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论文
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论文
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论文心律失常是一种心脏病,其特点为心脏跳动的节律发生改变。
在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由窦房结控制,一般情况下心率稳定在60-100次/分钟,而心律失常可能会导致心脏跳动过快、过慢或不规则,引起症状如心悸、胸闷等。
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一种能够调节心脏节律的化学物质,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情况。
本文将探讨已知的三种主要类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钾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拮抗剂,以及他们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的作用和副作用。
钾通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一类,常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心肌病和心脏猝死等心脏疾病。
目前已知的钾通道阻滞剂主要包括氟卡尼、普鲁卡因胺和维拉帕米等。
氟卡尼是一种二环类钾通道阻滞剂,具有抑制心脏肌细胞兴奋和高效抑制心外血管平滑肌收缩的作用。
其临床应用范围主要包括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动过速。
然而,氟卡尼的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为它可能会导致Q-T间期延长,从而增加了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普鲁卡因胺是一种口服或注射用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如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律失常等。
这种药物通过抑制心脏肌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引起抑制作用,从而抑制心脏肌肉的电活动。
但是,普鲁卡因胺的缺点是其抑制作用可能影响到心脏的正常功能,引起严重副作用如过度抑制心肌,甚至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维拉帕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常用于预防或治疗各种心脏疾病,如心绞痛、心力衰竭等。
该药物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脏细胞来降低心率和心脏肌肉的收缩力。
临床应用中,维拉帕米成功地治疗了多种心律失常和相关疾病,但可能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导致低血压或心动过缓等副作用。
钙通道阻滞剂除了维拉帕米外,还有其他的钙通道阻滞剂,比如地尔硫卓和尼卡地平等。
地尔硫卓是一种经口或静脉注射用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心脏疾病,如室性心动过速、心肌梗死等。
该药物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脏细胞抑制心脏兴奋性,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从而起到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
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的研究进展
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的研究进展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进展。
方法:以时间为线索,分析总结国内,国外,中医,西医在抗心律失常药物研制与应用方面的发展情况。
结果:世界心律失常发病率极高,研制疗效好,副作用低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迫在眉睫。
值得庆幸的是,多年来,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论是西药还收中药的研发与炮制都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结论:在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国际中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在国内由于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任何政策都必须考虑到巨大的人口和经济发展情况;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制十分艰难,资金消耗巨大,我国这方面的基础又很薄弱,所以估计我国近年拿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为国际学术界和药品管理当局接受的新药前景不甚乐观。
关键词:心律失常;中药;西药;研究;发展正文: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频率每分钟60~90次(成人),比较规则,冲动传导时间也恒定。
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和心律频率,节律及冲动传导等任何一项或多项异常。
心律失常是临床心血管病中最常见的病症,不仅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也见于许多其他疾病的患者以及少数正常健康人。
轻度心律失常,尤其是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不会造成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多属良性经过,对它不必过度处理。
相反,不少心脏病,尤其是冠心病可因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或者造成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心力衰竭,休克的发生。
据统计,仅英国每年恶性心律失常的猝死者达40万人次。
因此,正确认识心律失常,迅速作出诊断和及时的治疗,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
对于心律失常产生的原因,研究学者发现越来越多的临床心律失常综合征与心脏离子通道基因遗传明确相关。
【5】心律失常在中医学中,属于“心悸病”的范畴。
心悸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对本病基本特征的记述,有“心下股”,“心中潺潺大动”以及脉“参五不调”的形象描述。
同时还认识到“病本于心”,其发病不仅与心,肝,胆,胃,肾等脏腑的气血阴阳逆乱有直接关系,还和天时不正,感受六淫病邪及五志过激有直接关系。
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论文
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论文2000字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不正常的情况。
心律失常可以分为快速心律失常和缓慢心律失常两类。
快速心律失常主要是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而缓慢心律失常主要是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
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现状。
一、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1. 利多卡因:利多卡因属于钠通道阻滞剂,可以减缓心肌兴奋性和传导速度,适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2. 普鲁卡因胺:普鲁卡因胺可以改善心肌代谢,具有减轻心肌缺氧和抗心律失常作用,适用于缓慢心律失常的治疗。
3. 腺苷:腺苷是一种心肌救助剂,可以使心肌节律恢复正常,适用于缓慢性室上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进展1. 组合用药疗效更佳研究发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单药疗效并不是很理想。
目前有很多研究表明,抗心律失常药物组合用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复方胺啶酮联合普鲁卡因胺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复方胺啶酮或单用普鲁卡因胺。
2. 药物选择应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和病情选择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需要使用不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例如,室性心动过速需要使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而窦性心动过缓则需要使用腺苷。
此外,药物的选择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进行选择。
例如,对于高血压和心衰患者,不建议使用钠通道阻滞剂。
3. 新型药物的研发目前,一些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发取得了一定进展。
例如,伏立康唑和硒酸氢钾等药物被发现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并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而国内研制的氢溴酸洛匹那韦也是一种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阻断芳香族氧化酶和竞争性阻断K+ 离子通道。
三、结论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组合用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选择药物应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和病情进行。
未来将有更多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发,这将为心律失常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摘要】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时会导致心脏骤停甚至死亡。
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通过对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心律失常的疗效进行观察,探讨了其在临床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首先介绍了心律失常的定义和分类,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
然后介绍了药物疗效的观察方法和临床观察结果,包括疗效和副作用的评估。
最后总结了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研究认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关键词】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观察,作用机制,临床结果,副作用,安全性评估,治疗,研究方向,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指心脏节律发生异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以及心房颤动等。
这些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排血功能下降,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影响心电传导系统及电生理活动,调节心脏节律,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需要不同的药物治疗,而且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也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考虑因素。
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疗效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疗效观察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通过系统性的药物疗效观察方法,评估不同药物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
通过临床实验和统计数据分析,进一步了解不同药物对心律失常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旨在为探究心律失常治疗领域提供更深入的认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够推动心律失常治疗的进步,促进相关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福祉。
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1. 引言1.1 背景介绍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异常而导致心跳不规律的一种疾病,常见的有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
心律失常会严重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心力衰竭、中风等严重后果。
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已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之一。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通过调节心脏电活动的方式来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从而减轻症状、改善心功能。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药物研发的不断完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种类和疗效也在不断提升。
不同种类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的疗效如何,目前尚未有系统的观察和比较。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种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疗效进行观察,探讨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提供更准确的依据,从而更好地改善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疗效,评价其对心律失常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特点和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可靠的治疗依据和选择建议。
借助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也能够为相关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促进心律失常治疗的进一步优化和个性化。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期望能够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为心律失常的临床管理和治疗做出更具有实践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的贡献。
1.3 研究意义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临床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观察是评估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在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有利于总结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特点和副作用情况,为医生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的异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心律不齐等情况。
心律失常不仅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还会增加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及时有效地治疗心律失常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抑制心脏细胞的去极化,延长心肌细胞的不应期,以及阻断钠离子通道和钾离子通道等。
这些作用使胺碘酮成为一种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胺碘酮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在治疗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
其在防治心律失常方面的优势也逐渐被认可。
胺碘酮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肺部毒性等,因此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未来,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其在不同类型心律失常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选择。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情况,系统总结近年来有关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成果和数据,分析其药理作用,探讨胺碘酮在防治心律失常方面的优势及不良反应,比较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使用胺碘酮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用药指导,促进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同时,本研究旨在展望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推动心律失常治疗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这一研究,期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疗方案,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促进心律失常治疗技术的进步和优化做出贡献。
2. 正文2.1 胺碘酮的药理作用胺碘酮是一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多种机制:1. 钠通道阻滞:胺碘酮可以阻止心脏细胞内的钠通道,延缓心肌细胞的去极化过程,从而延长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减少动作电位的复极化速度,抑制快速反应性组织。
2. 钙通道阻滞:胺碘酮还可以通过阻止心脏细胞内的钙通道,减少心肌的收缩力和传导速度,从而减少心脏的兴奋性,降低心脏的代谢需求。
中药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进展
xx年xx月xx日
《中药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进展》
CATALOGUE
目录
引言中药抗心律失常基础研究中药抗心律失常临床研究中药抗心律失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中药抗心律失常研究展望中药抗心律失常研究对公众的影响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
近年来,中药抗心律失常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医生开始关注和研究中药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
症状评价
通过生存分析方法,评估中药对心律失常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
生存分析
临床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
某医院采用中药干预治疗心律失常患者,通过心电图和症状评价,证实中药能够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改善患者症状。
案例1
某研究机构开展了一项中药抗心律失常临床试验,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和盲法试验,证实中药能够显著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毒理学研究
毒理学研究主要探讨中药的毒性成分、毒性作用和安全范围,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性依据
临床试验
中药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还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药理作用及毒理学研究
03
中药抗心律失常临床研究
临床试验设计与实施
要点三
随机对照试验
通过设立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中药干预和对照干预的效果,以评估中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运用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深入研究中药抗心律失常的基因及代谢基础,寻找相关生物标志物及疗效评估指标。
创新实验方法,开展中药抗心律失常的体内外实验研究,为中药抗心律失常提供科学依据。
创新性研究方向
发掘新的中药资源
深入发掘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中药资源,如开展对中草药、民族药及民间验方的收集整理及筛选工作。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情况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拓展空间很 大 , 它能为临 床医疗 工作提供 诸多便 利 , 完善 医
情, 因为 l B类药物中的利多卡因 , 更适用于在短时 间内使患者心律恢复平稳状态 ; 又 如: I c类药物多用于心脏存在异常结构的患者 , 因为该 药物中的普罗帕酮起效 快 、 作 用持久 , 更 利 于医 生 分 析 患 者 心 脏 器 质 性 病 变 的 基 本 情 况 。 。由此可 见, 通 过 抗 心 律失常药 物判断 、 分析患者 疾病状态 , 从功效人 手 , 准确定位治疗 方案和 计划 , 有利 于药物充 分发挥 药效作用 和功 能影 响。
酣能力和耐受 力, 控制细胞 生命体征 , 调节细胞内 N a 、 K 泵存 在亚基特 异性 , 可
心 动 过缓 等 因 心律 失 常 导致 的 并发 症 。 据统 计 , 我 国每 年 困心律 失 常 而导致 的 心源 性 猝 死 人数 多 达 4 0多 万 人 , 作为 器 质 性 有 效 抑 制 患 者 心 动 过 速 、 2 2 2 抗 氧 化 剂 。 与腺 苷 相 比 , 抗氧化 剂在 治疗心 肌缺 血上有 明显优 势。研 心脏病最常 见的临床现象, 心律失常的危害影响巨大 l 。一般情况下 , 现代医疗会利
2 0 1 5年 5 月第 2 8卷
医学 与社 会
・ 1 2 9・
抗心 律 失常 药 物 的研 究进 展 与应 用 情 况
善 革 常 育
—~ l ’ ● 0
西安 交 通 大 学 附 0 5 4
【 摘要 1心律失常是器质性心脏痛 常见的临床表现 , 病因尚且不明. . 在- 临床治疗中 , 有关心律 失常 的' 疾病治疗研 究很 多, 也很重要 , 为提 高医疗服务质 量、 水平 , 广 大医 学、 药学专家纷 纷投 入到抗 律 失常药物研 究工作 中, 并取得 了可喜的成绩。随着临床 资料 的积 累和 咒善 , 抗l 心 律失常药物的功 能与作用也有 了良好的进 步和发展。基 于 此, 本文将 结合抗 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理和研 究进展 , 深度解析 该药物在临床应 用时应注意哪 些问题 , 并提 出合理建议 【 关键词 】抗l 心律失常药物 ; 研 究进展 ; 应用情况; 分析 0 前 言
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论文
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论文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心律失常无临床意义,有的则影响健康并危及生命。
因而要先考虑此心律失常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需治疗,以选用何种药物为最佳选择代写论文。
要熟知所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
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脏的自律性、传导性以及心脏的收缩功能,也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到目前为止,这类药物对心肌病变,对有更严重的心脏病理状态的影响还没有足够的临床资料,当心脏功能障碍、心肌缺血、生理生化代谢紊乱时,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其的影响,要有足够的重视和认识。
通过实践,逐步形成医生自己的用药经验,不同病例以不同的方案处理,即贯彻用药的个体化原则。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是Vaughnillias分类法。
Ⅰ类药阻滞细胞钠通道,抑制心房、心室及浦肯野纤维快反应组织的传导速度。
Ⅰ类药进一步可分为3类,Ⅰa钠通道阻滞中等速度,复极时限延长,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双丙吡胺,Ⅰb钠通道阻滞快速,如利多卡因、美西律,Ⅰc钠通道阻滞速度缓慢,如氟卡因、普罗帕酮。
Ⅱ类药是β-受体阻滞剂,Ⅲ类药延长心脏复极过程,在动作电位2、3位相阻滞钾通道,从而延长心肌组织的不应期,如胺碘酮、索他洛尔,Ⅳ类药阻滞钙通道,抑制窦房结、房室结的慢反应组织,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上述分类有不少不足之处,如并未考虑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未将对心律失常有影响的地高辛、腺苷等纳入在内。
而且,一些药物并非只属于某一分类,如索他洛尔,既有Ⅱ类β-受体阻滞作用,又有延长动作电位的Ⅲ类药作用,而胺碘酮属Ⅲ类药,但同样也有Ⅰ、Ⅱ、Ⅳ类药的作用。
此外,单个药本身作用也不相同,右旋索他洛尔其β-受体阻滞作用很弱,而左旋药的Ⅱ、Ⅲ类作用都很明显。
又如Ⅰa类普鲁卡因胺,进入体内通过肝脏代谢成N乙酰普鲁卡因胺,具有明显的Ⅲ类药作用,而与原药的电生理作用显著不同。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进展研究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进展研究心律失常是属于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不仅可以单独发病,也可以与心血管病伴发,疾病死亡率较高。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逐步加大了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研究力度,致力于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治疗心律失常疾病的能力和水平。
本文主要对运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进行了分析,不仅提出了药物选择的原则,还对常见类型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进行了研讨和研究,旨在为减少我国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率做出重要贡献。
标签: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展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疾病所采取的主要方法,也是为降低我国心律失常患者死亡率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对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医学对心律失常疾病的重视,提高我国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疗水平和能力,还可以探索出新的疾病治疗方案和正确的药物选择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整体的治疗水平。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进展研究力度,实现疾病治疗的针对性与个性化,最大限度的提高我国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疗有效率。
1 心律失常的认知心律失常是因为心脏活动的起源或者传导障碍而导致的心脏搏动频率和节律发生异常的疾病,当患者突然发病时,可能会发生猝死的情况。
一般来说,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很多,第一,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例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包炎等,很容易引起心律失常;第二,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紊乱等也是形成心律失常的条件之一;第三,部分药物的使用也会引起心律失常,例如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和氨力农等;第四,在情绪过度激动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在这种情况下,健康的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容易心律失常。
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它们的临床症状表现也不相同,一般会出现心悸、胸闷、头昏的情况,严重时会出现昏厥甚至猝死。
2 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药物选择原则2.1 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前,一定要对患者的全身情进行观察和分析,明确使用的药物对患者所产生的作用和副作用。
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胺碘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治疗的药物。
它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抗心律失常、抗非心肌细胞“二次兴奋”作用和延长动作电位的效果。
胺碘酮是一种多通道离子阻滞剂,可以通过抑制钠通道、钾通道和钙通道的活性来抑制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和传导性。
胺碘酮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和房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和心室颤动等。
胺碘酮还可用于治疗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如房颤和房扑等。
它可以通过抑制心房和心室的快速反应性细胞,减慢心脏的电活动和传导速度,从而恢复正常的心律。
胺碘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研究。
临床研究可以评价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些研究可以包括比较胺碘酮和其他药物的疗效、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评估胺碘酮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等。
胺碘酮在特定人群中的应用研究。
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不仅限于一般人群,还包括特定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和孕妇等。
在这些人群中,胺碘酮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针对性的研究。
胺碘酮的剂量和用药方案优化研究。
胺碘酮的剂量和用药方案会直接影响其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优化胺碘酮的剂量和用药方案,可以提高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有着广泛应用,并且有着丰富的研究内容。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深化对胺碘酮的药理学机制的了解,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优化剂量和用药方案,从而提高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
藏药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藏药学的抗心律失常活性成分研究
藏药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藏药学的抗心律失常活性成分研究摘要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藏药学的抗心律失常活性成分进行研究,寻找有效的药物成分,以提供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案。
本研究选择了藏药学作为研究对象,因为藏药学源远流长,其丰富的药物资源为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选择。
首先,我们对藏药学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整理出与心律失常相关的药物。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我们确定了一些潜在的抗心律失常活性成分。
其中,包括扁蓄、辣梭、藏红花等。
然后,我们通过实验室的药物筛选和活性测定,确定了上述成分的抗心律失常活性。
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藏药成分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抗心律失常活性,其中扁蓄的效果最为显著。
具体地,在实验中,扁蓄能够显著降低小鼠心脏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并具有较好的稳定作用。
接下来,我们对上述活性成分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通过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我们成功地提取出这些活性成分,并进一步分离纯化。
然后,我们分别进行了薄层层析、液相色谱等方法的分析,并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对成分的结构进行鉴定。
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成分是复杂的混合物,包含了多种化合物的混合。
最后,我们对这些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
通过采用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我们研究了这些活性成分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它们对几种常见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成分具有调节心肌电活动的作用,可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对藏药学的抗心律失常活性成分进行研究,确定了一些有效成分,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探讨。
这些研究结果为寻找新的心律失常治疗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藏药学;心律失常;活性成分;药理作用AbstractThis thesis aims to study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traditional Tibetan medicine with antiarrhythmic activity, in order to provide treatment options for arrhythmias. Tibetan medicine was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ecause of its long history and abundant medicinal resources, which provide potential choic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rrhythmias.Firstly,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ibetan medicine and arrhythmias was reviewed.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these medicinal substances, some potential antiarrhythmic active ingredients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Herpetospermum caudigerum, Asarum tibeticum, and Crocus vernus.Then, laboratory drug screening and activity determination were conducted to confirm the antiarrhythmic activity of the above ingredient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Tibetan medicine ingredients all exhibited certain degrees of antiarrhythmic activity, with Herpetospermum caudigerum showing 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Specifically, in experiments, Herpetospermum caudigerum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occurrence rate of arrhythmia in mice hearts and exhibited good stability.Next, further research was conducted on these active ingredients. Through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these active ingredients were successfully extracted and further purified.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 were then performed for analysis, and the structures of the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using mass spectrometry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ique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ingredients were complex mixtures containing various compounds.Finally,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these active ingredients were studied. Through cell experiments and animal models, the effects of these active ingredients on myocardial electrophysiology were investigated, as well as their inhibitory effects on several common arrhythmia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ingredients had the ability to regulate myocardial electrical activity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rrhythmias.In conclusion, this thesis studied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traditional Tibetan medicine with antiarrhythmic activity, identified some effective ingredients, and explored thei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Thes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new ideas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arrhythmias.Keywords: Tibetan medicine; arrhythmias; active ingredien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中,药物疗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抗心律失常药综述
抗心律失常药的研究进展摘要: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
由于心律失常的病因种类比较复杂,加上近年来抗心律失常药发展迅速,品种繁多,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尚不完全清楚,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观察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预后等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介绍近年来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进展,分类介绍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研究进展Abstract:Cardiac arrhythmia refers to the site of origin of any frequency and cardiac rhythm and an abnormal impulse conduction, is a common clinical disease.Because of the type of arrhythmia causes of complex, couple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anti-arrhythmic drugs, variety,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is not fully understood, and therefore further study the mechanism of the observed clinical effect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the prognosis is very necessar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recent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types of anti-arrhythmic drugs, classification introduce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various types of anti-arrhythmic drugs, and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nti-arrhythmic drugs.Keyword:ArrhythmiasAnti-arrhythmicdrugTherapyresearch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所引起的心脏节律的异常。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及评价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的节律异常,包括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
这些心律失常会影响心脏的有效泵血功能,增加发生心力衰竭和猝死的风险。
为了治疗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及评价展开探讨。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种类和作用机制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包括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钾通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调节心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从而恢复和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
钠通道阻滞剂是最早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通过抑制心脏细胞的快速钠通道,减缓心肌细胞膜电位的上升速率,延长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从而抑制异常的快速反复激动。
常用的钠通道阻滞剂包括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等。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的兴奋作用,减慢窦性心律、降低房室传导速度和抑制室性自律性,从而改善心律失常。
此类药物常用的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减慢传导速度和减弱心肌收缩力,从而抑制窦房传导、房室传导和室性自律性,达到抗心律失常的效果。
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有地尔硫{}{}{}{}{}普利、维拉帕米等。
钾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心脏细胞的钾离子外流,延长动作电位和复极时间,从而抑制室性自律性和室性早搏的发生,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常用的钾通道阻滞剂包括胺碘酮、维拉帕米等。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病因和患者的病情选择使用。
例如,钠通道阻滞剂适用于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等,β受体阻滞剂常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在临床应用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心脏功能状况灵活调整。
有些药物需要监测血药浓度,以保证其在治疗范围内。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和风险。
长期使用钠通道阻滞剂可能导致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障碍,出现不可逆的室上-室下传导阻滞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治疗研究论文
心律失常治疗研究论文【关键词】心律失常痰瘀阻络温阳化痰祛瘀通络瓜蒌桂枝汤温胆汤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心悸”“惊悸”“怔忡”等范畴,临床表现为自觉心搏异常,忐忑不安,神情紧张,心跳快速或缓慢,或忽跳忽止,症状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常伴胸闷咽堵,头晕乏力,心烦等症,老年患者可伴胸部阵痛、气短,甚则汗出、肢冷,严重者出现晕厥或猝死,可有疾、数、缓、迟、促、结、代等异常脉象。
心电图可见频发、偶发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或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及房颤等。
1痰瘀阻络是心律失常发病的重要因素气血亏虚是心律失常发病的根本原因。
《内经》中形象地记述了本病的基本特征“心中澹澹大动”“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心如悬若饥状”。
究其病因,不外六淫外袭,内侵于心;或七情损伤心脉;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痰湿内生,阻碍气机而发病;或病后虚损,气血阴阳不足等。
属本虚标实之证,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所养而生心悸;标实为痰火扰心、水饮凌心、心血瘀阻,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心悸。
病本在心,关乎五脏,其证候常因人而异,一般以虚实夹杂为多见,辨证以虚实为纲。
痰浊、瘀血是心律失常的主要致病因素,而且是顽固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病理产物。
痰浊、瘀血既可相互转化,又可相互为病。
痰浊既成,留而不去,阻滞气机,气之升降出入不畅则血流滞缓,留而成瘀;又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运血无力则留而成瘀。
《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医宗金鉴》云:“(脉)沉弦细滑大小不匀,皆痰气为病。
”《证治汇补·惊悸怔忡》曰:“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失守,神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生痰,痰居心位,以惊悸之所以肇端也。
”《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云:“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结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
”可见瘀血可以转化为痰浊,瘀有坚结之性,痰禀胶着之质,无论何者为先,终成痰瘀互结之势。
因虚致瘀生痰是心悸发病的根本,痰瘀互结是心律失常发病的重要原因[13]。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该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基础性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
治疗1个疗程后考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极少数病例出现轻微消化道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且停药后自行消失。
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安全有效,适于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mioda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arrhythmia.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randomly.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basic treatment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amiodarone on the basis of basic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patients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fter a course of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a course of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8.38% and tha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4.73%.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P<0.05). Relatively minor gastrointestinal adverse events occurred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but which could be tolerated and all went away after stopping the drugs. Conclusion Amiodarone is quite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arrhythmia,which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Arrhythmia;Amiodarone;Clinical efficacy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群比重日趋增加,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1]。
【参考文档】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论文-word范文模板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论文课件 7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心律失常无临床意义,有的则影响健康并危及生命。
因而要先考虑此心律失常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需治疗,以选用何种药物为最佳选择代写论文。
要熟知所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
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脏的自律性、传导性以及心脏的收缩功能,也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到目前为止,这类药物对心肌病变,对有更严重的心脏病理状态的影响还没有足够的临床资料,当心脏功能障碍、心肌缺血、生理生化代谢紊乱时,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其的影响,要有足够的重视和认识。
通过实践,逐步形成医生自己的用药经验,不同病例以不同的方案处理,即贯彻用药的个体化原则。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是Vaughn Williams分类法。
Ⅰ类药阻滞细胞钠通道,抑制心房、心室及浦肯野纤维快反应组织的传导速度。
Ⅰ类药进一步可分为3类,Ⅰa钠通道阻滞中等速度,复极时限延长,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双丙吡胺,Ⅰb钠通道阻滞快速,如利多卡因、美西律,Ⅰc钠通道阻滞速度缓慢,如氟卡因、普罗帕酮。
Ⅱ类药是β-受体阻滞剂,Ⅲ类药延长心脏复极过程,在动作电位2、3位相阻滞钾通道,从而延长心肌组织的不应期,如胺碘酮、索他洛尔,Ⅳ类药阻滞钙通道,抑制窦房结、房室结的慢反应组织,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上述分类有不少不足之处,如并未考虑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未将对心律失常有影响的地高辛、腺苷等纳入在内。
而且,一些药物并非只属于某一分类,如索他洛尔,既有Ⅱ类β-受体阻滞作用,又有延长动作电位的Ⅲ类药作用,而胺碘酮属Ⅲ类药,但同样也有Ⅰ、Ⅱ、Ⅳ类药的作用。
此外,单个药本身作用也不相同,右旋索他洛尔其β-受体阻滞作用很弱,而左旋药的Ⅱ、Ⅲ类作用都很明显。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方法论文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方法论文【关键词】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药作用机制复杂、副作用多,还有导致心律失常等问题,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至今还是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题,心律失常机制复杂,种类繁多,有些心律失常发生发展迅速,需要立即做出决断,心律失常的正确处理取决于对心律失常病因、机制、分类和危险性的正确判断;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机制、疗效、副作用和治疗原则的充分了解。
只有全面掌握心律失常诊治原则和细节,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治疗经验,才能提高心律失常的治疗水平。
1心律失常类型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类型十分广泛。
几乎包括所有的心律失常。
可分为缓慢型和快速型心律失常两大类。
1.1缓慢型心律失常主要是起搏功能的抑制,房室传导阻滞。
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窦性静止和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房室传导阻滞。
1.2快速型心律失常分为室上性和室性。
室上性有房性心动过速伴传导阻滞和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主要是室性心律失常,有以下几种:①室性早搏;②室速。
分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匀速型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型室性心动过速,加速型心室自主心律等。
③室颤。
2药物治疗原则首先考虑降低心律失常的危险性,防止猝死,其次为缓解症状。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选择药物,力争以最小的剂量和副作用取得最满意的疗效。
由于病因不同、个体差异等,用药和剂量应做到个体化,必要时可监测血药浓度。
尽量单独用药,无效时,先增加剂量,再考虑联合用药。
应充分了解、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和致心律失常作用。
治疗开始、增加剂量和联合用药时,尽可能心电监护。
3常用药物抗心律失常药可分为抗快速心律失常药和抗缓慢心律失常药,前者又分为四类,其中II类和IV类分别为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将在抗高血压药物部分介绍,此处重点介绍I类钠通道阻滞剂和III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物。
3.1抗快速心律失常药3.1.1奎尼丁普萘洛尔亦能延缓心机细胞膜对Na+,K+的通透性,减慢舒张期除极速度,降低异位节律点的自律性,亦可使单向传导阻滞转为双向传导阻滞而消除折返运动。
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抗心律失常药物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类药物,它们通过调节心脏的电信号传导和节律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异常所致的心脏节律异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颤、室颤等。
心律失常严重影响心脏的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观察至关重要,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钠通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各异,但主要是通过影响心脏电信号的传导和节律来治疗心律失常。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的刺激,减慢心率、减少心室肌的收缩力和传导速度,从而稳定心律。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脏细胞内钙离子的进入,减慢心房肌和心室肌的传导速度,减少窦房结和房室结的自律性,以及延长房室传导时间,从而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
钠通道阻滞剂通过影响心脏细胞内钠通道的电流,延长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减慢传导速度,抑制异常兴奋点的自发放电,从而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观察方法疗效观察是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研究的重要环节。
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观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能够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包括心率、心律、心室肌动作电位等信息。
对于心律失常患者,可以通过连续心电图监测或静息心电图检查来观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包括心率是否恢复正常、心律是否稳定、动作电位的变化等。
2. 临床症状观察:心律失常患者常常有心悸、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效果可以通过患者自觉症状的改善来观察。
3. 心脏超声检查: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包括心室射血分数、室壁运动情况等,可以间接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效果。
4. 体征观察:包括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观察,也是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论文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心律失常无临床意义,有的则影响健康并危及生命。
因而要先考虑此心律失常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需治疗,以选用何种药物为最佳选择代写论文。
要熟知所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
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脏的自律性、传导性以及心脏的收缩功能,也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到目前为止,这类药物对心肌病变,对有更严重的心脏病理状态的影响还没有足够的临床资料,当心脏功能障碍、心肌缺血、生理生化代谢紊乱时,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其的影响,要有足够的重视和认识。
通过实践,逐步形成医生自己的用药经验,不同病例以不同的方案处理,即贯彻用药的个体化原则。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是Vaughnwilliams分类法。
Ⅰ类药阻滞细胞钠通道,抑制心房、心室及浦肯野纤维快反应组织的传导速度。
Ⅰ类药进一步可分为3类,Ⅰa钠通道阻滞中等速度,复极时限延长,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双丙吡胺,Ⅰb钠通道阻滞快速,如利多卡因、美西律,Ⅰc钠通道阻滞速度缓慢,如氟卡因、普罗帕酮。
Ⅱ类药是β-受体阻滞剂,Ⅲ类药延长心脏复极过程,在动作电位2、3位相阻滞钾通道,从而延长心肌组织的不应期,如胺碘酮、索他洛尔,Ⅳ类药阻滞钙通道,抑制窦房结、房室结的慢反应组织,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上述分类有不少不足之处,如并未考虑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未将对心律失常有影响的地高辛、腺苷等纳入在内。
而且,一些药物并非只属于某一分类,如索他洛尔,既有Ⅱ类β-受体阻滞作用,又有延长动作电位的Ⅲ类药作用,而胺碘酮属Ⅲ类药,但同样也有Ⅰ、Ⅱ、Ⅳ类药的作用。
此外,单个药本身作用也不相同,右旋索他洛尔其β-受体阻滞作用很弱,而左旋药的Ⅱ、Ⅲ类作用都很明显。
又如Ⅰa类普鲁卡因胺,进入体内通过肝脏代谢成N乙酰普鲁卡因胺(NAPA),具有明显的Ⅲ类药作用,而与原药的电生理作用显著不同。
近年来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Siciliangambit分类法,使药物分类与临床的病理生理征象结合起来,但目前尚无资料认为此分类法有特殊优越性,尚需在实际应用中印证。
[抗心律失常临床试验结果的启示]以往对抗心律失常Ⅰ类药的临床试验,其结果均不理想。
如ImPAcT、cAST-1、cAST-2等。
ImPAcT应用美西律观察心肌梗塞后病人630例,观察12个月,病死率7.6%,比安慰剂组的4.8%要高。
cAST-1观察英卡因、氟卡因对XX多例梗塞后病人≥6个/小时的室早,≤15个无症状的室速,左室EF≤40%,观察16个月后被迫停止,因为用药后其心律失常致死或心性停搏的病死率较安慰剂组高出3倍。
其他心脏病的病死率也高。
之后cAST-2又对莫雷西嗪进行观察,病例数1325例,早期病死率(14天内)用药组病死率17%,安慰剂组3%,长期观察组也未见能降低病死率。
cAST试验的结果给人以很大启示,用药组病死率高的原因,可能是药物在急性缺血(或其他病理状态下)时增加折返而导致心律失常而致死。
Ⅰ类药对以往有梗塞史的缺血性心脏病者并不适用,而且,单纯抑制室性异位搏动也不一定能降低猝死的发生率。
自1985年开始至1991年结束的ESVEm试验,原先是要比较有创电生理检查与动态心电图监测加运动试验,后者能更好预测药物的疗效,预测病人的预后,结果认为两者都有很大价值,但意外发现,试验的七种药物中电生理检查认为,Ⅰ类药有效之后继续服用,一年后只有5%的病人没有复发心律失常或死亡,而无创检查服用索他洛尔,于一年后有33%能继续服用此药而未发生心律失常再发及其他严重事件。
于是,不少学者提出应放弃应用抑制钠快速通道的药物,并建议改用延长动作电位增加不应期的钾通道抑制剂。
cAmIAT(加拿大)EmIAT(欧洲)研究虽未证明胺碘酮能降低梗塞后室早或心功能不全的病死率,但分层分析后发现与心律失常有关的病死率在cAmIAT降低38%,EmIAT降低35%。
总结13个共6500个病例的临床试验,胺碘酮降低病死率13%,降低猝死及与心律失常有关的病死率29%。
胺碘酮除抑制钾通道外,还显示有抑制钠通道、钙拮抗以及降低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
而且,还有对肺、肝及甲状腺的副作用,应用时不可不慎。
还有常用的Ⅲ类药旋太可(索他洛尔),市售为左、右旋施太可,兼有β-受体阻滞作用,而右旋施太可可快速抑制晚期钾电流,其β-受体阻滞作用较弱,认为可应用于左室功能不全者,但最近发表的SwoRD试验,口服d-施太可治疗有高危因素的梗塞后病人,结果在入选3121例后被迫停止,服用施太可病死率为5.7%,而安慰剂只有3.6%。
近年来,(jAcc1997)报告施太可治疗室速及室颤的临床试验共396例,观察个月,起始剂量80mg,每天二次,并逐渐加量达每天480mg,平均用量每天mg,抑制室速为38.1%,另为19.2%不易诱发室速,有28例(7.1%)因副作用而停药,10例(2.5%)有致心律失常。
扭转型室速7例(1.8%)。
1年后有89%不再发作室速,3年后为77%,1年成活率94%,3年成活率86%,认为口服d-施太可对室性心动过速安全而有效。
我国有2组应用d-施太可治疗室性早搏的报道,认为安全而有效,每日剂量通常为160mg,加量也未超过240mg~320mg。
一组全国性协作组以d-施太可治疗阵发性房颤212例,用量从每天80mg开始,为常用剂量的一半,能于1周内有效控制其发作达42.9%,无效病例加量后可增加其疗效,观察期3周~14周与心脏有关的副作用为2.9%,无一例发生扭转型室速。
认为减少剂量仍然有效,且安全性较国外报道显著提高。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一、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应先考虑的三个方面:是否需要用药,即药物临床应用的适应症;选用何种药物其危险/效益比最小;首选药物还是非药物治疗。
药物临床应用的适应症: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各种心律失常需要药物治疗,如心悸、活动后心律失常增加,伴有心绞痛、气短、呼吸困难的心律失常,出现头晕、头痛或暂时性意识丧失,一时性黑朦,伴突然出现栓塞症象的心律失常等。
有明显症状的心律失常通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但少数也可见于所谓“正常心脏”,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心脏”,其定义不但是现在各项心脏检查结果均属正常,而且在长期观察中未见心脏的异常现象,因而其预后良好,判断是否是正常心脏需经严格的各项检查,例如有:必须进行的检查项目:12导体表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正侧位胸部X线片检查、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最好活动平板),必要的生化及血液检查。
尽可能做的检查项目:心脏电生理检查,左右心室造影,核磁共振心脏检查,核素心室造影,冠状动脉造影,平均信号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分析,必要的血内中毒物质测定。
要考虑做的检查项目:心脏活体检查(心内膜心肌)。
上述检查有时还需要定期例如半年至一年间的复查,因为不典型的早期扩张型心肌病,逐渐发展的伴心律失常的右室发育不全,以及缺血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都有早期误诊为“正常心脏”的可能。
长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束支阻滞型室速、反复性发作性心动过速不在发作期,均可能漏诊而误为“正常心脏”,但只要定期复查严密观察,都可以在认真随诊中发现而获确诊。
选用何种药物可以获得最大效益:目前多数用药是根据医生的自我经验以及从临床试验的结果中所获的信息中判断。
自从cAST-1及cAST-2的临床试验发表以后,对Ⅰ药应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心梗后的室性心律失常有了一致认识,即其效益虽可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但其危险是增加了病死率,因而基本上放弃了Ⅰ类药中如英卡因、氟卡因对严重心脏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应用,而对莫雷西嗪、美西律、丙吡胺、普罗帕酮等也都只应用于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对器质性心脏病如需应用,要特别慎重,尽量采用短期少量用药,并进行严密及时的心脏监护,注意捕捉例如QT间期的延长,新近出现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早搏及室内传导阻滞以及注意防止和纠正低钾血症,及时处理心肌缺血,控制合并的严重高血压等,以避免发生严重副作用,已知,Ⅰ类药物增加病死率主要由于致心律失常,如QT间期≥0.55秒,QRS间期≥原有的150%,是进行停药的指征,如QT间期=0.50,QNj=120%,都应减量或停用。
首选药物治疗还是非药物治疗:心律失常如伴有明显症状,通常可先用药物治疗,但在下列情况下首选非药物治疗,或在应用药物无效时采用非药物治疗。
伴有急性血液动力学障碍如低血压、休克、急性心力衰竭,不论心室律是室性、室上性或旁路折返,均应首选电击复律。
伴有快速心室率,药物控制无效的房颤、房扑,如无近期动脉栓塞史,血钾不低,无洋地黄过量者,伴有心力衰竭者即刻电击复律,病情较稳定者可择期进行电击复律。
反复发作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伴有休克或室颤,电击复律后选用IcD起搏器。
[常见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一、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室性早搏或非持续性室速:心肌梗塞后有频发室早或短阵室速,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伴有心功能低下,EF≤35%,则用胺碘酮,对胺碘酮不能耐受者如甲状腺病变,可选用索他洛尔。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如有明显症状,可选用美西律、莫雷西嗪、普罗帕酮等,如室早顽固且频发,可考虑选用胺碘酮或索他洛尔。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首选IcD,如无条件则可选用胺碘酮或索他洛尔。
胺碘酮可用快速负荷量法,口服0.2mg,每2小时一次,共用5~6次,总量每天1~1.2mg,如连用三天仍无效应停用,但通常于第一天足量应用后见效,第二天改用0.2mg,每天二次,1周后改为每天0.2mg。
上述用药是在病情虽重、但意识清楚、临床估计数小时内可口服用药者使用。
如血压测不清,意识障碍者应首选电击复律,之后再选用胺碘酮0.2mg,每天三次,3天~4天后改为0.2,每天二次。
亦可选用索他洛尔,宜逐渐加量且每天剂量不宜超过320mg,此药即使小剂量也可诱致心律失常,因而不宜用于有明显血液动力学变化、需要快速足量用药的患者。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如右束支阻滞型,电轴偏下(来自左室流出道),右束支阻滞型,电轴右偏(来自右室流出道,Ⅱ、ⅢR型,Ⅰ呈双向或小r波)的持续性室速,尽管射频消融术有很好疗效,但这些病人预后良好,根据病人的意愿,通常也都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在疗效不佳或反复发作时才考虑介入性治疗。
目前尚无此类病人应用Ⅰ类药物增加病死率的报道,但仍应避免使用英卡因、氟卡因等风险较大的药物,其他Ⅰ类及Ⅲ类药物都可选用。
持续性左室型室速(束支型或维拉帕米敏感型):室速时QRS波相对较窄,呈右束支阻滞型,电轴左偏多见,而电轴右偏则少见,恢复窦性心律后下壁导联有复极异常所出现的ST-T波变化,发作时静注维拉帕米有效。