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的形成、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长株潭低碳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

长株潭低碳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
二、 长株 潭低 碳城市 群建设 规 划
新、 政策保障、 分工合作 等手 段 , 改变传统 的发展模 式, 实现能源低碳、 经济低碳、 社会低碳 、 管理低碳的 新型城市群。低碳城市群 的核心是通过统一 的制度 创新、 政策制定和技术开发 与合作 , 实现整个城市群
发 展 的低碳化 。
要求 , 分考 虑长 株潭城 市 群未 来 发 展 方 向 , 株 潭 充 长
以低碳 社会 为 建 设 蓝 图 的城 市 。其 目标 , 方 面是 一 通过 自身低 碳 经 济 发 展 和 低 碳 社 会 建 设 , 持 能 源 保 的低 消耗 和二 氧 化 碳 的 低 排 放 ; 一 方 面是 通 过 大 另 力推进 以新 能源设 备制 造 为主导 的“ 降碳 产 业 ” 的发 展 , 全球 二氧化 碳 的减排 作 出贡献 。 为 … 对 于低碳 城 市群 , 目前 尚无 明确定 义 , 思 考 总 在 结前人 相关研 究 的基础 上 , 合 低 碳 经济 、 碳 城市 结 低 的 内涵及对 城 市 群 的 理 解 , 文认 为 : 碳 城 市 群 , 本 低 就是在 城 市 群 发 展 过 程 中 , 过 技 术 创 新 、 度 创 通 制
济理论组织经济社会活动 , 将传 统城市群发展模式
改 造成 低碳 型 的城市群 发 展模 式 。长 株 潭低 碳 城 市 群建 设 涉及经 济 、 会 、 源 、 社 能 管理 等 各个 领 域 , 一 是 项 复杂 的 系统 工 程 。根 据低 碳 城 市群 及 低碳 经 济 建 设要 点 , 结合 长株 潭城 市 群 实 际及 “ 型社 会 ” 设 两 建
长株 潭低 碳 城 市群 发展 模 式研 究
瞿 理 铜
( 中共湖 南省委 党校 、 南行政 学 院 , 湖 湖南 长沙 4 00 ) 106

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历程

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历程

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历程引言长株潭城市群是指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之间形成的一个密集的城市群,是湖南省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别介绍这个城市群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历史沿革长株潭城市群的形成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它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长沙市提出“建设长沙城市圈”,并开始了一系列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湖南省经济的持续发展,株洲市、湘潭市也加入了城市圈建设的大军,逐渐形成了长株潭城市群。

在城市群形成初期,三个城市之间的交通和经济联系并不是非常紧密。

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是在2004年,当时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三地政府联合发起了“长株潭发展一体化”战略,形成了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在各个方面加强了沟通和合作。

此后,城市群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现状概述长株潭城市群的现状表现出了多方面的特点,以下是其中一些方面的介绍:经济实力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也是中南地区最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三个城市在不同领域中表现突出,长沙市是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中心城市;株洲市则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湘潭市则是集航空、绿色新材料、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等于一身的航空科技城市。

基础设施长株潭城市群拥有完善的物流、交通和通讯设施。

其间距较短,三市之间有数条高速公路和铁路贯穿,以及多个大型物流基地和现代化通讯网络覆盖。

人口和文化长株潭城市群的人口众多,到2020年,三个城市的常住人口总和已经超过2000万。

这里处于湖南文化的中心位置,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同时,三个城市还有各自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

综合来看,长株潭城市群的现状十分优越,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各种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活动同时进行,为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发展方向将来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方向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口流动和生态建设未来,三个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会越来越频繁,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也会产生更多的影响。

长株潭城市群

长株潭城市群

长株潭城市群一、概况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结构紧凑。

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是中部六省城市中全国城市群建设的先行者。

二、产业定位在实际传统产业基础方面,长沙以电子信息、工程机械、食品、生物制药为主,株洲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有色冶金、化工原料及其制造为主,湘潭以黑色冶金、机电与机械制造、化纤纺织、化学原料及精细化工为主,其规模和比重在各自城市基础工业方面均为主导部分。

针对未来的发展方向,长沙提出“重点加快天心生态新城建设,推动一体化进程在地理空间上的实质性进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体”;株洲推出“东提西拓,合拢三角”和“打造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基地、突出有色深加工、化工、陶瓷产业优势”;湘潭提出了“东扩西改”和“建设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物流中心、生态休闲中心”三、出台政策1、财税投入、融资机制改革。

积极构建基础设施多元化投融资主体结构。

积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资本和各类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国家允许的方式投资基础设施产业,构建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多元化投融资主体结构。

对部分收费不能弥补其建设运营成本的项目采取财政补贴或权益补偿等方式提高其可经营性。

建立基础设施项目周边土地溢价征收机制,对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外部性溢价补偿融资。

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支持基础设施企业开展多样化融资。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基础设施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通过上市融资、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保险资金、项目融资、融资租赁、资产重组、股权置换、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基础设施金融产品,开展集合融资。

建立长株潭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

构建灵活高效、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公共融资机制。

完善财政投入保证机制,保证公益性基础设施投入增长与财政增长成正比上升。

在中部崛起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研究

在中部崛起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研究
继 提 出 中心城 市 群 发展 战 略 . 大 展 的重 要 因素 湖南 城 市化 和新 型 如 太原 、 中原 城 市 群 ; 武 汉 、 株 大 长
工 业 化 的着 力推 进 . 务必 要 有 一 个 地 区 . 全省 经 济社 会 发展 的枢 纽 是
潭、 环鄱 阳 湖 城 市 群 : 江 城 市 带 强 有力 的增 长极 作 为 发展 支 撑 . 皖 而 地域 。 等发 展 战 略 。与西 部 大 开 发 、 北 长株 潭则 担 负着 这一历 史 重任 东 老 工业 基 地 振兴 、 东部 率 先 发展 相
维普资讯
重 花 湖南 又 提 出 了长株 潭 能 源 同体 、 交 子 洲 是 驰 名 全 国 的 风 景 区 , 明 方 重 要 的 铁 路 枢 纽 、 化 工 业 基 长 文 通 同 网、 息 同享 、 态 同建 、 境 楼 、 家 市 是 著 名 的革 命 纪 念 地 。 地 . 株 潭都 市 区 的重 要 片 区 。重 信 生 环 湘潭 则 是 毛 点 发 展 以 铁 路 机 械 为 主体 的 先 进 同治 的 一体 化 发展 战 略 。 通 了城 株 洲有 炎 帝 陵等胜 迹 . 开 大 彭德 怀 等革 命 领 袖 和 画家 齐 制 造业 以及 一部 分 高 技术 产 业 。 际公交 。但长 株潭 一体 化建设 的 核 泽东 、
二、 基本情 况

3湘 潭 市 的 发 展 定 位 为 湘 中 . 区 域 中 心 城 市 . 铁 和 汽 车 工 业 钢
层 次 是 省域 中心 城市 组 群 . 即长 基 地 , 南 省 科 教 次 中 心 , 株 湖 长
包括 三 市 市 潭 都 市 区重 要 片 区 。重 点 发 展 新 长 沙 、 洲 、 潭 三 市 位 于 湘 株 潭城 市 群核 心地 区 . 株 湘 第二 层 次 是 材料 、 机电光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 中偏 东 。 三 足 鼎 立 之 势 , 此 相 区和一 部 分周 边 组 团 : 呈 彼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水利发展战略研究建设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水利发展战略研究建设
水利 发 展研 究
21 8 0 1・
关 键 词 : 水 资 源 ; “ 型 社 会 ”; 长 株 潭 城 市 群 两
中 图分 类号 :T 2 3 4 2 4 V 1. ( 6 )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7 - 4 8 2 1 ) 8 0 4 — 5 6 l 10 ( 0 1 0 — 0 4 0
国 资 源 节 约 型 和 环 境 友 好 型 社 会 建 设 综 合 配 套 改 革 实 验 区 , 要 求 全 面 推 进 各 个 领 域 的 改 革 , 在 重
约 为 1 3 0 万 人 , 人 均 GDP 为 2 1 7 元 。 城 锁 0 6 6
化 率 为 50.91% , 为 中 部 地 区 之 首 , 是 全 省 人 口
最 稠 密 、 经 济 最 发 达 、 也 最 具 潜 力 的 区 域 。 区 内 第 二 、 三 产 业 占 主 导 地 位 ,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比
例 约 为 9. :4 2 5.8 : 44. 9。 地 处 城 市 群 湘 江 河 段
下 游 的 长 沙 市 居 于 经 济 发 展 龙 头 地 位 , 是 全 国 第 二 大 工 程 机 械 产 业 基 地 , 主 要 的 服 务 业 和 装 备 制
r 供 水 主 要 依 赖 于 地 表 水 , 农 业 和 工 业 依 然 是 n。 长株 潭 地 区 的 用 水 大 户 , 但 城 镇 生 活 和 工 业 用 水 量
逐 年 递 增 ,农 业 用 水 量 缓 降 。 湘 江 水 环 境 呈 现 出 典 型 的 重 工 业 污 染 特 征 ,没 有 实 质 性 好 转 ,但 水 质 近 年 有 明 显 改 善 状 况 。生 活 污 染 、农 业 面 源 污 染 呈 加 剧 态 势 ,沿 岸 城 市 的 饮 用 水 源 地 受 到 威 胁 。 三 市 防 洪 标 准 偏 低 且 差 异 较 大 , 城 市 内涝 严 重 ,湘 江 岸 线 利 用 无 序 ,河 道 非 法 乱 采 滥 挖 现 象 依 然 严 重 存 在 。 尽 管 三 市 初 步 建 立 了较 为 完 善 的水 法 规 体 系 和 基 本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长株潭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长株潭城市群

教育资源与教育水平
教育资源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长株潭城市 群均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高等教 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等。这些地区 的高校数量和教学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 地位,吸引了大量优秀学生和教师。
VS
教育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些地区 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普及 率、职业教育培训以及基础教育的质量等 方面都有显著提升,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社会治理与社区建设
社会治理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长株潭城市群在社会治理方面不断创新,积极探索 适合本地实际的社会治理模式。例如,推广社区治理、网格化管理等模式,提 高了社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增强了社会的稳定性。
社区建设
这些地区还注重社区建设和发展,加大对社区公共服务的投入,提升社区居民 的生活品质。通过建设和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提供多元化的社区服务以及加强 社区文化建设等措施,促进了社区的和谐与繁荣。
02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1 2
珠江三角洲
以制造业为主导,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 服务业,逐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长江三角洲
以制造业和金融业为主导,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 和高技术产业,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
3
长株潭城市群
以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积极发展 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经济增长动力
珠江三角洲
依托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吸引大量国内外 投资和技术转移,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经济 增长极之一。
长江三角洲
依托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完善的产业链,成为全球重 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商业中心。
长株潭城市群
依托产业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 极。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战略思考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战略思考
的 法 规 以 全 面 推 进 长 株 潭 各 领 域 改 革 ,率 先 突 破 , 大 胆 创 新 重 点 领 域 和 关键 环 节 等 提 供 法 制 保 障 。 “ 株 潭 一 体 化 ” 设 和 发 展 作 为湖 南 省 委 、 政 长 建 省
府 为 适 应 经 济 发 展 区域 化 、 场 竞 争 全 球 化 新 形 势 而 市
做 出 的 重 大 战 略 决 策 , 已进 入 全 面 实 施 阶 段 ; 家 现 国
长株 潭城市 群位 于湖 南 省东北 部 ,包括 长沙 、 株
洲 、 湘 潭 三 市 , 面 积 28万 平 方 公 里 , 0 6年 人 口 . 20
也 把 长 株 潭 城 市 群 列 入 了 全 国 重 点 引 导 和 培 育 的 七
13 资 源 相 对 丰 富 .
11政 府 高 度 重 视 .
湖 南 省 委 、省 政 府一 直 高度 重视 长株 潭城 市 群
“ 型 社 会 ” 合 配 套 改 革 实 验 区 建 设 ( 0 7年 1 两 综 20 2月 国务 次 召 开 会 议 动
形之一 。
得 到 大 幅度 的增 长 ,其 中 长 沙 全 市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 GDP) 到 了 3 0 达 3 0亿 元 , 比 增 长 1 . % 。 地 区 生 同 45
产 总 值 在 全 国 省 会 城 市 中排 名 进 入 前 五 位 。按 常 住 人 口计 算 , 均 GDP突 破 5万 元 大 关 , 到 5 2 人 达 6 6 0元 ,
大城 市 密 集 区 之 一 ;三 市 政 府 大 力 整 治 投 资 环 境 , 营
长 株 潭 三 市 经 济 保 持 强 劲 的 发 展 态 势 , 0 9年 20

湖南省长株谭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

湖南省长株谭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
群 的核 心 区域 。
1 2 城市 群 内各城 市 间经 济联 系强 度 .
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受 到城市 的经济规模 、 距离 以及空间介质的影响 , 其关系可以用如下

2 城 市 群 交 通 通 道
表 3反映了城 市群 8个 主要 节点城 市的 中心性得
分, 尤其是第一个 因子的得分很 高 , 表明长 沙不仅是整 个城市群 的首位城市 , 也是城市群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
市与区域经济研究 ,Ema )l 2 6 13 cr。 ( — i z 10 @ 6 .o l r n
心 。根据 8 个城市 的中心性大小和空间分 布, 同时结合
是依 托 一 定 的空 问 秩 序 有 规 律 地 联 系 在 一 起 … 。 主 要
是基于城市群 空间结构 的五大要 素 , 即节 点、 通道 、 、 流 等级和网络 , 来分别讨论基于这五种要素 的湖南长株谭
城市 群 空 间组 织 。
1 城 市 群 空 间 节 点
城市群内各城市都有 自己的定位 , 最重要 的是核心
和对外开放 5 个方面构建城市中心性指标体系( 1 。 表 )
运用区位熵法求出各指标 的基本 部分的数值 , 利用 S S 软件对标准化的数据进行 主成分分析 , 中可以提 PS 从
收稿 日期 :2 0 0 8—1 2—1 5;修回 日期 :2 0 0 2 0 9— 2— 3 作 者 简 介 :张 立 荣 ( 9 2一) 女 , 18 , 河北 唐 山人 , 士 , 要 从 事 城 硕 主
提 出 了城 市 群 空 间 组 织 优 化 的 基 本 思 路 。
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词 :物 质要 素 ; 能 要 素 ; 间 组 织 ; 株 谭 城 市群 ; 南 省 功 空 长 湖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3 3 20 )3 0 5 —6 0 3 26 (0 9 0 . 0 2 0 表 1 城 市 中心 性 指 标

长株潭城市群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长株潭城市群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经 济 系统 的 高度 协 调 发 展 。
关 键 词 : 株 潭 城 市 群 ; 源 、 境 与 经 济 系统 ; 调 ; 成 分 分 析 长 资 环 协 主
中 图分 类号 : 17 F0 F 2 ;2 5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 4 5 2 1 ) 1 0 4 17 36 ( 00 O — 04—0 5
第2 6卷 第 1 期 21 0 0年 3月
焦 作 师 范 高 等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OURNAL OF JAO I ZUO TE AC HE RS COL EGE L
V0. 6, . 1 2 NO 1 Ma. 0 0 r2 l
长株 潭 城 市群 资 源环 境 与 经济 系统 协 调发 展 研 究
长株潭地 区的 G P占全省 3 . % ,0 8 , D 7 6 20 年 长株潭地 区的 G P占全省 4 .% , 0 D 0 9 2 9年前三季度 , 0 长株潭城
间的关 系 , 认为 经济 发 展应 该 是 福 利 型 与休 养生 息
型 。 此 外 , sa 、k d 、 ekr a le J Mi n h Ie a B c em n Wird f
市群实现地 区生产总值 35 1 3 0 .4亿元 , 占全省 比率由
20 0 8年的全年的 4 . % , 0 9 上升为 4 .% , 18 提高 0 9个 .
等 也对资 源环境 与经济 系统 的协 调发展进 行 了相关 研究 , 而使 国外形成 了较为 丰 富的基础 理论 。 从
国 内学 者 对 这 一 领 域 的 研 究 晚 于 国外 。刘 思 华 认 为生 态环境 是经 济 发展 过 程 中的 内生 变 量 。 吕淑萍 叫指 出协调发 展 的总体 目标 是 : 生态 环境 趋

长株潭城市群研究综述

长株潭城市群研究综述
都 市 区外 围县 ( ) 市 的标 准 , 而 将 从
其 他城 市 群 不 同 . 现在 长 株 潭城 市 群 是 “ 群 ” 存 , 群 是 由长 沙 、 两 并 一 株 洲 、 潭 三 市 组 成 的 “ + ” 市 湘 12 城
21 8 . 2年~ 9 6年 的长株 潭 经 9 18 济区 1 8 9 2年 . 湖南 省 政协 四届 在
合配 套 改革试 验 区 . 它 的研 究可 对 为我 国其 他 城 市 群 的 发 展 提 供 借
鉴 本 文 对 长 株 潭 城 市 群 的 研 究
情 况 进 行 了 汇 总 . 后 进 行 简 要 评 然 述 . 提 出 几 个 值 得 后 续 研 究 的 并
长 株 潭 城 市 群 的 发 展 经 历 了
于 20 0 7年 1 2月 1 日成 为 国 家综 4

( ) 于 长株 潭 城 市 群 发 展 一 关
方 式 的提 法
建设 成 为工业 基地 的城市 在湖 南
省有 可 能 人 选 的仅 有 长 、 、 三 株 潭 市 。 了顺 利 人 选 , 、 、 三 市 为 长 株 潭 明争暗斗 针 对这 种情 况 .9 2年 15
病 的恶 化 : 种 意见 认 为三 个城 市 一
平原 地 区 等 . 在不 同程 度 上 发育 都
3长株潭 城 市群 的 范 围 .
体 化 在 19 9 6年 湖 南 省第 六 次 着 规模 较 小 的都市 区
绝 大 部 分 研 究 文 章 所 指 长 株
应该 主要 是 相 向发 展 . 使 三个 城 促 市 发 展 为 实 体 地 域 概 念 的 一 个 城 市. 这样 有 利 于形 成 和 壮 大 湖南 省 的 中 心城 市 . 且 可 以 节 约 土 地 . 并 产 生 聚集 效应 . 可 以减少 城 市 建 还 设 成 本 . 加 基 础 设 施 的 产 出 效 增 益 。 曾万 涛提 出 了向心 发展 观 李 立 辉 和 杨 志认 为 : 三市 中 在

长株潭城市群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规划分析姓名:甄学号:201017020114 班级:城规10-01班一、长株潭城市群简介:长株潭城市群是指以长株潭为中心,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以及江西萍乡等城市在内的空间区域,它是我国中部隆起带的南极核,也是我国最具有发展潜力和省际影响力的新型城市群之一。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结构紧凑。

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1、长株潭城市群的规划目标和功能定位:形成长株潭三市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备和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存共生、要素市场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的高效率、高品质的多中心型城市群地区。

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综合优势和强大竞争力的主要城市密集区之一2、长株潭城市群规划构思:规划构思着重以空间发展规律为研究的核心,结合土地、旅游、文化、生态、环境、交通、城镇、产业等多专题的综合研究,在区域层面提出了空间管治的细则,突出四大空间类型的协调:——生态环境保护空间的协调,明确划分不同类型的生态功能区。

——产业集群载体空间的协调,协调不同类型的产业区布局,提出“双核四带”的产业空间结构。

——基础设施导向空间的协调,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如统筹京广和沪昆铁路客运专线选址与城市的协调。

——城市开发建设空间的协调,处理好不同功能空间的衔接,实现有机过渡,如提出了边缘型空间的概念,即对限制开发区域提出指标控制和建设标准要求。

3、长株潭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湖南省于2005年10月正式公布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从城市群发展的途径提出了对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新的具体规划。

该规划所界定的长株潭城市群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三市市域共2.8万平方公里,第二层次为规划的目标区域,即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区域,包括长沙市2893平方公里,湘潭市870平方公里,以及株洲市740平方公里。

城市群核心地区呈现“一主两副环绿心”的空间结构:以长沙为主核心,株洲、湘潭为两个次核心,三市结合部金三角地区为绿心。

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策略

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策略

湘潭大学学年论文论文题目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策略姓名郭南希学号 2008130509所在学院商学院专业班级2008级金融一班指导教师楚尔鸣日期2010年4月13日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及策略摘要: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湖南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本文通过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对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思路和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中部崛起“两型”社会法国地理学者戈德认为,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

所谓城市群就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

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经济紧密联系、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影响。

城市群作为城市化的主体形态,既是创造就业和人口居住的密集区,也是支撑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区,更是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方向的引领者。

目前中部地区有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三大城市群在促进中部崛起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长株潭城市群是以长沙为中心,加上株洲市和湘潭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土地面积约2.80万平方公里,占湖南省土地总面积的13.2%;人口1298万,占全省的20.4%。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湖南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近年来,长株潭经济总量迅速增长。

2001~2006年GDP年均增长率达13.6%。

2006年, 长株潭实现GDP总额28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增速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 占全省38%。

其中长沙市实现GDP总额达1799亿元, 增长14.8%, 占全省24%; 株洲市实现GDP总额达605.3亿元, 增长12.3%, 占全省8.1%; 湘潭市实现GDP总量达422.1亿元,增长13.2 %,占全省5.6%。

论湖南经济增长极——长株潭城市群的构建

论湖南经济增长极——长株潭城市群的构建

摘要 : 长株 潭城 市群 作为 国 家“ 五” 十 计划 重点发展 的城 市密集 区和 “ 中部 崛起 ” 重点扶持 的城 市群 , 区位 条件、 在 交通通 讯 、 济状 况、 教状 况等 方面都具备 成 为湖 南经济增 长极 的现 实基础 。 强长株 潭城 市群 建设 , 进产 业分 工, 快产业升 经 科 加 促 加 级; 建立真 正权威 、 高效 协调机 构进行 统 一规划 ; 快基础设施 和技 术创新体 系; 速农村 城 市化建设 进程 , 成为构 建湖 南 加 加 将 经济增 长极 的有效途径 。 关键 词 : 湖南经济 ; 长极 ; 增 长株 潭城 市群 中图分类号 :4 F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3 6 ( 09)2 0 6 — 3 10 — 10 2 6 0 - 0 7 0 优 先发展对今 后整个 区域经济增 长和 发展 很重要。
群作 为湖南经济 的增 长极 , 能发挥 辐射力 , 以点带 面 , 在更大 范 围 内整合 利用资 源 , 高 区域 竞争 力 , 仅 可 以充分 发挥 提 不 长株潭城 市群在全省经 济 中的引擎作用 , 而且将 带动整 个 中
部地 区经济 的发展 , 实现 中部 崛起 的宏 伟 目 。 标
极 理论 ,发展极理论 提 出的发展极独 立 于具体 的地理 空间 , 忽视了经济增长 的空间方 面。针对 此缺 陷 ,0 纪6 年代 以 2世 0 来, 法国经济 学家 布代维 尔 、 国经 济学 家弗 里德 曼 和赫 希 美 曼、 瑞典经济学 家缪尔达 尔等在不 同程度 上 丰富和 发展 了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增长 极 理论 溯 源
增 长极概念 , 最早 是 由法 国经 济学 家佩鲁在 1 5 年发表 90 的《 经济 空问 : 与应用》 理论 一文 中提 出的。佩鲁 发现 ,经济 “ 空间在成长过程 中 , 总是 围绕着极 核进 行 。他 认为 空间发展 如 同部 门发 展一样 , 增长 不是 同时 出现在 所有 地 方 , 以不 它 同强度 首先出现在一些 增长点 或增长 极上 , 然后 通过各 种渠 道 向外 扩散 , 并对 整个经济产 生不 同的最终 影响 。 他称 经济 ”

长株潭区域小城镇发展研究

长株潭区域小城镇发展研究

[关键 词 ]长株 潭 区域 ; 小城 镇 发 展 ;城 乡一 体 资 是小城 镇发展 的主要 动 力。
十 一 届三 中全 会 后 ,农 村 经济 改 革 、乡 地 缘关 系 发展 型 :主 要是 位于 公路 、水运 交 镇企 业 发展 和对 外开 放 等政 策 的推 行, 极 大 通附近的乡镇,它们利用交通、地域优势,发
Ditits oul ol src h df l ow he d el t ev opmen oa o — tr d fur
变化 。农村 经济 改 革的 成 功, 提高 了劳动 生 荷塘等 乡镇;②传统工业起步型:利用传统
产率,出现 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谋求 工业优势,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发展,也可
维普资讯
[ 文章编 号] 6 0 2 (0 6 1 — 0 7 0 [ 1 0 - 0 2 2 ) 1 0 7 — 3 中图分类号] U 8 . [ 0 0 T 9 2 2 文献标 识码 ] B
长株 潭 区域 小城 镇 发 展 研 究
口 吴 越 , 欧 阳 胜
长 株 潭 城 市 群 是 我 国 重要 的 城 市 群 之 1 2 . 小城镇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湖南省地位突
随 着长株潭 —体 化的不断推进和发展, 本
出,它以占湖南全省 1 5的人口和 1 7的土 区域小城镇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日渐显现, / / 地,产 出了占全省 1 3的G P / D ,是当前区域 农业迅速 发展 ,农民经济收入逐年增加。2 0 04
研 究 的热 门 。然而 , 专 家 、学者 们对 本 区域 年,长沙 、株洲 、湘潭乡镇农村人均纯收入分 有着 1 2 6万镇 区人 口的 1 4 小城镇 的发 别为 43 5元 、35 6元和 3 1 元, 是湖 南 4. 6 个 1 3 3 7

中部地区城市群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中部地区城市群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1 前 言
1 1 中 部 崛起 的 背 景 .
城 市继而又 通过扩散 和乘数 效应促使 城市群 的形成 。
2 长 株 潭 城 市 群 发 展 的 优 势 分 析
城 市 群 的形 成 与 发 展 以及 区 域 内各 城 市 要 素 的 集 聚 和
根据 张培 刚老先 生 的“ 肚 子” 论 , 牛 理 中部 地 区 在 我 国
交 通 。 湖 南 省 是 我 国 的 矿 产 资 源 大 省 , 全 国 占有 十 分 重 在
体 战 略 , 划 指 出 “ 持 实 施 推 进 西 部 大 开 发 , 兴 东 北 等 要 的 地 位 。 长 株 潭 地 区 不 仅 自 身 拥 有 丰 富 的 矿 产 资 源 , 规 坚 振 还

扩 散 都 需 要 一 定 的 条 件 , 括 自然 的 客 观 条 件 和 社 会 经 济 包
政治 条件 。
若 中 部 不 能 实 现 崛 起 , 国 经 济 的 发 展 将 缺 乏 支 撑 和 后 力 , 2 1 自然 条 件 优 越 。 产 资 源 丰 富 中 . 矿 长 株 潭 地 区 是 亚 热 带 季 风 气 候 , 候 温 和 , 量 资 源 丰 气 热
托 一 定 的 自然 环 境 , 一 个 或 两 个 超 大 或 特 大 城 市 作 为 地 以 区 经 济 的 核 心 , 助 于 现 代 化 的 交 通 工 具 和 综 合 运 输 网 的 借 通达性 , 以及 高 度 发 达 的 信 息 网 络 , 化 城 市 个 体 之 间 的 内 深 在 联 系 , 同 构 成 一 个 相 对 完 整 的 城 市 “ 合 体 ” 共 集 。
经 济 社 会 的 发 展 中 占 有 极 其 重 要 的 地 位 , 东 部 沿 海 地 区是 “ 牛鼻 子 , 部地 区是牛尾 巴, 部地 区正 是 牛肚 子” 因此 , 西 中 。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活 动 ,坚 决 取 缔 了一 批 对 湘江 流 域 造 成 污 染严 重 的 工厂 和 企 业 ,
“ 本完 成 ,示范 全 国 ” 的第 三 阶 段 。经 过4 来 的艰 苦 探 索 ,长 基 年 株 潭 试验 区建 设 取得 了初 步成 效 ,顺 利进 入第 二 阶段 。 1 、城 市空 间布 局拓 展调 整 ,经济 发 展速 度不 断提 高 长 株 潭 三 市 修 编 了城 市 总 体 规 划 ,调 整 城 市 空 间布 局 。 长
时代经 贸 2 1 02年 4 月 总 第2 8 3期
长 株 潭 城 市群 两 型 社 会 ” “ 建 设 的 发 展 现 状 与 对 策 研 究
余 金凤 刘林 奇
岳阳 4 0 ) 106 4 ( 南理 工 学院 。湖 南 湖
【 摘 要 】长株潭城市群 “ 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区的建立 ,给湖南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 。当前 ,在 两型社会 建设的引领 下,长株潭经济增长 速度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低碳经济蓬勃发展 ,生态环境和科技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但另一方面,长株潭 两型社会 建设仍 面临着资源消耗高、环 境立体污染突出、科技成果 转化步伐较慢 的严峻挑战。因此 ,政府应进一步突 出规划引导作用,加大税收支持力度 ,发展环保产业,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 在推进 两型社会 建设的同时,带动湖南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发展现状;对策
长 沙 生态 示 范 区建 设试 点 由 2 0 年 的5 扩 展 到 2 0 年 的9 。 06 个 09 个 南 经 济总 量增 长 明 显 ,增长 速 度不 断 提高 ,20 年 湖南 省 全年 G P 06 D 在 生 态 示 范 区范 围扩 大 的 同时 ,生态 环 境 也得 到 明显 改 善 :2 0 09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

作为 国家老工业基地 , 长株潭城 市群 重化 工业比重仍 然偏 高, 株洲重金属污染区面积达 2 4 7 平方公里 , 湘江水体污染严重 威胁着三 市居 民的饮水安全 。湖 南将加快城 市群产业结构 调
5 . 3 .。同年三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 2 . 2 5: 9 3 3 02 2亿元 , 占全省 的 4. 6 %。20 年 , 4 0 8 长株潭城市群工业增加值为 2 4 . 090 3亿元 ,
南方 重要 的 “ 字路 口”可 谓 东 西逢 源 , 十 , 南北 策 应 , 得 益 于 东 既
长 株 潭 三 市沿 江 分 布 , 市 所 用水 源 9 % 赖 湘 江 。 o8 城 0依 2 0—
22 年规 划建设长株潭核心 区湘江风光带 163 00 5 .公里 ,其中长
沙 片 7 . 里 、 洲 片 4 . 里 、 潭 片 3 . 里 。湘 江风 光 8 7公 株 2 7公 湘 49公
1 发 展 思路 、
城区绿美相融 、 城郊森林环绕 、 城外绿海 田园的城市森林体
系, 自然 与城市和谐共处 。
721 年发展 目 、0 0 标
长株潭三市人均 G DP达 32万元 , . 长株潭成为中西部 有重
要影响力 的城市群和中部崛起 的战略增长极 ; 步建 立比较完 初
善的建 设资源节约 型 、 环境友好 型的体制机 制 , 为我国城市群
O S M Y C NO e_- ■ ■ PRR E O A ● ■ ■

半以上 , 城市化率达到 8%。 2
三、 长株 潭 城 市 群 “ 型 社 会 ” 两 建设 的主 要 创 新 之 处
1建 设 绿 心 式 生 态型 城 市 群 、
合 理 的范 围之 内 。

长株潭城市群基本现代化的阶段属性与发展趋势研究

长株潭城市群基本现代化的阶段属性与发展趋势研究

Re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1162015年6月 长株潭城市群基本现代化的阶段属性与发展趋势研究①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李晖摘 要: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和追求,也是广大湖湘儿女的最大心愿和目标。

本文对长株潭城市群基本现代化的阶段属性进行评估,对发展趋势进行研判,以期厘清理论认识,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基本现代化早日实现。

关键词:基本现代化 阶段属性 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6(a)-116-03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现象和历史范畴,它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

近年来一些发达地区纷纷提出要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快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冲击开始提上日程。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湖南发展龙头,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对带动全省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现代化进程,必须深入把握现代化进程的阶段属性与发展趋势。

1 长株潭城市群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属性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融入全球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国内外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国际上,经济信息化、一体化、全球化成为主导潮流,实现更深层次的现代化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新的奋斗方向,随之而来的国际竞争内涵与竞争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国内,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成为时代主线,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正在深入推进。

位于中部地区的长株潭城市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进入到实现全面小康和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奋斗的关键时期,现代化面临着新的国际和国内环境。

1.1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二次现代化”纵深推进根据中科院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进入新世纪时,世界有24个国家已经发展到第二次现代化阶段,大约有60个国家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第一阶段的现代化,也还有60多个国家没有实现第一次现代化。

建设长株潭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

建设长株潭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

式和城市建设模式 , 实现经济发展与人V 、 I 资源 、 环
境相协调 ,促进人与自然 、人与人和谐共生 、全面
发展和持续繁荣 ,建设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 型城市群 ,走出一条由传统城市群发展模式向现代
化生态型城市群发展模式转变的城市群发展新路子。
建 设 长 株 潭 现 代 化 生态 型 城 市 群 是 建 设 “ 型社 会” 的战略要 求 两
务业等产业发展。 发挥长株潭产业辐射作用 , 通过优
势互补 、产业融合 , 带动周边城市产业发展 ,形成大 区域产业分工配套体系。 衡阳重点发展输变电及专用
长株潭现代化 生态 型城市群建设 的战略要点
生态型城市群建设不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某
设备 、汽车零部件 、 卤化工等产业 ;岳阳重点发展 盐 石化 、 造纸 、 现代物流等产业 ; 阳重点发展能源与 益 新材料 、有色金属深加工 、农产品精 深加工等产业 ; 常德重点发展卷烟 、专用机械 、 新型建材 、 食品加工
C● TY :

建设 长株潭 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
城市群建 设是 对城市化发展 模式的发展和 升华 。是 党中央 在科学把握城市化发展 规律 的
基础上对城 市化发展 的战略性部署。生态文 明和城 市群 首次同时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 ,两 者 的有机结合为 “ 两型社会”试 验区建设和长株 潭城市群发展提供 了理论依据和行 动指南 。
设和发展, 是生态城市理念在城市群的合理延伸, 是
在更大的空间范围 、 更完整的生物种群 、 更接近 自然 的生态系统中,构成人与人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展和升华 ,是党中央在科学把握城市化发展规律的
基础上对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陛部署。生态文明和城

基于城市群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研究

基于城市群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研究

基于城市群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研究周奇志摘 要:长株潭城市群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发展长株潭城市群是提高湖南在中部地区乃至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增强省域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已引起省委、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本文根据省第九次党代会关于富民强省的精神,通过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经济管理理论知识,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对策,力求为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又快又好地发展作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城市群;中部崛起;一体化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2-004-05作 者:湖南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长沙市汽车东站站长;湖南,长沙,410121绪 论中部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后实施的又一重大发展战略。

战略的推出,给中部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自“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以后,各级政府、学术界及研究机构积极的投入到“中部崛起战略策略”研究当中,以寻求最佳战略策略使中部快速、稳健的崛起,以促进我国各区域协调发展。

近年来,面对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以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这一全方位发展态势,包括湖南在内的中部六省在工业化进程上水平远不及东部沿海地区,速度也落后于一些西部省份。

中部地区出现相对的衰退,经济地位下降,种种迹象表明中部地区有被逐步“边缘化”的趋势。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中部崛起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早日崛起”的目标,目前“中部崛起”已经提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

中部不仅仅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而且是最重要的农业基地,就业问题的根本改善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中部的崛起。

在战略性产业布局上,中部是东南沿海产业转型的依托,更是东南沿海产业输出的承载地。

中部是中国东西两翼的物流枢纽、产业过渡带、各种市场要素的流动结点、新经济增量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株潭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研究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时间:2015年4月制作人:邢冉周楚平朵耘慰李小昱施超目录综述 (3)一、范围界定 (3)二、该城市群的发展历程 (4)1、城市群的形成 (4)2、城市群的发展 (4)3、发展现状 (6)三、该城市群的区域基础分析 (6)1、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6)1、1地貌 (6)1、2 气候 (6)1、3 水文 (7)1、4 土壤、植被 (7)2、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7)四、该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分析 (9)五、城市化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 (10)1、现状 (10)1、1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区规模逐步扩大 (10)1、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10)1、3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环境逐步改善 (11)1、4 收入渠道不断拓宽,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12)2、特征 (13)2、1 地理和交通区位优势突出 (13)2、2 增长潜力较强 (13)2、3科教和智力资源丰富 (13)2、4产业基础雄厚,具有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优势 (14)六、该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14)1 、政策机制 (14)1、1 基础设施建设 (14)1、2 区域政策 (15)1、3 户籍政策及行政区划调整 (16)2 、投资机制 (16)3 、乡镇工业、商贸市场集聚布局机制 (16)4、辐射机制 (17)七、该城市群的发展趋势分析 (17)八、参考资料 (18)综述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结构紧凑。

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是中部六省城市中全国城市群建设的先行者,被《南方周末》评价为“中国第一个自觉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验的案例”。

在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域不协调之下,通过项目推动经济一体化,长株潭为其他城市群做了榜样。

不与中部六省争龙头,致力打造成为中部崛起的“引擎”。

一、范围界定关于长株潭城市群范围的界定,现在学术界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观点:三市市域,面积约为2.8万平方公里。

第二观点:长株潭三市城市群核心地区(以下简称核心地区),主要包括长沙市新编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长沙市城市规划区2893平方公里,湘潭新编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湘潭市区和湘潭县域涟水—湘江以北的用地范围)670平方公里和湘潭县易俗河—河口地区(含易俗河镇域、河口镇域、梅林桥镇域)约200平方公里,株洲市新编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536.7平方公里(即株洲市辖四区:天元区、芦凇区、荷塘区、石峰区)和株洲县渌口地区(含渌口镇、雷打石镇、南阳桥乡、白关镇)约200平方公里,总面积为4500平方公里左右。

第三观点:“3+5”城市群战略,即长沙、株洲、湘潭三市行政辖区和益阳、娄底、岳阳、常德、衡阳5市的大部分地区,即湖南东部城镇密集地区,总面积9.68万平方公里。

而在本篇的论文中我们采用的是第一种观点:即三市市域范围。

二、该城市群的发展历程1、城市群的形成上世纪50年代,三市合一建“毛泽东城”的构想提出;[1]上世纪80年代初,原省社科院副院长、经济学家张萍提出长株潭经济区的构想,进行了初步试验和理论探索;1997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决策。

2、城市群的发展1998年,成立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编制实施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境同治五个网络规划;2005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写入国家“十一五”规划;2006年。

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列为促进中部崛起重点发展的城市群之一;2007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行文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长株潭三市被整体纳入国家老工业基地,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延伸。

2008年2月28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建设北京等30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通知》,批准在长株潭建设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2008年11月28日,长沙市排污权交易启动;2009年6月28日,成功实现长株潭三市长途区号统一为0731,电话号码升8位,长株潭通信一体化步伐加速;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正式通车;2010年3月26日,沪昆客运专线长沙至昆明段开工建设;2010年6月30日,长株潭城市群城际铁路长株潭线开工建设;2010年8月16日,长株潭地区“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启动。

2011年7月19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行,第二跑道建设工程同时启动,机场进一步向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发展;2014年10月9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联合公布了2014年度首批“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名单,确定北京、上海、广州、长株潭城市群等39个城市(城市群)为首批“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是唯一的城市群。

3、发展现状如今长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之间半小时车程,总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1373.6万,分别占全省13.3%和20.8%,2013年长株潭三市实现GDP 10539.19亿元,占全省43.01%。

是湖南发展的精华地区。

城市群初步形成了一批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了一批传承历史文化、地方特色浓郁的产业集群;优势产业集群的配套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提升。

三、该城市群的区域基础分析1、区域自然地理条件1、1地貌位于湘中丘陵地区,城区大都在湘江河谷平原区,地势起伏较为和缓,反差强度不大,近80%的面积在海拔150米以下。

地貌类型多样,主要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水面等。

1、2 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春末夏初多雨,夏末秋季多旱;春湿多变,夏秋多睛,严冬期短,暑热期长。

光能资源比较丰富,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640-1700小时。

热量资源富足,平均气温16.7-17.4℃。

降水量较充沛,但季节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全年降水量为1200-1500毫米。

1、3 水文湘江是境内主要的河流,境内河流大都属于湘江水系。

湘江由南向北贯穿长沙全境,把城市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

湘江干流在株洲市域内全长89.6公里,占湘江总长的10.46%。

湘江、涟水、涓水都流经湘潭。

总体来讲,境内水系完整,河网密布;水量较多,水能资源丰富;冬不结冰,含沙量少。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069立方米。

1、4 土壤、植被境内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其余还有菜园土、潮土、山地黄壤、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石灰土、紫色土等,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地带性植被类型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由于长期的农垦、砍伐和城市化,原生植被大都被此生植被代替。

森林覆盖率达54.7%,具备较强的环境承载能力。

2、区域经济地理条件首先,长株潭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气候优越、水热资源丰富而且分配较为均匀, 动植物资源丰富。

并且矿产资源禀赋较好, 铅锌矿、锰矿、铀矿、煤碳、海泡石、高岭土、水泥灰岩等资源较为丰富。

其次,长株潭地区产业基础良好,是国家老工业基地,是六大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有色金属等先进制造业以及广播影视、出版、动漫等服务业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

此外, 长株潭地区人力资源丰富, 人才素质高, 湖南近63%的高校集中在长株潭,科研单位及科技人员也主要集中在长株潭。

长株潭三市聚集了湖南省90 %以上的科研人员和80 % 以上的科研成果, 拥有10 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49 个博士后流动站, 两院院士达45人。

还集中了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长沙理工大学、湘潭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一大批知名高校;还拥有1 个国家级技术开发区、2 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如长沙现有普通高等院校三十多所,在校学生近三十万人, 科研开发机构97 个, 各类科技人员27 万多人, 专利申请量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四、该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分析长株潭城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地处我国南方“十字路口”的枢纽位置,该地区地理区位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是湖南省的经济、政治、科教、文化、商业、金融的核心区域,素有“金三角”之称。

长株潭地区是我国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接合部,区位和交通区位优势突出。

从长株潭三市在湖南和我国经济格局中所处的经济地理区位和空间位置看,该区域不仅是湖南经济的心脏地带,而且是我国南方最好的城市群建设地域之一。

境内交通十分方便,有京广、浙赣、湘黔铁路以及武广高铁通过,107、309、320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和上瑞高速公路从此过,三市环线和长潭、长株等高速公路,构成一条完整的公路环线,而且长株潭公交一体化线路已开通。

黄花机场已架起湖南至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桥梁,交通便捷。

长株潭城际铁路项目于2010年6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城际铁路全长96公里,共设21站,全线最高运行时速为160公里。

工程预计于2016年竣工通车,长株潭三市之间的交通时间将缩短为30分钟以内。

该条线路共设车站21个,以长沙站为中心。

五、城市化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1、现状1、1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区规模逐步扩大2013年,长株潭地区城镇化率达到64.54%,比全省平均水平47.96%高出16.58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53.73%高出10.81个百分点。

随着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拓展,城市群呈现融城之势。

1、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显现2014年,长株潭城市群实现GDP 1155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总量占全省的42.19%,增速比上年和当年全省平均水平快1个百分点。

2014年三市的产业结构分别为:长沙4.0:54.3:41.7;株洲7.9:59.3:32.8;湘潭8.4:57.3:34.3。

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历史悠久,工业门类齐全,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一些领域的优势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

在农业发展上,传统的粮棉油和具有特色的蔬菜、水产品、林特产品等品种繁多,附加值高。

在工业发展上,建筑、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卷烟制造等行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服务业发展上,以长沙为中心,商贸、运输、邮电、金融、科教、旅游、房地产、文化娱乐、信息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发展优势明显。

在第二产业保持对国民经济有力支撑的同时,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益增大,一产业占比逐年下降。

2014年长株潭城市群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6:56.96:36.26,而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1.6∶46.2∶42.2,这说明长株潭第二产业相对全省而言比较发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