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第三课时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bcce3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c.png)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强弱的顺序 A
H2SO3 + I2 + H2O === 2HI + H2SO4
2FeCl3 + 2HI === 2FeCl2 + 2HCl + I2 A.H2SO3 > I- > Fe2+ B.I- > Fe2+ > H2SO3 C.Fe2+ > I- > H2SO3 D.Fe2+ > H2SO3 >I-
电子的得失、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二者关系
元素化合价
电子的转移
升高
失电子(偏离)
降低
得电子(偏向)
二者是同时进行的
1.下列变化过程中,元素失去电子的是( D )
A.MnO2 → Mn2+
B.CuO → CuCl2
C.Ag+ → Ag2O
D.Sn2+ → Sn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有得、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先后进行的 C.有电子得失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D.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高温
C + H2O ===== H2 + CO
CuO + H2 ==== Cu + H2O
物质 CuO
C H2O
C CuO H2
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 氧化 还原 氧化 还原 氧化
化合价变化 降低 升高 降低 升高 降低 升高
化合价升高 —— 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 —— 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
化合价
得失电子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三课时完整ppt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三课时完整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af9bb3b307e87100f69681.png)
X2 >Y2 ,则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C ]
A、2W- + Z2 = 2Z- + W2
B、2Z- + X2 = 2X- + Z2
C、2Y- + W2 = 2W- + Y2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小插曲:金属活动顺序表也可比较氧化性、还原 性强弱 K C a N a M g A l Z n F e S n P b H C u H g A g P t A u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A、还原性强弱:Fe > Cu> H2
物质的量之比KClO3+6HCl====KCl+3Cl2 +3H2O 挑战自我——探究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规律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例题2:请指出反应Fe+CuCl2 = FeCl2+Cu 中有 关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思考讨论:Zn加入Cu(NO3)2与AgNO3的 混合液中,反应先后的顺序是什么?为 什么?
5.强者优先规律
当一种氧化剂遇多种还原剂时,先跟氧化还原性强 的反应; 当一种还原剂遇多种氧化剂时,先跟还原氧化性强 的反应。
综合练习1:单质X和Y相互反应生成X2+和Y2-,现有下 列叙述:①X被氧化 ②X是氧化剂 ③X具有氧化性 ④ Y2-是还原产物 ⑤Y2-具有还原性 ⑥X2+具有氧化性 ⑦
1.元素化合价与氧化性、还原性关系
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2.电子得失守恒规律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
例题1.配平Fe2O3 + CO →Fe + CO2
人教必修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人教必修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06d5e202d276a200292e9d.png)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20世纪初的疑问?
化合价的升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失去e-
Na
Cl
失去e-
得到e-
Na+ [ Cl ]-
化合价升降的原因: 电子的得失
Na+ Cl -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符号表征: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
的表示方法
化合价变化
锌元素化合价 升高 氢元素化合价 降低
氧化 反应 还原 反应
锌原子失电子 氢离子得电子
电子转移
宏观特征
Zn + 2H+ = Zn2+ + H2↑
氧化还原反应
微观本质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双线桥法 符号表征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归纳总结
得氧失氧角度 化合价升降角度 电子转移角度 氧化反应 得到氧的反应 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失去电子的反应
还原反应 失去氧的反应 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得到电子的反应
氧 化 还 原 得 氧 失 氧 同 时 化合价升降同时发 得失电子同时发
没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即称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探究二
反应实例
点燃
Cu + Cl2 = CuCl2
CaO+H2O===Ca(OH)2
高温
CaCO3 === CaO + CO2↑
人教化学必修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课件3
![人教化学必修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课件3](https://img.taocdn.com/s3/m/8d3f0dbd168884868762d6ee.png)
人教化学必修氧化还原反应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人教化学必修氧化还原反应2
(1)知识技能:掌握氧化还原的反应的实质,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能熟练 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能力培养:通过复习培养判断能力和应用
能力。
(3)思想情感: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
极进取的精神。
(4)科学方法:认识本质,进行资料整理与完
(2)实验室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 以下过程制备ClO2: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 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 mL水溶解后,再加入3 mL稀硫酸; 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 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 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Ⅴ.用0.1000 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 +2S2O===2I-+S4O),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0.00 mL硫代硫酸 钠溶液。在此过程中: 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化学必修氧化还原反应2
人教化学必修氧化还原反应2 人教化学必修氧化还原反应2
人教化学必修氧化还原反应2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例一 1.工业上用亚硫酸氢钠与碘酸钠反应可制备单
质碘。 (1)在NaI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HSO3溶液,发 生下列反应。请配平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
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NaIO3+NaHSO3―→I2+Na2SO4+H2SO4+
第1步:根据氧化还原顺序规律确定氧化性最强的 为氧化剂,还原性最强的为还原剂;根据化合价规 律及题给信息和已知元素化合物性质确定相应的还 原产物、氧化产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守恒规律 确定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的相应 化学计量数。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人教化学必修氧化还原反应2
(1)知识技能:掌握氧化还原的反应的实质,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能熟练 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能力培养:通过复习培养判断能力和应用
能力。
(3)思想情感: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
极进取的精神。
(4)科学方法:认识本质,进行资料整理与完
(2)实验室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 以下过程制备ClO2: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 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 mL水溶解后,再加入3 mL稀硫酸; 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 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 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Ⅴ.用0.1000 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 +2S2O===2I-+S4O),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0.00 mL硫代硫酸 钠溶液。在此过程中: 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化学必修氧化还原反应2
人教化学必修氧化还原反应2 人教化学必修氧化还原反应2
人教化学必修氧化还原反应2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例一 1.工业上用亚硫酸氢钠与碘酸钠反应可制备单
质碘。 (1)在NaI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HSO3溶液,发 生下列反应。请配平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
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NaIO3+NaHSO3―→I2+Na2SO4+H2SO4+
第1步:根据氧化还原顺序规律确定氧化性最强的 为氧化剂,还原性最强的为还原剂;根据化合价规 律及题给信息和已知元素化合物性质确定相应的还 原产物、氧化产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守恒规律 确定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的相应 化学计量数。
氧化还原反应93 人教课标版精选教学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93 人教课标版精选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ea4ca2b52acfc789ebc9d5.png)
六种比较方法:
1、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
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K当+ CF金ae2+属为Na+单什Mg质么2+ A失能l3+去置Zn2电换+ F子出e2+ 变CSnu2+成SPbO离2+ 4(子H中+) 后C的u2,+CHgu表2+?Ag+ 现什么性阳质离?子性氧质化的性强逐弱渐如增何强?
(氧化剂) (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特点:氯化氢部分被氧化。
参加反应的盐酸,一半作还原剂,一半作酸的作用。
指出下列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CuO +H2 ===△== Cu +H2O
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Ca非C氧O还3反=应=△=== CaO + CO2
元素对齐,数目一致。
练习:请分别用单线桥和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数目与方 向,并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2Fe + 3Cl2 ===== 2FeCl3
2FeCl3 + Fe === 3FeCl2
2Mg + CO2 点==燃= 2MgO + C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注意:
(1)氧化还原是矛盾共存,有氧化 反应必然就有还原反应。且电子得失 总数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守恒
(2)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 剂可以是同一种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优质课)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优质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0cdc890975f46527d3e1fa.png)
【解析】 (1)该反应中Cu的化合价变化是0→+2价,1 mol Cu失去2 mol电子;HNO3中氮元素部分由+5价→+2 价,生成1 mol NO,转移3 mol电子。(2)结合(1)的分析及单线 桥法的注意事项即可写出。(3)1 mol Cu失去2 mol电子,故3 mol Cu失去6 mol电子。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离子化合物NaCl 的形成过程
失去e-
Na
Cl
失去e-后 得到e-后
Na+ [ Cl ]-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00
2Na+Cl2 ==
+1 - 21Na Cl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Na+ Cl -
化合价升降的原因: 电子的得失
共价化合物HCl 的形成过程
H
Cl
H Cl
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0
H2
+
0
Cl2
===
+1-1
2 H Cl
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化合价升降的原因:电子的偏移
[结论]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发生了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2019/10/26
第二章 1第7 三节 第1课时
【答案】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2019/10/26
第二章 3第3 三节 第1课时
(2)两种方法的形式不同,实质相同。在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中电子转移、化合价升降、物质被氧化、被还原等关系时,用 “双线桥”方便,在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用“单线 桥”方便。
(3) 双 线 桥 法 “ 线 桥 ” 从 反 应 物 到 产 物 , 单 线 桥 法 “ 线 桥”只连反应物。
《氧化还原反应》优质ppt人教3
![《氧化还原反应》优质ppt人教3](https://img.taocdn.com/s3/m/164ceb48453610661ed9f4d0.png)
() A.FeCl3>Cl2>I2 C.I2>Cl2>FeCl3
B.Cl2>FeCl3>I2 D.Cl2>I2>FeCl3
B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
Ce4++Fe2+====Fe3++Ce3+
、
Sn2++2Fe3+===2Fe2++Sn4+
根据上述两个方程式判断各物质的还原性由
强到弱的顺序是( A.Sn2+、Fe2+、Ce3+
+6
H2SO4(浓) 氧化性
主族非金属元素
最高正价 = 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
最高负价 = 最外层电子数-8
最高正价 + |最高负价| =8
例如:Cl最高价+7价,最低价-1 HClO4 、 HCl
中间价:HC+l5O3、 HC+l3O2 、HC+l1 O
测评:P43 1 测评:P42 例2(1)
⑵还原性越强,说明该物质越易失去电子。
规律2、判断物质具有氧化性、还原性的方法:
(1)运用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判断: 当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 当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 当元素处于最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化合价 代表物
S元素的性质
-2
H2S 还原性
0
+4
S
SO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已知反应:SO2+2H2S=3S+2H2O,则:
(1)氧化剂是 SO2 ,还原剂是 H2S ; (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 (3)当有32g硫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是 4/3 NA ,还 原剂的质量是 68/3 g ;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一、二、三、四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一、二、三、四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a30415a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17.png)
01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02
复习上节内容:
回忆
氧化剂和还原剂
还原性: 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
若说“剂”,两相反。
记忆方法:
定义
氧化性: 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
高失氧,低得还,
还原剂: 失去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被氧化。
氧化剂: 得到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被还原。
△
点燃
C
2.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B. Na2O + H2O == 2NaOH C.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D. MnO2 + 4HCl == MnCl2 + 2H2O + Cl2↑ E. 3Fe + 2O2 == Fe3O4 CuSO4·5H2O == CuSO4 + 5H2O
反应物中的某元素
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
元素化合价升高
2.还原反应(被还原): 指反应物中某元素得电子(或偏向),化合价降低的反应过程。 (1)还原反应的对象是 ; (2)还原反应的本质是 ; (3)还原反应的特征是 ; (4)还原反应也是对反应过程而言的。
得电子
电子对偏向Cl
电子对偏离H
发生氧化反应
发生还原反应
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被氧化):指反应物中某元素失电子(或偏离),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过程。 (1)氧化反应的对象是 ; (2)氧化反应的本质是 ; (3)氧化反应的特征是 ; (4)氧化反应是对反应过程而言的。
得到氧, 被氧化(氧化反应)
CuO + H2 === Cu + H2O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02
复习上节内容:
回忆
氧化剂和还原剂
还原性: 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
若说“剂”,两相反。
记忆方法:
定义
氧化性: 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
高失氧,低得还,
还原剂: 失去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被氧化。
氧化剂: 得到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被还原。
△
点燃
C
2.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B. Na2O + H2O == 2NaOH C.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D. MnO2 + 4HCl == MnCl2 + 2H2O + Cl2↑ E. 3Fe + 2O2 == Fe3O4 CuSO4·5H2O == CuSO4 + 5H2O
反应物中的某元素
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
元素化合价升高
2.还原反应(被还原): 指反应物中某元素得电子(或偏向),化合价降低的反应过程。 (1)还原反应的对象是 ; (2)还原反应的本质是 ; (3)还原反应的特征是 ; (4)还原反应也是对反应过程而言的。
得电子
电子对偏向Cl
电子对偏离H
发生氧化反应
发生还原反应
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被氧化):指反应物中某元素失电子(或偏离),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过程。 (1)氧化反应的对象是 ; (2)氧化反应的本质是 ; (3)氧化反应的特征是 ; (4)氧化反应是对反应过程而言的。
得到氧, 被氧化(氧化反应)
CuO + H2 === Cu + H2O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7f317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d.png)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2
0 高温 0
+4
2CuO + C = 2Cu + CO2
有氧参与的反应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1
0
0
+2
无氧参与的反应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2019·抚顺高一期末)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解析 A项,氧化性:Z2>W2,不符合题给信息,反应不能发生; B项,氧化性:Z2>X2,符合题给信息,反应能发生; C项,氧化性:Y2>W2,不符合题给信息,反应不能发生; D项,氧化性:X2>Z2,不符合题给信息,反应不能发生。
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3)根据反应的难易(反应条件)比较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
√A.CaCO3+2HCl===CaCl2+CO2↑+H2O
B.Fe+CuSO4===Cu+FeSO4 高温
C.Fe2O3+3CO===== 2Fe+3CO2 D.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判断正误
(1)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氧元素的得失(× ) (2)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 (3)氧化还原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一定发生变化(× ) (4)一个反应中可以只有元素化合价升高,而无元素化合价降低(× ) (5)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②Fe+S
△ =====
FeS
可判断氧化性:氯气__>__硫。
1.下列微粒:①Al3+ ②Cl- ③N2 ④S2- ⑧MnO-4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2
0 高温 0
+4
2CuO + C = 2Cu + CO2
有氧参与的反应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1
0
0
+2
无氧参与的反应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2019·抚顺高一期末)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解析 A项,氧化性:Z2>W2,不符合题给信息,反应不能发生; B项,氧化性:Z2>X2,符合题给信息,反应能发生; C项,氧化性:Y2>W2,不符合题给信息,反应不能发生; D项,氧化性:X2>Z2,不符合题给信息,反应不能发生。
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3)根据反应的难易(反应条件)比较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
√A.CaCO3+2HCl===CaCl2+CO2↑+H2O
B.Fe+CuSO4===Cu+FeSO4 高温
C.Fe2O3+3CO===== 2Fe+3CO2 D.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判断正误
(1)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氧元素的得失(× ) (2)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 (3)氧化还原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一定发生变化(× ) (4)一个反应中可以只有元素化合价升高,而无元素化合价降低(× ) (5)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②Fe+S
△ =====
FeS
可判断氧化性:氯气__>__硫。
1.下列微粒:①Al3+ ②Cl- ③N2 ④S2- ⑧MnO-4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高中化学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3
![高中化学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3](https://img.taocdn.com/s3/m/543d87f1af45b307e9719723.png)
指出___F_e__元素化合价降低,___得__(得、失)电子, ___F_e__2_O发生还原反应,______F_e__2_O_是3 氧化剂, ___3__C__O__2__是氧化产物。 _____C_元素化合价升高,____失_(得、失)电子, ____C__O_发生氧化反应, ______C__O__是还原剂, ______F__e__ 是还原产物。
B. H2O2 → O2 D. CuO → CuSO4
氧化剂 + 还原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已知有如下反应:
① 2Fe3+ + 2I- = 2Fe2+ + I2
② 2Fe2++ Br2 = 2Fe3+ + 2Br- , 试判断氧化性
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C )
四种基本反应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
2、分析表格,找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 还原反应的关系。
反应类 型
化合
分解
置换 复分 解
举例
2Na+Cl2 =2NaCl CaO+H2O =Ca(OH)2
高温
CaCO3 △ CaO+CO2↑ 2KMnO4== K2MnO4 + MnO2 +O2 ↑
Mg+2HCl=MgCl2+H2↑
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剂 具有氧化性 得电子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还原产物
反应物 性 质
实质
特征
反应
反应产物
发生氧化反应
还原剂 具有还原性 失电子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氧化产物
A.Fe3+> Br2> I2 C.Br2 > Fe3+> I2
B. Br2> I2> Fe3+ D. Fe3+> Br2> I2
B. H2O2 → O2 D. CuO → CuSO4
氧化剂 + 还原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已知有如下反应:
① 2Fe3+ + 2I- = 2Fe2+ + I2
② 2Fe2++ Br2 = 2Fe3+ + 2Br- , 试判断氧化性
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C )
四种基本反应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
2、分析表格,找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 还原反应的关系。
反应类 型
化合
分解
置换 复分 解
举例
2Na+Cl2 =2NaCl CaO+H2O =Ca(OH)2
高温
CaCO3 △ CaO+CO2↑ 2KMnO4== K2MnO4 + MnO2 +O2 ↑
Mg+2HCl=MgCl2+H2↑
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剂 具有氧化性 得电子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还原产物
反应物 性 质
实质
特征
反应
反应产物
发生氧化反应
还原剂 具有还原性 失电子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氧化产物
A.Fe3+> Br2> I2 C.Br2 > Fe3+> I2
B. Br2> I2> Fe3+ D. Fe3+> Br2> I2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874c1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c.png)
失去2×e-
0
0
+1-1
2Na + Cl2 === 2 NaCl
得到2×e-
可见,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没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 应称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反应前后_同__一__元__素__由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电子转移的情况。
得 到 2×e- , 化 合价降低,被还
①元素X被氧化 ②元素Y被氧化 ③元素X发生还原反应 ④元素Y发生还原反应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随堂训练
3.下列反应(条件均省略)中,反应物中的各种元素都参加了氧化 还原反应的是( D ) A.2KNO3+S+3C===K2S+N2↑+3CO2↑ B.2KMnO4===K2MnO4+MnO2+O2↑ C.4HNO3===2H2O+4NO2↑+O2↑ D.HgS+O2===Hg+SO2
S
氧化还原反应
常见氧化剂、还原剂
常见氧化剂、还原剂
常见的氧化剂
①活泼性较强的非金属单质:如_C__l2__、O2等。 ②变价元素的高价态化合物:如_K__M__n_O__4 _、__F_e_C_l_3__、__H__N_O__3_等。 ③过氧化物:如__N_a_2_O_2__、__H__2O__2_等。
氧化还原反应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氯气的性质,请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的角度, 对氯气和金属钠的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它属于何种化学反应类型?反应中化合 价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钠离子带正电荷
氯离子带正电荷
钠元素化合价升高,是因为钠原子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是因为氯原子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高中教育化学必修第一册苏教版《3.1.3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课件
![高中教育化学必修第一册苏教版《3.1.3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9e8862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0.png)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 (1)有电子得失的反应:
①电子得失的分析 ②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
③结论: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原子间有电子的 ___得_失______。
(2)有电子对偏移的反应:H2+Cl2=点=燃=2HCl ①氯元素化合价____降_低_____,共用电子对____偏_向_____氯原子,发生 ____还_原_____反应。 ②氢元素化合价____升_高_____,共用电子对____偏_离_____氢原子,发生 ____氧_化_____反应。 ③结论: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原子间有电子对的 ____偏_移_____。 (3)总结论: 氧化还原反应:_有_电_子__转_移____的化学反应。
桥法标出反应②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素养
提升点1 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 例1 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
由图可知,
在该反应中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氧化产物 D.还原产物
【答案】 B
状元随笔 把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中的:①得氧失氧,②化合价升降, ③电子得失,进行关联记忆理解。
[提升1] 下列反应中,画线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A.Cu+2FeCl3===2FeCl2+CuCl2 B.CO2+C=高=温=2CO C.Fe2O3+2Al=高=温=Al2O3+2Fe D.CO2+NaOH===NaHCO3
答案:C
解析:A项中FeCl3中的Fe,B项中CO2中的C化合价都是降低的,所以FeCl3和CO2都发生还原反应;C项中 的Al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D项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KClO3→KCl (2)HClO→O2
(3)KI→I2
(4)NO2→HNO3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1、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 本 质 : 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物 特 征 : 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反应时
本身被还原。 还原剂:
本 质 : 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物
跟踪练习 下列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是同一种物质 的是( )
A.SiO2+2C==高=温==Si+2CO↑
B.SiCl4+2H2==高=温==Si+4HCl
C.TiO2+2C==高=温==Ti+2CO↑
D.Ti+2Cl2==△===TiCl4 答案 D
5、氧化还原反应各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CuO
• 氧化剂为 S、KNO3
• 还原剂为
C
练习:找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
① SO2 + 2H2S == 2H2O + 3S↓
氧化剂 还原剂
② 2KClO3
氧化剂
2KCl+3O2↑
还原剂
③ 3Cl2 + 8NH3 == 6NH4Cl + N2
氧化剂 还原剂
2、氧化性和还原性 氧化性: 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 还原性: 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
3、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 还原产物:还原反应得到的产物。
△
CuO +H2 = Cu + H2O
氧化剂: CuO
还原产物: Cu
还原剂: H2
氧化产物: H2O
3Cu +8HNO3(稀)=△=3Cu(NO3)2+2NO↑+4H2O
氧化剂: HNO3 还原产物: NO
还原剂: Cu
+H2
△
=
Cu
+
H2O
氧化剂 + 还原剂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氧化剂→氧化性→得电子→价降低→被还原→还原产物
↑
↑
↑
↑↑
↑
反应物—性质 — 本质 — 特征 —反应时 — 生成物
↓
↓
↓
↓↓剂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第三 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1、氧化还原反应 l(1)定义: 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叫氧化还原反应。
l(2)特征(判断依据):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升 l(3)本质: 反应降中有电子的转移
2、在下列各式中,当左边的物质能生成右边的物质
时,试指出下列带短线的元素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
-2 S 只有还原性
0
+4
S
S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6 S 只有氧化性
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I ) 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B.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电子的得失 C.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D.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 E.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F.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一定得到该元素的单质 G.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则一定有 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I.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变化。
特 征 : 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反应时 本身被氧化。
规律:
升、失、氧、还原剂, 降、得、还、氧化剂。
氧化剂
ne-
还原剂
0
+1
+2
0
Zn + 2HCl == ZnCl2 + H2 ↑
还原剂 氧化剂
• 在下述反应中: • S + 2KNO3 + 3C = K2S + N2↑ +3CO2↑
物质所含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该物质只有氧化性 如KMnO4、HNO3、浓H2SO4、Sn4+、Cu2+、 O2、 O3、F2等;
物质所含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该物质只有还原性 如Na、Ca、Mg、S2-、I-等;
物质所含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还原性
如Fe2+ 、SO2、 H2 、 H2O2 、Cl2 、Br2 、S等。
氧化产物: Cu(NO3)2
4、文字表达式:
相互关系:
得n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剂 + 还原剂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失n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找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1、 2Fe
+
△
Al2O3 =
2Al
+
Fe2O3
△
2、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三、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 ⑴某些非金属单质:O2、Cl2、F2等 ⑵某些含氧酸:浓硫酸、HNO3、HClO等 ⑶含高价元素的化合物:KMnO4、 FeCl3等
还原剂: ⑴活泼或较活泼金属单质:Al、Zn、Fe等 ⑵某些非金属单质:C、H2等 ⑶含低价元素的化合物:CO、H2S、Fe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