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生猪发展概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生猪发展概况

发布人:湖南养殖网来源:时间:2010-4-7

1、生猪养殖概况。我省的生猪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产值居全国第5位,生猪出栏量居全国第2位,全省年外销生猪3200多万头,其中销往港澳活大猪38万头,中、仔猪280多万头,外贸出口鲜冷冻猪肉2万多吨,活大猪出口排全国第2位,猪肉出口排全国第5位,出口的中仔猪占港澳市场的80%左右,生猪出栏率、人平生猪出栏量居全国第一位。全国肉类产量百强县中,我省有14个。年猪肉产量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83%,养猪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75%,占养殖业产值的65%,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省肉猪出栏量大体上每四年增加1000万头,1991年全省肉猪出栏量突破3000万头,1994年突破4000万头,1996年突破5000万头,2000年突破6000万头,2004年突破7000万头,2007年达到7955.6万头,2008年可突破8000万头。养猪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我省农民纯收入中有32%来自以养猪为主的畜牧业。养猪业带动了饲料工业的发展壮大,目前我省饲料工业已跃居全国五大强省之一。

2、规模化、工厂化养殖趋势。近几年来,生猪的规模化、工厂化养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按年出栏肉猪50头以上的养殖规模统计,全省有生猪规模养殖专业户26.8万户,其中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专业大户有450户,年出栏万头以上的有53户。规模养殖出栏生猪的比重由1995年的7%上升到现在的45.8%。工厂化养猪由九十年代初的不足10%上升到目前的40%,衡阳、湘潭、长沙等生猪主产区超过50%,农户养猪由

90% 以上的市场份额降到目前约 60% 份额。未来养猪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农户散养比例将不断下降,工厂化养猪比例将不断上升。预计2010 年后,工厂化养猪比重将超过50%;2020 年后,工厂化养猪比例将超过80%以上。由农户养猪主导的大起大落的养猪市场经济将转化为较为平缓的由工厂化主导的理性的养猪市场。养殖小区也是养猪业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全省现有生猪规模化养殖小区1360个,其中标准化小区230个。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和农业人口不断减少,养猪小区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将会不断显现。

3、生猪主要产区。我省生猪养殖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衡阳、邵阳、岳阳、长沙、永州、常德、湘潭、郴州市年出栏生猪均在500万头以上,这8个市的生猪出栏量占到全省出栏总量的近80%。衡阳、邵阳、岳阳、长沙四市外销生猪达2000万头以上,占全省生猪外销总量的70%。全省出栏生猪过100万头的养猪大县有25个。经农业部核定,我省有37个生猪调出大县享受国家奖励政策,其生猪出栏量占全省出栏总量的近60%。这37个县是: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浏阳市、攸县、茶陵县、醴陵市、湘潭县、湘乡市、衡阳县、衡南县、衡东县、祁东县、耒阳市、常宁市、邵东县、邵阳县、洞口县、武冈市、岳阳县、华容县、湘阴县、平江县、汩罗市、鼎城区、澧县、桃源县、石门县、赫山区、桂阳县、祁阳县、道县、宁远县、双峰县、新化县、涟源市、屈原农场。

4、生猪良种化。我省的生猪品种,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前的地方品种,到八十年代的土洋杂交,再到九十年代后的外三元,良种比例逐步升高,目前全省出栏生猪中,三元杂交猪比例达58%,外三元猪的比例达到30%左右,有力的推动了我省的养猪业

发展。全省生猪良繁体系建设实现新的突破,在优势产区扶持建设了一批生猪原种场、良种场和人工授精品改站,提高了生猪自主繁育、良种供应以及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能力。但总体上,我省生猪良繁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供种能力不足。全省现有发证的种猪场虽已达到161个,但生产规模普遍偏小,年供应种猪只有22万多头。全省每年需从外省调入种猪8-10万头,不但大量调种资金外流,而且因调种而造成的疫病流行隐患极大,给生产者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5、对生猪养殖的扶持。近年来,国家对生猪生产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省里相应加大了扶持力度。2007年,省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07]16号),确保国家扶持生猪规模养殖等有关政策及时落实到位,并制定了“四个重点支持”的扶持政策,养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对规模养殖给予重点支持;对规模养殖场建立沼气池给予重点支持;对规模养殖场所需用地按农用地管理给予重点支持;对规模养殖贷款给予重点支持。各地也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扶持规模养殖。2007年,我省生猪产业共争取中央和地方各级投入资金近10亿元,其中能繁母猪补贴资金1.85亿元,能繁母猪保险资金1.8亿元,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资金2.22亿元,调出大县奖励资金2.66亿元,良种补贴资金1640万元。省财政安排2000万元专项支持4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全省市、县级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规模养殖的基础设施建设达1.89亿元。

湖南水产概况

发布人:湖南养殖网来源:时间:2010-4-7

1、渔业发展概况。我省是水产大省,全省有水面2265万亩,内陆水域面积居全国第3位,有经济鱼类160多种,还有中华鲟、白鳍豚、江豚、大鲵等珍稀水生野生动物,水产养殖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和河蟹、珍珠、甲鱼、黄鳝、鳜鱼、斑点叉尾鱼回等名特优水产为主。近10年来,渔业已成为我省农业中发展最快、农民增效最多的产业之一。2007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99.65万吨,淡水渔产量排全国第四位,渔业总产值178.5亿元,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9%,一些渔业大县渔业产值的比重占到农业总产值的25%以上。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省渔业生产已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过渡,渔业已发展成为养殖、捕捞、加工、流通、工、商、贸、科研、教育融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全省渔业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质高效渔业区。目前,全省名特优渔类产量达102.05万吨,占总产量的51%,名特优水产总产值达75亿元,其中虾蟹类养殖49.8万亩,产量8805吨;珍珠养殖53.4万亩,产量931.7吨;龟鳖养殖12.6万亩,产量8080.4吨。

2、特色水产品产区。全省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水产品生产区域,以汉寿为主的甲鱼养殖区;以安乡、鼎城为主的珍珠养殖区;以澧县为主的大口鲶养殖区;以湘乡、安化、沅陵、资兴、衡东等县市为主的水库名贵鱼网箱养殖区;以临湘、湘阴、华容、安乡、澧县、鼎城、宁乡、韶山为主的鳝鳅养殖区;以鼎城、望城、宁乡、资兴、华容为主的鳜鱼养殖区;以沅江为主的乌鳢养殖区;以资兴、桂阳、安化、涟源、凤凰、沅陵等县市为主的银鱼养殖区;以湘潭为主的湘莲种植区;以湘潭、长沙为主的观赏鱼养殖区,以分布在城市郊区和旅游区为主的休闲旅游垂钓区,以分布在自治州、怀化、永州、郴州、娄底、邵阳等市州为主的稻田生态养殖区。随着区域特色渔业的规模发展,打造了一批精品名牌,如汉寿太白青虾、鼎城鳜鱼、洞庭珍珠、汉寿甲鱼、澧州北王鱼、洞庭大闸蟹、湘莲、华容大口鲶、沅江乌鳢、东江鱼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