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咏雪教学设计4
初中语文《咏雪》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咏雪》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咏雪》的诗句,了解诗人谢道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咏雪》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诗人对雪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背诵《咏雪》并理解其诗意。
2.2 教学难点分析《咏雪》中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谢道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咏雪》,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3.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咏雪》中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3.4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讲解《咏雪》中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意。
3.5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诗歌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4.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学生对《咏雪》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思维敏捷性、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诗歌创作学生尝试创作以“雪”为主题的诗歌,表达对雪的感受和想象。
5.2 文化背景教师介绍更多关于雪的文化背景,如雪的诗句、歌曲、故事等,丰富学生的知识。
5.3 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述雪的诗歌或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以便于课堂教学的展示。
6.2 课堂活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合作探讨,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意。
6.3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未若”等。
②、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学会在朗读中质疑、思辨。
②、通过想象、比较,品味“未若柳絮因风起”的优美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②、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明机智和出众才华。
教学重难点1、重点:指导学生积累、掌握文言字词;帮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2、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和学生想象作诗。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兴趣浓出示“雪”的甲骨文,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字,猜猜“雪”的本义是什么?古人把雪花比喻为随风漫天舞的羽绒,雪花洁白、轻盈、飘逸,它还像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世说新语》里的两个少年也有很美妙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读读《咏雪》这篇文章。
(二)作家作品了解清屏幕展示:知识卡片一刘义庆(404-444)南朝宋文学家。
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雅量等三十六门。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做任何夸饰。
语言简练,词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三)层层细读品析深1、读得流利要求:读音正确,节奏分明,语句通顺流畅,不多字,不少字。
屏幕展示:①知识卡片二:读准字音俄而雪骤差可拟无奕女②读出节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学生齐读、范读、自由读,教师适时订正读音,指导朗读。
2、读的明白要求:理解词意句意,故事内容读得清楚明白。
学生采用逐字逐句,对照直译的方法,四人一组,每人一句,结合注释,试着翻译全文,同时把不懂的字词句做好记号;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适当给予提示。
初中咏雪备课教案及反思
教案名称:《咏雪》课程类型:文言文阅读与鉴赏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咏雪》全文;2. 掌握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3. 了解并欣赏古人咏雪的文学魅力;4.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与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2. 理解并背诵《咏雪》全文;3. 欣赏古人咏雪的文学魅力。
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2. 理解并背诵《咏雪》全文。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咏雪》的课件和参考资料;2. 学生准备《咏雪》的文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咏雪诗篇,如《雪梅》、《问雪》等;2. 提问:同学们对咏雪有什么印象?古人是如何咏雪的?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咏雪》全文,注意字词的读音和含义;2.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言文的内容;3. 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查阅字典或询问同学。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咏雪》全文,重点讲解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2. 教师分析《咏雪》的文学特点,如韵律、意象、情感等;3.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古人咏雪的文学魅力。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结合课堂讲解,对《咏雪》进行再次阅读,加深理解;2. 学生尝试背诵《咏雪》;3. 学生回答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咏雪》,同学们对这篇文言文有什么印象?;2. 学生回答问题,复习《咏雪》的内容。
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2. 教师分析《咏雪》的文学特点,如韵律、意象、情感等;3.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古人咏雪的文学魅力。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结合课堂讲解,对《咏雪》进行再次阅读,加深理解;2. 学生尝试背诵《咏雪》;3. 学生回答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3. 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第8课 《咏雪》(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
第8课《咏雪》教学设计《咏雪》是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是七上第二单元的文言文课文。
从单元主题出发,亲情是不可忽视的主题。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本文描绘了谢家人在雪天赏雪作赋的温馨场面,我们可以从中窥见魏晋儿童的聪慧和良好家风的传承。
所以学习本课时,要“言”“文”兼顾,在完成文言文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之余,也要把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与学生的实际关联起来,引发学生对课文及《世说新语》的兴趣,并认识家风传承对人成才的重要作用。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节奏划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文言文,培养文言语感。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
3.探究“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妙处。
4.从文本中分析谢家温馨、轻松、快乐的家庭氛围。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难点:分析“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妙处。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人刘禹锡到达了六朝时期只有贵族们才能居住的《乌衣巷》,便写下了此诗,其中王谢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有名的贵族。
谢家谢安,他凭着自己卓越的军政才能,指挥过历史上因“以少胜多”而闻名的“淝水之战”;身为宰相,谢安成为了当时“安民救世”的人物。
谢安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博才多学,风度优雅,为东晋名士之首。
他精通儒家经典,能诗善文,性好音乐,工书善画,待人接物很讲究风度,言谈举止更注重修养。
他的一举一动都左右着当时的社会风气。
人称“江左风流宰相唯谢安耳”。
如此有影响力的谢安,不仅在历史上诗赫赫有名的人物,其言行逸事被收录在《世说新语》一书中。
【走近作者】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雅好文学,招纳贤士,并组织文人编著我国古代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
全书分德行、言语、文学、方正等共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
第8课《咏雪》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世说新语·咏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刘义庆及《世说新语》的相关文学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掌握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积累谦辞和敬辞。
(3)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翻译、赏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讨论,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才华,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美德。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3)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2.教学难点(1)体会古人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理解文中一些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引导学生从文中汲取智慧和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的时候,和他的兄弟吃梨,他自己拿了小的吃。
人家问他为什么,他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这个故事体现了孔融的谦让之美。
(2)第二个故事是王戎识李。
王戎看到路边的李树结了很多果子,其他人都去摘,只有他不动。
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树在路边,而且果子很多,这一定是苦李,所以没人吃。
”后来人们摘下来尝了尝,果然是苦李。
这个故事展现了王戎的聪慧。
(3)那么,同学们对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理解和感受呢?从中学到了古人的哪些智慧和品德呢?(4)这两个故事都出自《世说新语》这部作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篇文章《咏雪》。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案与反思第1篇】《咏雪》教案教师李彩虹[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常识,初步学会对文言文的自主阅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积累文言字词,掌握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4、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1、诵读法。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两个比喻句,你认为哪个更好?[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诗歌激趣导入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老师提问,王、谢哪个朝代的什么人物?答:是东晋著名的两个宰相,王导、谢安,王导是开国宰相,谢安指挥过著名的肥水之战,本文的女主人公谢道韫就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谢安的侄女,王羲之的儿媳妇,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聪慧有辩才,被后人称为绝代才女,奇女。
是教师板书课题二、看图朗读课文掌握下列字的读音雪骤 zhòu差可拟 chā nǐ无奕女 yì谢道韫 yùn三,1.指明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停顿;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全班齐读四,合作探究,疏通文意1,落实重点实词,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在家聚会),与儿女(古今异义:指子侄辈)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公欣然(高兴的样子)曰:“白雪纷纷何所似(相似,像)?”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大致、差不多相比))。
七年级语文教案咏雪教学设计4——走进诗人眼中的雪
在冬天的时候,雪是人们最喜欢的美景之一。
在中国古代,许多诗人也喜欢用诗歌表达他们对雪的热爱和景观的感受。
今天我们将探讨七年级语文教案咏雪教学设计4——走进诗人眼中的雪的文章。
我们将介绍一个古代诗人李白的诗歌《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首诗中描述了冬天黄河的景观,其中一句“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无思危则有惧”的名句描绘了冰天雪地中黄河的凶险和壮美。
李白用刚柔并济的笔法,表达出雪景的幽美和壮观。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了解另一位著名的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首诗用诗人描写的方法,传达了雪景带来的情感和意义。
他以草原上的雪为背景,写下了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告别之词。
白居易深情厚道的诗风,表现了一个温暖、善良、有情的雪景哲学。
我们将了解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望岳》。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盛行的雪景给山岳带来的壮丽景象。
其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用极其准确的文字,描出了大自然这一美丽景象。
我们将学习一个现代诗人席慕蓉的诗歌《雪的记忆》。
诗歌传达了人们对雪的深深情感和对年龄的不同阶段的追忆。
这首诗连续描绘了“雪”与“年龄”的象征关系,温柔地展现了人生的轨迹。
走进诗人眼中的雪,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雪的美,更是诗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化。
通过诗歌体验,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雪景的美和它在人们心中的不同意义。
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和爱惜雪,同时将这种情感传递给下一代,让他们在这美丽的世界中找到宁静和平和。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第【1】篇〗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
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学习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拓展思维。
学习难点: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知识链接】1.作家和作品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2.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
她自幼聪识有才辩。
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课前预习】(高效课堂从预习开始)1.给加点字注音:俄而()雪骤()差( )可拟 ( ) 无奕( )女2.参考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内集儿女俄而雪骤欣然差可拟未若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咏雪》选自,作者,朝家。
该书是小说的代表作。
4.熟读全文。
学习过程:【呈现目标明确任务】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
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合作预习问题导向】美美地读(从读中感受)1.听范读:听字音、节奏和情感。
2.组员朗读展示。
认真地译(从译中探究)小组合作,结合课前预习中的重点词语翻译全文。
细细地品(从品中领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初中语文《咏雪》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咏雪》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咏雪》这首诗的基本内容,了解诗人谢灵运的背景及其对雪的赞美。
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
学会通过诗词来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咏雪》。
学会通过诗词来表达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雪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
理解诗词中蕴含的哲理,启发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咏雪》这首诗的文本内容理解和解读。
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的分析。
2.2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深层含义和哲理。
学会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资源:教师教材《咏雪》。
PPT或黑板等展示工具。
相关的参考资料和诗词鉴赏书籍。
3.2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安静、整洁,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思考。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雪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雪的美好感受。
引出诗人谢灵运和他的诗作《咏雪》。
4.2 文本阅读与解读:让学生自主阅读《咏雪》,理解诗的基本内容。
教师引导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
4.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诗的深层含义和哲理。
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的交流和探讨。
4.4 表达与创作:让学生尝试通过诗词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可以是一首小诗或一篇散文。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度、合作探讨和表达与创作的评估。
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解读的能力的评估。
5.2 评价标准:学生对诗的基本内容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的分析能力。
学生的合作探讨和表达能力,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悟能力。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诗词鉴赏: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写雪的诗词,如《雪梅》、《卖油郎独占花魁》等。
比较不同诗人对雪的描写和表达方式,深入理解各自的情感和意境。
七年级语文教案咏雪教学设计4——让我们一起写一篇雪的描写作文
在七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咏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通过咏雪,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北国的寒冷,及雪的美丽。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了解雪的特点,懂得描写雪的语言,从而写出一篇美丽的雪景描写作文。
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一下关于七年级语文教案咏雪教学设计4,带领大家一起写一篇雪的描写作文。
一、教学目标1、了解雪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2、掌握描写雪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3、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来表达对雪的情感和体验;4、通过书写作文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学习内容1、雪的特点和表现形式;2、描写雪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3、写作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雪的特点和表现形式;2、讨论式教学法: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和分析雪对人的作用,鼓励他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寻找素材,并分享自己的感受;3、写作指导法: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和评价,指导他们合理运用语言,为她提供更多的写作思路。
四、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雪的图片和视频,并启发学生讨论雪对人的影响以及雪的表现形式。
例如,雪的纯洁、雪的寒冷、雪的覆盖等等。
2、技能训练环节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描写雪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
例如,雪花、融化、飘落、融入大地、漫天飞舞等等。
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用这些词汇和句式结构写出几句描写雪的短文。
并以此来检验学生对于词汇和句式的掌握情况。
3、写作指导环节老师向学生展示一篇关于雪的描写作文,并为学生解读重要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例如,如何营造出寒冷的氛围、如何描写雪花的落地、如何写出雪给人带来的伤痛与喜悦等等。
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这些技巧和方法来自己的写作。
4、作品交流环节老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进行互相交流和讨论。
老师指导学生如何从作品中提取好看的片段,并加深刻意的练习。
五、教学效果通过此次课面向七年级的语文咏雪教学设计,学生们在雪的描写方面有了准确的认知,懂得了描写雪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并且通过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思考,写出了富有创意的雪景描写作文。
语文文学咏雪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文学《咏雪》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咏雪》一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对雪的描绘和赞美之情。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咏雪》,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介绍作者及文章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2.2 课文朗读与解析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对文章进行逐句解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描绘手法和表达技巧。
2.3 课文讨论与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思想,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以一幅雪景图片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完成预习任务。
3.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分析文章的表达手法和主题思想。
3.4 课堂讲解对文章进行逐句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小组合作探讨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咏雪》原文5.2 辅助材料:相关雪景的图片、视频等5.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第六章:教学策略6.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6.2 情境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6.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发现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七章:教学活动7.1 课前活动让学生收集有关雪的诗歌、散文等作品,进行分享,扩大知识面。
7.2 课中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7.3 课后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户外观察,用文字或绘画记录下自己对雪的感受,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教案、教学设计
3.讲解诗人通过对雪的描绘所表达的高尚品质和崇高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4.举例说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为学生仿写练习打下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诗人是如何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高尚品质的?
b.诗歌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学习,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
1.诗歌背诵:要求学生当堂背诵《咏雪》,检查背诵情况,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2.仿写练习:布置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自己心中的雪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将所学修辞手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咏雪》,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引导学生从诗人的高尚品质中汲取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在逆境中保持乐观,面对困难时坚定信念。
4.学生能够分析并领会诗人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等,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诗歌。
3.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背景、作者、意境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评价诗歌的能力。
3.课堂点评: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诗歌的韵律、意境、修辞手法等知识要点。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咏雪》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1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咏雪》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咏雪》教学设计 1一、导入:大家读过《乌衣巷》这首诗吗?唐代诗人刘禹锡站立秦淮河边,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
由此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其中提到谢家,你们知道谢家出了哪些明星人物吗?东晋政治家谢安,淝水之战的主帅谢玄,谢玄之孙——山水诗人谢灵运,谢灵运之侄,被李白看重的“中间小谢又清发”的谢朓等。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人才济济的明星家庭中发生的小故事——《咏雪》。
二、预习检测1、关于《世说新语》(1)《世说新语》知多少?请介绍的同学在黑板上写出关键词。
(2)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美学家李泽厚将魏晋时期的特征概括为“魏晋风度”,那这些风流“名士”们会有怎样的风度呢?2、请同学根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3、读得对不对呢?请根据范读进行自我检测。
4、齐读课文。
三、疏通课文1、给大家5分钟时间独立翻译课文,重点弄清划横线的词语解释。
2、翻译过程中有问题的同学向组内同学寻求帮助。
3、疏通文意检测,小组间比一比,请出小组代言人,一人一词解释,看哪个组的正确率高。
4、再请两个组比一比,看哪个组的代言人翻译的句子更好。
(其他组的同学当评委)5、全班一起口头翻译课文。
注意用词准确,句意完整。
(自我纠正与老师纠正兼用)四、初背课文请大家根据译文尝试背一背课文吧。
五、感知课文现在要考考大家,通过翻译课文,看看你们到底弄懂了这个故事没有。
请用原文字词齐声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六、比较赏析1、在讲论文义的时候,因风雪骤起,谢太傅临时起意考察孩子们的学艺,胡儿和无奕也是灵机一动,随口而出,事前并无准备。
那么你们认为,把雪比作盐和柳絮,到底哪一个更好呢?2、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文章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第8课《咏雪》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咏雪》教学设计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节奏划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文言文,培养文言语感。
2、思维发展与提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
3、审美鉴赏与创造:探究“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妙处。
4、文化传承与理解:从文本中分析谢家温馨、轻松、快乐的家庭氛围。
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明言疏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2.通过比喻对比,品文赏雪,品味诗句优美意境,扣住神韵仿写联句。
3.通过赏析人物,读人悟韵,感受古人生活情趣,理解魏晋名士风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借助注释疏通文意难点:品味比喻优美意境,扣住神韵仿写联句教学过程一、导入(2min)板书甲骨文“雪”,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字?古人把雪花比喻为漫天飞舞的羽毛,那么,纷纷白雪除了像羽毛还像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世说新语》里的两个少年有美妙的回答,今天让我们来读一读《咏雪》这篇文章。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通过书写象形字营造画面感,激发激活学生对雪的想象与联想,为本文的学习做好情绪和思路的铺垫。
二明言疏意(8min)1.读准字音:请一生朗读课文。
正音:俄而、差可拟、无奕女师板书字音并解释,要求学生在书中批注,引导学生读课下注释、因音辨义。
1)古今异义古:子女,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儿女今:子女,父母的儿子和女儿。
2)特殊句式①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定后,宾前):纷纷白雪似何?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省略倒装(省略介词“于”,状后):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③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省略判断(省略主语)3)词类活用①寒雪日:名词活用作状语,在一个寒冷的下雪的日子。
雪:名词活用作动词,下雪。
②内集:内,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家里,在内部。
2.齐读3.读出节奏:屏显首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尾句“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请学生断句。
4.引导学生正义通解(声韵分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中的入声字“雪”“日”“集”要短读,“谢太傅”重读,“与儿女讲论文义”中的“讲论文义”要重读。
《咏雪》教学设计(通用5篇)
《咏雪》教学设计《咏雪》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咏雪》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咏雪》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与特殊句式;2、借助注释和课堂补充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3、了解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
教学重难点: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与特殊句式;2、翻译文章。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小学应该学过一些古代少年儿童聪慧机敏的故事,例如司马光砸缸等,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故事。
二、释题:了解《世说新语》的相关知识。
三、整体感知:1、注意字音骤差奕谢道韫2、理解字词,注意停顿,翻译文章(朗读原文加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结合注释,补充:古今异义词“儿女”)(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点“公”指谁;补充“欣然”)(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点“兄”与“兄子”指谁;补充古今异义词“差”)(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点“兄”与“兄女”指谁;补充古今异义词“因”)(5)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点“大兄”指谁)四、悟读课文,自主探究1、理解特殊句式(读下面句子,感受它们与别的句子的不同之处)(1)宾语前置句:白雪纷纷何所似(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2)状语后置句:撒盐空中差可拟(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3)省略与判断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略主语,……也)2、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复述一下文章的内容。
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5、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咏雪》教案(优秀6篇)
《咏雪》教案(优秀6篇)语文《咏雪》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古汉语知识。
2、背诵短文。
3、比较“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的美感差异。
教学过程:一、师生交谈家庭聚会时的情况,引入作对联,咏诗词歌赋,之后,师生共同研读南朝文学家刘义庆的一篇短文《咏雪》。
二、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释默读课文,圈画出生字、难词。
之后,小组利用工具书解决。
之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
看大屏幕讲析文言词句: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子侄晚辈统称。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猛。
欣然,高兴的样子。
拟,比,比拟。
未若,不如。
差,大致。
因,趁,乘。
1、白雪纷纷何所似?似何,像什么。
2、即……之妻也。
“……也”,“是……”3、即……之妻也。
省略主语“(谢道韫)就是……”三、教师范读课文。
四、教师领读课文。
五、学生自由朗读一遍。
六、教师示范、指导背颂课文(合上书,一学生读,其余学生听,三遍之后背诵)。
七、简析课文内容:文中赞赏了谁?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从哪一句得知?文末交代道韫的身世可见。
八、两个小孩都很快做出了句子,且小男孩最快,随后小女孩微起朱唇出妙语“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而公大笑乐,比较“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形容“白雪纷纷”,哪一个更好?学生各抒己见,自圆其说即可。
教师见解:“撒盐空中”这句虽然形似,但给人的感觉不美,“柳絮因风起”句则形象、动态、美感兼具,有意蕴。
举例:有一首打油诗写道:“江山一笼统,井上一窟窿。
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打油诗有形象,无意象,我们体会不到景物美,这不是成功的文学创作,好的文学形象要有美感,有情趣。
如:“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营造了怎样的气氛?营造了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这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
九、齐背课文。
十、拓展练习。
要求学生背出自己熟悉的咏雪诗句,师生共同欣赏。
附课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班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10篇)下文是我为您细心整理的《部编人教版语文七班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10篇)》,您浏览的《部编人教版语文七班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10篇)》正文如下:部编人教版语文七班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白文朗读、标点文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同学了解故事内容。
2.通过脚本批注与演读的方法,把握人物情感,学会写景状物的写作手法。
3.学习古人的聪慧,感受良好的家教氛围。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情感。
2.学习摹景状物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朗读时的白文断句,演读中通过语气变化把握人物情感。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接受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演读法、脚本批注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激发同学的爱好,充分调动同学的乐观性,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
1.同学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是通过多种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借助工具书和书*释以及生生、师生之间的沟通加以解决,老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同学多向思维。
教会同学通过脚本批注的方法分析文中重要词句。
引导鼓舞同学大胆沟通,培育同学的制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力量。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老师呈现课件。
提问: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听说过“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两个孩子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同学思考得出:聪慧、机灵。
)今日,我们通过《世说新语》中的《咏雪》,来生疏两个孩子,看一看这两个孩子与司马光和曹冲有什么相像之处。
【设计意图】激发同学的阅读爱好。
(二)多种朗读,理解内容1.老师呈现《咏雪》的白文(竖版)的课件给同学。
同学依据理解朗读断句。
同学自由断句,呈现断句成果,读给大家听;小组争辩断句,各组呈现断句成果,派代表朗读,各自阐明断句依据。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古代文言文的特点,依据语感尝试断句,激起同学的挑战意识;通过竞争阅读,激发同学学习爱好。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第【1】篇〗咏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1.诵读法。
初一的学生对于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3.延伸阅读法。
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学要点】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
”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
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
教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
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多媒体显示:刘义庆简介、《世说新语》简介三、正文今天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品读《咏雪》1.题目解说:“咏雪”即歌咏白雪,歌咏落雪。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诵读并背诵《咏雪》这篇文言文。
2、帮助学生理解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准确翻译全文。
3、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聪慧和家庭文化氛围,体会古代文学的魅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子,如“俄而”“骤”“欣然”“差可拟”“未若”等。
(2)掌握比喻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2、难点(1)体会谢太傅对两个比喻的评价,理解“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妙处。
(2)感受古代家庭文化中轻松、和谐的氛围。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增强语感。
2、讲解法:对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子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比喻的优劣,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家庭聚会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雪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眼中的雪。
(2)提问:在古代,人们是如何描绘雪的呢?引出课题《咏雪》。
2、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学生标注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3、理解文意(1)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疏通文意,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交流,互相解决疑难问题。
(3)教师检查,重点讲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4、分析内容(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雪的句子:“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
(2)组织学生讨论这两个比喻的优劣。
(3)提问:谢太傅更欣赏哪个比喻?为什么?(4)让学生体会“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的精妙之处,感受其生动形象、富有诗意的特点。
5、探究主旨(1)思考:文章通过咏雪表现了什么?(2)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感受古人的聪慧和才情。
6、拓展延伸(1)让学生回忆自己学过的描写雪的诗句,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2)布置作业:让学生模仿《咏雪》,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一种自然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本文虽是比较浅显的文言文,但理解起来仍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可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3.延伸阅读法。
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
同学们,一提到冬天,大家就会想到漫天雪花飞飞扬扬,天地间苍茫一片,真的是“上下一白”,就会想起许多咏雪的名诗佳句,老师我不由得想起了岑参的诗
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多么新奇的想象,多么大胆的比喻,以春花喻冬雪,让人在凛冽的寒冬感受到春意与生机。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看看短文中的孩子是怎样描绘他眼中的雪景。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多媒体显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
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
《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三、诵读文本,复述故事。
1、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储备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范读。
范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例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体会到:根据文意读准节奏。
难句如:“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要求:沉醉其中读出韵味。
3、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
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4、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
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要求:①要有时间、地点、人物。
②讲清事情发生的缘由—经过—结果。
四、疏通大意,品析佳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大意。
默读贵在边读边思考,要求学生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然后让学生提出来,
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
(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1)各组提问。
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
(2)教师归纳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①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3)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
明确:①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
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②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③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而
“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飞花”“天空对大地的情思”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句,如韩愈的《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吕本中的“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与不似都是绝”;杨万里的“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等等。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想象背诵法背诵课文。
背诵有两个明显的功能:一、能帮助深入理解内容;二、能提高阅读翻译的效果。
因此学习文言文最好熟读到背诵,这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理解的益处颇大。
背诵文言文不等于死读硬背,而应讲求方法,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结合投影想象画面背诵文章。
5、默写课文。
五、阅读激趣:
你知道今天的课堂上涌现了一批聪颖机智的同学。
但是你知道七岁的王戎为什么在大家竞相摘吃李子时而他却不为所动吗?你知道十岁的孔文举面对别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如何机智应答的吗?请走进《世说新语》!走进古诗文!
六、布置作业:
1、从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咏雪句并写出理由。
2、整理你在本课上学到的文言文知识和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利用学到的方法预习《陈太丘与友期》,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提出自己不清楚的问题。
教学反思:
1、朗读教学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教师在实施教学时,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分角色读、自由读、默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感知文意,把握情感,分清节奏停顿、疏通了情节。
2、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始终以学生为核
心,疏通文意由学生质疑解答;问题探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合作;佳句赏析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无论哪一个环节,始终让学生处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思维。
3、应注意预设与生成的结合。
教学设计只是一种预设,教学本文时,雪花飘舞的冬天已来临。
如果窗外恰是大雪飞扬,就可以使学生一下子找到学习的切入点。
当然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联系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会学习。
十字路初中刘传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