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2年中国的科技成就
解读2009中国与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1月/29日/第015版科技观潮解读2009 中国与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本报记者赵晓霞新闻回放:由56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9年中国与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近日揭晓。
200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解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2、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正式建成解读: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成。
3、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建成解读: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4、量子计算研究获重大突破解读: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杜江峰领导的研究小组和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刘仁保合作,通过电子自旋共振实验技术,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固态体系实验实现了最优动力学解耦,极大地提高了电子自旋相干时间。
5、甲型H1N1流感疫苗全球首次获批生产解读: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9月3日获得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颁发的药品批准文号,这也是全球首支获得生产批号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
6、iPS细胞的全能性被首次证明解读:2009年7月23日,《自然》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研究员周琪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曾凡一分别领导的研究组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
我国科学家首次利用iPS细胞,通过四倍体囊胚注射得到存活并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从而在世界上第一次证明了iPS细胞的全能性。
7、研制出大容量钠硫储能电池解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上海市电力公司合作,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容量为650Ah的钠硫储能单体电池,使我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大容量钠硫单体电池核心技术的国家。
8、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带羽毛恐龙解读: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研究所课题组在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发现了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长有羽毛的恐龙——“赫氏近鸟龙”。
自主创新托起科技中国——2009年11大“中国创造”震撼出炉
感疫苗。
甲型 HI N1流感 病 毒 裂 解疫 苗
国家食 品 药 品监管 局 药 品注 册 司司长 张 伟介 绍 说 ,北 京科 兴 此
前完 成 的临 床试 验 结 果初 步 显 示 , 疫 苗 安 全性 良好 。 在 有效 性方 该 面 , 疫苗一剂免疫后 2 该 1天 , 童 、 儿 少年 和 成 人 三 个 年 龄 组保 护 率 均 在 8 .%至 9 %范 围 内 ,达 到 了 国 际 公认 的评 价 标 准 ( 护 率 14 8 保 7 % 以上 ) 可用 于 3至 6 o , 0岁人群 的预防 接 种 。
20 0 9年 9月 8E ,中国 商用 飞机 有 限责 任公 司的首 个大 型客 机 l 研发 项 目 C9 9外形 样机 在 香 港开 幕 的 2 0 1 09年亚 洲 国际 航空 展 上亮
相 , 型按 1 1 比 例 制 作 , 本 型 全 经 济 布 局 为 18座 , 准 航 模 :0的 基 6 标
系 统 。成像 的 焦面 上 装着 4 0 可 自动 定 位 的光纤 , 接 1 0 0根 连 6台光 谱
仪 实 时记 录数 据 。望远 镜 每次 夜 间观 测 15小 时 , 多可 获得 4 0 . 最 00条 天体 光谱 。 这 个建 在 距北 京城 东 北 1 0 7 0公 里 一 座 山上 的超 级 望远 镜 ,将被 用来对 浩 瀚星 空进 行光 谱观 测 的 “ 口普 查 ” 这 台超级 望远 镜项 目的 户 。
程 为 47 0 5公 里 , 增大 航程 为 55 5 5公 里 。
大 型客 机 研 发பைடு நூலகம் 目 C9 9外 形 样 机 亮 相 1
中国主要科技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科技成就一、航天工程1、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2、1975年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3、2016年长征五号火箭(大推力运载火箭)4、2016年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在贵州落成启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南仁东)·载人航天2003年神州五号/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2005年神州六号/两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2008年神州七号/三位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首次太空行走2011年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2012年神州九号/景海鹏、刘旺、刘洋(中国首位女宇航员)2013年神州十号/王亚平太空授课2016年神州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时长33天·探月工程2007年嫦娥一号/2009年任务完成撞击月球/首颗绕月人造卫星2010年嫦娥二号2013年嫦娥三号探测器/携带玉兔号月球车登月·人造卫星2011年北斗导航卫星组网成功2015年北斗系统全球组网首星发射成功2015年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2016年墨子号两字科学实验卫星2017年慧眼 X射线天文卫星·空间站2011年天宫一号2016年天宫二号2017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二、国防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2011年歼20试飞我国第四代隐身战斗机2012年歼31战斗机首飞2012年辽宁号航母交付入列2013年运20首飞成功2013年试射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2017年首艘国产航母下水2017年国产万吨级驱逐舰 055型2017年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三、计算机领域·2017年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院士科研团队宣布光量子计算机成功构建·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银河-Ⅰ 1983年运算速度每秒 1 亿次银河-Ⅱ 1994年运算速度每秒 10 亿次银河-Ⅲ 1997年运算速度每秒 130 亿次银河-Ⅳ 2000年运算速度每秒 1万亿次·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2009年,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计算机“天河一号”研制成功2013年,天河二号研制成功(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榜首,成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
71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原子弹与氢弹
原子弹(nuclear weapon)是核武器之一,核武 器是指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 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 武器的总称。其中主要利用铀235(厬U) 或钚239(厱 Pu)等重原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原理制成的裂变武器, 通常称为原子弹;主要利用重氢(dao H,氘)或超重氢 (chuan H,氚)等轻原子核的热核反应原理制成的热 核武器或聚变武器,通常称为氢弹。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1)背景:新中国成了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新中国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①美苏争霸,局势紧张
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 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②新中国成立后,美国 敌视中国
美军入侵朝鲜 的同时,还悍 然出动第七舰 队入侵我国台 湾海峡。
1969年3月,中、苏两国 军队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了 三次武装冲突。勃列日涅
1、“两弹一星”
(1)背景:新中国成了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2)决策: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
“两弹一星”
(3)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 断,巩固国防
(4)成就: ①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第一 颗原子弹爆炸 成功后升起的 蘑菇状烟云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 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8年至1950年去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 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50年 10月被分派到中国科学院工作。历任中 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核工业部第九 研究院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 任,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 主任,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参加 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 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 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 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 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 大贡献,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旗开)
3.科学工作者将人工合成的产物注入小白鼠体内, 小白鼠因体内该物质超量而发生了惊厥反应,证明 这种人工合成的产物具有生物活力,中国由此成为 第一个成功合成蛋白质的国家。这项新发明应出现 在 ( ) 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90年代 D 21世纪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组委会给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钱 学森的颁奖词: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从钱学森等老一 辈科学家身上得到哪些启发与感想?
1.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及其意义。 2.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原因。 3.科技的发展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邓稼先(1924—1986)
中国物理学家;1950年获美国普
渡大学博士学位,当年返回祖国。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1949年-1957年,海外归国的科技人员达到3000人, 姚桐斌 王淦昌 钱三强 钱骥 约占建国前夕在外人数一半。他们成为中国尖端科技领 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
程开甲
赵九章
1999年起
2003年
2005年 2008年 2011年11月 1日
神舟五号成功飞行(杨利 伟)
神舟六号成功飞行(聂海 胜、费俊龙) 神舟七号成功飞行(翟志 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舟八号发射成功
世界第三; 世界航天大国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领域 时间 农业 1973 技术 年 生 物 技 术
1965 年
科 技 立 国 ,科 技 强 国
他是谁? 袁隆平 ________
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 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 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 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 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著,飞天时的 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正 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 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 多更美好的梦想。 杨利伟 他是谁? ________
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版本一)1.“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6 月29日10时03分,在经过近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神舟九号飞船于6 月16日18时37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成功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
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按计划 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取得了丰富成果。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 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
2.“蛟龙”号下潜突破7000米6 月3日,“蛟龙”号再次出征,向7000米发起冲击。
6月24日上午9时许,“蛟龙”号成功在7020米深海底坐底,再创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作为拥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方案设计和关键核心技术,像耐压结构、生命保障、远程水声通讯、系统控制等,以及总装联调和海上试验都是由 我国独立完成。
“蛟龙”号7000米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具备载 人 到 达 全 球 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深海技术领域的重大进步。
3.世界首条高寒地区高速铁路突破三大技术难题12 月1日,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运营。
据参与设计的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专家介绍,哈大高铁是我国目前在高纬度严寒地区设计的标准最高的一条高 速铁路,也是世界上首条高寒地区建成运营的高速铁路。
突破了防冻胀路基、接触网融冰、道岔融雪等国际公认的三大技术难题。
基础设施按时速350公里建设, 采用冬季运营时速200公里、夏季300公里运行图运营。
哈大高铁纵贯东北三省、营业里程达921公里。
4.嫦娥二号7米分辨率全月影像图发布国 防科技工业局2月6日发布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
我国量子信息方面的成就 -回复
我国量子信息方面的成就-回复题目:我国量子信息方面的成就引言:量子信息科学作为21世纪的前沿领域,被誉为科技发展的下一个风口。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在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以我国量子信息方面的成就为主题,从基础研究、量子通信、量子计算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回答。
一、基础研究:1.1 量子纠缠分发:2009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长距离量子纠缠分发,成功将两个光子纠缠态传输到地面实验室之间的90公里距离,为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2 量子态控制:2012年,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成功制备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容纳256个原子的量子态,实现了对这些原子的精确操控和测量。
这一突破对于量子计算和量子仿真具有重要意义。
1.3 量子通道制备:2016年,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成功制备出世界上第一个能够在杂质环境下保持量子通信传输的通道,提高了量子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这为未来量子通信网络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量子通信:2.1 量子保密通信:我国科学家在量子保密通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2017年,我国成功实现了在一颗卫星和多个地面站之间进行量子密钥分发,实现了量子保密通信在千公里尺度上的远距离传输,比普通光纤量子通信更加安全和可靠。
2.2 量子隐蔽传态:2019年,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千公里级别的量子隐蔽传态,将一个量子态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同时实现了多节点之间的量子纠缠分发。
这一突破为建立全球范围内的量子通信网络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案。
三、量子计算:3.1 量子位演化:2015年,中国科学家在超导量子位上成功进行了24个量子比特的量子位演化实验,刷新了全球的记录。
这一成就为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实际应用打下了基础。
3.2 量子仿真:中国科学家在量子化学、材料科学以及生物学等领域的量子仿真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量子仿真,科学家们可以模拟和研究复杂系统和化学反应,加速新材料的开发和药物的筛选。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他 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
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
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 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 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
计算机技术
及时训练:
1、新中国建立以来,取得世界第一的科技成就是 A .研制出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 B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D .原子弹爆炸成功
2、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A 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号” B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 .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D .他培育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学思之窗
•
材料四:“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 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 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 族,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你怎样理解邓小平的这段话? “两弹一星”的影响和作用:
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加强了国防力量,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促进了生产力的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及时训练:
8、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没能赶上 世界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 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①“两弹一星”; ②“神舟”六号; ③杂交水稻 “南优2号”;④“银河—Ⅲ”巨型计算机; ⑤克隆 技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解说词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003年以来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003年以来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003年以来)00200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1、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自主出舱。
2、中国科学家揭示水稻高产的分子奥秘和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所李家洋院士和中国水稻所钱前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
3、中国抗击“非典”科研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
……4、中国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和全同金属纳米团簇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科院金属所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
5、上海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浮列车示范线并运行成功。
这是中德两国在高科技领域合作的重大成果。
6、三峡水库蓄水成功、永久船闸通航、首批发电机组全部投产。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量子通信实验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8、百万亿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研制成功。
中科院计算所国家智能计算机研发中心联合曙光公司共同推出曙光4000L。
9、可控热核聚变实验研究获重大突破。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HT-7超导托卡马克实验。
10、中国发现长着四个翅膀的恐龙。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周忠和博士及其同事。
2004中国十大科技进展:1、高性能计算机启用并跻身世界十强中科院计算所、曙光公司、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共同研制。
2、首座国产化商用核电站建成投产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2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1、2号机组全面建成投产。
3、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商业运营2004年12月30日,全长约4000公里的西气东输工程实现全线商业运营。
前后有8家专业设计院、30多家科研院所,展开7000余项科技攻关。
4、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开通2004年12月25日,8个国家部委共同推进的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正式开通,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
下一代互联网传输速度比现在的网络提高1000倍以上。
中国现代发展主要成就总
2.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升
(三).办学体制改革逐步深化,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教育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为满足全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2010年,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超过11.8万所(不含教育机构),比2005年增加近4.2万所;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在校生为3393万人,比2005年增长67.6%。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规模快速增长,占同级教育比例继续提高。
4.城乡居民储蓄增加2.5万倍人民生活由贫困迈上总体小康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提高到4761元。2008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比1952年底增加2.5万倍。1978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仍还约有2.5亿人,约占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6%。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为,近25年来全人类扶贫事业成就中,三分之二应归功于中国。
3、回收阶段,目标是发射无人探测器,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并采样返回。
只有在这三个阶段完成之后,中国才会考虑载人登月。
2.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成就显着
(一)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水平保持高位,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2005年以来,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水平保持高位,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超过了发达国家96%的平均水平。
1、绕月飞行: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两弹一星” 神州五号” 一、 “两弹一星”和“神州五号”
1、什么是“两弹一星”? 、什么是“两弹一星”
“两弹”指原子弹和导弹,“一星”指人造地球卫 两弹”指原子弹和导弹, 一星” 两弹 两弹一星”是一个泛称, 星。 “两弹一星”是一个泛称,统称中国依靠自 己的力量掌握的核技术和空间技术。 己的力量掌握的核技术和空间技术。
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载有 年 月 日 点 分载有 翟志刚、 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三名 宇航员的神舟七号 神舟七号成功着陆于 宇航员的神舟七号成功着陆于 中国内蒙古四王子旗。 中国内蒙古四王子旗。神舟七 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 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 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 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 第三个独立掌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 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世界领先; 世界领先; 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 1840年以后, 年以后 先进水平; 先进水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 年新中国成立后 到较全面的发展。 到较全面的发展。
古代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中国古代有嫦娥奔月的飞 天梦想,几千年来, 天梦想,几千年来,多少文 人墨客写下了不朽的动人诗 到了明代, 篇。到了明代,一位叫万户 的才子再也不满足吟诗作画, 的才子再也不满足吟诗作画, 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惊人 的胆略, 的胆略,用火药自制一枚火 箭腾飞了几十米, 箭腾飞了几十米,谱写了一 曲可歌可泣的圆梦壮举。 曲可歌可泣的圆梦壮举。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十大科技成就回顾
国产喷气式歼击机歼-51956年,我国自主生产了第一代喷气式歼击机,其全部采用中国自制零件制造组装,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批量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之一。
这也使我国的航空工业一步跨入了喷气时代。
资料整理:邸月宝 校对:李琦 董阳国产喷气式歼击机歼-5(新华社发)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在邓稼先、朱光亚等一大批杰出科学家的努力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
这一成就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所能达到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资料整理:邸月宝 校对:李琦 董阳原子弹爆炸成功(新华社发)氢弹试爆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在新疆罗布泊空爆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零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
这次试验是我国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我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资料整理:邸月宝 校对:李琦 董阳氢弹试爆成功(新华社发)地球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1970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准确进入预定地球轨道,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也掀开了我国向浩瀚宇宙进军的璀璨篇章。
资料整理:邸月宝 校对:李琦 董阳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新华社发)核潜艇成功下水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地下部分(新华社发)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艇上零部件有4.6万个,需要的材料多达1300多种,全部自主研制。
核潜艇以核反应堆作为动力装置,水下持续航行时间可以达到60-90天,是大国战略威慑力量的重要标志。
资料整理:邸月宝 校对:李琦 董阳1988年,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十项近几年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十项近几年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1、京津城际铁路。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通车,时速350公里。
这是中国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
2、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
——2010年7月11日,由第三军医大学重庆新桥医院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在新桥医院投入前期临床试验。
这是世界上首台专门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机器人系统。
3、中国实验快堆。
——2010年7月21日,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我国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首次临界,意味着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技术实现突破,成为继美、英、法等国之后,世界上第8个拥有快堆技术的国家。
4、“嫦娥二号”。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序幕。
“嫦娥二号”一步步靠近月球,给月面虹湾拍下了特写靓照。
5、京沪高速铁路。
——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这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是我国高速铁路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6、“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
2011年7月,“蛟龙号”进行5000米级海试,分别于7月21日、26日和28日完成了三次下潜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载人深潜技术的全球先进国家之列。
7、“瓦良格”号航空母舰。
——“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艘可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
2011年8月14日,中国首艘航母平台早上10时许从海试海域回到大连。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航母的国家。
8、“天宫一号”。
——2011年9月29日21 时25分45秒,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开启了我国空间实验室的“处女航”。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③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 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 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 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 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 回红色中国去!”
——美国海军部次长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一家
【思考3】从这些新老科学家身上学习了 什么精神?
从“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至2001年,中国研制并发射 了15种类型、50余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率达 90%以上。
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 首次成功培育出
杂交水稻---南优二号
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粮食产 量,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 饭问题,而且被认为有助于 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两弹”:原子弹、导弹 “一星”: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一星”指 什么?
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来自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何为“两弹一星”?
“两弹”:原子弹、导弹 “一星”:人造地球卫星 合作探究:
新中国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
中国发射中地国空二导炮弹部队地地中导弹国导弹部队
材料一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
三号塔架点火发射成功。
2008年9月 25日21时10分, 神舟七号飞船 在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点火升 空。
“两弹一星” 后中国的科技成就:
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 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 的国家。
1982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从潜艇水下发射 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
跟踪手段、信号传递
改革开放30_年辉煌的科技成就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的技术创新成果,从超级杂交水稻、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到纳米科技、量子通讯、生命科学,再到人工智能、生物基因工程,中国的科技事业终于从一穷二白发展到震惊全球/《中国民商》记者 李雨蒙改革开放30年辉煌的科技成就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之时,毛主席就提出过“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此中国的科技发展逐步推进、快速提升。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的技术创新成果,从超级杂交水稻、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到纳米科技、量子通讯、生命科学,再到人工智能、生物基因工程,中国的科技事业终于从一穷二白发展到震惊全球。
中国的科技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柱。
农业科技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一大批国家项目、重点工程先后实施,国家工业化、信息化获得长足进步。
进入新世纪,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
目前我们在各类科学技术计划中,企业承担的项目已经超过了40%。
科学普及的活动在全社会展开,全民科学素质得到了不断提高。
近年来,国际科技合作更是不断深入,积极地参与了多个国际科学技术大工程,民间科技交流也十分踊跃。
中国农业科技的杰出代表当属袁隆平,他领导的两系法杂交水稻保持了国际领先水平,杂交水稻对我国粮食安全乃至世界粮食产量的提高,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已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因此,他获得了国家特等发明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科学奖”,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抗虫棉除对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有显著抑制、毒杀作用以外,通过影响生物群落的演变,间接对其他类害虫有限制作用,为控制来年或更长时期内虫害的不利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抗虫棉研发过程中,中国科学家锐意进取,先后独立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t 杀虫蛋白单价、双价和融合基因技术、子房微注射等高效转化技术、预防害虫抗性产生的“天然庇护所”技术、金标试纸等基因检测监测技术以及三系杂交棉等先进技术,培育出一大批高产、优质、抗虫性好、适应性强的品种,仅用了10年时间就实现了市场占有率的逆转,到2007年已完全处于主导地位。
中国过去十年的非凡成就
中国过去十年的非凡成就
过去十年,中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1、经济发展:中国在过去十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全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从2009年的27.37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1.93万亿元,增长超过3倍。
2、科技进步:中国在过去十年里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核电已实现跨越式发展,航天技术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是第一个完成火星探测的国家,解放军的装备也获得了重大突破。
3、社会发展:中国在过去十年里在社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连续11年保持1300万以上,全国城镇化率从49.4%提高到60.6%,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国有效核心消费品价格涨幅基本维持在3%以下。
4、外交成就:中国在过去十年里以“和平外交”为重要政策,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在世界上享有更高的声望,中国积极参与各种国际事务,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2000年后的每年十大科技进展
中国2000年后的每年十大科技进展(2012尚未评出)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1.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
11月3日1时36分,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太空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从接触到最后锁紧,它们用了8分钟。
对接机构完成锁紧后,天宫一号姿态启控,建立起组合体飞行模式,开始组合体运行,进行一系列相关科学试验。
11月14日20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
这次对接进一步考核检验了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的功能与性能,获取了相关数据,达到了预期目的。
11月17日19时32分,神舟八号飞船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继美俄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完整的太空对接技术的国家。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突破5000米。
7月26日上午,“蛟龙”号在第二次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
共有来自13家单位的96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海试任务。
海试期间,共完成5次下潜作业,共有8人完成15人次下潜,下潜深度分别为4027、5057、5188、5184和51 80米。
潜水器在海底完成多次坐底试验,并在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开展海底照相、摄像、海底地形地貌测量、海洋环境参数测量、海底定点取样等作业试验与应用,完成了各项试验任务。
本次海试是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的重点任务,由科技部委托、国家海洋局组织、中国大洋协会具体实施,旨在检验和考核“蛟龙”号在5000米级深度的安全性能和作业能力,为开展更大深度海试和未来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这次海试成功,是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到达全球70%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
新中国60年科技成就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以此纪念新中国辉煌的科技成就。
入选原则:自主创新,意义重大。
新中国60周年十大科技成就(按年代排序)1. 两弹一星(1964—1970)入选理由:奠定我强国地位,赢得世界尊重。
其实核弹、导弹、和卫星合为一项不太合理,但人们已经习惯了这个叫法,因此仍算为一条。
2.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1965)入选理由:没啥说的,完全自主,走在了世界最前沿。
3.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到“1+2”(1966)入选理由:基础理论的重大原创成果,人类智力的颠峰。
4. 杂交水稻(1973)入选理由: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
5. 核潜艇(1974)入选理由:使我国具备了二次核打击能力,是换来几十年的和平的重要成果。
6. 激光照排(1979)入选理由:当代毕升,占据了中文印刷的制高点,引领了中文轻印刷的革命。
7. 运十飞机(1980)入选理由:自主设计开发,与空客同时起步,并领先于空客,带动了一批相关技术突破,对我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义。
8. 银河巨型计算机(1983)入选理由:自主研发,跟上了信息革命的潮流,缩短与美国的差距。
在体系结构上拥有多项闪光的设计理念。
9. 载人航天(2003)入选理由:集成创新的典范,振奋了国民。
10.歼十飞机(2006)入选理由:使我空军装备跨入了第三代战机行列,缩短了与世界强国的距离。
是摆脱仿制,走上自主设计的一个里程碑式范例。
还有很多成果,可作为备选:1. 复方青蒿素2.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3. 黄昆-单晶硅技术4. 大运载火箭5. 核电技术6. “中华之星”磁悬浮列车7. 地震预报8. 李四光-地质力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发展成就新中国科技艰难的拓荒者,李四光、华罗庚、吴阶平、钱学森、邓稼先。
钱学森说:“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
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邓稼先说:“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
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成就就要表现在农业科技、生物医药科技、国防军事科技、信息科技、航天工程和交通运输科技等领域。
一、农业方面(1)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迄今累计增产稻谷6亿吨。
六七十年代的国力展示,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他的评语。
(2)转基因技术的引入为病虫害的防治、农作物的反季栽培带来了福音二、生物医药科技(1)重组入P53腺注病毒射液,这是由中国企业自主开发的重组入P53腺注病毒射液产品,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个比准上市的基因治疗制品,开创了肿瘤基因治疗的新局面。
(2)生物科技的突破,不仅初步改变了中国医药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的被动局面,还带动形成了近600亿元的现代生物。
(3) 中国培育出的克隆牛,我国第一头克隆猪。
三、国防军事科技(1) 军事科技是直接运用于军事领域的工程技术,亦称国防科技、军事科技。
他是建设武装力量和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与技术手段,包括各种武器装备极其研制、使用和维修保养技术,军事工程,军事系统工程。
(2)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2年中国的科技成就
教科院
10心本班陈家宝2010704141 2012年中国科技成就:
1.TD—LTE—Advanced。
2012年1月18日,以大唐电信集团为核心提出的
TD—LTE—Advanced被国际电信联盟(ITU)确定成为4G国际标准,正式成为两大4G国际标准之一。
这是我国通信发展史上继自主创新的TD—SCDMA成为3G国际标准之后的又一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移动通信标准制定领域保持了世界领先地位,为TD—LTE产业的后续发展及国际化打下了重要基础。
出自《中国信息科技周刊》。
2.发现中微子振荡新模式。
2012年3月8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
言人王贻芳在北京宣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
这一重要成果是对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一项新的认识,对中微子物理未来发展方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将有助于破解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
出自《中国信息科技周刊》。
3.CIT400高速列车领跑世界。
2012年8月29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与唐山
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等10余家单位联合研制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CIT400)通过验收,其最高试验检测速度达到400km/h、可在350km/h 进行持续运营,总体技术指标代表世界高速检测列车最高水平。
出自《科技生活周刊》。
2011年中国科技成就:
1.我国研制成功曙光—2000Ⅱ超级服务器。
每秒可进行1100亿次运算,达到
90年代末期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是国家863计划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大成果。
(人民日报1月29日)
出自《人民日报》
2.9月4日株洲诞生时速305公里电力机车。
其动力车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
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的高集成化模块结构等十项国际先进水平的设计理念。
出自《中国新闻周刊》
3.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10月31
日凌晨0时02分在西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出自《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首辆高速磁悬浮样车交付2010年4月8日,由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
集团公司制造的我国首辆高速磁浮国产化样车在成都实现交付。
此举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磁浮车辆国产化设计、整车集成和制造能力。
高速磁浮列车可以达到时速500公里,车体具有与飞机相似的特性。
2008年7月,该公司与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承担两节高速磁浮工程样车的研制任务。
出自《中国知识产权报》
2010年中国科技成就:
1.第四代核电技术自主创新获突破2010年7月21日,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
院研发的我国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首次临界,意味着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技术实现突破,成为继美、英、法等国之后,世界上第8个拥有快堆技术的国家。
出自《中国知识产权报》
2.4月8日,首辆高速磁悬浮样车交付,由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
司制造的我国首辆高速磁浮国产化样车在成都实现交付。
此举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磁浮车辆国产化设计、整车集成和制造能力。
出自《中国知识产权报》
2009年中国科技成就
1.“天河一号”成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11月17日,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
组织正式发布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
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世界第一,取得了我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的历史性突破。
出自《中国新闻周刊》
2.7.实验快堆实现首次临界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座快
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在7月21日上午9点50分实现首次临界。
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快堆研发技术的国家之一。
中国实验快堆热功率为65兆瓦,电功率20兆瓦。
出自《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