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教材

合集下载

《电工电子技术(第版)》课后习题一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第版)》课后习题一答案

X
12

IX 0.04A
RX 150
U X RX I X 6V
4
1-9 试求电路中的I及UAB。 由KCL方程
I 0
Uab 0
1-10 用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法求电路中的I。
6 (3 1.5)I 1.5 0 I 1A
5
1-11 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I1 I2 I3 0 12 4I2 2I1 8 0 12 4I2 4I3 0
3 3I 0
I 1A
VA 3 (1) 2 6 7A
13
I I ' I " 0.75A
7
1-14 用戴维宁定理计算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等效电路的电动势可用 图(a)来求得 20 150 120 Uab 0 E Uab 10V
等效电路的内阻可用图(b)求得
RO 0
得等效电路如图(c)所示 由等效电路求得
I 10 /10 1A
8
1-15 用戴维宁定理计算电路中R1上的电流I。 等效电路的电动势可用图(a) 来求
R0 4
I 18 1.5A 48
1-18 在图中,求开关S断开和闭合两种状态下A点的电位。
开关断开时 开关闭和时
I 12 (20) 8 mA 333 9
VA
3I
20
3
8 9
20
17.3V
I 20 10 mA 33 3
VA 3I 20 10 20 10V
12
1-19 求图中A点的电位
UO 2 4 10 0
E UO 2V
等效电路的内阻 可用图(b)求得
R0 4
得等效电路如图 (c)所示
E

(完整)《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

(完整)《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

思考与习题1-1 1—35图中,已知电流I =—5A ,R =10Ω。

试求电压U ,并标出电压的实际方向。

图1-35 题1-1图解:a )U=-RI=50V b )U=RI=—50V.1—2 在1—36图所示电路中,3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I 1=-4A ,I 2=4A ,I 3=4A ,U 1=140V ,U 2=—90V,U 3=50V.试求(1)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3)效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图1—36 题1-2图解:(2)P 1=U 1I 1=-560W ,为电源;P 2=—U 2I 2=360W ,为负载;P 3=U 3I 3=200W,为负载。

(3)P发出=P吸收,功率平衡。

1-3 图1-37中,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

已知U =220V ,I = -1A,试问哪些方框是电源,哪些是负载?图1-37 题1-3图解:a)P=UI =-220W ,为电源;b)P=—UI=220W,为负载;c)P=—UI=220W ,为负载;d )P=UI =—220W ,为电源。

1—4 图1—38所示电路中,已知A 、B 段产生功率1500W,其余三段消耗功率分别为1000W 、350W 、150W ,若已知电流I =20A,方向如图所示.a) b)Ia) b) c) d)(1)标出各段电路两端电压的极性。

(2)求出电压U AB 、U CD 、U EF 、U GH 的值。

(3)从(2)的计算结果中,你能看出整个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性吗?解:(2) U AB =—75V,U CD =50V,U EF =17。

5V ,U GH =7.5V(3) U AB +U CD +U EF +U GH =0.1—5 有一220V 、60W 的电灯,接在220V 的电源上,试求通过电灯的电流和电灯在220V 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

《电工电子技术》课本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课本习题答案

思考与习题1-1 1-35图中,已知电流I =-5A ,R =10Ω。

试求电压U ,并标出电压的实际方向。

图1-35 题1-1图解:a)U=-RI=50V b)U=RI=-50V 。

1-2 在1-36图所示电路中,3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I 1=-4A ,I 2=4A ,I 3=4A ,U 1=140V ,U 2=-90V ,U 3=50V 。

试求(1)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3)效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图1-36 题1-2图解:(2)P 1=U 1I 1=-560W ,为电源;P 2=-U 2I 2=360W ,为负载;P 3=U 3I 3=200W,为负载。

(3)P发出=P吸收,功率平衡。

1-3 图1-37中,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

已知U =220V ,I = -1A ,试问哪些方框是电源,哪些是负载?图1-37 题1-3图a) b)IIa) b) c) d)解:a)P=UI =-220W,为电源;b)P=-UI=220W,为负载;c)P=-UI=220W,为负载;d)P=UI =-220W,为电源。

1-4 图1-38所示电路中,已知A、B段产生功率1500W,其余三段消耗功率分别为1000W、350W、150W,若已知电流I=20A,方向如图所示。

(1)标出各段电路两端电压的极性。

(2)求出电压U AB、U CD、U EF、U GH的值。

(3)从(2)的计算结果中,你能看出整个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性吗?解:(2) U AB=-75V,U CD=50V,U EF=17.5V,U GH=7.5V(3) U AB+U CD+U EF+U GH=0.1-5 有一220V、60W的电灯,接在220V的电源上,试求通过电灯的电流和电灯在220V 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

如果每晚用3h,问一个月消耗电能多少?解:I=P/U=0.27A,R= U 2/ P= 807Ω,W= P t=60×10-3 kW×30×3h =5.4度.1-6 把额定电压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60W的两只灯泡,串联在端电压为220V 的电源上使用,这种接法会有什么后果?它们实际消耗的功率各是多少?如果是两个110V、60W的灯泡,是否可以这样使用?为什么?解:把额定电压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60W的两只灯泡,串联在端电压为220V 的电源上使用,将会使60W的灯泡烧毁。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课后习题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课后习题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课后习题与答案学习情境一课后习题及答案1.低压电器是指工作电压在交流1200V或直流_1500_V以下的各种电器。

2.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来工作的保护电器,它在电路中主要用作是对三相异步电动机起过载保护作用。

3.接触器用于远距离频繁地接通或断开交直流及大容量控制电路的一种自动开关电器。

45.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形式为电击和电伤。

绝大部分的触电事故是由电击_引起的。

6. 交流接触器发热主要是指( C )。

A、线圈B、铁心C、触头D、短路环7.选用交流接触器应全面考虑( A )的要求。

A、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吸引线圈电压、辅助接点数量B、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吸引线圈电压C、额定电流、额定电压、辅助接点数量D、额定电压、吸引线圈电压、辅助接点数量8. 我国标准规定: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 B )V。

A、 220B、 50C、 36D、 69. 所有断路器都具有(C )。

A、过载保护和漏电保护B、短路保护和限位保护C、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D、失压保护和断相保护10. 热继电器用作电动机的过载保护,适用于( D )。

A、重载间断工作的电动机B、频繁起动与停止的电动机C、连续工作的电动机D、任何工作制的电动机《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课后习题与答案学习情境二课后习题与答案1.用指针万用表测量( BC )时,表笔接线的极性必须正确。

[多选题]A、直流电阻B、直流电压C、直流电流D、交流电流2.在使用钳形电流表测量检测电流时:(ACD )。

[多选题]A、只能让被测导线(电线)穿过钳口B、需要将电路切断停机后才能进行测量C、可以在不切断电路的情况下来测量电流D、钳形表一般准确度不高E、只能让被测导线(电线)压在钳口上3.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与电能表配合使用时其正确极性应是(B)。

[单选题]A、加极性B、减极性C、加极性或减极性均可4. 感应式电能表的驱动力矩是电压和电流元件产生的,电压元件的功率消耗要比电流元件(B)。

《电工电子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一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一答案

03 电子技术基础题目解析
半导体器件题目解析
半导体材料特性
二极管与三极管
解答涉及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热敏 性和光敏性等特性,以及其在电子器 件中的应用。
针对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符号、工作原 理、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进行深入解 析,并讨论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PN结形成与特性
详细解析PN结的形成过程、工作原理 和特性,包括单向导电性、击穿电压 等概念。
提高实践能力
除了理论学习外,还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 过参加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 解和应用。
关注新技术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工电子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需要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拓展相关学科知识
电工电子技术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叉,可以拓 展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如物理学、数学、计算机 科学等。
05 电机与变压器基础题目解 析
变压器工作原理及特性参数计算
变压器工作原理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变换电 压和电流来实现电能的传输和分 配。主要构件包括铁芯和绕组, 铁芯上绕有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
特性参数计算
包括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 容量、变比、空载电流、空载损 耗、短路阻抗和效率等。这些参 数对于变压器的选择和使用具有
02 电路基础题目解析
直流电路题目解析
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串并联计算
掌握元件的基本性质,熟练运用串并联公式进行计算。
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理解定律原理,能够准确运用在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中。
电源的等效变换
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方法,能够简化电路结构。
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的应用
理解定理条件,能够运用定理求解复杂直流电路。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版)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版)

第1章检测题(共100分,12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电源和负载的本质区别是: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设备,负载是把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能量的设备。

2、对电阻负载而言,当电压一定时,负载电阻越小,则负载越大,通过负载的电流和负载上消耗的功率就越大;反之,负载电阻越大,说明负载越小。

3、实际电路中的元器件,其电特性往往多元而复杂,而理想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则是单一和确切的。

4、电力系统中构成的强电电路,其特点是大电流、大功率;电子技术中构成的弱电电路的特点则是小电流、小功率。

5、常见的无源电路元件有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常见的有源电路元件是电压源元件和电流源元件。

6、元件上电压和电流关系成正比变化的电路称为线性电路。

此类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压和电流均具有叠加性,但电路中的功率不具有叠加性。

7、电流沿电压降低的方向取向称为关联方向,这种方向下计算的功率为正值时,说明元件吸收电能;电流沿电压升高的方向取向称为非关联方向,这种方向下计算的功率为正值时,说明元件供出电能。

8、电源向负载提供最大功率的条件是电源内阻与负载电阻的数值相等,这种情况称为电源与负载相匹配,此时负载上获得的最大功率为U S2/4R S。

9、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

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电位的差值等于这两点间电压。

电路中某点到参考点间的电压称为该点的电位,电位具有相对性。

10、线性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系,任意瞬间都受欧姆定律的约束;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任意时刻均遵循KCL定律;回路上各电压之间的关系则受KVL定律的约束。

这三大定律是电路分析中应牢固掌握的三大基本规律。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1、电路分析中描述的电路都是实际中的应用电路。

(错)2、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总是由电源负极流向电源正极。

(错)3、大负载是指在一定电压下,向电源吸取电流大的设备。

(对)4、电压表和功率表都是串接在待测电路中。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版)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版)

第1章检测题(共100分,12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电源和负载的本质区别是: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设备,负载是把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能量的设备。

2、对电阻负载而言,当电压一定时,负载电阻越小,则负载越大,通过负载的电流和负载上消耗的功率就越大;反之,负载电阻越大,说明负载越小。

3、实际电路中的元器件,其电特性往往多元而复杂,而理想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则是单一和确切的。

4、电力系统中构成的强电电路,其特点是大电流、大功率;电子技术中构成的弱电电路的特点则是小电流、小功率。

5、常见的无源电路元件有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常见的有源电路元件是电压源元件和电流源元件。

6、元件上电压和电流关系成正比变化的电路称为线性电路。

此类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压和电流均具有叠加性,但电路中的功率不具有叠加性。

7、电流沿电压降低的方向取向称为关联方向,这种方向下计算的功率为正值时,说明元件吸收电能;电流沿电压升高的方向取向称为非关联方向,这种方向下计算的功率为正值时,说明元件供出电能。

8、电源向负载提供最大功率的条件是电源内阻与负载电阻的数值相等,这种情况称为电源与负载相匹配,此时负载上获得的最大功率为U S2/4R S。

9、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

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电位的差值等于这两点间电压。

电路中某点到参考点间的电压称为该点的电位,电位具有相对性。

10、线性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系,任意瞬间都受欧姆定律的约束;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任意时刻均遵循KCL定律;回路上各电压之间的关系则受KVL定律的约束。

这三大定律是电路分析中应牢固掌握的三大基本规律。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1、电路分析中描述的电路都是实际中的应用电路。

(错)2、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总是由电源负极流向电源正极。

(错)3、大负载是指在一定电压下,向电源吸取电流大的设备。

(对)4、电压表和功率表都是串接在待测电路中。

《电工电子技术》课本习题答案解析

《电工电子技术》课本习题答案解析

思考与习题1-1 1-35图中,已知电流I =-5A ,R =10Ω。

试求电压U ,并标出电压的实际方向。

图1-35 题1-1图解:a)U=-RI=50V b)U=RI=-50V 。

1-2 在1-36图所示电路中,3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I 1=-4A ,I 2=4A ,I 3=4A ,U 1=140V ,U 2=-90V ,U 3=50V 。

试求(1)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3)效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图1-36 题1-2图解:(2)P 1=U 1I 1=-560W ,为电源;P 2=-U 2I 2=360W ,为负载;P 3=U 3I 3=200W,为负载。

(3)P发出=P吸收,功率平衡。

1-3 图1-37中,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

已知U =220V ,I = -1A ,试问哪些方框是电源,哪些是负载?图1-37 题1-3图a) b)IIa) b) c) d)解:a)P=UI =-220W,为电源;b)P=-UI=220W,为负载;c)P=-UI=220W,为负载;d)P=UI =-220W,为电源。

1-4 图1-38所示电路中,已知A、B段产生功率1500W,其余三段消耗功率分别为1000W、350W、150W,若已知电流I=20A,方向如图所示。

(1)标出各段电路两端电压的极性。

(2)求出电压U AB、U CD、U EF、U GH的值。

(3)从(2)的计算结果中,你能看出整个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性吗?解:(2) U AB=-75V,U CD=50V,U EF=17.5V,U GH=7.5V(3) U AB+U CD+U EF+U GH=0.1-5 有一220V、60W的电灯,接在220V的电源上,试求通过电灯的电流和电灯在220V 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

如果每晚用3h,问一个月消耗电能多少?解:I=P/U=0.27A,R= U 2/ P= 807Ω,W= P t=60×10-3 kW×30×3h =5.4度.1-6 把额定电压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60W的两只灯泡,串联在端电压为220V 的电源上使用,这种接法会有什么后果?它们实际消耗的功率各是多少?如果是两个110V、60W的灯泡,是否可以这样使用?为什么?解:把额定电压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60W的两只灯泡,串联在端电压为220V 的电源上使用,将会使60W的灯泡烧毁。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七版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七版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七版【篇一: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ic??ibie?ib?ic?(1??)ib?icib???ic?ib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等于某个电压时,ib和ube之间的关系。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

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ib,且ib随ube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ic随uce变化的关系曲线。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ib为某个值时,在不同的ib下,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

ib=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uce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

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此时,ic=?ib,ic与ib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

此时,ib=0,ic=iceo。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uce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此时,ic虽然很大,但ic??ib。

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ic不受输入基极电流ib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d=0.7v。

25610v(a)(b)d1(c)(d)例14.1图1图(a)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正偏压为2v,大于u=0.7v,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解:○d则输出电压u0=ua—ud=2v—0.7v=1.3v。

2图(b)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反偏压为-5v,小于u,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电路中电○d流为零,电阻r上的压降为零,则输出电压u0=-5v。

《电工电子技术》整本书课后习题答案 毕淑娥主编 徐秀平副主编

《电工电子技术》整本书课后习题答案 毕淑娥主编 徐秀平副主编

解: I ( R1 + R2 ) + U S 1 = U1
= I
U1 − U S 1 12 − 4 = = 2A 4 R1 + R2
U 2 = IR2 + U S 1 − U S 2 = 2 × 2 + 4 − 6 = 2V
1-6 在题图 1-6 中,已知电位器 R= 6 K Ω 。试求:当电位器的滑动头 C 分别在 a 点、b 点和中 W 间位置时,输出电压 U o 。
U s1 U S 2 12 8 + + R1 R2 8 26 解: U ab = = 2 3 =6 + = V 1 1 1 1 1 1 3 3 + + + + R1 R2 R3 2 3 6 U s1 − U ab = I1 = R1 U S 2 − U ab = R2 26 12 − 3 5A = 2 3 8− 26 3 = −2A 3 9
题图 2-1 解: = b 3, = n 2 KCL 方程: I1 + I 2 = I3 KVL 方程: I1 R1 + I 3 R3 = U S1
I 2 R2 + I 3 R3 = US2
解得: I1 = − A, I 3 = A, I 2 = A 用支路电流法计算 I1 和 2-2 在题图 2-2 中, 已知 U S 1 = 10V , I S = 1A ,R1 = 2Ω , R2 = 3Ω ,
两个电压源作用时ababab211在题图211中已知usr1r3r2usr1r3i2uocr2req84156212已知电路如题图212所示用戴维南定理求i和电流源的功率3a9v3a9v1236213在题图213电路中已知214在题图214中已知215已知电路如题图215所示1用戴维南定理求i2电压源的功率oc1a16oc1616163434103778216在题216中已知如图示方向时电流i0当is反方向时i1a求含源一端口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版)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版)

第1章检测题(共100分,12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电源和负载的本质区别是: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设备,负载是把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能量的设备。

2、对电阻负载而言,当电压一定时,负载电阻越小,则负载越大,通过负载的电流和负载上消耗的功率就越大;反之,负载电阻越大,说明负载越小。

3、实际电路中的元器件,其电特性往往多元而复杂,而理想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则是单一和确切的。

4、电力系统中构成的强电电路,其特点是大电流、大功率;电子技术中构成的弱电电路的特点则是小电流、小功率。

5、常见的无源电路元件有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常见的有源电路元件是电压源元件和电流源元件。

6、元件上电压和电流关系成正比变化的电路称为线性电路。

此类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压和电流均具有叠加性,但电路中的功率不具有叠加性。

7、电流沿电压降低的方向取向称为关联方向,这种方向下计算的功率为正值时,说明元件吸收电能;电流沿电压升高的方向取向称为非关联方向,这种方向下计算的功率为正值时,说明元件供出电能。

8、电源向负载提供最大功率的条件是电源内阻与负载电阻的数值相等,这种情况称为电源与负载相匹配,此时负载上获得的最大功率为U S2/4R S。

9、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

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电位的差值等于这两点间电压。

电路中某点到参考点间的电压称为该点的电位,电位具有相对性。

10、线性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系,任意瞬间都受欧姆定律的约束;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任意时刻均遵循KCL定律;回路上各电压之间的关系则受KVL定律的约束。

这三大定律是电路分析中应牢固掌握的三大基本规律。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1、电路分析中描述的电路都是实际中的应用电路。

(错)2、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总是由电源负极流向电源正极。

(错)3、大负载是指在一定电压下,向电源吸取电流大的设备。

(对)4、电压表和功率表都是串接在待测电路中。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
若IC=βIB=1.325mA UCE=6-1.325×2=3.35V>0.7 三极管为放大状态
接于B:UB>UE
若IC=βIB=56.5mA UCE=6-56.5×2=-107V,错误 三极管为饱和状态
接于C: UBE=-3V 三极管为截止状态
10-1 已知UCC=12V,当UCE分别为7V,11.5V,0.5V时,三极管为何状态。
10-6 已知β=50,画出微变等效电路;计算Q、Au、Ri、Ro。
RB1
RB2
RE
Rc
+12V
Rs
RL
Us
20KΩ
10KΩ
2KΩ
2KΩ
2KΩ
UB =
RB2
RB1 + RB2
· Ucc
=
10 × 12
10 + 20
= 4V
UE = UB-UBE = 4-0.7 = 3.3V
100K
30K
1K
uO
RB2
RE
İb
İc
rbe
βib
Ui
·
RB1
10-10 某放大电路不带负载时,开路电压U0′=1.5V,而带上5.1KΩ负载,开路电压U0=1V,求输出电阻ro =?
E0
RL
ro

+
U0
S
放大器
开路时 E0=U0′=1.5V
带上负载
1.5×5.1= r0 + 5.1
R3
11-5 求iL 与ui 的关系式。

- +
uO

ui
R
R1
iL
RL
u+为虚地点 u-≠ ui iL= uO/(RL+R1) i-= u-/R1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王鼎、王桂琴)全部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王鼎、王桂琴)全部
US +
S V
10Ω
S断开时 US=U开=12V R S闭合时
R0
10 U US 11.8V R0 10
R0=0.169Ω
1-12 求S闭合和打开情况下的A点电位。
+24V
10kΩ S
解:
10kΩ 10kΩ -6V
10kΩ
I 2V
A
S打开: I=(24+6)/30=1mA UA=-2+10×1-6=2V S闭合: I=6/20=0.3mA UA=-2+3-6=-5V
用支路电流法求图中各支路电流, 及各电源及线性电阻的功率。 4Ω I1 解: I1-I2+3 = 0 I2 + 3A 10V - 4I1+6I2-10 = 0 6Ω 联解得 I1=-0.8A,I2=2.2A PR1=4×0.82W=2.56W
2-1
PR2=6×2.22 W=29.04W
PUs=10 ×0.8 W=8W
PIs=-3×(6×2.2)W=-39.6W
2- 2
用支路电流法求图中各支路电流。

a I2
1 Ω I3 b
6V
+

I1
Ⅰ 2Ω
I4


3A
解: 列KCL方程
a:I1-I2-I3=0 b:I3-IS-I4=0 列KVL方程 Ⅰ:R1I1+R2I2-US=0 Ⅱ:-R2I2+R3I3+R4I4 =0
(c) 解:
+
3V-
u1=3V + 10Ω 1A IR=u / R=3 / 2=1.5A 2Ω u1 - u2=-1×10=-10V
PR1=1.5×3=4.5W PR2=(-1)×(-10)=10W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_答案第二版_(徐淑华_著)1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_答案第二版_(徐淑华_著)1

习 题 一1-1 在图1.51中,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

已知,100V =U ,2A -=I 。

试问,哪些方框 是电源,哪些是负载?解:(a )电源 (b )电源 (c )负载 (d )负载1-2 已知蓄电池充电电路如图1.52。

电动势20V =E ,设Ω2=R ,当端电压12V =U 时求 电路中的充电电流I 及各元件的功率。

并验证功率平衡的关系。

解:RI U E += 201242I -∴==A 2220480W423212448WE R U P P R I P =-⨯=-==⨯==⨯=W80R U P P +=W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等于负载消耗的功率,功率是平衡的1-3 在图1.53所示电路中,已知,14V 1=U ,2A 1=I ,10V 2=U ,1A 2=I ,4V 3-=U , 1A 4-=I 。

求各元件的功率。

并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并验证功率平衡的关系。

解:由上面计算得:元件1发出功率,元件2、3、4吸收功率123428W 28WP P P P =-++=1-4 求图1.54示电路中电流源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电压源的电流。

解:(a )(b) U2A I =1-5 一直流电源,其额定功率为200W N=P ,额定电压50V N =U ,内阻为0.5Ω0=R,负载电阻L R 可调。

试求:(1)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2)开路电压U 0;(3)图1.52习题1-2的电路=U 1 U 2图1.53 习题1-3的电路+ =- =(a) (b)I S 2Ω1A5V 2A 图1.54习题1-4的电路(a)(b)(c) (d)图1.51 习题1-1的电路11122233342414228W 10110W 428W (10)(1)10WP U I P U I P U I P U I =-=-⨯=-==⨯==-=⨯==-=-⨯-=短路电流S I 。

解:(1)N N N P U I = 200450N I == A N L N U R I = 12.5L R =Ω (2)05040.552E U IR =+=+⨯=V (3)0104S EI R == A 1-6 图1.55中已知10V 1=U ,4V 1=E ,2V 2=E ,4Ω1=R ,2Ω2=R ,5Ω3=R ,2Ω4=R 。

50916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50916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及技能》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认识电工实训室与安全用电1-1 解:常用电工工具除螺丝刀、测电笔、钢丝钳、电工刀和剥线钳外,还有尖嘴钳、断线钳、电烙铁、活络扳手等;常用电工仪表除电压表、电流表、钳形电流表、万用表、兆欧表外,还有绝缘电阻表、功率表、电能表、示波器、、电桥、仪用互感器等。

1-2 解:常见导致触电的因素有:(1)电气线路或设备安装不良、绝缘损坏、维护不当,当人体接触绝缘损坏的导线或漏电设备时,发生触电;(2)非电气人员缺乏电器常识而进行电气作业,乱拉乱接,错误接线,造成触电;(3)用电人员或电气工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缺乏安全意识,思想麻痹,导致触电;(4)电器产品质量低劣导致触电事故发生;(5)偶然因素如大风挂断电线而落在人身上,误入有跨步电压的区域等。

1-3 解:(1)按照触电事故的构成方式,触电事故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是最危险的一种伤害,绝大多数的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电伤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2)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1-4 解:对呼吸减弱或已经停止的触电者,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是维持体内外的气体交换行之有效的方法,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前,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障碍呼吸的衣领、上衣、裤带解开,并迅速取出触电者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脱落的假牙、血块、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

作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最好一只手托在触电者颈后),使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畅通。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操作步骤:(1)使触电者鼻孔紧闭,救护人员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向内吹气,为时约2秒钟;(2)吹气完毕,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并松开触电者的鼻孔,让他自行呼气,为时约3秒钟。

1-5 解:胸外心脏压挤法是在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时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

应使触电者抑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方,动作要领如下:(1)救护人员跪在触电者一侧或骑跪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在心窝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电⼯电⼦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第⼀章在图1-18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向如图所标,现通过实验测得 I 1 =-4A I 2 =6A I 3 =10A U 1 =140V U 2 =-90V U 3= 60V U 4=-80V U 5=30V ,(1)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可另画⼀图);(2)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3)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消耗的功率是否平衡U 2U 1U 2U 1题1-18图题1.1改画图解:(1)将原电路图根据实测的电压、电流值重新标出各电流的实际⽅向和电压的实际极性如改画图所⽰:(2)根据电源和负载的定义及电路图可知:元件3、4、5是电源,元件1、2是负载。

(3)电源发出的功率554433I U I U I U P s ++=W 11006304801060=?+?+?= 负载消耗的功率 2211I U I U P R +=W 11006904140=?+?= R s P P =,电路的功率守恒。

1.2 在图1-19中,已知 I 1 = -3mA ,I 2 = 1mA 。

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I 3和其⼆端电压U 3,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并验证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解对A 点写KCL 有: mA I I I 213213-=+-=+=对第⼀个回路写KVL 有: 301031=+U IU 1U 2即: V I U 60)3(1030103013=-?-=-=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元件3是电源。

这样,V 80的电源的元件3是电路中的电源,其余元件为负载。

电源提供的功率: W I U I U P s 2002601803322=?+?=+=负载消耗的功率: W I I I U P 200120310330201022222111=?+?+?=++= 这说明电路的功率平衡。

1.3 ⼀只110V 8W 的指⽰灯,现要接在380V 的电源上,问要串联多⼤阻值的电阻该电阻应选⽤多⼤功率的电阻解根据题意,电阻上的电压为V 270,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也就是灯泡中的电流,即: A U P i 07.01108≈==电阻消耗的功率为: W P R 2007.0270≈?= 电阻的阻值为:Ω≈==k i U R R 7.307.02701.4 如图1-20所⽰,试求电路中每个元件的功率,并分析电路的功率是否守衡,说明哪个电源发出功率,哪个电源吸收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节后学习检测解答第1章节后检验题解析第8页检验题解答:1、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组成。

电力系统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信号的产生、处理与传递。

2、实体电路元器件的电特性多元而复杂,电路元件是理想的,电特性单一、确切。

由理想元件构成的、与实体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

3、电路中虽然已经定义了电量的实际方向,但对某些复杂些的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来说,某时刻电路中电量的真实方向并不能直接判断出,因此在求解电路列写方程式时,各电量前面的正、负号无法确定。

只有引入了参考方向,方程式中各电量前面的的正、负取值才有意义。

列写方程式时,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正号,即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若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负号,则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求解结果某电量为正值,说明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求解结果某电量得负值,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电量的实际方向是按照传统规定的客观存在,参考方向则是为了求解电路方程而任意假设的。

4、原题修改为:在图1-5中,五个二端元件分别代表电源或负载。

其中的三个元件上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已标出,在参考方向下通过测量得到:I 1=-2A ,I 2=6A ,I 3=4A ,U 1=80V ,U 2=-120V ,U 3=30V 。

试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解析:I 1与U 1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1=-I 1×U 1=-(-2)×80=160W ,元件1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1是负载;I 2与U 2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2=I 2×U 2=6×(-120)=-720W ,元件2获得负功率,说明元件2是电源;I 3与U 3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3= I 3×U 3=4×30=120W ,元件3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3是负载。

根据并联电路端电压相同可知,元件1和4及3和5的端电压之代数和应等于元件2两端电压,因此可得:U 4=40V ,左高右低;U 5=90V ,左低右高。

则元件4上电压电流非关联,P 4=-40×(-2)=80W ,元件4是负载;元件5上电压电流关联,P 5=90×4=360W ,元件5是负载。

图1-5检验题4电路图U 3验证:P += P 1+P 3+ P 4+ P 5= 160+120+80+360=720W P -= P 2 =720W 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等于负载上吸收的总功率,符合功率平衡。

第16页检验题解答:1、电感元件的储能过程就是它建立磁场储存磁能的过程,由2/2L LI W =可知,其储能仅取决于通过电感元件的电流和电感量L ,与端电压无关,所以电感元件两端电压为零时,储能不一定为零。

电容元件的储能过程是它充电建立极间电场的过程,由2/2C CU W =可知,电容元件的储能只取决于加在电容元件两端的电压和电容量C ,与通过电容的电流无关,所以电容元件中通过的电流为零时,其储能不一定等于零。

2、此电感元件的直流等效电路模型是一个阻值等于12/3=4Ω的电阻元件。

3、根据dtdi L u =L 可知,直流电路中通过电感元件中的电流恒定不变,因此电感元件两端无自感电压,有电流无电压类似于电路短路时的情况,由此得出电感元件在直流情况下相当于短路;根据dtdu C i C C =可知,直流情况下电容元件端电压恒定,因此电容元件中没有充放电电流通过,有电压无电流类似于电路开路情况,由此得出电容元件在直流情况下相当于开路。

4、电压源的内阻为零,电流源的内阻无穷大,无论外加负载如何变化,它们向外供出的电压和电流都能保持恒定,因此属于无穷大功率源,无穷大功率源是不能等效互换的。

实际电压源模型和电流源模型的内阻都是有限值,因此随着外接负载的变化,电压源模型供出的电压和电流源模型供出的电流都将随之发生变化,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等效互换。

第21页检验题解答:1、两电阻相串时,等效电阻增大,当它们的阻值相差较多时,等效电阻约等于阻值大的电阻,即2R R ≈;两电阻相并时,等效电阻减小,当它们的阻值相差较多时,等效电阻约等于阻值小的电阻,即1R R ≈。

2、图(a )电路中ab 两点间的等效电阻:Ω=++=56//)46//3(2R图(b )电桥电路中,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因此是一个平衡电桥,电桥平衡时桥支路不起作用,因此ab 两点间的等效电阻:Ω=++=75.3)32//()96(R图(c )电路由于ab 两点间有一短接线,因此其等效电阻:Ω=0R3、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电源内阻等于负载电阻,即L S R R =4、三电阻相并联,等效电阻Ω==1060//20//30R ;若R 3发生短路,此时三个电阻的并联等效电阻等于零。

5、额定熔断电流为5A 的保险丝熔断时,熔丝两端的电压不能按照这个电流乘以熔丝电阻来算,因为熔断这个电压只是反映了熔丝正常工作时的最高限值。

熔丝熔断时的端电压应等于它断开时两个断点之间的电压。

6、要在12V 直流电源上使6V 、50mA 的小灯泡正常发光,应该采用图1-23(a )所示电路连接。

7、白炽灯的灯丝烧断后再搭接上,灯丝因少了一截而电阻减小,因此电压不变时电流增大,所以反而更亮。

只是这样灯丝由于在超载下工作,很快不会烧掉。

8、电阻炉的炉丝断裂,绞接后仍可短时应急使用,但时间不长绞接处又会被再次烧断,其原因类同于题7。

第23页检验题解答:1、选定C 为参考点时,开关断开时电路中无电流0C D B ===V V V ,V 4A =V ;开关闭合时电路中的0C A B ===V V V ,V 4D -=V 。

2、电路中某点电位等于该点到电路参考点的路径上所有元件上电压降的代数和,数值上等于某点到参考点的电压,其高低正负均相对于电路参考点而言,电路中若没有设立参考点,讲电位是没有意义的。

电压等于两点电位之差,其大小仅取决于两点电位的差值,与电路参考点无关,是绝对的量。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

若电路中两点电位都很高,这两点间的电压并不见得就一定很高,因为当这两点间电位差很小或为零时,则两点间的电压就会很小或等于零。

3、(1)当S 闭合时,V A =0,V B =[12/(26+4)]×4=1.6V(2)S 断开时,V B =12-(12+12)26/(26+4+2)=-7.5V第25页检验题解答:1、叠加定理仅适用于线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因此,无论是直流、交流及任何电路,只要是线性的,都可以用叠加定理进行分析和计算。

反之,电路结构再简单,只要是非线性的,叠加定理则不再适用。

2、电流和电压是一次函数,为线性关系,因此叠加定理适用于其分析和计算,功率是二次函数,不具有线性关系,因此不能用叠加定理进行分析和计算。

3、从叠加定理的学习中,我们懂得了线性电路具有叠加性:线性电路中,由多个电源激发的任一支路电流和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电压,都可以看作是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所产生的支路电流和任意两点间电压的叠加。

第27页检验题解答:1、具有两个向外引出端子的电路均可称为二端网络。

当二端网络含有电源时叫做有源二端网络,如电压源模型和电流源模型都是有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不含有电源时称为无源二端网络。

2、应用戴维南定理求解电路的过程中,求解戴维南等效电路的电压源(即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时,与电压源相并联的元件不起作用,和电流源相串联的元件也不起作用;求解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内阻(即无源二端网络的入端电阻),对有源二端网络除源时,有源二端网络内所有电压源均短路处理,所有电流源均开路处理。

3、应用戴维南定理的目的是简化复杂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当一个复杂电路只需求解某一支路电流或某两点间电压时,应用戴维南定理显然对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可起到简化的作用。

如果复杂电路的求解时需求多条支路电流或多个电压,则戴维南定理不再适用。

4、把一个复杂电路中的待求支路断开,就会得到一个有源二端网络。

对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进行求解,U OC =U S ;再令有源二端网络内所有电压源为零,所有电流源开路,即可得到一个无源二端网络,对其求解入端电阻R AB ,则R AB =R 0。

戴维南定理的实质就是:将一个复杂电路中不需要进行研究的有源二端网络用戴维南等效电路来代替,从而简化一个复杂电路中不需要进行研究的有源部分,而且有利于有源二端网络其余部分的分析计算。

第2章节后检验题解析第34页检验题解答:1、正弦量的最大值、角频率和初相称为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其中最大值(或有效值)反映了正弦量的“大小”和做功能力;角频率(频率或周期)反映了正弦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初相确定了正弦量计时始的位置。

2、两个正弦量频率不同,因此它们之间的相位差无法进行比较。

即相位差的概念仅对同频率的正弦量有效。

3、交流有效值为180V ,其最大值约等于255V ,由于最大值超过了该电容器的耐压值220V ,所以不能用在有效值为180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

第36页检验题解答:1、︒∠=+1.531086j ︒∠=+-9.1261086j︒∠=-1.531086j ︒-∠=--9.1261086j2、35.3535.354550j +=︒∠ 43.4243.424560j -=︒-∠ 3018030=︒∠-3、通过上述两题求解可知,在相量的代数形式化为极坐标形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相量的幅角所在的相限,不能搞错;在相量的极坐标形式化为代数形式的过程中,同样也是注意相量的幅角问题,其中模值前面应为正号,若为负号,应在幅角上加(减)180º。

第44页检验题解答:1、电容的主要工作方式是充放电。

电容接于直流电路上时,充电时间很短,一旦充电结束,即使电源不断开,电容支路也不再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所谓的“隔直”作用;电容接于交流电路上,由于交流电大小、方向不断随时间变化,因此电容会不断地充放电,好象始终有一个交变的电流通过电容,这就是所谓的“通交”作用。

2、“只要加在电容元件两端的电压有效值不变,通过电容元件的电流也恒定不变”的说法是不对的。

因为,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容支路电流C U I C ω=C ,其大小不仅与电源电压的有效值有关,还与电路的频率有关,对C 值一定的电容元件来讲,电压有效值不变,但电路频率发生变化时,通过电容元件的电流也会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3、在储能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无功功率的大小反映了储能元件与电源之间能量交换的规模。

只是在这种能量交换的过程中,元件上不消耗电能。

不耗能即不做有用功,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为区别于耗能元件上“既交换又消耗”的有功功率,才把储能元件上的“只交换不消耗”称为无功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