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轶事典故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名人苏洵焚稿奋发的故事

中国古代名人苏洵焚稿奋发的故事

中国古代名人苏洵焚稿奋发的故事名人简介: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太阳光越来越强烈,露珠姑娘的玻璃房子被晒得发烫。

哎呀,不好啦,露珠姑娘住在发烫的玻璃房子里呼吸困难起来,她脸儿烧得通红,浑身抽搐。

晚清名臣曾国藩对后代的教育也相当重视。

咸丰六年(1856年)九月二十九日,他写信给九岁的儿子曾纪鸿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

此君子也。

”教育九岁的儿子要成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这样的期许较之一般的俭朴教育显得境界更高。

何止不是“傻子”,魏忠贤有着和正常人一样甚至更强烈的欲望和自尊。

从小,他就是个活泼伶俐的孩子,作为家中的“老小”,备受父母宠爱。

长大之后,他的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更高的期待。

正是强烈的改变生命状态的欲望驱使他毅然自宫,这个举动说明了他完全具备在关键时刻把握机会的能力。

然而,入宫之后的无情现实一度粉碎了他的梦想。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v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车胤囊萤照读》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囊萤照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我们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一定会明白。

★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

DDD清童铨★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张之洞继续点击:关于书的名言孟德斯鸠的读书名言苏洵在27岁那年的一天,正像往常一样随手翻书阅览,无意中发现一篇关于古人爱惜时间、刻苦攻读的故事。

他认真地读了一遍,感到这故事很生动,又读了一遍,更加感到有意义,于是他反复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就有一次收获。

苏洵与苏辙的趣事作文

苏洵与苏辙的趣事作文

苏洵与苏辙的趣事作文
在苏洵七岁的时候学过一段时间遣词造句,觉得没意思就不学了。

在他十八岁那一年,他娶了一位本地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为妻子,他的妻子程氏岁数和他一样大。

一年后程氏给他生了一个女儿,结果不幸早夭。

后来苏洵在重阳节这一天前往成都玉局观去玩耍,结果看到一幅绘有青城山张仙师的人物画像,他用身上带着得玉佩换了这幅画带回家中日夜供养,祈求能有个儿子。

就在这一年他的长子苏景先出世了。

后来苏洵的母亲去世了后苏洵才开始读书,因为自视甚高他并没有怎么用心读书,结果考举人的时候名落孙山。

这件事情对苏洵打击很大,决心痛改前非,用了七年时间刻苦毒死,立誓如若书读不好绝不写文章。

这次苏洵用功程度和之前完全不一样,有一年端午节,他的妻子给他准备了几个粽子和一盘子白糖送到他书房里让他垫一下
肚子。

中午去收拾的时候发现盘子里的糖安然无恙,乘墨的砚台边上道士有很多的米粒,而苏洵嘴边也白一块黑一块的,原来他把墨当糖吃了。

苏洵学成之后就教导自己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兄弟两个后来同榜及第,轰动京城。

苏洵藏书教子的故事

苏洵藏书教子的故事

苏洵藏书教子的故事苏洵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他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良好的教育理念而广为人知。

在他的教育理念中,藏书教子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

据传,苏洵曾经有一次看见自己的儿子苏轼在玩耍中草率地把书扔在地上,他十分生气。

苏洵严厉地责备了儿子,并告诉他,书是知识的宝库,是师友的智慧结晶,应当倍加珍惜。

他鼓励苏轼要对待书本就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要保持书籍清洁整齐,并正确地摆放在书架上。

苏洵不仅教导儿子爱护书籍,还亲自将自己的藏书馆开放给苏轼,让他自由地阅读。

苏洵的藏书馆非常丰富,内有各类经典文献、历史书籍、诗歌和文学作品等。

苏轼对父亲的慷慨好意感到非常惊讶和感激,他立即开始沉浸在书架前阅读。

苏洵并不仅仅是让儿子阅读,他还会和苏轼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向他传授知识和智慧。

他认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应当相结合,所以除了经典书籍,他还让苏轼接触各种实践活动,如种植花草、养鱼、观察星星等。

通过这些亲身体验,苏轼不仅对书中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培养了对自然和世界的好奇心。

苏洵的藏书教子之道在苏轼的成长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对于知识的渴望和求索精神得到了培养,他在文学、历史、政治和艺术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同时也继承了父亲的教育理念,将其传承给自己的后代。

苏洵藏书教子的故事告诉我们,父母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知识追求,通过提供丰富的书籍和引导他们的阅读,可以培养他们的智力和素养。

同时,父母还应该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塑造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苏洵5故事[精彩]

苏洵5故事[精彩]

苏洵000001、简介:苏洵(公元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四川眉山人。

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四月二十五日(1009年5月22日),卒于英宗治平三年四月戊申(1066年5月21日),年五十八岁。

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

岁馀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

乃悉焚所写文章,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

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

欧阳修上其所著《衡论》《权书》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

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

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书成而卒。

洵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0 002、文学成就: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

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

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

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

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说》,以风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写,即是一例。

00000苏洵论文,见解亦精辟。

苏洵提倡学习古文,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

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不同写法和共同要求。

他特别善于从作品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与艺术特色。

000 00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

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

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苏洵苦读的故事

苏洵苦读的故事

苏洵苦读的故事苏洵,字子厚,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是苏东坡的父亲。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苏门四学士”之一,也是“苏门四学士”中的“苏门”。

苏洵一生苦读不辍,对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苏洵从小就酷爱学习,他在读书的时候非常勤奋,经常在书房里苦读。

他的学习态度非常认真,每当看到自己不懂的地方,他都会反复琢磨,直到弄懂为止。

他喜欢用心去揣摩经典,力求理解其中的道理,而不是死记硬背。

他认为,只有理解了书中的道理,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苏洵在学习上也非常有毅力,他曾经说过,“学问之难,在于不断。

”他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钻研,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他在学习上从不轻言放弃,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也会坚持下去,直到克服了困难为止。

苏洵的学习方法也非常值得借鉴。

他在学习的时候,喜欢用笔做笔记,这样可以加深印象,也方便日后复习。

他还喜欢用自己的话来解释经典,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他还喜欢和他人讨论学问,这样可以开阔自己的思路,也可以借鉴他人的见解。

苏洵的苦读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启示。

首先,学习需要有毅力和恒心,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其次,学习需要用心去揣摩,而不是死记硬背,只有理解了书中的道理,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最后,学习需要多方面地去思考和交流,这样可以开阔自己的思路,也可以借鉴他人的见解。

总之,苏洵苦读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需要有毅力和恒心,需要用心去揣摩,需要多方面地去思考和交流。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希望我们都能像苏洵一样,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苏洵文化最终稿

苏洵文化最终稿

苏洵文化概述谈起苏洵,想起了眉山市三苏祠大门的一副对联:“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

”本文将主要从人物生平事迹、游走足迹及重大事件、轶事典故、代表性作品及作品的风格、文学史地位、政治抱负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科举之路、巴蜀文化与苏洵散文艺术风格、后人的评价等几个方面展开叙述。

第一章人物生平事迹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家庭成员:父亲:苏序妻子:程氏,眉山富豪程文应之女。

儿女:史载苏洵与程氏共有三子三女,但长子苏景先与长女、次女早夭。

女儿:苏八娘,亦称苏小妹。

儿子: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赠太师,谥文忠。

儿子:苏辙,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谥号文定。

苏洵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幼而读书期、青年游荡期、发奋读书期、生儿育女期、教子读书期。

1.1幼而读书期苏洵历来被认为是大器晚成的典型,很多论述说他少年不读书,直到27岁或25岁才开始发奋读书。

这印象源自于苏洵给欧阳修的书信,他在《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言:“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年,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

年既已晚,而又不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期。

”我们不能根据这话判断苏洵少年不读书,此时,他是给当时文坛盟主,一代宗师欧阳修写信。

欧阳修地位高贵,苏洵自述其对欧公已有十年仰慕之心,“夫以慕望爱悦其人之心,十年而不得见”,因此其行文多有谦逊之意,嘉祐五年他任为秘书省试校书郎作《谢相府启》言“洵幼而读书,固有意于从宦。

”这里说他“幼而读书”而《送石昌言使北引》中言:“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

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

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

吾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

”石昌言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往前推10余年,为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当时苏洵不足20岁。

有关苏洵的经典小故事

有关苏洵的经典小故事

有关苏洵的经典小故事苏洵,字明允,生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西元1009年),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世称老泉先生。

有关他的历史故事有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1、谦逊礼让苏涣(1000—1062)字公群,晚字文父,苏洵二哥。

二十四岁进士及第,官至凤翔宝鸡主簿,凤州司法,后通判阆州、知祥符县,后升为提点利州路刑狱(相当于省检查院院长),是一位清廉的好官。

苏涣去世后,安葬于眉山县永寿乡高迁里。

著有《南麾退翁》、《苏氏怀章记》。

苏涣是苏洵的二哥,苏轼、苏辙的二伯父,也是兄弟二人的偶像之一。

苏涣从小进入乡校读书,没有让父母、老师烦心过。

苏涣聪慧过人,更重要的是他勤奋而专一的学习态度。

他读书的秘诀之一是抄书。

抄书是增强记忆的好方法。

他先后抄写了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

苏轼可能就是仿效了伯父抄书的方法,也曾抄写过《汉书》三遍。

今天的某些人指责这是死记硬背的方法,不可取。

但实际上,小孩的记忆力强,理解力差,正是扬长避短发挥其长处的最佳时机。

少年不但应抄书,还要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将来长大了,收获是非常大的,这也被历史上许多人所证实。

苏涣虽然年少,但与他交游的学友都比他年长,学识都名列乡校前茅。

苏涣能够同这些学友密切交往,他的学识自然也与他们不相上下。

公元1023年(天圣元年),苏涣被推举为进士,赴成都参加乡试(省会考)。

当年乡试时,考生试卷还未施行糊名制。

通判蒋公在堂上翻阅到苏涣的试卷,被苏涣的妙文所折服,忍不着对苏涣说,本场考试“子为第一”。

苏涣谦虚地回答说,杨异、宋辅与我为友,他俩像我的父兄,我不愿意名列在他俩之上。

蒋公听后,对苏涣的谦卑礼让越发喜爱,说,好吧,假如他二人的试题做得好,就按你的要求,将你的名次列在第三,成就你的美名。

第二年,苏涣便考中礼部进士,回乡的时候,许多乡人听说,出迎一百多里。

尊敬父兄、谦虚礼让,这在当今社会也应该成为提倡的一种美德。

2、苏涣疑奸苏涣郎中知衡州时,耒阳民为盗所杀,而盗不获。

苏洵教子读书的故事(附:像苏洵一样教育孩子)

苏洵教子读书的故事(附:像苏洵一样教育孩子)

苏洵教子读书的故事(附像苏洵一样教育孩子)新高考新教育2014-06-17 09135cc149a20102ec6u苏洵教子读书的故事(附像苏洵一样教育孩子)北宋大散文家苏洵的两个孩子苏轼和苏辙自小十分顽皮,在多次说服教育不见成效的情况下,苏洵决定改变教育方法。

从此,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有意躲在角落里读书,孩子一来,便故意将书“藏”起来。

苏轼和苏辙好生奇怪,以为父亲一定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

两人出于强烈的好奇心,趁父亲不在家时,把书“偷”出并认真地读起来,从此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读书的无穷乐趣,终成一代名家。

苏洵教子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在说服无效的情况下,并没有用“棍棒”、“恐吓”之类简单强制的教育方法,而是巧妙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以引导,终于获得成功。

从苏洵教子读书故事中我深刻认识到读书的积极意义,读书是一种自我教育,是一种间接学习。

读书会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小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会让人受益终生。

苏轼和苏辙能成为一代名家,与他们有一个好的读书习惯是密不可分的。

虽然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有着巨大的作用,虽然我们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博览群书,虽然我们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喜读善写,但是真正让孩子和学生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却不是一件容易事啊!!!教育要想取得实际效果,必须讲求教育技巧和教育方法,那就得遵循教育规律,要适应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不能简单粗暴。

苏洵在说服无效的情况下,并没有用“棍棒”、“恐吓”之类简单强制的教育方法,而是巧妙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以引导,终于获得成功。

这很值得我们家长和教师学习借鉴,我们大人教育孩子时经常是以自己的思想标准为出发点,全然不顾小孩子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所以教育效果也就不会理想了。

如果我们大人在教育孩子时,能放下架子,放下权威,抱着一颗童心去走进孩子,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是怎么想的。

在真正了解了孩子后再进行教育,那一定会有好的教育效果。

“唐宋八大家”苏洵的小故事 苏老泉到底指的是谁?

“唐宋八大家”苏洵的小故事 苏老泉到底指的是谁?

“唐宋八大家”苏洵的小故事苏老泉到底指的是谁?也许苏洵的名字在后世没有苏轼的名声来的响亮,但是却也不能忽视他个人的才学和文名。

作为一位历史名人,尽管没有自己的儿子出名,但是却也留下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供后世人认识这位北宋的文学家。

糖与墨苏洵年轻的时候读书并不认真,一直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发奋用功。

虽然年纪比较大了,但是勤能补拙,苏洵认真学习的态度仍然让他在后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据说当时苏洵读书基本上已经读成魔了,心无旁骛到连墨汁与糖都分不清。

事情发生在有一年的端午节,苏洵仍然依照旧例在书房里专心读书,连早饭都没有吃。

程夫人担心他饿肚子,于是便特意为他剥了几个粽子,并一碟白糖送进书房。

程夫人没有打扰他,将东西放下后便出去了。

等到临近中午的时候,她再进去看的时候,发现粽子已经被吃完了。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糖碟却丝毫未动。

倒是砚台的周围,散落了不少的糯米粒。

程夫人再定睛一看,发现苏洵的嘴边上乌黑一片。

这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心中只觉好笑。

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把砚台当成糖碟,蘸在粽子上的,是墨不是糖。

苏洵教子苏洵小的时候不喜欢读书,等他的儿子到了读书的年龄后,也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整日贪玩,对书本并不感兴趣。

在多次劝导无效之后,苏洵决定换一种方法教育自己的儿子。

从此之后,每当苏轼和苏辙两人玩耍之时,苏洵就躲在他们旁边看书,但是当两兄弟走过来的时候,却有急急忙忙的将书藏起来。

两兄弟古灵精怪,认为自己的父亲一定藏了什么好东西。

于是在苏洵外出之后,两兄弟将书给偷出来,并且认真的读起来。

此后,渐渐的两兄弟便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并且从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家。

焚书铭志苏洵读书晚,但偏偏太过自傲,仗着自己聪明不将旁人看在眼里。

他认为读书并不是一件难事,同辈人中没有谁比他高明。

但是后来他第一次参加乡试,却不幸落第。

这次惨痛的教训,让苏洵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他将自己以前所作文章拿出,仔细阅读,最终说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当下便将自己所作的文章全部焚烧殆尽,立志从头再来,发奋学习。

苏洵大器晚成的璀璨人生及其《六国论》(204)

苏洵大器晚成的璀璨人生及其《六国论》(204)

苏洵大器晚成的璀璨人生及其《六国论》(204)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1、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2、以墨为糖;3、焚稿发愤。

出处 :1、宋·王应麟《三字经》;2、脱脱等《宋史·苏洵传》。

参资 :古诗文网《六国论赏析》。

苏洵画像二、苏洵创造了我国第一文人家庭的奇迹苏洵(1009—1066年),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名列“唐宋八大家”。

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风格纵横恣肆,雄奇精深,语言古朴凝炼,简劲犀利,有《嘉佑集》20卷传世,其中《六国论》笔力雄健,千古传颂,历来入选中学语文,为借古讽今的史论范文。

仁宗嘉佑2年(1057年),49岁的苏洵,护送两个儿子在京都汴京,参加科举考试。

结果,他的儿子们,苏轼21岁、苏辙19岁,天纵奇才,一举考中,同榜登科,名扬天下。

而苏洵本人则携带书稿,拜谒文坛领袖、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非常赏识他的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媲美,便向朝廷推荐了他,结果,苏洵也文名大振。

凭着文章名声,宰相韩琦又举荐他,他竟然以一介平民入仕。

一时间,苏家父子,才名远扬,轰动京师,许多考生争读他们的文章,学习他们的古朴文风,并诞生出谚语:“苏文生,吃菜羹;苏文熟,吃羊肉”,意为学好三苏文章,就能科考登科,享受荣华富贵。

这个时候,灿烂的“三苏”组星,在北宋文坛上空,已冉冉地升起了。

因此,我们可以说,苏洵的璀璨人生,是组建了我国第一文人家庭,创造了文化史上罕见的“一门三文豪”的奇迹。

细说起来,苏洵的这一奇迹,应包括两个方面,除了他夫妻协力、育子有方、家教成功、成就辉煌,是天下父母的典范之外,在他本人,则是志向远大、守志不移、自学成才、大器晚成,也是后世士人的楷模。

三苏铜塑像三、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大器晚成苏洵出身书香之家,诗书传家,家风优良。

父亲苏序热爱书籍,喜欢购书,以致书厅书满架,架满屋,让子孙从小就生活在“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良好环境里。

苏洵的轶事典故

苏洵的轶事典故

苏洵的轶事典故道教则是中国土生土长之宗教,产生于东汉,到南北朝经陆修静、陶弘景的改造,由民间道教发展为成熟的官方道教,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到唐宋也发展到了顶峰。

宋承唐制,是一个重儒、崇道的时代。

以道教为例,北宋崇道以真宗、徽宗二朝为盛。

宋真宗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都比较尖锐,真宗为了掩盖矛盾,粉饰太平,便以神道设教,于是天书屡降,东封西祀,大建宫观,普度道士,整理道教经籍,编集道教事迹,提高道士地位,掀起了北宋时期的第一次崇道热潮。

真宗的崇道活动对宋代道教的普及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长编》卷70载:"道教之行,时罕习尚,惟江西、剑南人素崇重。

及时,天下始遍有道像矣。

"由于真宗的过度崇道,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招致众人的非议,所以自仁宗起,接连几位皇帝都采取了一些抑制政策,道教的发展由此处于一种停滞状态。

宋徽宗即位以后,道教的势力又迅速膨胀起来,形成了北宋的第二次崇道高潮。

徽宗崇道的主要内容是设置道官、道阶,建立道学,大修宫观,整理、刊印道教经籍以及改僧为道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道教经典,如《道德经》、《庄子》、《列子》等,都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否精通道经,有时就决定了其在科考中的成败,因此,一些州学生,纷纷要求转入道学。

官员在仕途中的升黜,也取决于其对道教的态度,崇道则赏,抑道则罚。

这看来很荒唐,但却是当时的事实。

由些可见两次崇道对北宋文人学子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苏洵亲身经历了北宋的第一次崇道高潮,不会不受到其影响,此契机之一也。

其二,苏洵出生并成长于四川眉山。

而四川是汉代民间道教的发源地。

汉中、巴蜀一带,很早就好《老子》及仙道,敬重鬼妖,巫风强劲。

四川还出了不少的道家道教学者,其中较著名的有东汉成都严遵和杨雄。

严遵隐居不仕,以卜筮为业,好老庄,专精《大易》,著有《老子指归》,"为道书之宗"。

杨雄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出仕作过官,曾从严遵学习,思想上受道家影响很深,著作有《太玄》、《法言》等。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10篇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10篇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10篇丰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触博大智慧的老人;读书拓展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丽。

你看过哪些名人的读书小故事呢?以下是小编整理了一些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一:苏洵发愤苏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

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

将近中午时,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旁边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

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

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

【感悟】从古至今,年老发奋学习的事例也比比皆是,青少年年老就不能学习了吗?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现代科学文化迅猛发展,使知识的更新期大大缩短,活到老学到老是时代的要求,它要求人从幼年到垂暮都要不间断地学习,不用说人到中年,就是老年仍然需要学习,否则赶不上时代的步伐。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二:八十二岁的状元梁灏是五代时期的人,却是宋太宗时期的状元郎。

他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断地进京应试,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命朝代。

虽然屡试不中,但他毫不在意,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我就离状元近了一步。

”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他才考中进士,被钦点为状元。

他一共考了四十七年,参加会试四十场,中状元时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翁了。

在大殿上,太宗问他的年岁,他自称:“皓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

”言明自己是八十二岁了。

短短两句话,包含了多少考场上的艰苦和辛酸!【感悟】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因为他生逢五代乱世,人生坎坷在所难免。

关于苏洵发奋读书的故事

关于苏洵发奋读书的故事

关于苏洵发奋读书的故事苏洵,北宋散文家。

汉族,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这苏洵发奋读书的故事。

苏洵发奋读书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

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

嘉佑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

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

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

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

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

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

苏洵的《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

在着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

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

《审敌》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贿敌政策的实质是残民。

《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主张。

《权书》系统地研究战略战术问题。

在《项籍》中,他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

他还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

苏洵着作,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

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佑集》15卷。

三苏在眉山发生的故事

三苏在眉山发生的故事

三苏,即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辙(字子由),他们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均出自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

眉山作为三苏的故乡,承载了他们的成长足迹和许多故事。

1. 苏洵的故事:苏洵年轻时并不十分热衷于科举考试,直到27岁时才发奋读书。

尽管他本人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而中进士,但他的文章深得时人推崇,后来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洵对儿子们的教育非常重视,亲自教诲,这种严谨的家风培养出了两位文化巨擘。

2. 苏轼与眉山:苏轼在眉山度过了他的少年时期,这里的山水人文对他的人格形成和文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轼自幼聪颖过人,得益于父亲的教诲和个人勤奋努力,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都有极高造诣,并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颗璀璨明星。

3. 苏辙与家庭背景:苏辙同样在眉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兄长苏轼齐名,同为“唐宋八大家”。

苏辙性格沉稳,作品风格虽不同于苏轼的豪放,但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眉山市内的三苏祠就是为了纪念这三位伟大的文学家而建,这里保存着大量关于三苏的文物资料以及他们生活、创作的痕迹。

此外,“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的民谣形象地表达了当地民众对三苏才情横溢的高度赞誉,认为他们是汲取了眉山大地之精华的象征。

苏洵苦读的故事

苏洵苦读的故事

苏洵苦读的故事苏洵,北宋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他的一生都在苦读中度过。

苏洵自幼聪颖,酷爱读书,对文学、历史、哲学等各个领域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的父亲苏洎是一位知名的学者,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育,父亲对他的学业要求也格外严格。

苏洵小时候家境贫寒,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业,反而更加努力地苦读。

他每天早早起床,看书到深夜,不知疲倦。

他深知“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因此他一直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在读书的过程中,苏洵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不轻言放弃。

他曾经在读书的时候受到过同学的嘲笑和排挤,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他相信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苏洵的苦读并非一帆风顺,他曾经在考试中失利,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深知“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因此他从不因失败而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苏洵的苦读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哲学家。

他的作品被后人传颂不衰,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坎坷,但他从不放弃,最终取得了成功。

苏洵苦读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苏洵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了只有付出汗水和努力,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总之,苏洵苦读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苏洵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了只有付出汗水和努力,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苏洵的故事,名人故事

苏洵的故事,名人故事

精心整理苏洵的故事,名人故事苏洵认墨为糖的故事苏洵发愤读书后,读书的态度和以前迥然不同。

相传有一年的端午节,程夫人看他一直待在书房里,连早餐也忘了,特地剥了几只粽子,连一碟白糖,送去书房,没有打他便悄悄地走开了!近午时分,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糖碟原封未动,然而却在砚台的四周,残留下不少的糯米粒,苏洵的嘴边,也是黑白斑斑,了。

”们都拿出族谱和先人的往来书信,再加上眉州府里还有些陈年案卷,很快苏洵便追根溯源,查到了唐朝刺史苏味道的名字,可惜这位先人事迹,让他看了脸上发烫。

再往前,查到了汉代的苏建和苏嘉、苏武、苏贤三兄弟,还有先秦的苏秦和苏公。

这时苏洵的兴趣越来越浓,为了弄明这些人的来历,他为自己列下了长长的书单,把《史记》、《汉书》、还有更早的《左传》、《国语》、《战国策》都罗列到床前案头,读了个通透,一直读到二哥“丁忧”期满,离家上任,这时的苏洵已是欲罢不能,他发现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必须发愤读书,才能将心中所思,形诸文字,这年他已二十八岁。

苏洵焚稿奋发的故事有一天,苏洵在书房里整理他以前写的书稿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因为连自卷,第的考生们有表示不服的,甚至怨谤纷纷。

但三苏却因此很快的成名了。

苏辙兄弟就正是这样在“士人”的“怨谤”中脱颖而出。

这时欧阳修又特别赞赏苏洵的文章,誉为“孙卿子之书”,并献诸朝廷。

于是,“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

许多考生,争读他们的文章,甚至学习他们朴实高古的风格。

当时有谚语说:“苏文生,吃菜根;苏文熟,吃羊肉。

”是说精熟三苏的文章,就能登科及第,享有富贵,足见三苏文章受世人重视的程度。

据说,苏辙兄弟登科时,苏洵对两个儿子以一举成功,而自己却曾是科场的败将,有所感触道:“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

苏洵发奋读书的具体故事

苏洵发奋读书的具体故事

苏洵发奋读书的具体故事在中国历史上,苏洵被誉为文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

苏洵生于北宋时期,他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但他并没有被富裕所宠溺,而是注重自己的学业。

苏洵从小就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求和学习的热情。

他从小就勤奋好学,并且年纪轻轻就显示出非凡的才华和学识。

尽管他家境富裕,但他并没有过于依赖家庭的财富,而是选择了苦读书籍来满足自己对知识的追求。

苏洵从小就被父母送到当地的私塾学习,他对学习十分用心,几乎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自觉地进行阅读和学习。

他对古代经典文献特别感兴趣,时常会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进行研讨和讨论。

他知道得很清楚,只有通过阅读和学习,才能够充实自己的知识,并且为将来的发展打好牢固的基础。

虽然苏洵非常用心地学习,但他的学业并没有一帆风顺。

在他读书的时候,他曾面临过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放弃过。

他一直以乐观和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困难,勇敢地克服种种难题。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苏洵发展出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他不仅读书认真,还善于做笔记和总结。

他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并通过反思来提高学习效果。

他还懂得抓住重点,关注学习的核心内容,并且勤加练习。

他坚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努力,才能够真正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苏洵的坚韧和努力最终获得了回报。

在北宋末年,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文学家和教育家,并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传承者之一。

他的文章深受人们的喜爱,他也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洵的发奋读书的具体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在追求学业和事业的道路上永不言败,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

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怀着梦想和坚定的信念努力前行,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苏洵有哪些故事

苏洵有哪些故事

苏洵有哪些故事苏洵,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与二子苏轼、苏辙三人均以文学著称于世,并称“三苏”,三人均入唐宋八大家之列。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苏洵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洵的故事苏洵的两个儿子,在很小的时候,不喜欢上学堂,十分好动,常常是看着书就走神了,苏洵也打骂过,但似乎只是加重了孩子的叛逆心理,于是他就想了个很睿智的办法。

苏洵之后每次一看到孩子们在身旁嬉戏玩闹,他就故意什么都不说,然后悄悄的跑到一旁看书,还一副特意怕让两个孩子看到的样子,这么一来,两兄弟也想知道父亲看的是什么,于是在父亲走了之后,就去偷偷的把书找出来,也在墙角处看了起来。

时间长了,两个孩子都爱上了读书,不管是哪家之作,都要看上一看,好的地方留着自己借鉴。

苏洵的目的也就这样容易的达到了,作为一个父亲,他为孩子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苏洵散文有哪些《送石昌言使北引》在艺术和思想的层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写给即将分手的朋友的赠别,称为“赠序”,这篇文章又不同于普通的赠序,通过回忆描写了与友人的情义,在如述家常的文字中表现出了两人真挚的情谊。

再通过二人的成长轨迹,即表现了苏洵本人对人生的看法,又表达了他对友人的赞美和敬仰。

这篇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段的“赠序”,成为当时的一大杰作,也是苏洵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木假山记》是苏洵的另一力作。

虽然题目是“木假山记”,但这篇文章绝不是局限于描写木假山的制作过程,也没有刻意得去赞美雕刻艺术。

苏洵通过木假山,抒发了对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情怀。

苏洵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对知识分子抱有崇高的敬意,但在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并不高,有的人甚至被无端毁掉。

苏洵借树木的遭遇,批判了当时的社会,但又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立品格,不卑不亢、刚正不阿,这正是苏洵对自己品德的写照。

苏洵散文还有很多,从以上的两篇简介中,可以看出苏洵是一个独特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在古文界独树一帜,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苏洵的号是什么苏洵是北宋有名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很多名篇名作,一直到如今都被人诵读,而他亲手培养出的两个孩子也是同样出色。

苏询读书的成语典故

苏询读书的成语典故

苏询读书的成语典故苏洵,北宋散文家。

汉族,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字明允,号老泉。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

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

有《嘉佑集》。

亦有一女,名唤小妹,人称苏小妹。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仁宗嘉佑元年,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

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

嘉佑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

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

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

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

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

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

苏洵的《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

在着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

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

《审敌》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贿敌政策的实质是残民。

《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主张。

《权书》系统地研究战略战术问题。

在《项籍》中,他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

他还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洵轶事典故
苏洵生活于佛、道发展兴盛的北宋前期,受时代潮流及出生环境的影响,苏洵也有一些佛、道观念。

苏洵信奉佛道,其外在表现是游道观佛寺,交道士僧人,舍心爱之物为死去的亲人祈冥福等;其内在表现则体现了其文学艺术和政治思想之中,苏洵的文学创作过程论受启于《庄子》,他的文学作品涉及到道教的仙话传奇,灵验故事,宫观胜境等,其政治思想从渊源、重要观点到语言文字无不留下道家的痕迹。

苏洵的文学作品和政治思想中涉及佛教的比较少见,受道家道教的影响却十分明显。

苏轼在《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一诗中写道:“君少与我师皇坟,旁资老聘释迦文。

”说的是苏轼苏辙兄弟庆历年间在家以父为师时的事情,可见苏洵对道释经籍是有所研读的,不仅如此,还让儿子也一起读。

苏轼曾提到双亲笃信佛教:“昔予先君文安主薄赠中大夫讳洵,先夫人武昌太君程氏,皆性仁行廉,崇信三宝。

捐馆之日,追述遗意,舍所爱作佛事,虽力有所此,而志则无尽。

”至于对道教的信仰,苏洵自己有记载:“洵尝于天圣庚午(即1030年)重九日玉局观无碍子肆中见一画像,笔法清奇。

云乃张仙也,有祷必应。

因解玉环易之。

”苏洵十九岁娶眉山大户程氏之女为妻,到二十三岁(即天圣庚午)还未有子嗣,因此在游成都玉局观见到被称为以祈嗣的张仙画像,就购置回家。

祈曰:“某等不德所召,艰于嗣息,堇皈遗教,瞻奉尊彦。

夫妇行四拜礼,诣香案上香,献酒。

读祝再四拜。

”苏洵的佛道信奉主要体现在游览佛道的名胜古迹,接交道士、僧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