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五数下第一单元课程纲要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总课时:20课时设计者:李利霞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的对称现象,进而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征,把握简单的轴对称关系,以及为利用轴对称的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
从学习内容看:本单元安排了下面一些内容: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整理复习课程目标:通过本册书的学习,你将能: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课程内容课程实施㈠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㈡学习方式利用导学案,通过自主预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运用操作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㈢实施对策1.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
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建构新知。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的对称现象,进而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征,把握简单的轴对称关系。
课程评价:(一)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⒈利用课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⒉学生书写错题分析报告。
⒊单元学习进行复习整理,及时互评。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⒈卷面测试:概念平均错误在20%以内;度量、画图平均错误率在20%以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错误率在25%以内;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⒉进行一次观察能力检测。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小学数学课程纲要(五年级下册)课程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小学数学课程类型:必修课程设计教师:日期:2016-02-20适用年级:五年级总课时:66 课时背景: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联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全册学习目标)1、课堂反馈:通过观察、问答、交流、操作等途径实现。
2、课后反馈:通过作业、实践活动、校信通等途径实现。
课程评价:1、过程性评价。
(1)课堂表现。
通过个人回答、板演习题、小组汇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2)作业情况。
根据学生作业上交、独立完成、书写工整、及时纠错情况,用“等级+星级”形式进行评价。
2、多元性评价(1)通过校讯通的平台和家长交流孩子在学校的情况;(2)通过家访的形式了解孩子在家的状态;(3)进行一次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4)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一位学生作出综合评定。
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考试、口试或实践报告等。
3、终结性评价(1)单元测试和学期末测评卷面测试:基础知识平均错误在20%以内,口算、计算和简算平均错误率在10%以内,速度每分钟5道题以上;度量、作图平均错误率在20%以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错误率在30%以内,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领【课程名称】: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设计者】:锋丹雅萍朱永琴司雯【适用年级】:五年级【学校】:外国语小学【课程种类】:必修课程【总课时】: 52 课时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解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授课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授课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5、3 的倍数的特点,质数和合数。
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授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授课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授课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体两个单元。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研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研究并领悟长方体和体的特点、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变,掌握长方体、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研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看法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授课众数。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响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点数。
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牢固、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合适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体两个单元,授课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授课容,引导学生经过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浸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领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觉数学的魅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一、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授课内容。
详细可分解以下:在"数与代数 " 领域授课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 5、 3 的倍数的特点,质数和合数。
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授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授课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授课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 " 领域授课图形的变换和长方体和正方体。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研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研究并领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变,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研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使学生空间见解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授课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授课众数。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应一组数据会集趋势的特点数。
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牢固、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合适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会集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授课,还安排了" 数学广角"的授课内容,领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觉数学的魅力。
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授课内容编排 3 次实践活动,授课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材还编排了一些 "你知道吗 " ,介绍数学背景知识。
编排一些思虑题,作为弹性的授课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授课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
教材合适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李四季学校名称:张湾王王万岭小学科目名称: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开发教师:李四季课程类型:必修课程课时:60课时日期:2012.02一、课程目标(1)数与代数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1.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2.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3.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统计与概率1.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2.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4)实践活动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二、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图形的变换 4课时因数与倍数 6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0课时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7课时统计3课时数学广角2课时综合应用4课时三、课程实施(一)课程资源的开发1、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二版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课时:72课时(义务教育)设计者:王珍/郑东新区龙子湖第二小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展开图的形状,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3、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4、使学生认识理解物体体积概念,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5、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6、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并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7、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内容本册教材从四个方面编排:(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借助图形语言,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了解倒数的含义,能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应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法。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结合具体情境,能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五年级教学大纲数学人教版(完整版)
五年级教学大纲数学人教版(完整版)五年级教学大纲数学人教版五年级教学大纲数学人教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的运算: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以及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这部分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和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代数初步:包括代数式、方程、函数等概念,以及解方程和方程组的技能。
这部分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代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3.空间与图形: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拼接等技能,以及图形的变换和视图的概念。
这部分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几何知识和技能,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4.统计与概率: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以及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这部分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统计和概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5.应用题: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以及一些常见的应用题的类型和解决方法。
这部分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五年级教学大纲数学人教版的基本内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难度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年级教学大纲英语五年级英语教学大纲(英语)主要内容包括:1.语音:要求学生能够辨认字母的发音,了解元音字母的发音,并能够拼读简单的单词和句子。
2.词汇:要求学生掌握不少于300个英语单词,包括家庭成员、日常用品、动物、食品、数字、颜色等词汇。
3.语法: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现在时的基本用法,并能够正确使用基本的时态和语态。
4.口语:要求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包括问候、介绍自己、描述事物、表达意见等。
5.阅读:要求学生能够读懂简单的英语短文,理解其中的意思和信息,并能够回答简单的问题。
6.写作:要求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英语写简单的短文,包括自我介绍、家庭成员介绍、日常活动介绍等。
以上是五年级英语教学大纲(英语)的主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五年级教学大纲英语上册五年级教学大纲英语上册主要内容包括:1.词汇:共学习40个单词和10个句子。
五下数学课程纲要 第一单元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课程纲要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必修内容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10月第2版授课时间:4课时授课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设计时间:2014年2月【背景】本单元课程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计算领域,而且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具体表现: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
从学习内容看:本单元安排了下面一些内容:轴对称、旋转和欣赏设计。
课程内容知识点散、多,难度相比以前增大不少,学习困难点比较多。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要注重对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培养踏实、勤奋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为六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
3.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 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课程内容与实施】补充: 教/学方法1.问题驱动教学。
教师创设数学情景,设置问题链,通过学生探究、课堂生成、互相交流来驱动任务完成,促使目标的达成。
2.合作学习。
完成实践操作作业,要求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指定的某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提示:一般采用数学日记、手抄报、数学小论文等形式。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经济技术开发区xx小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课程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授课时间:总计60课时授课教师: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学校: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xx小学课程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总复习。
单元序号单元专题学习重点教学内容课时安排1 观察物体(三)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到的物体形状。
观察物体 22因数与倍数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1、因数与倍数:2、2、5、3的倍数特征;3、质数和合数;73 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13(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积;4、体积单位间的进率;5、容积和容积单位;6、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7、探索图形。
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课程纲要五年级下(1)(1)
14
5.6---5.9
1.复式条形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
3.我学会了吗
4.习题练习
2
1
1
1
15
5.11---5,15
1.单元测试
2.单元测试讲评
3.知识点回顾整理
2
2
1
16
5.18--5,22
1.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3.体积与容积单位
2
2
1
17
5.26---5.29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高庄小学
五年级数学(下)学科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小学五年级数学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教材来源:
适用年级: 小学五年级
课 时:课时
设计者:枣庄市峄城区高庄小学
设计时间:2020年2月13日
一、背景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五(1)(2)班数学课。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仍有部分后进生的存在,极个别同学的上课习惯较差,而且很不好沟通,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加强学生的书写,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允许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目标,在实施评价时,可以对部分学生采取“延迟评价”的方式,提供再次评价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目标要求:了解、理解 定性和定量)
(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但要考查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要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例如:教学“小数乘、除法计算”时,在组织合作探索活动中,要考查学生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情况,更要重视考查学生对小数乘、除计算方法理解的程度。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价。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内容标准:通过观察实物,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性质和特点,掌握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让学生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及其度量单位,并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同时,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内容标准: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能够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同时,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并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内容标准: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掌握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的方法。
同时,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第六单元:折线统计图内容标准:让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能够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通过实际的统计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内容标准: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养成良好的研究和行为惯,如认真作业、书写整洁、坐姿端正、格式正确、积极回答问题等。
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它们的展开图,认识它们的特征。
通过实例,了解体积的意义及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并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了解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掌握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的方法。
小学五年级《数学》 下册 课程大纲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数学思维:能够发现数学问题中的规律和特点,具备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数学知识:掌握数的加减乘除、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面积、体积、容积等基础数学知识。
3.数学方法:学会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求解问题。
4.数学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三、教学内容:1.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包括整数的认识、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横竖加减、借位与进位、应用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2.数的乘法:重点教授数的乘法的概念和性质,包括乘法公式、乘法因数、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应用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3.数的除法:主要讲解除法的概念和方法,包括除法的运算规律、除法的应用问题等内容。
4.分数:包括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应用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5.几何图形:主要教授平面图形的种类和性质、图形的判断和分类、简单几何变换、统计图表等内容。
6.面积、体积、容积:包括面积的概念、单位面积的数量、面积的计算方法、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应用问题等内容。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举例、游戏、探究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中的规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2.教师示范法:通过示范和解释,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3.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和探究,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巡回讲解法:通过座谈、讨论、展示、比赛等形式,使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评价: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包括连续小测、大测、作业、小组活动、学习心得等,综合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开学第一课)五年级数学下期课程纲要
课程学习目标: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 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 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 计图表示数据。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 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 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 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 “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 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 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 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 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 课程评价:
过程性评价 一、课堂评价(权重:10%) 学习态度、发言质量、反思质疑、合作学习 二、作业评价(权重:10%) 作业态度、作业质量、 三、单元检测(权重:170%) 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权重:70%)卷面成绩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内容标准:认识复式折线统计 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 题。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 和合理的推测。
三、课程实施 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实践操作学习。在观察图标、操作学具、解决问题的活动中, 获得新知,形成能力。 3、自主探究学习。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课堂生成 的新知疑惑,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新知的学习,在 合作交流过程中初步建立合作意识,体会合作学习的作用。 5、讲授训练结合。精讲学生理解上有困难的知识,设计有针对 性的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堂交流,掌握学情,调整教学。 6、数学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初步学习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 事物,思考问题,习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课程纲要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课程纲要一、教学目标1.全面掌握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包括数的运算、分数、小数、图形、三角形等;2.提高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1.数的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算法;(2)带括号的加减法、乘除法;(3)应用题解决。
2.分数(1)认识分数的概念;(2)分数的简化和扩大;(3)分数的加减法;(4)分数的乘法和除法;(5)分数的应用题解决。
3.小数(1)认识小数的概念;(2)小数的加减法;(3)小数的乘法和除法;(4)小数的应用题解决。
4.图形(1)认识多边形;(2)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3)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
5.三角形(1)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2)解决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数的四则运算的规则和应用;(2)分数的运算;(3)小数的运算;(4)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5)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
2.难点(1)带括号的数学运算;(2)分数、小数的运算应用题;(3)图形面积和周长计算的综合应用;(4)三角形面积和周长计算的综合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任务导向型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2.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合作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综合性评价方法,通过定期考试、作业、课堂练习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复习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引导学生掌握数的运算的基本规则;2.第二课时:学习带括号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解决应用题;3.第三课时:认识分数的概念,简化和扩大分数,解决分数的加减法;4.第四课时:解决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应用题;5.第五课时:认识小数的概念,学习小数的加减法;6.第六课时:学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解决小数的应用题;7.第七课时:认识多边形,学习多边形的计算;8.第八课时:学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9.第九课时:认识三角形,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10.第十课时:综合练习,复习已学知识,解决综合应用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课程纲要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课程纲要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课程纲要篇1一、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观察物体、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变换、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其中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等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一)在"数与代数"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二)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的变换。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在前面学习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形状图通过操作还原该物体,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统计与概率"方面,这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折线统计图。
在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到当数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等多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数学广角”,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五年级学生的数学下册课程纲要,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他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具体的课程目标如下:1. 理解和应用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掌握三位数和四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3. 提高对小数和分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进一步发展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分类能力。
5. 研究如何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统计。
6. 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的内容:1. 四则运算- 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三位数和四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 乘法表的研究和应用。
- 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小数和分数- 小数的认识和表示方法。
-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 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达方法。
-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3. 几何图形- 二维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 直角、钝角和锐角的理解。
- 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4. 数据和统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数据的图表表示和分析。
- 平均数的计算和应用。
5. 实际问题解决-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 运用所学数学方法解决日常计算和测量问题。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与学生互动: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和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2. 小组合作研究: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案例分析和实践: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互动软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研究兴趣。
四、考核与评价本课程的考核和评价将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的考核方式包括课堂练、作业评定和小组合作评估等。
五、教材和资源本课程将使用教育部编制的五年级数学教材作为主要教材,同时辅助使用其他相关教辅资料和多媒体资源。
五年级数学(下)课程纲要
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下)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学科课程教材来源: 青岛版适用年级:五年级设计教师:课时: 63课时制定时间:2021年 1 月30 日一、课程背景(一)学生已有知识与认知特点(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
但是个别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
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还有待加强训练。
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有些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掌握数学的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的能力。
(二)本册内容与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三)本册内容与课程标准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方向与位置、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复式统计图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知识。
《课标》认为,认识负数这一环节内容意在让学生感受负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没有涉及到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因此充分的展现负数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是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学期之前,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学期所学习的内容将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拓展,本节教材通过创设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丰富学生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的性质。
教材编写有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分数的意义,使学生充分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二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教材中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课时: 60课时设计者:内蒙古赤峰市翁旗乌丹三小孙成霞背景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小学生学习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
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目标1、通过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5、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实施一、课程资源1、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数学(上册)》2、教学相关教具:简易天平,硬纸板做的几何图形,骰子,转盘二、教学方法(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课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
适用年级:五年级
课时安排:总计51课时
设计者:五年级数学教研组
设计时间:2015年3月8日
一、课程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
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到的物体形状。
8、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坐姿端正、格式正确、积极回答问题等各种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
二、课程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观察物体,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内容标准: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到的物体形状。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内容标准: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内容标准: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内容标准: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
内容标准: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内容标准: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
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内容标准: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和合理的推测。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观察物体 1课时左右
因数与倍数 1课时左右
2、5、3 的倍数的特征 2课时左右
质数和合数 2课时左右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6课时
整理和复习 1 课时
探索图形 1 课时
分数的意义 3 课时左右
真分数和假分数 2 课时左右
分数的基本性质 1 课时左右
约分 3 课时左右
通分 4 课时左右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 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 课时
图形的运动(三) 2课时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 课时左右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左右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折线统计图 2 课时
数学广角——找次品 2 课时
总复习 4 课时
三、课程实施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
(一)课程资源
1、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或调序。
2、教案:本年级组老师根据学校、班级学情编制教案。
3、练习:课本后的“做一做,练习”、全能课堂、智力开发报、学习与巩固等。
4、其它资源:
(1)书籍:《数学教师用书》、《新课程标准》等
(2)网络:“班班通”教师资源,科学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信息。
(3)教具:图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
(4)学具:学生根据需要自己制作或者搜集各种学具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等。
(二)教学建议
1、数与代数方面: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强运算意义的理解,重视估算和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数模);避免繁杂的运算,禁止将运算与应用分开,加强方法的指导。
2、图形与几何方面: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和课件的合理运用;注重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认识几何图形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方面:注重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并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进行交流,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
4、综合与实践方面: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经验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重视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6、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学习,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7、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重视优生的培养又要关注差生的个别辅导。
四、课程评价
教学效果反馈:
1、课堂反馈:通过观察、问答、交流、操作等途径实现。
2、课后反馈:通过作业、实践活动、校信通等途径实现。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
1、课堂表现:通过个人回答、板演习题、小组汇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2、作业情况:根据学生作业上交、独立完成、书写工整、及时纠错情况,用“等级+星级”形式进行评价。
(二)终结性评价
期末测评的卷面测试:基础知识平均错误在20%以内,口算、计算和简算平均错误率在10%以内,并且有一定速度;度量、作图平均错误率在20%以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错误率在30%以内,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