午节的食谱和制作过程。
这样的现代传承使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三、传统民俗的现代创新除了节日和习俗,中国的民俗文化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新的创新和发展。
例如,传统的戏曲表演因为形式古老、故事情节复杂而面临着年轻观众的流失。
为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现代戏曲表演加入了舞台技术、音效和服装设计的创新。
同时,一些传统民俗如婚俗、葬礼等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改革和创新。
新婚夫妇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重新设计婚礼仪式的形式,融入现代元素,而不再受传统束缚。
这种现代创新使得传统民俗文化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四、传统艺术的现代传承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包括绘画、音乐、舞蹈、书法等。
新中国以来中国民俗的变迁
新中国以来中国民俗的变迁——探寻新中国60年来服饰变化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饮食日益丰富,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粗茶淡饭,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在住的方面,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到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在交通上,刚建国时交通不便,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可以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
当然随着人民物质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中国各地的民风民俗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为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我们主要探求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人们的衣着服饰的变化。
1949年,新中国的服饰路开始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犹如初生的朝霞在东方升起,瞬间染红了蔚蓝色的天空。
中国人的精神面貌都是新的,但服饰却呈现出中西经纬分明的态势。
一方面,沿海城市中刚刚从旧社会殖民地走出的人依然西装革履;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和城市下层民众仍维持着最基本的“短褐不完”的着装水平。
新民主主义革命后的社会主义和以苏维埃为模式的工农联盟,改变了中国人的服饰形象。
从此,我们看到的着装主流的升级、低落与反弹都主要依据经济以及反映经济集中的政治。
由于建国初期很多活动都是对于旧的社会制度的革命的否定,因此服饰的演化,更主要的是依据政治,政治决定着人们的着装。
解放初期,解放区的健康风尚与服装款式色调随着大军的南下西进传遍全国,旗袍靓丽辉煌的地位被干部装取而代之。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感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风俗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影响深远。
在这个百年风起云涌的变迁中,我们不禁要反思过去的文明遗产,对比现代社会的风俗演变,以及对未来社会风俗发展的展望。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入手,通过对我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研究,探索其中的原因和影响,进而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一些思考。
一、我国百年社会风俗的演变1. 旧时社会的风俗在旧时,我国社会多为封建社会,社会结构较为保守,社会风俗也较为固定。
传统的礼仪习俗、婚丧嫁娶等仪式,都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人们的行为举止也受到了严格的规范。
这一时期的社会风俗往往体现出尊卑有序、尊重传统、家族观念浓厚等特点。
2. 改革开放以来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风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差距的缩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传统的尊重长辈、重视家庭的思想逐渐淡化,个人主义和现代化的理念开始成为主流,社会风俗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
3. 当代社会的风俗特点如今的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信息技术的普及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多样化。
跨国文化的影响也让很多传统的社会习俗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但与此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运动也在不断推进中,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二、我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1. 社会制度变革20世纪初至今,我国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共和国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多次社会制度变革。
每一次社会制度变革都对社会风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封建社会时期,人们的生活完全受到了等级和身份地位的制约;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促进平等和公正的价值观念更加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也开始向平等和包容的方向发展。
2. 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居住环境得到改善,这些都促进了社会风俗习惯的变革。
由于城市化进程,传统的农耕文化受到了冲击,城市文化和现代文化开始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乡村文化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
乡村文化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乡村文化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文化在保持其独特魅力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适应和创新。
以下是在乡村文化领域取得的几个主要成就。
1.教育普及教育普及是乡村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包括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建设农村学校、提供教育补贴等措施,使得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不仅提高了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也为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2.传统艺术振兴传统艺术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歌曲、舞蹈、戏曲、绘画等。
近年来,乡村传统艺术得到了极大的振兴。
通过政府扶持、民间组织和个人的努力,许多传统艺术形式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同时也创新和发展了许多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传统艺术的振兴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也带动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3.乡土文化传承乡土文化是乡村文化的核心,包括地方习俗、礼仪、节庆等。
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乡土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机。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意识的提高,乡土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发扬。
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推动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建立文化保护区、培训传承人、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使得许多乡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4.村落公共空间建设村落公共空间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包括公共场所、基础设施等。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建设了大量的村落公共空间,包括村级活动中心、图书馆、文化站等,为村民提供了便利的活动和学习场所。
这些公共空间的建设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促进了乡村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5.文化活动丰富多样乡村文化活动的丰富多样是近年来乡村文化发展的显著特点。
在政府的扶持下,许多乡村地区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传统艺术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农民运动会等,吸引了众多村民的参与。
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也弘扬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风俗改革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风俗改革哈尔滨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风俗改革探析院(系)人文学院专业历史学年级08级姓名段维佳学号08012203指导教师尹英杰职称讲师2012年4月23日目录摘要 (3)英文摘要 (4)前言 (5)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风俗的主要变化 (6) (一)纪年、服饰的变化 (6)1、纪年的改革 (6)2、服饰的变化 (7)(二)民间信仰和礼俗的变化 (7)1、民间信仰 (7)2、婚丧礼俗 (7)(三)女性地位的变化 (8)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风俗改革的特征 (10) (一)浓厚的政治色彩 (10)(二)改革的全民化 (10)(三)现代化的取向不同 (10)三、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风俗改革的影响 (12) (一)反封建的思想深入人心 (12)(二)社会人际关系的转变 (12)(三)社会风俗变迁走向扭曲 (12)结语 (13)注释 (15)参考文献 (16)后记 (17)摘要社会风俗是人们生活习惯的反映,既是社会文化的实践表达,也是政治策略的重要方式,作为人民日常生活的综合,社会风俗必然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但在社会形态发生变革的时期,又往往是以社会风俗的演变为其最为直接的表达。
民国初建时期是如此,国民政府时期是如此,新中国国初创时期依然如此。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新中国实际上标志着社会风俗变迁又一时代的到来。
一般来说社会风俗变迁的推动因素往往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元素构成的。
经济方式的转变、政治形态的变更、文化观念与价值观取向的改变等等,都是社会风俗改革的重要推进动力。
种种因素以不同的角度在具体实践实施中相互发挥作用构成促进社会风俗变迁的动力源泉。
本文从变革内容,变革的特点以及变革带来的影响三个方面,探析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社会风俗变革。
首先,以服饰纪年和信仰礼俗的变化为切入点,分析了建国初期的风俗变革内容。
其次,通过对建国初期社会风俗改革进行分析和解释,总结出当时社会风俗改革全民化,政治性主要特点。
改革开放四十年乡村乡风民俗变化影响分析
58
统计经纬
化和沉淀,承载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文化痕迹,它的主体不仅是 积极的、与时俱进的,也代表着新时代的优秀文化发展前景。优 秀民俗文化是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防御机制的。目前看来, 有所退步的部分是乡村民俗文化的对外防御性功能,而城乡文 化的过度一体化,使其失去了乡村本来的特色,因此,其对乡村 振兴的文化根基也有所撼动。
一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风乡俗的变化 渊一冤民俗文化内容变迁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民俗文化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新颖 的、与时俱进的、有素质有文明的民俗得以发扬光大。我国优秀 的传统文化在经历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后重新焕发光彩,但是 带有迷信、落后因素的陈规陋俗也小部分存在,中式的民俗文 化遍布广大乡村,深深扎根其中并占据主导地位,西方的文化 浪潮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的生产生活也产生影响。 首先,关于经济发展在民俗上的体现,农民对生产、交易、 消费的认知和习惯更加趋近城市。农民的经济来源不仅来自农 牧渔业的生产,务工、商业、创业等途径也为农民加大了创收; 农民的饮食种类增加,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在外就餐的频率增 加,大家也增强了对食品安全、饮食健康等科学观念的关注,大 鱼大肉的理念已经被摒弃,人们更加重视膳食营养和搭配;新 一代农民已经不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追求服饰的时尚性、舒 适度,网络购物越来越频繁,对于展示个性的衣物更加偏爱;大 部分村民都居住在楼房,中心村镇出现了商业网点,更多的人 想在城里购买商品住房。其次,关于社会发展在民俗上的体现, 我们保留了文化中的旧俗,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与时代相结合, 使其更加现代化,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网恋和闪婚等新的 婚恋形式出现,农村婚礼更加现代化和时尚,在保留旧时婚俗
是极其关注的遥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袁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乡风民俗的变化遥
中国民俗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民俗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源远流长。
从古代祭祀和宗教到现代节日和婚礼,中国民俗文化具有深厚而多样的历史演变和特点。
一、历史演变1. 古代祭祀和宗教中国古代是祭祀和宗教的社会。
人们通过祭祀祖先、神灵和天地之神来获得运气和保护。
这些祭祀活动体现了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同时也促进了家族的凝聚力和社会的稳定性。
例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都源于古代祭祀活动。
2. 民间传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生活和文化习俗的关注也越来越深入。
民间传统渐渐地取代了宗教信仰成为民俗文化的主要表达形式。
这些传统包括结婚、葬礼、房屋祭祀、年俗等,它们更加纳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之中,代表了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
3. 现代节日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节日和习俗也逐渐形成。
例如五一节、国庆节等,它们代表了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文化特征。
同时,一些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也得到了新的体现,如情人节和光棍节等。
二、特点1. 重视人际关系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关注人际关系。
家庭、宗族和朋友关系在民俗文化中都非常重要。
婚姻、葬礼、宗族祭祀等事务都需要家庭成员和亲友玩聚在一起,共度祭祀。
2. 特别的标志和仪式中国民俗文化中有一些非常特别的标志和仪式,如红色的婚礼和丧葬装束。
这些标志和仪式经常被人们用来区分不同的场合和社会阶层。
3. 丰富的象征和意义中国民俗文化中还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象征和意义。
这些象征和意义代表了中国人民对于人生、命运和信仰的理解和追求。
例如,红色象征喜庆和幸福,黄色象征土地和收成,同时,对于花草树木的穿腰带、贴门神等行为也代表了人们对于幸福和祈福的追求和信仰。
4. 多样化和包容性中国民俗文化又非常的多样化和包容,其中蕴含了各种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
无论是北方的庙会活动还是南方历史悠久的水上婚礼,都代表着中国民俗文化的丰富性和包容性。
总之,中国民俗文化是一个深厚而多元的文化形式,它不仅代表着古代社会的宗教和信仰,也包含了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
中国农村社会的传统习俗与现代化
中国农村社会的传统习俗与现代化随着现代化的加速发展,中国农村社会的传统习俗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习俗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要注意与现代化的结合。
本文将探讨传统习俗与现代化在中国农村社会中的关系。
一、传统习俗的重要性中国传统习俗源远流长,富有深刻内涵。
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中国农村社会的传统习俗包括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祭祀祖先等方面,这些传统习俗与中国农村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紧密相连,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传统习俗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传统习俗也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
同时,传统习俗还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彼此间的联系,形成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
二、传统习俗的现代化问题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到来,中国农村社会的传统习俗也在不断变化。
一些传统习俗由于无法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而慢慢消失。
而一些习俗在现代化的影响下也在不断变异。
这些变异带来的是一些新问题,如传统习俗的商业化倾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疏离等。
现代化的高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带来许多新的社会问题。
一些新颖的、带有现代标志的习俗被摆在了传统习俗之前,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新时尚,而传统习俗也渐渐式微。
注重现代化建设的农村社会,也需要适当的去发展、保存和弘扬传统文化。
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形态,针对农村社会,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继承传统文化习俗显得极为重要。
三、传统习俗与现代化的结合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习俗,同时遵循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则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思考的热点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3.1、传承与创新传统习俗重在弘扬和传承,而现代化的进程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不能单纯追求传统,而要进行现代化的创新。
关于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关于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
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来看,这些变化都是深刻的,且对农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一、农村经济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乡村产业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乡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也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新的选择,使得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传统的农村经济靠种田,借助当地的水土资源进行耕种。
然而,现在农村既有种养结合的大型农业,也有利用现代技术种植、种时鲜、种地机、种经济作物的小村庄。
二、农村生活的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普遍建立了各种组织形式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如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等等,让广大农民有了一定的社会保障,农民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加。
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为农村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和繁荣。
三、农村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农村社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优质教育的普及,不仅为农村孩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开启了进城工作和就业的大门。
贫困地区的帮扶政策,也为农村地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同时,随着乡村民俗文化得到重视,农村社会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开放化、宽容化。
四、农村环境的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村环境的改善力度。
农村垃圾处理、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强,大家日常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极大提高,焚烧秸杆、乱伐森林等一系列的现象逐渐得到遏制。
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规,对农村保护环境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总的来说,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这几十年,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和文化,更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的社会习俗变迁
作者: 侯松涛
作者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专业,100091
出版物刊名: 当代中国史研究
页码: 104-110页
主题词: 8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习俗
摘要:农村作为新时期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社会习俗的相应变化。
首先是在消费习俗方面的交化,即在服饰、饮食、居住和出行四个方面反映出的物质层面的变化;其次是礼仪习俗和民间信仰的变化,反映出在意识观念层面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习俗的变化,除了体现出社会习俗的基本特征(即具体内容的传承性和变异性并存)外,还有着自己独到的特点,如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和不可逆性,在呈现多元化的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不可控倾向。
改革开放家乡变化的感受
改革开放家乡变化的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真是让我感慨万千啊!小时候的我,常常在田间地头跑来跑去,那个时候的乡村真的是青山绿水,恬静如画。
你知道吗?那时的路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想想就觉得好玩。
现在可不一样了,马路修得宽宽敞敞的,汽车呼啸而过,真是“人来人往”。
有时候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的风景,心里就觉得满满的幸福。
说到幸福,家乡的变化可是体现在方方面面。
以前的集市,摊位稀稀落落,买个菜还得讨价还价,常常是“你一言我一语”。
而现在,市场上琳琅满目,各种新鲜水果、海鲜,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每次去逛,感觉像是走进了“美食的天堂”,一不小心就“剁手”了。
大家都说,买东西就得快,生怕错过好货,真是让人笑着摇头。
还有那教育方面,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学校,老师总是“严师出高徒”,我们小孩儿们听得胆战心惊。
现在的老师们可亲了,课堂上还会玩游戏,互动多得让人觉得不知不觉就学到了知识,真是“寓教于乐”。
说实话,感觉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学知识的方式轻松多了,压力也小了很多。
说到幸福,不得不提的是家乡的经济。
以前大家都靠种地,收入不高,生活艰辛。
如今,大街小巷都冒出了小店,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个个都像“开了挂”。
农民也不再单纯依靠传统农业,很多人开始发展生态旅游,种植有机蔬菜,真是“种地也能赚钱”的好时代。
看到大家的脸上挂着笑容,心里也觉得特别欣慰。
变化不仅仅是物质方面,文化气息也越来越浓厚。
以前的家乡,有些传统的民俗活动逐渐淡化,大家都是忙着挣钱。
如今,社区里经常组织文艺演出、传统节日庆祝,大家都乐于参与,街头巷尾都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
看着身边的人,都穿上了绣有花纹的衣服,像是走在了“时尚前沿”。
我也忍不住跟着一起舞动,心里想着,这种感觉真是棒极了。
说到底,家乡的变化,让我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
每次回去,看到熟悉的街道,听到乡亲们的笑声,我的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甜。
大家都在为更好的生活努力,孩子们有了更好的未来,老人们享受着安逸的晚年,真是“人心齐,泰山移”。
家乡的风俗习惯在现代社会中的变迁
家乡的风俗习惯在现代社会中的变迁家乡的风俗习惯一直是我心中的一处独特风景,岁月的更迭,社会的发展,让我不禁思考家乡的风俗习惯在现代社会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变迁。
曾经,家乡的风俗习惯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如今,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潮流中,家乡的风俗习惯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家乡的风俗习惯在农耕社会时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人们通过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祭祀仪式、饮食习惯等方式传承和弘扬着这些风俗。
比如,春节这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家乡人民团聚、祭祖、拜神、传统民俗表演等各种活动的时刻。
家家户户贴春联、过年、包饺子,庆祝一年一度的重大节日,这些传统习俗是家乡人民的文化传统。
又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一个节日都有一些独特的传统习俗。
这些风俗习惯承载着家乡文化的深厚底蕴,是家乡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情感纽带。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冲击,家乡的风俗习惯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乡村人口的外流,家乡的传统风俗习惯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生机和活力。
许多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已经不再那么激烈,家庭聚会的次数减少,新生代对传统风俗的认知度也逐渐下降。
现代科技的进步,网络的普及,也让人们在节日里更多地选择网上购物、视频通话,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团聚和相聚。
不过,家乡的风俗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并非完全被遗忘和淡化,相反,一些传统习俗在新的环境下逐渐得到重视和传承。
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社会团体通过举办系列的传统文化节庆活动,以此来推动家乡传统风俗的发展和传承,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
更有甚者,一些传统风俗被赋予了新的时尚元素,通过创新和改革,让传统习俗与现代时尚相融合,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例如,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不断更新,传统习俗中的一些元素也被赋予了现代内涵,成为新时代的风景线。
总的来说,家乡的风俗习惯在现代社会中的变迁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传统与现代之间并非割裂和矛盾,而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过程。
中国民俗文化的变化与传统的继承
中国民俗文化的变化与传统的继承作为千年古国,中国拥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民俗文化,这一文化传承至今已经数千年之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民俗文化也在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但传统的继承依旧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一、中国民俗文化的变化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让中国的民俗文化也在不断地变化中。
传统文化被现代生活所淘汰,使得许多习俗慢慢被遗忘。
比如,一些传统的婚礼习俗,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淡化,像新娘要穿红底裙子、洞房里放置鸳鸯锁、常见的糖果婚礼以及拜堂等习俗已经不再流行了。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民间的打击乐、区域性的舞蹈、剪纸等一系列传统手工艺也逐渐被淘汰。
此外,与传统生活方式密不可分的民间祭祀活动也在变化中。
以清明节为例,清明扫墓是中国传统的祭扫活动之一。
但现代快节奏生活使得很多人无法返乡祭祖,同时,也有些人已经放弃了这一传统习俗。
这使得清明节逐渐从一种家庭信仰性质的节日转化为了公共纪念节日。
但与此同时,清明节这一节日的传承仍在继续,它依旧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的继承虽然中国的民俗文化正在发生着各种变化,但其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依旧不可或缺。
正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让我们有了无限的灵感和创造力,能够不断创新和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传承也正值其最好的时期。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和关注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文化资源得到了有效地保护和传承。
比如,南京的红墙百花洲、北京的胡同文化、西安的唐风汉韵等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就是对中国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贡献。
此外,中国政府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积极努力。
文艺、音乐、舞蹈等传统文化的传承,成为了政府重点支持的一项工作。
2020年,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央广电总台推出的重点电视节目——《中华养生盛典》,就是一项非常好的例子。
这一节目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养生理念进行了结合,让观众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习了养生知识,成为了一项受广泛欢迎的重要文化节目。
传统节日的习俗变迁与现代化影响
传统节日的习俗变迁与现代化影响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习俗代代相传,承载着人们对于祈福、庆祝和纪念的美好愿望。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传统节日的习俗也经历了许多变迁。
本文将探讨传统节日习俗变迁的原因以及现代化对传统节日习俗的影响。
一、传统节日习俗变迁的原因1. 社会发展与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时间利用方式、工作节奏以及居住环境都发生了变化,这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影响。
比如,人们在传统节日期间可能不再有大量闲暇时间来准备传统的节日食品,或是不再有时间去参与传统的庆祝活动。
这些变化使得传统节日习俗逐渐淡化。
2. 城市化进程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城市中居住和工作。
城市化对于传统节日习俗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在城市中,人们受到现代生活的影响,可能更倾向于追求便捷和节约时间的方式庆祝传统节日,而不再像农村那样会更加注重节日习俗的继承和传统。
二、现代化对传统节日习俗的影响1. 商业化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化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
传统节日也难以避免商业化的影响。
商家们往往会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促销活动,推出各种与节日相关的产品,这既满足了商家的盈利需求,也改变了传统节日习俗的面貌。
比如,年味的商品化,让传统的春节习俗逐渐与商业利益挂钩。
2. 外来文化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来文化对于传统节日习俗的影响也逐渐增大。
外来文化的流入,给传统节日习俗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变革。
比如,西方的节庆方式和元素逐渐被引入到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丰富了节日的内涵,但也带来了对传统节日习俗的冲击。
三、传统节日习俗变迁对社会的影响1. 丧失文化认同感传统节日习俗的变迁可能导致人们的文化认同感逐渐减弱甚至丧失。
一些原本与传统节日紧密相关的习俗,因为现代生活的压力和市场经济的冲击,逐渐被人们遗忘,这会让人们对于自己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减弱。
乡村移风易俗 取得的成就
乡村移风易俗取得的成就乡村移风易俗是指在乡村地区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改变乡村传统陈旧的风俗习惯,推动乡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乡村移风易俗的成就不仅体现在社会风气的改变上,还体现在乡村经济、教育、环境等方面的提升。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详细介绍乡村移风易俗取得的成就。
一、社会风气的改变乡村移风易俗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改变乡村传统陈旧的风俗习惯,推动社会风气的进步。
经过多年的努力,乡村社会的风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过去盛行的封建礼教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平等、开放、包容的新风尚。
乡村居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观念得到了普遍的推广。
这种社会风气的改变为乡村的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乡村经济的提升乡村移风易俗对乡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改变乡村人们的思想观念,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和创新能力。
越来越多的乡村居民开始自主创业,开办小店铺、农家乐等经营项目,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乡村移风易俗也推动了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
农民开始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乡村经济的提升不仅为乡村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还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乡村教育的进步乡村移风易俗的另一个重要成就是乡村教育的进步。
过去,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资源的匮乏,乡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一直相对较低。
但是,随着乡村移风易俗的推进,乡村教育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兴建了更多的学校和教育设施,提升了乡村教育的硬件条件。
同时,乡村教师队伍也得到了加强,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乡村的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的受教育机会得到了大幅提升。
乡村教育的进步为乡村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乡村环境的改善乡村移风易俗对乡村环境的改善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乡村地区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些陋习,比如乱扔垃圾、乱倒污水等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民俗的改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乡风文明作为总要求之一[1],体现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
乡村民俗作为依附于农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是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培育农村社会的一致性和构建社区性共识。
摒弃乡村民俗中的陈规陋习和封建糟粕,推进移风易俗,深入挖掘乡村优秀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加强乡村民俗文化科学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是农村精准脱贫、实现文化小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
新世纪以来,乡村民俗文化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如何从内生动力方面促进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界关注尚显不够,实践探索中也有待深入推进。
特别是随着农村人口的稀释化和市民化,一些传统民俗特别是集体性的民间娱乐和技术性的民间技艺处于后继乏人、频临失传的危险境况,亟待进行抢救性的保护。
基于这一背景,探讨新时代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民俗文化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间,我国广大乡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民俗文化也发生着巨大变迁,这一变迁既表现为民俗文化内容上的变化,也呈现为民俗文化功能与民俗传承主体的变迁。
(一)民俗文化内容变迁按照学界普遍认同的民俗学研究范围划分,民俗文化内容包括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和游艺的民俗四个方面,而以经济生产、交易、消费生活习俗,家族传承关系和习俗惯制、社会往来、生活仪礼,传统的迷信与俗信,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等行为、口头、心理的习俗等为具体内涵[2].总体来看,近四十年来我国民俗文化内容变迁的基本特征是:新式的、现代的、文明的民俗文化基本确立并占据主要地位,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变乱重新焕发光彩,带有迷信色彩、落后因素的陈规陋俗仍有一定空间,中式的民俗文化因子深深扎根于广大乡村并占据主导地位,西式的一些文化风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广大乡村。
第一,在经济民俗方面,生产、交易、消费生活习俗更加趋近城市。
农民经济收入除了农牧渔业生产,更多地来自务工、商业、创业等途径;农民生活比较富裕,饮食种类更多,在外吃早餐比较常见,同时也具有了食品安全、饮食健康等科学观念,不再单纯追求大鱼大肉,转而重视膳食营养和搭配;新一代农民对服饰的时尚性、舒适度要求更高,更加强调展示个性,并且购物越来越依赖网络;农村住房基本实现普及楼房,中心村镇甚至出现商品房,农村居民从过去的相对分散居住向适度集中居住过渡,农民更倾向住在镇上、公路边等交通更为便捷的区域,有些农民已在城里购买商品住房。
第二,在社会民俗方面,在保留诸多旧俗的基础上更加趋近文明。
如婚庆礼俗呈现新旧结合、中西结合的特点,结婚自由、离婚自由成为普遍的社会观念,出现网恋、闪婚等新的婚恋形式,在结婚仪式上则出现亦新亦旧、亦中亦洋的趋向,旧时普通婚俗虽有简化但仍然存在,中式婚俗与西式婚俗在同一婚礼上展现。
生育观、教育观、择业观方面的变化也非常显着。
如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被较普遍接受,优生优育的意识比较强烈,农村妇女到医院生产,对子女教育更加重视,教育相关投入更多,中青年一代农村居民更愿意到城市中寻找工作机会,等等。
第三,在信仰民俗方面,乡村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变化。
从时间维度看,近代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乡村信仰民俗总体呈现成规陋俗、封建迷信观念及习惯逐渐减少,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得以保留和发扬的良性态势,但千百年来思维惯性中的陈腐、落后因素仍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消亡。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信仰呈现多元化样貌,主流意识形态固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在乡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当前乡村信仰民俗这一复杂局面,亟需我们重新思考新时代农村新文化建设的课题。
第四,在游艺民俗方面,一些优秀民俗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
传统的乡村游艺民俗与农村居民农耕渔猎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随着农民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不仅经济民俗发生不可移易的变迁,游艺民俗也处于失去生活营养的窘境。
文化消费的快餐化、网络化对农村民间文学和文娱活动带来严峻挑战,使来自田间地头、湖汊河道的游艺民俗失去现实生活的滋养。
目前,很多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正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
因此,如何留住“我们的最美乡愁”,已极具紧迫性。
(二)民俗文化功能变迁乡村优秀民俗文化具有凝聚认同价值,在乡村治理中承担着重要功能。
近四十年来,这种积极功能却呈现出逐渐弱化的现象,不仅凝聚认同功能降低,而且道德仪礼规范功能弱化,乡村民俗文化正在受到失序化和同质化的困扰。
第一,民俗凝聚认同功能降低,乡村内部呈现多样性。
过去,与城市相比,乡村以血缘为基础,更重视血缘文化和长幼尊卑次序,乡村民俗文化对于促进村庄、宗族的凝聚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和流动性使走出村落的农民各自处于不尽相同的生活环境,原来的村社生活共同体逐渐解体,基于乡村共同生活的乡村民俗的凝聚认同功能逐渐削弱,“为村庄建构起一段绵延的社区历史,把价值和意义赋予那些操演者”[3]的民俗仪式,其现实意义已大大降低。
进城务工、经商后返乡的农民,其秉承的民俗认同既与原来的乡村民俗有所差异,也与处于不同生活环境的乡邻不尽相同,由此形成乡村内部民俗认同的多样性。
第二,道德仪礼规范功能降低,乡村文化失序显露端倪。
长期以来,乡村民俗文化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道德教化、仪礼规范的作用,有助于建构乡村的社会秩序。
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党的农村基层组织领导下,乡村民俗文化这些积极功能仍然存在。
改革开放后,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观念渗入乡村,使乡村民俗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因子所具有的正向教化功能受到削弱,作为乡村治理工具的乡村民俗文化日渐式微,其权威逐渐解构,乡村文化失序已显露端倪。
第三,民俗对外防御性功能减弱,城乡文化趋于同质化。
虽然,民俗文化的变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民俗文化的变迁必须具有价值判断。
乡村民俗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变迁沉淀,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文化痕迹,其主体是进步的、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
优秀民俗文化既有吸纳进步性文化习惯习俗的包容机制,也有拒斥落后性陈规陋俗的防御机制。
当前,乡村民俗文化的困境不仅在于其对外防御性功能的减弱,而且在于城乡文化的过度同质化,从而失掉了其乡村特色,由此也削弱了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
(三)民俗传承主体变迁近四十年来,乡村民俗传承主体发生了巨大变迁,不仅传统的代际传承机制受到强烈冲击,而且父代与子代在民俗传承中的地位发生转移,最终促使乡村民俗传承的动力机制发生重要变化。
第一,民俗的代际传承发生断裂,出现传承危机。
在稳定的乡村社会结构中,民俗文化一般是由父子相继实现代际传承。
但是,乡村经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乡村人口流动性的增强,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民俗代际传承机制,代际传承链条出现了裂纹。
随着中青年居民进城务工,中老年人群转而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乡村游艺民俗不仅失去了创新的最有生力量,也面临着后继乏人、难以传承的窘境。
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被束缚于土地,也对学习乡村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手工业技艺缺乏兴趣,划龙舟、舞龙等一些集体性的民俗活动因为缺乏年轻人的参与而停办,很多田地长期抛荒,一些富有特色的乡村民俗技艺面临失传危险。
第二,民俗传承中子代作用增强,父代影响相对减弱。
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父辈的权威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家庭经营等经济领域,而且贯彻于各类民俗的界定、执行之中。
如父辈对于祭祖、家族、节庆等习俗的解读,即是晚辈遵奉之圭臬。
随着农业生产在家庭经济中地位的下降和子代打工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比重的上升,父代权威包括对民俗的权威逐渐削弱,子代在民俗传承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如过去子女对繁复的祭祀、家族仪礼虽有怨言,但也不得不遵守;现在子代的意见往往受到重视,很多农村家庭在举行祭祖、扫墓等仪式时,相关程序已大大精简。
第三,民俗传承内生动力不足,外源因素的影响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社会,总体上是朝着更加开放、流动的方向发展。
过去交通、通讯落后,使处于地理环境和信息隔绝状态下的乡村民俗文化,长期在相对独立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变化,因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
改革开放带来的大规模社会流动和市场化,则使乡村成为更广泛联系的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乡村民俗文化因此受到更多外源性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长期以来立足乡土中国的乡村民俗文化受到异质文化的较大影响,呈现脱域化特征;另一方面,本应是乡村生力军的青壮年大规模外流,使得乡村民俗传承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
二、我国乡村民俗文化变迁的成因与趋向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乡村民俗文化的巨大变迁,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原因。
未来的乡村民俗文化仍将继续处于建构-解构-重构的生成机制中,仍将与时代的发展变化同步。
(一)民俗文化变迁的成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社会整体纳入一体化的进程,政社互动较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多重因素在乡村民俗文化的建构、解构与重构中产生重要影响,直接推动乡村民俗文化的巨大变迁。
第一,政治发展的导引。
在长期的乡绅治理架构下,乡村民俗文化的变化相对稳定和缓慢。
近代以后,现实政治力量对乡村民俗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与日俱增。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在广大乡村普遍建立,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潮给乡村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地区的很多陈规陋习被洗刷涤荡,到处充满新风尚,政治组织在破旧立新、建构乡村新风良俗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改革开放以后,乡村基层组织的政治引导功能一度弱化,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导致乡村民俗中的陈规陋习、封建迷信死灰复燃。
近年来,乡村基层治理受到重视,对乡村民俗文化的引导与重构被再次提上议事日程。
第二,经济发展的动力。
在乡村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商品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乡村民俗不可避免地发生变迁。
高度的人口流动所导致的农村家庭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革,促使流动中的农村新生代劳动力以一种“子代主导”的家庭策略,直接推动或间接迫使乡村民俗文化出现适应性变迁[4].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使农村经济成为统一的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农村生产方式和家庭收入结构的决定性力量,逐渐从父代转移到思想更活跃的子代,市场观念对长期板结的部分乡村民俗进行解构,同时以生活渗透的方式对乡村民俗加以重构,极大地改变了乡村民俗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第三,社会进步的烙印。
社会进步的一个前提条件是社会流动性增强,从而使社会发展充满活力。
近四十年来,中国乡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人口转移,这种转移以候鸟式迁移为主、输出性转移为辅,绝大多数乡村人口的最终归宿仍然是乡村,而把城市作为他们暂时的驿站:农闲进城、农忙回乡,或者春节在乡、平时在城。
这种基于人口季节性迁徙的中国乡村被称为“半熟人社会”[5],农民不断拉远与村庄的空间距离和疏离原有的村社人际关系,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逐渐衰减,农村民俗文化不可避免地面临传承上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